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秦加加_第1页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秦加加_第2页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秦加加_第3页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秦加加_第4页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秦加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完善研究摘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提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是农村发展的需要。 尽管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然而纵观国内研究情况来看, 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的研究仍需有些方面需要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因此,本文在借鉴欧盟和美国移民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社会保障、 经济地位、社区参与、心理认同四维度构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流动人口的总量继续增加、 规模在持续扩大。时间序列的数据表明,2010年流动人口为2.21亿人,至IJ2014年增长到2.53亿人,年均增长800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3.39%o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将逐步增长到 2.91亿,年均增长600万人左右,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将达到 2.2亿人,约占城城流动人口三分之一,年均增长450万人左右。提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切实回应。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如何让有意愿在流入地生活和居住的流动人口定居下来,并最终能够融入到流入地社会, 是新形势下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农业转移人口顺利转移,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推进城镇化发展。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生活、就业稳定性的增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留意愿不断增强, 居住时间在不断的延长。现实情况表明,随着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长期化,家庭核心化转移加快,工作和就业趋于稳定,流动人口融入意愿和需求也将日益增加。 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对于稳定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涌入流入地,并在流入地工作生活,但工作时间和居留时间大多趋于短期化, 流动人口并未真正地融入流入地社会。作为一种不平等的身份制度一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附加功能的不断强化,与户籍制度向挂钩的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居住、公共服务与公民权利、政治权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别出现外来人与本地人的对立的局面, 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进程。 户籍差异将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进行区分对待, 社会分配体系方面延伸为“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区别;在社会整合方面表现为 “本地人”与“外来人”的地缘区分。由于流动人口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流入地本地居民存在差异及流入地社会制度障碍或主观歧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往往经历被隔离甚至被边缘的状态,加上流动人口家庭成员长期分离,造成情感缺失、留守老人和子女教育失责等问题,的存在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实现。二、文献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的规模在不断壮大, 1982年流动人口仅687万,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 到2011年流动人口已增长至2.3亿,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农村户籍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的 80%。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多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长期以来,流动人口遭受到不同程度来自流入地的社会排斥。 近些年来政府十分重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 制定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政策建议; 国内众多学者也对流动人口或农民工社会融合进行研究。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 国外对移民社会融合研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比价完善的分析框架, 主要以欧盟和美国移民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为典型。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外移民社会融合的理论与测量指标体系以及国内学者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相关研究,以期为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后续研究理清思路, 提供借鉴和参考。(一)国外研究现状社会融合是一个抽象、 涵盖宽泛的概念,包含多个维度,且每个维度下涉及多个测量指标。因此,选择合适的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是社会融合研究的核心所在。 而在这方面研究情况来看,国外学者较早对移民社会融合程度进行研究, 并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当前国外有关移民社会融合的理论或测量指标主要分为两大体系: 一是美国自下而上的移民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 主要通过学术研究推动政策的出台, 从而消除国际移民社会融合障碍。美国移民融合研究更多的是从单个指标来测量移民融合程度 ,侧重于个体维度。美国学者AlbaandNee(2003)在对美国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中,采用社会经济地位整合、文化同化和语言融合、居住融合、社会关系与异族通婚四个维度测量移民社会融合程度,且每个维度下包含一些具体的测量指标,分别为: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收入水平、住房状况、职业声望、选举投票、社会关系等 ①。而Vigdor和Jacob(2008)将美移民社会融合分为经济融合、文化习得、身份融合三个维度,并构建相应的测量指标。具体包括:教育、就业、收入、职业、住房;族群通婚、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入籍等测量指标 ②。美国学者大多数从单个指标来测量移民社会融合水平,而 HanEntzinger和RenskeBiezeveldAlbaRandNeeV.2003.RemakingtheAmericanMainstream:AssimilationandContemporaryImmigration.Cambridge,MA:HarvardUniv.Press.(Vigdor,Jacob.TheEconomicAfermathofHurricanKatrina.JournalofEconomicPespectives,2008,22(4):135-154(2003)构建了移民社会整合测量指标体系, 包括社会经济维度、文化维度、居民态度维度、法律政治维度四个方面,各维度包含一些具体的测量指标。 社会经济维度包括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居住隔离和受教育程度七个测量指标; 文化维度包括流入地社会基本规则和习俗态度、与流入地及家长联系的频度、配偶选择、语言能力及失范行为五个测量指标;居民态度维度包括记录在案的歧视个案数、流入地社会对移民的态度、社会政策实施效果、媒体角色四个测量指标①。二是欧盟自上而下的移民融合测量指标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推进移民社会融合。欧盟移民融合研究通过建立移民社会整合政策指数来测量移民融合程度,侧重于政策维度。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维度、文化唯独、法律政治维度和居民态度维度及各维度包含的测量指标。如表 2-1所示表2-1 欧盟移民社会整合指标体系维度 测量指标社会经济维度 劳动就业、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受教育水平和居住隔离对流入地基本规则和习俗的态度、与流入地及家乡的联系频度、配偶选择、语文化维度言能力和失范行为法律政治维度 入籍率、双重国籍率、政治参与、市民社会参与居民态度维度 纪录在案的歧视个案数、流入地对移民看法、多样化政策实施效果、媒体角色(二)国内研究现状社会融合是涵盖多个维度,是流入地社会的客观接纳与流动人口主动适应的双向过程,不同学者对社会融合概念与测量与不同的见解。任远,乔楠( 2010)认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是一个减少排斥与逐步同化的过程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相互交往, 建立关系的过程,是流入地主观期望和客观接纳相统一的过程 ②。周皓(2012)在对国内学者研究基础上,对社会融合进行界定,认为社会融合是流动人口逐步接受与适应流入地社会文化, 强调流动人口与流入地本地居民相互交往、相互接受、相互认可、相互互补、相互交融、 ,最终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③。但在测量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共性,纵观国内不同学者的研究内容发现,社会融合都包含了经济融合、文化融合、社会认同和心理融合等维度 (部分只是维度命名上差异),如表2-2所示。表2-2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测量维度总结HanEntzingerandRenskeBiezeveld,BenchmrkinginImmigrantIntegration,ErasmusUniversityRotterdam,2003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 [J],人口研究,2010(2)周皓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 [J].人口研究,2012(3)

测量维度家庭经济、日常生活、社会关系、社区认同等四个维度杨菊华经济、身份、文化和行为张文宏、雷开春文化、心理、身份与经济郭良春等社会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价值观适应杜鹏等社会交往和心理归属楼玮群、何雪松社会认同、朋辈网络和社会参与王毅杰社会交往与社会认同任远身份认同、社会互动、对诚实的态度和感知的社会态度杨格-塔斯等结构性融入、社会-文化融入及政治-合法性融入恩泽格尔等社会经济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主体社会对移民的接纳或排斥三、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社会融合是一个抽象、涵盖宽泛的概念,包含多个维度,且每个维度下涉及多个测量指标,各指标间存在一定递进关系,也相互关联,互为依存 ①。因此选择合适的指标测量社会融合程度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的一个核心内涵。综合不同学者研究基础上从社会保障、经济地位、社区参与、心理认同四个维度来构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维度指标体系, 分析流动人口融合程度。这四个维度之下涉及众多测量指标, 如社会保障维度包含是否享受社会保险(本研究主要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具体见表3-1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表3-1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维度指标社会保障是否享受社会保险经济地位收入水平劳动时间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就业行业社区参与融入意愿是否参与社区选举文体娱乐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募捐活动等心理认同身份认同(是否认为自己是本地人)文化适应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流动人口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主要由城一城流动人口和乡一城流动人口两种类型, 其中乡一城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流动人口多样性,差别较大,涉及融入指标和维度最多, 本研究以乡一城流动人口为目标对象,构建了农村一城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 采用单变量分析法,即单独分析各指标下的每个变量(如:社会保险参与状况、收入水平 ),并通过与流入地本地居民(即城市居民)进行比较分析流动人口在各方面的融入状况。(一)社会保障维度流动人口与城市本地居民之间最主要的差异表现为社会保障福利和其他公共资源与服务的获得。社会保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 、“稳定器”,流动人口能否在流入地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既是促进或阻碍其行为适应、 心理认同、社区参与等社会融入维度的关键要素,又映射出社会资源再分配过程中, 公平与公正原则的落实情况。 在空间流动过程中,流动人口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而社会保障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流动人口社会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我国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改革从建立到扩面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 在覆盖范围、待遇水平、 保障项目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来看,仍存在参保比例低、退保率高等问题,大部分流动人口并未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内。本研究分别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单个指标分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整合, 形成社会保障综合指数。.养老保险。农村外出劳动力,俗称“农民工”作为流动人口主体,是目前研究关注的

焦点,本研究针对农民工流动人口进行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的参保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参加比例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农民工参保比例由 2006年6.66%上升到2014年的19.97%;城镇就业人员参保比例由2006年49.92%上升到2014年64.94%,虽然农民工参保比例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就业人员,但从比例绝对值来看二者相差甚远。如表 3-2所示表3-22000年-2014年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情况统计 单位:万人,%年份农民工城镇就业人员农民工数量参保人数参保比例就业人员数量参保人数参保比例20062127114176.66283101413149.9220072190618468.43293501518351.73

200822542241610.72302101658754.91200922978264711.52311201774357.01201024223328413.56322881940260.09201125278414016.38359142156560.05201226261454317.30371022298161.94201326894489518.20382402417763.22201427395547219.97393102553164.94数据来源:1.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及参保人数来源于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农民工数量及参保人数来源于:2006年、2007年数据由农民工调研报告公布的2004年农民工数量为2亿左右,结合2008数据推测整理所得;2008-2013年农民工数量来源于历年《农民工监测报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计算方法:农民工参保比例通过=参保人数/农民工数量;城镇就业人员参保比例=参保人数/就业人员数量由于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虽然大部分省份已实现省级统筹的标准, 但也有部分省份仍然是市级统筹。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影响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加之“碎片化”的制度设计,流动人口在跨区域和跨不同保险模式流动, 流动人口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时,由于不同区域间、不同模式间的操作方法和要求不同,操作流程的不统一,参保人员往返于户籍地和转入地之间, 浪费财力和物力。制度的增加原本是为了保障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障权益,将流动人口纳入到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内, 但却产生制度的外部效应一在原有的二元结构养老保险体系外增加两个新的养老保险制度, 增加了流动人口的不安全感和疑虑,流动人口在参保问题上选择“观望”的态度。如下表3-3所示表3-3 流动人口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原因①未参保原因百分比不知道怎么办48.6%参保费局24.9%单位不给办理15.5%觉得不划算4.3%缴费年限长0.6%不能异地转移接续3.8%总计100%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所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研究”的调查数据.50%左右。现行养根据表3-350%左右。现行养老保险关系难、养老保险模式碎片化等因素影响, 增加了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不安全感和疑虑。这些疑虑和不安全感心理会影响到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程度。.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农民工参保比例相对较高的一类险种。尽管如此,参保率低、退保率高仍然是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2006年-2014年间农民工参保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幅度较小, 2006年-2014年间,农民工参保比例上升幅度低于城镇就业人员。具体而言,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比例从2006年的11.13%上升到2014年的19.09,提高了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镇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比例从 2006年40.90%上升到2014年的53.53%,提高了1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民工总体参保比例不仅低于城市本地就业人员,而且其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城镇就业人员的增长幅度。表3-4 2006年-2014年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情况统计 单位:万人,%年份农民工城镇就业人员农民工数量参保人数参保比例就业人员数量参保人数参保比例200621271236711.13283101158040.90200721906313114.29293501342045.72200822542426618.92302101498849.61200922978433518.87311201641052.73201024223458318.92322881779155.10201125278464118.34359141894852.76201226261499619.02371021986153.53201326894501818.66382402050153.61201427395522919.09393102104153.53注: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同表 3-2.失业保险。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四类保险中,农民工这一流动人口参加失业保险比例最低。从表1-7可以发现,与城镇就业人员参保比例相比,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低很多。以 2006年为例,农民工参保比例仅为3.53%。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2014年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比例缓慢上升的同时城镇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由2006年35.81%降至2014年33.20%,这表明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增加远远快于相应的参保人员数量的增加,城镇失业保险发展比较缓慢。

年份农民工城镇就业人员农民工数量参保人数参保比例就业人员数量参保人数参保比例2006212717513.53283101013935.8120072190611505.25293501049535.7620082254215496.87302101085135.9220092297816437.15311201107235.5820102422319908.22322881138635.2620112527823919.46359141192633.20201226261270210.28371021252333.75201326894374013.90382401267733.15201427395407114.86393101297233.00表3-5 2006年-2014年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情况统计单位:万人,%注:数据来源同表3-2计算方法:城镇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全部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比例 =参保人数/农民工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参加失业保险比例=参保人数/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工伤保险。农民工群体工伤事故、职业病发生率很高,而参加工伤保险比例很低,形成极大地反差。尽管目前政府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工伤保险建设和普及力度, 但与其他保险险种相比,对于庞大的农民工而言他们的参保比例却很低。从表3—6中可以看出,2006-2014年全国就业人数从74978万人增加到77253万人,其中作为流动人口集中就业的第二产业其从业人员从2006年的18894.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3099万人,但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却很低,其中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参保率占绝大多数。 据近几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数量为 7179万人,2013年末为7263万人,比上年增加84万人,2014年上升至7362。然而尽管与2006年相比,2014年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比例绝对数和相对比例有所提高, 但依旧仅有约1/4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目前仍有约3/4的农民工未参加工伤保险。同时从表 3-6中可以看出城镇本地就业人员参保人数并不高,参保比例很低,不到全部就业人员的 1/3,是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 (不包括生育保险)中参保比例最低的险种,也是与农民工参保比例差距最小的险种。表3-62006-2014年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情况统计 单位:万人,%年份农民工城镇就业人员农民工人数参保人数参保比例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参保人数参保比例200621271253711.9328310773127.31200721906398018.1729350819327.91200822542494221.9230210884529.28200922978558724.3132288930929.91201024223630026.0131120986130.54201125278682827.01359141086830.26201226261717927.34371021183131.89201326894726327.01382401265433.09201427395736226.87393101327733.78注:数据来源同表3-2计算方法:城镇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全部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比例 =参保人数/农民工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参加工伤保险比例=参保人数/城镇就业人员数量流动人口与流入地市民之间最主要的差异集中在与社会保障福利的获得。其有无、待遇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流动人口生活稳定性的加速或阻碍因素,同时也是反映社会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是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的获得不仅意味着流动人口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可以与市民享受基本的社会福利。流动人口享有社会保障状况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能否参与城市就业竞争,能否融入城市生活。社会保障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增加流动人口的长期利益,增强其城市定居的预期和生存能力,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二)经济地位维度社会融合各维度间具有互动性。如,经济地位维度是社会融合的指标之一,也与其他维度的融合一定的关系。只有流动人口拥有一定的经济地位, 他们才能更有信心、才更有能力与流入地居民进行更深层次的接触和交往, 才能更好地接纳流入地文化,提高其行为适应能力,最终影响到流动人口是否认为自己是本地人。 因此,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的测量需要从经济地位维度研究出发。本研究分别对流动人口经济地位不同指标分别进行分析以测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收入水平。追求更好的收入水平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选择背井离乡生活的主要原因,收入水平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重要指标, 反映出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收入水平, 是流动人口融入流入地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重要保障, 与其他测量指标间存在影响和被影响的互动关系[1]。收入水平高低是衡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的生存状况的最直接指标。 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一定是从乡村道城镇、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 他们流动到城市中要立足,就必须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有了这个经济基础,流动人口才能逐渐与流入地城市相融合,完成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过程[2]。收入直接事关流动人口生存能力,制约着其发展能力,故而也极大地制约着流动人口方方面面的融入。 一方面,收入影响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收入是经济的基础,若基础比较坚实,其它问题便能相应得到有效的解决。 如正常工作时间内获得较高收入,流动人口有更强的实力考虑社会保障; 而在收入低的情况下,流动人口考虑的只能是温饱问题。另一方面,收入影响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收入越高, 流动人口就越可能租住或购买住房条件好的房屋。 一般情况下,地点越好,与流入地本地人混住的可能性越大,居住隔离就可能削弱,人群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就更加紧密。较低的收入水平较低, 往往居住在城市边缘,与当地人交流的机会较少, 参与当地社会活动的频率较低, 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虽然中国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在流入地居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户籍制度等多种结构和政策因素使流动人口的收入呈现出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特点,与城市本地人相比他们的收入水平依旧偏低, 二者之间差距在不断拉大,且低收入比仞^高。如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农民工平均工资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由2002年45.0%下降到2011年的30%,说明农民工平均工资收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差距在2002-2011年呈不断扩大趋势。乡一城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之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是不争的事实,而现有研究差距往往还不包括本地市民所享有的福利性收入或其他隐性收入。对乡一城流动人口来说, 他们所上报的收入可能就是全部收入, 而本地市民报告的收入可能只是其收入的一部分, 对部分人来说,甚至可能是很小的一部分。 作为人们生存的基本要素,在分析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时,绝不可以忽视收入。.劳动时间。劳动时间的长短折射出流动人口各自的经济社会地位,反映了劳动者社会权益保障程度,同时也是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实情况看,超时工作已成为流动人口工作的常态,构成工作性质的一部分。如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员会 2009年在全国五个重点城市的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平均每周工作近 62小时;其中,在业乡一城流动人口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63小时,在业城一城流动人口每周平均工作 54小时。同样,2010年在全国106个地点进行的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65小时,而乡一城流动人口大大超过65小时,城一城流动人口也近 59小时。2011年全国随机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流动人口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 55小时,乡一城流动人口最高。乡一城流动人口是本研究的重点和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对近几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数据进行整理发现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农民工比重由2010年49.3%下降至IJ2014年的40.8%;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4小时的农民工比重由2010年90.7%下降到2014年85.4%,总体来看,比重虽然近五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仍有近 85%左右的农民工每周工作超过 44小时大大超过《劳动法》的规定。如表3-7所示表3-7 2010年-2014年外出农民工劳动时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比重(%)49.342.439.641.040.8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4小时的比重(%)90.784.584.484.785.4数据来源:2010年-2014年农民工监测报告长期过度劳动一方面会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 侵害了流动人口休息权,在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下会降低其在城市发展空间和就业预期, 阻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进行, 降低迁移工人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会延缓乡一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速度。 过长的劳动时间会阻碍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组织之间建立联系,减少他们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的机会。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是“吃饭、干活、睡觉”的生活状态,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与流入地本地居民进行联系、交流与互动,阻碍了流动人口融入流入地主流社会的进程。.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劳动合同作为测量劳动保护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手段。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书面法律凭证, 是稳定劳动关系、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由于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合同对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劳动者劳动保护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同时劳动合同的签订也影响到劳动就业、 经济地位、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保障情况,因而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一个重要影响要素或指标。 然而现实情况是乡一城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签订率远远城镇本地就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 乡一城流动人口工作稳定性很差,就业短工化现象突出。与城镇就业人员相比, 50%以上的乡一城流动人口缺乏稳定的工作,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或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使其在城市生活就业缺乏安全感,经常处于漂泊状态,与当地人联系、交往较少或没有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 缺乏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降低。目前我国乡一城流动人口中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群体劳动合同签订率形势严峻。 由于流动

人口的流动性,就业短工化对用人单位的发展产生影响, 增加了用人单位额外的管理成本致使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本研究通过整理近几年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分析。如图1-1示2013和2014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OOOOOOOO765432113.713.721.221.23.23.1 IOOOOOOOO765432113.713.721.221.23.23.1 I61.962■201即j201好同合动

劳限期定固无同合

动劳下以年一同合

动劳上以年一同合动劳有没图1-12013年-2014年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单位:%数据来源:2013年和2014年《农民工监测报告》从2013和2014年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可以看出, 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60%以上,且2014年比2013年比例高,且极大多数劳动合同不规范,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我国目前乡一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工作的不稳定性, 工作的不稳定性与劳动合同之间相辅相成。流动人口本身的流动性驱使他们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另一方面动人口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的原因与非正规化就业密切相关。.就业行业分布。研究表明,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多数乡一城流动人口被排斥到相对低端的次级劳动力市场, 在低端领域和非正规单位就业, 如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从事着脏、苦、累的工作,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目前乡一城流动人口就业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以农民工为代表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 14.53%,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 25.63%,农民工在第三行业的比重明显提高。如表 3-8所示。但从各行业工资差异角度来看,工资率最低的五个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 采掘业、建筑和制造业。 工资率最高的五个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电力煤气水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保险业。农民工在工资率最低的五个行业就业比例占 82.5%,城镇本地劳动力占68.7%;而工资率最高的五个行业就业比例仅占 5.1%,城镇本地劳动力占10.7%[3],乡一城流动人口与流入地本地劳动力职业分布上差别显著,大部分农民工从事“蓝领”工作。表3-8 2010年-2014年农民工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单位:%2010年2011年2012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建筑业16.1%17.7%18.4%22.3%22.3%制造业36.7%36.0%35.7%31.4%31.3%批发零售业10.0%10.1%9.8%11.3%1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9%6.6%6.6%6.3%6.5%住宿餐饮业6.0%5.3%5.2%5.9%6.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2.7%12.2%12.2%10.6%10.2%数据来源:2010年-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统计整理所得(三)社区参与维度社区作为流动人口在城市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 为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和依托平台。有学者提出: “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这种再社会化过程可以超越户籍的外在屏障而融入于生活方式之中, 流动人口融入了城市社区就是融入了城市。”也就是说流动人口通过日常生活中融入社区与制度建设同等重要回。融合不仅仅是流动人口参与的单边过程, 流入地与当地居民肩负着同样的责任。 社区居民作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活、工作必然接触的群体,为了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有家的感觉,必须营造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受欢迎”的氛围,营造一个接纳、共生的氛围来对待流动人口,使他们感到亲切感、归属感、存在感和认同感。然而实际情况是乡一城流动人口对城市生活和城市认同程度很高,而对城市居民的评价不高;对于城市生活中被区别对待和排斥的感觉不强烈,但对于与城里人的差别感觉较强烈; 对于城市生活方式适应得比较快, 没有多少自卑感,但对城市人际关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⑶。流动人口在离开流出地进入流动入地初, 其拥有的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等同质关系的传统社会关系一方面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拓宽其就业途径,但另一方面这种狭隘的社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人口与流入地本地人拓展新的社会关系的机会, 减少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接触、 阻碍对流入地的认同和归属, 实证分析表明,有无再建构新的社会网络对其在城市的收益影响有明显的差异, 从而也直接影响其经济地位的提升以及与城市居民的心理距离⑹。本研究从流动人口对社区融入意愿和参与社区活动两个指标进行分析。1.融入意愿。融合意愿反映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社会的主观融合愿望和感受,表现为愿意与流入地本地居民建立联系, 并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交往, 对流入地有归属感。调查显示,94.5%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表示喜欢现在居住的城市, 92.3%对流入地的发展和变化表示关注,87.4%表示愿意融入本地人当中, 78.0%认为本地人会接受其成为其中一员,但 28.8%认为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 33.0%认为自己不可能成为本地人中的一员。由此数据可知,极大部分流动人口有强烈的融入意愿并有信心融入,少部分则怀抱消极情绪。2.社区活动参与。流动人口参加社区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计生协活动三项社会活动的比例分别为28.4%、20.2%和15.2%。可见流动人口参与流入地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还是较低的,与同社区城镇人口交流的机会较少。 除此之外,本研究借鉴其他学者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如在2011年-2012年进行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中针对农民工融入社区调查情况发现,农民工流动人口群体中参与社区集体活动较少, 业余文化活动参与率低。平时有时间参加业余文化生活的占60.5%;没有时间参加业余文化生活的占 36.6%。另外对农民工社交圈调查发现,在回答打交道的对象时时,最多的是与亲戚朋友的人情往来,占选项总数的25.7%,却只有13.9%的人选择社区委员会、8.0%的人选择社区公共服务站, 共计只有21.9%的人与社区经常①。与流入地本地的交往距离,可以看做衡量融入城市的重要指标,农民工与流入地交往存在距离,交往对象有着很高的同质性和内倾性, 说明他们并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四)心理认同维度心理认同是社会融合的最高形式和重要指标, 属于归属感精神层面的表现,反映的是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参与程度。只有实现了心理层面的适应和交融, 只有当流动人口认为自己是城市本地人,对流入地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时,才能真正融入到流入地主流社会 [7]。从现实情况来看,制度性制约不但把流动人口排斥在现有体制之外, 使他们很难获得体制内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