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题库_第1页
世界近代史题库_第2页
世界近代史题库_第3页
世界近代史题库_第4页
世界近代史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名词解释:圈地运动、清教运动、《权利法案》、独立派、克伦威尔、平等派起义、掘地派运动、“光荣革命”2、简答题:试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3、论述题:试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第二章欧洲大陆的封建国家1、列举西欧启蒙运动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简要说明其影响2、分析西欧国家海外殖民扩张的后果。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1、名词解释:莱克星顿的枪声波士顿倾茶事件《独立宣言》华盛顿谢斯起义《1787年宪法》2、简答题:举例说明人民群众在独立战争中的作用。3、论述题: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其历史意义。第四章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1、名词解释:《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恐怖统治、《拿破仑法典》2、简答题:试分析法国大革命的前提条件、特点及其历史意义。用具体史实说明人民在革命中的作用。试析拿破仑帝国和拿破仑战争的性质。3、论述题:试评价拿破仑政权。试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试析雅各宾政府的恐怖统治。第五章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1、名词解释:西蒙•玻利瓦尔、圣马丁、考迪罗2、分析近代拉丁美洲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3、简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结果。第六章1848年欧洲革命1、名词解释:1848年欧洲革命法国二月革命德国三月革命2、1848年欧洲革命的背景是什么?3、简述法国二月革命的过程并评价其影响。4、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5、试评价工人阶级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第七章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1、名词解释:工业革命、瓦特、工厂制、英国宪章运动、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普鲁士式道路、美国式道路、西进运动2、试总结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后果。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4、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5、简要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第八章意大利与德国的统一1、解释:俾斯麦、“铁血政策”、“普鲁士道路”、“宪法纠纷”、普法战争、西西里起义、加富尔、加里波第2、德国为什么能于1871年实现统一?3、简要概括德意志统一的意义。4、简要概括意大利统一的意义。5、比较分析德意志统一与意大利的异同。第九章美国内战一、名词解释:西进运动林肯《解放黑奴宣言》《宅地法》南方重建二、简答题:1、简述美国的对外扩张及其手段。2、简评林肯和人民群众在内战中的作用。3、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4、简评美国内战时颁布的《解放宣言》和《宅地法》。三、论述题:试析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第十章日本明治维新1、名词解释:日本幕府倒幕运动戊辰战争明治维新2、简答题:(1)简述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社会经济概况。(3)简述明治政府建国的三大政策。(3)简析近代日中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3、论述题:(1)试述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性质。(2)日本为什么能够实现明治维新?第十一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名词解释:彼得一世克里木战争废除农奴制法令2、简答题:历代沙皇为什么要拼命地对外扩张?3、论述题:1)试述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2)试述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性质。第十二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1、名词解释: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江华条约》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考迪罗主义2、简答题:(1)简述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2)简述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二次高潮。(3)简述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三次高潮。(4)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同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3、论述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2)为什么说独立后的拉美人民依然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第十三章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向垄断过渡的资本主义1、名词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组织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2、简答题:(1)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2)筒析法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3)简析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4)简析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5)试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阶段性与规律性。3、论述题:(1)试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概况。(2)试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发展概况。(4)试析英法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4)试析俄日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5)试析美德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6)试析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7)试析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一、名词解释1)圈地运动指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封建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之一。在西欧一些国家中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最为典型,它历时300多年完成了这一过程。早在14、15世纪,随着毛纺织业的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增加,羊毛价格上涨,英国的新贵族为了发展养羊业获取暴利,便开始用篱笆、沟濠圈占农民的份地和公有地,变成自己的牧羊场,并把这些土地上的农民驱逐出去,成为流浪者或雇佣劳动者。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这种圈地运动成为政府法令准许下的“合法”行动,在英国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通过这样的暴力掠夺,既使农民与土地分离,又使土地与资本结合,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了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加速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为城市资本主义工业提供了大批雇佣劳动者和国内市场。2)清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利用清教(加尔文教)反对英国国教的斗争。16世纪以前,英国也是个天主教国家。1529—1536年间,英王亨利八世实行宗教改革。此后,“圣公会”(即安利甘教)成为英国国教。这次宗教改革,在组织上把基督教会的最高领导权由罗马教皇转到英国国王之手,英国国教成为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国王、封建贵族和主教是三位一体的反动势力。英国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首先以加尔文教为思想武器,把攻击矛头指向英国国教。16世纪后半叶,加尔文教传入英国。英国的加尔文教称为清教,其信徒称为清教徒。他们主张清除英国国教的繁琐仪式,废除偶像崇拜;反对教会勒索,提倡节省教会费用,建立廉价教会;要求取消主教制和教会等级制,实现教会民主化,反对国王为教会首脑。清教徒反对英国国教的斗争,称为“清教运动”。清教运动最早开始于16世纪60年代,此后,随着清教徒人数增加,逐步脱离国教会建立独立的宗教组织。到16世纪末期清教徒分成“长老派”和“独立派”两个教派。长期的清教运动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上的准备。3)《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确立君主宪制的宪法性文件之一。1689年由国会颁布。本法案规定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在平时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员在国会中的言论不受法院或其他机关的弹劾或质问;国会应经常召开会议等。法案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资产阶级的权力。这部法案是资产阶级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与封建贵族实行妥协在法律上的反映。4)独立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政治集团,属清教徒中的左翼。独立派作为宗教集团,形成于16世纪末期;作为政治集团,形成于长期国会初期。其领袖是奥利弗•克伦威尔。在宗教上,主张地方教区平等独立,不受政府和国王的控制。政治上,主张保留国王和上院,建立君主立宪制(一说其主张共和制)。在1642—1648年的两次内战中,独立派逐步掌握了军队和国会控制权,在打败王军和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1649年,成立共和国,独立派掌握了国家政权。此后,它镇压平等派起义和掘地派运动,又派兵侵略和奴役爱尔兰,日益右倾。1653年,其领袖克伦威尔建立护国主统治,独立派名存实亡。5)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缔造者,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及独立派领袖。1599年4月25日生于英格兰,为虔诚的清教徒。17岁时入剑桥大学学习法律。1628和1640年两次当选为国会议员。他号召英格兰人民特别是清教徒起来推翻国王的残暴统治。在1642〜1648年的内战中,他招募训练的一支骑兵大显威风,被称为“铁甲军”,先后在马斯顿战役和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军,取得最后胜利。他认为必须处死国王,在1649年成为审判和最终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的主要力量。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对内实行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政策,支持圈地者对农民的掠夺,镇玉掘土派和平等派的民主运动以及爱尔兰的民族起义。1653年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自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推行扩张掠夺政策,在与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取胜。统治晚期,企图召集护国会议,以稳定政局,未遂。病死于白金汉宫。6)平等派起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争取政治权利的运动。平等派是第一次内战后,人民群众出于对长老派控制的长期国会执行阶级利己主义政策不满而形成的一个政治派别,代表城乡小资产阶级如富裕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平民的利益。其主要领袖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约翰•利尔本、理查•奥佛顿和威廉•沃尔文等。平等派的一些代表则主张建立一院制的共和国,实行成年男子普选权。这与独立派的建立立宪君主制,实行有财产资格限制的选举权的主张有冲突,遭到克伦威尔的反对。1647年,11月15日在魏尔军事检阅时,平等派士兵企图趁机起义,遭克伦威尔镇压,士兵阿诺德被当场枪决。当年春,平等派的士兵在伦敦和牛津郡发动起义,均遭到镇压。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成立后,独立派不履行战后实行《人民公约》的诺言,遭到平等派抨击。克伦威尔为消灭军队中的平等派分子,派他们去镇压爱尔兰民族起义。平等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途中发动起义,遭到克伦威尔残酷镇压,平等派运动最后失败。后来,平等派分裂为许多小的派别,逐渐衰落。7)掘地派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贫苦农民争取土地的群众运动。掘地派运动出现于英吉利共和国成立后不久,由农民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土地政策的不满引起。掘地派也称“真正的平等派”,其领袖是杰出的平均共产主义思想家杰拉尔德•温斯坦莱和威廉•爱威拉尔。1649年4月1日,温斯坦莱和爱威拉尔带领一群贫苦农民到伦敦附近开垦荒地。由于他们到处开掘荒地而得名“掘地派”。4月26日,以温斯坦莱为首的十五名掘地派分子发表宣言,提出土地公有、共同劳动、共同吃饭等口号,结果许多郡都出现掘地运动,建立起很多农业公社,这引起政府不安。到1651年底,各地掘地派运动都先后遭到政府军队的驱逐和镇压。掘地派运动和他们的思想反映了城乡最平穷人名的愿望,但是他是不成熟的,空想的,而且有宗教的外衣,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显著。“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国会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士二世的政变。1685年詹姆士二世即位后公开信奉天主教,并试图恢复专制统治。1688年,詹姆士二世的天主教徒王后玛丽生下一子,王位将由天主教徒继承。国民的不满达到极点。于是,国会由7名著名人士联名致函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威廉,请其率军驱逐詹姆士二世。威廉于11月5日登陆,众叛亲离的詹姆士逃亡法国。1689年1月,国会将王位授予威廉及其妻玛丽。10月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国会权力超过王权的原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自此得到确立。政变未经流血,故称“光荣革命”,它通常被视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尾声。莱克星顿的枪声此次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标志。1775年4月18日,英国总督得知离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藏有民兵的军火武器,于是派出士兵前往查缴没收。工兵保尔•瑞维尔得知消息后,星夜疾驰,通知各个村庄的民兵组织起来,迎击英军。英军和民兵在莱克星顿发生激战,英军尽管赶到康科德,夺取了部分武器,但损失惨重,被迫退回波士顿。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因此,在美国建国的历史进程中,波士顿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莱克星顿的枪声”也不仅仅是枪声的意思,而是转变成一个事件的代名词,即美国独立战争的的开始。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属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的事件。《唐森德条例》取消后,茶税仍保留。为逃避茶税,北美殖民地人民多饮用走私茶叶。英政府为帮助东印度公司倾销积存茶叶,于1773年通过茶叶税法,规定该公司输入北美的茶叶免缴较高的进口税,并明令禁止殖民地人民饮用走私茶叶。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773年12月,东印度公司满载茶叶的船只开进波士顿港,并拒绝当地市民要它离港的请求,坚持卸货。12月16日晚,波士顿青年组织的波士顿茶党乔装成印地安人,闯进船舱将价值一万五千英镑的三百四十二箱茶叶全部倾入大海,这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为报复波士顿人民这一行动,英国颁布了五项高压法令,导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11)《独立宣言》十八世纪北美十三州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进行独立战争的资产阶级革命文献。由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人物杰弗逊起草,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宣言谴责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反动统治;宣布同英国王室断绝臣属关系,组织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享有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政府的统治应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上,人民有权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宣言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当时北美殖民地人民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对动员人民参加独立战争起到了积极的进步作用。人权宣言的影响超过了国界,至今不衰。12)华盛顿美国政治家、军事家和首任总统(1789—1797)。享有美国“国父”之誉。生于弗吉尼亚威斯特摩兰。少年时代在弗吉尼亚的农场度过。曾从事土地测量员工作。1751年起掌管维农山庄。1755年受命为弗吉尼亚地方军指挥官,参加7年战争。1758年辞去军职转而从政。1774和1775年当选第一、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于1775年6月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自此开始率兵进行了长达6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经过特伦顿、普林斯顿、瓦利福奇和约克镇等战役,最终击败英军。1787年主持制订了美国宪法。1789年初当选总统,1793年连任,至1797年卸任这8年中,工作有条不紊,为美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3)谢斯起义《人权指1786—178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领袖丹尼尔•谢斯(1747—1825)出身贫农,曾参加过独立战争,立过军功,获升为上尉。他不满意贫富悬殊,痛恨政府横征暴敛,于1786年秋发动农民起义。起义者要求分配土地,取消一切公私债务和惩罚穷人的法庭,并号召愿意为自由、生存、幸福而斗争的人都应拿起武器。起义者曾一度占领城市,捣毁法院,焚毁税册和债务诉讼的卷宗,打开监狱,释放贫民。这次起义约有一万五千人参加。1787年为政府军所镇压,谢斯和他的战友十三人被监察。14)《人权宣言》全称《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政治纲领。《宣言》共17条,1789年8月27日制宪会议通过。其理论基础是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它的主要内容:宣布“天赋人权”,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确认国家权力属于“全民”;主张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制度。《宣言》提出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特权思想,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坚决维护私有制,必然是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不同的不平等。15)《1791年宪法》1787年5月,美国各州代表云集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激烈论争,代表不同利益的各州、代表最终达成妥协,通过了延续至今的美国宪法。习惯上称美国1787年宪法。这一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为后采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蓝本。宪法所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在当时世界上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趋势。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16)君主立宪派、17)吉伦特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因其领导人布里索、维尔尼奥等出身于吉伦特省而得名。革命初期,他们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随着革命的深入,1792年10月10日吉伦特派从雅各宾俱乐部分化出来,自成一派。1792年“8月10日起义”,吉伦特派掌权后,竭力维护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革命深入,执行反人民的政策,公开背叛革命,与王党势力妥协,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1793年5月31日到6月2日巴黎革命,逮捕吉伦特派议员及其首领,吉伦特派被推翻。雅各宾专政时期,残余的吉伦特派分子在外省勾结王党组织武装叛乱,其后在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时又成为热月党的骨干力量。18)雅各宾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因其成员以雅各宾俱乐部为中心称为雅各宾派。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有罗伯斯庇尔,马拉和丹敦等人,。1793年,雅各宾派领导的巴黎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在法国建立雅各宾革命民主专政。雅各宾专政时期,颁布了《1793年宪法》等法令,比较彻底地废除了封建制度,以民主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颁布《全面最高限价法令》,打击投机商人;平息吉伦特派和王党分子的叛乱,镇压反革命分子;粉碎欧洲反法联盟的武装干涉,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把资产阶级革命推向最高阶段。雅各宾内部的分裂和斗争罗伯斯庇尔镇压忿激派和阿贝尔派后,雅各宾派力量被削弱。1794年,雅各宾派的反对分子发动“热月政变”,逮捕处死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19)恐怖统治20)《拿破仑法典》西蒙•玻利瓦尔圣马丁23)考迪罗24)1848年欧洲革命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法、德、意等国相继发生的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随着资本主义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同历史上业已过时的封建关系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本身的矛盾日益尖锐化。1845—1846年的农业欠收、1847年蔓延整个欧洲的工商业总危机,促使阶级矛盾激化,导致革命爆发。1848年1月意大利的起义揭开了欧洲革命的序幕,法国二月革命震撼全欧洲,并引发了德意志的三月革命,接着,东南欧各被压迫民族也相继起义,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由于作为革命领导者的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在革命刚取得初步成果时,就把主要精力用来反对无产阶级,并与旧势力妥协;无产阶级政治上还不成熟,因而在欧洲绝大多数地区革命未能取得更大进展。以1848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被镇压为标志,革命转入低潮,到1849年,各地革命先后被反动派镇压下去。这场革命的直接任务和基本性质,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它表现出不同于以往资产阶级革命的显著特点: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开始为实现自己的阶级要求而同资产阶级直接交锋。25)法国二月革命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法、德、意等国相继发生的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随着资本主义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同历史上业已过时的封建关系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本身的矛盾日益尖锐化。1845—1846年的农业欠收、1847年蔓延整个欧洲的工商业总危机,促使阶级矛盾激化,导致革命爆发。1848年1月意大利的起义揭开了欧洲革命的序幕,法国二月革命震撼全欧洲,并引发了德意志的三月革命,接着,东南欧各被压迫民族也相继起义,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由于作为革命领导者的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在革命刚取得初步成果时,就把主要精力用来反对无产阶级,并与旧势力妥协;无产阶级政治上还不成熟,因而在欧洲绝大多数地区革命未能取得更大进展。以1848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被镇压为标志,革命转入低潮,到1849年,各地革命先后被反动派镇压下去。这场革命的直接任务和基本性质,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它表现出不同于以往资产阶级革命的显著特点: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开始为实现自己的阶级要求而同资产阶级直接交锋。26)德国三月革命德意志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邦联,德意志邦联由35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分裂状态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德的巴登公国首先发难,迅速波及德国西部和西南诸邦,相继成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内阁政府,3月13〜16日,普鲁士首都柏林的工人、市民和大学生连续举行示威游行,并同政府军展开战斗。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1840〜1861在位)调动大批军队,向起义中心地区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人民取得了胜利。国王被迫把军队撤出柏林,同意召开有资产阶级参加的议会,并于3月29日任命资产阶级自由派首领康普豪森组阁,这次运动就是“柏林三月革命”。27)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过程。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新,又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圈地运动和殖民政策的推行,海上霸权的确立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以及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的长期积累,使英国首先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它先以轻纺部门开始,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的革新。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同时也使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出现。28)瓦特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过程。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新,又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圈地运动和殖民政策的推行,海上霸权的确立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以及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的长期积累,使英国首先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它先以轻纺部门开始,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的革新。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同时也使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出现。29)工厂制1812年战争以后由工业革命引起的制造业制度。工厂制的发明者是阿克莱特,他于1969年发明的水力纺纱机,有利于日后的工厂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使生产从家庭转移到使用大型复杂机器的工厂,这些机器必须由熟练或半熟练的工人操作。工厂制在经济转变中有重大的历史影响。工厂促进了更高的投资率和增长率,与外商相比,工厂主首先是生产者,拥有改革技术和工作条件的能力,其结果使技术比以往都更加响应经济社会。工厂是发明和创新的之间的新桥梁。30)英国宪章运动1838年至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政治权力而进行的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宪章运动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在英国发生的工人运动,其余波一直延续到五十年代。它是英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地争取普选权的政治斗争。宪章运动历经了3次高潮,延续20余年。每次高潮都与当时英国发生的经济危机有密切联系。宪章运动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839年。1842年,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二次高潮。从1848年4月起,宪章运动形成第三次高潮。31)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国际无产阶级的第一个群众性的革命组织。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堂集会,声援1863年波兰起义,会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许多重要文件,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国际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及其在各国的支部,组织无产阶级的力量,声援工人的罢工,先后战胜了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拉萨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等机会主义派别,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影响。1876年7月宣布解散。32)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以巴黎工人为主体的无产阶级政权。普法战争期间,法国失败,巴黎危机。巴黎工人阶级为反对梯也尔政府的卖国和普鲁士的侵略,于1871年3月18日举行武装起义,取得胜利。3月26日举行巴黎市民民主选举,3月28日巴黎公社庄严地宣告成立,公社是以无产阶级民主和法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她通过了一系列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革命措施。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未能建立工农联盟,没有及时地进行军事进攻和坚决镇压反革命,犯了许多政治和经济错误。在内外敌人的联合反扑下,公社终于失败了。公社只存在72天,可是,它的革命原则是永存的。另外,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中也产生过巴黎公社,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的城市自治机构。两者有历史的联系,但有本质的区别。33)《共产党宣言》德国思想家、革命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著,原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748年1月。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本书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充分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本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社会发展规律理论,并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而完成这一使命的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私有制的公有制社会。无产阶级运动必须由其优秀代表共产党领导。本书结尾是无产阶级运动最有力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4)普鲁士式道路美国式道路西进运动又称“西渐运动”。美国1783年独立后到1861年内战爆发前从东部逐渐向西部殖民扩张的运动。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鼓励土地投资者、种植园主以及欧洲移民涌进西部地区,大规模屠杀印第安人,强占阿巴拉契亚山和密西西比河之间大片印第安人土地。19世纪初趁欧洲各国混战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西班牙的独立运动之机,兼并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北美殖民地的一部分土地,以及路易斯安那和佛罗里达。19世纪30到40年代又相继夺取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俄勒冈等地。美国国境线扩至太平洋沿岸,国土面积从1776年的94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853年的748.2万平方公里,增加7倍以上,在原来的13个州以外,建立了23个新州;人口也增加7倍多,这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7)俾斯麦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1871—1890)。出身容克贵族。天性狂妄。曾受过良好教育。1847年步入政界。首相任内,推行强权统治,实施“铁血政策”。先后通过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1866)和普法战(1870—1871),完成德国的统一,故有“铁血首相”之称。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受封公爵,出任帝国宰相。参与镇压巴黎公社。1878年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对外推行“大陆政策”,以图称霸欧洲。1890年被帝国第二代皇帝威廉二世解职。38)“铁血政策”出自普鲁士王国首相俾斯麦1862年9月在议会上的发言。俾斯麦是普鲁士容克贵族政治家和保皇派。主张强权。宣称要解决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只有用铁与血”。嗣后,俾斯麦多次发动战争统一了德意志。1871年他帮助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他对内采取高压政策,对外侵略扩张,掠夺殖民地。历史上把卑斯麦上台后推行的政策称为“铁血政策”,而俾斯麦本人也被称为“铁血宰相”。今天〜已成为军事强迫亦即战争政策的同义词。人们还用“铁血阴谋”来比喻战争阴谋。39)“普鲁士道路”普鲁士道路是指由普鲁士领导,排除奥地利于德意志之外,即“小德意志方案”,用“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方式进行的德意志统一道路。普鲁士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普鲁士王朝所依靠的是一个力量雄厚、生气勃勃的容克阶级、拥有欧洲最强大的军队、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有完善的行政系统和教育制度培养出高效率的忠于职守的管理人才、容克作为普鲁士的统治阶级,素来好战,抱有无止境的野心,普鲁士所处的强势地位,“大德意志方案”基本上行不通。而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出世较晚,资产阶级不敢发动人民,而无产阶级自身力量薄弱。因此,用革命的方式完成统一,不存在现实的可能性。所以,只有普鲁士道路才是德意志统一的正确道路。40)“宪法纠纷”1858年普鲁士国王之弟威廉就任摄政,1861年即位为王,称威廉一世。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掌权后决心用武力统一全德,因而热衷于军事改革。1860年,政府在没有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强行着手军事改革,后又解散议会,酿成一场军事改革是否合法的争论,即所谓“宪法纠纷”。1862年,新选出的议会仍反对为军事改革拨款,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俾斯麦上台。1862年9月,政府与议会在军费问题上矛盾重重,普鲁士国王进退维谷,在窘境中任命俾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以图挽救危机。俾斯麦上任后很快就宣布议会休会,从此开始了他的无议会统治时期。他下令增加军费,封闭反对派刊物,禁止自由派活动,这种独断行径被指责违宪,再次酿成“宪法纠纷”。1864年,俾斯麦以对丹麦的军事胜利征服朝野,这场宪法冲突才遂告结束。41)普法战争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的战争。普、法因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和德意志的统一问题长期交恶。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的争执导致战争爆发。1870年7月19日,法对普宣战。开战后不久,法军即连遭败绩。普军在毛奇指挥下锐不可当。9月2日,御驾亲征的法皇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在色当率8.3万人投降。4日巴黎爆发革命,废黜皇帝,成立共和国,继续战争。10月27日,法国巴赞元帅于梅斯投降。翌年1月28日,巴黎失陷,同日签订停战协定。2月26日,双方草签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正式签署。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并赔款50亿法郎,清帐之前,德军占领法国北部诸省。此战使德国统一最终完成,一个强大的极富侵略性的德国迅速崛起,欧洲列强力量对比发生了重要变化。42)西西里起义西西里岛人民反对西班牙波旁王朝通知的起义。著名的有两次,(1)1848年1月12日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爆发起义,波旁王朝驻军被驱逐,国王斐迪南二世被迫颁布宪法。4月,西西里国会宣布独立。但1849年5月西班牙又攻占了巴勒莫,起义归于失败。(2)1860年4月初爆发了西西里农民反对波旁王朝的起义,民族解放运动日趋高涨。1860年4月,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爆发起义,随即波及全岛。西班牙、波旁王朝统治下的西西里人民,遭受极端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西西里农民起义后,纷纷成立游击队。领导人大多数为马志尼派。为了支援起义,5月,加里波第率“千人红衫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击溃波旁王朝军队,以撒丁国王艾曼努尔二世名义建立政权。8月,加里波第率领一万多人的队伍渡海解放那不勒斯,至此两地均并入撒丁王国,促成意大利的统一。43)加富尔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资产阶级温和自由派领袖,撒丁王国首相,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的第任首相。生于意大利都灵的贵族家庭。早年从戎,1831年辞去军职,周游法、英、瑞士和比利时。曾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商业和银行业,研究经济问题,并因此赢得一定声誉。政治上主张民族独立,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社会改革,发展资本主义。1848年6月当选为撒丁王国的第一届众议院议员。1850年任农业、商业和海上运输大臣,1852年2月出任财政大臣。1852年11月任首相(1852—1859),任职期间,对内实行一系列重要改革和进步的经济政策,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对外与法国结盟,反对奥地利的占领。1359年派军打败奥军,实现意大利北部同撒丁王国合并。此后插手加里波第领导的民族解放志愿军的军事行动,派军进入被加里波第解放的南部意大利,策划了公民投票,使南部意大利合并于撒丁王国,成立统一的意大利王国,就任首相(1861)。不久突然病逝。44)加里波第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资产阶级温和自由派领袖,撒丁王国首相,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的第一任首相。生于意大利都灵的贵族家庭。早年从戎,1831年辞去军职,周游法、英、瑞士和比利时。曾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商业和银行业,研究经济问题,并因此赢得一定声誉。政治上主张民族独立,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社会改革,发展资本主义。1848年6月当选为撒丁王国的第一届众议院议员。1850年任农业、商业和海上运输大臣,1852年2月出任财政大臣。1852年11月任首相(1852—1859),任职期间,对内实行一系列重要改革和进步的经济政策,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对外与法国结盟,反对奥地利的占领。1359年派军打败奥军,实现意大利北部同撒丁王国合并。此后插手加里波第领导的民族解放志愿军的军事行动,派军进入被加里波第解放的南部意大利,策划了公民投票,使南部意大利合并于撒丁王国,成立统一的意大利王国,就任首相(1861)。不久突然病逝。45)西进运动又称“西渐运动”。美国1783年独立后到1861年内战爆发前从东部逐渐向西部殖民扩张的运动。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鼓励土地投资者、种植园主以及欧洲移民涌进西部地区,大规模屠杀印第安人,强占阿巴拉契亚山和密西西比河之间大片印第安人土地。19世纪初趁欧洲各国混战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西班牙的独立运动之机,兼并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北美殖民地的一部分土地,以及路易斯安那和佛罗里达。19世纪30到40年代又相继夺取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俄勒冈等地。美国国境线扩至太平洋沿岸,国土面积从1776年的94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853年的748.2万平方公里,增加7倍以上,在原来的13个州以外,建立了23个新州;人口也增加7倍多,这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6)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1861—1865)。生于肯塔基州。9岁丧母,但得到继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未受过正规教育,靠刻苦自学,涉猎甚广。早年当过工人、水手、店员、邮递员和土地测量员。1836年在伊利诺斯州开业当律师。1834年步人政界,相继出任州议员、国会众议员。1856年加入共和党,力主阻止奴隶制的扩大。1860年当选总统,南方因此叛乱。南北战争期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联邦政府稳操胜券。1865年4月14日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遭刺客布斯枪击,头部饮弹,翌日晨逝世。消息传出,举世震惊。47)《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内战时期林肯为争取战争胜利和拯救联邦而采取的革命措施,由林肯起草,1862年9月22日以陆海军总司令名义正式颁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凡仍进行叛乱的任何州和一州的指名地区的黑人奴隶,将永远获得自由。”1863年1月1日林肯重申宣言的主旨,指明当时尚在叛乱的10个州及某些州的地区的黑人奴隶,今后永获自由;凡符合条件者合众国将接受其服兵役,但《宣言》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以及规定给黑人土地。1865年的宪法修正案才正式废除奴隶制度,但战后黑人仍遭受歧视和奴役。48)《宅地法》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用民主方式解决西部土地问题的重要法令。1862年5月20日由国会通过。该法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凡没有参加叛乱,并陈述自己是一家之长的人或年龄已达二十一岁的合众国公民只要交付十美元证件费,就可领得一百六十英亩的公共土地,耕作五年后,便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此法令用“美国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堵塞了奴隶制度向西部扩张的道路,调动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刺激了战后的“西进运动”,为美国农业资本主义沿着“美国式道路”发展奠定了基础。49)南方重建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战争,打垮了种植园隶主在美国南方的统治,废除了美国南方的奴隶制度。1865—1877年,革命在南方进一步深入,其任务是用立法手段巩固和扩大内战的成果,重新建立南部各州政权,改造和发展南部经济,巩固联邦的统一。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借助法律来根除那些曾用刀剑砍倒的东西,领导政治改革和社会复兴的艰巨工作”,史称“重建时期”。50)日本幕府12世纪末至19世纪日本武家政治时期的最高权力机构。该词出自汉语,意为将军出征时的帐幕。日本历史上曾有镰仓幕府(源氏幕府)、室町幕府(足利幕府)和江户幕府(德川幕府)。10世纪以后,公地、公民制解体,皇权式微,社会动乱,武士阶层随之崛起。1185年,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相争,前者胜,控制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置幕府,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1333年,镰仓幕府亡,政权复归皇室。1335,足利尊氏弟兄起兵镰仓,1336年,两度攻入京都,废后醍醐天皇,立光明天皇,设幕府于京都。1338年,北朝天皇授足利尊氏征夷大将军称号;1378年,第三代将军于京都室町街建新幕府,故名室町幕府。1573年,室町幕府亡。1600年,德川家康于关原(今岐阜县)之役击败反对派大名联军,权势日重;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于江户(今东京)建幕府。1867年,将军德川庆喜被迫还政天皇。1868年1月,天皇政府军大败幕府军。4月,江户和平移交给政府军,幕府领地大部被没收。德川幕府亡。幕府历史至此结束。51)倒幕运动德川幕府末期资产阶级化得中下级武士联合资产阶级打倒幕府的政治运动。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入侵日本阶级矛盾加剧。中下级武士和日本资产阶级对幕府统治不满,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性改革,于是在人民群众运动推动下,掀起了倒幕运动。1866年萨摩和长州两藩倒幕派结成倒幕同盟,决心以武力讨幕。在萨摩、长州两藩的影响下,全国倒幕势力逐渐联合。1867年,萨摩、长州、安艺三藩倒幕派武士定下举兵倒幕之约,并开始向京都集结。德川庆喜为了缓兵,奏请“奉还大政”。公历1868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制和成立新的中央政府,并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一切权力重归天皇。接着爆发了推翻幕府的戊辰战争。1868年1月,以萨、长两藩为主力的政府军和幕府军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大败幕府军。政府军乘胜追击,德川庆喜被迫投降。统治日本二百六十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倒幕运动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52)戊辰战争1868年倒幕运动期间,政府军与幕府军进行的战争。因1868年为农历戊辰年,故称。1867年12月,天皇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制并建立新的天皇政府。德川庆喜不甘心失败,首先挑起了内战。1868年1月,幕府军一万五千人和政府军五千人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发生激战,幕府军大败,德川庆喜退至江户,于是开始了戊辰战争。政府军乘胜追击,进逼江户,德川庆喜投降。但是,东北地区以会津、庄内两藩为中心,组成奥羽越列藩同盟,继续对抗政府军。9月,政府军攻占了会津藩要塞若松城,接着平定了其他藩的反抗,把战线推到北海道。1869年5月,在政府军的大力围攻下,据守五稜廓的榎本武扬被迫投降。至此,历时一年半的戊辰战争以政府军的全胜而宣告结束。53)明治维新1868年倒幕运动期间,政府军与幕府军进行的战争。因1868年为农历戊辰年,故称。1867年12月,天皇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制并建立新的天皇政府。德川庆喜不甘心失败,首先挑起了内战。1868年1月,幕府军一万五千人和政府军五千人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发生激战,幕府军大败,德川庆喜退至江户,于是开始了戊辰战争。政府军乘胜追击,进逼江户,德川庆喜投降。但是,东北地区以会津、庄内两藩为中心,组成奥羽越列藩同盟,继续对抗政府军。9月,政府军攻占了会津藩要塞若松城,接着平定了其他藩的反抗,把战线推到北海道。1869年5月,在政府军的大力围攻下,据守五稜廓的榎本武扬被迫投降。至此,历时一年半的戊辰战争以政府军的全胜而宣告结束。54)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皇帝。1682年即位为沙皇,1689年推翻摄政的姐姐索菲亚而亲政。1697年化名随团出国,考察西欧文化。1698年回国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组国家管理体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征兵制,建立二十万人的陆军和二万八千人的海军;发展教育和科学,出版报纸;发展手工工场,鼓励贸易,简化税收手续等。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同时对外不断发动战争。1695—1696年击败土耳其,占领亚速海;1700—1721年发动北方战争,战胜瑞典,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1722—1723年对波斯战争后,获得里海南岸和西岸地区。其统治加重了对农奴的剥削和压迫,致使不断爆发人民起义。55)克里木战争亦称东方战争。1853—1856年俄国与英、法、土、撒丁联军之间的战争。最主要的战场在克里米亚,故名。俄国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居民的权利为由,于1853年7月进军土境,土则于10月向俄宣战。11月,俄歼灭土舰队。英法出面干涉,并于次年3月对俄宣战,后撒丁加盟英法参战。至1855年9月俄在克里米亚的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失陷,俄国战败。次年3月签订了《巴黎和约》。56)废除农奴制法令1861年3月3日,沙皇正式批准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了农民有人身自由,地方不得买卖或交换农奴;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时,在交付大量赎金的条件下可以从地主那里领得一份土地。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封建农奴制的俄国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服毒自杀。新上台的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内外交困的形势,决定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时,农民起义的浪潮日益高涨,沙皇不得不加快制定出废除农奴制草案。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力、市场和资金,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过程中向前迈进的一大步。57)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皇帝。1682年即位为沙皇,1689年推翻摄政的姐姐索菲亚而亲政。1697年化名随团出国,考察西欧文化。1698年回国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组国家管理体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征兵制,建立二十万人的陆军和二万八千人的海军;发展教育和科学,出版报纸;发展手工工场,鼓励贸易,简化税收手续等。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同时对外不断发动战争。1695—1696年击败土耳其,占领亚速海;1700—1721年发动北方战争,战胜瑞典,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1722—1723年对波斯战争后,获得里海南岸和西岸地区。其统治加重了对农奴的剥削和压迫,致使不断爆发人民起义。58)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发生于1857-1859年,是一次由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籍土兵为突击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自由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1857年5音乐10日,米鲁特军民首先起义,土兵成为起义的军事核心,参加者还有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和农民。起义军乘胜攻占了首都德里,成立了领导机构行政会议,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短短的三个月中,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中部、北部二十个地区。英殖民者十分惊恐,调集大批军队对德里、詹西等地起义军进行血腥镇压。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和部署,以及封建主的背叛,到1859年底起义失败。但迫使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政策作了若干让步。59)《江华条约》又称“朝日修好条规”。19世纪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明治八年(1875),日舰“云杨号”非法驶入汉江口,要求建立贸易关系,并在江华岛附近测量,朝鲜海防军发炮警告,日军进行炮击。日军遂在永宋岛登陆。1876年2月,日本派遣黑田清隆和井上馨率领800名水兵和5艘舰船到江华岛,以追究“云杨号事件”责任为由,威逼朝鲜政府在该岛签订此条约。规定:朝鲜在釜山之外开放仁川、元山两个港口;朝日“自由通商”;日本在汉城和各港口设立使馆和领事馆,并享有治外法权等。从此朝鲜沦为日本的半殖民地。《江华条约》签要后,欧美列强纷纷强迫朝鲜签订类似条约,朝鲜成为列强掠夺对象。60)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16-18世纪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8世纪末开始法国(1798年拿破仑•波拿巴入侵埃及,1801年在埃及人民起义的打击下被迫撤离)、英国相继入侵。1840年英国等列强胁迫阿里接受伦敦条约,埃及走上了半殖民地道路。伊斯梅尔企图依靠扩大棉花出口和大举外债,将埃及建设成为欧洲式国家的幻想彻底破产,埃及进一步走上了半殖民地道路。穆罕默德•陶菲克继位后推行卖国政策,激起广大人民的不满。1879年,阿赫默德•阿拉比创立祖国党,强调“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1881年9月他发起兵谏,要求实施宪政。1882年7月,英军入侵埃及,陶菲克叛国投敌。阿赫默德•阿拉比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率领人民英勇抵抗成为抗英斗争的民族领袖。阿拉比积极部署开罗保卫战,经过几次激战,开罗终于在9月15日失陷。阿拉比被俘,流放到今日的斯里兰卡。1882年9月,英军占领埃及。埃及成了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埃及各阶层人民痛恨英国的殖民统治。政治家和政论家穆斯塔法•卡米勒和穆罕默德•法里德在号召埃及人民反对英国占领、争取民族独立方面作出重大贡献。1906年英军滋扰丹沙微村并滥杀无辜的事件发生后,激起广大人民的愤怒,民族运动再次高涨。1907年,卡米勒创立民族党,要求英军撤出埃及。61)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1899年,苏丹人民反对英国和埃及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19世纪20年代初,苏丹沦为埃及属英国、埃及的双重压迫激起苏丹各族人民的反抗。1881年6月,伊斯兰教徒穆罕默德阿赫迈德自称先知派来的救世主马赫迪。8月,马赫迪宣布起义,率义军歼灭来犯的埃及军队120余人,初战告捷。随后,起义军转移至西部卡迪尔山区建立根据地,并于12月和翌年3月两次粉碎埃及远征军的进犯。1884年初,戈登再次出任苏丹总督。3〜7月,马赫迪先后调集4万大军包围首都喀上穆,切断其与开罗的联系,迫使英埃军队困守孤城。经激战全歼守军,击毙戈登。至此,除几个沿海城市外,苏丹全境获得解放。同年6月,苏丹建立马赫迪国,定都恩图曼。不久,马赫迪病逝,由其弟子穆罕默德阿卜杜拉继位。1896年,英国卷土重来,起义军遭到镇压。1899年1月,英埃签署共管苏丹协定,苏丹实际上沦为英国殖民地。马赫迪起义历时18年,是非洲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反殖民主义武装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1895—1896年埃塞俄比亚人民反抗意大利侵略、保卫国家主权的正义战争。1889年签订的《乌查里条约》,意大利玩弄篡改条文的阴谋,妄图达到吞并埃塞俄比亚的目的。麦纳利克二世致函欧洲列强,并对意大利提出强烈抗议。1893年2月,麦纳利克宣布将从1894年2月废止《乌查里条约》,并积极进行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工作:在国内,他给商人以自由贸易权利,以促进经济发展,并采取措施,加强国家统一;在国外方面,他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取得法国支持,向法国购买军火,聘请法国教官训练军队。意大利于1895年7月挑起战争。1895年9月17日,麦纳利克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保卫祖国抗击敌人。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在安巴—阿拉吉战役中首战告捷,收复了马卡累要塞。此后意军继续增兵,大举入侵。阿杜瓦大会战中,埃军全歼意大利侵略军,使意军再也无力继续进行侵略战争,被迫停止军事行动。1896年10月24日,意大利侵略者不得不以战败者的身份,在《亚的斯亚贝巴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的胜利,打乱了意大利帝国主义侵略东北非的计划,用革命战争保卫了国家独立,树立了小国打败大国、弱国打败强国的光辉范例,鼓舞了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年墨西哥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迪亚斯政权的反动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1910年10月举行总统选举,迪亚斯逮捕了选举代表马德罗,从而使他自己得以再次连任总统。于是兴起反对迪亚斯独裁统治的斗争,1911年5月,马德罗推翻了迪亚斯反动统治,夺得政权。但是,马德罗上台后,竟背弃实行土改的诺言,下令解散农民游击队,把矛头指向同盟者。美帝国主义支持反动军官维克托里阿诺•胡尔塔于1913年2月发动政变,暗杀马德罗,恢复了独裁统治。农民军于7月推翻胡尔塔政权,11月美国被迫撤军。但是政权后来被资产阶级宪政派贝努斯提阿诺卡兰萨所窃夺。卡兰萨于1915年1月颁布土地法令,夺取首都,1916年12月召开制宪会议,后来通过“一九一七年宪法”,宣布解决土地和劳工等问题,从而争取了群众,孤立并进而镇压了农民起义军。1919年和1923年农民领袖萨帕塔和比利亚先后遭到杀害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64)考迪罗主义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逐渐形成的军事独裁制度。考迪罗(Caudillo)一词,拉丁文原意是“首领”或“领袖”,起初专指阿根廷普拉塔(Plata)地区的军事首领,后来成为拉丁美洲军事独裁者的通称。考迪罗独裁制度的特征是:第一代考迪罗独裁者是独立战争时期的军事将领,独立后成为国家元首,考迪罗独裁者手握军权,背靠地主集团,成为地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考迪罗主义者通过政变或内战夺取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残酷镇压人民和政敌;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换取帝国主义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考迪罗主义是拉丁美洲各国在“大地产制度”下经济落后、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它起着维护大地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破坏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帮助帝国主义向拉丁美洲渗透的作用。65)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