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试卷一第六次月底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法考》试卷一第六次月底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法考》试卷一第六次月底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法考》试卷一第六次月底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法考》试卷一第六次月底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51《法考》试卷一第六次月底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1、关于我国司法机关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选项?()A、我国的司法机关只包括人民法院B、我国的司法机关只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C、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D、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但仲裁机构具有一定的司法性或准司法性,也应列入司法机关的范围【参考答案】:B【解析】:我国各界关于司法机关的定位已经达成了共识,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国仲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仲裁委员会是中国仲裁协会的会员,所以仲裁委员会不是司法机关。而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属于行政系统,不具有司法的性质和地位。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2、章法官由于在一次法庭审理案件中对当事人态度恶劣,并造成一定影响,对于这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当受到处分,以下哪个是不可能适用的?()。A、警告B、记过C、免除职务D、撤销职务【参考答案】:C【解析】:「考点」法官的职业责任「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依《法官法》第34条,法官受到的处分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法官法》第13条规定,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提请免除其职务:(一)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二)调出本法院的;(三)职务变动不需要保留原职务的;(四)经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的;(五)因健康原因长期不能履行职务的;(六)退休的;(七)辞职或者被辞退的;(八)因违纪、违法犯罪不能继续任职的。章法官的行为,不能适用C项免除职务3、关于缓刑,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事由,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B、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过失犯罪的,不构成撤销缓刑的事由C、对于缓刑的罪犯即使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也不能减刑D、甲在2002年4月5日被法院判处2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按规定应当在15日内到考察机关报到,甲没有去,却应朋友乙的请求,手提铁棍陪同乙到某工地讨债,造成恶劣影响,对甲应撤销缓刑,收监执行,但经过的缓刑考验期应予折抵刑期【参考答案】:A【解析】:关于A选项。《刑法修正案(八)》第13条规定,将刑法第七十六条修改为:“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A选项正确。关于B选项。根据《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因此,B选项错误。关于C选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第2款的规定:“对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减刑。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参照刑法第78条的规定,予以减刑,同时相应的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相应缩减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低于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2个月,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1年。”因此,C选项错误。关于D选项。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14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注意:缓刑一旦被撤销,已经执行的缓刑考验期不能用来折抵刑期。因此,D选项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4、刘某应聘到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半年内,刘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公司财务部虚报冒领公款一千余元,供自己挥霍。刘某的行为能否构成?A、贪污罪B、职务侵占罪C、挪用公款罪D、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D【知识点】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解析】本题考几种容易混淆的罪名的区别。侵占罪按现行刑法分为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按照本题所给的情况,刘某的行为构成了职务侵占,但是不足以定罪,因为一千余元尚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5、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下列哪种或哪几种行为可以进行侦查监督?A、治安拘留B、变更强制措施C、户籍管理D、销毁毒品【参考答案】:B【解析】:只有B项是公安机关在侦查期间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对此种行为才是侦查监督。6、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均实行严格责任B、《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产品缺陷实行严格责任。对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C、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从产品售出之日起计算D、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缺陷产品生产日期满十年后丧失【参考答案】:B【解析】:产品质量责任,诉讼时效,除斥期间产品质量责任包括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其主体一般是生产者和销售者,但特定情况下,也存在其他责任主体。产品瑕疵责任,又称产品瑕疵担保违约责任,是指销售者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法定或者约定的品质标准,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其具有相对性,仅存在于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讲,其只能要求直接的销售者承担产品瑕疵责任。对该责任的规定见《产品质量法》第40条。产品瑕疵责任的诉讼时效为1年,郎适用“出售质量不舍格商品来声明的”违约之诉的诉讼时效。产品缺陷责任。又称产品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1条第1款“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生产者的产品缺陷责任是一种严格责任,即不论生产者是否有过错,其都应当承担产品缺陷造成的人身、他人财产的损害。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2条“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是一种过错责任,此过错为推定过错,由销售者负举证责任。因此。A选项认为《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均实行严格责任的说法是错误的,不当选。B选项认为对生产者产品缺陷责任实行严格责任,对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的说法正确,当选。《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据此,2年的时效期间应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算,而不是从“产品售出之日”起算,C选项错误。10年除斥期间的起算点应是“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而不是“缺陷产品生产日期”,因此,D选项错误。7、下列哪个选项是关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的正确描述()A、任何争端方都可以在专家组的结论发布后60天内向上诉机构提起上诉B、双方磋商并不是必经的争端程序,双方可以直接申请专家组裁定C、争端解决机构的解决程序是:申请组成专家组一专家组裁定一争端解决机构通过专家组裁定一争端解决机构裁定的实施D、专家组的权限范围不限于争端方在申请中指明的具体诉讼请求【参考答案】:A【解析】:双方磋商是争端解决机构解决争端的必经程序,是申请组成专家组的前提条件。因此B、C选项都不对,是对磋商程序的理解错误。选项D也是不对的,专家组的权限范围只能限于争端方指明的具体争议,不能超出争端方请求的范围。A选项是对的,任何一方对专家组的裁定或结论有异,都可以在专家组裁定或结论发布后60天内向争端解决机构的上级机构提起上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专家组是一个非常设性机构,由争端双方磋商后临时组成;而上诉机构是争端解决机构的常设性机构。8、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种义务属于:()。A、绝对义务B、基本义务C、相对义务D、集体义务【参考答案】:C【解析】:「考点」义务的分类「解析」绝对义务,又称对世义务,是对应不特定法律主体的义务;相对义务,又称对人义务,是对应特定法律主体的义务。故选C、9、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参考答案】:B【解析】:从价值上看,权利、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史上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因而两者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在民主法治社会,法律制度较为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此时,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义务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因此,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选。B选项的“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颠倒了权利、义务的主次关系,不符合现代法治国家精神,说法错误,当选。从结构上看,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诚如马克思所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因此,权利和义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它们的一方不存在了,另一方也不能存在。C选项正确地阐述了权利义务的关系,说法正确,不选。在民主法治社会,法律制度较为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义务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所以D选项说法正确,不选。10、在行政机关作出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决定前,必须给予当事人向行政机关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否则这种行政决定可以因为缺乏最低限度的程序正当性不能取得法律效力。这体现了行政程序法的哪一项基本原则?A、公开原则B、公平、公正原则C、参与原则D、效率原则【参考答案】:C【解析】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公开原则(2)公平、公正原则(3)参与原则(4)效率原则。正确选项是C11、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行”,4处填写“罪刑”B、3处填写“罪行”,6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行”,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目是对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理解,罪行指的是犯罪行为,而罪刑则是犯罪和犯罪的法律后果。第一处为罪刑,第二处为罪刑,第三处为罪刑,第四处为罪行,第五处为刑罚,第六处为罪行12、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A、世界贸易组织在决策程序上采用“反向一致”的表决方式B、世界贸组易织总理事会同时履行争端解决机构和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的职责C、世界贸组易织总干事应依其国籍国指示履行其在WT0的职责D、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斡旋、调解与调停程序是必经程序【参考答案】:B【解析】:A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向一致”用于争端解决机制,而不是用于决策程序。B对,总理事会同时履行争端解决机构和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的职责。C错,总干事是国际官员,在履行职责方面,不得寻求任何政治或当局的指示。D错,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斡旋、调解与调停程序,是由争端当事人方选择的,不是强制性的程序,是秘密进行的,并不受时间限制。13、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制度是一个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为核心的统一的多边贸易法律制度,由一系列规则组成,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本身主要是机构性的规定以及与组织机构有关的问题B、多边贸易协议构成了一揽子的权利义务,对所有的成员整体适用C、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以及政府采购协议均属于诸边贸易协议D、在《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与任何多边贸易协议条款发生冲突时,以多边贸易协议的规定为准【参考答案】:D【解析】: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制度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正式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法律制度,协定本身主要是机构性的规定以及与组织机构有关的问题。其结构是开发性的协定,附有一系列的协议、规则、减让表等,A项表述正确。多边贸易协议构成了一揽子的权利义务,对所有的成员整体适用,均具有约束力,B项表述正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以及政府采购协议均属于诸边贸易协议,C项是正确的。在《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与任何多边贸易协议条款发生冲突时,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规定为准,因此,D项表述错误,当选。14、张某因犯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机关要求其在执行过程中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必须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张某可能被适用下列何种刑罚或刑罚制度?A、剥夺政治权利B、管制C、缓刑D、假释【参考答案】:B【解析】:A选项中剥夺政治权利无报告活动情况的规定。所以A选项错误。《刑法》第39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因此,B选项正确。缓刑和假释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则可以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所以CD选项错误。15、王某利用计算机知识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3个月100元的价格出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5000元,给该公司造成4万元的损失。对此,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5000元B、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5000元C、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4万元D、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4万元【参考答案】:C【解析】:特殊手段的侵犯财产犯罪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4月《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帐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264条的规定,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7月《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1款第(十)项的规定,此种情况下“盗窃数额按合法用户为其支付的电话费计算”。根据此两处规定可得出答案C项正确。16、“折杖法”产生于哪个时期。A、唐B、宋C、明D、清【参考答案】:B【解析】:宋太祖为了矫正唐末五代以来的严刑峻法,在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将原有的笞刑,一律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权后即行释放;流行杖后就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二十后就地配役三年。17、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A、《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C、《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为法律规则的分类。其分类如下:(l)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也分为两种:(1)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例如《婚姻法》规定的“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即属于此种规则。(2)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例如《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即属于此种规则。(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本资料来自司考吧,更多资料、更多信息,敬请关注司考吧。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3)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综上所述,本题A项正确。18、下列关于信用证中介银行的陈述错误的是()A、通知行与开证行不是合同关系B、通知行与受益人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C、付款行与通知行一样也是开证行的代理人D、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之间是买卖合同关系【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信用证流程。信用证的流转涉及如下当事人:(一)开证申请人,指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的人,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买方;(二)开证行,指接受开证申请人的委托,为其开立信用证的银行,通常是买方所在地的银行;(三)通知行,指接受开证行的委托,负责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的银行;(四)受益人,指信用证上指定的有权或享有信用证权益的人,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卖方;(五)议付行,指愿意买入或贴现受益人按信用证所开立的汇票的银行;(六)付款行,指信用证上指定的向受益人付款的银行,通常是开证行本身;(七)保兑行,指依开证行的请求对信用证保证兑付的银行。因此选项B、C、D正确,而A项不正确。19、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的实践中通过对下级法院类似案件的若干判决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个别可供其他法院借鉴的案例,这种推理方法是下列哪一种?()。A、归纳推理方法B、辨证推理方法C、类比推理方法D、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方法的结合【参考答案】:D【解析】:「考点」法律推理「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的实践中通过对下级法院的类似案件的若干判决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个别可供其他法院借鉴的案例,这是一种归纳与类比相结合的过程,所以选D、20、甲、乙、丙三国共同参加某公约的缔结,该公约并没有涉及公约保留的问题。甲国对该公约中关于公约适用范围的条款作出了保留。乙国认为甲国的保留并未影响其他缔约国的利益,表示接受;而丙国则认为甲国的保留违背了该公约的目的和宗旨,因而表示反对。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此项保留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甲国和乙国之间,适用按保留修改过的条款B、在甲国和丙国之间,不适用保留条款C、在甲国和丙国之间,该公约不能生效D、在乙国和丙国之间,不受甲国保留的影响适用相关条款【参考答案】:C【解析】:《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1条对条约保留的效果作了如下规定:(1)在保留国与接受保留国之间,按保留的范围,改变该保留所涉及的一些条约规定;(2)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若反对保留国并不反对该条约在二者之间生效,则保留所涉及的事项,在保留的范围内,不适用于该两国之间;(3)在未提出保留的国家间,按照原来的条约规定,无论未提出保留的国家是否接受另一缔约国的保留。本题中的国际公约没有规定保留的情况,也就是说条约不反对缔约国提出保留。甲国提出保留,而乙国接受了保留,那么甲国和乙国之间应适用按保留修改过的内容,故A选项正确。丙国不接受甲国提出的保留,那么保留的内容就不能在他们之间生效,故B选项正确。丙国虽然对甲国的保留提出了反对,但并没有反对条约在他们之间生效,故C选项错误。乙国和丙国是非保留国,在它们之间不改变条约的规定,仍适用原条约的规定,故D选项正确。本题的应选项为C。21、甲地A公司将3辆进口车卖给乙地B公司,B公司将汽车运回期间受到乙地工商局查处。工商局以A公司无进口汽车证明,B公司无准运证从事非法销售运输为由,决定没收3辆汽车。A公司不服该决定提起诉讼。下列哪一内容是本案受理法院的主要审查对象?A、3辆汽车的性质B、A公司销售行为的合法性C、B公司购买运输行为的合法性D、工商局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参考答案】:D【解析】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法》第5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本题有一定的迷惑性。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是与案件有关的事实,而题干又显示出行政机关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两个信息,所以干扰因素比较多。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是能够把思路迅速指向《行政诉讼法》。考生如果熟悉《行政诉讼法》第5条的规定,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应该不难。但据笔者了解,知道该条规定的考生中还是有部分人选错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主要在于部分考生虽然记下了法律条文的文字,却没有或来不及理解法律规定的实质。《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人民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原则是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换句话说,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不应将审查重点放在相对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上,如果法院将审查重点放在相对人行为的合法性上,法院很可能成为行政机关的“执法帮手”,这对提起诉讼的相对人极为不公。行政诉讼的目的,主要是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况且,即便是相对人的行为有不合法情况,也不能得出行政机关行为正确的结论。所以,行政诉讼主要是审行政机关,而不是审相对人。判断相对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行政机关的任务,法院不必也无权“帮忙22、1867年俄国以72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这种领土变更方式被称为A、人为添附B、自然添附C、强制性割让D、非强制性割让【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点是领土变更方式中添附与割让的区别。添附是指因自然或人为的作用使一国增加领土。添附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人为的添附,如围海造地、建筑堤堰。二是自然添附。涨滩和三角洲的形成、界河的改道或干涸、新生岛屿的出现都可能造成领土的增加。割让是指国家将自己的领土依条约规定转让给他国,从而使对方国家取得该领土的主权。割让最为显著的特点即领土的转移以条约为依据。割让也包括两种情况:强制性割让和非强制性割让。强制性割让通常是战争结束时,战胜国强迫战败国签订条约转让领土。非强制性割让是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达成一致并缔结条约而发生的领土变更。它主要有赠与、买卖、交换等形式。故选D。23、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第三次重大创新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C.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立法工作,就是要科学、民主立法,建立统一、完备的法治体系D.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司法工作,就是要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充分发扬司法民主,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参考答案】:A【解析】:口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第四次重大创新。第一次创新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中的“民主建国”和“五四宪法”;第二次创新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中的法治思想,如十六字方针;第三次创新的成果是“依法治国”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第四次创新的产物。因此,A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具体而言,就是在立法工作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就是要科学、民主立法,建立统一、完备的法治体系;在司法中,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司法工作,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充分发扬司法民主,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执法中,要做到合法合理、高效便民、权责统一、政务公开、提高执法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因此,B、C、D的表述均是正确的。24、王某去世后,其妻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丈夫的遗产,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对李某是否与生前的王某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进行审查,该问题属于下列哪个选项?()A、识别B、先决问题C、法律适用D、公共秩序保留【参考答案】:B【解析】:先决先决问题是指涉外民事案件(即主要问题)的处理所必须首先加以解决的其他问题,在本题中,李某与王某是否存在婚姻关系是判定孙某是否具有继承地位的前提,故属于先决问题。25、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拷掠,只得招认“杀妻事实”。但在该案提交本路(路为宋代设置的地位高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区域)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提刑司对本案可能做出的下列处置中,哪一种做法符合当时“翻异别勘”制度的规定?A、发回原审州府重审B、指定本路管辖的另一州级官府重审C、直接上报中央刑部审理D、直接上报中央御史台审理【参考答案】:B26、甲系某市交通局局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大肆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利,经检察机关侦查,查明了其主要实施的以下行为,请在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断的基础上,选出其中不正确的说法()A、请托人李某之子高考落榜,李找到甲帮忙疏通市教委负责人,适逢教委负责人要为其亲戚一走私汽车入户,二人一拍即合,李子随被录取。事后,李送甲1万元。对于此笔事实应认定成立受贿罪B、请托人乙,为减免养路费找甲帮忙,甲安排下属办妥,乙送上1万元。对于此笔事实应认定成立受贿罪C、交通局与香港人林某合资开办汽车整容公司。请托人丙因购房需要求甲帮忙,甲遂与整容公司负责人商量,将款借与丙使用,丙事后送甲1万元。对于此笔事实应成立受贿罪D、丁通过朋友认识甲,觉得今后可能有求于甲,遂以甲子考上大学贺喜为由,送上1万元,至案发,甲未为丁谋取任何利益,对于此笔事实应认定成立受贿罪【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中,所列四种情形中,A属斡旋受贿的情形,因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应成立受贿罪;BC均属收取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情形,均应成立受贿罪;D项中,甲虽收受财物但并未为他人谋利益,且未有为他人谋利益的许诺,不构成犯罪。故D为错误。27、唐律规定,官吏犯罪需划分为公罪、私罪。处理上A、私罪从重B、公罪从重C、酌情处理D、量刑相同【参考答案】:A【解析】:唐律区分公、私罪的原则,规定公罪从轻,私罪从重。28、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成立?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B、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参考答案】:D【解析】:法的相对独立性既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也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D选项错误。法作为上层建筑中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对政治发挥一定的反作用。29、《唐律疏议》规定,夜半闯入人家,主人出于防卫,登时杀死闯入者,不论罪。唐朝开元年间,张三和李四的妻子通奸,某日夜人李四家,被李四误为盗贼而打成重伤.李四应如何处理?()A、徒刑B、宫刑C、充军D、不处刑【参考答案】:D【解析】:考点:唐律中的类推原则。唐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此为唐代的类推原则.唐律规定,夜半闯入人家,主人出于防卫,登时杀死闯入者,不论罪.本案中,李四误认张三为盗贼而将其打成重伤,根据“举重以明轻”的原则,杀死尚无罪,打成重伤当然也是无罪,不处刑.因此,正确答案为D.30、中国广州某进出口公司电告法国某贸易公司,欲向其出售一批服装,价格条件为FOB黄埔(适用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信用证付款。广州公司将货物装上“玛丽娜塔”号轮船,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中(承运人签发的提单受《海牙规则》调整)。当承运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船员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货物运至马赛,法国公司以货物受损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向广州公司提出索赔。有关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对于集装箱被火焚毁造成的服装受损,广州公司应承担合同不符的责任B、对本案货物损失,法国公司无权向广州公司索赔C、承运人应对本案货物损失负责D、法国公司有理由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货款【参考答案】:B【解析】:A错,火灾是运输途中遇到的风险,不属于卖方的责任。B涉及货物买卖的风险转移和卖方的交货义务,本案卖方完成交货义务,FOB术语货物越过船舷风险转移,所以买方无权向卖方索赔,B对。C涉及承运人的责任和免责,火灾属于承运人的免责事项,C错。D错,货物受损不是拒付的理由。31、《公务员法》制定颁布实施后,某单位组织学习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认为,法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由《法官法》规定,不适用《公务员法》的规定B、乙认为,公务员经有关机关批准后可以兼职并领取相应的报酬C、丙认为,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应降职使用D、丁认为,公务员在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参考答案】:C【解析】:《公务员法》第3条规定: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可见,法官也会适用《公务员法》,所以选项A错误。第42条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公务员兼职不得领取报酬,所以选项B也错误。第47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所以选项C正确。第102条第1款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须注意原系领导职务公务员与非领导职务的区别,所以选项D也错误。32、某甲与某乙系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为报复某乙,某甲向公安机关作虚假匿名举报,诬告某乙曾在一歌舞厅嫖娼,有“陪侍女”某丙为证。公安机关调查时,某丙对此作了虚假指证,某乙因而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分。在公安机关查处某乙的过程中,某甲在公开场合多次渲染某乙嫖娼的“事实”。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诬告陷害罪B、报复陷害罪C、诽谤罪D、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C【解析】:诽谤罪、诬告陷害罪及相关犯罪的区别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情节严重的行为。本案中甲在公开场合多次渲染乙嫖娼的“事实”,已经符合情节严重这一要件,所以甲构成诽谤罪。本题中的最大干扰项来自于诬告陷害罪,但是应注意,诬告陷害罪中行为人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本案中,甲诬告乙嫖娼,并不能使乙受到刑事追究,因而不构成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的对象是特定的人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而乙并非此特定的对象,因而可以排除。选项D则明显是错误的。33、方律师在一民事案件中,因故与原告李某解除了委托关系。有独立请求权的张某作为第三人委托方律师作他的诉讼代理人参加本案诉讼,方律师应如何处理?A、不得接受张某的委托B、在征得李某的同意后,可接受张某的委托C、无需征得李某的同意,可直接接受张某的委托D、因法律无明文规定,由方律师自行决定【参考答案】:A【解析】: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律师法》第34条规定:“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这一条文的含义有两层:(1)律师不得在委托人委托的案件中担任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2)律师不得在与委托人依法解除委托关系后在同一案件中担任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此处的对方当事人应包括被告(或原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等诉讼当事人。依此,本题中方律师不得接受张某的委托,不论李某同意与否。34、宪法解释的方法是指有权解释机关在解释宪法时用以说明、阐释宪法含义的技术方法、手段。根据宪法规范的文字含义、内在联系、实施先例、逻辑规则、法学理论等,对宪法规范的含义进行说明的方法属于A、统一解释B、条理解释C、补充解释D、扩大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的是宪法解释的方法.宪法解释的方法主要包括统一解释、条理解释、补充解释、扩大解释等。(1)统一解释。(2)条理解释。(3)补充解释。(4)扩大解释35、关于承包经营集体土地可以从事的生产活动,下列哪一选项符合《土地管理法》规定?()。A、种植业、林业B、种植业、林业、畜牧业C、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D、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参考答案】:C36、全国人大有权依照法定程序予以罢免有关的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下列主体不能提出对这些人员的罢免案的是:()。A、全国人大主席团B、全国人大3个以上代表团C、全国人大1/10以上的代表D、法律委员会【参考答案】:D【解析】:「考点」全国人大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解析」全国人大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对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如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等予以罢免。按照法律规定,罢免案必须由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3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1/10以上的代表提出,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并经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才能通过。37、马某为所在单位购买一种原材料,他明知此原料为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随身携带,但马某还是将此原料带上了轮船,后来又由于他的疏忽,导致了重大火灾的发生。请问对马某的行为如何界定?A、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过失爆炸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参考答案】:A【知识点】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认定。【解析】危险物品肇事罪,是行为人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与失火罪、过失爆炸罪的区别在于,该罪的犯罪主体一般应该是从事危险品专门丁作并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品的职工,而后几个罪则是普通过失犯罪,其主体是一般主体;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客观方面也不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事故发生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品的过程中发生的,而失火罪、过失爆炸罪则可能发生在任何场合。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题不存在这样的情节,故应排除D项。38、关于法官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B、法官依法履行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C、法官在其任职期限内,不得辞职D、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法官的职务【参考答案】:C【解析】:法官法第一条为了提高法官的素质,加强对法官的管理,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司法公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四条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第八条法官享有下列权利:(二)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八)辞职。第十条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法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39、中国法制近代化经历了曲折的渐进过程,贯穿着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国法律传统的交汇与碰撞。关于中国法制近代化在修律中的特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1910年《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后,修律大臣俞廉三上陈“奏进民律前三编草案折”,认为民律修订仍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格局B、1911年《大清新刑律》作为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在吸纳近代资产阶级罪刑法定等原则的同时,仍然保留了部分不必科刑的民事条款C、1910年颁行的《法院编制法》规定,国家司法审判实行四级三审制D、1947年颁行的《中华民国宪法》,所列各项民主自由权利比以往任何宪法性文件都充分【参考答案】:B【解析】:《大清民律草案》、《大清新刑律》、《法院编制法》、《中华民国宪法》《大清民律草案》由沈家本、伍廷芳、俞廉三等人主持修订,1907年正式着手,于1910年12月完稿。《大清民律草案》条文稿共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共1569条。其中总则、债权、物权三编由松岗正义等人仿照德、日民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草拟而成,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民法的理论、制度和原则。而亲属、继承两编则由修订法律会馆同保守的礼学馆起草.其制度、风格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保留了许多封建法律的精神。同年,修订法律大臣俞廉三在“奏进民律前三编草案折”中表示:“此次编辑之旨,约分四端:(一)注重世界最普通之法则。(二)原本后出最精确之法理。(三)求最适于中民情之法则。(四)期于改进上最有利益之法则。”很显然,修订民律的基本思路,仍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格局。选项A正确,不当选。《大清新刑律》是在《大清现行刑律>的基础上制定而成的,是清廷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但仍然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其内容和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在体例上抛弃了旧律的结构形式,将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刑法制度,如罪刑法定原则和缓刑制度等。因此,《大清新刑律》是专门的刑法典。并没有关于民事条款的规定。选项B中认为《大清新刑律》“仍然保留了部分不必科刑的民事条款”是错误的,当选。《法院编制法》由修订法律馆拟定,于1910年2月7日颁行。该律仿照日本《裁判所构成法》拟成,共十六章一百六十四条。它仍然采取司法独立原则,规定各级审判机关独立执法,行政官和检察官不得违法干涉,各级监察厅设于同级审判厅内。实行四级三审制。选项C正确,不当选。1947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其立法内容的特点之一就是罗列人民各项民主自由权利。主要包括人民有居住及迁徙之自由,有言论、讲学、著作及出版之自由,有秘密通讯之自由,有信仰宗教之自由,有集会及结社之自由,国家应当保障公民之生存权、工作权及财产权,有请愿、诉愿及诉讼之权利,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之权利,有应考试、服公职之权利。所罗列之民主自由比以往任何宪法性法律文件都充分。据此。选项40、依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下列哪项措施是成员方可以实施的与国民待遇和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相符合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A、限制企业购买或使用进口产品的数量B、将企业进口产品的数量与该企业出口当地产品的数量或价值相联系C、为了平衡外汇收支发展中国家对国民待遇和一般数量限制原则的暂时背离D、规定企业出口销售产品时当地生产的数量或价值的比重【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成员国可以采取的投资措施。根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1994年《关贸总协定》中的所有例外都可以视其具体情况适用于该协议。发展中国家成员可以暂时背离国民待遇和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但这种自由地背离应符合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18条的规定,即主要是为了平衡外汇收支和扶持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等目的。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A、B、D三项都属于成员方不得采取的限制措施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合题意)。2、关于国家赔偿案件中的费用问题,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除人民法院收取一定的诉讼费用外,赔偿义务机关和复议机关不得向赔偿请求权人收取任何其他的费用B、对赔偿请求权人取得的赔偿金不予征收任何种类的税C、对赔偿请求权人取得的赔偿金只能征收少量低标准的个人所得税,不得征收其他种类的税D、赔偿请求权人要求人民法院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涉及的鉴定、勘验、审计等费用,由申请人支付【参考答案】:A,C,D【解析】:参见《国家赔偿法》第34条3、下列可以构成具体行政行为的是:A、某市人民政府发布该市低保保障标准的决定B、某市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在每天的中午12点到下午2点,禁止小排量机动车在该市主道红星路上通行C、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发布决定,禁止使用有坍塌危险的桥梁D、公安局给予甲100元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参考答案】:B,C,D【解析】:市政府发布低保标准是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做出的可以反复适用的规范性决定,属于抽象行政行为,故A不选。B选项中交通管理部门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小排量机动车主,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要求其履行一定义务的行为,具备了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故应入选。C选项中是针对特定的桥梁做出的决定,符合具体行政行为“特定”之要件,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故应入选。D选项是治安管理处罚,针对的是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项,且不可反复适用,是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故D选项应入选。4、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教人重伤罪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参考答案】:B,C,D【解析】:想象竞合犯本题中,甲出于杀死乙的犯罪故意,而实施一个开枪射乙的危害行为,结果却同时产生两个危害结果,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两个罪名,构成刑法理论上的想象竞合犯。而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是择一重罪处断而不实行并罚。因故意杀人罪重于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只有A项表达正确;选项B、C、D不符想象竞合犯的基本特征和处断原则,因而错误。注意:对于B项是不应该选的,因为实质的一罪是想象竞合犯的最本质特征,其触犯了两个罪名仅仅是“想象”上,而非构成两个犯罪,这是与牵连犯等处断的一罪关键的区别之一。5、中国古代社会一些启蒙作品多涉及到当世的法律观念和司法制度,这在下列的哪些表述中有所体现?A、《幼学琼林》:“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B、《弟子规》:“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C、《增广贤文》:“礼义生于富足、盗出于贫穷”D、《女儿经》:“遵三从,行四德,习礼义,看古人,多贤德,为法则”【参考答案】:A,B,C,D6、下列表述哪些可以成立?()。A、司机白某在驾车途中因突发心脏病,把车停在了标有此处禁止停车,违者罚款100元处,但白某最终没有受到处罚此为运用辩证推理的结果B、在法的适用中,需要对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一规定进行限制解释C、林某因他杀死亡,其与妻子的婚姻法律关系因此而终结。引起该婚姻关系终结的死亡事件属于法律事件D、已加入甲国国籍的原福建人沈某在乙国印制人民币假钞20万元,其行为是否适用中国法律,属于法的空间效力问题【参考答案】:A,B,C【考点】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法律事件;法的效力【解析】A项考察法律推理的类型。法律推理是在解决法律问题中运用法律理由的过程,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辨证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由大前提(表明同类共性)、小前提(表明从属事实)推出合理结论;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从众多经验事实中通过比较、分类概括出其共同特征和属性,从而形成普遍性判断;辨证推理则是侧重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互冲突的利益见进行选择的推理,其特点在于不能以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单一锁链的思维过程和证明模式得出结论。本题中,白某因突发心脏病停车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而禁止停车,违者罚款的标牌保护的是市政交通方面的公共利益。在此个案中,两种利益间形成了相互冲突,因此处理时必须通过适当的法律推理来作出利益选择。由于生命利益大于道路通行利益,白某最终没有受到处罚,这正是运用了辨证推理作出选择的结果。因此,A项表述正确。B项,限制解释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涵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广时,做出比字面涵义为窄的解释。该规定的立法原意为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显然,该条文规定的字面涵义要比立法原意宽,在适用中应作限制解释;C项,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该选项中婚姻法律关系的终结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因此林某死亡属法律事件;D项错在其行为是否适用中国法律属于法对人的效力,而不是空间效力问题。7、根据我国的规定,涉外扶养适用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下列哪些可以视为此处所说的最密切联系国家:A、扶养人的国籍国B、扶养人的住所地国C、被扶养人的国籍国、住所地国D、供养被扶养人的财产所在地国【参考答案】:A,B,C,D8、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甲某唆使乙某(15岁)诈骗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甲某不是教唆犯B、甲某唆使乙某找人杀害丁某,乙某出面雇佣丙某将丁某杀害,乙某的行为是教唆犯C、甲某唆使乙某盗窃财物,遭到乙某的拒绝。甲某构成盗窃罪D、甲某唆使乙某盗窃某银行,并向其教授打开银行保险柜的方法,甲某构成盗窃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参考答案】:A,B,C【解析】:关于A选项。教唆的对象适格,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人,且对象较为特定、教唆他人实施特定的犯罪。甲某唆使乙某(15岁)诈骗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甲某不是教唆犯。因此,A选项的说法正确。关于B选项。教唆犯的实质是本人并不亲自实行犯罪,而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或强化他人的犯罪意图并促使其实施犯罪。甲某唆使乙某找人杀害丁某,乙某出面雇佣丙某将丁某杀害,甲、乙均成立教唆犯。因此,B选项的说法正确。关于C选项。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犯独自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C选项的说法正确。关于D选项。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使用语言、文字、动作、图像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他人传授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教唆犯罪,是指唆使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产生犯罪意图从而达到犯罪目的的行为。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在犯罪的行为方式上具有相似之处,如在唆使他人主观上产生犯罪的信念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促进作用。我国刑法对传授犯罪方法罪单独规定了罪名,因而在刑法上,同一人同一事既有教唆又有传授行为的,不实行数罪并罚。因此,D选项的说法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9、李某(男,16周岁)街边排椅上睡觉,忽然感觉有人将手伸进自己衣服,以为是小偷,爬起后发现对方(余某,男,40周岁)正冲自己淫笑,自己的裤子已被余某脱掉了,原来余某欲猥亵李某。此时周围已有多人围观。李某顿感羞耻万分。对余某的行为,认定错误的是A、强制猥亵妇女罪B、侮辱罪C、猥亵儿童罪D、无罪【参考答案】:A,C,D【解析】:李某是男性,余某不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李某已16周岁,余某不构成猥亵儿童罪。余某在公开场合猥亵李某,构成侮辱罪。10、继父甲长期虐待其女乙,将乙折磨得皮包骨头,精神恍惚。一日甲又无故殴打乙,乙有所反抗。甲便怒而拿起一根筷子向乙眼睛刺去,使乙一只眼睛失明,甲的行为如何认定?A、仅构成虐待罪B、甲致人重伤是虐待罪的加重情节C、虐待罪D、故意伤害罪【参考答案】:C,D【解析】:根据《刑法》第260条的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见,致人重伤是虐待罪的法定刑加重情节。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于:如果行为人出于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残和折磨的故意,在实施虐待行为过程中,造成被害人轻伤或者重伤的,其行为构成虐待罪,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并且在客观上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则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本题中,甲长期虐待其女乙,将乙折磨得皮包骨头,精神恍惚。甲的行为已经构成虐待罪。甲拿起一根筷子向乙眼睛刺去,使乙一只眼睛失明,甲的行为又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与虐待罪数罪并罚。因此,AB选项错误;CD选项正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11、根据法定符合说的立场,以下关于事实认识错误的表述错误的是:A、甲本欲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将甲身边价值近万元的宠物打死,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乙本欲杀害仇人王五,见对面一个黑影走来,立即开枪,结果打死了邻居张某,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丙误将张三的汽车当作仇人李四的汽车放火烧毁,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未遂D、在公共汽车上,丁将有主物当成遗忘物非法占有的,构成侵占罪【参考答案】:B,C【解析】:关于A选项。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也即抽象的事实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对抽象的事实错误依据法定符合说,在主客观相一致的范围内定罪。甲本欲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将甲身边价值近万元的宠物打死,由于行为人甲本身的差误,导致其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侵害的对象不一致,超出了同一犯罪构成,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因此,A选项的表述正确。关于B选项。乙本欲杀害仇人王五,见对面一个黑影走来,立即开枪,结果打死了邻居张某,此情形属于对象认识错误,且未超出同一犯罪构成,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因此,B选项的表述错误。关于C选项。丙误将张三的汽车当作仇人李四的汽车放火烧毁,此情形属于对象认识错误,且未超出同一犯罪构成,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既遂论处。因此,C选项的表述错误。关于D选项。丁将有主物当成遗忘物非法占有,其认识的事实和客观事实不属于同一犯罪构成,此时就要强调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按其认识到的犯罪,即侵占罪定罪处罚。因此,D选项的表述正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12、甲为使其弟乙逃脱处罚,送给正在审理乙涉嫌非法拘禁一案的合议庭审判长丙5万元,在审判委员会上,丙试图为乙开脱罪责,但未能得逞,于是丙将收受的5万元退还给甲。甲经过思想斗争,到司法机关主动交代了自己向丙行贿的行为。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对甲的行为应以行贿罪论处B、对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受贿中止C、对甲应当适用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处罚规定D、对甲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参考答案】:A,D【解析】:受贿罪既遂标准,总则中规定的自首与分则中规定的自首的关系(1)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以受贿人是否实际收受贿赂作为区分。只要受贿人收受了行贿人的财物,就是既遂。既然成立了犯罪既遂,就不可能再成立犯罪中止。因而选项B错误。(2)关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问题。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构成行贿罪的必备要件,但并没有明确这是犯罪的主观要件不是客观要件,这关系到谋取的不正当利益实现与否是否影响行贿犯罪的成立。根据《刑法》第389条第3款关于“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的规定,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即使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只要获得了所谋取的不正当利益,也是行贿罪;二是如果不是因为被勒索而主动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即使最终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也构成行贿罪。本题中甲的情况符合前述的第二个结论所针对的情况,故甲虽未谋取到为其儿子开脱罪责的不正当利益,也构成行贿罪。(3)《刑法》总则在第67条规定了自首的一般处罚原则,可以从减、减轻处罚;而《刑法》分则分别在第164条、第390条、第392条规定:行贿人或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或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刑法》分则的规定属于特殊规定,特殊规定优先于总则中对自首处罚原则的一般规定,因而对甲的行为不再适用《刑法》总则中关于自首的处罚规定而直接适用第390条的规定。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13、行为人的下列行为中哪些不构成故意伤害罪?A、军人甲在战时用手枪将自己的脚打伤B、小李对正在行凶的不法侵害人反击将侵害人打伤C、民警乙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将无视开枪示警的逃犯击伤致残D、流氓丙在打群架的过程中将丁打成重伤【参考答案】:A,B,C【解析】:A属于战时自伤罪;B属于行使无过当防卫权;C属于执行公务的正当行为;D属于聚众斗殴致人重伤,应定故意伤重罪。14、下列有关叛逃罪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叛逃行为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C、客观方面表现为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D、如果行为人叛逃境外而又加入境外的敌方营垒的,可以考虑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以投放叛变罪定罪处罚【参考答案】:B,C,D【解析】:刑八修正案将《刑法》第109条修改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根据此规定,叛逃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是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本题的A项是错误的,对此应注意《刑法》第109条第2款的规定,本罪的主体原则上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是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也可构成。而D项属于一种牵连犯情形。本题考查的是叛逃罪的构成要件。其解答实际上直接来源于法条的规定,属于考查法条内容的题型。15、某县公安局协助某乡政府强制收取农业提留,并对该乡拒不交纳提留的30户农民处以总额1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处罚决定是以某县公安局、某乡人民政府、某乡党委3家名义作出的,如农民要求国家赔偿,可以向下列哪些赔偿义务机关提出?A、某县公安局、某乡人民政府、某乡党委B、某县公安局和某乡人民政府C、某县公安局和某乡人民政府之一D、某县公安局、某乡人民政府和某乡党委之【参考答案】:B,C【解析】:赔偿义务机关。《国家赔偿法》第7条第2款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第10条规定:“赔偿请求权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或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本题中,党委不是行政机关,不是行政处罚的主体,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只能是公安局和乡人民政府。本题从乡党委是否为行政处罚主体出发,考查了共同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及此种情况下受害人请求权行使的对象。《国家赔偿法》第6-8条以及第10条都是考试重点。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7-19条对以上条文作了扩张性解释,应放在一起复习16、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定刑最高可处死刑的是哪些罪行A、间谍罪B、叛逃罪C、颠覆国家政权罪D、投敌叛变罪【参考答案】:A,D【解析】:详见《刑法》第105,109,108,110条。17、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互相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下列关于中国内地与香港相互执行法院判决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被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在内地不同的中级人民法院辖区的,申请人应当选择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出认可和执行的申请,不得分别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民法院提出申请B、被申请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既在内地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申请人可以同时分别向两地法院提出申请C、申请人申请认可和执行的期间为一年D、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认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执行内地人民法院判决违反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政策的,可不予认可和执行【参考答案】:A,B,D按照《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被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在内地不同的中级人民法院辖区的,申请人应当选择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出认可和执行的申请,不得分别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民法院提出申请,A正确。被申请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既在内地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申请人可以同时分别向两地法院提出申请,两地法院分别执行判决的总额不得超过判决确定的数额。已经部分或者全部执行判决的法院应当根据对方法院的要求提供已执行判决的情况,B正确。申请人申请认可和执行的期间为两年,C错。内地人民法院认为在内地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判决违反内地社会公共利益,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认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执行内地人民法院判决违反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政策的,不予认暂和执行,D正确。18、在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中,应按下列原则确定相关数额。A、经营数额,是指以非法出版物的定价数额乘以行为人经营的非法出版物数量所得的数额B、违法所得数额,是指获利数额C、非法出版物没有定价或者以境外货币定价的,其单价数额应当按照行为人实际出售的价格认定D、非法出版物以境外货币定价的,其单价数额应当按照行为人实际出售的价格认定【参考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点是非法出版物案件中相关数额的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国家规定,本解释所称“经营数额”,是指以非法出版物的定价数额乘以行为人经营的非法出版物数量所得的数额。本解释所称“违法所得数额”,是指获利数额。非法出版物没有定价或者以境外货币定价的,其单价数额应当按照行为人实际出售的价格认定。故选ABCD。19、下列哪些情形不实行数罪并罚()A、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B、在走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C、司法工作人员因收受贿赂而枉法裁判的D、同一行为人既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又向国家机关行贿的【参考答案】:A,C【解析】:考察知识点:刑法分则中关于不实行数罪并罚的规定【解析】:《刑法》第321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属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加重情节,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选项A是正确的。《刑法》第157条第2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在走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要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实行数罪并罚,所以B不选。《刑法》第339条第3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有前两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385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有徇私枉法或者枉法裁判行为,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依照处刑重的罪定罪处罚;这属于法定从一重罪处断的牵连犯,不实行数罪并罚,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D中,“同一行为人既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又向国家机关行贿的”,其行为构成《刑法》第389条规定的行贿罪和《刑法》第391条规定对单位行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C两项。20、在行政诉讼中,原告起诉行政机关不作为时,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的证据材料,但下列表述中哪些情形属于该规定的例外?A、行政机关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B、原告因行政机关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作出合理说明的C、行政机关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D、原告应当主动履行法定义务而未履行的【参考答案】:A,B【解析】: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21、下列选项中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申请复议的有哪些?A、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B、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所在组织利益的该组织法定代表人C、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死亡后,其近亲属D、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参考答案】:A,C【解析】:见《行政复议法》第10条。选项D属于代为申请的情形。选项B的情形下,该组织可以是申请人,而不是法定代表人作为申请人22、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B、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C、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判处死刑,但必须在其生育或者流产后才能执行死刑判决【参考答案】:C,D【解析】:考查知识点:死刑的适用《刑法》第48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怀孕妇女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审判时是否可以适用死刑问题的批复》:“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于死刑的适用考生应该均能熟练掌握。即一个积极条件:罪行极其严重;两个消极条件: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本题的干扰主要在于死缓,必须清楚死缓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刑种,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只有在罪犯被判处死刑的前提下才谈得上适用死缓,也就是说被判处死刑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显而易见,本题选项中的C、D,均不得适用死刑,因此也不能适用死缓。23、明代确立的地域管辖原则有哪些?A、原告就被告B、轻囚就重囚C、少囚就多囚D、后发就先发【参考答案】:A,B,C,D【解析】:明朝在交叉案件的管辖上,继承了唐律“以轻就重,以少就多,以后就先”的原则,同时又规定:“若词讼原告、被告在两处州县者,听原告就被告官司告理归结,”反映出明朝实行被告原则减少推诿的立法意图。24、前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姜某于1996年经律师资格考试合格取得律师资格,1997年7月1日辞职到律师事务所实习。依《律师法》的有关规定,姜某在实习期间可以从事哪些业务活动?A、以律师名义出具法律意见书B、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并收取顾问费C、不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民事诉讼代理业务D、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刑事辩护业务【参考答案】:B,C【解析】:本题涉及检察官的任职回避和律师法的相关规定。实习律师未取得律师执业资格,且其从检察院离任不到2年。25、下列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的是A、强调以法治国B、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实行连坐制度D、统一度量衡【参考答案】:A,B,C【解析】:本题考察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我国由奴隶法制走向封建法制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法制改革。考生须对商鞅变法的内容进行牢记。本题的迷惑点在于BD选项,考生容易将B选项认为是秦始皇的功劳,实际上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而D选项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进行的。26、关于单位犯罪的理解正确的是A、单位构成犯罪,必须是由我国《刑法》明文加以规定B、我国《刑法》中,单位不能成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犯罪主体C、单位犯罪的规定最早出现于17世纪英国的刑法中,而我国则是在1997年《刑法》中首次加以规定D、只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而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等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参考答案】:A,D【解析】:本题涉及对单位犯罪的理解。单位犯罪是指由我国《刑法》明文加以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的主体限定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犯罪早在17世纪英国的《刑法》中就有规定,我国1987年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