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维规方道岔置于防护位置后与该无关作业可以继续进行_第1页
信号维规方道岔置于防护位置后与该无关作业可以继续进行_第2页
信号维规方道岔置于防护位置后与该无关作业可以继续进行_第3页
信号维规方道岔置于防护位置后与该无关作业可以继续进行_第4页
信号维规方道岔置于防护位置后与该无关作业可以继续进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道岔置于防护位置后,与该道岔无关的作业可以继续进行d)分路道岔采区段锁闭,其保护区段长度应保证已经启动的道岔在车列以允许的最高速度驶至岔尖前能转换到底。e)当分路道岔的保护区段及道岔的可动尖轨部分有车占用时,不能道岔转换。已纵的分路道岔,当车列进入其保护区段,轨道继电器落下、转辙机尚未开始动作时,该道岔不能转换。f)分路道岔一经启动后,即应转换到规定位置,如在启动后2s内尚未转换到规定位置,则在车列压入其保护区段前,应能自动转回原位,此时该道岔在监视器上有闪光表示,并发出短时音响。g)当分路道岔为联动道岔或交分道岔时,可采用分解措施使其中起分路作用的一组道岔交由溜放,在溜放作业终了时,必须保证自动整理为位置一致状态。h)溜放作业过程中,车列在分路道岔前折返运行时,为缩短走行距离,于车列出清道岔区段占用保护区段的情况下,允许该道岔能变位。折返作业分下列两种情况:车列从岔后驶入,待完全驶过道岔,在岔前要求折返,限时3s转岔;车列从岔前驶入,压入道岔区段后,后退回岔前折返,限时13s转岔。i)溜放作业过程中,机车背后的道岔实行退路锁闭j)当溜放的车辆过岔速度低于5km/h时,实现侧冲锁闭,将该道岔锁在原位,同时于监视器上该道岔区段有锁闭显示。k)电路一次能50钩,能根据需要确定按连续溜放或多组溜放进行作业。l)溜放车组发生跟钩后,监视器上应有表示m)的和溜放的钩序与进路在监视器上应有表示。5133 单钩溜放a)每一条牵出线设一溜放按钮,允许不同的牵出线平行进行溜放作业。b)溜放进路必须由牵出线通向某一股道的所有调车进组成c)允许车列停在道岔区某架(根据实际需要)调车信号机前办理初次溜放进路(计算机集中联锁允许车列停在任一架调车信号机前办理初次溜放进路)。d)溜放进路实行退路锁闭e)必须在溜放进的道岔被锁闭以及退路被锁闭的条件下,才能显示溜放信号。允许在车列占用接近区段的情况下,使溜放进路随着车组的走行实行分段或进路。f)车列后方的进路,在取消溜放和提前按压按钮后可提前,也即延时30s后。g)溜放进路的办理有单办和两种方式,在或溜放过程中,能对已的进路予以修改,和溜放的钩序和进路排通,在监视器上应有表示。h)当采用方式时,区段后,道岔延时3s左右。i)在单钩溜放技术条件中规定,在采用溜放时,在该溜放区内,不允许同时办理其他列、调车进路。5 5141控制台 (或控制与表示分开的表示盘)、显示器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具有下列表示:a)与集中联锁区站场相对应的模拟表示。b)主要按钮的操作表示。c)进站及接车、发车进路信号机的关闭表示d)列车或调车信号机的开放表示及进站复示信号机的开放表示。e)道岔位置及挤岔表示f)轨道电路区段占用表示g)进路锁闭状态、人工状态表示h)非进路调车、状态及平面溜放调车表示i)区间闭塞的状态表示。j)供电电源状态表示。k)其他需要的表示及某些状态的语音提示和。5142 单元控制台应达到下列要求:a)盘面的模拟站场应与实际站场一致,股道示意条完整清晰;光带颜色正确;各种文字标识齐全、正确、字迹清楚。b)盘面应清洁无污渍,必要时可用稀释后的民用中性剂或,忌酸、碱等腐蚀性介质。c)台体保持稳固不歪倾,表面平整、不脱漆,各门密封良好。d)各种密封型按钮应满足下列要求1)按钮接点的接通和断开与按钮的按压、停留、复位的位置关系正确。2)自复式按钮按压后能自动恢复到定位,非自复按钮按压后应可靠地保持。3)按钮在受到振动时,接点不得错接或错断。4)各种按钮应安装牢固,无松动及旋转。e)按钮内的发光二极管表示灯牢固可靠f)按钮内的发光二极管发生损坏时,一般须更换整个单元体,焊接式单元体更换时应核对线号,插接式的单元体应符合鉴别销方向,并应紧固插头上的不脱出螺丝。g)控制台装有计数器时,计数器应正确计数,不跳码、不漏码、数码字迹清晰。5143以数字化仪作为操作方式的控制台,台面与所覆站场操作图不得错位。 6661区间应采用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或自动站间闭61a)单线区段应采用半自动闭塞或自动站间闭塞。根据需要,亦可采用自动闭塞。b)双线区段应采用自动闭塞c)在调度集中区段应采用自动闭塞和自动站间闭塞612列车运行速度超过120km/h的双线区段应采用速差式自动闭塞,列车紧急制动距离由两个及其以上闭塞分区长度保证;列车运行速度超过120km/h的单线区段,当采用半自动闭塞或自动站间闭塞时,应设置两个接近区段,在两个接近区段的分界处应设接近信号机,在第一接近区段内100m处,设置 车信号接通标”。613区间正线上的道岔须与有关信号机或闭塞设备联锁。当区间道岔未开通正线时,两端站不应开放有关信号机;设在辅助所的闭塞设备与有关站的闭塞设备应联锁。 621共同要a)闭塞分区被占用或轨道电路失效时,防护该闭塞分区的通过信号机应自动关闭。b)当进站及通过信号机红灯灭灯时,其前一架通过信号机应自动显示红灯。带红灯保护区的四显示区段,保护区的通过信号机红灯灭灯时,其前一架信号机可自动显示黄灯。c)双向运行的自动闭塞区段,在同一线,当一个方向的通过信号机开放后,相反方向的信号机均须在灭灯状态,与其衔接的车站向同一线路发车的出站信号机开放后,对方车站不得向该线路开放出站信号机。d)双向运行的自动闭塞区段,当区间被占用或轨道电路失效时,经两站确认后,可通过规定续改变运行方向。e)双向运行的自动闭塞区段,当发生设备故障或受外电干扰时,不得出现发车状态。f)闭塞设备中,当任一元件、部件发生故障或钢轨绝缘破损时,均不得出现信号的升级显示。g)在自动闭塞区段,站内控制台上应设有下列区间表示:1)双向运行区间列车运行方向及区间占用。2)邻近车站两端的正线上,至少相邻两个闭塞分区的占用情况。3)必要的故障62非电气化区段4信息移频自动62a)交流电源为正弦波,其电压波动范围不大于220V±22V时应可靠工作。b)移频电源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a)的要求表6.2.2(a项名称及型功放电稳压电接近电点灯电mm直输电(限流电阻30ΩV直输电压 电源DY19~25.≤24±≤32~12±FDY≤24±≤≥FDYQ(H19~25.≤24±≤FDYQ(I19~25.≤24±≤32~12±3ZP·HYQ22~25.≤24±≤≥ 电源ZP·HY22~25.≤24±≤DY18.5~≤24±≤FDY18.5~≤24±≤磁饱和稳压FB21.4~22.≤13~c)移频发送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b)的要求。表6.2.2(b项目功放输电压移频的V率偏低频期名型号H变负载电3.3Ω负载电0.85Ω负载电电子D≥5.≤2.≤±6≤±%非电气化区间发送F≥5.≤2.≤±4≤±%区间发送ZP·H≥(基波≤2.(基波≤(基2)±6≤±%d)衰耗电子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输入阻抗:~Ω。2)引线端子对机壳绝缘:大于25MΩe)移频接收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c)的要求。表6.2.2(c名项称及型衰耗输入阻Ω限放输入阻k限放触发电m返系VV20HV继电器电压V有选频接收盒DZ4.04.1.82.>802.73.≥5无选频接收盒DZ4.2.>803.≥520H3.0.≥5有选频接收FJSFJZFJS(H4.2.>803.≥5无选频接收盒FW4.2.>803.≥520JSF20JS(C3±0.1≥5有选频接收盒ZP·HJ4.04.1.82.>90≥520Hz接收ZP·HJ0.≥5注 20JS(C)型用带二级双稳接收盒 F20JS(C)型用不带二级双稳接收盒f)移频检测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d)的要求。表6.2.2(d项目设备型JC3(JC2JC2RF、JJC2RE2D)ZP·H(JC3HF继电继电继电器吸落吸落吸落功放电压降 ≤≥≤≥≤≥稳压电压降 ≤≥≤≥≤≥稳压电压升 ≥≤27.≥≤5≥≤5稳直流输出电 24±24±电纹波电 m<<触发 m≤1≤1≤1不触发 m≥≥≥输入信号20~200V时电器电 输入信号2V时继电器电 ≥电器电压 ≥≥犳 13H 犳下+13HFBJ端电 ≤3.62电气化区段4信息移频自动62a)交流电源为正弦波,其电压波动范围不大于220V±22V时应可靠工作。b)电气化区段移频电源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a)的要求表6.2.3(a项目功电源稳电接近电点灯电名称及型号直流输出电V纹电m直流输出电V整机纹波电m直流输出电V交流输出电(输入电压为220V)区间电源盒DQ≥20.≤24±≤32~12±DDQ≥20.≤24±≤≥12±ZP·HYQ·22~≤24±≤≥项目功电源稳压电源接近电点灯电名称及型号直流输出电压纹电m直出V整机纹波电压mV直流输出电压交流输出电(输入电压为220V)站内电源盒DZ19~≤1241≤DDY19~≤1241≤ZP·HY22~25.≤241≤c)电气化区段移频发送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b)的要求表6.2.3(b项功输出电 移低名称型号负载电 频变H周变%1区(散式)发送DQZ550、650、750≥20.≤≤D≥20.≤≤ZP·HF≥20.≤≤区(中式)发送DZF550、650、750、850≥≤≤<±<±DF≥≤≤ZP·HFJ≥≤≤站内发送盒DZF300~DZF500≥≤D≥≤下列要求:1)输入阻抗:1.8~2.2kΩ、700Hz单频。2)引线端子对机壳绝缘应不小于25MΩ。e)电气化区段移频站内、区间滤波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c)、(d)的要求。表6.2.3(c类通带频率Hz通带衰(高低温d阻带检查频率范围Hz阻带(高低d耗)276~<0~253347∞50~2502533350~3376~<0~354446∞50~3503544450~3476~<0~455545∞50~4504555550~3表6.2.3(d 通带部阻带部通带频率Hz高低温衰耗dB阻带频率Hz高温衰耗dB低温衰耗dB通775~≤7.41~3000≥30.≥28.≥30.≥25.阻50~872~3841~≥20.≥20.通675~42~3000≥30.≥30.≥30.≥25.阻50~772~3742~≥20.≥20.通575~≤6.43~3000≥33.≥30.≥33.≥26.阻50~672~3643~≥26.≥26.通475~50~644~3≥36.≥33.≥36.≥30.阻50~572~3544~≥30.≥30.f)电气化区段移频接收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e)的要求项名称及型限放输入阻k限放工作电m限放可靠电m返系通带宽继电器电压V限入300mV可靠工作低频频率范可靠落下低频频率范有选频区间接收ZP·HJD、DQZ、2±0.≤≥≥70≥±2.5≤±15≥17.无选频接收·HJWD、DZJ2±0.≤≥≥70≥有选频站内接收盒D2±0.500±≥80≥±2.5≤±15≥20Hz接收盒、≥±2.5≤±15≥17.g)电气化区段移频检测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f)的要求 JC2RDC2RF2JC2RDJC3HZP·HC继电继电继电继电继电吸起落吸落吸落吸落吸起落功放电压降 ≤≥≤≥≤≥≤≥稳压电压降 ≤≥≤≥≤≥≤≥≤≥稳压电压升 ≥≤5≥≤5≥≤27.≥≤27.≥≤27.直流输出电 24±24±24±24±纹波电 m<<<<触发 ≤4.≤4.≤4.≤4.不触发 ≥≥≥≥输入信号20~200时,继电器电 ≥输入信号5V时,继电器电压 ≥时,继电器电 ≥≥≥犳 13Hz,犳下13Hz,FBJ端电 ≤3.≤3.62非电气化区段8信息移频自动闭 (ZP8962a)交流电源为正弦波,其电压波动范围为220V±22V,失真度不大于%时应可靠工作。b)移频电源盘 (ZP·GJ1DY)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2.4(a)的要求。表6.2.4(a 直流输出电压V24±流输入min187~242V,高低温开机交流纹波电压m<工作负载电流Ac)移频发送盘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b)的要求表6.2.4(b 功放输出压V名称及型移频负电Ω负电Ω负电Ω负电Ω负电Ω负电Ω移频发送盘(23W)ZP·GJ1DF±5%±1≥5≤≤(基波ZP·PF±5%±1≥6≤2.≤13.(基波移频发送盘(23WZP·PF±5%±1≥5≤≤(基波移频发送盘(15WZP·P±2%±0.≥8≤14.≤(基波移频发送盘(23W)ZP·PF2±2%±0.≥5≤≤(基波通用移频发送(23~30WZP·PF±2%±0.≤≤(基波≥26.d)移频接收盘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c)的要求。项限(单输入阻抗k限放可靠落下电压(26Hz)mV整机返还系数(26Hz限放作电Hz压电压继电器电压mVV名称及型移频有选频接收ZP·GJ12±2155~≥>%10±≥移频无选频接收ZP·GJ1J2±2155~≥>%10±≥移频无选频接收盘ZP·PJ2±2155~≥>%10±≥e)移频双机检测盘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d)的要求。表6.2.4(d型项目稳电源电源检发送检测上13Hz下+13Hz4端电压V直输电压纹电压不大于m稳电降低稳电升高不发V输入信号6~20V继电器电V输入信号继电器电V移频检测盘ZP·G24±吸起≤≥≤4.≥1.≥≤3.落下≥≤27.移频测ZP·P24±吸起≤≥≤≥2.≥≤3.落下≥≤27.移频测ZP·P5±0.吸起≤≥≤≥1.≥落下≥≤27.f)移频衰耗盘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e)的要求名称及型输入阻Ω移频衰耗盘ZP·200±移频衰耗盘ZP·PS1、ZP·GJ1200±移频衰耗盘ZP·200±62电气化区段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8962a)交流电源为正弦交流电,其电压波动范围不大于220VV、失真度不大于时应可靠工作。b)移频电源盘(·GJ1DY)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a)的要求c)移频发送盘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a)的要求 名称及型低频频率变化低频化功放输出电V负载电阻20Ω时负载电阻13Ω时负载电阻60Ω时负载电阻25Ω时移频发送盘(23W)ZP·PFDZP·GJ1D±≥21.≤≤(基波ZP·PFD/30±0.5±0.≥0≤≤(基波通用移频送盘(23~30ZP·PFW±0.2±0.≤≤(基波≥d)移频接收盘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b)的要求表6.2.5(b项名称及型限输阻k限工m限放可靠落下电压m整返系通带宽继邻线频率侵入时继电器电压范围范围移频无选频接收盘ZP·PJW2±0.≤≥≥80≥0项名称及型限输阻k限工m限放可靠落下电压m整返系通带宽继邻线频率侵入时继电器电压范围范围移频有选频接收盘ZP·GJD2±0.≤≥≥80≥±2≤±8≥0移频无选频接收盘ZP·PJ2±0.≥≥80≥0e)移频检测盘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c)的要求表6.2.5(c项目稳压电电源检发送检测犳上13Hz犳下+13Hz时4端电压V号直输电压纹m稳电降低稳电升高不发值输入信号6~34V继电器电V输入信号继电器电V输入信号继电器电压移频检测盘ZP·GJ1±≤≤≥≤4.≥1.≥≤3.≥≤27.≤≥移频检测ZP·PC±≤≤≥3.≥≤3.≥≤27.移频检测盘ZP·P5±0.≤≥≤3.≥1.≥≥≤27.f)·D、·及·D型电气化区段移频衰耗盘,在700z信号时,输入阻抗应为2000Ω±200Ω。g)移频滤波器盘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d)的要求 通带部阻带部通带频率Hz高低温衰耗dB阻带频率Hz高温衰耗dB低温衰耗dB通775~≤7.41~3000≥30.≥28.≥30.≥25.阻72~3000≤7.841~≥20.≥20.通675~≤7.42~3000≥30.≥30.≥30.≥25.阻72~3000≤7.742~≥20.≥20.通575~≤6.50~743~3≥33.≥30.≥33.≥26.阻50~672~3≤6.643~≥26.≥26.通475~≤6.50~644~3≥36.≥33.≥36.≥30.阻50~572~3≤6.544~≥30.≥30.6218信息移频自动62a)供电电源采用48V集中电源供电,电压波动小于,满载时纹波电压不大于100mV(有效值)时应可靠工作。b)·DJGQ型区间移频柜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2.6(a)的要求表6.2.6(a名 +15~+35+40~5电源盒直流V输出电压V48±48±直流V输出电压(载电阻60Ω、WV24±24±直流V输出电压(载电阻10Ω、WV9.5±9.5±直流V纹波电压mV<<直流V纹波电压mV<<名 +15~+35+ ℃发送移频功出(电源盒压入48V,负载电阻460ΩV117.5~安全机指示亮,18频信灯常低频频率变化范<2移频上、边频变H≤±0.移频上、频幅度V≤2.功出移频(功出线测线圈电接460Ω负载电阻时V>点叠功出压(负载电阻为460时V39~接收接收灵敏m170±安全门及指示灯,18个信息指示能正常返还系≥85黄继电器压V22±绿继电器压V22±衰耗盒输入阻(700Hz单频时k2±0.2±0.犝入为mV时犝出(700Hz单频时m210±210±犝入为2化时,犝,频率在450~950Hz范围变波动偏差m<<发检测门限压V3±0.计算指示,检 常继电器电V20±检测中继脉H300±接检测门限压V3±0.检测继电器电V20±电检测门限压(ACV3±0.检测继电器电V20±c)·DJ型站内移频柜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表6.2.6(b名 +1~+35+40 5电源盒直流V输出电压V48±48±直流Ω输)出电压(载电阻V24±24±直流Ω输)出电压(载电阻V9.5±9.5±直流V纹波电压mV<<直流V纹波电压mV<<名 +1~+℃+405移(功出交流电压电阻20Ω,电源盒输入48VV10~11(与电压2误差于1V)发送移(负功出交流电压电阻20Ω,电源盒输入48VV10~11(与电压1误差于1V)安全机指示灯18个指示功能主低频频率变化范<2移频上、下边频变H≤±0.正移频上、下边频幅度差(ACV≤0.移频检测电压(AC)(功出20Ω负载时V>点叠V4.8~5.发检测门限电压(ACV3±0.计指示检测指能正常作继电器电压(DCV20±检测中继脉H300±电检测门限电V3±0.检测继电器电V20±表6.2.6(c名及号项目 源W输出电压V14.7~15.电阻负载电1mA,输入压±15V电纹波电压m≤电输出电压V4.85~5.电阻负载电5mA,输入电ZPH5V电纹波电压m≤电阻负载电5A,输入电48V电输出电压V≥区间发送盒·WDHZP·FT低频频率变不大于±0.12移频频率变不大于H±0.20Ω负载电功放电压V24.5~27.电源48ZP·WD盒H低频频率变不大于±0.12移频频率变不大于H±0.20Ω负载电功放电压V≥9.电源48名称及型号项目 站内发送盒ZP·FTN低频频率变化不于±0.12移频频率变化不于H±0.Ω负载电阻功电压V≥9.电源48电气化站内发送ZP·FTNW低频频率变化不于±0.12移频频率变化不于H±0.Ω负载电阻功电压V≥电源48接收ZP·WDH灵敏度m170±系统联调168±550单盒测170±650单盒测179±750单盒测178±850单盒测返还系数≥80继电器电压V≥接收设备吸起时间s2±0.含电器动时间接收设备落下时间s2±0.衰耗ZP·WDH输入阻抗k2±0.700Hz单输出电压m200±输入200m衰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