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野猫的城市》活动方案设计_第1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野猫的城市》活动方案设计_第2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野猫的城市》活动方案设计_第3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野猫的城市》活动方案设计_第4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野猫的城市》活动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幼儿园大班语言《野猫的城市》活动方案设计1、幼儿园班语言《野猫的城市》活动方案设计

作品:童话《野猫的城市》

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它们都没见过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

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只野猫,动物们见了,一起围着问长问短,想请它说说城市的事情。

野猫可得意啦。它摇晃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皱着眉头说:“城市太了,我怎么能用嘴巴讲得清楚呢?”忽然,它拍拍脑门,“有了,让我来比划给你们看吧!”

野猫先让斑马躺在地上。它告诉动物们,城市有许多马路,人谬马路要踩着斑马线走。接着,它就带着所有的动物从斑马的身上走了过去。斑马躺在地上觉得受不了,站起来踢踢脚,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

野猫又叫小鹿驮着它,站到了花奶牛的身旁。它对动物们讲城市很很,有一种地图像花奶牛身上的图案,这一块那一块表示不同的地方。野猫边说边用手指在花奶牛身上画来画去。花奶牛忍不住呵呵地笑着躲开它,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

野猫想了一想,又拍拍脑门说:“对了,城市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城市里的爸爸都喜欢坐在抽水马桶上看报纸。”为了说明这点,它让河马张开嘴巴当抽水马桶,自己坐在上面,又拉开小鼯鼠的两手装出读报纸的样子。森林里的动物们看得目瞪口呆,谁也说不出话来。正在这时,河马闻到了一点不好闻的味儿,它打了个喷嚏,把野猫给扔了出来。哎哟,野猫刚落地,就听见小鼯鼠轻轻地咕哝:“看来城市是个没羞的地方。”

野猫讲的城市没人要听了,森林里的动物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

有一天,一辆城里来的汽车开进了森林,车上下来了许多小朋友。动物们远远望着他们,都在想一件事:“城市真的像野猫讲的那样吗?”

小朋友,如果你也从那辆汽车里走下来,你想对森林里的动物说些什么?你说我们城市是什么样的呢?

(佚名)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网络活动中理解作品的内容,重点把握“野猫”的形象特点,并认识作者潜置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构思倾向。

2.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城市,并用驳的方式纠正野猫所说的“城市”。

3.培养幼儿的想象与用语言归纳以及清楚表达观点的能力.

(这篇童话以其奇特的构思见长。它通过野猫向森林里的动物描述“城市”的经过,引导幼儿在幽默的笑声中认识城市,作品逆向思维式的叙事方法是低幼儿童作品不多见的。幼儿能理解滑稽、幽默的作品的,这个作品可以让幼儿在笑声中获得逆向思维和判断力的训练。)

活动准备

1.表现童话内容的图片。

2.小积木、插塑、油泥等各种可供幼儿拼搭建筑以及表现城市的材料。

(图片有利于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和故事人物的动态变化。以幼儿自己的能力建造一所“自己的城市”,只需他们熟悉的材料即可。)

活动一

1.让幼儿边看图片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2.讲述故事两遍,在第一遍和第二遍讲述中间,教师可以让幼儿谈谈听第一遍故事后的感受。

3.通过提问助幼儿理解作品情节发展线索和人物性格特征。建议讨论以下问题:

(1)野猫告诉动物们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2)野猫说的城里的马路和斑马线对不对?对在哪里?错在哪里?

(3)野猫在花奶牛身上画的城市图形成了什么印象?这种对城市的印象对不对?

(4)城市里的爸爸是不是喜欢在抽水马桶上看报纸呢?那么野猫说的做的为什么又让动物们不喜欢呢?

(5)野猫有没有助动物们正确地认识我们的城市?

(6)如果你到森林里去,你想告诉动物们城市是什么样的吗?你认为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4.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到城市还有缺陷的地方,比方人口拥挤、‘空气污染等,但不是野猫所说的那样。

(在第一个活动中,教师组织的着力点放在把握作品的情节发展线索、人物的性格特征上,这是这个作品的两个显著特点。不同风格的作品应有不同的着力点,这样才能凸现作品的个性色彩。我们主张在一个作品教学时,让幼儿复地聆听、感受后,再进入分析理解层次,有利于幼儿积极地参与讨论。这种讨论,可以组织成围绕某个话题谈话的形式。话题出现后,让幼儿自由交谈。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作隐性指导,切忌每一个问题由教师提出,幼儿答复。这样幼儿会感到索然无味,被老师控制着,幼儿只能是被动地一问一答。因此,讨论这个环节的组织一定要给幼儿创设宽松的氛围,组织形式也应集体交谈与个别交谈相结合。)

活动建议

可由教师组织幼儿参观问我们的城市,也可由家长配合完成。要求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归纳城市的特点,总结城市的优越性。

(参观问城市可使幼儿获得有关城市的感性认识,为下一个活动的开展打下根底。)

活动二

1。教师可将各种建造操作材料置于教室的不同角落。在活动前与幼儿简单讨论如何用建造材料来映“我们的城市”。然后分组活动,允许幼儿选择不同的活动。可分成以下几组活动。

(1)“城市里的马路与车站”——用积木等材料拼搭,表现城市的交通状况。

(2)“城市里的公园”——用插塑、小积木、小沙箱、动物玩具等材料建构,表现公园(包括儿童乐园等)的园景。

(3)“城市里的'商店”——用积木、油泥的娃娃和玩具等建构。

(4)“城市里的医院”——用小桌椅、纸盒、医院玩具等建构。

(5)“城市里的家庭”——用纸盒、彩纸、娃娃和玩具等建构。

也可以根据幼儿的认识及要求,开设其他角落。应保证每位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2.要求幼儿想一想应当告诉动物们“城市是什么样的”,然后给他们写信,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城市。

3.助幼儿了解写信的基本格式,然后让幼儿口述,家长记下来,必要时可让幼儿在信上添画。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写好信封。

4.教师请其他班的教师或小朋友扮演野猫来到小朋友中间。活动开始时,教师先复述《野猫的城市》,简单回忆幼儿的操作活动,以及在活动中对城市的认识。请出扮演的野猫,教师请小朋友带着野猫看家建造好的“城市”,然后一一讲出“我们的城市是这样的”。

5.让小朋友把自己写的信交给“野猫”,请野猫带到森林里去,交给森林里的动物,助森林里的动r物真正地认识城市。

(建造城市的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构造游戏。它应是在作品的场景根底上,融入幼儿自己的经验,开展再创造的活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活动开始时的讨论可以围绕“城市里的马路和车站”“城市里的公园”“城市里的商店”“城市里的医院”“城市里的家庭”等几个主题开展,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落、自由结伴、自主建造,教师可巡回观察指导。

教师确立主题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幼儿创造主题,出现“城市的××”。“城市”建好以后,教师通过和幼儿一起评价自己建造的“城市”,激发幼儿做城市小主人的自豪感,愿意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来做客。现代通讯手段很发达,写信只是其中的一种,可以征求幼儿的意见,使用哪些方法由幼儿自己决定。如幼儿选择打电话的方式,教师可引导:“你准备对森林里的小动物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城市的认识。这样能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使每位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表达。

虚拟的野猫一旦出现在幼儿面前,他们的情绪会表现得很热烈,急于向野猫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给予满足a然后,由“野猫,,快乐地告诉家每个小朋友的介绍都想听,但需要轮流倾听,使幼儿从中感受到等待时应认真倾听,表达时应有序地讲述的道理。)

活动建议

该文学活动也可以在三个活动时间内完成,第二个活动中的第一个环节可单列出来开展。2、幼儿园班《我是班小朋友》活动方案设计

设计思路:

一眨眼的功夫,小朋友在幼儿园已经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今天是第三年的开始,小朋友们长了,是小班和中班的哥哥姐姐了。通过让幼儿学习这首诗歌,让幼儿明白自己已经长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现在的自己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别人,而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方: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叠被子等等。

活动目标:

1、能掌握诗歌的内容,并初步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培养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进一步激发做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准备:

1、幼儿画册。

2、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看的图片,你们瞧!

(教师出示课件)

二、看图说话。

1、出示第一幅图片,提问:

(1)在这张图上面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2)哦!原来这是一所幼儿园,开学了,有一个班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他要上班了,你们猜一猜,他会说些什么话呢?

2、出示第二幅图片,提问:

这张图上都有谁呢?他们在做什么呢?

3、出示第三幅图片。

(1)图上出示的是什么呢?(一件衣服)

(2)你们自己会不会穿衣服呢?

(3)有一个小妹妹她自己不怎么会穿衣服,作为班的小朋友会怎么做呢?

4、出示第四幅图片。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纸球)

(2)这是这个班的小朋友自己折的玩具纸球,他棒不棒呀?

(3)那你会自己做玩具吗?你曾经做过哪些玩具呢?

5、出示第五幅图片。

(1)这个小朋友真懂事,真能干,老师会怎样呢?

(2)那这个小朋友会说些什么呢?

三、欣赏并熟悉诗歌内容。

1、师:老师把这些图片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我是班小朋友》。

提问:

(1)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

(2)听了这首诗歌,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3、请幼儿带着问题再欣赏一遍。

师:我们再一次欣赏这首诗歌,在欣赏之前,老师布置给你们一个任务:诗歌里的小朋友助别人做了哪些事情?你们最喜欢哪一句?

4、看课件,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诗歌里班小朋友助弟弟妹妹做什么?在幼儿园做了什么?

(2)你们喜欢诗歌里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四、看《幼儿画册》,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暗示下练习念诗歌,激发幼儿产生做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1)提问:你们是怎样朗诵这首诗歌的呢?(启发幼儿带着自豪感朗诵诗歌)

(2)你们现在也是班的小朋友了,你会做些什么呢?

五、欣赏歌曲《我是班小朋友》。

(1)师:现在你们长了,是班的小朋友了,你们应该更加懂事了,也应为自己而感到自豪和光荣。

歌曲响起。

(2)师: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师幼一起跳舞)。3、幼儿园班《小鱼的梦》音乐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纸和笔。

3、音带。

活动过程:

1、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2、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12345655432131

小朋友们你们好!

小鱼小鱼你们好!

3、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曲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理解歌词。

(1)用故事形式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这条珍珠被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提问: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完整朗诵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2)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4)引导幼儿重点唱准重复部分。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6、创编动作。

(1)幼儿边唱歌曲边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7、为歌曲伴奏。

(1)幼儿边听歌曲录音带,边模拟乐曲演奏,进一步体验歌曲优美的意境。

(2)全体幼儿用乐器齐奏。

(3)为歌曲取名。

附歌曲:小鱼的梦小鱼的梦1=F3/43555653165123322鱼儿玩呀,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32565653165123321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为它盖条珍珠被。5353132225122呜呜风儿唱支摇篮曲,56351223556565316轻轻吹呀,慢慢吹,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5123321535313妈妈在亲它的嘴。呜呜51233321‖妈妈在亲它的嘴。4、幼儿园班语言《不开心的小树》活动方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会让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3、知道不开心的人家都不喜欢,开朗的人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1、教学挂图一套(四幅)。

2、小雪花剪纸、雪姑娘、雨、蚯蚓、小鸟、小朋友等图片若干;小树头饰每人一个、开心记录

纸、彩笔。

经验准备:1、幼儿已回忆过自己的开心事和不开心事。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的开心,你们看看老师的表情(两眼笑得眯成一条缝)这样表示什么?

(做皱眉头、嘟着脸的表情)这样又表示什么?

师:孩子们,你们有过不开心的时候吗?不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呢?为什么不开心?

小结:每个人都有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小树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你们想知道小树为什么不开心

吗?请听故事《不开心的小树》

(二)、分段讲述故事,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2、提问:

⑴山坡上有棵不开心小树,他和谁长在一起?他们遇到了什么事?⑵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不开心

小树又是怎么做的呢?

⑶你觉得谁做的对?为什么?

⑷不开心小树不喜欢家,家都不愿意去他那里。结果怎么样呢?

⑸你们喜欢天天皱着眉、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吗?

⑹如果他不皱着眉、板着脸,你们喜欢他吗?

小结:是呀,蚯蚓、小鸟、小朋友都不喜欢不开心小树,因为他不喜欢家,天天板着脸,不开

心。不开心的小树没有了朋友,孤孤单单。

过渡语:就这样夏天过去了,冬天悄悄地来临了。不开心的小树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小

朋友们继续听故事。

(三)、讲述故事第二部分,提问:不开心的小树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

1、讲述故事的其余部分。

2、提问:师:故事讲完了,不开心小树怎么样了呢?怎样变成的开心小树呢?

⑴冬天的晚上,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开心小树伸出长长的手臂,捧住小雪花,让它落在自己的身上。)

⑵不开心小树看到开心小树披着满身的雪花,真漂亮!也想让

自己变得漂漂亮亮。他是怎么做的?

请家学一学他的动作。(他使劲张开双臂,张开树叶,去捧住小雪花。)

⑶后来怎么样了呢?(他使劲伸开双臂,小雪花也落在了他的身上。)

过渡语:看!现在的不开心小树眉头不皱了,脸也不板了,他开心吗?你们喜欢他吗?

⑷天亮了,小朋友们都出来玩,看见小树们会怎么样呢?

⑸玩什么呢?玩得怎么样?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⑹后来,不开心小树怎么样了呢?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不开心小树也长起来,树叶变得绿绿的,树枝变得粗粗的。)

⑺蚯蚓和小鸟看见不开心的小树不皱着眉头了,又会怎么做呢?

(蚯蚓来松土)(小鸟来做窝、唱歌、捉虫子家都喜欢他。)

⑻后来,山坡上皱着眉头、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哪儿去了?

(都变成了开心小树)。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并表演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现在的不开心小树吗?现在,他也变成了开心的小树,我们一起来学学不

开心小树是怎样变成开心小树的。

1、小朋友们,我们怎么知道他不开心呢?(通过表情、语言、动作)

2、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3、下雪了,不开心小树是怎么做的?

(五)、分组讨论:如何做一个开心的小朋友

1、你喜欢开心小树还是不开心小树?

2、你想做一个开心的小朋友还是不开心的小朋友?为什么?

3、假设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怎样让自己开心?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只要我们开心的看待周围的事,你就会快乐。最近,老师就遇

到了不开心的事,我的手指被门挤了,很不开心。但是,我想,如果是小朋友那会更惨,所以,我

又很开心,我克服困难给你们上课,用左手写字感觉很开心。你们说对吗?最后,我想告诉家一

定要记住:开心就会快乐!

五、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做《开心记录》,与同伴一起分享。5、幼儿园班《我为古猗园设计标志》活动方案设计

设计思路:

现代社会生活中,标志无处不在,服装上、街上、食品包装上、医院里……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标志,因此在让幼儿用亮眼睛观看、观察这世界时,我们与幼儿又一起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标志世界中,让幼儿自己寻找、描绘、记录生活中的各种标志,主动感知、了解标志的特征、种类及其与人们的关系,并体会标志所酝含的规则。

在初步感知的根底上,幼儿开始为实地环境、设施来设计和创作标志,尤其是在幼儿游玩了古猗园后,幼儿有了想为古猗园设计标志的.愿望,因此就产生了这一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标志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标志和环境间的联系,鼓励幼儿胆想象,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标志。

2、激发幼儿动脑、动口、动手的欲望,鼓励幼儿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活动准备:古猗园背景图,圆形、方形、三角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流我找到的标志

请幼儿来介绍一下自己找到的标志,把你的记录与家一起分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