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解题技法一些看似不难的政治选择题,为何一做就出差错?原来,命题者出于命题的某种需要,故意在考题中布下了一个个“陷阱”,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去。那么常见设置的陷阱有哪些呢?一、利用思维定势,诱人上当(例1)阶级斗争虽然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是指:A.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B.阶级斗争已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C.在各个领域大量存在的社会矛盾中主要矛盾已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D.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和斗争剖析:“一定范围”,顾名思义是指某些领域,加之教材中也讲到阶级斗争表现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因而不少同学形成了一定范围就是四个领域的思维定势。拟题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蓄意在试题中掩蔽了“一定范围”是指不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不是指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没有,更不是指阶级斗争的集中表现等这些重要信息,从而引导学生单纯从某些领域去考虑,结果造成不少人误选(A)。二、弱化重要理论,引人受骗(例2)在集贸市场买东西,讨价还价是普遍现象。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卖价,买者总是压低买价,而商品的最后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A.取决于市场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B.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C.受当时供求关系的影响 D.具有偶然性,无规律可循剖析:本题从三个方面对重要理论进行了弱化:(1)A项从市场表现交易来说似乎说得过去,因为现实生活中往往卖方讨价厉害则商品价格高些,买方还价厉害则商品价格低些,从而淡化了市场价格的形成是受供求关系影响这一重要理论。(2)B项没有理解买方和卖方的讨价还价,并不是一种竞争关系,说到底仍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而强化了学生误选了B.(3)D项完全抹杀了市场价格的形成与供求之间的关系这一经济理论,从而导致学生误认为市场价格受偶然性支配,无规律可循。这样的题目,错误导向性很强,解题时务必谨慎小心。三、针对一知半解,巧设圈套全面地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对学好政治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些同学“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下列题型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置的。(例3)南北对话是指:A.南半球国家和北半球国家之间为发展各自的民族经济而进行协商对话B.欧洲、北美洲国家和非洲国家之间为解决债务问题而进行协商对话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围绕发展问题而进行协商对话D.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围绕和平问题而进行协商对话剖析:(1)南北对话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举行的会议,它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地球的南半球,发达国家集中在地球的北半球,根据这个地理位置,因而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习惯上称之为南北关系。由于有些同学平时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细致,把南北对话这个特定的概念同地理位置上的南北概念混为一谈而错选(AB)o(2)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是从国家性质的角度来区分的,南北对话里所谈的南北关系是从经济实力的角度来区分的,两者区分的标准各不相同,因而其内容也大相径庭。如果平时学习不认真仔细,很容易错选(D)四、使用多重条件,顾此失彼(例4)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假如在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那么一双皮鞋可以换:A.2件上衣 B.4件上衣 C,8件上衣 D.16件上衣剖析:本题设置了四个条件:一是符合等价交换原则:二是市场供求关系保持不变;三是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四是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前两个条件是抽象的假定条件,做题时不需要把不等价交换和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题目设置的这两个条件,对于理解题意有较大的干扰。后两个条件是最重要的,做题时必须把这两个条件同时考虑进去,明确是在等式两边同时发生变化,而不是在一边发生变化,如果只考虑一边发生变化,则会错选。因此,这种题型,容易使人顾此失彼而造成错误。五、巧用关键词语,掩人耳目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否则,就会误入题目所设置的陷阱。(例5)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的最主要区别在于:A.二者产生的条件不同 B.价值产生的条件不同C.使用价值的特点不同 D.交换形式不同剖析:审此题时,重在于紧紧抓住“最主要区别”这个关键词语,认清是“最主要区别”而不是一般区别。如果把握不好这点就会选择那些一般区别,从而误选(ABD)。其实劳动力商品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的最主要区别。因此,正确答案应当选(C)O六、医治学习懒汉,另有妙方(例6)影响某种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因素主要有:①商品价格的高低②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③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④社会经济制度和所有制性质⑤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剖析:本题要考查的是答题者的发散思维能力。有的学生却懒于思考,而表现为思路狭窄,丢三拉四。做此题时应当多方思考和把握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首先要把握市场的内在要素,如价格的高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其次还要考虑生产状况的主要因素,如劳动生产率、科技发展水平、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等因素,这些都直接影响生产状况,从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既从市场的内在因素又从生产状况的直接影响因素来考虑,此题就不难选出(D)为正确答案。至于社会经济制度与所有制性质显然与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无关。现在,各级各类的考试对能力层次的要求都提高了,应试者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正视与面对这个现实。(-)选择题解题技巧选择题的目的是检验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题干在情境设计和设问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后悔莫及。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察内容,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次,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做题的好的经验习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请记住四句口诀:阅读题干找中心(阅读题干材料,找出中心思想,这是前提);研究题眼好入门(研究材料后面的指向,即题眼,明确要朝什么方向进行选择,这是解题的关键);排除无效干扰项(不要急于直接进行选择,而是要先行排除,把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排除,目的是提高选择的准确率);比较之后见分晓(把余下的选项进行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这几乎是万无一失的选择)。附:选择题的十不选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问答题解题技巧牢记问答题解题技巧:一一“五子登科法”:戴帽子——要注重切入语,观点要明确;标号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标清大小点;采点子——用好政治术语,不走江湖;扣料子——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引用材料关键论述;挖坑子——多角度发散性思维;一、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题总体要求积淀要厚一联系试题的背景知识;思路要明一明确答题的具体导向;联系要实一辐射试题的知识背景;逻辑要严一分析推理要有理有据层次要清一推敲试题的答案要点。二、主观性试题解题的总体步骤审题一一审材料(类型、层次、中心观点、材料间的关系)二审问题(范围、角度、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提炼静态信息一促发解题思路)切题一联系知识、选择内容、构思答案答题一描述知识、事理结合、导出观点反思一结论必然、要点完整、估算分值三、主观性试题理想答案的特点要点完整 层次清晰 观点明确 分析到位逻辑合理 思维严密 表达规范 文字简洁四、常见题型的解题要领按照试题的思维特点,主观题可分为:演绎型主观题和归纳型主观题。演绎型主观题(关键词:如何体现、怎样看待、怎样做到)此类题型的特点是:材料丰富一内涵多层指向明确一理论点明演绎思维一合理发散 以事说理一联系紧密解题要领:依据提示呈现知识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对应观点解剖材料依据材料演绎观点归纳型主观题(关键词:分析、说明、意义、影响、措施、原因)要求详细分析材料,对材料进行分层、分段,必要时逐句分析找准、找全原理,然后分要点答出。此类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类:① 图表类主观性试题题型特点:常见形式多为一个或几个图表(表格、柱状图、饼状图、坐标图或曲线图)以及文字材料组成。即图表呈现、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提炼不易、得分不难;答案直观、依赖背乐。其解题要领:对照设问,明确要求(明层次、明方向、明范围);细读图表,提取信息(读表题、读数据、读表注);迁移知识,形成答案(依据教材、结合背景、运用术语);注意细节:〃两比较〃:〃横比〃--〃纵比〃;〃三结合〃:设问一图表内容一涉及背景;〃三忌讳〃:一忌死套教材知识,二忌脱离表题和设问读图表,三忌离开背景导向主观臆断。分析做答:⑴注意表格标题的中心主旨作用,总揽表格。⑵表格内容既要“纵比(事物自身前后不同阶段比较,最明显标志是表格中的不同时间)“一说明”什么在变以及如何变",更要“横比(不同事物之间比较)”一说明事物间的差异或差距(既要总体分析,也要分项说)。中国和外国对比,应该以中国情况为主分析。⑶注意表格小注的补充说明作用,小注是图表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把小注和图表内容结合分析才不会有遗漏知识点。⑷注意表格中的特殊年号隐含重大时政背景。⑸设问是问“材料或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什么经济现象”;是问“谈谈对图表经济现象的认识”还是“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⑹有些时候设问还问“表格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有时是一分为二的关系。②意义类主观性试题。其解题要领:注意限定词语的特殊要求;解剖主体和意义对象的关系;把握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政治。常见分析有:⑴客体分析:即受它影响对象,分别所受的影响,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对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具有的影响。⑵性质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⑶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方面和字句对应分析。⑷范围分析: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对区域影响和整体影响等。从教材和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有关提法找有关说法。③认识评价类主观性试题。常见设问“如何(怎样)认识或看待材料中的经济现象?”或“评析材料中的经济现象?”其解题要领:定性(是什么)一对象的性质判断;分析(为什么)一分析原因、影响、意义;结论(怎么办)一我们的态度、做法。⑴把涉及的现象、事物、观点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积极型和消极型⑵积极型的处理办法:从是什么(对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或观点的含义作必要的解释)、为什么角度展开。⑶消极型的处理办法:对于消极现象的认识,从为什么出现、有什么危害、根治措施的角度展开;对于错误观点,主要说明其错误的表现,或用正确的观点印证其错误。⑷混杂型的处理办法:综合上述两种办法,肯定积极的,批判消极的,两个方面均要从简。④分析原因类主观性试题;第一种方案:从必然性、重要性的角度展开第二种方案: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第三种方案: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内因与外因的角度展开O在很多情况下,要将以上三种方案综合起来分析。⑤措施对策类主观性试题;⑴主体分析: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舆论(新闻媒体、消协等)等四个方面进行做法分析。⑵内容分析:根据设问隐含角度,和材料反映的问题和不足,对应找办法。⑶从教材和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有关提法找办法。⑥指定原理类主观性试题(略)。根据历届考生的经验,提炼出高考答卷的策略,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财富。简言之,答案中应紧扣“三个循环”、“四先四后”和“一慢一快”。其具体内容是:第一循环,通览全卷,知题之深浅。第二循环,先易后难全面答题。第三循环是复查检漏,力争多得分。“四先四后”是指: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高后低,即对难题,选择较高分的题下手;先同后异,将同类型的题放在一起作,有利于唤醒记忆。“一慢一快”说的是审题要慢,答题要规范快速。拿到试卷后,首先要听清监考老师的说明,看清试卷对考生的要求,答题说明和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答卷之前要认真填好卷头,在指定位置把自己姓名、考号等认真填好,在做题时要注意:.审题审题要有一定的程序:(1)考生拿到试卷后,先看该试卷是不是本堂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监考人员处理,然后根据监考人员指令,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写上本人姓名和考号,第H卷还要在卷面右上角的“座位号”栏里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在开考铃响之前如有时间,可浏览试卷,大致估计哪些题熟悉易做,哪些题生疏难做。答题一定要在开考铃响了之后开始。如提前答题将以违纪论处。(2)仔细阅读答题说明。每份试卷前面都有关于本卷考试“答题须知”之类的要求,如哪类考生答哪部分题;哪些题是选答题,哪些题是必答题;哪些题可直接做在考卷上,哪些题要答在另一份考卷上;总共有几页,有几题等等,这些情况在作答前都必须搞清楚。每年高考,都有考生在这方面出问题,或漏看了两题,或漏答了一页,也有多答题的情况,或将该答在另一份考卷上的答在了这一份考卷上。(3)看清题目要求。比如做选择题,就要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是选单项还是选多项。考试中作文卷经常出现看错文体要求的情况,比如1996年高考,要求写一段说明文字介绍漫画,有些同学却写了一段记叙文字,结果被定为末等卷。(4)看清题目本身。数理化等学科要看清符号,英语要看清单词,语文要看清字词。上海市有一年高考作文题叫《父辈》,不少考生写成了《父亲》。一字之差,离题万里。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给予的条件和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的答题习惯有所不同。要特别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考生应从题目的文字叙述,或从给出的示意图中去挖掘隐含条件,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要记住课题,在头脑中保持课题清晰、完整的印象。不能瞎子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答题(I)稳定情绪,有效利用提前入场的10分钟。这期间,可以做几次深呼吸,尽快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按考试规定,提前5分钟发卷,在这5分钟里,主要是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破损、漏印、印刷不清等现象,如有应及时更换;同时浏览整卷,了解一下质量、题型,做到心中有数。(2)合理分配时间。现在的考试都是限时考试,既考答题的准确度,又考答题的速度,要求既快又准确。一份试卷中各题的占分比例不一样,要学会“量体裁衣,看分花时”,分值小就少花时,分值大就多花时。假如一个只有2分的选择题花去你10分钟的时间,那肯定是不合理的,这样势必减少其他题目的解答时间。被某个难题“黏”住后花了大量时间还没眉目,就赶快转移兵力,把其他的先攻下来;最后有时间再集中精力主攻“堡垒”。(3)先易后难。拿到考卷,先做容易题,后做难题,这不但是经验之谈,而且符合心理学原理。刚进考场时,人的心情都比较紧张,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还未适应考场上的紧张气氛,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待做过几题后,特别是做了几道有把握的容易题之后,心情就逐渐稳定下来,智力活动也恢复了常态,这时再做难题就容易成功。而且做的小题越多,拿到的分数也就越多,心里就越有底,自信心也就大大增强。(4)准确快速解题。在认真审题后,要力求答题准确无误。不仅要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对路,还应做到每一步的推导、演算要准确,且书写清楚,格式规范。凡是会做的题,力求一遍做对,提高效率。理科科目求解的原始式尤其要注意准确性。这就要求平时应掌握好“双基”,养成周密思考、严谨解题的好作风,克服一知半解,好高鹫远的习气。(5)遇难题,先跳过去。因为思维卡壳或其他原因,一时解不出某一题,不要过多地纠缠,浪费时间。待其他会做的题完成后,再回过头来攻它。(6)草稿纸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草稿纸上的字迹要清楚,标明题号,以备自己检查时用。选择题也在草稿纸上写出简单的论证过程。草稿纸上做好后,应立即抄到正式卷子上,并应准确无误。(7)不留“空白”。做题“空白”无论如何是不会得分的,有的题不会做或没有把握,也不要空着。对于客观题,如没有把握,要坚持相信第一感觉。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感觉往往是最理想的选择。或者用排除法筛除其中一两个选项,再从剩余的选项中选出较为正确的选项。对于主观题,可以采用“分步”、“分点”得分的方法。会多少答多少,即使写上一些相关的公式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分数,以达到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失分,不易得分处争取得分的目的。(8)保持卷面整洁美观。答题时要注意字迹清楚,标点正确,答案布局合理,保证整张试卷卷面的整洁美观。这除了能得到客观上的好分数外,还能得到主观上的“感情分”。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表明,一个人对某人有了一定认识后,会影响到对该人其他方面的认识和评价。阅卷老师在枯燥、单调的批改过程中,看到整洁美观的卷子,会产生赏心悦目的舒适感觉,会觉得这考生不错,其他能力也肯定比人家好,于是卷面清楚者的得分好上加好,糊涂者的得分差上加差,两者分数比客观分数的差距拉得更远了。.攻克难题高考中遇到疑难题是正常现象。如遇这种情况,一要冷静对待,不必紧张。须知我感棘手的,别人未必不费工夫。二要暂时放下,迂回包抄。前面讲按题序解答,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有的考生可能在开头或中间就遇到难点,这时就应暂且将难题记下,跳过去先抢易做可得分的,然后视时间多少,再回过头来收拾疑难题。高考分数多一分,人生道路便不同,因此,能否突破难题至关重要。同时考虑到每位考生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难;要易,大家易。这样一想,考题再难也不足畏惧了。在思路上可以这样考虑:分析这道题难在哪里?命题意图是什么?存在哪些已知条件、隐含条件?有哪些依存、制约关系?有哪些概念、原理、公式、定理可用来解题?对于“从不相识者”,应设法转化为已相识的问题;对于较难的综合题,要设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还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运用联系的观点,上挂下联,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不囿于一点、一个方向或一个小范围,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解问题的切入口。这样多向思维,逐步分析,寻找突破口,然后大胆切入,会一点就答一点。可以缺步解答、跳步解答、倒步解答(反向推求),能做一步就做一步。如果时间已来不及而又顿悟了结论,可尽快将关键步骤、结果简答于卷面,抢得分数。.检查高考中,主动安排时间检查答卷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没有做完所有试题,也要抽出15分钟做最后的复查,它是防漏补遗,去伪存真的过程,尤其是考生如采用灵活的答题顺序,更应该与最后检查结合起来。因为在你跳跃式往返答题过程中很可能遗漏题目,通过检查可弥补这种答题策略的漏洞。检查过程的第一步是看有无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发现之后,应迅速完成。接下来检查各类题型的解答过程和结果,如有时间要全面复查一遍,时间不够则重点检查。选择题的检查主要是查看有无遗漏,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题目。但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作出的选择。对简答题、论述题和作文的检查,一是要改正错字和病句。另外补充遗漏的内容,删去错误的观点。计算题和证明题是检查的重点,你要仔细检阅你是否完成了题目的全部要求。若时间仓促,来不及验算的话,有一些简单的办法。一是查物理单位是否有误;二是看计算公式引用有无错误;三是看结果是否比较“像”,这里所说的“像”是依靠经验判断,如数字结论是否为整数或有规则的表达式,若结论为小数或无规则、零乱的数,则要重新演算,最好用其他方法去做,自然这是最保险的措施。另外,检查的内容还应包括考生情况登记表的检查,擦净答题纸上的零散痕迹或标记(避免计算机把它们当成答案处理)。同时,为了提高检验时间,检验宜“以粗为主”,“粗细结合”。“粗检验”着重检查解题过程与解题结果的合理化。“细检查”则要检查运算结果的正确性。通常所用的检查方法有:(1)浏览。对整份试卷作个粗略的检查,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是不是所有题目都答了,是不是按要求做了,有没有弄错题号的。(2)逆向检查。这种方法在理科各学科中用得比较多。原来用加法,检查时用减法;原来用乘法,检查时用除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克服错误的思维定势,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方法。(3)变换方式检查。如果某个题目有多种解法,在检查时就换一种解法,以判断原来解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这种方法适宜检查演算和证明题。这种检查法有一定难度,且要有充裕的时间。需要强调的是,检查时不要轻率地改动原来的答案。一般来说,在模棱两可、不能对知识作正确回忆,而且自己也无法进行检验与推导的时候,宁可相信第一次的答案是对的。高考是要分秒必争,分分计较的考试,未发出考试终止信号,即使答题和检查完毕,也不要急于交卷;应再次复查答卷,推敲答案,做必要的修正。.涂写答题卡10注意考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因涂写答题卡出问题而失分的现象很多。表现为:没涂试题类型;没涂考号或涂错考号;没涂或涂错科目代号,等等。在填涂答题卡时有10个问题,需引起考生注意:(1)涂写太轻、太细:此种情况以女生为多,原因是铅笔削得过细,涂写用力太小。(2)涂写不均匀、黑度差别太大:阅卷机是根据涂写色差值来识别所涂符号的。涂写深浅不一,机器往往形成误判。(3)连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紧挨着的答案在一条线上,一笔涂写完,往往会造成机器采集信息失误而失分。(4)斜涂:即在框内任意斜划一笔或画出框外也往往会造成机器采集信息失误而失分。(5)漏涂:只将答案写在试卷上而忘了涂卡,结果不能得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6)偏涂:涂得太偏、太偏上或太偏下,无法进入电眼“视区”,造成丢分。(7)擦抹不净:修改时,原来的笔迹擦不干净,造成机器判断失真。(8)非铅笔涂写:有的考生不按要求用相应的铅笔涂写,却用圆珠笔、钢笔涂写。铅笔划的标记,吸光性强,容易使机感到光电信号的差别,而其他笔则不具备此种特征,机器可能形成误判。(9)答题卡背面不干净:如果答题卡背面不干净,或桌面上不干净把答题卡背面弄脏,也会造成机器采集“信息”失误。最好在答题卡下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硬纸板。(10)把答题卡弄穿、弄脏:因为用力太大,把答题卡弄穿,也会造成不应有的失分。如果答题卡正面有泥土,或弄上水滴以及沾上墨水,把答题卡弄脏,也往往会造成不应有的失分。选择题是高考政治试题中一种稳定的题型,因其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特点,因而能有效地发挥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等方面的能力。综观近几年政治学科高考,考生在选择题部分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试题所采用的干扰方式缺乏了解。为有效地提高考生解答选择题的正确率,本文试结合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的部分选择题,探讨政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以期广大考生能从中受到一定的启迪。选择题有两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由于有其共性,故放在一块进行分析。解答选择题应注意以下步骤:一、认真审题:透彻地理解、弄懂题目的含义,找出题目的意向性的过程。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它包括审题干和审题肢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步:审题干,要明确以下三点:⑴题干的选择方向,是正向还是反向选择;逆向选择题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正确的选项不能入选。⑵题干的命题类型,是概念、原理(或观点)的理解、判断型,还是比较、事实的分析、综合型;⑶题干的规定性,包括要求选择的范围、角度、层次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表现不同题干时侧重点不同。如时空范围:“现阶段”,还是“历史上”;是“社会主义民主”,还是“资本主义民主,,。、内容范围:是“经济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是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内容,还是有关“国家制度方面的知识,,内容。‘逻辑方面:是以果寻因,还是以因求果;是找区别点,还是要找共同点。在审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题干的主题词、中心词和限制词,因为它们是选择题的决定因素,即题干的规定性,体现命题的意图。在此应着重注意以下几对词语:①表明与说明。表明和说明最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这种题也是高考中出现最多的试题。表明往往是说现象、非本质的东西。说明往往是本质的东西。[例]日本第40届从议院选举揭晓,自民党的议席未过半数,七党一派代表日本的新党领袖细川护熙当选为日本首相。执政38年之久的自民党成为在野党,这表明:A.日本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B.日本首相的选举程序发生了变化C.日本以议会选举的结果区分执政党和在野党 D.日本的政体发生了变化答案只有C正确。如果用说明,A答案就应该是正确的。②表现与体现。该组词语与表明和说明相同。(表现同表明,体现同说明)③根本与本质。根本是最终的、本源的。本质是事物内在的联系,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征或性质。根本区别指一事物根源性的最终的区别。本质区别指一事物本质特征的区别。[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其本质区别除了上述区别外,另有在分配形式上的不同,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不同,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不同等。指导二者区别开来是做此类题的基础,否则是易选择失败的。④是与指。“是”可以引导下文,可以地对上文的说明、解释。“指”是引导下文对上文的定义和总结概括。[例]民族平等是:A.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最基本观点;B.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C.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一律平等;D.建立在消灭民族差异基础上的真实平等.答案是A、B、Co如果把本题题干改为“民族平等是指”,题肢不变,那答案只能选C。⑤“决定”的双重含义。“决定”在政治学科是较重要的词语,但一般都是从哲学上理解其含义的,一事物对它事物构成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例]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主观都是由客观决定的。“决定”有其另一种含义,即对如何行动下主张。如果分不清决定的不同含义就会造成对选项的错选。[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A.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B.纸币的面额是由国家决定的;C.每种面额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本题中的决定是后一种含义,我们在教材中学习的“纸币的发行量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量决定的”。凡“决定”是第一层的含义也就是哲学含义。如果混淆其双重性,本题就很难选对。第二步:审题肢注意确定四种不同的题肢1、确定哪些是正确的题肢,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2、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3、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即题肢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4、确定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一级引申选,二级引申不选。怎样排除题肢是“二级引申”的选项所谓一级引申,是指题肢和题干直接发生联系。二级引申则是指必须要不一些中介,才能使题肢和题干发生联系(如原因的原因、结果的结果)。[例]1996年高考政治第22题:“……我国对第十一世班禅的认定,使用权达赖的阴谋归于破产。这一事实表明:A、我国政府尊重宗教习俗B.宗教信仰问题属于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C.宗教问题就是政治问题:D.我国反对利用宗教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该题A肢和D肢不需要任何中介条件,直接和题干发生联系,属一级引申;而B肢必须要有A肢这个中介条件,才能和题干发生联系。这就是:题干表明我中政府尊重宗教习俗呢?原因这一就是宗教信仰问题属于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可见,B项属二级引中,应排除。C肢本身表述有误。故A、D肢为正确答案。由此可见,在解不定项选择题遇到拿不准的题肢时,关键是界定它是一级引申还是二级引申。第三步:审查题肢是否与题干存在必然的联系,题肢必须是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题肢。二、解题的基本方法——“排除肯定求证法“排除”,就是排除本身错误的选项和本身没有错误但与题干要求无关的选项。“肯定”,就是肯定本身无误并与题干要求相关的选项,“排除”和“肯定”均是初步的,只有经过“求证”方能作最后结论。具体来说:第一,排谬法:排除题肢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但逆向选择题除外。[例]:(2000—21)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本题A、B肢中的“自动”、“自发”提示我们这两题肢是错误的,可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可判断C肢不准确。第二,排异法: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须予以排除。[例]:(2000-22)耗资数十亿美元,采用了当今通信领域数十项尖端技术的“钺星”全球卫星电话系统,最终因价格过于昂贵,用户稀少,公司严重亏损而宣告关闭。这件事表明A、产品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其市场占有率的高低B、高科技产品不应定价过高C、科技创新和心产品开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并接受市场的检验D、竞争机制导致了企业和产品的优胜劣汰第三,排重法: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而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这样的题肢须排除。[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要求A、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B、在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D、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简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题肢A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用排谬法加以排除。题肢C、D混淆了国有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题肢本身错误,用排重法加以排除。应选B。第四,排倒法。如果题干与题肢属因果关系,要弄清谁为因,谁为果,有无因果。无因果者排除,因果关系颠倒者排除。其中因果关系颠倒者居多,故可称排倒法。该题型有四种情况需引起重视。一是要区分清楚原因的性质,即“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二是是否针对了结果回答了原因(注意原因和结果的对应性);三是要注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四是选肢是否是题意简单重复;[例]: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尽管李登辉、陈水扁不遗遗力地搞“两国论”、“一边一台”,但它们最终是要失败的。因为A.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部分,从来就不具有国家主权B.台湾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祖国C.违背全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的意愿D.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答案选AC第五,四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中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的规定性,则予以排除。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有着严格的规定性,务必准确把握,慎防题肢用相似的词语、符号,暗中将它的意思(内涵)改变,使其成为错误的选项。[例]:在下列有关国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任何一个国家的性质都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C.同一性质的国家一般都采取相同的政治制度。D.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本例中B项将“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偷换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项将“防御外敌入侵”偷换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题肢的内涵之和应等于题干。如果题肢的内涵小于或大于题干,都不能说明题意,都违反了同一律。[例]: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是:A.国家最高执行机关。 B.全民的代议机关。C.国家的一切活动中心。D.国家的立法机关。本例中的A项内涵小于题干,C项的内涵大于题干,都不能选。③题干和题肢的外延必须对等。[例]:我国的政体是:A、民主共和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C、议会民主制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答案只能选B。尽管AC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算对,但其外延大于国政体的外延。因而不能选。D是政党制就不用说了。④慎防以偏概全的题肢。以偏概全的题肢是指用片面的题肢,或者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的题肢,来说明需要全面、完整说明的题干。[例]:国际反动势力从来没有放弃敌视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立场。从50年代后期开始他们在武装干涉的一手失败以后就把政策重点转向“和平演变“,运用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与国内敌对势力结合,进行颠覆活动。这说明:A.国际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颠覆已由两手转变为一手。B.“和平演变“战略是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的外部条件。C.国际阶级斗争和国内阶级斗争是紧密联系的。本例中A项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三、考试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的解题方法情况1:在解答选择题时,遇到生疏的或未接触过的观点怎么办?解答:将正向选择和反向排除相结合,将学科知识和生活常识相结合,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例](2000-21)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D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本题A、B肢中的“自动”、“自发”提示我们这两题肢是错误的,可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可判断C肢不准确。情况2:最佳选择题中,感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肢都可以选,怎么办?解答:首先,一定要领会题干的中心意思或总体的逻辑关系,然后比较各题肢,只有与题干的中心意思联系最直接、最贴近的才能选,不能作无限延伸。千万注意,这是最佳选择,不是所有符合题意的都可以选。如果仅仅与题干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意思吻合,也不能选。[例]:(2002—12)2001年8月31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在广西贵港市正式建立。它采取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两条工业生态链:甘蔗制糖一制糖废料制造酒精一酒精废液制造有机复合肥;甘蔗制糖一蔗渣造纸一黑液碱回收。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D.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本题题干的中心内容或第一层逻辑关系是两条工业生态链各自的内在联系,揭示的是生态链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题干没有说明作为整体的工业生态链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选C;利用制糖废料、酒精废液、蔗渣等生产出新产品不是题干突出强调的内容,故不选B、Do情况3: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解答:组合型单选题可分为不规则型与规则型两类。第一类,不规则型。即各题肢被组合的频率不一致,有的被组合的次数多一些,有的被组合的次数少一些。对这类题可采取高频排误法或低频排漏法来巧解。[例]某省要求干部在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上下工夫。他们提出,只有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勤政廉政,才能促使经济“中心”升位,兴省兴国。这一要求所蕴涵的哲理有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②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③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④辩证法要以唯物论为基础⑤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A、②③⑤B、①④C、②⑤D、①③⑤[巧解]高频排误法:⑤是组合频率最高,判定⑤为假命题,凡是包含⑤的组合都排除掉,由此排除A、C、D,快速选对B。低频排漏法:④是组合频率最低的项,仅出现一次。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就是深入实际,坚持了唯物论,只有这样,才能有经济“中心,,升位的矛盾转化的辩证法,选b。第二类,规则型,即各题肢被组合的频率相同。根据组合次数的数量,常见的有两次型与三次型两种,即各题肢均被组合两次或三次。对三次型的选择题,可采用选一排误法,即在所有的题肢中,能确定一项一定不能入选,再排除所有包含这一题肢的组合项,从而快速选对答案的技巧。[例]2004年2月11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治禽流感工作,批准了《关于应对禽流感疫情扶持家禽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这可以被视为国务院①发挥经济管理职能 ②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力③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 ④行使国家最高权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巧解]该题中④就是这样的关键题肢。回归教材,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是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只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选A。对二次型的选择题,可采用综合法,将排误、排漏、比较等方法有机结合,综合使用。[例]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肝脂其中,张口置于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④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是真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巧解]看有没有能准确判定一定不能入选的题肢。④认识既有可能是真理,也有可能是谬误,由此断定该肢观点错误。包含④肢的组合C、D即可排除。正确答案一定在A与B中。重点突破②③。题干引文未涉及到客观条件对实践水平的制约作用,属无关真命题,③肢不应选。“园户之家”正是在“蚂蚁能治虫”的正确认识指导下,买蚁、养蚁,促进柑桔种植业、柑蚁养殖业的发展的,由此确定②肢应选。②、③只要能准确判定其一,就可选对A。情况4:在解答不定项选择题时,遇到把握不准的题肢怎么办?("正确、有关“)解答:在正向选择的情况下,该题肢错误的不选;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的不选;与题意有关,但不符合题目设问具体要求的不选。(注意,在不定选中即使与题干中某层意思吻合,也可以入选。)特别要关注题干最后的设问性表述。通过上述思考仍不能排除的,应该选入。[例](2001—26)“权利的真正源泉在于义务。”这句话意味着:A、BA.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B.履行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前提C.只有先实现权利然后才履行义务 D.履行义务必然要享受权利本题命题的意图,就是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题干突出强调履行义务对于行使权利的重要性。A、B两肢符合题目要求。C肢表述是欠妥的;D肢尽管也是反映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但它与题干的角度相反,强调的是权利对于义务的重要性,不选。情况5:在解答选择题时,哪些逻辑关系或表述可帮助我们进行判断?解答:这要视具体问题而论。一般地说,“只要……就……”、“……就是……”以及一些极端性的、绝对性的及排除条件性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在正向选择时一般不选。[例](2000—28)在5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一些西方国家试图把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作为先例,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长们则在发言中明确表示反对上述观点。这是因为:A、B、DA、一国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B.尊重国家主权是联合国的基本准则C、人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 D.宣扬“人权高于主权”是强权政治的体现C肢将“人权问题”与“主权问题”完全等同,无疑是错误的。问题1示例中的A、B肢即为排除条件型,也是不正确的。情况6:选择题中说法错误的题肢一定不选吗?解答:题干材料为对客观现象的描述或领袖(不等同于名人)的语录,设问指向为“材料说明(表明)……”,这类选择题中说法错误的题肢不选。但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入选。反向选择题中,题干指向为“下列理解错误的有”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情况7:辨析型选择题的解题要领有哪些?解答:辨析型选择题一般以引文、漫画等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漫画往往带有讽刺性。要特别注意:①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对引文或漫画的理解,那么判断一个题肢选与不选并不是以这个题肢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题肢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②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分析引文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错误及其原因,请注意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这是有区别的。[例](2001—15、16)读漫画,假如考生真的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大脑灵”,从哲学上看,他主要错在A、不调查研究,对“大脑灵”缺少了解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C、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D.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2001-16)读漫画,假如漫画中“有了,大脑灵,,高考一准行”是一则误导考生的广告,从哲学上看,它主要错在A、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C.强调客观,不重视主观的努力D.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这一组两题中,前一题是从寄希望于“大脑灵”的考生的角度,后一题是从漫画中人物的角度。两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题肢完全相同。其中,15题C肢是选的,在16题中作为D肢则是错误项,原因在于视角不同。情况8:解答“一材多用”式的选择题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解答:“一材多用”式的选择题是近年高考的保留节目,它主要考查我们对某种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能力。这一组套题中的不同小题,或者是从经济、哲学、政治等不同的分册考查,或者是从材料内容的不同部分考查。解答此类题目关键要在理解整个材料的基础上,认真抓住各小题的设问,明确各小题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材料中与本小题相关的信息是哪些?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例]:(2002——28、29、30)题目略。本组套题的考查,既从材料的不同内容角度,又从哲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角度。2003年的第19—20题都是从哲学角度考查,但每小题的切口各不相同,值得注意。此外,同一小题的题肢也可能涉及到不同分册的内容。如2003年第30题。情况9:对试卷中的古语、古诗词、漫画或图画看不懂,怎么办?解答:高考试卷中引用古语、古诗词、漫画或图画,会考虑到考生的理解能力,不必紧张。如果万一遇到不能理解的,建议:①.结合试题材料中的其他内容或题肢猜测;②.抓住引言中的关键词,即使不能完全理解其意思,也能作答。[例]:(2000—30)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A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抓住A肢中的“不语……神”、B肢中的“不变”、C肢中的“有命”“在天”和D肢中的“异”“变”,结合题干中的“无神论”不难做出正确选择。D肢虽隐含唯物论思想,但直接表述的是辩证法观点.高考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张试卷,我们通常把一卷叫选择题,二卷叫非选择题。一卷的选择题又有单选和多选之分、正确与错误之分,外语学科又有最佳选项的题型。一卷试题的特点有三个:一是起点低,选择题的前几题与会考试题难度很接近;二是一卷的总体难度比二卷要容易一些;三是有些学科的选择题分值比较高,比如理科综合,一题6分。因此提高一卷的得分率对于提高高考总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一卷的得分率?首先要明确选择题的结构和命题意图,这些对于考生来说既是至关重要的又是考生的薄弱环节,我们以单选题(四选一)为例进行表述。选择题命题的标准有四条:一、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二、干扰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三、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四、正确选项分布均匀。对于考生来说后三条都是十分重要的。先说第二条,我们以单选为例,单选题中有四个选项,一个正确选项,其它三个选项是错误的,但不能叫错误选项,应当叫“干扰项”。“干扰项”是有作用和任务的:一要干扰,二要干扰有效,三要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我们有些考生基础扎实、能力强,怎么干扰都不糊涂;我们有些考生知识有漏洞,一干扰就糊涂了,这就是干扰项的功能与作用。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回答单选题的时候用排除法,这是可以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很容易就排除了,这两个选项中我称之为“次干扰项”;剩下两个选项的筛选难度加大,考生很难下决心,这两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选项,另一个就是我称之为的“主干扰项”,“主干扰项”的任务是要把学生学习典型的错误干扰出来。2007年北京市文科综合有一道选择题,正确选项是D,统计结果有59%考生选择了A,那么A就成了主干扰项。这时候考生要从知识网络中把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依据”一一基础知识——调动出来,仔细运算、做图分析、认真思考,最终将主干扰项排除,千万不能猜、押。为了保证干扰项有效,各选项的长度、结构大体一致,所以判断时不能以文字多少、结构变化为依据。所谓正确选项分布均匀是指A、B、C、D都安排了正确选项,当然正确选项不能按A、B、C、D顺序排列,有的时候临近两个试题的选项都是A或B,这样题与题之间又可以构成干扰。总之排除干扰要从基础知识出发,认真思考、认真分析。提高一卷得分率还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珍惜第一判断,许多考生在思考选择题时的思维方式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不是主观猜测,它是“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对考生回答选择题和填空题有特别的作用,当然直觉思维的后续工作是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思维结果和检验结果一致,那么这个答案肯定是正确的。第二,一卷选择题的前几题虽然不难,但一定要复查!原因很简单,在刚开始答题时,心情比较紧张,慢慢的心情就放松了,这是考试心理规律,因此对前几题一定要认真复查,有错必纠。把握三对关系提高政治高考后期复习实效性随着教育部考试中心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考试大纲》的颁布,师生都进入了认真专研考纲,精心组织高三政治后阶段复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复习,师生必须摒弃简单的重复综合训练,要在节省教学资源,缩短教学周期,提高教学效率上下工夫。下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就政治高考后期复习应注意的指导思想、方法、措施等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找准立足点,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第一轮复习中,一般都是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到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查漏补缺的规律进行。第二、三轮复习侧重掌握重点知识内容,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下功夫,讲解的内容跨度较大,练习综合性强且与现实问题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习题的参考答案也随之越来越带有时政化倾向。随着复习内容的拓展,许多同学往往自觉不自觉的轻视书本,认为看不看书本无所谓,背不背理论关系不大,进而抛弃书本,结果导致理论水平明显下降,体现在解答客观题失去理论依据靠瞎蒙,解答主观题言之无物靠乱写,洋洋洒洒,天马行空。因此,后期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变的肯定是题目的背景材料,题目的设问,这是绝对千变万化的。而相对稳定不变的一个是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个是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应该怎么去审题,怎么答题,应该怎么分析具体材料,有针对性的、概括性、较完整地来回答问题。在政治高考后期复习中,为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应指导学生认真做好以下两方面。1、将考试内容系统化、网络化。教师应要求学生复习必须立足于课本,熟练掌握政治教材和《考试大纲》中所涉及内容,指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串通、综合起来,形成网络加以强记。因为万变不离其宗,考来考去,也不过是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罢了。如果我们能够对课本上所学的这些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那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遇到什么题都可以从容应对。所以,后期复习我们首先应该回归课本,通过列知识结构图表对原来已经复习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这既有利于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又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具体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考虑的更准确、更全面。具体做法:一是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上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似知而非甚知的感觉;二是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顺序记住各部分的知识点,重难点及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的头脑里得形成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科知识树,各部分知识纵横贯通,精简浓缩。如:对经济常识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主线,具体内容可以分为经济理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对外经济五大部分,政治常识要能理解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主线,哲学常识则要理解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价值观四个部分里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三是对学习中形成的一些核心概念、正确的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2、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平时复习中指导学生解题时能遵循这样的思路:(1)阅读题目。(2)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3)判断问题和情景材料有无不符合的知识、原理。(切忌不加选择,把头脑中的知识全往题目上搬)。(4)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和答题方法来表达。(常见的答题方法主要是归纳法和演绎法)。为在练习中减少失误,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应要求学生做到:(1)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错误的原因。(2)在错误的旁边加以批注,建立错误档案,分类归纳。(3)找出正确的解答方法。(4)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做错题,然后与正确解法进行对照、比较,以便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记忆。二、把握练与思的关系,在考试中体现能力在政治高考后期复习阶段让学生做必要的高考模拟训练题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最好的复习,还可以通过做题发现问题,以便在复习中及时的查漏补缺。同时,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知道自己在知识方面究竟有那些地方学的不扎实,理解的不够透彻,以便在考试前及时的将这些缺漏的地方补齐,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综合训练阶段,为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充分结合起来,应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读题、审题要仔细、慎重。(1)对“熟题”的审查不要凭印象,应当特别仔细,认真阅读,注意它的细微变化。(2)对新颖的生题审查要耐心。只要耐心多读几遍,熟能生巧,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3)注意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4)阅读题目时注意区别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弄清题目内容是属于教材的哪一部分,然后再根据题意认真作答。2、答题要确切、简练,书写规范、工整,尽量采取要点式答题。答题时要准确应用政治术语,防止用原理生搬硬套,避免出现答案写了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3、建议学生按顺序作答,因为命题人在命题的时候,是按梯度逐渐地提高对考生的要求,所以按顺序回答,能力容易发挥出来,后面试题难度高,学生如答不顺利,容易产生障碍、恐惧或者慌乱。再者,如果考生先答后面的主观题,然后再回头做客观题,脑袋的信息装得过多,可能干扰自己的思维,考试的出错率就有可能增大。当然,考场上合理的分配时间也是应试成功的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加强定时训练,使学生视个人实际把握答题速度。此外,抓薄弱环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至关重要。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要督促学生化时间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多想,毛泽东说过,多想出智慧。文科的问答题,文字障碍很小,只要头脑里想清楚了,这个题就八九不离十了。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模拟训练不断发现知识漏洞,正确地认识自己,针对着自己丢分的地方来复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什么地方丢分比较多,就复习那儿。就如同大扫除一样,现在时间已经很紧了,不适宜整个再扫一遍,我知道什么地方比较脏,就扫那个地方,干净的地方不用再扫了。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把积累了将近一年的平日做的较重要的高考练习,特别是近几次模拟卷子拿出来,分析自己什么地方丢分了,丢分的地方能不能找回来,最低的要求是如果再考原题,要能得满分,最好的是通过这一个题,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触类旁通。只有这样,自己的知识结构才会得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水平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三、把握中心点,处理好考点与热点的关系高考后阶段复习要注意掌握好那些与考点内容相关的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并且政治高考试题从来都不回避社会重点、热点问题,而且还往往是迎着热点上的。时事政治在高考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考纯时事政治,这样的题占的分数比重比较小,百分之十几;第二种情况,就是以时事政治为材料来出题,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都可以使用。对这些国内外大事的了解,不仅对人提高觉悟很重要,对于高考取得好成绩也至关重要。高考的改革发展到今天,强调从总体上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核。由此可以看出来,它不可能为考材料而考材料,也不可能为考知识而考知识。而是通过材料和知识,考查你的能力,考查你的素质。理论联系实际,除了有观点和理论,还需要了解实际的材料,如果你不了解这些,你这个观点和理论就没有办法运用。比如说,台湾问题和《反分裂国家法》,我国的扩大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三农问题等社会热点,学生对它们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谈得上进行综合,进行分析。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中的热点和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所学过的基本理论,用这些理论来联系实际。联系实际的时候,要注意多角度看问题,多层次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进而达到题目所要求的各个要点,从而得到高分。学生接触的媒体多,视野广,他们普遍对时事、新闻都很关心,也感兴趣。在政治后期复习课中,教师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问题,组成一个专题复习,一并进行讲授、分析,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铺开一个信息背景,以具体材料作为切入点,它就可以辐射到其它的热点问题,学生就既能知道大的背景材料,又会从具体的微观材料切入。比如说三农问题,它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村问题,那么农村中的农民的关键问题又是就业问题。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剩余人口越来越多,农民怎么增收,就包含一个剩余农业人口怎么就业的问题,两个不同的热点问题,在考试时是可以综合到一起的。事实上,这就有两种基本的复习方式:一种方式由热点辐射考点,另一种由考点辐射热点。总而言之,政治高考后期复习作为学习、备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决不可以掉以轻心,学生只有把握好了这一个重要环节,其知识结构才能得以进一步完善,知识水平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所以说教师在后期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复习指导,使其夯实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高考,在我们这个有着千年科举制度的国家里,几乎是每个家长与学生心目中的头等大事。每年高考分数刚一揭晓,媒体就着力于对高考状元的报道,从学习经验,到生活起居,成长经历,细致入微,显然是将高考状元当成偶像来塑造。可是,人人成为“状元”并不现实,现实的是如何减少失利、考出自己的实力与水平。针对考生的这一要求,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阅卷教师反馈的信息,对高考失利进行了分析。一、浮躁不踏实通过几年的努力,同学们参加了大大小小难以计数的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一些同学感觉到自己的成绩似乎到了“极点”了,再也难以提高了,于是他们在思想上放松了,学习上反而不如高中前两年抓得紧。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遗忘是在所难免的。要想在高考场上取得好成绩,只有静下心,踏踏实实地阅读教材、完成习题,在分析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拓展知识,并把基础知识牢记在心。还有一些同学因为急于提高考试成绩,错误理解了主干知识在高考复习中的重要地位,过分强调集中精力突破重点,忽视全面阅读教材,把教材的基本内容变成了彼此分离的条条款款,在知识上出现了漏洞和缺陷。比如,2007年四川卷第26题所考查的市场流通所需要货币量的计算、天津卷第29题所考查的利率和汇率的知识,2006年四川卷第24题、全国卷II第25题关于股票价格的知识等,教材都是作为阅读材料介绍的,好像并不那么重要,于是一些考生常常被这类有点“偏”的试题弄得束手无策。重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因此忽略全面阅读教材,高考命题者常常会考虑知识的覆盖面,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以外的内容也会有所涉及,我们不得不全面掌握教材的理论知识。二、缺乏自信心高考场上的失败者,多是一些怨天尤人的悲观者。也许,大多高三学生的感情是脆弱的,我们可能因为一场模拟考试的成功而豪情万丈,也可能因为一道难题而丧失信心,因为太多的考试与排名、太多的成功与失败,让我们患得患失,难以自拔。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次两次的经历来衡量自我,不能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就怀疑自我。人生有太多的奇迹在等着我们,不到最后绝不轻言失败,不到最后绝不轻言放弃。无论还有多少缺陷和问题,只要坚信自我挑战困难的能力,缺陷总会被弥补,问题总会被解决,成绩总会一天天提高。其实心态也是影响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如果调整好心态,以平常心态对待复习与考试,减小心理性错误的比例,得分将大大提高。据湖南省考试院统计,2004年高考中,未在试题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的试卷共有3963张;因书写不当或用笔不当,导致答案扫描后模糊难辨,从而影响阅卷和失分的试卷,共有569张;答题出界的试卷共有238张,共有1880名考生未填座位号,235名考生错填座位号,17名考生将准考证号填在了座位号栏内,并因涉嫌作弊,当科成绩被计零分。此外,共有1495名考生发生涂卡号码错误。类似失误,在各地历年的高考答题中都存在,可见这些考生是多么的紧张。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一般不会出现类似失误。三、知识理解不到位一道设计比较好的选择题,其错误题肢常常有一定的干扰性,这些具有干扰性的错误题肢,常常符合题干的某些要求,其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时就是正确的观点),考生稍不细心,就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加上一些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某些概念或观点没有理解透彻,而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又常常成为高考文综试题关注的热点,那些不求深入理解、浅尝则止的考生,在考场上就只好凭个人感觉、凭主观臆想解题,结果常常误入陷阱。要避免误入陷阱,有必要结合平时考试或作业,建立个人的错题集,对一些易错知识点进行剖析,注意对相关、相近、易混知识点进行辨析,准确全面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解题时,考生要运用辩证思维对试题进行分析,全面、仔细、正确地理解题干(包括文字和图画等)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深入分析“题眼”(关键词语),准确全面地把握题干的规定性,顺利排除试题设置的干扰,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排除,选出完全符合题干规定性的正确题肢。四、缺乏应试技巧有的考生惟恐时间不够,有的考生没有把握基本的审题技巧,或者无视试题背景的暗示,或者忽视试题设问的指向,或者忽略不同小题之间设问的承接性,在没有弄清题目要求的情况下,匆匆答题,虽然洋洋洒洒数百字,却离题万里,失分严重。对那些粗心的考生来说,经验有时也会成为失分的理由,在考场上遇到那些平时做过的似曾相识的题,他们会机械照搬平日里教师给的参考答案,很少去注意高考试题与自己曾做过的那道题有何细微的区别,结果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比如,2007年四川卷第38题第(1)问:“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分析制定物权法的意义这类问题大多数考生在平时都接触过,但平时的试卷一般是从经济学或政治学的角度分析的,(笔者以为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正是本题的创新所在)一些考生凭经验照搬平时的答案,这当然就要出错了,因为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答案会截然不同。又如,2007年上海政治卷第39题第(2)问:“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图1、图2和图3所示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对图1反映出的我国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低于内资企业这一现象,我们平时练习过的试题大多要求考生分析其“不合理性”,如果我们照搬参考书上的答案,就根本不能得分。总之,那种仅凭“灵感”或者寄希望于“似曾相识”,去凑合应付,确实是极端危险的。另外,有的考生因为担心答不全,画蛇添足,有用无用的写一大片,让评卷教师去找答案,或者由于出现了错误性的表述,使原本正确的那部分答案也不能得分了,或者是答案太杂乱评卷教师也找不出正确答案。也有的考生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或者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高考本身就是成长路上的一个过程,如果能够杜绝高考失利的种种因素,即使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也不会因此自责和难过,至少我们还能收获一份经验,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按要求规范答题按要求规范答题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按要求,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因为扫描后试卷模糊易失分;一定要在规定区域内答题,因为超出范围会在扫描时被切掉。认真答题,仔细检查,防止在答题过程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写错字母,更不要出现漏答题目或答错了题目位置等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现象。关键词不可遗漏高考改卷,按点得分。在阅卷过程中,评卷老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或者关键步骤上,有则得分、无则失分;而且往往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所以考生在作答时,要尽量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回答要切合题意答出关键词。在回答不自相矛盾的情况下考生可以多分点,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答得全面些,不然如果只是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答得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回答要有技巧高考改卷,对于可给可不给的分,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给分。所以每个评卷老师都有误差分内的拍板权,因此,要想拿到误差分,就必须让评卷老师满意,因为加起来就是好几分了,故应当予以重视。实践证明,要多得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要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2)能答则答,不能答也要有条理地答上几点。3)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尤其避免不分点,嗦嗦一大堆,很容易影响阅卷人员的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麻烦,引起失分。4)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审题清楚多方思考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答案合理即给分。故考生平时备考时要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要仅停留于死记硬背上。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审题,把题干关键条件、所问问题理解透彻。回答时要避免丢三落四的情况,或者一看太难,就犹犹豫豫,改来改去,或者干脆不答,就一分也没有,造成失分。所以答题时要多方面思考,勇于解答。考前3天,心态平稳最关键到了现在,对知识的掌握都已成定局,此时,倒是平稳心态,让自己在高考中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才是关键。在这里,本报特意请来心理专家、高考阅卷老师、往届优秀高考生为考生及家长指点考场应对法则及夺分小技巧,希望能助力考生稳定发挥考出水平!点评老师:陈佐狄,福建省心理学会会员,泉州现代中学心理咨询室负责人。考前3天,适当“热身”在考前3天,很多考生认为万事大吉,完全不沾书本,这是十分错误的。此时,重要内容虽然已经掌握,但还是要适当浏览一下,如历史、地理、政治的基本知识,语文的文学常识,英语的单词,数学的公式等。已经考过的试题也应该看一看,把经常出错的地方再强化一下,适当做一点“热身题”。所以,建议考生在考前3天最好还是适当翻阅一下书本,这样不仅使这些重点内容始终在大脑中处于待提取的激活状态,而且可以使自己心里踏实。考前1天,注意细节准备考试前1天的考生可以在头脑中“放电影”式地适当回忆第二天的考试科目内容,不需要再进行细化的复习。有的考生越到考前越会突然产生“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的想法,这时候可以针对自己担心的问题翻阅资料,但点到为止即可,不需要再过多细化,自己吓自己。在考前1天,考生关键是做好备考的细节工作:比如饮食要遵循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级乐理课件教学课件
- 幼儿乘机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乙方接受房产抵债具体协议
- 2024供应链管理运输合同
- 2024年度专利申请成果转化许可合同
- 2024年度搬厂工程安全监督合同
- 2024年度市场营销策划执行合同
- 04版无人机研发与销售合同
- 2024年度文化艺术品收藏与展览合同
- 2024年度无人机采购与租赁合同
- 安全驾驶培训
- GB/T 30595-2024建筑保温用挤塑聚苯板(XPS)系统材料
- 山东济南天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培训
- 托班语言夏天课程设计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二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招商银行】跨境电商行业深度报告: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升级“四小龙”吹响出海集结号
- 2024年软件资格考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卷及解答参考
-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无答案)
- 光伏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含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