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教案《中国政治制度史》授课提纲上篇:(古代政治制度)第一章从王权到皇权制度的发展1、王权制度的发展和所受到的制约2、皇帝、皇位和皇权3、王位和皇位继承制度4、宗室制度5、皇帝制度的特点第二章中央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1、中央行政体制的发展概况2、中央辅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3、中央政务机构的运行机制4、中央行政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第三章地方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1、地方行政区划2、地方行政体制3、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第四章职官管理制度(吏部)1、官吏选拔制度2、官吏任用制度3、考课和奖惩制度4、等级和俸禄制度第五章财政制度(户部)1、赋税徭役土贡制度2、财政收支3、财政行政体制第六章司法与监察制度(刑部)1、中央及地方司法行政制度2、法规的制定和沿革3、监察行政体制4、监察的职能与方法第七章军事制度(兵部)1、兵役制度2、军事编制和管理制度下篇:(近现代政治制度)第八章国家政权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1、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家政权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2、北洋政府的国家政权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3、军务院、护法军政府等的政权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4、南京政府国家政权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5、苏维埃政权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6、抗日民主政权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7、解放区人民政权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第九章立法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立法制度2、北洋政府立法制度3、军务院、护法军政府等的立法制度4、南京政府立法制度5、苏维埃政权法律制度6、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7、解放区人民政权法律制度第十章行政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制度2、北洋政府行政制度3、军务院、护法军政府等的行政制度4、南京政府行政制度5、苏维埃政权行政制度6、抗日民主政权行政制度7、解放区人民政权行政制度第十一章司法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司法制度2、北洋政府司法制度3、军务院、护法军政府等的司法制度4、南京政府司法制度5、苏维埃政权司法制度6、抗日民主政权司法制度7、解放区人民政权司法制度第十二章文官制度和干部制度1、北洋政府文官制度2、广州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司法制度3、南京政府考铃制度4、苏维埃政权干部制度5、抗日民主政权干部制度6、解放区人民政权干部制度第十三章监察制度1、湖北军政府和北洋政府监察制度2、广州国民政府监察制度3、南京政府监察制度4、革命根据地行政监察制度第一章绪论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政治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政治就是管理国事,政治制度就是国家制度,或者说,国家的管理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5、苏维埃政权法律制度6、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7、解放区人民政权法律制度第十章行政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制度2、北洋政府行政制度3、军务院、护法军政府等的行政制度4、南京政府行政制度5、苏维埃政权行政制度6、抗日民主政权行政制度7、解放区人民政权行政制度第十一章司法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司法制度2、北洋政府司法制度3、军务院、护法军政府等的司法制度4、南京政府司法制度5、苏维埃政权司法制度6、抗日民主政权司法制度7、解放区人民政权司法制度第十二章文官制度和干部制度1、北洋政府文官制度2、广州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司法制度3、南京政府考铃制度4、苏维埃政权干部制度5、抗日民主政权干部制度6、解放区人民政权干部制度第十三章监察制度1、湖北军政府和北洋政府监察制度2、广州国民政府监察制度3、南京政府监察制度4、革命根据地行政监察制度第一章绪论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政治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政治就是管理国事,政治制度就是国家制度,或者说,国家的管理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1.王权制度的形成.商周三代实行是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和以分封贵族为主的政体。王被作为三代最高统治者的专称,并形成以王为核心的王权制度。所谓分封制度,就是周天子分别授予自己的子弟、亲属、功臣或古代先王圣贤的后裔等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去建立统治的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众多的封国就是诸侯。二、皇帝、皇位和皇权.名位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兼并了六国,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秦王嬴政认为王的号对他已经不适用,于是号称皇帝,就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的各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个名号,还有与之相适应的名位制度。汉代以后的皇帝名位制度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表现在相继制定的诸如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及陵寝号等具体制度。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的庙宇称号。谥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褒贬给予的称号。尊号是皇帝在世时接受群臣给予的颂扬之号。陵寝号是对每一皇帝死后坟墓的专用称呼。皇帝名位制度主要特点:第一,集中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皇权专制的最主要特点是规定由一人独治天下。第二,渗透了天命观念,将皇帝的统治意图和一应措置都诿称上天的意志。第三,全面贯彻着以君臣父子、等级上下的礼法思想为支配,以三纲五常等伦理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内容。.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皇权的行使主要是采取批答章奏,对臣僚奏事采用审议复核的方法。皇帝为了顺利行使统治权,必须设置一定的行政组织机构,包括:(1)顾问、辅政、机要和秘书机构。如秦汉的三公到明清的内阁和军机处,在长达二千多年间的中枢宰辅制度的演变过程来看,皇帝控制这套班子的办法是:有意识地削夺和分散宰辅的实际权力,使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等等,来实现对全体臣僚的控制。(2)日常行政事务机构,如秦汉的九卿,隋唐的六部九寺五监,明清的部院寺监等中央行政和事务机构,分门别类地管理各种具体事务。(3)监察机构。是用以监督和检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官员是否恪守封建国家政纪、法纪、有无滥用职权、渎职失职,可以进行弹劾和奏请处分部门。监察系统是单线垂直型的,由君主直接控制和掌握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封建国家政治体制,是以皇帝作为权力的主体,要求把所有大权都归皇帝亲掌或独掌,实行绝对的集权专制。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中,曾经有利于贯彻政令、发挥国力、制止分裂、促进统一,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极端而形成的专横暴虐和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与镇压,禁锢思想,也助长昏愦和腐败,激化社会矛盾,给社会发展造成过巨大的损害。.王权制度的形成.商周三代实行是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和以分封贵族为主的政体。王被作为三代最高统治者的专称,并形成以王为核心的王权制度。所谓分封制度,就是周天子分别授予自己的子弟、亲属、功臣或古代先王圣贤的后裔等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去建立统治的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o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众多的封国就是诸侯。二、皇帝、皇位和皇权.名位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兼并了六国,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秦王嬴政认为王的号对他已经不适用,于是号称皇帝,就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的各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个名号,还有与之相适应的名位制度。汉代以后的皇帝名位制度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表现在相继制定的诸如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及陵寝号等具体制度。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的庙宇称号。谥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褒贬给予的称号。尊号是皇帝在世时接受群臣给予的颂扬之号。陵寝号是对每一皇帝死后坟墓的专用称呼。皇帝名位制度主要特点:第一,集中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皇权专制的最主要特点是规定由一人独治天下。第二,渗透了天命观念,将皇帝的统治意图和一应措置都诿称上天的意志。第三,全面贯彻着以君臣父子、等级上下的礼法思想为支配,以三纲五常等伦理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内容。.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皇权的行使主要是采取批答章奏,对臣僚奏事采用审议复核的方法。皇帝为了顺利行使统治权,必须设置一定的行政组织机构,包括:(1)顾问、辅政、机要和秘书机构。如秦汉的三公到明清的内阁和军机处,在长达二千多年间的中枢宰辅制度的演变过程来看,皇帝控制这套班子的办法是:有意识地削夺和分散宰辅的实际权力,使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等等,来实现对全体臣僚的控制。(2)日常行政事务机构,如秦汉的九卿,隋唐的六部九寺五监,明清的部院寺监等中央行政和事务机构,分门别类地管理各种具体事务。(3)监察机构。是用以监督和检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官员是否恪守封建国家政纪、法纪、有无滥用职权、渎职失职,可以进行弹劾和奏请处分部门。监察系统是单线垂直型的,由君主直接控制和掌握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封建国家政治体制,是以皇帝作为权力的主体,要求把所有大权都归皇帝亲掌或独掌,实行绝对的集权专制。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中,曾经有利于贯彻政令、发挥国力、制止分裂、促进统一,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极端而形成的专横暴虐和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与镇压,禁锢思想,也助长昏愦和腐败,激化社会矛盾,给社会发展造成过巨大的损害。.王权制度的形成.商周三代实行是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和以分封贵族为主的政体。王被作为三代最高统治者的专称,并形成以王为核心的王权制度。所谓分封制度,就是周天子分别授予自己的子弟、亲属、功臣或古代先王圣贤的后裔等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去建立统治的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众多的封国就是诸侯。二、皇帝、皇位和皇权.名位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兼并了六国,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秦王嬴政认为王的号对他已经不适用,于是号称皇帝,就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的各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个名号,还有与之相适应的名位制度。汉代以后的皇帝名位制度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表现在相继制定的诸如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及陵寝号等具体制度。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的庙宇称号。谥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褒贬给予的称号。尊号是皇帝在世时接受群臣给予的颂扬之号。陵寝号是对每一皇帝死后坟墓的专用称呼。皇帝名位制度主要特点:第一,集中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皇权专制的最主要特点是规定由一人独治天下。第二,渗透了天命观念,将皇帝的统治意图和一应措置都诿称上天的意志。第三,全面贯彻着以君臣父子、等级上下的礼法思想为支配,以三纲五常等伦理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内容。.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皇权的行使主要是采取批答章奏,对臣僚奏事采用审议复核的方法。皇帝为了顺利行使统治权,必须设置一定的行政组织机构,包括:(1)顾问、辅政、机要和秘书机构。如秦汉的三公到明清的内阁和军机处,在长达二千多年间的中枢宰辅制度的演变过程来看,皇帝控制这套班子的办法是:有意识地削夺和分散宰辅的实际权力,使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等等,来实现对全体臣僚的控制。(2)日常行政事务机构,如秦汉的九卿,隋唐的六部九寺五监,明清的部院寺监等中央行政和事务机构,分门别类地管理各种具体事务。(3)监察机构。是用以监督和检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官员是否恪守封建国家政纪、法纪、有无滥用职权、渎职失职,可以进行弹劾和奏请处分部门。监察系统是单线垂直型的,由君主直接控制和掌握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封建国家政治体制,是以皇帝作为权力的主体,要求把所有大权都归皇帝亲掌或独掌,实行绝对的集权专制。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中,曾经有利于贯彻政令、发挥国力、制止分裂、促进统一,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极端而形成的专横暴虐和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与镇压,禁锢思想,也助长昏愦和腐败,激化社会矛盾,给社会发展造成过巨大的损害。的指导下行使权力。明代六部的建制和职任的划分,仍是仿效《周礼》的六卿制度,但是结合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安排。清代基本承袭明制,但也略有所改。六部分工大体如下:吏部,掌管人事工作。户部,掌管民政财政工作。礼部,掌管文教礼仪及部分对外关系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及武职任免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工作。工部,掌管工程修建事务。二、中央辅政体制.贵族辅政制辅政制度,一般是指“位列百官之长”的“相”或称“宰相”、“丞相”之职。在君主专制的朝代,辅政体制基本上是贵族辅政制.宰相开府施政辅政制宰相开府施政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个人开府,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政令,独立行使权力。因此,这类宰相的权力较大。这种体制主要出现在隋代以前。如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东汉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司马昭、王导、王敦、刘裕、萧道成、陈霸先、高欢、宇文泰等,都是名为二相,八公而专制于朝。宰相开府相对独立施政,显然是与君主专制制度格格不入的,因此其无法持久存在,必被皇权所排挤和取缔乃是必然的。.宰相机构参议辅政制宰相机构参议辅政制,虽设置有固定的宰相机构,但现任宰相无权更换各机构的属员,宰相的变动也不会导致相府人事的变动。皇帝对宰相的控制较严,宰相没有单独裁决政务的权力,而是根据旨意通过政务部门组织实施,宰相无非是高级执行人员而已。从曹魏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但三省的具体职掌分工还缺乏明确的规定。然而,它毕竟是在制度上确立宰相机构参议辅政制之始。隋至清代参议辅政制的形式。隋唐五代宋的形式:三省辅政体制。中书门下辅政体制。翰林学士知制诏承旨制度。枢密宣徽三司使制度。明代内阁与司礼监太监双轨辅政制。清代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制。.辅政制度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第一,宰辅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着皇权进行的。在历史上,许多尊贵的官员及其实际职责,其实都是逐渐演变而来的。宰辅名称的不断变化,正标志着皇权对相权控制的加强和中央集权制的强化。第二,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促使宰辅制度本身不断发生变化的主因。皇权与相权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又是相克相制的。宰辅的地位过尊,权力过大,必然要引起皇帝的猜疑。西汉第一任丞相萧何,屡遭刘邦怀疑,不得不自坏名誉以释刘邦之疑。不断防范和削弱相权,的指导下行使权力。明代六部的建制和职任的划分,仍是仿效《周礼》的六卿制度,但是结合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安排。清代基本承袭明制,但也略有所改。六部分工大体如下:吏部,掌管人事工作。户部,掌管民政财政工作。礼部,掌管文教礼仪及部分对外关系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及武职任免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工作。工部,掌管工程修建事务。二、中央辅政体制.贵族辅政制辅政制度,一般是指“位列百官之长”的“相”或称“宰相”、“丞相”之职。在君主专制的朝代,辅政体制基本上是贵族辅政制.宰相开府施政辅政制宰相开府施政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个人开府,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政令,独立行使权力。因此,这类宰相的权力较大。这种体制主要出现在隋代以前。如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东汉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司马昭、王导、王敦、刘裕、萧道成、陈霸先、高欢、宇文泰等,都是名为二相,八公而专制于朝。宰相开府相对独立施政,显然是与君主专制制度格格不入的,因此其无法持久存在,必被皇权所排挤和取缔乃是必然的。.宰相机构参议辅政制宰相机构参议辅政制,虽设置有固定的宰相机构,但现任宰相无权更换各机构的属员,宰相的变动也不会导致相府人事的变动。皇帝对宰相的控制较严,宰相没有单独裁决政务的权力,而是根据旨意通过政务部门组织实施,宰相无非是高级执行人员而已。从曹魏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但三省的具体职掌分工还缺乏明确的规定。然而,它毕竟是在制度上确立宰相机构参议辅政制之始。隋至清代参议辅政制的形式。隋唐五代宋的形式:三省辅政体制。中书门下辅政体制。翰林学士知制诏承旨制度。枢密宣徽三司使制度。明代内阁与司礼监太监双轨辅政制。清代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制。.辅政制度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第一,宰辅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着皇权进行的。在历史上,许多尊贵的官员及其实际职责,其实都是逐渐演变而来的。宰辅名称的不断变化,正标志着皇权对相权控制的加强和中央集权制的强化。第二,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促使宰辅制度本身不断发生变化的主因。皇权与相权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又是相克相制的。宰辅的地位过尊,权力过大,必然要引起皇帝的猜疑。西汉第一任丞相萧何,屡遭刘邦怀疑,不得不自坏名誉以释刘邦之疑。不断防范和削弱相权,元朝建立行省,简称为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当时在全国设立了11个行省。明朝设置了13个布政司(仍称行省或省)。清朝在明制的基础上定全国为18省。地方行政区划从二级制到四级制,由大及小的层层划分,是政治制度日益完备的表现,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不断深入。二、地方行政体制1.秦以后的地方行政体制(1)省的主要长官及官府机构设置元代的省设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为正副长官。又有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分管省内各种事务。明代在省一级由丞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监察、军事行政。三者合称“三司”,官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清代在省一级设有总督、巡抚,是法定的封疆大吏。总督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在总督和巡抚之下,各省还设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提督衙门。布政使司设布政使一人,主管本省民政财政;按察使司设按察使一人,主管司法和监察;提督衙门设提督一人,主管一省军政。(2)道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唐代的道以节度使为主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形成以方镇割据势力为导向的分裂局面。明及清初的道是监察分区,道的长官又分为两种:驻守某地,称为“守道”;巡察某地,称为“巡道”。乾隆时才专设“守道”和“巡道”,始有固定的辖区和编制,长官称“道员”。“守道”主管民政财政,“巡道”主管司法监察。(3)路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宋代的路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路的机构,主要有四个监司,称为帅、漕、宪、仓。这些官员均由皇帝委派。元代的路是二级行政区划,统属于省。路设总管府,有达鲁花赤、总管、同知等主要官员。(4)府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地方上府的名称始于唐代,有京府和散府之分。府设府尹一人为长官,设少尹二人为副长官。宋代京府设知府为长官,并兼京路留守司留守,后改京府长官为尹。散府设知府事为长官。明清的京府(顺天即北京,应天即南京,奉天即盛京),设府尹为长官,并设有府丞、治中、通判等官。其他各府是承上启下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知府为长官,设同知、通判为协理官。(5)州的主要长官和官府的机构设置东汉时,州作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原为监察区长官的刺史就成为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随后,将刺史改为州牧,又加监军、将军名号,成为割据一方的实际统治者。到南北朝时,确定了州一级军、政组织的规模。隋代改州为郡,降低地方官的等级。唐代为加强地方统治,又改郡为州,以剌史为长官。宋代的府、州、军、监是同一级行政区划。明清的直隶州如府,散州如县,设知州为长官,州同。州判为副官。(6)郡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秦在郡设郡守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掌管全郡事务;设郡尉以辅佐郡守,分管军事;置郡监以掌监察,是中央设在地方上的耳目。他们都接受中央政府的节制,由皇帝直接控制。汉代郡国并行,郡设守(太守)、国设相,为郡国最高行政长官。另设郡尉(都尉)、国设中尉、协助守、相分管军事。东汉时,郡的主要长官是太守,另设丞(边郡为长史)为太守副职。魏晋南北朝因循未变,只是封国长官改为“内史”,职权地位与太守相同。隋代虽仍以太守为主要长官,但不再是唯一的长官,形成一郡三位长官的体制。(7)县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自秦以来,县的主要长官是县令(大县)、县长(小县)。宋代,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元代为县尹,并设达鲁花赤)。历代县长官的职责不变,号称“亲民之官”。(8)县以下的基层行政组织秦汉在一县之内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除外,在县以下,还有亭一级组织。魏晋南北朝基本因循汉代的乡、亭、里体系。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改革时,其中一项就是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其职责是检查和审定户口、征发赋役、办理一般民事诉讼。隋唐五代宋初,实行乡里行政组织。至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制度。金、元在汉族地区实行村社制度。明清实行里甲和保甲制度。里甲制度,其乡村编制是:110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10人轮流担任里长;其余100户分为10甲,10户户主轮流担任甲首,每年轮流一次,十年轮遍。明代十年重新编审一次,清代改为五年。里甲主要职责在于收税和检查户口,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三、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地方行政体制利弊清楚,特点鲜明。其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第二,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然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第三,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从秦建立县级行政组织至清代的2000多年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其数目也总在1500左右。因此,在本级政权结构上也相对稳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地方行政体制的弊端。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地实行治理。诸侯王在有独立行政权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分裂;但对地方管制过死,也必然会限制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地方官为保持位禄。总是致力于专伺上峰意图办事,不顾实际治理效果。这是绝对集权专制统治的产物。总是来看,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利大于弊。第五章古代监察制度一、监察行政体制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以御史所执掌的纠举弹劾,巡按考察为核心的监察制度,可以溯源于西周,但构成“宰牧相累,监察相司,人怀异心,上下殊务”的监察体系是在秦代才开始初具规模的。随着国家政务的日益纷繁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监察体制也相应扩大,至南北朝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而旁及国家其他事务的,有明确分工和权限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垂直型的监察体系。置郡监以掌监察,是中央设在地方上的耳目。他们都接受中央政府的节制,由皇帝直接控制。汉代郡国并行,郡设守(太守)、国设相,为郡国最高行政长官。另设郡尉(都尉)、国设中尉、协助守、相分管军事。东汉时,郡的主要长官是太守,另设丞(边郡为长史)为太守副职。魏晋南北朝因循未变,只是封国长官改为“内史”,职权地位与太守相同。隋代虽仍以太守为主要长官,但不再是唯一的长官,形成一郡三位长官的体制。(7)县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自秦以来,县的主要长官是县令(大县)、县长(小县)。宋代,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元代为县尹,并设达鲁花赤)。历代县长官的职责不变,号称“亲民之官”。(8)县以下的基层行政组织秦汉在一县之内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除外,在县以下,还有亭一级组织。魏晋南北朝基本因循汉代的乡、亭、里体系。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改革时,其中一项就是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其职责是检查和审定户口、征发赋役、办理一般民事诉讼。隋唐五代宋初,实行乡里行政组织。至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制度。金、元在汉族地区实行村社制度。明清实行里甲和保甲制度。里甲制度,其乡村编制是:110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10人轮流担任里长;其余100户分为10甲,10户户主轮流担任甲首,每年轮流一次,十年轮遍。明代十年重新编审一次,清代改为五年。里甲主要职责在于收税和检查户口,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地方行政体制利弊清楚,特点鲜明。其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第二,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然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第三,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从秦建立县级行政组织至清代的2000多年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其数目也总在1500左右。因此,在本级政权结构上也相对稳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地方行政体制的弊端。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地实行治理。诸侯王在有独立行政权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分裂;但对地方管制过死,也必然会限制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地方官为保持位禄。总是致力于专伺上峰意图办事,不顾实际治理效果。这是绝对集权专制统治的产物。总是来看,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利大于弊。第五章古代监察制度一、监察行政体制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以御史所执掌的纠举弹劾,巡按考察为核心的监察制度,可以溯源于西周,但构成“宰牧相累,监察相司,人怀异心,上下殊务”的监察体系是在秦代才开始初具规模的。随着国家政务的日益纷繁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监察体制也相应扩大,至南北朝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而旁及国家其他事务的,有明确分工和权限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垂直型的监察体系。置郡监以掌监察,是中央设在地方上的耳目。他们都接受中央政府的节制,由皇帝直接控制。汉代郡国并行,郡设守(太守)、国设相,为郡国最高行政长官。另设郡尉(都尉)、国设中尉、协助守、相分管军事。东汉时,郡的主要长官是太守,另设丞(边郡为长史)为太守副职。魏晋南北朝因循未变,只是封国长官改为“内史”,职权地位与太守相同。隋代虽仍以太守为主要长官,但不再是唯一的长官,形成一郡三位长官的体制。(7)县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自秦以来,县的主要长官是县令(大县)、县长(小县)。宋代,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元代为县尹,并设达鲁花赤)。历代县长官的职责不变,号称“亲民之官”。(8)县以下的基层行政组织秦汉在一县之内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除外,在县以下,还有亭一级组织。魏晋南北朝基本因循汉代的乡、亭、里体系。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改革时,其中一项就是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其职责是检查和审定户口、征发赋役、办理一般民事诉讼。隋唐五代宋初,实行乡里行政组织。至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制度。金、元在汉族地区实行村社制度。明清实行里甲和保甲制度。里甲制度,其乡村编制是:110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10人轮流担任里长;其余100户分为10甲,10户户主轮流担任甲首,每年轮流一次,十年轮遍。明代十年重新编审一次,清代改为五年。里甲主要职责在于收税和检查户口,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地方行政体制利弊清楚,特点鲜明。其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第二,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然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第三,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从秦建立县级行政组织至清代的2000多年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其数目也总在1500左右。因此,在本级政权结构上也相对稳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地方行政体制的弊端。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地实行治理。诸侯王在有独立行政权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分裂;但对地方管制过死,也必然会限制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地方官为保持位禄。总是致力于专伺上峰意图办事,不顾实际治理效果。这是绝对集权专制统治的产物。总是来看,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利大于弊。第五章占代监察制度一、监察行政体制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以御史所执掌的纠举弹劾,巡按考察为核心的监察制度,可以溯源于西周,但构成“宰牧相累,监察相司,人怀异心,上下殊务”的监察体系是在秦代才开始初具规模的。随着国家政务的日益纷繁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监察体制也相应扩大,至南北朝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而旁及国家其他事务的,有明确分工和权限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垂直型的监察体系。汉朝统治者重视言事谏掰权的行使,经常下求言之诏和求直言极谏之诏。根据《汉书》各帝《本纪》的记载,早在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统治者就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下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就连有名的奢侈荒淫皇帝汉成帝也在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下诏,要求“丞相、御史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及内郡国,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公家派遣车马,将这些应举之士送往京城。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也下诏要求公卿大夫悉心陈言皇帝过失,又令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与内郡国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西汉皇帝下诏求言史不绝书。西汉统治者不仅能够下诏求言求直谏之士,而且能够经常接受臣下的直言极谏。汉代的谏官一般也都能忠于职守,敢于犯颜谏净。汉武帝时,谏官汲黯直言敢谏,常常廷净面折武帝。有一次,他当着众大臣的面指出汉武帝尊儒的虚伪,说:“陛下内心里实际上是多欲,而对外却要假惺惺地施以仁义,这怎么能效法唐尧虞舜时代的至治盛世呢?”武帝见他揭了自己的短,十分恼火,但又不便发作。汲黯的忠直敢言,尽管触到武帝痛处,使武帝一时下不了台,但武帝还是能容忍也,武帝对汲黯始终十分尊重,甚至每次见面前都要认真穿戴好,以免受到批评(《汉书》卷五十《汲黯传》)。汉成帝生活奢侈腐化,大兴土木,修造宫殿、陵寝,肆意增加徭役赋敛,还纵容支持官僚贵戚抢夺民田。谏臣谷永谏净道:由于陛下轻夺民田,不爱民力,以至造成“公家无一年之储备,百姓无旬日之积蓄,上下但匮,无以相救”的危险局面,要成帝赶紧戒奢从俭,停止挥霍(《汉书》卷八十五《谷永传》)。哀帝时,宠信佞臣董贤,董门封侯拜将,气焰熏天,哀帝一次赏赐给董贤的田地就达2千顷,其他官僚、地主、富商大贾也都兼并土地成风,造成广大农民纷纷破产流亡,沦为奴婢。谏大夫鲍宣进谏言大声疾呼:“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这是一亡;县官重责,更赋租税,这是二亡;贪吏并公,受取不已,这是三亡;豪强大姓,蚕食无度,这是四亡;苛吏徭役,失农桑时,这是五亡;部落鼓鸣,男女遮拦,这是六亡:盗贼劫略,取民财物,这是七亡。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治狱深刻,二死;冤陷无辜;三死;盗贼横发,四死;怨仇相残,五死;岁恶饥饿,六死;时气疾疫,七死。民有七亡而无一得,要想指望国家安宁实在是极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要想让刑罚搁置,万民乐业也实在是极难。”(《汉书》卷七二《鲍宣传》)痛切指出当时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而导致的严重社会危机,表达谏官敢于谏帝的大无畏精神。唐代十分重视谏官的作用,重视言事谏窗权的行使。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为皇太子时,就起用原东宫府有才之士王珪、韦挺为谏议大夫,七月,又任命魏征为谏议大夫,为皇帝谏i争献纳。唐代的言谏制度相当完备,有分属于中书、门下两省的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补阙、拾遗、起居郎等各种类型的谏官,谏净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国家在大政方针到皇帝的个人生活都在谏谆之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岭南诸州上奏说,高州少数民族酋冯盎、谈殿等反叛。唐太宗下诏派将军蔺谟发江南道、岭南道几十个州的军队前往讨伐。谏议大夫魏征谏止说:“国家刚安定,创伤没有复原,岭南瘴气弥漫,瘟疫流行,地形险要,路途遥远,军队难以接继。何况冯盎反状未成,不宜兴师动众。不如先派出使者前往晓谕。”唐太宗听从了他的意见,停止南征(《贞观政要》卷九《征伐》;《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太宗贞观元年)。终唐一朝,中央政府与岭南少数民族始终保持友好关系。谏官魏征的谏言对于唐政府的南方少数民族政策的决策可说是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想要修洛阳宫,谏议大夫戴胄上表进谏说:七月以来,霖雨过度,河南河北等地收成还不清楚。国家库藏,军国所需,费用不止,致使国库空虚,百姓丁役赋调不曾减少,现在又要修宫殿,恐怕要劳民伤财,招致祸端。太宗看到表奏后,接受建议,下诏罢修(《旧唐书》卷七十《戴胄传》)。谏议大夫谏止皇帝的劳民工程。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又想修洛阳宫,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批评说:“修洛阳宫殿,是劳弊百姓;国家收取地租,是厚敛百姓。民间风俗好挽高髻,是受宫中的影响,学宫中的坏风气所致。”唐太宗大怒,对左右大臣说:“皇甫德参要国家不役使一人,不收取斗租,让宫人皆无发,这不是居心不良吗?”唐太宗准备以“讪谤”即诽谤朝廷之名将皇甫德参定罪。魏征马上进谏说:“自古以来,上书奏事,通常言辞多激切,若不激切,就不能打动人主的心,如果说激切就是诽谤,那还是希望陛下能详察这样说对不对。”太宗终于接受了魏征的谏言,对魏征说:“除你而外是没有人能够说出这番道理的。”并蜴给皇甫德参二十段帛(《贞观政要》卷二《纳谏》,《资治通鉴》卷一九四贞观八年)。谏官谏止皇帝滥定罪名。对于皇帝的个人生活,谏官也不放过。贞观年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年方十六七,姿色绝代,唐太宗准备将她选聘入宫,封为充华。诏书已经发出,时为给事中的魏征获知这女子已经许配给陆家,急忙进宫规谏太宗作罢。可是女家说没有订亲之事,大臣也都认为诏书既已发出,不应撤回,独有魏征反对。太宗最后采纳魏征的意见,发出新的诏令:“现在听说郑氏之女,过去已受人礼聘,先前发出诏书的时候,对这事没有详细审查,这是朕的不是,也是有关官署的过失。授充华的诏命应停止执行。”由于谏官的谏止,皇帝收回成命,并承认自己的过错(《贞观政要》卷二《纳谏》)。不仅谏官、朝廷官吏,就是皇后也敢于向皇帝谏帝,长孙皇后就曾向唐太宗进行巧妙的顺谏,以支持谏官的直谏。有一次,太宗下朝后很生气地说:“早晚我要杀死这个田舍翁。”长孙皇后问田舍翁是谁。唐太宗说:“魏征常于朝廷当众辱我。”长孙皇后退了出来,穿上全套朝服立于庭上,唐太宗惊问这是怎么回事,长孙皇后说:“我听说主明臣直,今魏征忠直,是陛下英明的缘故,我怎敢不贺。”唐太宗于是很高兴,长孙皇后用大礼朝贺的方式进谏太宗,是怕他盛怒之下听不进谏官魏征的谏言(《资治通鉴》卷一九四唐太宗贞观六年)。在唐代的谏官中,还有拾遗、补阙,职掌议论政事、供奉讽谏。凡皇帝的诏令决策,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若有贤良之人遗滞于下,忠孝之事不闻于上,则条其事状而荐言之。正如白居易所说:“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此国朝置拾遗之本意也。”(《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正月,唐睿宗御安福门,观百司大宴饮,经月不息,右拾遗严挺之上疏指出其危害,睿宗听从了他的谏言(《唐会要》卷五十六《省号下•左右拾遗补阙》)。宪宗元和时,白居易为补阙,曾当面指出宪宗皇帝的过错(《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起居郎、起居舍人也是唐代的谏官。起居郎及起居舍人分别侍从皇帝左右,掌记注皇帝的言行,善恶直书。天子的言论行动谓之起居,记录天子言行的制度谓之起居注,执笔记注其事的官员谓之起居郎、起居舍人。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属于门下省和中书省。起居郎主要是记录国家典礼和朝廷中如任免官职一类的政事,起居舍人主要是记录整理天子的制诰德音,无论记事记言,都是按年、月、日、时编录在一起,季末送史馆作为修撰国史的资料,起居注具有一种劝善惩恶、监督皇帝的作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对左右侍臣说:“朕每日坐朝,想说一句话,就要考虑到这一句话跟百姓的利益有关否,所以不能多说。”给事中兼起居杜正伦进前说:“皇帝言行,都将记载于史册。臣职修起居注,不敢不尽职。陛下若有一句话违于道理,则史书记载,流传千载,将有损于皇上,而不仅仅是当前有损于百姓,愿陛下慎重。”唐太宗对他的话很赞赏(《唐会要》卷五十六《省号下•起居郎起居舍人》)。起居郎和起居舍人还跟随宰相入阁议事,注记政事。贞观年间,皇帝每日与宰臣参议政事,即令起居郎一人执简记录。后来高宗时许敬宗、李义府用权,多妄论奏,害怕史官直书虚,百姓丁役赋调不曾减少,现在又要修宫殿,恐怕要劳民伤财,招致祸端。太宗看到表奏后,接受建议,下诏罢修(《旧唐书》卷七十《戴胄传》)。谏议大夫谏止皇帝的劳民工程。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又想修洛阳宫,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批评说:“修洛阳宫殿,是劳弊百姓;国家收取地租,是厚敛百姓。民间风俗好挽高髻,是受宫中的影响,学宫中的坏风气所致。”唐太宗大怒,对左右大臣说:“皇甫德参要国家不役使一人,不收取斗租,让宫人皆无发,这不是居心不良吗?”唐太宗准备以“讪谤”即诽谤朝廷之名将皇甫德参定罪。魏征马上进谏说:“自古以来,上书奏事,通常言辞多激切,若不激切,就不能打动人主的心,如果说激切就是诽谤,那还是希望陛下能详察这样说对不对。”太宗终于接受了魏征的谏言,对•魏征说:“除你而外是没有人能够说出这番道理的。”并赐给皇甫德参二十段帛(《贞观政要》卷二《纳谏》,《资治通鉴》卷一九四贞观八年)。谏官谏止皇帝滥定罪名。对于皇帝的个人生活,谏官也不放过。贞观年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年方十六七,姿色绝代,唐太宗准备将她选聘入宫,封为充华。诏书已经发出,时为给事中的魏征获知这女子已经许配给陆家,急忙进宫规谏太宗作罢。可是女家说没有订亲之事,大臣也都认为诏书既已发出,不应撤回,独有魏征反对。太宗最后采纳魏征的意见,发出新的诏令:“现在听说郑氏之女,过去已受人礼聘,先前发出诏书的时候,对这事没有详细审查,这是朕的不是,也是有关官署的过失。授充华的诏命应停止执行。”由于谏官的谏止,皇帝收回成命,并承认自己的过错(《贞观政要》卷二《纳谏》)。不仅谏官、朝廷官吏,就是皇后也敢于向皇帝谏帝,长孙皇后就曾向唐太宗进行巧妙的顺谏,以支持谏官的直谏。有一次,太宗下朝后很生气地说:“早晚我要杀死这个田舍翁。”长孙皇后问田舍翁是谁。唐太宗说:“魏征常于朝廷当众辱我。”长孙皇后退了出来,穿上全套朝服立于庭上,唐太宗惊问这是怎么回事,长孙皇后说:“我听说主明臣直,今魏征忠直,是陛下英明的缘故,我怎敢不贺。”唐太宗于是很高兴,长孙皇后用大礼朝贺的方式进谏太宗,是怕他盛怒之下听不进谏'占魏征的谏言(《资治通鉴》卷一九四唐太宗贞观六年)。在唐代的谏官中,还有拾遗、补阙,职掌议论政事、供奉讽谏。凡皇帝的诏令决策,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若有贤良之人遗滞于下,忠孝之事不闻于上,则条其事状而荐言之。正如白居易所说:“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此国朝置拾遗之本意也。”(《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正月,唐睿宗御安福门,观百司大宴饮,经月不息,右拾遗严挺之上疏指出其危害,睿宗听从了他的谏言(《唐会要》卷五十六《省号下•左右拾遗补阙》)。宪宗元和时,白居易为补阙,曾当面指出宪宗皇帝的过错(《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起居郎、起居舍人也是唐代的谏官。起居郎及起居舍人分别侍从皇帝左右,掌记注皇帝的言行,善恶直书。天子的言论行动谓之起居,记录天子言行的制度谓之起居注,执笔记注其事的官员谓之起居郎、起居舍人。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属于门下省和中书省。起居郎主要是记录国家典礼和朝廷中如任免官职一类的政事,起居舍人主要是记录整理天子的制诰德音,无论记事记言,都是按年、月、日、时编录在一起,季末送史馆作为修撰国史的资料,起居注具有一种劝善惩恶、监督皇帝的作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对左右侍臣说:“朕每日坐朝,想说一句话,就要考虑到这一句话跟百姓的利益有关否,所以不能多说。”给事中兼起居杜正伦进前说:“皇帝言行,都将记载于史册。臣职修起居注,不敢不尽职。陛下若有一句话违于道理,则史书记载,流传千载,将有损于皇上,而不仅仅是当前有损于百姓,愿陛下慎重。”唐太宗对他的话很赞赏(《唐会要》卷五十六《省号下•起居郎起居舍人》)。起居郎和起居舍人还跟随宰相入阁议事,注记政事。贞观年间,皇帝每日与宰臣参议政事,即令起居郎一人执简记录。后来高宗时许敬宗、李义府用权,多妄论奏,害怕史官直书违失;皇帝的制敕可以实行者,也由给事中署而颁之。隋初置给事中20人,炀帝时改名给事郎,减至4人,秩从五品。唐代因隋制,设给事中4人,秩正五品。给事中掌“封”、“驳”。“封”指封还皇帝失宜的诏命,“驳”指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皇帝的制书先由中书拟敕,皇帝画一“敕”字,由门下省发出,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如果认为皇帝的制书不合于道,不适于时,门下省可以不盖政印,封还制书。这主要是门下省给事中的职责。制书下门下省,先由给事中读之,侍郎、侍中审之,给事中发现制书不宜发出,封还中书省。百司奏抄,侍中审之,给事中则驳正违失。贞观三年(公元628年),由于关中、关东一带灾情严重,唐太宗下诏:关中免除二年租税,关东免除一年赋税徭役。不久又下敕说:“已交租税的不予免除。给事中魏征驳回诏书说:“陛下刚刚继承帝位,亿万百姓都在观望你的德行,刚发出庄重的圣旨,就又有改变圣旨的话,这会使全国上下产生疑心,请陛下认真考虑利害得失。”这一年,唐太宗根据简点使、右仆射封德彝等人的建议,准备将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全部抽调入军,诏书发出三、四次,都被魏征驳回,太宗非常生气,又发出诏令:“中男以上,虽没有满十八岁,只要身体健壮、体形高大的,也抽调。”魏征又不服从,不肯签署文书。在魏征的坚持下,终于纠正了抽点中男入伍的不符合征兵制度的错误做法,取信于民(《贞观政要》卷二《纳谏》),促进了国家的安定和民心的稳定。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下诏发卒修洛阳宫乾元殿,以备巡狩。给事中张玄素上书驳议,指出修洛阳宫是在唐初承继隋末凋敝残破的情况下,“役使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的事工,承袭百代帝王的弊端,其过失将大大超过隋炀帝。”唐太宗接受了给事中的意见,承认自己没有认真思考,收回诏命,并赏赐给张玄素绢五百匹(《贞观政要》卷二《纳谏》)。对于皇帝失宜的诏书,给事中可以扣压不发,诏德宗时,皇帝准备任命卢杞为饶州刺史,制书已下,给事中袁高认为卢杞授饶州刺史不当,就扣压制书不发,德宗最后只好将卢杞改授他官。(《唐会要》卷五四《省号上•给事中》)。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唐德宗奖授前摄浙东团练副使、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齐总为衢州刺史,群臣议以为超奖过当,诏书至门下省,给事中许孟容上表封还说:“今衢州无他虞,齐总无殊绩,忽然如此超授,群情惊骇。臣授官中谢日,具已面奏,诏敕有不便者,伏请封进,今齐总诏谨随状封进。”左补阙王武陵、右补阙刘伯刍也上言谏之,诏书终不发出(《唐会要》卷五四《省号上•给事中》)。给事中不仅可以封还诏书,而且还可以在不合适的敕令的黄纸上加批语,“涂窜而奏还”,送还中书省重拟,这就是所谓的“涂归”制度(《新唐书》卷四七《百官二》)o唐宪宗元和时,李藩为给事中,在审核制敕时,发现有不妥的,就在“黄敕后批之”。当时皇帝敕书用黄纸、黄绢,李藩竟然在黄敕上加批语,遭到有关官员的反对,他们说:“这是皇上圣旨,应该另用一张纸写上自己的意见,怎能在圣旨上写批语呢?”李藩回答说:“另用纸写,只是文状,不批在黄敕上,怎么叫批敕呢?”宪宗得知后,称赞李藩有宰相之才(《旧唐书》卷一四八《李藩传》)。宋代在门下省设给事中,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掌有封驳之权。门下省所属机构有通进司、银台司。通进司、银台司初属枢密院,后移属门下省,泉给事中。通进司学受银台司所领天下章奏案牍,以及在京的百司奏牍,文武近臣表疏,进呈皇帝,然后颁布于外。银台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牍,抄录其事目进呈皇帝,并发付有关机构检查,纠正其违失,督促其执行,有知司官二人。神宗元丰年间,门下省增设后省,给事中属门下后省。南宋时门下后省以给事中为长官,置四员,掌封驳书读。宋神宗熙宁初,范镇知通进银台司,支持王安石变法,当时韩琦极论王安石新法之害,送条例司疏驳,李常也要求罢青苗钱,宋神宗诏令议论分析,范镇一连五次封还诏书。可见给事中所属的银台司具有封还诏书的权力。宋神宗熙宁年间,江浙灾害严重,杭州通判苏轼上疏反映淅西灾潦甚苦,请求赈济。御史贾易不同意,认为这是姑息邀誉,眩惑朝听,要求考实。诏书下达后,给事中范祖禹认为灾情事实俱在,应以救活百姓为当务之急,封还诏书(《宋史》卷三五五《苏轼传》)。明代给事中亦掌有封驳权。朱元璋曾指令给事中:“朕日理万机,怎么可能一一认真看遍文书?假如政事有失,将为害天下,你们如果能各悉心封驳,则庶事就没有不会处理好的。"(《明会要》卷三七《职官九》)可见明初统治者对封驳权相当重视。封驳权依本义可分为封和驳两个方面。明代封驳的“封”指的是给事中复核以皇帝名义发出的制敕,对其中的不妥之处,封还并奏报,“驳”指的是六科给事中将臣下给皇帝的奏章分类抄出交给各部,如发现有违误,可以提出驳正意见,缴还重拟。随着君主专制的高度发展,明代的给事中实际上是主掌“驳”正百司奏章的权力,而“封”还皇帝诏书的权力已逐步丧失。到了清代,由于密本或由军机处“廷寄”,或由内阁抄,六科不能预闻机密,故六科给事中的封驳之权已完全丧失。封驳之权的施行,有效地防止最高决策的失误,避免政治生活的无序。.弹劾官吏权监察机关作为皇帝的耳目之司,监察督促各级官吏,检举各级官吏的失职、渎职或其他罪状,是其主要职权,即所谓“举劾案章”、“察举非法”,对违法的官吏进行弹劾。秦汉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长官,有权对百官实行监察,御史大夫下属的御史丞掌纠劾不法,御史中丞居殿中察举非法,对于百官的举劾监察权为监察官吏所专掌,其他官员无权干预,因此监察官吏的地位十分显赫。秦汉监察机关弹劾范围十分广泛,上至丞相重臣、王公贵戚,下至一般官吏,都在其纠举的范围之内。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让属吏案劾时为吴相的爰盎“受吴王财物”,“诏赦以为庶人”(《汉书》卷四九《爰盎传》),爰盎因之被贬。汉宣帝时,侍御史严延年弹劾大将军霍光擅自行废立之事(指废昌邑王立宣帝),“亡人臣乱,不道”,朝廷为之震肃(《汉书》卷九十《严延年传》)。汉代为强化监察而设置的司隶校尉、丞相司直也掌有弹劾纠举权。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光武帝的叔父赵王刘良在一次外出返回京城时,与右中郎将张邯在城门处相遇,因通道狭窄,两车无法并行,赵王就呵斥张邯移车让道,并严厉斥责守城门的官吏岑尊,令其在马前磕头并为之在马前开路。然而根据封建礼法,身为贵戚的张邯是无权这样做的,司隶校尉鲍永知道后,上书光武帝纠劾赵王:“赵王刘良身为诸侯藩臣,蒙恩入侍,宜应知道尊重皇帝城门侯吏六百石,可是却肆意加怒,令其叩头都道,奔走马头前。全无藩臣之礼,实属大不敬。”由于监察官吏的大胆弹劾,王公贵戚、朝廷百官莫不深以为戒,谨慎从事(《后汉书》卷二十九《鲍永传》)。由此可见,身为皇帝叔父的皇亲国戚也在监察之列。汉代,纠弹公卿违失之事,由御史大夫负责,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监理。品级较低的百官,则由御史、持书御史掌管。举劾百官的呈报程序,如果是公卿群吏奏事,先由侍御史受理,然后转御史中丞、再转御史大夫,最后呈奏天子决定。天子决定后再下令由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治案。如果是御史掌管的品级较低的百官弹劾之事则按所属系统逐级呈报处置。隋唐时代,监察机构的主要职能仍为弹纠百僚。《通典》卷二四《职官典》六《御史台》明确记载:“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弹纠百僚,亦即行使现代监察机构的所谓弹劾权和纠举权。宋、元、明、清时期,我国监察机构的弹劾官吏权继续得到加强。宋代监察机构的纠弹对象和内容十分广泛,上自宰相,下及百官,从军国大事到生活细节,从违法失职到玩妓败俗,无所不弹。宋代宰相被弹劾的不少。宋仁宗时,孙拄年事已高,身体不好,又善忘语言,举止多可笑,可是却高居参知政事的相位,无所事事。御史韩缜对之进行弹劾,认为他年事高,不胜其职,结果孙扑罢为观文殿学士(《宋史》卷二九二《孙扑传》)。钦宗时宰相唐恪,无济时大略,对金战争屡遭失利,御史胡舜陟劾其罪,指出:“唐恪的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却长于结交内侍,今国势日蹙,城不可以备位。”唐恪的相职遂被罢免(《宋史》卷三五二《唐恪传》)。仁宗时尚书工部员外郎王洙,因赴进奏院赛神时与女妓杂坐,为御史所劾,黜知濠州(《宋史》卷二九四《王洙传》)。元代御史台的纠弹范围很广,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文武百官,都在其纠弹之列。御史中丞崔或曾上奏元世祖说:“台臣于国家政事得失,生民休戚,百官邪正,虽三公将相,亦可纠弹。”元世祖听从了他的意见(《蒙古史记》卷一零四《崔或传》)»元成宗时,监察御史敬俨弹劾中书平章政事伯颜、梁德圭等,说他们受朱清、张瑁贿赂,由于事实俱在,伯颜和梁德清都被罢官(《新元史》卷二零一《敬俨传》)。明代的官吏弹劾权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御史执掌。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大臣石亨和太监曹吉祥因迎英宗复辟有功而被封公,干预朝政,贿赂公行,培值亲信,中外将帅半出其门,又暗中养猛士数万,居心叵测。御史张鹏、杨瑁等人对他们尽力进行弹劾,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石亨终于被下狱死,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曹吉祥在宫内举行兵变,被打死。明世宗嘉靖时,南京刑科给事中张永明弹劾兵部尚书张瓒默货误国,又弹劾大学士严嵩及子世蕃贪污,引起朝廷内外的很大震动,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吏十分害怕(《明史》卷二零二《张永明传》)。清代的监察机关也具有十分广泛的对官吏的弹劾权,顺治皇帝曾谕令:“文武大臣如果是奸邪小人,构党为非,擅作威福,紊乱朝政,致令圣泽不宣,灾异叠见,一有闻见,必须不避权贵,上疏弹劾。内外各衙门大小官员,有不公不法等事,皆得纠劾。"(《钦定台规》卷九)同时由于清代都察院有整饬风纪的责任,故在法律之外,还可以纠弹道德问题。因此弹劾的内容可以是各级官吏违反法令、妨害公益的行为,也可以是官吏个人的私德私行,甚至一些风闻传说真相未明的行为也可弹劾。康熙时,御史彭鹏被另一御史王度昭奏劾,而王度昭又被彭鹏奏劾,双方皆借风闻言事互相告讦,并未拿出真凭实据。这种弊端,统治者是清楚的,康熙皇帝曾明白地说:“朕听政四十余年,言官有为人而言者,有受贿陈奏者,有报私仇而颠倒是非者,此等条奏,朕无不知。”(《东华录》卷十八)但是,为什么又要实行呢?康熙认为:“朕于科道官员,允许其风闻入告是专为广开言路,使自督抚以下诸官都会知道有所顾忌而自我警惕约束”(《古今图书集成》卷三三七)。这样,可以使各级官吏都处于人人不能自安的状况,以强化皇帝的高度集权。同时,也及时将一些不利于皇权统治的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宁可弹错无数,也不放过一个。清代的弹劾官吏权,无论是纠弹的对象,还是纠弹的内容、纠弹的依据和方式,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完备和严密的。清代的监察机关出现了不少刚正执法、不避权贵、大胆纠劾的御史,如道光朝的陈庆铺、米琦、苏廷魁,号称“三直”,清末的赵启霖、江春霖、赵传麟,号称“三麟”,他们执宪廉正,弹劾权奸,获得世人的很高评价,对整饬吏治,振肃纲纪起了一定的作用。监察机构的弹劾官吏权由于目标是向下的,目的在于监察弹劾百官,消除各种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加强对朝廷和全国的控制,打击各种可能危害到最高统治者的言论和行动,所以自秦汉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强化,弹劾官吏权不断得到加强,监察功能越来越齐全,监察范围越来越扩大,在唐代时已发展到相当完备。自宋开始,监察制度的“台谏分立”逐渐向“台谏合一”演化,到清代时,科道合一,这个演变结束。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纠官和谏君的两种主要职能也就变为一种职能,即纠举百官,弹劾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的违法行为。在这一阶段,弹劾百官更是成为监察机构的最主要职权。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实施弹劾官吏权是封建皇权控制臣下和全国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司法监察权掌制律令、监察法律的实施,这是御史机关的权责之一。中国古代御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掌律令”,即制定法律和监督法律的实施。秦汉时,由廷尉掌握司法大权,御史大夫具有司法监察权。汉文帝时,曾诏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议除族诛法。齐少女堤萦上书欲赎父刑,文帝因而下令修改刑法,新法令规定废除肉刑,这法令就是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奉旨制定的(《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中国自古诸法合体,刑民不分,监察与司法交结一体。对于大案疑案、廷尉通常要会同监察等官吏共同审理,由监察官实施司法监督。汉哀帝时,东平王云被告犯有“谋弑上为逆”罪,廷尉梁相就和丞相长史、御史中丞及五二千石杂治东平王云狱(《汉书》卷八六《王嘉传》)。御史台长官对此案既有司法监察权,又有司法审判权,两者并不是分得很明确。隋唐时代,监察机关的司法监察权主要体现在御史台对大理寺、刑部的司法活动实行监督。唐代大理寺,刑部是贯彻、执行法律、法令的主要司法机关,御史台对其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如果大理寺、刑部处理不当,御史台有权提出异议,就是皇帝处理的案件,御史台认为不合法律规定的也可以进行劝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县令裴仁轨私役民夫,唐太宗要处之以极刑。殿中侍御史李乾祐上奏说:“仁轨犯轻罪而致极刑,有违法律公正画一之理。刑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臣职居宪司,不敢奉制。”(《旧唐书》卷八七《李昭德传》)殿中侍御史根据法律的规定,认为裴仁轨所犯的是轻罪,不应处以极刑,对皇帝违反法律规定的处理意见提出劝谏。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仁轨免死。李乾祐后来还被擢升为侍御史,并升迁到御史大夫。文宗时柳中郢任侍御史,富平人李秀才,籍在禁军,诬乡人砍伐其父墓园的柏树,射杀乡人,司法机关对李秀才以专杀论罪。文宗因为李秀才为宦官所庇护,处之以决杖配流。柳仲郢知道后上奏说:“圣王作法,杀人有必死之令:圣明在上,当官无坏法之臣,今秀才犯杀人之罪,愚臣备监决之任,此贼不死,是乱典章。臣虽至微,怎敢旷职?其秀才未敢行决,望别降敕处分。”由于侍御史柳仲郢执奏,要皇帝坚持法度典章,文宗最后也只好将杀人犯李秀才处决(《旧唐书》卷六五《柳公绰附子仲郢传》)。对各级司法部门刑狱案件的处理,御史台也加强监督。唐穆宗时,诸司刑狱案件的处理十分缓慢,经常滞留。穆宗于是采纳了御史中丞牛僧孺的建议,“以刑狱淹滞,立程:凡大事,大理寺三十五日详断讫,申刑部,三十日闻奏;中事,大理寺三十日,刑部二十五日;小事,大理寺二十五日,刑部二十日。所断罪二十件以上为大,十件以上为中,十件以下为小。刑部四复官,大理六丞每月常须二十日入省寺,其厨料令户部加给。”(《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通过对司法部门处理刑狱的监督,对处理刑狱时限的具体规定,可以提高办事效率。文宗时还根据御史台的奏文,对于推勘刑狱有拖延、滞办者,采取了处罚的措施:“臣等今勘责,各得远近程限,及往返日数,限外经十日不报者,其本判官勾官等,各罚三十直,如两度不报者,其本判官勾官,各罚五十直,如三度不报者,其本判官勾官,各罚一百直,如涉情故违敕限者,本判官勾官,牒考功书下考。如经过所由,辄有停滞,其所由官等,节级别举处分。”(《唐会要》卷六十《御史台上•御史台》)对于违反规定者,根据拖延的日数多少给予轻重不等的处罚。唐代御史台的司法监督还体现在复按囚徒、复勘旧狱、监决囚徒等许多方面。《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御史大夫的职责之一为“若有制使复囚徒,则刑部尚书参择之”。复囚徒,即虑囚,对已判决的案件进行复查。御史台若遇有皇帝派的特使要复查案件,则由御史大夫与刑部尚书参与甄别。御史台对京城和地方,都有定期省录囚徒、视察狱情的任务,监察御史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巡按州县”、“纠视刑狱”(《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德宗建中元年(公元七八0年)就曾“敕京城诸军诸使及府县,季终命御史分曹巡按系囚,省其冤滥以闻”(《唐会要》卷六0《御史台上•监察御史》)。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青州发生百姓反抗事件,州县官吏逮捕了很多人,以至狱满为患。对于这样的案件,皇帝“诏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师复按之”,派御史台官吏前往复按。崔仁师到青州后,将关押的人员全部脱去器械,给他们饮食汤沐,并宽慰他们,只处分其为首的十余人,其余人全部释放。复按的结果,释放了无辜、减少了冤滥,崔仁师也以“仁恕”的美名传闻于世(《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太宗贞观元年)。武则天长寿年间,酷吏横行,百官良之侧目,监察御史严善思公直敢言,武则天命他复按旧狱,“引虚伏罪者八百五十余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资治通鉴》卷二零五则天后长寿元年)。一下子就平反了很多冤狱,使八百五十多人免遭刑罚和杀戮。御史台对执行死刑的囚徒有监决的职权。《唐六典》规定监察御史的职掌之一是“凡决囚徒,则与中书舍人、金吾将军监之”,处决死刑囚犯,要派监察御史一人临场监决。在监决时,如果囚犯称冤则收系闻奏,令监决御史复勘。唐文宗时更规定“有囚称冤者,监察御史闻奏,敕下后,使配四推,所冀狱无冤滞,事得伦理”(《唐会要》卷六零《御史台上•御史台》)。这样,即使在临决之前,囚犯仍有得到伸冤,从宽免死的机会。不过这种机会极少。监决御史有时也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以避免滥杀。武则天时,阎知微被武则天磔于西市,九族被夷,小儿年七八岁,“监刑御史不忍害,奏舍之”(《朝野佥载》卷一),保护了无辜的小孩子生命。御史监决囚徒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对死刑处理的慎重,即所谓的“慎刑”。唐朝统治者对死刑的处理相当慎重,司法机关一般没有杀人权,死刑须经皇帝批准。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曾对臣下规定:”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贞观政要》卷八《刑法》)由中书省、门下省四品以上官员和尚书九卿议论判处死刑的,以避免冤案和量刑过度。由于这样,到贞观四年,全国判死刑的仅二十九人,几乎使刑法搁置不用。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在错杀大理丞张蕴古之后,又下诏说:“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复奏。”五复奏自蕴古开始,以后还具体规定“在京诸司奏决死囚,宜二日中五复奏,天下诸州三复奏”(《贞观政要》卷八《刑法》)O
从“九卿议刑"到'‘五复奏",体现了唐朝统治者的“慎刑”思想。但是,对于那些谋反、谋大逆等反抗封建统治的罪犯,“一复奏而已,著之于令”(《旧唐书》卷五十《刑法志》),只要经过一复奏,就可处决,这也清楚地说明了“慎刑”的封建专制本质。统治阶级的“慎刑”,主要是考虑到它的剥削、统治对象。如果一味严刑峻法,草菅人命,没有百姓,也就没有了剥削、统治的对象,统治者的赋役和兵士的来源也就成了问题。由御史台官吏监决囚徒,可避免滥杀无辜,有利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唐代御史台的司法监察权,保证了监察机构对司法机构的监察,因此整个唐代总的来说执法还比较宽大简约,政权也相对比较稳定。元代,在司法权的监察方面比以往历代有了更为明确的划分,根据元朝《宪台格例》和《行台体察等例》的规定,御史台有权纠正中书省等机构的理断不当和假案错案。对「诸衙门的违法拘禁、拷打之事,监察官吏有权进行纠察。对于重大案件和死刑案件,御史台必须参与复审。此外,御史台还必须监督审案、司法保密等制度的执行。可知,元代监察机构主要是监督纠察司法人员的执行情况,对案件本身只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复审权,监察权和司法权的区分更为明确,这是元代监察制度日趋成熟的标志。明清时期,统治者重视司法监察权的实行。对死刑重案的核奏,由监察机构的六科给事中行使法律监督。当时有所谓的“慎刑”制,即规定每年秋天,复审监候斩的死刑案。凡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法司判决的京城死刑案而未立即执行的,于秋天霜降后会同王公大臣复审,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祀”五类议决,称为“朝审”。凡各省平时判处死刑并未立决的案件,也同样分为五类上报刑部,于秋后由刑部会同都察院、大理寺复审,称为“秋审”。凡经“朝审”、“秋审”议定为“情实”者,由刑部三复奏,皇帝裁决。被判处死刑的,在行刑时,由刑科给事中和刑部侍郎中各一人监斩。刑科给事中还有权对其他刑政实行监察。.司法审判权皇帝为加强对司法的控制,自秦汉以来,监察御史还被授予推鞫狱讼的司法权。秦王朝置御史,掌讨奸滑、治大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等文学方术士相聚议论秦始皇独断专行,不可与之久处,因而相率逃亡。秦始皇得知后,以妖言乱黔首的诽谤罪兴狱案治,“使御史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最后将犯禁的460人全部坑杀在咸阳(《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御史在这里充当了审讯官。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东郡有人在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文字杀姓权,秦始皇得知后,“遣御史逐问”,没有人愿意承认,就将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诛字杀姓权,并燔销陨石。(《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被诛杀的居民,大多是无辜的百.因秦律有告奸、连坐之法,无以告奸,只好连坐。可知,秦朝的御史学有鞫审之司法汉代,御史机关的重要权责就是治理大狱,鞫审疑案。御史机关的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等官吏都有理大狱治疑案的权力。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待诏夏贺良等以妖木惑君改元易号坐“反道惑众”罪而下狱,汉王朝派光禄勋平当、光禄大夫毛莫如与御史中丞、廷尉共同审讯治狱(《汉书》卷七五《李寻传》)。
谏官有时也可被派遣受理狱讼。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告冤者不绝,统治者于是派“遣谏大夫理等,举三辅、三河、弘农冤狱”(《汉书》卷十《成帝本纪》)。唐代,御史机构的司法权获得长足的发展,更为扩大而具体。下面拟以唐代为例,详细分析唐代御史台司法审判权的主要体现:(-)推鞫狱讼创设台狱《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载:御史台的侍御史“掌纠举百寮,推鞫狱讼。其职有六:一日奏弹,二曰三司,三曰西推,四曰东推,五曰赃赎,六曰理断。凡有制敕付台推者,则按其实状以奏,若寻常之狱,推讫,断于大理。”这里明确指出,台院的侍御史除了弹劾百官外,“推鞫狱讼”是其主要职责。侍御史的六项职权中有两项即为推事。西推掌推究各地方州郡官吏的违法行为,东推掌纠察京城百官的违法失职。凡是皇帝交给的推鞫审讯案件,必须据实状上奏,若平常之狱,案情审问终了,要送交大理寺判决。殿院的殿中侍御史亦有推鞫狱讼的职责。据《唐会要》卷六十二《推事》的记载,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敕令殿院的殿中侍御史中第一人同知东推,第二人同知西推,与台院的知东推、西推侍御史共四人同掌推鞫事务,称为“四推御史”。四推御史分日受事,单日则台院受事,双日则殿院受事,其中一人有故,则同推便知。“四推御史”的设置,说构主要是监督纠察司法人员的执行情况,对案件本身只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复审权,监察权和司法权的区分更为明确,这是元代监察制度日趋成熟的标志。明清时期,统治者重视司法监察权的实行。对死刑重案的核奏,由监察机构的六科给事中行使法律监督。当时有所谓的“慎刑”制,即规定每年秋天,复审监候斩的死刑案。凡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法司判决的京城死刑案而未立即执行的,于秋天霜降后会同王公大臣复审,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祀”五类议决,称为“朝审”。凡各省平时判处死刑并未立决的案件,也同样分为五类上报刑部,于秋后由刑部会同都察院、大理寺复审,称为“秋审”。凡经“朝审”、“秋审”议定为“情实”者,由刑部三复奏,皇帝裁决。被判处死刑的,在行刑时,由刑科给事中和刑部侍郎中各一人监斩。刑科给事中还有权对其他刑政实行监察。.司法审判权皇帝为加强对司法的控制,自秦汉以来,监察御史还被授予推鞫狱讼的司法权。秦王朝置御史,掌讨奸滑、治大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等文学方术士相聚议论秦始皇独断专行,不可与之久处,因而相率逃亡。秦始皇得知后,以妖言乱黔首的诽谤罪兴狱案治,“使御史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最后将犯禁的460人全部坑杀在咸阳(《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御史在这里充当了审讯官。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东郡有人在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文字杀姓权,秦始皇得知后,“遣御史逐问”,没有人愿意承认,就将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诛字杀姓权,并燔销陨石。(《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被诛杀的居民,大多是无辜的百.因秦律有告奸、连坐之法,无以告奸,只好连坐。可知,秦朝的御史掌有鞫审之司法汉代,御史机关的重要权责就是治理大狱,鞫审疑案。御史机关的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等官吏都有理大狱治疑案的权力。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待诏夏贺良等以妖木惑君改元易号坐“反道惑众”罪而下狱,汉王朝派光禄勋平当、光禄大夫毛莫如与御史中丞、廷尉共同审讯治狱(《汉书》卷七五《李寻传》)。谏官有时也可被派遣受理狱讼。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告冤者不绝,统治者于是派“遣谏大夫理等,举三辅、三河、弘农冤狱”(《汉书》卷十《成帝本纪》)。唐代,御史机构的司法权获得长足的发展,更为扩大而具体。下面拟以唐代为例,详细分析唐代御史台司法审判权的主要体现:(-)推鞫狱讼创设台狱《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载:御史台的侍御史“掌纠举百寮,推鞫狱讼。其职有六:一曰奏弹,二曰三司,三曰西推,四曰东推,五曰赃赎,六曰理陋。凡有制敕付台推者,则按其实状以奏,若寻常之狱,推讫,断于大理。”这里明确指出,台院的侍御史除了弹劾百官外,“推鞫狱讼”是其主要职责。侍御史的六项职权中有两项即为推事。西推掌推究各地方州郡官吏的违法行为,东推掌纠察京城百官的违法失职。凡是皇帝交给的推鞫审讯案件,必须据实状上奏,若平常之狱,案情审问终了,要送交大理寺判决。殿院的殿中侍御史亦有推鞫狱讼的职责。据《唐会要》卷六十二《推事》的记载,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敕令殿院的殿中侍御史中第一人同知东推,第二人同知西推,与台院的知东推、西推侍御史共四人同学推鞫事务,称为“四推御史”。四推御史分日受事,单日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英语学期工作总结
- 教研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担保责任限制及豁免协议样本一
- 小学实习班主任总结
- 新时代创新创业指南(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关于友谊的英语作文
- 六大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模式分析
- 公民道德建设主题班会
- 中药炮制学培训课件
- 【病例讨论总结】胸腹主动脉瘤
- 胎膜早破护理查房完整模板
- 停车场充电桩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 vte的预防及护理课件
- 2024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小学语文各年级学情分析
- “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
- 作物育种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直播升学规划方案
- 2024年互联网营销师(直播销售员)三级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建设与运维赛项)备考试题库
- 2024年版《安全生产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