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13.4电流的热效应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13.4电流的热效应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13.4电流的热效应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电流的热效应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YANLIANTISHENG能力提升1.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甲比乙的横截面积大,如图所示。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正确的是(

)A.甲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B.乙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C.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李明家购买了一个电热水器,使用时发现通电较短时间,其电源线就很热,甚至能闻到很浓的橡胶的焦味,于是李明决定用他学过的物理知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物理原因是(

)A.导线太细

B.导线太粗C.导线太短

D.电压太高3.当温度下降到很低时,导体电阻会突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假如白炽灯灯丝、电动机内线圈、电饭锅的发热板、电熨斗发热电阻都是用超导材料制作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炽灯仍发光B.电动机运转且效率比原来更高C.电饭锅仍能煮饭D.电熨斗仍能熨衣服4.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可定性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图中三个电阻的材料和质量相同,且R1=R3=5Ω,R2=10Ω,三个电子温度计分别与之相连(图中未画出),并能测量它们的温度。闭合开关后,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电阻的温度,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间接反映电阻产生电热的多少。下列有关分析与推断错误的是(

)A.分析任意一个电阻的温度变化,可知电热与通电时间有关B.分析比较R1和R2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阻有关C.分析比较R1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流有关D.分析比较R2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流和电阻有关5.电热毯内的电阻丝断了,如果将电阻丝的两个断头接上后继续使用,电热毯的接头处很容易被烧焦,这样做很不安全,接头处的电阻常称为“接触电阻”。下列关于“接触电阻”的判断正确的是(

)A.接触电阻较大,它与电阻丝的其他部分串联B.接触电阻较大,它与电阻丝的其他部分并联C.接触电阻较小,它与电阻丝的其他部分串联D.接触电阻较小,它与电阻丝的其他部分并联6.一根电热丝通过的电流是4A时,1min内能放出8×106J的热量,当把通过它的电流增加1A时,它在1min内放出的热量是

J。

7.下图是电饭锅内部简化电路图,已知R0=55Ω,R1=1045Ω,当S接“1”时,电饭锅正常工作电路中的电流是

A;当S接“2”时,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是

J。

8.下图是某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示意图。汽车行驶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调节电动机转速,从而改变行驶速度。当汽车速度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80V,电流表的示数为15A,此时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

W。若电动机的内阻为0.4Ω,则电动机内阻的发热功率为

W。

9.(2017·山东烟台)甲、乙两只电炉分别标有“220V500W”和“220V1000W”字样,把它们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选填“甲”或“乙”),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选填“甲”或“乙”)。串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与并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探究创新10.董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借助气球膨胀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说明利用该实验装置如何解决探究的问题。(2)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实验现象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两种)(3)张晖同学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烧水,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却保持不变,既然水没有变得更热,那么电热器所供给的能量跑到哪里去了呢?该同学猜想能量可能跑到水蒸气里去了,请你从不同的角度用生活经验或实验现象予以证实。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B根据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由于甲、乙两段导体材料相同、长度相等,所以横截面积越大的电阻越小,也就是说甲的电阻比乙小。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根据焦耳定律Q=I2Rt,相同时间内电阻越大的产生的热量越多,即乙产生的热量多,且乙的质量小于甲的质量,因此乙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2.A由P=I2R可知,电流一定时,导体的发热功率与电阻成正比,由于导线太细,电阻过大而发热,故选A。3.B白炽灯发光,电饭锅煮饭,电熨斗熨衣服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假如它们用超导材料制作,由于电阻为0,根据焦耳定律Q=I2Rt,它们都不能工作,而电动机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同时线圈发热,如果线圈电阻为0,则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减少了能量损耗。4.D由Q=I2Rt可知,对同一电阻而言,通过的电流不变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故A正确;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电路图可知R1≠R2,并且R1、R2串联,即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因此分析比较R1和R2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阻有关,故B正确;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电路图可知R1=R3,并且R1、R2串联后与R3并联,由于两支路的总电阻不同,因此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同,故分析比较R1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流有关,故C正确;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探究电热与电流、电阻以及通电时间是否有关时,变化的量只能有一个,其他因素均不变,因此,比较R2和R3的温度不可以探究电热与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故D错误。5.A如果将电阻丝的两个断头接上后继续使用,电热毯的接头处很容易被烧焦,说明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增大,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此处电阻增大,它与电阻丝的其他部分串联,选项A正确。6.解析:设电热丝电阻为R,当通以4A的电流时,Q1=Rt,当通过电流增加1A时Q2=Rt,所以,把Q1=8×106J代入解得Q2=1.25×107J。答案:1.25×1077.解析:当S接“1”时,R0与R1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0.2A。当S接“2”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则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Q=I2Rt=t=×60s=5.28×104J。答案:0.25.28×1048.解析:根据公式P=UI得P=180V×15A=2700W,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时的发热功率为P=I2R=(15A)2×0.4Ω=90W。答案:2700909.解析:由P=得,电炉的电阻R=,因为甲、乙两只电炉的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P甲<P乙,所以甲、乙两只电炉的电阻R甲>R乙,通过甲、乙两只电炉的电流I甲=I乙,根据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甲>Q乙,故串联时产生热量较大的是甲;将它们并联在220V电路上,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甲=U乙=220V,则两电炉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即P甲=500W,P乙=1000W,根据Q=W=P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甲<Q乙,故并联时产生热量较大的是乙;甲电炉的电阻为R甲==96.8Ω,乙电炉的电阻为R乙==48.4Ω,串联在220V电路中甲消耗的实际功率为P实甲=R甲=×R甲=×96.8Ω≈222W;当甲电炉并联在220V电路中,P实甲'=P额甲=500W,所以两种情况下甲消耗的功率之比为P实甲∶P实甲'=222W∶500W=111∶250。答案:甲乙111∶25010.解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三方面的因素有关,所以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同时实验中用气球的膨胀程度来衡量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实验现象不明显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产生的热量少,二是气球气密性不好或球皮太厚等;电热器产生的能量的去向可以从做功和热传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相等时间内,观察比较两个气球膨胀的程度,判断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2)装置气密性不好(气球漏气);球皮太厚;电阻R1、R2的阻值相近;电源电压太低(电流太小)。(3)a.从做功角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生活经验与实验现象中任答一条,合理即可):生活经验:①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蒸气能把壶盖顶起;②水沸腾并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能为机械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