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化疗患者真菌感染预防现状与对策_第1页
血液科化疗患者真菌感染预防现状与对策_第2页
血液科化疗患者真菌感染预防现状与对策_第3页
血液科化疗患者真菌感染预防现状与对策_第4页
血液科化疗患者真菌感染预防现状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化疗患者预防治疗现状化疗患者真菌 风险探讨化疗患者预防治疗策略35家医院参与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2011年1月-8月,共4192位患者,4889个化疗疗程纳入研究Yuqian

Sun,et

al.Tumor

Biol.

(2015)

36:757–7671,697个化疗疗程(34.7%)出现粒缺,中位数为8天,其中486个(28.6%)化疗疗程粒缺时间>10天,294个(17.3%)化疗疗程粒缺时间>14天Yuqian

Sun,et

al.Tumor

Biol.

(2015)

36:757–7674889个化疗疗程中发生了407例(8.3%)侵袭性真菌

(IFI),包括19例

(4.7

%)

确诊IFI,84例(20.6%)疑诊IFI和304例(74.7%)拟诊IFI每个化疗疗程后的总 率(1.4%)会因确诊IFI增加到11.7%,拟诊IFI增加到8.2%Yuqian

Sun,et

al.Tumor

Biol.

(2015)

36:757–767•每个化疗疗程的确诊/拟诊IFI发生率为2.1%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当符合下列条件时,风险更高:MDS(4.94%),AHL(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4.76%),AML(3.83%),诱导化疗(4.95%)包括ANC<500/ml(OR=3.60),AML或MDS(OR=1.97),诱导化疗(OR=2.58),IFI史(OR=3.08),

(OR=1.74)Yuqian

Sun,et

al.Tumor

Biol.

(2015)

36:757–767仅有827例(16.9%)接受预防治疗,即便是高危的AML/MDS预防比例也偏低(29.3%/28.4%)接受预防的患者中有689例(83.3%)接受一级预防,138例(16.7%)接受二级预防,预防中位时间为11天真菌预防:yesvs.noOR值0.49P值0.0195

%

CI0.28,0.85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是一个独立的保护因素,但并不常用,甚至在高风险患者中也是Yuqian

Sun,et

al.Tumor

Biol.

(2015)

36:757–767我国化疗患者预防治疗现状化疗患者真菌 风险探讨化疗患者预防治疗策略(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1000/mm3(n

/N)

(16/3013)ANC=500-1000/mm3(11/210)ANC=100-500/mm3(22/558)ANC<100/mm3(51/1075)发生IFD的概率(%)Li

Y,

et

al.

Tumour

Biol.

2014

Jun;35(6)5869-76.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2011年1月至8月仅接受化疗的血液

患者共4889例,探索粒缺与侵袭性真菌

之间的关系,粒细胞缺乏定义为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500/mm3,研究显示,当ANC<1000/mm3时,发生IFD的概率则显著增加(P

<0.0001)。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血液 患者发生IFD的重要当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000/mm3时,发生IFD的概率为0.5%;而当ANC<1000/mm3时,发生IFD的概率则显著增加P

0.0001P

0.0001P

0.0001患者同时患有 或遗传性免疫缺陷(如慢性肉芽肿或联合免疫缺陷病)Kurosawa

M,

Yonezumi

M,

Hashino

S

et

al.

Int

J

Hematol.

2012

Dec;96(6):748-57.中国侵袭性真菌 工作组.血液病/

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

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次修订版).中华内科杂志.2013;8(52):704-709.IFD发生率(%)一项回顾性研究,入组2006-2008年2821例血液肿瘤患者,探究不同疾病和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侵袭性真菌的发生率。血液科中AML/ALL患者IFD发生率为3%-4%,高于其他类型患者(n=497)(n=200)(n=284)(n=92)(n=1373)(n=375)风险因素近期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500/ul)并持续10天以上接受异 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糖皮质激素超过3周(0.3mg/kg/d以上)(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除外)90天内应用过T细胞免疫抑制剂或核苷类似物侵袭性真菌 病史.实用内科学

[M].第14版.

人民卫生

.2013.下册.P2372.Hahn-Ast

C,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0

Apr;65(4)761-8.592位患者1,693个化疗疗程发生IFD的比例白血病细胞能抑制骨髓正常粒系祖细胞的生成,加上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毒性抑制,在诱导缓解期常发生显著的粒细胞缺乏症,极易并发真菌1德国波恩大学医院医院回顾性 了1995年-2006年所有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IFD的

率592位患者共计接受1693个化疗疗程,侵袭性真菌病(IFD)发生率为23.5%,占

1693个化疗疗程的8.8%Hahn-Ast

C,

et

al.JAntimicrob

Chemother.

2010

Apr;65(4)761-8.国内CAESAR研究显示:化疗患者中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1大部分念珠菌属于内源 染,即体内定植的念珠菌因内外环境改变和 免疫功能下降而转为致病相,从而引起2曲霉主要是外源性(吸入为主)

,由空气中吸入的曲霉孢子导致1.

中国侵袭性真菌工作组.中华内科杂志2013;52(8):704-9.2.

.实用内科学

[M].第14版.

人民卫生

.2013.上册.P629-642.3.

Eggimann

P,et

al.Lancet

Infect

Dis.2003;3(11):685-702.分生孢子进入上呼吸道后,可长期黏附和寄生于鼻腔、鼻咽和口咽部的黏膜上。当鼻窦局部有慢性炎症、外伤、鼻腔内有病理性物潴留或鼻内通气受阻时,就可以发生各种曲霉病。2定植粘附于

粘膜表面侵入深部组织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屏障防御机制被破坏,定植于机体浅表部位的念珠菌深部组织发生侵袭性念珠菌内源外源性来源播散染:念珠菌

外源 染:曲霉菌内源性来源定植,定义为以下任何一部位检出真菌:口咽、粪便、泌尿系,且除外 症状。Winston

DJ,et

al.

Ann

InternMed.1993

Apr

1;118(7):495-503.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急性白血病患者共257例化疗期间预防性应用氟康唑直至中性粒细胞计数达1000/mm3,维持至少7天,最 持时间为10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真菌定植情况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真菌定植情况,氟康唑预防组真菌定植显著减少患者例数氟康唑安慰剂氟康唑安慰剂P

<0.001P

<0.001白念珠菌所有真菌Eur

JHaematol.

2008May;80(5):391-6.:10.1111/j.1600-0609.2008.01041.x.

Epub

2008

Jan23.1978-2004

1089位成人接受化疗的急性白发生率显著下降,氟康唑预防组非白念珠菌单中心研究,纳入Helsinki大学血病患者结果:氟康唑预防组侵袭性念珠菌发生率未升高P

<

0.001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纳入64个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分层评估不同抗真菌药物预防治疗的疗效,其中氟康唑采用400mg/日剂量口服或静脉给药在与安慰剂/无预防治疗/非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对比的全因

率荟萃分析中,对总共氟康唑组1702例患者、对照组1669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应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在随访结束时显著降低患者全因

率。Robenshtok

E,

etal.JClin

Oncol.2007

Dec1;25(34):5471-89.我国化疗患者预防治疗现状化疗患者真菌 风险探讨化疗患者预防治疗策略中国侵袭性真菌 工作组.中华内科杂志2013;52(8):704-9.Clinical

Infectious

Dieases

2009;48:503-35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20

(2014)

1080-1088中国指南1IDSA2ECIL-53预防人群急性白血病初次诱导或挽救化疗的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诱导化疗期间白血病化疗患者推荐药物氟康唑50-400mg

qd伊曲康唑泊沙康唑200mg

tid氟康唑400

mgqd氟康唑(400mg

q24h)伊曲康唑口服液(2.5mg/kg,

q12h)泊沙康唑口服液(200mg

q8h)伏立康唑(200mg

q12h)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数据显示:常见致病念珠菌对氟康唑保持高度敏感99.0%85.8%80.00%60.00%40.00%20.00%0.00%100.00%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中国CHIFNET监测97.7%88.4%中国CHIFNET监测敏感率(%)*光滑念珠菌SDDMeng

Xiao,

et

al.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5;

70:

802–810n=1850

n=650

n=462因肾毒性停药n=1294

n=1230

n=442因肝毒性停药停药率(%)1990-2002年期间,国外多项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氟康唑未发生因肾毒性而停药的事件,因肝毒性而停药的发生率仅为0.3%回顾总结和荟萃分析国外自1990年至2002年期间,主要常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侵袭性真菌病涉及9228例患者的54项研究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Girois

SB

etal.EurJ

ClinMicrobiol

InfectDis.2006;25:138-149.药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