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转”变为“我要转”_第1页
从“要我转”变为“我要转”_第2页
从“要我转”变为“我要转”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从“要我转”变为“我要转”众所周知,中国农药产业的禁毒、排毒工作力度在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紧锣密鼓地相继出台了对一些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停产、停用或限用的强制措施,对有毒副作用的有机溶剂制定并公布了使用最高限量的行业标准。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成立农药再评审机构,对一些有风险的农药品种,通过反复的科学试验和专家评审,逐步实行限用和退市机制。

中国农药实行农药登记再评审实施时间不长,却卓有成效。2022年12月9日,农业部发布第2032号公告,对甲磺隆等7种农药采取禁限用管理措施,就是很好的例证。业界对此颇有微词,担忧农药行业不堪政策重压,有些业主甚至埋怨自己“生不逢时〞和“入错了行〞。然而,加速淘汰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品种,这是必需的。

中国农药工业经历了两次大调整,从而也完成了两次创业。

1983年,我国果断决定并宣布,自当年4月1日起,我国中止六六六、滴滴涕的生产和使用。这是中国农药工业的第一次大调整。国家农业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宣布,从2022年1月1日起,中止生产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及磷胺等有机磷杀虫剂。这是中国农药工业的其次次大调整。

通过两次大调整,中国农药工业的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和优化。到目前,高毒农药产量下降到了3%以下。杀虫剂产量比例从1983年的82%下降至2022年的31.9%。杀菌剂产量稳定增长,从1990年的2.5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16.6万吨,占农药总产量的7.1%。除草剂迅速发展,从1983年的2.1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105.5万吨,占农药总产量的45%。

通过两次大调整,中国农药工业基本达到了产品结构不断合理,农药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农药出口大幅增加,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全面增长,技术进步落到实处,科技创新成绩巨大,推进产业升级的目标。

加速淘汰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品种,是与国际农药发展接轨的需要,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是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需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更是中国农药工业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此,我们必需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必需要有科学的态度,我们必需要有所为。

被动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只有主动才会化险为夷。在上世纪80、90年代,在中国农药工业由有机磷唱主角的时期,湖南农药工业也有过辉煌,“田〞、“握手〞、“赤蜂〞、“天宇〞等品牌有机磷农药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特别是湖南出品的甲胺磷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全国市场上的抢手货,中国农药大有“无湘不成军〞之势。湖南农药工业也因此位居三甲。可是好景不长,还在湖南农药行业为此沾沾自喜的时候,中国农药工业拉开了其次次产业大调整的序幕。由于没有准备,由于存在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湖南农药工业也由此败下阵来,至今没有恢复元气。而山东省则紧紧抓住机遇,企业努力,政府给力,行业发力,迅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短短几年时间,取代湖南进入前三强,目前已成为中国农药工业的领头羊。

在中国农药界,这莫非不值得深思吗?我们为什么非得要被逼上梁山呢?

历史告诉我们,现实也提醒我们,成功是属于有准备者的。中国农药工业要实现第三次大调整的目标,完成第三次创业,优化产品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