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诊断及治疗课件_第1页
锁骨骨折诊断及治疗课件_第2页
锁骨骨折诊断及治疗课件_第3页
锁骨骨折诊断及治疗课件_第4页
锁骨骨折诊断及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锁骨骨折概述锁骨骨折临床常见,多发于儿童。骨折多发生于中段,即内前凸外后凹的生理弯曲交界。锁骨和肩胛骨为上肢带骨,起着联络上肢与躯干的作用。所以上肢的重力对骨折的移位影响较大。1锁骨骨折概述1应用解剖

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是联系肩胛骨与躯干的支架。锁骨呈‘S’形。锁骨由外向内逐渐变粗,内1/3呈三角形,中1/3与外1/3交界处则变为椭圆柱形,而外1/3又变为扁平状。内1/3中1/3外1/3三角形椭圆形扁平状2应用解剖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是联系肩胛骨锁骨内侧段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附着,外侧段有三角肌、斜方肌附着。近段上移远段下移彼此重叠3锁骨内侧段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附着,外侧段有三角肌、斜方肌附锁骨的下方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解剖特点4锁骨的下方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解剖特点4病因病机1、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以间接暴力较多见。2、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因肩后外侧着地,多发生于锁骨中外1/3处,骨折呈斜形或横断形,近端向后上方移位,远端向下移位,两骨折端重迭。5病因病机1、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以间接病因病机3、幼儿骨质柔韧,多为青枝骨折,骨膜仍保持联系。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骨折端往往向上成角,状如弩弓。4、骨折片向下向后移位时,可压迫或刺伤锁骨下的重要组织,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或血、气胸。5、锁骨内1/3骨折少见,多为直接暴力造成。6病因病机3、幼儿骨质柔韧,多为青枝骨折,骨膜仍保持联系。由于诊断:

诊断标准:(1)有肩部外伤史。(2)主要症状:伤后患肩内收下垂,头部偏向患侧、下颌偏向健侧,多见用健侧肢体托扶患侧肢体(3)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7诊断:诊断标准:7骨折分型: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3.粉碎性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8骨折分型: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并发症:1、锁骨下动脉损伤。上肢血循障碍,桡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9并发症:1、锁骨下动脉损伤。9并发症:2、臂丛神经损伤。(1)外侧索损伤:胸大肌、上肢前面肌肉麻痹、萎缩,前臂桡侧皮肤感觉障碍,屈肘、屈腕和前臂旋前肌力减弱。

(2)内侧索损伤:前臂屈肌和手内在肌萎缩,上肢内侧、手部尺侧皮肤感觉障碍,手指不能屈伸、拇指不能对掌、对指。(3)后侧索损伤:三角肌、上肢伸肌萎缩,肩部外侧、前臂和手部背侧皮肤感觉障碍,肩关节不能外展,肘、腕关节背伸无力。10并发症:2、臂丛神经损伤。10治疗方法:㈠治疗思路锁骨骨折的复位不必强求解剖复位。大多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很少需要手术治疗。㈡治疗方法1.无移位或小儿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悬吊1~3周。2.有移位骨折应行手法复位、外固定。11治疗方法:㈠治疗思路11手法复位:①体位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②扳提术者以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可改善,如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12手法复位:①体位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12固定方法:1、三角巾悬吊固定: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他不全骨折,悬吊2-3周。13固定方法:1、三角巾悬吊固定:13固定方法:2、横“8”字绷带固定法腋下垫以棉垫,用绷带从伤侧背部经肩上、前方绕过腋下至肩后,横过背部,经对侧肩上、前方绕过腋下,横回背部至患侧肩上、前方,如此包绕8~12层。14固定方法:2、横“8”字绷带固定法14固定方法:3、斜“8”字绷带固定法

固定时两腋垫以棉垫,用绷带从患者伤侧肩上经肩前方绕过腋下至肩后,回至肩上方,横过胸前,绕过对侧腋下,横过背部,绕回至患侧肩上、前方,如此反复包绕8~12层。15固定方法:3、斜“8”字绷带固定法

固定时两腋垫以棉固定方法:4、双圈固定法

将事先准备好的2个固定圈分别套在两侧肩部,从背后拉紧固定圈,用短布带将两固定圈的后下部紧紧扎住。用另一短布带松松扎住两圈后上部,用一长布带在胸前扎住两圈前方。16固定方法:4、双圈固定法

内固定术:适应证:(1)锁骨外骨折伴喙锁韧带断裂。(2)骨折块压迫邻近的血管神经如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者。(3)锁骨开放性骨折。(4)伴有多发性损伤的锁骨骨折,尤其伴有同侧上肢创伤、双侧上肢骨折或者有移位。(5)不能接受可能存在畸形愈合后的隆起外观要企业手术者。(6)闭合复位后不稳定或复位失败者。主要:克氏针,钢板螺针,钢丝。17内固定术:适应证:17手术步骤:1.切口:以骨折为中心,在锁骨前上缘作横切口。18手术步骤:1.切口:以骨折为中心,在锁骨前上缘作横切口。18手术步骤:2.沿皮肤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3.平行于锁骨切开骨膜,将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及斜方肌由锁骨上缘作骨膜下剥离,再沿其下缘剥离胸大肌及三角肌,即可显露骨折端。19手术步骤:2.沿皮肤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19手术步骤:4.牵开骨折端,探查锁骨下血管、神经压迫及损伤情况,如有压迫给予解除,如有血管、神经损伤作修补缝合。游离外侧骨折端后,用2枚克氏针逆行交叉钻出肩峰,复位后再将此2枚克氏针由外向内顺行钻入内侧骨折段。20手术步骤:4.牵开骨折端,探查锁骨下血管、神经压迫及损伤情况手术步骤:4.用钢板固定时,在骨折复位后,依锁骨的外形将选择好的钢板折弯,使其跨越骨折线并置于锁骨的前侧。用挡板或骨膜剥离器保护好锁骨下血管、神经及胸膜顶。用持骨器固定后,用手摇钻钻孔,螺钉固定。螺钉长度以穿过骨皮质为易,不可过长。

21手术步骤:4.用钢板固定时,在骨折复位后,依锁骨的外形将选择术后功能训练:

初期可用手指、腕、肘关节屈伸活动或用力握拳活动;中期逐渐练习肩部功能活动;后期拆除外固定可作肩关节个方向活动。

22术后功能训练:初期可用手指、腕、肘关节屈伸活动或术后护理:1.病人固定期间,站立行走时要求病人双手叉腰,昂首挺胸,这样骨折断端在外固定及病人的配合下才能稳定。2.睡觉时头部不能垫枕,要把枕头垫在背上,不能患侧卧位。3.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患侧上肢血运情况,防止神经及血管的压伤。23术后护理:1.病人固定期间,站立行走时要求病人双手叉腰,昂首出院指导:(一)按医嘱服用接骨续筋药物,促进骨折愈合。(二)嘱患者加强营养,多食瘦肉,水果。骨头汤,山芋肉,黑芝麻等补肝肾,强筋骨食品。(三)手法复位后,儿童外固定2-3周,成人外固定4周,粉碎性骨折固定6周,手术后前臂悬吊上臂贴胸。(四)固定带固定患肢5-6周,除必须卧位,保持复位和固定的病人均可下地活动,宜多卧硬板床。(五)复位固定后即出院的病人,保持正确姿势,早期禁做肩前屈动作,防止骨折移位。(六)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无急躁。(七)出院一周复查1次,如有不适随时来诊。(八)3个月后可恢复正常活动,并逐渐恢复工作。24出院指导:(一)按医嘱服用接骨续筋药物,促进骨折愈合。24谢谢!2525锁骨骨折概述锁骨骨折临床常见,多发于儿童。骨折多发生于中段,即内前凸外后凹的生理弯曲交界。锁骨和肩胛骨为上肢带骨,起着联络上肢与躯干的作用。所以上肢的重力对骨折的移位影响较大。26锁骨骨折概述1应用解剖

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是联系肩胛骨与躯干的支架。锁骨呈‘S’形。锁骨由外向内逐渐变粗,内1/3呈三角形,中1/3与外1/3交界处则变为椭圆柱形,而外1/3又变为扁平状。内1/3中1/3外1/3三角形椭圆形扁平状27应用解剖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是联系肩胛骨锁骨内侧段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附着,外侧段有三角肌、斜方肌附着。近段上移远段下移彼此重叠28锁骨内侧段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附着,外侧段有三角肌、斜方肌附锁骨的下方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解剖特点29锁骨的下方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解剖特点4病因病机1、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以间接暴力较多见。2、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因肩后外侧着地,多发生于锁骨中外1/3处,骨折呈斜形或横断形,近端向后上方移位,远端向下移位,两骨折端重迭。30病因病机1、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以间接病因病机3、幼儿骨质柔韧,多为青枝骨折,骨膜仍保持联系。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骨折端往往向上成角,状如弩弓。4、骨折片向下向后移位时,可压迫或刺伤锁骨下的重要组织,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或血、气胸。5、锁骨内1/3骨折少见,多为直接暴力造成。31病因病机3、幼儿骨质柔韧,多为青枝骨折,骨膜仍保持联系。由于诊断:

诊断标准:(1)有肩部外伤史。(2)主要症状:伤后患肩内收下垂,头部偏向患侧、下颌偏向健侧,多见用健侧肢体托扶患侧肢体(3)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32诊断:诊断标准:7骨折分型: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3.粉碎性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33骨折分型: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并发症:1、锁骨下动脉损伤。上肢血循障碍,桡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34并发症:1、锁骨下动脉损伤。9并发症:2、臂丛神经损伤。(1)外侧索损伤:胸大肌、上肢前面肌肉麻痹、萎缩,前臂桡侧皮肤感觉障碍,屈肘、屈腕和前臂旋前肌力减弱。

(2)内侧索损伤:前臂屈肌和手内在肌萎缩,上肢内侧、手部尺侧皮肤感觉障碍,手指不能屈伸、拇指不能对掌、对指。(3)后侧索损伤:三角肌、上肢伸肌萎缩,肩部外侧、前臂和手部背侧皮肤感觉障碍,肩关节不能外展,肘、腕关节背伸无力。35并发症:2、臂丛神经损伤。10治疗方法:㈠治疗思路锁骨骨折的复位不必强求解剖复位。大多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很少需要手术治疗。㈡治疗方法1.无移位或小儿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悬吊1~3周。2.有移位骨折应行手法复位、外固定。36治疗方法:㈠治疗思路11手法复位:①体位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②扳提术者以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可改善,如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37手法复位:①体位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12固定方法:1、三角巾悬吊固定: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他不全骨折,悬吊2-3周。38固定方法:1、三角巾悬吊固定:13固定方法:2、横“8”字绷带固定法腋下垫以棉垫,用绷带从伤侧背部经肩上、前方绕过腋下至肩后,横过背部,经对侧肩上、前方绕过腋下,横回背部至患侧肩上、前方,如此包绕8~12层。39固定方法:2、横“8”字绷带固定法14固定方法:3、斜“8”字绷带固定法

固定时两腋垫以棉垫,用绷带从患者伤侧肩上经肩前方绕过腋下至肩后,回至肩上方,横过胸前,绕过对侧腋下,横过背部,绕回至患侧肩上、前方,如此反复包绕8~12层。40固定方法:3、斜“8”字绷带固定法

固定时两腋垫以棉固定方法:4、双圈固定法

将事先准备好的2个固定圈分别套在两侧肩部,从背后拉紧固定圈,用短布带将两固定圈的后下部紧紧扎住。用另一短布带松松扎住两圈后上部,用一长布带在胸前扎住两圈前方。41固定方法:4、双圈固定法

内固定术:适应证:(1)锁骨外骨折伴喙锁韧带断裂。(2)骨折块压迫邻近的血管神经如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者。(3)锁骨开放性骨折。(4)伴有多发性损伤的锁骨骨折,尤其伴有同侧上肢创伤、双侧上肢骨折或者有移位。(5)不能接受可能存在畸形愈合后的隆起外观要企业手术者。(6)闭合复位后不稳定或复位失败者。主要:克氏针,钢板螺针,钢丝。42内固定术:适应证:17手术步骤:1.切口:以骨折为中心,在锁骨前上缘作横切口。43手术步骤:1.切口:以骨折为中心,在锁骨前上缘作横切口。18手术步骤:2.沿皮肤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3.平行于锁骨切开骨膜,将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及斜方肌由锁骨上缘作骨膜下剥离,再沿其下缘剥离胸大肌及三角肌,即可显露骨折端。44手术步骤:2.沿皮肤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19手术步骤:4.牵开骨折端,探查锁骨下血管、神经压迫及损伤情况,如有压迫给予解除,如有血管、神经损伤作修补缝合。游离外侧骨折端后,用2枚克氏针逆行交叉钻出肩峰,复位后再将此2枚克氏针由外向内顺行钻入内侧骨折段。45手术步骤:4.牵开骨折端,探查锁骨下血管、神经压迫及损伤情况手术步骤:4.用钢板固定时,在骨折复位后,依锁骨的外形将选择好的钢板折弯,使其跨越骨折线并置于锁骨的前侧。用挡板或骨膜剥离器保护好锁骨下血管、神经及胸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