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一一专题六复习题及简答题50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一一专题六复习题及简答题50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一一专题六复习题及简答题50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一一专题六复习题及简答题50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一一专题六复习题及简答题50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一一专题六复习题及简答题50题及答案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一一专题六复习题及答案专题一1、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②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19世纪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是哪三次运动?标志着什么?①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②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自然科学前提是什么?①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②前提: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4、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历史观上伟大变革的是哪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5、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是哪部著作?《共产党宣言》6、系统阐述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秘密的是哪部著作?《资本论》7、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什么?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8、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根源和基本特征是什么?①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②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0、习近平针对当前新形势所提出的“四个全面”的内容是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二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内容?根据这两方面的不同回答,又可以划分出哪些派别?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包括:a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得本原?b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③a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是什么?实践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①辩证关系: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②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起源和本质的观点是什么?①起源: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本质的观点:a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什么?物质7、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什么?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什么?①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②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专题三1、唯物辩证法的总的特征是什么?联系和发展2、联系的特点是什么?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3、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4、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5、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什么?唯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什么?三大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②质量互变规律;③否定之否定规律。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6、矛盾的基本属性有哪些?同一性和斗争性。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①辩证关系:a相互结合、相互辅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反之亦然,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两者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②意义: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及其意义?①关系: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0、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唯物辩证法12、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哪些?①归纳和演绎;②分析与综合;③抽象与具体;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13、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哪些能力?①战略思维能力②历史思维能力③辩证思维能力④创新思维能力⑤底线思维能力1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教材55页4题)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a.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b.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c.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专题四1、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什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什么?①最基本的活动:实践②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2、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什么?实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②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关系是什么?①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②实践关系4、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是什么?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应6、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什么?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②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7、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具有哪两个方面特点?摹写性、创造性8、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经历了哪两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形式以及辩证关系怎样?①感性认识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形式:概念、判断、推理②辩证关系: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什么?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会犯什么错误?①实践②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11、什么是真理?真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真理的本质属性:客观性12、什么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13、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与辩证法分别是什么?①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②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是什么?①区别:a.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b.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联系:a.两者相互依存b.两者相互包含c.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②意义: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一定要坚持和发展真理,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15、正确的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应该与谁的利益和要求相一致?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16、成功的实践是哪两个尺度的统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17、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是什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专题五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哪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②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2、社会存在的构成?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①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产方式②生产方式3、生产方式的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政治法律思想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6、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哪些?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7、生产力的基本要素都包括什么,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①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②最活跃因素:劳动者③依据:生产工具④标志:科学技术8、生产关系的内容有哪些?其基础是什么?生产关系按所有制的性质区分有哪两种类型?①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②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③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是什么?(1)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当生产关系适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适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起阻碍作用。(2)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10、在整个上层建筑中什么居主导地位?核心是什么?①主导地位:政治上层建筑②核心:国家政权1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是什么?①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②意义: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12、社会基本矛盾包括哪些矛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分别是什么?①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②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③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④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13、如何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①科技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②受到一定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应用不当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a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b与一定社会制度有关。14、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存在哪两种对立的历史观?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1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6、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是什么?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专题六1、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是什么?①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②从上任何高利贷者转化而来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什么?①社会分工的出现;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商品的二因素是什么?它们分别体现了什么关系,分别是商品的什么属性?价值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①商品因素:使用价值,价值②关系: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③价值的实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④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与商品二因素有什么关系?①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②关系: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生产力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怎样?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什么劳动为尺度的?①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③简单劳动。6、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作用和消极后果是什么?①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②作用: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③消极后果:a导致社会资源浪费b导致收入两极化c阻碍技术的进步7、货币出现后,商品世界分化为哪两极?是否解决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①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代表不停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代表不同的价值)。②没解决8、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9、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是什么?①条件:a劳动者是自由人b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②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哪两个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的过程的统一。11、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①依据: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②意义:a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b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1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技术和科学是否能“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①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长,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②不能13、资本积累的本质是什么?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什么?资本积累的源泉是什么?资本积累的后果和历史趋势是什么?①本质: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②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③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④后果:a.是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级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少部分。b.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1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趋势是什么?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15、资本家通过哪两种方式来扩大生产规模?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16、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各是什么?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①形式:a购买阶段是货币资本的职能b生产阶段是生产资本的职能c售卖阶段是商品资本的职能②条件:三种职能的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共存,并且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17、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哪些?①资本周转的时间②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18、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和物质形态上分别由哪几部分构成?⑴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⑵构成:①c+v+m(c: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v: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m: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②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因是什么?①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专题七1、资本主义发展经历哪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2、垄断和竞争有什么关系?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产生,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会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什么?①经济上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的。②政治上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4、垄断资本的实质是什么?获取垄断利润。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宏观调节⑤微观规制6、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什么?基本形式有哪些?①经济动因: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获取高额里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②基本形式: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的输出7、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动因有哪些?①表现:a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b贸易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②动因: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b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c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8、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①原因: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权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实质:a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结果;b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9、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被社会主义取代专题八1、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什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3、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远大理想是什么?①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4、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什么社会的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5、共产主义的含义是什么?首先是一种科学性理论,还是一种现实运动,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6、共产主义社会有什么特征?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主义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7、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实现共产主义8、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50题及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观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包括那两个方面的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对这个问题(2)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应现实、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是不可知论。3、唯物主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对物质的理解有何不同?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其特点是把世界的来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还具有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一切皆变、有生有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原则上是正确的,并有可贵的辩证法思想,但它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某几种具体的实物,则是肤浅直观的认识,缺乏科学的根据,他们对世界普遍联系的认识也是笼统、模糊而粗糙的,因而具有自发的性质。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感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第五,它为科学的发展和一切实际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物质和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时一切事务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6、怎样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问题,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主要体现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一时的指导,但仍然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多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7、什么是实践?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生活,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是什么?特点:实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地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形式: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1、物质生产劳动形式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实践9如何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3、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1、什么是矛盾及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1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有何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有重要作用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的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何作用表现在: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挣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1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个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法,人多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的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14、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的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的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有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15、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16、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应世界语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体现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海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无论是物质决定意17、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指发挥人的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首先,必须尊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这是由于物质对精神、客观对主观,存在对思维的决定性作用决定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只有尊重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之,如果不顾规律、违背规律,必然在实践中受到惩罚,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由于精神对物质、主观对客观、思维对存在的反作用决定的。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最后,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18、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19、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时间为认识提高哦你好了可能(3)时间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型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20、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认识是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有何区别?旧唯物主义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其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一般认为原子是万物之源。同时一般在历史观上推崇英雄史观。有时也否认事物的质变,否认事物之间的矛盾。辩证唯物主义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其核心是矛盾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22、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其是生动的、形象的,为深入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两者关系:首先,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2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认识运动时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时间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24、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客观事实的标准称为真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的,包含两个意思:一真理中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真理和谬论是相伴而生的,它们即有原则的区别,又是相互转换包含的。真理是个发展的过程,所以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绝对是指:1.真理的客观性而言;2.就人的认识本性而言;3.从真理的发展而言;相对是说:1.从广度上来谈;2.从深度上来谈;3.从过程来看。25、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真理具有绝对性,即绝对真理;真理具有相对性,即相对真理。他们是真理的两种特性。但是又统一于真理,相对中有绝对的因素,绝对中也有相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6、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局偶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有事辩证转化的。2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又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出的认识,只有作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够确定认识的正确与否,具体过程就是:通过社会实践,得到众多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分析和整理,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理性认识用于指导社会实践,即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以检验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如果理性认识能够有效推动和促进社会实践,那么理性认识就是正确的;如果理性认识不能促进实践,反而产生了“制约”,那么理性认识就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并未完善,必须加以改正。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8、怎样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什么地方?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0、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改革作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参透到经济活动中,参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现代社会生产力巨大的发展,劳动的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主要靠科技的力量。(2)可续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科学技术不仅自身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进步,劳动对象来源的扩大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3)现代科学是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生产管理是科学、是知识、是技术。(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作用中更加突出。早在1988年,邓小平就指出下个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面对高科技的发展31、一日千里的严峻形势,中国一定要参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三次科技革命,都促使了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社会化和文明程度提高,国家之间联系加强,促进技术的再次突变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32、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现金的深沉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自爱生产力的发展。33、如何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34、如何理解人民群众的涵义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表现?涵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作用的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5、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有何区别?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势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儿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36、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有两个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7、怎样理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38、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之间有何关系?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39、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作用:积极:1激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