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十四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1页
江苏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十四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2页
江苏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十四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3页
江苏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十四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4页
江苏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十四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总复习PAGEPAGE34路在脚下,勇往直前,就会看到成功。第五部分世界现代史第十四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时空定位【阶段特征】俄国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政治方面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经济方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总体成就巨大。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思想文化方面苏联文学高度繁荣和影视艺术迅速发展,电影进入有声电影阶段,电视出现【考情探究】5年考情备考策略考题分布考查角度考情综述2017江苏单科,17,3分俄国十月革命本单元内容在近五年江苏卷中考查的频率相对较低。从考查内容上看,近几年考题主要集中在苏俄(联)的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等考点上。从命题形式和方向上看,试题材料多选取文字和计量图片,突出素养立意,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关注世界,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重大历史事件(1)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的引领以及热点的渗透在备考中应加以重视。对苏联经济体制调整的复习,应以时间为主线,将不同时期苏联的经济政策联系起来,整体把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以及经验教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2)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注意对其本质上不同点和形式上相同点的比较2016江苏单科,19,3分苏联农业集体化2015江苏单科,18,3分罗斯福新政必备知识篇固本夯基【考点集训】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1917年4月18日,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帕维尔·米留科夫照会其他协约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这一事件客观表明()A.临时政府外交政策发生转变B.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确立C.革命已没有和平过渡的可能D.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历史必然答案D2.列宁曾提出四点要求:“第一,立即与同盟国停战;第二,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第三,没收资本家的工厂、矿工和其他工业企业,交给各厂的工人委员会管理;第四,确认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为最高权力机关。”这表明此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心任务是()A.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B.推行新经济政策C.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答案D3.苏联解体以来,围绕着如何评价十月革命,俄罗斯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且持续不断的争论。下图是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看法的变化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民众主流认为是悲剧性革命B.越来越多的人持冷漠化态度C.认同伟大革命的人日益增多D.形成了肯定和否定两大阵营答案C4.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B.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答案A5.瞿秋白曾作为记者于1920年8月访问苏俄,其后他在《赤都心史》中写道:“实际上‘粮食均配法’,收取农民出产物之全量,为近时西伯利亚以及其余各处农民反抗的真因——这种风潮,我们到莫斯科时已经很甚。”为解决这一问题,苏俄推行的政策是()A.改收粮食税 B.农业集体化C.余粮收集制 D.大规模垦荒答案A6.关于新经济政策,学者郑异凡提出:“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新经济政策与1918年春政策具有相同特点B.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是指退回到资本主义C.“对农民的暂时让步”是指实行余粮收集制D.“转入进攻”的办法包括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D7.1938年,苏联政府在一份决议中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白白浪费了其余2—3小时的工作时间,国家和人民因此常常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该决议反映出当时苏联()A.工人阶级队伍觉悟低下B.国民经济呈现衰退景象C.工业化的目标难以实现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显答案D考点二罗斯福新政8.1929—1933年,在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是1900年以来到1929年总和的近3倍;在此期间37000英里的公路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建成、国家公园面积增长40%、国家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亚利桑那州的胡佛水坝于1930年动工等。胡佛总统的这些做法()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C.体现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赢得了美国民众广泛认可答案B9.以下是1925—1939年美国、德国和英国劳动力人口失业率变化对比表。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后美国失业率持续下降B.德国在1932年以后就业率持续上升C.英国没有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D.三国均有效遏制了法西斯主义势力答案B10.罗斯福新政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阻力。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总统和国会受到严厉警告。新政推行不到3年,各州法院裁定约1600条新法违反法律,禁止施行。这种现象反映出()A.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仍存在争议B.总统通过实施新政走向了集权统治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没有显著的效果D.与最高法院的博弈中总统处于劣势答案A11.“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以下措施中最有可能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是()A.制定《紧急银行法》B.颁布《农业调整法》C.推行《全国工业复兴法》D.实行“以工代赈”答案D12.美国历史学家内森·米勒认为:“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下列对此观点评述正确的是()A.该说法较为客观地呈现了这一历史事实B.“常规疗法”因“滞胀”的出现而不能奏效C.“试验性疗法”仍突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D.罗斯福的“医治”使资本主义社会摆脱疾病答案A13.经济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认为,罗斯福所开创的新政,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浪费性支出”的观点提供有力依据的是()A.兴办公共工程 B.开展蓝鹰运动C.实行通货紧缩 D.政府整顿银行答案A14.1936年,美国国会通过《土壤保护和国内农作物种植分配法》,该法规定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该立法主要是为了()A.加强土壤保护以维护生态平衡B.减少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C.通过补贴促进国内货币的流通D.取得农场主对政府政策的支持答案B考点三文学艺术15.毛泽东曾说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下列作家和作品能作为这一时期文学代表的是()A.高尔基的《母亲》B.雨果的《巴黎圣母院》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D.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答案A16.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约500部电影,有大量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喜剧。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电影中的()A.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慰B.夸张和想象给富足中的人们以鼓舞C.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D.历史和冒险给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答案C17.1934年4月,著名作家高尔基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说:“我们所有民族的各个种族的文学成为统一的整体出现了。”据此推理,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文学的发展特征是()A.各个种族文学实现统一B.呈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C.民族性和统一性相结合D.浪漫主义文学色彩比较突出答案C18.《战舰波将金号》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却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都对它表示赞许。电影的禁映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材料反映了()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B.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答案D应用创新篇知行合一【应用集训】1.“只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集合点,在既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又拥有客观的革命形势和成熟的革命领导力量,多种因素构成一种合力的地方,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建立,而这种情况只有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比较薄弱的环节才能出现。”这可以用来说明()A.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必要性B.巴黎公社不是历史的早产儿C.十月革命符合社会发展规律D.马克思具有非凡历史预见性答案C2.以下对十月革命的看法,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学者看法姚海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俄国历史上长期性的结构问题,中期性的社会政治形势和短期性的事态发展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蒲国良1917年革命是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总爆发的结果柳植沙皇专制制度是引发革命的根本原因金雁俄国农民反对村社中世纪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斗争为十月革命创造了经济与文化条件;俄国农民维护村社的斗争为十月革命创造了政治条件A.关于十月革命的原因史学界有颇多视角B.学者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逐渐趋于客观C.学者对十月革命原因的认识逐步深入D.这些观点都未认识到战争对革命的作用答案A3.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对“战时共产主义”开始重新进行评价。部分学者仍然坚持“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部分学者则转而认为“战时共产主义”功绩有限错误严重。这反映了历史认识()A.受到时代背景影响 B.由研究者立场决定C.具有相对主义色彩 D.随着研究不断客观答案A4.通过分析表中关于集体农庄的不同记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关于集体农庄的记述出处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经过苏共中央审定,作为全国党史教材)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据苏联档案)达里娅·马克西莫夫娜·伊佐托娃(1909年出生)回忆道:30年代的饥荒中,人们开始患上浮肿病,上面来人大肆搜刮,只留一点点种粮,口粮不给《国家灾难:农业集体化——亲历者的回忆和档案材料》(2001年出版)A.官方公布的材料最为可信B.折中相反观点可得出真相C.回忆录年代久远没有价值D.留意叙述背后的主观目的答案D5.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站在私营企业对立面,不惜用国家政权力量限制私营企业权利。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政”在许多情况下都在帮助改善私营企业地位,有时甚至不惜放弃自由改革理想。据此可知,以上认识()A.包含了社会主义学者的新观点B.都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历史事实C.从不同视角评价了罗斯福新政D.都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答案C【五年高考】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2017江苏单科,17,3分)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C2.(2016江苏单科,19,3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答案C3.(2019天津文综,8,4分)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答案C4.(2016课标Ⅱ,34,4分)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答案B5.(2016浙江文综,22,4分)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答案C6.(2015广东文综,22,4分)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C7.(2015天津文综,9,4分)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答案A8.(2015课标Ⅱ,34,4分)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A考点二罗斯福新政9.(2015江苏单科,18,3分)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答案D10.(2018课标Ⅲ,34,4分)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时间类别1929—1930年1930—1931年烟煤业-12.3-19.1金属矿业-6.6-18.3制造业-7.2-11.3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答案C11.(2018天津文综,8,4分)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①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③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④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C12.(2015课标Ⅰ,34,4分)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B考点三文学艺术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2014江苏单科,15,3分)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答案B2.(2013江苏单科,19,3分)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C3.(2012江苏单科,16,3分)《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答案B4.(2012江苏单科,17,3分)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答案D5.(2010江苏单科,23,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6.(2015山东文综,21,4分)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答案A7.(2014四川文综,12,4分)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咨询答案1990(%)1997(%)2004(%)2006(%)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232330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62627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191616是一场灾祸12161410难以回答21161313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答案B8.(2014安徽文综,20,4分)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答案B9.(2014课标Ⅰ,34,4分)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答案D10.(2014大纲全国,21,4分)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答案C11.(2013课标Ⅱ,35,4分)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答案B12.(2013广东文综,22,4分)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答案A考点二罗斯福新政13.(2014江苏单科,16,3分)《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答案D14.(2013江苏单科,23,15分)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认识的史实依据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①▲

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②▲

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请回答:(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2分)(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3分)(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2分)(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8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答案(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表现:乐观情绪。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3)史实:①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②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4)略15.(2014课标Ⅱ,34,4分)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答案C16.(2014安徽文综,21,4分)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答案D17.(2014福建文综,21,4分)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答案A18.(2013课标Ⅰ,31,4分)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答案D19.(2013天津文综,7,4分)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答案A考点三文学艺术【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0届江苏盐城、连云港期中,19)1917年国际妇女节当日,彼得格勒50家工厂约13万男女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后来参加罢工示威的群众增至20万。在工人的感召下,数万名士兵公开站到革命者一边,他们同工人一起,占领冬宫和政府各部,尼古拉二世见大势已去,被迫引退,首都起义获得完全胜利。上述事件()A.促使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实现了向无产阶级革命的过渡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2.(2020届江苏南通如东高级中学10月调研,16)《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针对此状况,列宁()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答案B3.(2020届江苏无锡天一中学10月调研,16)1932年,在经过一系列斗争后,美国参、众两院不顾胡佛反对,于7月7日和9日接连通过瓦格纳—加纳法案,该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拨款21亿美元,举办救济工程和失业救济。7月11日,胡佛对此加以否决,月底两院再次通过该法案并由政府具体实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美国的政治体制悄然发生变化B.联邦政府成立紧急救济署开展救济C.美国国会对危机严重性认识不足D.胡佛反对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答案D4.(2020届江苏南京期初,19)1933年,罗斯福总统宣称:“金钱贩子们从文明圣殿的宝座上逃跑了,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恢复这个神圣殿堂古老的真貌了。”这得益于罗斯福政府()A.颁布实施“财产税法”B.坚持推行金本位制度C.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D.着手发放紧急救济金答案C5.(2020届江苏淮安高二期中,18)秀兰·邓波儿以标志性的金色小卷发和带有酒窝的微笑融化了许多观众的心,是美国在黑暗的大萧条时期的一抹最亮的颜色。美国总统罗斯福公开宣称:“只要我们国家还有秀兰·邓波儿,我们就会没事的。”材料表明()A.电影影响社会生活 B.电影淡化经济危机C.电影推动政治变革 D.电影推动经济发展答案B6.(2020届江苏百校大联考二,18)1936年,梅纳德·凯恩斯撰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立即在大危机后惊魂未定的西方世界引起轰动。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下列不属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是()A.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通过高福利来缩小贫富差距C.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D.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放任答案D7.(2020届江苏南通如东高级中学10月调研,17)新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共同点是()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B.实行了农产品的市场定价C.国家改变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D.纠正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答案C8.(2019江苏七市3月,18)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活动。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这一抗议活动()A.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出现 B.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C.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 D.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答案D9.(2019江苏扬州1月,16)二月革命后,列宁动身回国,他在《给瑞士工人的告别信》中写道:“俄国是一个农民国家,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里,社会主义不可能立刻直接取得胜利。”但“有可能使俄国革命变成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变成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级阶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落后”的俄国仍然是封建农奴制国家B.“落后”使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取得胜利C.二月革命揭开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序幕”D.列宁基于国情对俄国革命形成正确定位答案D10.(2019江苏苏锡常镇3月,17)1930年,时任苏维埃外交官的亚历山大·巴米尔纳在国外待了四年后回到苏联,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候。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经济()A.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B.呈现模式僵化与衰退的景象C.取消自由贸易导致生活水平的骤降D.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弊端显现答案D11.(2019江苏苏州期初,17)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1926年,到1940年苏联完成了两个半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平均每年增长率是19.2%,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平均每年增长率是17%,到1940年,苏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其国民生产总量仅次于美国,经济产值在世界总量中的比例从4%跃升到19%。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A.新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B.资本主义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建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惊人答案C12.(2019江苏南京、盐城3月,17)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迎合了当时西方各国的需要,相当迅速地为英、美等国的经济学界所接受,人们称之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革命。这一理论()A.是对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革命B.促使西方“混合经济”模式出现C.是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完善D.推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经济”答案A13.(2019江苏常州1月,18)1939年,美国公共舆论研究所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23%的受访者认为“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是最不受欢迎的新政措施,28%的受访者认为“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是最受欢迎的新政措施。据此,下列判断最可靠的是()A.前面的数据较为可信 B.前后两个数据都不可信C.后面的数据较为可信 D.前后两个数据都可信答案D14.(2018江苏南通等六市3月,17)“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D.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答案C15.(2018江苏南通等七市5月,18)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衷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A.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 B.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C.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 D.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5分)16.(2020届江苏南通如皋调研一,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1年底,苏俄使者马林在张太雷的陪同下会见了孙中山。马林介绍了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情况。孙中山评价到“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相对于中国国民党而言,消除了对苏俄的恐惧感,从而在寻求西方资本主义支持失败后,转而投入了苏俄的怀抱,走上了联俄的道路。——摘编自王东《再论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角度》材料二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念念不忘限制以至取消新经济政策。——摘编自《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材料三列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