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归纳与运用_第1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归纳与运用_第2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归纳与运用_第3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归纳与运用_第4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归纳与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归纳与运用一、知识结构1、第三课知识结构:2、第四课知识结构:3、第五课知识结构:4、第一单元宏观结构(参见教材P26图)二、知识运用(一)、宏观角度1、“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干知识:(1)文化具有多样性。①正确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看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其次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最后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①文化传播其途径主要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②文化传播的手段有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传媒。③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传统文化既需要继承又需要发展。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②文化的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文化的发展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文化需要创新。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③文化创新既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推进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还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例1.(2013年四川卷)(28分)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3)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8分)①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2分)②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药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3分)③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3分)例2.(2013年全国卷Ⅱ)(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①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3分)②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3分)③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4分)①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艺术节;②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③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每项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微观角度1.尊重文化多样性(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有何意义)?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由于各种因素,各民族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具有多样性。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尊重和保护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③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的前提。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2)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或: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②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③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⑤反对妄自尊大,贬低、排斥外来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两种错误倾向,努力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例3.(2012·北京高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②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关于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传播)(热点联系:中外互办文化年、互派留学生)(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传播)?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文化需要交流、借鉴、融合、传播。③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④有利于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增进国家间的友谊和加强相互了解,互相沟通,求同存异,增强中外互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2)我国应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传播)?①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各民族文化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热情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③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④要以为我主,为我所用,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⑤反对妄自尊大,贬低、排斥外来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两种错误倾向,努力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文化交流中,还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防止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例4.(2016·北京卷·4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3)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8分)鲁迅和雨果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例5.(2015•海南卷)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10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3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4分)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相互借鉴、共同繁荣。(3分)例6.(2015•福建卷)39.(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材料一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材料三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观点论据及论证过程观点一:经济先行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观点二:文化先行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4)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三,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12分)①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共同繁荣;③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①(从传统文化自身看):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智慧的集中展示,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②(从国家、社会的角度看):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③(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④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2)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①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应该自觉加以改造与剔除。②对待传统文化,要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不断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要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④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传统虚无主义,二是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和保守主义。(3)如何正确认识国学研讨?或: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或: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国学热”(儒学)的看法。(注意:传统文化,关于传统文化的主观题,主要答以下知识点,再根据材料答一些其它知识点。)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是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再结合材料分析……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再结合材料分析……③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再结合材料分析……④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再结合材料分析……⑤正确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再结合材料分析……例7.(2015•浙江卷)40.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仪礼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例8.(2015天津卷)14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GB3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GB3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材料二

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丈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

(2)对这种占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两点理由。(要求两点理由

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6分)

答案示例一支持。理由:①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搬家”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融、创新。②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年久失修与缺乏维修费用的矛盾,这种“搬家”解决了维修费用缺乏的问题。=3\*GB3③这种古建筑“搬家”的方式有利于发挥民间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弥补财政不足的缺憾。答案示例二反对。理由: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种“搬家”会淡化古建筑的文化特色。②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古建筑不能离开它的环境。4.文化创新(1)为什么要对文化创新?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推动文化的各方面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时代的呼唤)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进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⑤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怎样进行文化创新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因此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创新。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中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b.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⑤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主体作用,促进文化的发展。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⑦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例9.(2016·全国Ⅲ卷·39)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2)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例10.(2016·浙江卷·40)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