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等奖《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_第1页
国家一等奖《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_第2页
国家一等奖《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设计2015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AGEPAGE7【学习目标】通过对比阅读,准确说出本则新闻的结构。【重点难点】分析富有意蕴的句子,概括本则新闻的写作特点。【学情分析】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新闻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对“二战”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奥斯维辛”很陌生。因此,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所写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非常必要。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资源整合】网络、多媒体、学案材料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声乐图文,情境导入(多媒体演示)()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杀人工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同学们,你知道奥斯维辛是什么地方吗?(学生简答)1939年——1945619000400(板书)13年后,参观奥斯维辛纪念馆,写了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作者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奖()设计意图:现,使导语有梯度,有启发性。二、标题质疑,初读文本(一)思考质疑产生什么疑惑呢?学生可能提出的疑惑:既然没有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二)初读文本默读思考,抓住关键语句,筛选有效信息,从文中寻找答案。对于学生默读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暂时存疑,不加解决。设计意图:读文本,能使阅读更深入,更高效。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方法,在初读文本之后就想解决所有问题显然不大现实,因此暂时不予解决,让学生心存疑惑,这也是课堂的一个悬念吧。三、对比阅读,合作探究(一)阅读教师改写后的对比材料,和文本作比较。奥斯维辛纪念馆,也写了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请大家读一读,边读边跟罗森塔尔的新闻作一个比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波兰布热金卡电831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120400参观团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长廊纪念墙、绞刑6000着一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3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微笑着的姑娘。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设计意图:2.分析富有意蕴的句子,概括本则新闻的写作特点,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若效。此环节中,对比的材料很重要,文本突出的特点在于参观者感受、作者感本特点。(二)合作探究师:假如你是“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委,收到这两则新闻,你会把奖项颁发给谁?(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上台展示,陈述理由)依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引导。要突出的几点有:新闻的结构引导:划分老师出示的对比材料的结构,与文本作对比。至此完成学习目标一。独特的视角参观者的感受引导:找出描写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的句子,在书上画出来。格式:参观 时,他们 。参观女牢房时,他们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参观试验室时,他们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字。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应?这些地方阴森恐怖,他们十分恐惧;这些人们太可怜了,他们非常同情;这些暴行令人发指,他们极度痛恨;人性沦丧,他们深感惭愧。作者没有详细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在众多的参观者中,作者特写了一个“跪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的参观者,这位虔诚地跪下祈祷的参观者在祷告什么?上帝,请保佑受难的灵魂安息,请原谅人类的残暴。从来都不知道人是这样一种罪恶残暴的动物的记忆,更是对人性的自省,让新闻也有了温度,对奥斯维辛的悲剧来说,这比一般新闻冷冰冰的客观报道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作者的角度引导:第六段是否可以删掉?心情和责任感使然。师: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来到奥斯维辛,都不可能无动于衷。这也体现了因之一吧。细节的刻画引导: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写得越美,越让人震撼。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高度赞美,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这两处细节描写让文章更细腻,更深刻。强烈的反差引导:集中营恐怖的过去和现在的反差对比。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可怕不该有阳光照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挑学生读,突出红色字词,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悲剧面前都是不值得一提的。解答课初“为什么没有新闻”的问题。至此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讲,而不是站在自己的座位上,这是我一贯的做法。走到台上,对学生来说,是预设,一切还得依据课堂的生成灵活调整。四、借颁奖词,小结文本现实的反差灾难生命人性的者的心灵,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设计意图:总结。五、巧加标点,深化主题加上一个标点,你会加什么?说说你的理由。问号。表反问,奥斯维辛是有新闻的,这么多的参观者就是新闻,奥斯维辛留给人们的启示就是新闻。感叹号。是作者强烈感情的抒发,希望人们能永远铭记历史。句号。希望世间所有的灾难到此结束。省略号。奥斯维辛留给人们的思考永远不会结束。史悲剧面前都不再是新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说,南京,没有什么下,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让我们在最后一段的齐读中结束本节课。设计意图:平,教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