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议_第1页
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议_第2页
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议_第3页
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议_第4页
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议

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议

摘要: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城市社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但基层社区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提升。为探究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措施,文章结合实际,从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情况调查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从理念、资源、党建、服务、智能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公共管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情况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我国社会治理中广泛推开,各地区结合党中央先关政策,相继出台了适合本地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文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加快网格化管理进程。当前地方政府在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做法集中于构建组织机构与打造专门队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整合资源等方面。从实践下过来看,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社区信息更加准确、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参与热情提升等。但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工作中的不足,并积极摸索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管理轻治理,重形式轻实质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更多的人力与资金支持,但职能部门更侧重工作本身的完成,居民所需的公共服务供给有限。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缺乏居民真实需求的稳定机制,网格化管理工作依托原有管理系统,导致工作停留在管理阶段,未体现更深层次的治理,比如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提升、社区资源配置的优化等。实践调查中发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存在部分工作形式突出,但真正落实到社区管理中的实质有限,缺乏相应的的监督机制,有些社区居民并没有体验到社区网格化管理带来的好处,甚至有群众表示未听说过、不了解网格化管理。

(二)行政色彩浓,资源整合不充分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行政色彩较浓,社会自然组织力量的利用不显著。此外,虽然各地政府在加快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进程,但网格系统与其他政务系统的数据壁垒未完全打破,数据整合应用不充分,数据共享程度不高。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一便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重屯、下移、权力下放是中央改革趋势,社区网格化管理虽然吸收了扁平管理的有点,但实际的工作开展中,金字塔式的组织框架并未得到实质改变。虽然地方政府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不断加强各部门间资源整合工作力度,但实际上效果并不显著,尤其是街道之间的资源共享与配合属于薄弱环节。

(三)力量统筹效能不高,公众参与度不高

社区网格化管理中,街道和部门间条块结合不紧密,胯部门、跨界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仍然出现权责交错的现象,尤其是在处理事件时,部门间、街道建缺乏联动机制,导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社区网格与街道、部门联动不协调,缺少基层执法队伍和管理机构,进而使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不足,网格员工作较为被动。此外,在城市社区中,居民间的熟悉程度不高,使其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不佳,因此其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较差。此外大量社区互动缺乏创意和吸引力,这也导致居民参与度不高。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的原因

(一)思想转变不到位,行政取向明显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对旧的社会管理模式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一次创新式的改革,而这个管理模式改革的过程必须是思想转变牵头,政策与实践双轨并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加突出社区工作的服务性与主动性,但长久以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以及政府与群众间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严重影响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改革进程,权利下放不明显,而实践到街道、社区的真正的网格化管理,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动或者直接介入下完成的,具有较强的新政属性和命令模式,这也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中行政色彩浓、重形式轻实质等问题的出现。

(二)职责界定不清晰,引导与宣传不到位

从实践工作来看,社区网格化管理受到行政系统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上层建筑局限性,社区自治空间被积压与吞噬,而且传统金字塔使的管理体制与网格化管理体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职能部门间的角色定位模糊。比如在相关文件中,多数只对县区、街道、社区、网格垂直管理职责进行了划分,但各部门、街道等横向联动权责并不清晰,这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在管理与治理、形式与实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社区工作准入机制缺失,导致社会自组织力量或无法进入,或无法发挥应由作用,导致资源整合效果不好。此外,政府在社区网格化治理方面的宣传和引导不到位,造成群众参与度不高、对社区网格化管理不了解等问题。

(三)政社互动少,社区自治力量薄弱

调查访谈中发现,虽然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不断推进,但实际上行政部门权利集中程度依然较高,新政系统资源过于集中,导致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等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行政系统的资源管控和内生强制性极大压缩社区自治力量。从国家对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社区网格化管理具有延展政府沟通渠道、增进政社交流的潜在功能,但实际上政府长久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单向控制,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出现力量统筹效能与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四、完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对策

(一)创新思维,理清治理框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这就要求政府各部门、街道、社区等参与主体积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保质保量的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进程。各级政府要强调社区自治,通过宣传引导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积极提升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新政部门间需建立及和谐互动的关系,构建网格化治理的协商伙伴关系。在创新思维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政府领导机制的关键作用,要明确各级政府的领导框架与领导机制,进一步探索创新领导框架,完善顶层设计,完善社区网格化指挥中心建设,独立统筹,明确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指挥中心机构设置。(二)整合资源,注重基层党建

要注重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建设,从纵向、橫向与板块三个方面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强化市区、街道、社区、网格纵向的联动效能,统一数字化管理平台,运用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构建涵盖各部门的进准监控网络,完善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服务。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集成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但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居民积极开展自治活动。

(三)夯实基层网格,推进精细化服务

服务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鲜明特色,不仅要实现社区自治,而且还需要强化社区服务,推进精细化服务。从目前现状来看,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是夯实基层网格,进一步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对现有的网格管理员要培训到位,要配置得当,从业务知识、操作能力、情境处理等方面提升综合素质。要解决网格管理员队伍编制问题,明确人员职责权利和角色属性。要提升合作服务效能,加强政府主动性,提升效率,确保无死角。此外,政府还应统筹分析,合理规划入格事项,一方面根据自身服务能力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另一方面加强入格事项的动态管理。

(四)提升智能水平,实现多方共治

结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的现状,以及原有的行政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科学划分地域网格,完善三大板块平台架构,将民生、人社、治安等纳入到网格化管理系统,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整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信息化市场价管系统,完善社会管理系统。要加快一体化建设,运用统一平台整合民生各方面社会资源信息,推进社区协同治理,实现多方共治。要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政策宣传机制,建立政社长期合作的协商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与实践探析-以温州社区为例[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2]卢艳玲.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1).

[3]董一帆,吴俐民.数字城市的网格化管理以昆明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6(02).

[4]陈柏峰,吕健俊.城市基层的网格化管理及其制度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5]王芳.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路径[J].中外企业家,2015(27).

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议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环境监管执法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应充分保证网格化环境监管效果,提升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本文便据此分析了环境网格化监管的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此后环境网格化监管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网格化;环境监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_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2_(2020)06-0-01

DOI:10.16647/15-1369/_.2020.06.120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gridforenvironmentalsupervision

WuShuncong

(EnvironmentalInspectionTeaminZhaoanCounty,ZhangzhouFujian363500,China)

Abstract:Inordertobetterimplementtherequirementsofenvironmentalsupervisionandlawenforcement,relevantdepartmentsshouldfullyensuretheeffectivenessofgrid-basedenvironmentalsupervision,improvetheefficienc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departments,andcreateamorehealthyandcomfortablelivingenvironmentforpeople.Basedonthis,thisarticleanalyzesthesignificanceofenvironmentalgriddingsupervision,andproposescountermeasuresfore_istingproblems,withaviewtoprovidingmorereferenceforthisenvironmentalgriddingsupervisionworkinthefuture.

Keywords:Gridding;Environmentalsupervis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在此种发展情况下,企业应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环境监管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采用网格化的监管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环境网格化监管的意义

网格化监管在于将监管与服务作为核心内容,切实提升监管效率。通过实行网格化的环境监管模式可以更好地发现环保工作中存在地问题,在结合当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实行政府职责。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用网格化监管模式,可以进一步明确政府的相关职责,及时发现以往环保部门难以发现的问题,并强化治理力度。同时,在网格化监管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快治理速度,一旦发现环境问题便马上进行处理,保证了环境监管工作的到位性,可以24h开展环境监管工作,降低了自身的环保压力。

2网格化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是网格化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涉及较大的工作面,仅依靠环保部门无法保证管理效果。虽然已经与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但与其他部门依然缺乏有效协调,没有形成联动作用,影响了网格化环境监管的执法效果。二是缺乏基层工作人员,当前部分街道或乡镇并未设置专门的环境监管人员,没有提供充足的预算与编制费用,部分环保监管工作只是由乡镇或街道其他工作人员兼任,实行效果较差。三是基层缺乏保障,不能提供足够的车辆与技术设备,无法及时可靠的获得现场证据。四是三级网格化监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自身的监管水平较低,无法保证工作的实施效果。五是没有明确网格化监管人员职责,网格员监管权限受到较大限制,基层大部分网格员并不具备现场调查的权力,无法及时发现环境违法行为。

3网格化环境监管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保证监管效果,相关部门应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做好每个细节,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保证环境监管工作的综合化开展。具体而言,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科学划分网格

相关部门在实行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时应严格遵照环境监管层级的责任制要求,一是明确边界明确、工作量相对均衡,网格间便于协作的基本原则,保证监管网格的科学划分。二是做好网格责任片区的划分工作,明确网格监管责任人,确定具体的职责与管理目标,采用责任到人的方法。三是分合有度,保证统筹结合,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格划定为一个巡查组,以各个巡查组为单位完善各个辖区的监管工作。四是在科学划分网格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并将其细分落实至每个工作环境,包括网格内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环境行为规范以及居民投诉管理等。

3.2明确监管职责

网格化管理并非简单的分片包干,而是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以网格的形式主动履行自身职责,自觉落实各级责任。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主管领导人员到各级别的网格责任人,均应签订监管责任书,细化自身职责。作为环境监管工作主要的负责人,网格责任人承担网格化监管的主要工作内容,负有全面责任,应对监管不到位的工作承担直接责任。而一级网格责任人需要保证环境网格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督促下级及时履行网格业务指导与监管职责,对环境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负有一定责任。

3.3规范业务流程

在实行网格化环境监管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好工作标准的统一工作,强化职能协调,保证管理信息的有效整合。对此,为了保证环境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应针对业务工作程序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改变交叉繁琐的管理制度,做到简明统一,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应采用过程监管方式,由记录、纠正预防以及内审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督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形成健全合理的指导保障体系。3.4创新整合工作平台

在环境网格化监管工作中还应有效引入信息技术,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撑。对此,相关部门应在结合当地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排污申报系统、环境执法系统、环评审批系统、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移动办公系统等工作模式,建立包括动态监管、长效监管、廉政效能的服务平台,在系统中录入环境行为的网格代码,并由专门的网格监管直接责任人进行更新识别。

3.5强化队伍建设工作

相关部门应重视环境网格化监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并在学习中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网格工作人员讲解相关的执法技能等。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在综合考虑个人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业务水平以及年龄等因素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搭配,确定小组,保证优势互补,提升监管效率。

3.6推进行业自律

一是积极组织各个行业协会与相关组织开展网格化监管区域性工作,成立行业小组,指导各个协会理事以及协会小组长开展环境监管工作。期间还应帮助其建立完善可行的行业规范,保证行业自律。二是应提升行业协会骨干的综合素质与凝聚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进行培训教育,提升行业协会自我管理水平。三是网格化责任人员应及时组织协会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不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做到懂法、守法。

4结束语

在环境监管工作中采用网格化运行模式可以充分保证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对此,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环境现状,合理应用网格化的监管方法,针对性解决监管工作不到位以及监管人员不足等问题,促进形成新的环境监管格局,促进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浩.环保大數据及其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创新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43(01):75+78.

[2]彭兴华,甘锋睿,张远行.关于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54(34):147-148.

[3]王芳.对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及创新模式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60+162.

[4]席艳玲,张新宇.新技术变革驱动环境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8(012):66-68.

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议为了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会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共宜宾市南溪区南溪镇委员会》文件精神和镇上具体安排,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以民生为根本,以服务为前提,以网格化为依托,以体制创新为抓手,以层级负责为基础,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能到位、责任到人、运转灵活的管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无缝隙、制度化、精细化的管理目标,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1、网格划分。原则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定网格,网格管理服务对象为村内民点、居民用水用电、沟渠田林路等生活生产设施。

2、绘制网格地图。网格划定后绘制网格地图,以村(居)为单位建立网格电子档案,做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图,实行网格内全员、全地域、全事务管理服务。

三、队伍建设

1、网格管理人员配备。在每个小网格(队)配备服务员1名,分别由老党员、老干部、村民小组组长、居住在网格内的村民担任,具体负责网格内生产生活管理服务、居民信息登记、社情民意收集、治安安全巡查和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

2、培植网格管理服务队伍。村上要高度重视网格管理服务人员的配备,推荐选配工作有责任心、有威信、热心群众事业的人员,切不可形式应付,造成人员有名无实。

四、工作职责

1、了解掌握信息。建立健全居民信息调查、统计、动态管理制度和民情日记制度,网格管理服务人员要每月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掌握群众家庭情况、人员动态、民生诉求、服务需求和对便民利民服务的意见建议,建立民情日记台帐,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要依托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健全居民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并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更新、完善,对网格内全体居民和全部事务实行精细化、数字化管理。

2、做好便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建设便民服务站,依托网格管理服务队伍开展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活动,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各网格,为群众提供精细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关心重视老年人、五保户、残疾人、家庭困难居民等群体的服务需求,主动做好代理代办,及时提供帮扶救助,使群众居住和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和顺、幸福。

3、加强综合管理。网格管理服务人员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做好网格内的各项管理工作。加强人的管理,把网格内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吸毒人员、精神病人、缠访闹访户、闲散青少年等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分类管理、服务和帮教。加强物的管理,做好网格内沟、渠、田、林、路、桥、涵、闸、环境卫生及其他公益设施的管理,做好公益设施、道路、环境卫生等的日常管理,协调相关单位对破旧损坏物件进行维修和更新,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加强组织管理,及时了解掌握网格内群众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的活动情况,监督举报非法传销、传教、邪教组织和制售假冒伪劣窝点,自觉遵守社区规定,履行责任和义务。

4、协调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