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AGEPAGE94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保险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适应保险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学制基准学制为三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2—5年。三、培养规格及要求(一)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2.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3.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二)人才规格保险实务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方面均达到了优秀标准,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水准高并且拓展领域广泛、专业能力与动手能力强,缩短了在实际工作部门培训的时间,上手快,更接近保险部门助师的要求。保险实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各大保险公司的内勤人员、销售人员及其他主要业务岗位、保险中介公司的业务工作、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岗位。1.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政治理论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拓展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与实践相结合。2.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保险实际业务操作、营销等各种能力、创新能力。3.素质要求:要求学生具备政治素质合格、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达标、身心素质健康、较高的职业素质。方向职业岗位群工作领域岗位群职责任务保险公司管理人员、内勤人员、营销人员财务会计、出纳、单证管理、核保核赔岗、营销管理岗、查勘定损岗、出单、销售岗保险代理、经纪、公估公司内部管理、业务人员承保岗、核保岗社会保障部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社会保险基本业务开展(三)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学生应获取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为:保险代理人从业资格证保险经纪人从业资格证保险公估人从业资格证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保险精算师从业资格证会计证(四)毕业条件(学生毕业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在正常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修满规定的各模块课程学分,包括课外教育学分。2.取得相应证书或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合格(以下两种情况具备其一即可):(1)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证书+一种专业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2)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证书+专业综合技能测试成绩合格单(毕业前未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社会上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由学校组织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并发成绩单或证书)。四、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分解表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能力要求课程设置能力评价基本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保险实务应用能力相关领域活动能力热爱本职业,具备基本职业道德1.热爱祖国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掌握市场经济基本知识4.有责任感、事业心有法制观念法律基础知识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专题讲座合格具有能自我调试的健康心理专题讲座合格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体育与健康军训及军事理论合格计算机实际操作计算机硬件结构操作系统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4.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等级考试I级证书阅读处理专业英文资料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英语词汇具有一定专业英语交流能力4.能阅读、分析专业英文资料大学英语英语听说保险专业英语剑桥商务英语英语应用能力A/B级证书及口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保险实际业务操作、营销等各种能力职业基础能力理解、分析和解释保险产业的能力市场调查、预测分析能力营销能力开展保险业务的能力投资分析与策划能力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具有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处理保险业务的能力保险学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营销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保险精算保险中介农业保险社会保险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从业资格考试语言文字表达经济应用等文件的撰写应用文写作合格数学方法运用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微积分合格基础会计业务处理掌握保险公司的国内、国外结算方式熟练掌握各种业务的会计处理国际结算基础会计合格五、人才培养模式(一)基本模式1.模式概述: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做保证的模块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2.目标体系:(见前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标准)3.内容方式体系: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针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重视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改变单项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运用多元职能理论,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就业方向、能力本位指导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4.保障体系: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了教学与科研骨干队伍和梯队结构,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设备先进、软硬配套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具有仿真的职业氛围,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教材建设方面优先选用反映先进技术发展水平、特色鲜明,并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规划教材;校、系两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合理,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在省内、全国金融保险高职高专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二)课程模块与课时(学分)分配课程模块与课时(学分)分配表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学时学分百分比总课时理论实践课堂教学必修课及限选课公共基础课6123422703618.6%专业基础及专业课8844896055237.1%限选课1537083128.6%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指计算机、外语课)7407442.9%任选课全校任选课1812.9%课堂教学学时、学分11884.3%独立实践教学独立(或综合)实训104010453.6%入学、毕业教育5205221.4%军事训练5205221.4%毕业设计(论文)7807832.1%实习3000300107.1%实践教学学时、学分58605862215.7%教学总学时、学分140100%(三)课程体系1.理论教学体系设置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知识结构为依据,确定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必修课程由公共课群、基础课群、专业课群组成,选修课由专业扩展课群和人文社科类课程群组成。2.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构建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比重为40%。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实践教学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中独立出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完善的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每种技能训练大致由实习、实训、设计及毕业论文三个子体系构成,担负着不同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有些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反复训练,不断加强,不断深化,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一)课程设置说明保险实务专业课程设置以职业教育培养的“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为指导思想,注重设置的课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稳定服务;课程为企业生产和发展服务;课程为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二)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学年学期理论教学复习考试综合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入学毕业教育军训机动假期总计一1151111423217121728二317121425417121627三51712142561041217合计835108421725145(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时按学期课时分配理论实践123456公共课1523220234201421514420微积分468402841536520大学英语(一)585503551536522大学英语(二))585503551542120体育(一)13443011542122体育(二)13443011542124体育(三)13443011044420信息技术基础468303841523226政治经济学251302121523232邓小平理论234201421523230毛泽东思想概论2342014215144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68402841513324应用文写作(春季)35130213学分、学时小计36612342270专业基础及专业课2024420会计学基础468383042054420西方经济学468402842014426金融学468402843033326*保险学351302132013320统计学468402843034428财产保险468402843034430人身保险468402843034436保险精算(上)468383043034437保险精算(下)468383043034442保险会计468383043033338保险营销351302133034434保险管理学468402843032240保险中介2343042基本技能训练474074学分、学时小计52884489605限选课2073322经济法(E)351242733024426财务会计(二)468333543013350风险管理351213033033326保险法351291233032232海上保险234161823032259农业保险(e)23424102学分、学分小计121537083任选课(10门)学分、学时小计18课堂理论及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合计118独立实践教学51045入学、毕业教育252军事训练252毕业设计(论文)378实习10300独立实践教学学分、学时22586计划内学分、学时总计140(四)课外教育安排课程分类课程名称考试学期学时学时分配学分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123456课外必修项目形势与政策教育1创新能力培养1心理健康教育1军事理论1课外体育锻炼及体能测试1社会实践1就业指导1小计7课外选修项目校内技能竞赛1课外读书活动1普通话培训测试1艺术创作及鉴赏培训1校内体育竞赛1校外体育竞赛1校外科技竞赛1发表论文1个人申请经学校认定的其他项目1小计3合计10(五)专业主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金融学课程编码:2014426先行课程:政治经济学内容简介:《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系统阐述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运动规律。通过学习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把握金融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而认识和探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金融现象,研究和解决现实金融经济问题;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名称:保险学课程代码:3034498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金融学内容简介:《保险学》是保险实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4学分,开设一学期。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和信托业一起构成现代金融的四大支柱。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手段和社会产品再分配的手段,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WTO的加入,保险业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跟上时代步伐,特开设此门课。课程名称:财产保险课程代码:3034428先修课程:保险学内容简介:财产保险是保险实务的专业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提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为以后从事保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财产保险的基本知识,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操作的技巧。课程名称:人身保险课程代码:3034430先修课程:保险学内容简介:《人身保险》是保险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和实务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人身保险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实际业务的基本操作,为将来做好保险工作打好基础。在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把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名称:保险管理学课程代码:3034487先修课程:保险学基础、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营销、风险管理内容简介:《保险管理学》课程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保险公司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营销、承保、理赔、投资到财务核算、计划统计、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经验。同时,借鉴保险业发达国家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探索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规律、原则和方法。课程名称:保险精算课程代码:3034436先修课程: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内容简介:保险精算是一门以高等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结合保险、金融和财务理论与实务的交叉学科,该学科在保险、投资、金融监管、社会保障、军事以及其他与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都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拓和完善,既需要大量的精算学专业人才,同时又需要大批具备保险精算知识和保险管理与营销知识的综合型保险业务人员。课程名称:风险管理课程代码:3013330先修课程:概率论、统计学、保险学课程简介:风险管理课程是保险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可作为我校其它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以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注重理论分析能力的提高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系统的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和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和风险管理产生与发展;风险管理的目标、组织结构、成本与原则;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决策;各类经济主体的风险分析、等内容。课程名称:保险法课程代码:4033354先修课程:保险学、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课程简介:《保险法》是保险实务专业的专业课。《保险法》是以保险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研究《保险法》的内容,尤其是保险合同制度及保险业管理制度,研究保险法的制定,执行和遵守,研究人们关于保险法的观念和学说的理论等问题。《保险法》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关于它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三个方面:即保险法总论,保险合同法,保险业法.狭义的保险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广义的保险法是指调整保险关系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保险法》是以广义保险法为研究范围的。课程名称:保险营销课程代码:3033338先修课程:保险学、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课程简介:《保险营销学》是保险实务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与实际工作联系极为紧密、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保险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保险营销学》将保险学与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保险行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课程名称:保险会计课程代码:3034442先修课程:基础会计、保险学、财务会计课程简介:保险会计是讲授保险公司会计核算的一门专业会计,包括财产保险公司会计,人寿保险公司会计,再保险公司会计及保险公司财务分析等内容。七、选课方案与规划(参见《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第四章“选课管理”)
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为了办出专业特色,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税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从事税收征管、税务代理、税务咨询、税务筹划等经济管理工作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级财经应用型人才。二、学制基准学制为三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2—5年。三、培养规格及要求(一)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2.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3.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二)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可以达到初级会计师或纳税申报员的基本要求,并能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本专业学生适应的岗位及主要业务工作见下表:税务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就业方向主要业务工作税收咨询与筹划财税政策,税收法律咨询宣传、解释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与法规纳税筹划纳税筹划,合法避税纳税申报行政单位报税员行政单位纳税申报与筹划事业单位报税员事业单位纳税申报与筹划企业(公司制)单位报税员企业单位纳税申报与筹划税收代理代理机构设置与纳税代理税收征管国家税收部门税收征管会计核算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单位一般会计核算结合上表,为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要求是指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获得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过程,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税务专业在知识要求的实现途径上,除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应用、创新知识的方法和思维,使学生走出校门后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不断改革的税收制度,能够及时地更新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的使用知识、创新知识,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价值。2.能力要求能力要求是指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胜任企事业单位涉税事宜、税收征管、税务咨询、税务代理、税务筹划及相关工作的主观条件。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定义不再仅仅是对知识多少的鉴定,而是对能力的认可。具有某一方面的知识,不一定能胜任某项工作。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税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走出校门以后,能够胜任税务工作以及相关的财政、会计等工作,并具有在专业知识的界面上向纵深发展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能力。3.素质要求素质要求是指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潜质。现代社会是以素质为基础,从而实现知识能力价值的社会,人才的素质是知识、能力转换的纽带。税务专业的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感召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具有对社会形势和重大事件的辨别能力。(三)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税务专业基本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类别名称发证单位考试时间主修课程基本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省财政厅3月8月会计学基础、会计电算化、其他会计相关课程注册税务师国家税务局6月税法、税收相关法律、税收实务代理、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国家财政部9月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审计(四)毕业条件1.在正常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修满规定的各模块课程学分,包括课外教育学分。2.取得相应证书或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合格(以下两种情况均可):(1)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证书+一种专业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2)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证书+专业综合技能测试成绩合格单(社会上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由学校组织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并发成绩单或证书)。四、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支撑课程: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大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微积分及有关人文知识课程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支撑课程:财政学、税收基础、经济法、税收管理技能基础知识主要支撑课程:基础会计学、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应用文写作技能专业知识主要支撑课程: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国际税法、税收代理实务,纳税检查、税收筹划等能力结构基本能力本专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语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纳税申报和筹划有关的操作。主要支撑课程:大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微积分及有关人文知识课程培养方式或途径:相关理论课、综合技术课及综合技能实训等。专业能力本专业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具备企事业单位涉税事项核算、管理及税收征管、税务代理、税务咨询、税务筹划的基本业务素质,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一切税收业务;具有对纳税人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纳税分析的能力;具有对纳税人会计及相关资料审查验证,并提供税务咨询、税务代理、税务筹划等服务的能力。主要支撑课程:财政学、基础会计学、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国际税法、税收代理实务,纳税检查、税收筹划等培养方式或途径:相关理论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综合技术课及综合技能实训等。学习能力本专业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捕捉有用新信息,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支撑课程是各类显性、隐性课程。培养方式或途径:综合教育活动、素质拓展教育课及活动创新能力本专业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不拘泥于传统模式,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主要支撑课程:创新能力培训、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培养方式或途径:理论和实践课中融入创新理念、创新意识、创新激励措施、素质拓展教育课及活动素质结构政治素质主要支撑课程: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培养方式或途径:“思政课”、素质拓展教育课及活动、综合教育活动等专业素质主要支撑课程:财政学、基础会计学、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国际税法、税收代理实务,纳税检查、税收筹划等培养方式或途径:相关理论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综合技术课及综合技能实训等。人文素质主要支撑课程:应用文写作、形势与政策、艺术鉴赏、创新能力培养培养方式或途径:理论和实践课中融入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素质拓展教育课及活动职业道德素质主要支撑课程:素质拓展计划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培养方式或途径:理论课和实践课、素质拓展教育课及社会实践活动等身心素质主要支撑课程:体育、军训、其他校内外竞赛培养方式或途径:体育课、综合教育活动、素质拓展教育课及活动五、人才培养模式(一)基本模式1.模式概述: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作保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模块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2.目标体系:(见前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标准)3.内容方式体系:(1)理论教学体系改革借鉴本校及其他教学试点专业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广泛进行调查研究,以企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确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努力将思想素质、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基础知识、技能专业知识等四个教学模块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专业特色,整合课程,有机地设置、开发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成基本技能实习、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实训,确定项目、内容,明确要求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指导、训练、考核办法,并最终落实到财税系列资格证书培训上。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顶岗实践、工读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锻炼。①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②强化课外活动,加强过程控制。课后要布置业务训练作业;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课后自觉说英语、听英语的良好习惯,③抓好校内实践训练。认真组织好系和班级英语角,利用规划建立的纳税申报实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进行模拟业务训练。素质教育①素质拓展教育是在学生必修的理论和实训课程计划以外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由学校组织引导的课程或活动。素质拓展教育是以素质能力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在修完素质拓展必修课的同时,学生通过选修课程和参加活动来扬长补短,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②素质拓展教育,围绕大学生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四方面加以引导,以开设选修课和组织各项活动的方式进行。学校致力于组织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活动、职业技能鉴定活动、专业辅修等,并围绕课程及活动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以提高活动的水平,创造良好的素质养成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③素质拓展教育的课程和活动,以学年为周期按一定频度循环开设,学校提供开设计划和课程及活动选修指南,由学生自主选修。产学研结合培养途径为促进税务专业的发展,拟成立由学校与多个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咨询建设委员会。专业咨询建设委员会每年召开年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专业课教学、实训安排、实习指导、课题研究等项工作。学生们在第六学期利用二至四周的时间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定岗实训,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4.保障体系:(1)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在3—5年内通过引进、培养、聘任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建设一支热爱应用技术教育、热爱本专业教学工作,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还要建设一支来自外贸一线的兼职教师队伍满足教学和校企合作教育的需要。现有情况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占本专业教师的70%以上;从企业所聘兼职教师占本专业教师的65%;税务专业带头人的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并且有较好的实践素质;主要课程带头人能够完成课程改革的任务,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协调、创新能力较强。(2)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坚持产学研结合,抓好校内外实践(训)基地建设。第一,根据专业和学生的需要,建设相应的校内实验(训)基地——校内我们已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拟建立纳税申报实验室,到时硬软件配置可达到较高水平。第二,根据高职教育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原则,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原则,建立与专业适应的校外实训基地。到2007年底预计建立3个左右的实践基地,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3)教材建设目前本专业使用高职高专规划和系列教材占整个教材的比例已达90%以上,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4)教学管理和教育评价教学管理有条不紊,管理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管理水平较高。学生的学习风气较浓厚,学风良好。(二)课程模块与课时(学分)分配课程模块与课时(学分)分配表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学时学分百分比%总课时理论实践课堂教学必修课及限选课公共基础课6843982863122.1专业基础及专业课8175992184330.7限选课2661441221410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指计算机、外语课)7407442.9任选课全校任选课2618.6课堂教学学时、学分11884.3独立实践教学独立(或综合)实训104010453.6入学、毕业教育5205221.4军事训练5205221.4毕业设计(论文)7807832.1实习3000300107.1实践教学学时、学分58605862215.7教学总学时、学分140100(三)课程体系我国教育“十五”改革和建设战略目标的确立,进一步指明了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方向。为全面实践“十五”教育改革的战略思想,高职高专学校应本着“总体布局、科学定位、保证重点、兼顾全面”的改革方针,根据税务专业的特点,必需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结构性调整。重新构筑集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模块、专业基本理论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拓展模块、人文艺术与科学素质模块为支撑的素质教育的基本框架与课程体系,重点突出以能力和应用为重点的“专业能力模块”与“岗位能力拓展模块”,形成一个符合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育模式。高职高专税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一要保证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开设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修养、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等,以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修养。二要奠定良好的专业基本理论要求,开设本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如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经济法等,以保证专业课程学习有坚实的理论根基。三是加大专业能力课程体系的建立,要突出税务专业不同培养方向对知识结构的不同要求,特别是注重对注册税务师方向(新方向)课程体系的建设,要适时开设体现社会需求的课程,诸如税务代理、纳税筹划、国际税收等课程。四是在规定总课时内,尽量扩充岗位能力拓展方面的课程,以适应社会对税务人才知识多样化的要求。五是要注重对专业课程实践方面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1.理论教学体系设置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体系只有充分体现各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客观要求,才能最终实现其特定的培养目标,而构建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体系则是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起点。要构建一个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必需按照“打好基础、强化实践”的原则,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把理论型教育转变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来。(1)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背景明确培养目标,构建税务专业的主干课程。主干课程是专业教学的脊梁,它在专业教学中起到顶梁柱的作用。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应根据其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分设理论主干课和实践主干课。理论主干课应依据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从理论知识结构模块出发,按照“重组基础、反映现代、注重能力、自成一体”的原则进行设计,一般应该包括:税收概论、税法、税务管理、税收筹划、税务代理、纳税检查、税收会计、税收综合模拟、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税收、软件操作与维护、比较税制等。实践主干课应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客观能力和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来设置,侧重训练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主要包括中国税制实践教程、税务管理实践教程、税收筹划实践教程、税务代理实践教程、纳税检查实践教程、税收会计实践教程、税收综合实践教程。主干课程的确定既要有一定的定向性,也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前瞻性和创造性。(2)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理清课程的开课顺序。每一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养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一般认为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局部应用能力的养成过程、连贯应用能力的养成过程和应用能力的熟练与自如过程。按照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这一规律,在安排课程的开课顺序时,必须注意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然后综合点拔,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我们设计的会计学专业知识脉络是:税收概论¬——税法——税务管理——税务管理实践教程——纳税检查——纳税检查实践教程——税务代理——税务代理实践教程——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实践教程——税收会计——税收会计实践教程——税收综合实践教程。2.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以智力型技能为主,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1)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税务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检查第一线的税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因此,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税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税务专业教学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关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税务专业教师不仅要熟悉系统的税收理论,还要积累丰富的税务实践工作经验。因此,我们计划除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我们的客座教授外,还要着重建设一支会说能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一是鼓励一部分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教师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税务相关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二是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一部分教师到生产、服务、管理、检查第一线挂职锻炼,从事实际工作,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税务专业的科研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充分了解税收学科的理论前沿和税务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用科学的税收理论和规范的纳税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另外,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新路子。“产、学、研”相结合是加快高职高专教育发展,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途径。实际工作单位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中,具有独特的、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实行学校与税务机关及企业联合、双向参与,互惠互利,学校为实际工作单位提供劳力和知识,实际工作单位为学校提供场所和技术。我们拟加大“产、学、研”相结合的力度,拓展更为广阔的教学实践空间,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和实际工作环境的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的动力。(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经验的养成,培养学生将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运用于工作的能力,利用感性认识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兴趣。税务专业的年轻,使得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只能以规划的方式来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认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框架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类型、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评价、实习指导教师七个部分。初步构想列表如下体系税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表实践教学类型实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场所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书职业能力型活动准备、活动的进行、活动的结束教学实习;生产经营过程实习练习法、顶岗实习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现场双师型要有实习指导书实际知识型明确活动目的、选择活动对象、专业理论与方法准备、活动的实施、活动总结直接接触社会经济工作,了解本专业职业现状参观、调查、专业认识实习等校外双师型验证理论型实验指导书编写完毕、实验物质准备充分观察经济活动的变化,验证理论知识案例分析、项目设计等校内双师型要有实验指导书实践教学总课时为1168,占总课时的40%。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课程设置说明我国教育“十五”改革和建设战略目标的确立,进一步指明了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方向。为全面实践“十五”教育改革的战略思想,高职高专学校应本着“总体布局、科学定位、保证重点、兼顾全面”的改革方针,根据税务专业的特点,必需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结构性调整。重新构筑集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模块、专业基本理论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拓展模块、人文艺术与科学素质模块为支撑的素质教育的基本框架与课程体系,重点突出以能力和应用为重点的“专业能力模块”与“岗位能力拓展模块”,形成一个符合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育模式。高职高专税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一要保证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开设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修养、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等,以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修养。二要奠定良好的专业基本理论要求,开设本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如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税收相关法律等,以保证专业课程学习有坚实的理论根基。三是加大专业能力课程体系的建立,要突出税务专业不同培养方向对知识结构的不同要求,特别是注重对注册税务师方向(新方向)课程体系的建设,要适时开设体现社会需求的课程,诸如税务代理、纳税筹划、国际税收等课程。四是在规定总课时内,尽量扩充岗位能力拓展方面的课程,以适应社会对税务人才知识多样化的要求。五是要注重对专业课程实践方面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学年学期理论教学复习考试综合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入学毕业教育军训机动假期总计一1151111423217121728二317121425417121627三51712142561041217合计835108421725145(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时按学期课时分配理论实践123456公共课1523221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357421531514420微积分476562041536520大学英语(一)57676051536521大学英语(一)听力03803801044420信息技术基础476423441542120体育(一)13843411524420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476562041536522大学英语(二)57676051536523大学英语(二)听力03803801542122体育(二)13843411542124体育(三)13843411513324应用文写作(一)35738193学分、学时小计31684398286专业基础及专业课3034426财政学476641242024429基础会计学476601642014426金融学47667942054420西方经济学476601642073322经济法357451232034492税法(一)357362132034490税法(二)357362133034412税收管理476641243024342税务检查476443243034453税收代理实务6114734163034431企业税收筹划47650264基本技能训练474074学分、学时小计47891599292限选课3024426财务会计4764828406331财务管理4766016406331行政法3574512306332会计电算化3573621306332统计学3574630306333税务会计35745123学分、学分小选课(10门)学分、学时小计26课堂理论及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合计118独立实践教学51040104入学、毕业教育2520522军事训练2520522毕业设计(论文)3780783实习10300030010独立实践教学学分、学时225860586计划内学分、学时总计140(四)课外教育安排课程分类课程名称考试学期学时学时分配学分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123456课外必修项目形势与政策教育1创新能力培养1心理健康教育1军事理论1课外体育锻炼及体能测试1社会实践1就业指导1小计7课外选修项目校内技能竞赛1课外读书活动1普通话培训测试1艺术创作及鉴赏培训1校内体育竞赛1校外体育竞赛1校外科技竞赛1发表论文1个人申请经学校认定的其他项目1小计3合计10(五)专业主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财政学课程编码:3034426(学时:68,学分:4),先行课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内容简介:该课程主要介绍以下几部分内容:一、财政学的基本理论。主要介绍财政学的对象、学习目的、研究方法、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二、财政支出理论。主要介绍财政支出基本理论、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内容。三、财政收入理论。主要介绍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税收原理、国债原理等内容。四、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理论。主要介绍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基本理论,财政政策理论概述、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等理论。课程名称:税收概论课程编码:3034410(学时:68,学分:4)先行课程:财政学、西方经济学内容简介:《税收学》是税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关于税收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税收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税收的基本要素、税收的职能和作用、税制结构、税收负担和税负转嫁等。在讲授这门课过程中,可以结合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对税收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在掌握税收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分析税收相关问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税法》、《外国税制》、《税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课程名称:税法一,课程编码:2034492(学时:51,学分:3),先行课程:财政学内容简介: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系统介绍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主要内容有:1、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2、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及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资源税、土地增值税;4、财产行为税。税收法律与经济活动关系密切,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提供学习机会。课程名称:税法二课程编码:2034490(学时:51,学分:3),先行课程:财政学内容简介: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系统介绍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主要内容有:1、所得税类(企业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四川中建三局装饰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全球高压有载分接开关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医用 PTFE 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度店铺债权债务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店铺租赁权转让及装修设计咨询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库购置与物业管理合作协议4篇
- 2024铁路货运合同铁路运输货物交付与验收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厨废弃物处置与废弃物处理设施改造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与个人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合同范本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管理制度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IF钢物理冶金原理与关键工艺技术1
- 销售提成对赌协议书范本 3篇
- 劳务派遣招标文件范本
- EPC项目阶段划分及工作结构分解方案
- 《跨学科实践活动4 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教学设计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