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心之所向无问西东_第1页
屠呦呦心之所向无问西东_第2页
屠呦呦心之所向无问西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屠呦呦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屠呦呦: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地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一边精致生活,一边努力工作获得优异成就,是都市职场剧中大女主的基本人设,也是好多人的理想生活。

202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算得上现实版的职场大女主,但她的生活,乍一看,却是个“反面教材〞。

屠呦呦为人大大咧咧。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同事帮忙找找,同事开启她的箱子,发现里面的东西放得乱七八糟,身份证不知所踪。还有一次她坐火车出差,在中途停靠站下车透气时竟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好多,日子一久,科研所的人都知道屠老师在生活琐事上“不太灵光〞。

但她对工作却很严谨。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項目,召集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一起研发对付疟疾的新药物,39岁的屠呦呦位列其中。科研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整理出治疟疾的中药200多种,提取方法加起来有380种。如何验证呢?严谨且繁复的试验是少不了的。

做试验要用到大量乙醚,这是一种对身体有害的化学品,当时没有防护用品,也没有通风设备,戴个纱布口罩就算自我保护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时间一长,就会出现鼻子流血、肝中毒等病症。作为组长的屠呦呦没有退缩,还要求做小白鼠,以身试药,节省试验时间。先生曾这样形容她的工作状态,“整日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试验室泡着,满身都是酒精味。〞最终,她成功验证了“青蒿素〞的药效。

事业上的拼力,让屠呦呦顾不上家庭。做饭、整理家务、照料孩子,一般都是先生来,她曾开玩笑说:“别人以为我有生活秘书,他就是我的秘书。〞

有段时间,她被派去海南岛工作,先生也由于工作不便照料两个年幼的女儿,这对夫妻只好忍痛将不到四岁的大女儿送了全托,将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很久以后,大女儿回家不愿叫“妈妈〞,小女儿则视好几年才回乡探一次亲的妈妈为陌生人。错过了女儿们的成长过程,一直是屠呦呦的可惜。

试验室的年轻后生们,反而是她陪得最多的人,一点点地“拉扯〞着他们,从青年科研者带成工程带头人。好多人至今还记得屠呦呦的口头禅,“我们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1972年,屠呦呦成为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卓越疗效的科学家,她的发现带给科研团队一道曙光,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用提取出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绝非平衡职场与家庭的一把好手,她能取得成绩,恰恰由于将有限的精力聚焦到了工作上。在小家和大家之间,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与牺牲,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坚持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