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潍坊二模试卷讲评
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选择题正答率:
1.94%2.92%3.88%4.59%5.86%6.26%7.34%8.85%9.88%10.70%11.86%12.89%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94%A.处(chǔ)漂荡
B.濒(pín)
豁然开朗C.俨(yǎn)迭翠
D.翩(piān) 心旷神怡
村中有国家重点文物——“南阁牌楼群”,建筑规模(宏大/庞大),气势雄伟。村东是马屿山,
①
,塔是与古村自然景观相辉映的地标建筑。当年章纶几度宦海沉浮,终倦鸟知还,归乡后登山赋诗,偃仰啸傲,度过了一段“
②
”的优游岁月。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中国士人(虽然/即使)紫蟒玉带,位极人臣,心灵的归宿仍在故乡的山水草木间。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88%A.①山上建有章纶弘塔
②烟霞驻鸿影,云水涤客心
B.①山上建有章纶弘塔
②云水涤客心,烟霞驻鸿影
C.①章纶弘塔建在山上
②烟霞驻鸿影,云水涤客心
D.①章纶弘塔建在山上
②云水涤客心,烟霞驻鸿影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59%①大量浩如烟海的史料。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②如此高科技用在如厕这件小事上,真令人啼笑皆非。
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③一位正在灌溉果树的大哥不由自主的夸奖道。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都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不由自主”偏重在身体的反应,“情不自禁”偏重在内心的活动。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不由自主抖动起来。④两者实现目标的方式大相径庭。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⑤如容城的磁山文化遗址、明月禅寺,雄县的宋辽古地道等等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现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⑥我国的传统文化正本清源,博大精深。
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源上加以整顿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源上加以整顿清理。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86%A.特朗普在发布会上谴责自由派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错误或者虚假的报道,美国许多民众表示对这样的做法非常反感。
表意不明(特朗普的做法、自由派媒体的做法)
B.一些城市,(通过)让社会力量获得部分广告收益的方式,吸引其兴建并管理文化广场数字大屏,解决了公共文化数字化供给的问题。
成分残缺。一些城市,吸引社会力量兴建并运营文化广场数字大屏,让其获得部分广告的收益,解决了公共文化数字化供给的问题。
C.不久前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激起了人们对于中华诗词的热爱,也引起了广大青少年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搭配不当。应为激发热情。(引起……兴趣)D.《颜氏家训》始终贯穿着儒学德教为先、为本、为重的思想,包含了重人伦、行仁义、慎交游等家庭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美学概论》
①“中和”在我国美学体系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它是我国古代人们对于美的最基本的认识。
②“中和”这一美学范畴形成于先秦时代:它包括“和”与“中”两个方面。以“和”为美的思想早在孔子之前就出现了。美只能存在于事物的多样性的统一之中,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就叫做“和”,因此“和”就是美。
③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的“和”,也是最高的美。
④“中”的观念的形成同孔子的“中庸”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本原则。
⑤对于孔子来说,美也是离不开这个原则的,违背了“中庸”,就不能有美。
⑥中国美学以“中和”为美的思想,是我国美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范畴,影响了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美学和艺术的基本风貌,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7.下列关于“中”“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4%A.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的“和”,也是最高的美。B.美学原则“中”强调的是平衡调和,各要素要在自身所应有的限度内发展,不能压倒别的要素。
C.“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是由孔子以理节情、情理适中的主张发展来的。
对于孔子来说,美也是离不开这个原则的,违背了“中庸”,就不能有美。孔子对于美的看法是任何一方都不要超过,而要适当配合,如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就不会有美。孔子之所以称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在于其情感的表现是适度的。这说明孔子主张以理节情,情理适中,既不抹杀情感,也不放纵情感。正是在孔子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后世所谓“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它既是中国艺术的一般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一般特征。
D.“中和”是我国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范畴,但“中”“和”观念的形成时间并不一致,“和”要早于“中”。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88%A.武承嗣亦毁昭德于太后 毁:诋毁B.有献白石赤文者 文:通“纹”C.太后亦厌其烦,命善思按问 按:追究,查办
D.推劾之吏皆相矜以虐 矜:怜悯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旬,正确的一项是——86%A.侄之于姑其亲/何如子之于父/子犹有篡弑其父者/况侄乎/今承嗣既陛下之侄为亲/王又为宰/相权侔人主B.侄之于姑/其亲何如/子之于父/子犹有篡弑其父者/况侄乎/今承嗣既陛下之侄为亲/王又为宰相/权侔人主
C.侄之于姑/其亲何如子之于父/子犹有篡弑其父者/况侄乎/今承嗣既陛下之侄/为亲王/又为宰相/权侔人主D.侄之于姑其亲/何如子之于父/子犹有篡弑其父者/况侄乎/今承嗣既陛下之侄/为亲王/又为宰/相权侔人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89%A.李昭德密奏武则天,认为武承嗣权力太大;武则天为之警醒,名义上将武承嗣升官,实际上却罢了他的相位。
B.武则天喜欢祥瑞,有人以此谋求幸进,李昭德非常反感,他曾戳穿了用红漆假造祥瑞者的伎俩,并按照法律治了这人的罪。裹州人胡庆以丹漆书龟腹曰:“天子万万年。”诣阙献之。昭德以刀刮尽,奏请付法。太后曰:“此心亦无恶。”命释之。
襄州人胡庆用红漆在龟的腹部书写“天子万万年”几个字,到皇宫门口进献。李昭德用刀把字刮除净尽,奏请将进献者法办。太后说:“这个人用心并不坏。”命令释放他。C.武则天任用酷吏,处死了大量的唐朝皇族、贵戚和官员,以致于每次任命官员,宫中守门的官婢都私下里说作鬼的材料又来了。D.朱敬则和周矩分别用秦汉和周秦的史实相对比,从不同角度劝谏武则天减缓刑罚;武则天很欣赏这两个人的建议。(1)乃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太后知其枉,寻复召为浑仪监丞。(4分)(他们)于是共同设计陷害严善思,严善思被定罪流放欢州(严善思因此获罪被流放欢州)。太后知道他冤枉,不久又召他担任浑仪监丞。
构:设计陷害。
构陷:定计陷害,使别人落下罪名。要弄阴谋诡计,陷害别人。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左忠毅公逸事》
坐:定罪,由…而获罪。后数岁,田叔坐法失官
枉:冤枉,冤屈。衔恨蒙枉伸冤理枉
寻:不久。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为:担任。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2)李斯相秦,用刻薄变诈以屠诸侯,不知易之/以宽和,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6分)李斯辅助秦国(做了秦国的相国),用冷酷无情、诡变巧诈(刻薄欺诈)的手段来屠杀诸侯,不知道用宽厚谦和的方式去改变,最终以致土崩瓦解,这是不知道改变的灾祸(祸患)。相:帮助;辅助。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刻薄:冷酷无情。
变诈:诡变巧诈,欺诈。宽和:宽厚谦和。
易: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卒:终于;最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乱后却至近甸有感①韩偃狂童②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③作旅魂。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
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注】①晚唐国势衰微,内战不断,诗人于一场战乱后重到近甸,写下此诗。②狂童:狂悖作乱的人,此处指乱军。③齐人:平民。却:再;重。却看妻子愁何在。比屋:家家户户,形容众多。扃:jiōng,门闩,关上。翻闻:反倒听说。堪恨:可恨。
这首诗写的是一场劫乱后重到近甸时的见闻感受。诗意不在于重现乱后的荒凉,而重在写所感。
唐末末年,国势衰微,金门轻易就被乱军占领,广大难民避祸远逃,背井离乡,此一离去,恐怕今生还乡无望,只能终老异乡,作个孤魂野鬼了。人去宅空,门庭冷落,入夜了,也无人关门闭户,庭院中已经是芳草萋萋,
村野更是荒芜,阒无人迹,一切都是自生自灭,无人料理,一派荒凉。都城所在的关中,到处都是屯兵戍卒,刀光剑影;都在传说内地的汉族人民流浪到塞外,淹留异地,聚村而居。秦原依旧是秦原,清清的渭水亘古长流,它们该是多少盛衰兴亡的见证,但是它们不解盛衰、不懂兴亡。国运黯淡,时世艰危,瞻望前景,我的心中只有一片迷茫。
“关中却见屯兵卒,塞外翻闻有汉村。”颈联由眼前所见放眼整个时局,表明了诗人对整个国家命运的关注。而国家局势是那样的惨不忍睹、耳不忍闻,但作者依然用冷静的笔触来写他的“见”和“闻”:所见是都城所在的关中到处屯兵戍卒,刀光剑影;所闻的是内地的汉族人民流浪到塞外,淹留异地,聚村而居。这样,就呼应了首联,进一步写出战乱最严重最可怕的后果:山河破碎,大厦将倾。这是最为诗人所痛心疾首的,他的冷静的叙述也终于抑制不住感情的波澜的外现了,诗中的两个虚词“却”和“翻”,不正体现了诗人因其所见所闻而意外、震惊、沉痛的心情吗?
尾联则是直抒感时伤世之怀。京畿之地,也是秦汉故地。“国破山河在”,秦原依旧是秦原,清清的渭水亘古长流,它们该是多少盛衰兴亡的见证啊,然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它们是不解盛衰、不懂兴亡的。这“无情”表面是说江流无情,隐现的却是诗人所面临的满目疮痍的无情现实。“堪”字表现恨的程度之深,诗人恨江流无情,亦即恨现实无情。诗人这种家国之痛,黍离之悲却只能对着这无情东去的渭水才得以抒遣,这感情是何等沉痛,何等悲凉,何等无奈!国运黯淡,时世艰危,瞻望前景,心中只有迷茫罢了。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①韩偃狂童②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③作旅魂。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1)请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4分)
①这首诗的颔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分)②具体描绘了近甸战乱之后荒凉悲惨的景象:人去宅空,芳草萋萋,深更半夜,无人闭户;村野荒芜,阒无人迹,春渠自溢,无人料理。(1分)③诗人以春草茂盛、水渠自溢反衬世乱民亡,村空户荒。(1分)④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乱军的痛恨。(1分)
(1)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在面临生命和国家民族大义难以两全的抉择时,会毫不犹豫地像《孟子·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那样去做。
(2)《六国论》中的“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与《阿房宫赋》中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两句都意在劝谏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心惊梦醒,一声长叹后,用“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两句写了眼前景象,暗含失意怅惘之情。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为什么说石墨烯很“硬”、石墨很“软”呢?这与我们通常讲的硬与软有区别,涉及到强度和硬度,前者是力学概念,后者是物理概念。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材料”,它比钻石还硬,这里的“硬”,是指强度高。衡量强度的指标是杨氏模量,根据模量可以把物质分为硬物质和软物质。石墨烯的模量非常高,是硬物质。从通俗意义上说,石墨烯的“硬”是指它抗永久变形力和抗断裂的能力很强。这和它容易延展而不断裂、韧性很好有关系。
再说石墨的“软”,指的是硬度。硬度的衡量,是用一种材料去破坏另一种材料,被破坏的硬度就小。石墨在外力作用下层与层容易相对滑移,只要用固体去划它,都能把它的片层错开,所以石墨很容易被破坏。但在垂直于平面方向对它用力,石墨同样硬得惊人,甚至可以损坏金刚石工具。从上面的文字来看:(1)从非专业人士更能理解的角度,说石墨烯“硬”的原因是____。
它抗永久变形力和抗断裂的能力很强。(2分)(2)石墨的“软”与通常说的软有何区别?请简要回答。(2分)
通常说的软是柔软,不坚硬;(1分)石墨的“软”指的是硬度,很容易被破坏。(1分)
18.下面是《全民健康生活倡议书》的部分正文,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健康是生命之树的根基,也是______
。如果失去,________,大厦将倾。面对①当前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疾病不断增加②这一现实,每个人都要③敦请自己,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④实践者和受益者。为响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起的以“和谐我生活,健康好公民”为主题的⑤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⑥为此特⑦颁布以下倡议:
一、膳食营养,切莫⑧“口元遮拦”;
二、运动锻炼,切莫“浅尝辄止”;(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2分)
事业大厦的基石(1分)树木枯萎(1分)
(瞻前顾后)(2)文段中画线处有表达不简明和不得体的词语,请分别找出一处。(只填序号)(2分)①不简明:①或⑥②不得体:
③敦请(敦促,要求),诚恳地邀请。⑦颁布(提出),是指政府机关或人民团体将其研拟的法令规章、行政措施和所属成员的权利义务有关的诸事宜,依法公布周知。例:颁布法令,颁布奖惩条例。19.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结构上:
①照应题目中的春雨。(1分)②为下文写友人古宅,以及对古宅引发的深思做铺垫。(为下文抒情奠定愉悦的感情基调)(1分)内容上:③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1分)④烘托了作者轻松、愉悦的心境。(1分)20.作者在第⑦段中说“体认先民素朴的居室之美”,古宅的居室之美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①开阔方正、②简单整齐、③稳妥厚重、④清凉安静、⑤古雅温馨、⑥纤尘不染、⑦富有生活气息。(答出四个方面即可)⑦于是,在四月仲春朦胧的烟雨中,我开始怀一分沉思的心情,跨过那高起来的门
槛,走进正厅,走进一页活生生的历史,去温习前一代的建筑,去体认先民素朴的居室之美。⑧而在那开阔方正的大厅里,简单排列的八仙桌椅,首先便予人稳妥厚重的亲切感
觉。屋子的一角,一座深棕镶金髹的樟木柜橱,依墙而立。柜里,整齐地存放着家谱、手卷、画轴、笔筒和文房四宝之类的器物。柜旁小小的神案上,默立着一只色调深青、未经雕饰的粗陶古瓮,和一座两耳悬垂、极其古雅的金铜香炉。炉香静逐游丝轻转,而
后,消失在高大的脊梁之间。淡淡的光影,自镂空的木雕窗棂中透进来,仿佛为纤尘不染的青石板地,平铺了一层均匀细薄的亮光蜡。⑨屋子里,到处显得清凉、安静、简朴,没有华丽耀眼的装潢,也没有昂贵炫人的陈设,但却自有一种对生活的极度虔诚,弥漫在空气中;陈年而被保存完好的家具,使人满怀温馨地想起中国人爱物惜福的传统;时间的流动,在这儿似乎是缓慢下来了。
22.古宅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请简要分析。(6分)
①古宅,绵延着一个家庭的命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是后人坚强生存的力量,永生永世、璀璨不朽的精神象征。(2分)②古宅是潜沉渊深、包容丰富,含蓄蕴藉的中华文化的代表,我们应该宁静下来,以一种近乎中年的心情去感受体会。(2分)
③古宅是古老中国的象征,我们应该本着对自己根源认同的心理,去省思与接触古宅这样的传统事物,去具体地了解中国,热爱中国。(2分)没有答题套路(模式),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那就静下心来去读文章,找答题区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22.古宅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请简要分析。(6分)
①古宅,绵延着一个家庭的命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是后人坚强生存的力量,永生永世、璀璨不朽的精神象征。
第13自然段:一栋古宅,绵延着一个家庭的命脉;一块土地,深埋着这一姓氏的根源。那递嬗不变的庄严传统,那仿佛时时都有祖宗庇佑的安全之感,那屋子里稳妥典雅的格调,朋
友说,在她生命里,全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15自然段:虽然,斜阳古厝,常与衰草昏鸦并提,在以往的观念世界里,被视为凋逝没落的象征;但,不知为什么,这栋古宅,却使我想起深山宝刹中,师徒之间,忠心护持、代代相传的念珠——年代久了,历经世间沧桑劫难,却仍完好无恙——于是,念珠已不止
是念珠,古宅也已不止是古宅而已,它成了后人坚强生存的背景力量,永生永世、璀璨不朽的精神象征。22.古宅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请简要分析。(6分)
②古宅是潜沉渊深、包容丰富,含蓄蕴藉的中华文化的代表,我们应该宁静下来,以一种近乎中年的心情去感受体会。
第五自然段:在若有所悟的深情凝视中,我忽然感到传统、感到曾属祖先的事物,原是如此可
亲;古老的中国,和我们原是如此接近。中华文化,不是飞扬跃动、夸饰炫奇的,因为它多半在忧患中产生,历经沧桑劫难,而后代代薪传。就像眼前这一座法相庄严的古宅
一样,没有金碧辉煌的外貌,然而,它所可能有的潜沉渊深、包容丰富,它的含蓄蕴藉,却应不是浮薄之徒,或好奇稚嫩的心灵所能想象;也许,只有当我们宁静下来,以一种近乎中年的心情去感受、体会,方有可能与之相遇吧?
22.古宅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请简要分析。(6分)
③古宅是古老中国的象征,我们应该本着对自己根源认同的心理,去省思与接触古宅这样的传统事物,去更具体地了解中国,热爱中国。
第六自然段:虽然,在历史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不宜过分崇拜传统、迷恋过去,但是,透过对传统事物的省思与接触,我们或许才能更具体地了解中国,也因而更爱中国。那不是一
时乍起的热血沸腾,也不是故步自封的怀旧情绪,而应是对自己根源的认同——身为中
国人的自觉,在心底重又复苏的缘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股巨流冲破岩石,从山崖上奔泻而下。山崖上的草木有的经受不住流水的冲击,
逐流而下,最后辗转水底;有的顺势倒在激流中,久而久之把瀑流经过的山崖变成了一块色泽温润的绿壁;有的尽力吸收水分,努力向下扎根,在激流中生长得更加茂盛……
哲人站在崖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材料解读】
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是“巨流”和“草木”。“巨流”是“从山崖上奔泻而下的巨流”,“草木”是“山崖上的草木”。
“草木”和“山崖”都蕴含着比喻义,“草木”,可以喻指个人、集体,也可指国家;“巨流”指的是碰到的挫折,遭遇的困境,面对的挑战等等。
面对奔泻而下的巨流,草木的做法是:有的逐流、有的顺势、有的扎根。不同的做法,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像“草木”一样的我们在前进的途中,碰到挫折、遭遇困境等等这样的“巨流”,该怎样做?【考场问题】
1.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勾读、分析材料,找不准材料的关键词,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含义。
2.行文过程不会讲道理,不会对“草木”的三种做法进行比较,来得出自己观点,体现不出思辨性。
3.偏题跑题、书写潦草、卷面混乱、没有题目、字数不合格者仍大量存在,这些作文都是考场上绝对的低分作文。态度不端正、书写特别潦草者占三分之一还多,书写差距越拉越大。评分标准:本次作文切入分43分。
一类文52分以上,谈面对“巨流”的不同做法(三者进行比较选择),说理深刻,体现思辨,字迹美观,结构严谨,行文流畅。二类文45分—52分,强调在巨流中扎根生长,在逆境中奋力成长,(通过比较做出选择,前两者略写)书写工整,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文40分—45分,谈困难、挫折、逆境中求发展,随遇而安,道法自然等,书写工整,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其它偏题跑题、书写潦草、卷面混乱、字数不合格者一律40分以下。一类题目:
随流·顺流·逆流
放弃·顺应·挑战巨流中的顺流而下与扎根求存
随波逐流必夭折,直面激流方永存
不在激流中爆发,就在激流中灭亡
巨流下的称臣与称帝
或顺势而生,或逆势而长激流之中彰显人生百态
巨流之下,百态人生扣题题目:
在激流中扎根生长
(本义)
在时代巨流中扎稳脚跟(喻义)
勇做巨流中扎根生长的草木
不畏巨流,扎根生长
在激流中扎根,于逆境中成长
(本义、喻义)
激流中生长,逆境中绽放
激流而勇进,逆境而扎根
扎根巨流,做逆境中求存的佼佼者
让生命在激流中绽放
让生命在激流的枝头灼灼其华
乘激流之浪,扬生命之帆
选择生命的姿态,迎接挑战的激流
于巨流之中成就璀璨人生
在激流中怒放生命
具体要求
在逆境中涅槃重生
在逆境中奋力成长
——字里行间谈困难、挫折、逆境,不跟逐流、顺势作比较的,最最多48分。生命的力量在于顺从
顺流而生
——行文只谈顺从的最多45分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不同,结果就不同
命运因选择而不同
条条大路通罗马
——写选择紧扣材料而谈的可得48分左右,如果字里行间谈选择的属于转移话题,42分以下。
人生因挫折而美丽
感谢磨难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苦难让生命怒放不无初心,方得始终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坚守初心
坚持就是胜利任急流汹涌,我自岿然不动
任尔东南西北风坚持信念决定未来的高度
信念人生有付出必有回报
自强不息的精神抓住机遇,面对挑战
态度决定命运——这些都是跑题作文,40分以下。
书写潦草者,卷面混乱者,字数不到800字者,没有题目者,大量借鉴以前范文者无论立意多好,都是40分以下。
凡人·贤人·圣人高三4班
张丽洁
面对巨流,山崖上的草木各有各的反应:有的逐流而下,辗转水底;有的顺势倒下,变山崖为绿壁;有的尽力吸水,努力扎根,生长得更加茂盛……行为不同,结果不同,哲人因此陷入深思,我也稍有感触:巨流,是我们前进路上的困难,草木,则是我们自己。草木面对巨流有不同的反应,我们面对困难也有不同的反应。趋利避害是每个人都有的本能,但不是每个人都去这么做了,遇见难处,反应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的不同。逐流而下者,凡人也。有人说,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顺流而下。活鱼为什么活?因为它们不畏激流,勇往直前;死鱼为什么死?因为它们畏头畏尾,却步不前。这正像面临高考的我们,高考这条路并不好走,充满着荆棘与坎坷,更像是个高手如云的战场。有的人在这条路上徘徊,顺利走了几步,有困难了就往后退,这些都是如实地表现在成绩单上,但这些人还满不在乎,毫不反思,最后可能只有一种结果——“死”在高考这个战场上。对此,我只想说,不要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不然,就注定是个“凡人”。
顺势倒下者,贤人也。说起老师,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个崇高的职业。确实如此,老师用自己的力量培育出一个个杰出的人才,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有多少老师为教育事业奉献了终身!其实,教育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多少家长深信“读书无用论”,认为读书最没出息,读了几十年书最后连工作也找不到,还不如早早打工。老师们面对此类思想,没有屈服,而是更尽力地教育着自己的学生,把一块块“山崖”变成“绿壁”,把一个个无知的孩子教育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老师,贤人也。努力扎根者,圣人也。韩愈《师说》中提到遇到疑惑之处时愚人和圣人的反应,表明愚人遇到疑难不会加以解决,圣人则不耻下问,“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是出于此乎吧。小仲马被多次退稿,但他没有抱怨也没有选择走捷径,而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最终以《茶花女》享誉世界。小仲马便是我所说的圣人了,善于“吸水”,努力扎根,最终会生长得更加旺盛。凡人,贤人与圣人,三种不同的境界,需要我们自己选择,自己去做。当红作文形式总结起来有四种:一、文学类
山东二、时评类全国卷1全国卷3浙江卷三、任务驱动类全国卷2天津卷四、辩证类江苏卷上海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1、切合题意(一类文)——50分起评,平均分55。2、符合题意(二类文)——40分起评,平均分45。3、基本符合题意(三类文)——30分起评,平均分35。4、脱离材料立意(四类文)——20分起评,平均分25。
立意的高下决定了你是石头还是美玉!
一、最近几年山东高考作文类型统计年份
类型2012年新材料作文“孙中山语录”2013年新材料作文“给作家作品挑错”2014年新材料作文“开窗看风景”2015年新材料作文“丝瓜藤、肉豆须”2016年新材料作文“旅途、行囊”2012-2016年山东卷写作试题的考查点比照表:
时间作文题目材料性质主流价值取向2012孙中山的名言“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名言类材料关注社会,担当责任2013《咬文嚼字》杂志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叙述类材料真理与权威;敢于挑错,知错就改2014从窗子看过去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风景比喻类材料提高修养,理性生活2015儿子扯断了茎须,父亲教导儿子丝瓜藤,肉豆须不是用来分辨,用来吃就可以了!叙述类材料过程与结果;尊重规律;目标与成功2016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哲理类材料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适当的的减负。二、何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高度的开放性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
严格的限制性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
1.立足整体,突破关键词句。
关键词和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可以将其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如何寻找关键词、关键句:(1)关键词多重复出现。(2)关键句多处于材料的后1/2位置。(3)关键句多为抒情或评议性语句。(4)注意对话句、观点句、结尾句。
注意:要立足整体,既见树木也见森林。2.明确褒贬,把握作者导向。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要点:(1)注意作者感情倾向,不要逆意而行。(2)注意社会主流价值观,不要违背抵触。3.角色分析,寻找最佳立意
材料往往是一事多人(物),而且每个人(物)都在故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的人物对象入手,有几人(物)就有几个角度。
要点:
(1)针对不同的人和事,多问个“为什么”,由果溯因,提炼出多个观点。(2)尽量从主角身上立意,以求最佳立意。(3)主角文字描述量大,往往观点犀利,行为震撼人心。4.辩证分析,展现思维光芒。
不要做单细胞动物,要做多细胞动物。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哪怕在文章中只占一小段,也让阅卷者认为你思维有深度,文章富有思辨色彩。方法:(1)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如“谈失败”。(2)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3)观点可以辩证拟定观点,也可以正面立论,在文章后1/3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院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 主题班会课件:愤怒情绪的调控
- 《用法律保护自己》课件
- 《OGNL与标签库》课件
- 教育局聘任小学校长协议书(2篇)
- 2024年版财产分割协议:离婚双方适用2篇
- 2024年度塔吊司机承包劳务合作协议书3篇
- 2024年版标准化建筑工程协议范本版
- 2025年阳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内容有哪些
- 2025年拉萨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保过版
- 南安市中小学生校外艺术学习登记表
- 科技发明制作类研究报告模板
- DBJ 53-T-46-2012 云南省城镇道路及夜景照明工程施工验收规程
- 新标准外研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复习计划加模块重点知识梳理加备课
- 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模拟题
-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
- 麦弗逊悬架毕业设计
- 高考作文指导:二元作文论证结构指导
- 小区物业服务收支情况公示
- 变频器说明书大全
- DB22∕T 5000-2017 EPS模块应用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