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篱下系列三十山东大馒头_第1页
瓜田篱下系列三十山东大馒头_第2页
瓜田篱下系列三十山东大馒头_第3页
瓜田篱下系列三十山东大馒头_第4页
瓜田篱下系列三十山东大馒头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瓜田篱下系列三十山东大馒头麦子黄澄澄,日子每日红。

春夏之交,北方的小麦已到了成熟季节。一眼望去,那大片大片的金色麦浪随风舞动,翻滚着,汹涌着,散发出浓郁的幽香。

北方人爱吃面食,也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据考证,小麦最早在4500年前左右传入中国,最先落脚的省份在山东。山东大部分地区处于北纬35°到北纬38°之间的“黄金优麦区〞,早晚温差大,北邻渤海、黄海,在小麦抽穗、打浆的季节,雨水充足,土壤条件特别适合小麦生长。山东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小麦种植面积已近6000万亩、4万平方公里,比整个海南省的面积还要大。在产麦的面食大省中,唯有山东是最纯粹的产麦区,这也让吃面食的习惯刻在了山东人的骨子里。

山东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决定了小麦的质量,也决定了小麦营养成分的形成,每一颗饱满扎实的麦粒都决定了山东面粉的品质。因此,山东的馒头在国内首屈一指。

山东人对馒头的依恋不分地域。广袤的西部平原,馒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上过央视《舌尖3》的大馒头,就来自胶东的青岛。馒头在山东从名称上分为两派,大体以黄河、泰山为界,西部人叫馍馍、东部人叫饽饽。不管方的、圆的、长的、扁的、有馅儿的、没馅儿的,只要是发面蒸熟的面食,统统可以叫“馍馍〞或“饽饽〞。

馒头,在山东人的饭桌上,始终是男女老幼终生舌尖上的最爱,百吃不厌的主食。实际上,据记载,馒头并非山东人发明,也非只有山东人才爱吃,但为什么最终叫响的却是山东大馒头?

山东是人口稠密的劳动力大省,自古馒头做得就著名气。在山东,平日的馒头比脸大,逢年过节的馒头比盆大。大的有几斤甚至十几斤大,小的如花鸟精致细腻,但无论大小,都有一个特别的优点,就是摸起来瓷实,吃起来筋道,入口的麦香自然而来,绝对不靠调味剂。山东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评判馒头好吃与否的基本原则,就是不用任何配菜,能干吃干咽的,才是好馒头。山东的馒头不仅俘获了山东人的心,也依据它的“大〞让全国人倾心。

作为一个山东人,毫不夸诞地说,每一个山东的娃,都有一个心灵手巧会做饅头的娘,而且做得花招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们做不出的。有劲道耐嚼、口味香甜的戗面馒头,有造型多样、极具特色的花饽饽,有两头尖、中间粗的签子馒头,有馒头比脸大的王哥庄大馒头,还有拿枣当点缀的枣馍馍……但无论山东馒头有多少花招,最终都集聚成了一个共同点——不用任何配菜,能干吃干咽,入口香甜,这也是其他地方面食无法媲美的。

在其它地方,庆祝时刻选择的往往是蛋糕,而在山东却不一样,过寿、结婚、搬迁、过年、入学、生小孩、过生日……几乎都能看到馒头的身影。

山东大馒头,好看又好吃,核心技术就是戗面。戗过面的馒头,里面可以看到是一层一层的,可以用手撕着吃。戗面绝对是力气活。有的要用擀面杖两个人抬着往下压,一边压面、一边戗入干面粉,将发好的面团反复揉捏,以便把面团里发酵的气体全部揉出去。每次揉过面团时,再撒上一层干面,然后再揉面团,如此重复四五次之多,逐渐把干面揉进大面团里,形成“千层面〞,而且压得实、揉到劲、戗面足,才能保证蒸出来的馒头有那种弹牙的嚼劲,表面色泽纯净、表皮亮泽,麦香浓郁,持久耐放不易变质。

山东人过去制作“戗面馒头〞,一般都用面肥做为引子进行和面,然后进行发酵,还需要兑入适合的碱水,再参与一定比例的干面粉进行反复的揉面才行,既费时又吃力,技术含量也略高一些,假使不是山东人还真要下一番功夫才行,否则做不出美丽的大馒头。现在很少有家庭再如此准备面肥了,特别城市里的上班族,大多都是买现成的馒头。可市面上出售的馒头,很少是戗面的。所以,您想吃就要自己做,就得用老面发面。

老面的制作,就是取适量的面粉,加水,揉成面团,装在密封的保温盒里,自然发酵充分,起蜂窝状,就可以做成老面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老面制作戗面大馒头,一定要少量屡屡戗入干面粉才行。而制作大的馒头,一定要二次发酵,要比普通的馒头带热气发酵的时间延长一倍,才能二次发酵到位。但也不能发酵过头,那样就丧失了嚼劲与口感。蒸制时间也要相应延长约一倍时间,这样蒸出来的大馒头质地细腻、嚼劲才能十足。

在青岛崂山脚下的王哥庄,盛产的大馒头是全国响当当的品牌,一斤一个的很普通,三斤一个的也寻常,十几斤一个的重量级别的也算不上很大,最大的有60多斤,白白胖胖的像一座小山,真的是超乎平常人的想象。这种大馒头是用崂山泉水和面、手工揉、大锅蒸、木柴烧火,这是王哥庄大馒头的特色。王哥庄的巧妇们在传统馒头的基础上,经过改良、精细加工渐渐形成以大馒头为主打产品,配以老虎、燕子、锁、圈、福寿桃、元宝、神虫、萁馏、圣虫等花招馒头。王哥庄靠海,馒头造型也少不了螃蟹、对虾、大鱼等海鲜造型。当这种山东大馒头逐渐地火起来,花招繁多起来,其蕴含的民俗涵义也愈加丰富多彩,现在已是青岛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当过年时,青岛人家家都会把王哥庄大馒头作为必备的年货,如今甚至销遍了全国和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