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第一节污泥来源与特性第二节污泥的处理工艺第三节污泥的浓缩第四节污泥的稳定第五节污泥调理第六节污泥的脱水第七节污泥的综合利用(处置)第八节污泥制沼气(国外)第18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前言第18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产量一般占处理水量的1-2%(质量),0.3%-0.5%(体积)
。污泥含大量有害有毒物质,如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细菌、合成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等;有用物质如植物营养素(氮、磷、钾)、有机物及水分等。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达到1.36亿立方米/天,湿污泥(含水率80%)年产生量突破3480万吨。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8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处理成本),污泥随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与再污染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前言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在排水工程中,将改变污泥性质称为处理,而安排出路称为处置。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目的:(1)降低含水率,污泥减量化;(2)稳定有机物,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得到稳定处理,并对污泥进行消毒,灭杀病原体;避免其二次污染,污泥无害化。(3)使有用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污泥资源化。总之,污泥处理和处置就是要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使污泥得到再利用或以某种不损害环境的形式重新返回到自然环境中。在排水工程中,将改变污泥性质称为处理,而安排出路称为处置。污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易腐化发臭,颗粒细,比重小(约为1.02-1.006),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胶状结构。沉渣: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称沉渣。沉渣的主要性质是颗粒较粗,比重较大(约为2左右),含水率较低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沉砂池与某些工业废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沉渣。第一节污泥来源与特性污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1.污泥来源栅渣:格栅或筛网,呈垃圾状,量少(垃圾不作污泥处理,垃圾填埋场)沉砂池沉渣:沉砂池,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量少初沉污泥:初沉池,数量较大,易腐化发臭,可能含有虫卵和致病菌,是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二沉污泥(剩余污泥):二沉池,剩余的活性污泥,有机物质,含水率高,易腐化发臭,难脱水,是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消化污泥:经厌氧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化学污泥:经化学处理后,除含有原废水中的悬浮物外,还含有化学药剂所产生的沉淀物,易于脱水与压实1.污泥来源2.污泥的主要表征指标含水率与含固率含水率(污泥中水的质量分数),含固率(污泥中固体的质量分数),两者之和为100%。C=ρ(1-P%)例:含水率99%的污泥,其污泥浓度为10kg/m3(密度1000kg/m3)含水率与体积关系,当污泥含水率大于80%,可根据含水率近似计算湿污泥的体积
2.污泥的主要表征指标B)污泥中的固体和水中固体指标一样:
TS=DS+SS=VS+FS挥发性固体(用VSS表示),是指污泥中在600℃的燃烧炉中能被燃烧,并以气体逸出的那部分固体。通常用于表示污泥中的有机物的量,常用mg/L表示,有时也用重量百分数表示。
VSS也反映污泥的稳定化程度。挥发性固体近似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C)污泥的相对密度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的比值确定污泥相对密度,对于浓缩池的设计、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实用价值
B)污泥中的固体C)污泥的相对密度D)有毒有害物质对密度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重金属等。污泥中的重金属是主要的有害物质(重金属约50%转移到污泥中),污泥作为肥料,重金属离子含量应不超过“农用污泥标准”E)污泥的脱水性能
脱水性能系指污泥脱水的难易程度,影响脱水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污泥的化学成分、胶体性质、污泥颗粒与水的亲和力。
D)有毒有害物质对密度3.污泥产生量A)初沉污泥量式中:V——初沉污泥量,m3/d;
Q——污水流量,m3/d;
η——沉淀池中悬浮物的去除率,%;
C0——进水中悬浮物浓度,mg/L;
P——污泥含水率,%;
ρ——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3.污泥产生量B)剩余污泥量
①剩余活性污泥量以VSS(挥发性固体计):
△Xvss——剩余挥发性活性污泥,kgvss/d;
Y——产率系数kgVSS/kgBOD5,一般采用0.5~0.6;Yobs——表观产率系数kgVSS/kgBOD5S0——曝气池入流的BOD5kg/m3;Se——二沉池出流的BOD5kg/m3;
Q——曝气池设计流量,m3/d;Kd——内源代谢系数,一般采用0.06~0.1d-1;Xv——曝气池的平均VSS浓度,kg/m3;V——曝气池容积,m3;
B)剩余污泥量②剩余活性污泥量以SS(悬浮固体)计
式中:
△Xss—剩余活性污泥量,kgSS/d(质量)f—(VSS/SS)之值,一般采用0.6~0.7
②剩余活性污泥量以SS(悬浮固体)计③剩余活性污泥量以体积计
式中:Vss——剩余活性污泥量,m3/d;Xss——产生的悬浮固体kgSS/d;P——污泥含水率,%;ρ——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③剩余活性污泥量以体积计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100000m3生活废水,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为200mg/L,初沉池的沉淀效率为40%,初沉污泥含水率为97%,密度为1015kg/m3,初沉池出水BOD5为200mg/L,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去除率为90%,剩余污泥含水率为99%,密度为1000kg/m3,请计算该污水处理厂的日产污泥量。(曝气池中MLVSS/MLSS=0.75,Yobs=0.33)解:初沉污泥量V1=100*200*0.4*100000/1000*(100-97)*1015=262.7m3/d剩余污泥量例题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100000m3生活废水,污水污泥水分示意图4.污泥的水分及其对污泥处理的影响A)污泥的水分污泥水分示意图4.污泥的水分及其对污泥处理的影响游离水又称间隙水:存在于污泥颗粒间隙中的水,约占污泥水分的70%左右。这部分水一般借助重力可与泥粒分离。毛细水:存在于污泥颗粒间的毛细管中,称为毛细水,约占污泥水分的20%左右。需较大的外力才能分离,如采用高速离心机脱水、负压或正压过滤脱水等。内部水:存在污泥颗粒内部或微生物细胞内的水,约占污泥水份3%左右,可用生物法破坏细胞膜除去胞内水或高温加热法、冷冻法去除。B)污泥中的水分对污泥处理的影响
含水率大于98%的污泥,一般要考虑浓缩,使含水率降至96%左右,以减少污泥体积,有利于后续处理。为了便于污泥处置时的运输,污泥要脱水,使含水率降至80%以下,失去流态。游离水又称间隙水:存在于污泥颗粒间隙中的水,约占污泥水分的71、污泥处理的一般原则
(1).减量化(2).稳定化(3).无害化(4).资源化第二节污泥的处理工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典型流程为:储存——浓缩——稳定——调理——脱水干化——最终处置
以无机物为主的工业污泥处理典型流程:储存——浓缩——调理——脱水干化——最终处置
带有生物除磷的典型流程:储存——调理——浓缩脱水——最终处置2、污泥处理的典型流程1、污泥处理的一般原则(1).减量化第二节污泥的处理工艺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使剩余活性污泥的含水率约从99%,下降到97%左右,污泥体积缩到原来的1/3左右。稳定:为了避免污泥进入环境时,污泥有机部分发生腐败,污染环境,在其脱水之前先进行降解。同时对污泥进行消毒,灭杀病原体。调理:通过物理/化学的手段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干化脱水:使污泥的含水率由97%,降至于80%以下,具有固体的性质,便于后续处置。最终处置: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污泥的最终归宿。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使剩余活性污泥的含第三节污泥的浓缩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有效方法。污泥浓缩主要减缩污泥的间隙水主要方法: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1.重力浓缩重力浓缩主要用于浓缩初沉污泥及初沉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沉淀基本知识,自由沉淀、成层沉淀,絮凝沉淀,压缩沉淀)A)间隙式污泥浓缩池
设计参数:停留时间一般为9~12h。浓缩池的上清液,应回到工艺前端重新处理。第三节污泥的浓缩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B)连续式污泥浓缩池连续运行的浓缩池可采用沉淀池的形式。设计参数:浓缩池的固体通量[kg/(m2·h)或kg/(m2·d)]水力负荷[m3/(m2·h)或m3/(m2·d)]水力停留时间(h或d)设置搅拌栅条,可以破坏污泥胶着状态,促使其中水分和气泡的释放,可提高20%左右的浓缩效率B)连续式污泥浓缩池设置搅拌栅条,可以破坏污泥胶着状态,促使固体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污泥固体质量,单位kg/m2·d,记为G,是重力浓缩池重要设计参数。根据定义:GA=单位时间通过的固体质量=QC0A=QC0/G经验值(G):10-30kg/m2·d剩余污泥
90-150kg/m2·d初沉池污泥混合污泥可以根据比例换算重力浓缩池的设计-固体通量法固体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污泥固体质量,单位kg/m例题某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含水率为98%的污泥1500m3,为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将厂区原有的几座圆形池(D=14m,H=4m)改造为重力浓缩池对污泥进行浓缩处理,该污泥固体通量取70kg/m2.d,请计算需要改造几座浓缩池用于处理污泥,每池的污泥停留时间为多少?(密度1000kg/m3)解:含水率98%,Co=20kg/m3GA=QCoQ=GA/Co=70*3.14*72/20=540m3/dN(座数)=1500/540=2.83(座)(共需要改造4座,3用1备)SRT=V/Q=A*H*3/1500=154*4*3/1500=1.232(d)
30小时例题某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含水率为98%的污泥1500m3,G=Gb+Gs通过浓缩池任一断面的固体通量都由两部分组成:(1)静沉通量Gs(由自重压缩产生的固体通量)=ViCi(2)排泥通量Gb:由底部排泥所造成的=uCi。Vi:由于污泥浓缩引起的界面下降速度,变量,匀速-减速下降U:排泥引起的界面下降速度,当排泥量一定时为一常数。G=Gb+GsGsGGbCu固体通量(kg/m2d)固体浓度(kg/m3)(b)GsGGbCu固体通量(kg/m2d)固体浓度(kg/m24重力浓缩池评价1、F(浓缩比)=Ce/Co>2Ce浓缩污泥浓度Co入池污泥浓度2、E固体回收率=QeCe/QoCo>90%Qe排泥量Qo入流污泥量24重力浓缩池评价25例题:某污水处理厂采用重力浓缩池浓缩污泥,每天处理污泥500m3,污泥含水率98%,排泥200m3,含水率95.5%,问该池是否正常运行?(入流污泥密度1000kg/m3,浓缩污泥密度1050kg/m3)解:F(浓缩比)=Ce/Co=1050(1-95.5%)/1000(1-98%)=47.25/20>2E固体回收率=QeCe/QoCo=200*47.25/500*20>90%该浓缩池运行正常。25例题:某污水处理厂采用重力浓缩池浓缩污泥,每天处理污泥52.气浮浓缩法(剩余污泥)
气浮浓缩是依靠微小气泡与污泥颗粒产生黏附作用,使污泥颗粒的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并得到浓缩A)气浮浓缩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加压溶气装置和气浮分离装置两部分组成。2.气浮浓缩法(剩余污泥)2.气浮浓缩法加压溶气装置
溶气罐一般按加压水停留1-3min设计,溶气效率为50%-90%,绝对压力采用2.5×105-5×105Pa。气浮分离装置(气浮浓缩池)
据国外资料介绍,污泥在气浮浓缩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为3-5min。B)主要设计参数:气固比、污泥负荷、水力负荷、回流比气固比:浓缩单位质量的污泥固体所需的空气量,常用As表示;用于污泥浓缩一般取0.01-0.04污泥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气浮池断面的干固体量,单位为kg/(m2.h)或kg/(m2.d)(用于计算气浮池面积,可与水力负荷相互校核),取值见p379,表18-3。QC0=Aq污水力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气浮池断面的处理水量,单位为m3/(m2.h)为m3/(m2.d),一般40-80m3/(m2.d)或2-3.5m3/(m2.h)。Q=Aq水回流比:加压溶气水量与需要浓缩的污泥量的体积比,通常以R表示,用于污水处理时取25%-50%,用于污泥浓缩需计算确定。2.气浮浓缩法回流比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
As——气固比(Qg/Qs);Sa——常压下的空气饱和溶解度,kg/m3;
C0——入流污泥浓度,g/m3;
R——回流比;
P——绝对大气压(表压),Pa;p——标准大气压(表压),Pa;
f——溶解效率,当溶解气罐内加填料及溶气时间为2~3min时,f=0.9,不加填料时,f=0.5。回流比可按以下公式计算:3.离心浓缩法(初沉和剩余污泥皆可)利用污泥中固、液相的密度不同,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受到不同的离心力而使两者分离,达到浓缩的目的离心法优点:设备少,管理方便离心法缺点:电耗很大,在达到相同的浓缩效果时,其电耗约为气浮法的10倍。3.离心浓缩法(初沉和剩余污泥皆可)污泥稳定的常用方法:
厌氧消化法生物稳定好氧消化法氯气氧化法化学稳定臭氧氧化法石灰稳定法第四节污泥的稳定污泥稳定:即去除或减少污泥中的有机物,抑制或杀死污泥中的微生物,控制其腐化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污泥稳定的常用方法:第四节污泥的稳定污泥稳定:即去除或
好氧消化法类似活性污泥法,在曝气池中进行,曝气时间长达10-20d左右,依靠有机物的好氧代谢和微生物的内源代谢稳定污泥中的有机组成。厌氧消化是对有机污泥进行稳定处理的最常用的方法。一般认为,当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的量降低40%左右即可认为已达到污泥的稳定。1污泥消化(减少有机物,生物稳定)好氧消化法类似活性污泥法,在曝气池中进行,曝气时间长达101.1厌氧消化的机理(1)第一阶段——水解发酵在这一阶段中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发酵菌)作用下进行水解和发酵。多糖先水解为单糖,再通过酵解途径进一步发酵成乙醇和脂肪酸等。蛋白质则先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脱氨基作用产生脂肪酸和氨。脂类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再转化为脂肪酸和醇类。
(2)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菌以及同型乙酸菌,产物:乙酸、甲烷、CO2、H2(3)第三阶段——产甲烷菌,产物为甲烷产甲烷阶段——控制阶段1.1厌氧消化的机理(1)第一阶段——水解发酵(2)第二复杂有机物较高级有机酸H2乙酸CH4水解与发酵4%76%20%24%52%28%72%生成甲烷生成乙酸与脱氢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有机物厌氧消化模式图复杂有机物较高级有机酸H2乙酸CH4水解与发酵4%76%20厌氧消化的优点:产生的甲烷;污泥固体总量减少(25%一50%的污泥固体被分解),减少了后续污泥处理的费用;消化污泥是一种很好的土壤调节剂;杀死致病菌,尤其是高温消化过程(在50℃-60℃条件下)。厌氧消化的缺点:
运行时间长,投资大,运行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消化污泥不易沉淀。厌氧消化的优点:1.2污泥厌氧消化法的发展和分类根据操作温度,污泥厌氧消化分为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等。根据负荷率,又可分为低负荷率和高负荷率两种。低负荷率消化池是一个不设加热,搅拌设备的密闭的池子,池液分层,见书p383,图18-13a。它的负荷率低,一般为0.5-1.6kgVSS/m3·d,消化速度慢,消化期长,停留时间30-60d。1.2污泥厌氧消化法的发展和分类第18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课件高速消化池:相比于传统消化池,其连续运行;设有加热、搅拌设备;连续进料和出料;整个池液处于混合状态,不分层;处理效率高,且停留时间短。厌氧接触消化池:通过污泥回流提高了消化池的污泥浓度,处理效率更高。“卵形消化池”的污泥处理设备在北京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这5个“大巨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理设备,每天能消化3000立方米的污泥,消化后的污泥可直接转化成沼气用于生产。高速消化池:相比于传统消化池,其连续运行;设有加热、搅拌设备1.3影响污泥消化的主要因素①.pH值和碱度最佳的pH值为7.0-7.3。为了保证厌氧消化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缓冲能力和pH值的稳定性,消化液的碱度保持在2000mg/L以上。②.温度试验表明,污泥的厌氧消化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般有二个最优温度区段:在33℃-35℃叫中温消化,在50℃-55℃叫高温消化。1.3影响污泥消化的主要因素③投配率投配率P是指日进入的污泥量Q与池子容积V之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污泥在消化池中的停留时间。投配率的倒数就是生污泥在消化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④消化池的搅拌
搅拌混和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有机物),充分接触,将使得整个反应器中的物质传递、转化过程加快。通过搅拌,可使有机物充分分解,增加了产气量。此外,搅拌还可打碎消化池面上的浮渣。但过多的搅拌或连续搅拌对甲烷菌的生长也并不有利。目前一般在污泥消化池的实际运行中,采用每隔2h搅拌一次,约搅拌25min左右,每天搅拌12次,共搅拌5h左右。③投配率
⑤.有毒有害物质抑制厌氧微生物的有毒物质主要有:重金属(铅、镉、镍、铜、锌、铬等)铅的抑制浓度为:8~30mg/L
有机毒物(氯仿、酚、甲苯、农药等)无机盐(硫酸根)
1.4消化池的设计计算
消化池的设计内容包括:池体设计、加热保温系统设计和搅拌设备的设计。
消化池池体设计包括池体选型、确定池的数目和单池容积,确定池体各部尺寸和布置消化池的各种管道。
目前国内一般按污泥投配率P确定消化池有效容积,可按每天处理污泥量及污泥投配率进行计算。
考虑到事故或检修,消化池座数不得少于两座,每座消化池的容积,可根据运行的灵活性,结构和地基基础情况考虑决定。1.4消化池的设计计算确定消化池单池有效容积后,就可计算消化池的构造尺寸。圆柱形池体的直径一般为6-35m,柱体高与直径之比为1:2,池总高与直径之比约为0.8-1.0。池底坡度一般为0.08。池顶至少设两个直径为0.7m的检修口。消化池必须附设各种管道,包括:污泥管(进泥管、出泥管和循环搅拌管)、上清液排放管、溢流管、沼气管和取样管等。在设计消化池时必须同时考虑相应的沼气收集、贮存和安全等配套设施,以及利用沼气加热入流污泥和池液的设备。估算每公斤挥发固体全部消化后可得0.75-1.1m3消化气(一般含甲烷50%~60%),而污泥挥发固体的消化率一般为40%~60%。确定消化池单池有效容积后,就可计算消化池的构造尺寸。圆柱形池石灰稳定法:投加石灰,提高污泥pH,灭杀致病微生物,优点:价格低廉,且能提高污泥脱水性能,但灭菌能力相对较弱,且会增加污泥量。(会生产碳酸钙和磷酸钙沉淀)2、污泥的化学稳定——抑制和灭杀微生物氯气氧化法:在密闭容器中完成,向污泥投加大剂量氯气,接触时间不长;实质上主要是消毒,杀灭微生物以稳定污泥。优点:灭菌效果好,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但氯化过程会造成二次污染。臭氧氧化法:向污泥投加臭氧,杀灭微生物以稳定污泥。优点:灭菌效果好,且能灭杀病毒,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但运行成本高。石灰稳定法:投加石灰,提高污泥pH,灭杀致病微生物,优点:消化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剩余活性污泥与初沉污泥的混合污泥等在脱水之前应进行调理,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调理就是破坏污泥的结构、减少泥水间的亲和力,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途径:①化学调理(混凝剂)
②物理调理第五节污泥的调理消化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剩余活性污泥与初沉污泥的混合污泥等在1.化学调理(1)无机调理剂:(a)
铁盐:FeCl3·6H2O、Fe2(SO4)·4H2O、FeSO4·7H2O、聚合硫酸铁(PFS)(b)
铝盐:Al2(SO4)2·18H2O、AlCl3、Al(OH)2·Cl、聚合氯化铝(PAC)(c)
铁盐常和石灰联用:在pH>12时,可提供Ca(OH)2絮凝体1.化学调理(3)调理剂投加量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三氯化铁投加量为5%-10%,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约为1%-3%,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0.1%-0.3%。通过实验来确定调理剂的种类及投加量(2)有机调理剂: 有机合成高分子调理剂种类很多,按聚合度分有低聚合度和高聚合度两种。我国用于污泥调理的有机调理剂主要是高聚合度的聚丙烯酰胺系列的絮凝剂产品。(3)调理剂投加量的确定通过实验来确定调理剂的种类及投2.热调理加热破坏污泥胶体结构,降低固体和水的亲合力,同时消毒、杀菌。3.淘洗
使污泥中某些组分转移到液体中去。淘洗可降低碱度,降低可溶性无机组份,废水重新处理。
4.冷冻融化调理冷冻融化调理是将污泥交替进行冷冻与融化,通过改变污泥的物理结构,使污泥易于浓缩脱水。在冷冻过程中,污泥颗粒除受挤压力外,还有一部分污泥颗粒被封闭在冷冻层中间,这样,污泥胶体粒子的结构就被破坏,脱水性能得到改善。污泥经冷冻、融化后,其沉淀性能与过滤速度比冷冻前可提高几倍到几十涪,而且不需用混凝剂。混凝剂。2.热调理4.冷冻融化调理1.概述污泥脱水: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以下的操作,使其具有固体特性,成泥块状,便于最终处置与利用。分为:自然脱水法和机械脱水法(过滤脱水法和离心脱水法);——自然干化多采用干化床;——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脱水机械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第六节污泥的脱水干化1.概述第六节污泥的脱水干化2.污泥的自然干化①污泥的自然干化是利用自然力量而将污泥脱水的,适用于气候比较干燥、用地不紧张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允许的地区。
2.污泥的自然干化②.污泥干化床脱水效果的影响因素:气候条件、污泥性质、污泥调理③.污泥干化床的设计干化床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决定面积与划分块数。干化床面积的计算:式中:S1——干化床的有效面积,m2;
W——每年的总污泥量,m2
/a;
δ——在一年内排放在干化床上的污泥层总厚度,m。
②.污泥干化床脱水效果的影响因素:3.污泥的机械脱水及其设备机械脱水是污泥脱水的主要方向。主要的脱水机械有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1)带式压滤机将压力直接施加在滤布上,利用滤布的压力或张力使污泥脱水,其消耗动力少,是目前广为使用的污泥脱水设备。3.污泥的机械脱水及其设备(1)带式压滤机滚压带式脱水机(对置滚压式)滚压带式脱水机(对置滚压式)第18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课件板框式过滤机(2)板框压滤机板框式过滤机(2)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的构造
板框压滤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板、框和滤布,此外还有挤压机和传动装置。板框压滤机除主机外,还有进泥系统、投药系统等。板框压滤机的选用
板框压滤机的选用主要是根据污泥量、过滤机的过滤能力来确定所需压滤机型号及台数。虽然板框压滤机一般为间歇操作,但由于其滤饼的含固率高、滤液清澈、固体物质回收率高、调理药品消耗量少等优点,对需要运输、进一步干燥或焚烧,以及卫生填埋的污泥,可以降低运输费用、减少燃料消耗、降低填埋场用地。所以,在一些地方也被广泛使用。板框压滤机的构造(3)污泥离心脱水和转筒式离心机污泥离心脱水的原理与离心分离、离心浓缩相同,即利用转动使污泥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进行污泥调理,添加混凝剂)。
转筒式离心机的构造和脱水过程离心机种类很多,污泥处理中主要使用卧式螺旋卸料转筒式离心机。适用于比重有一定差别的固液相分离,尤其适用于含油污泥、剩余活性污泥等难脱水污泥的脱水(3)污泥离心脱水和转筒式离心机第18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课件污泥切割机进泥螺杆泵脱水用高分子絮凝剂溶药与投加装置污泥切割机进泥螺杆泵脱水用高分子絮凝剂溶药与投加装置1.污泥的处置(最终归宿)
污泥处置的基本问题是利用适当的技术措施,为污泥提供出路,同时要认真考虑污泥处置所产生的各种环境和经济问题,并按一定的要求(法规、条例等)妥善地解决。第七节污泥处置①.综合利用-如农业利用(1)制造建筑材料。污泥焚烧后掺加粘土和硅砂制砖;或在活性污泥中加进木屑、玻璃纤维压制板材;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沉渣,可用以填路和填坑。(2)用作农肥。浓缩消化后的污泥,若其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在容许范围内,可直接用于农作物。(3)制取沼气。有机污泥经厌氧分解后产生的沼气可供能源之用。(4)其他。污泥中的蛋白质用作饲料,或从中提取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化学药物。。1.污泥的处置(最终归宿)第七节污泥处置①.综合利用-如②填埋(当前我国的主要处置方式)污泥单独填埋或者与垃圾混合填埋是常用的最终处置方法。污泥在填埋之前要经过稳定处理(降低有机物含量),在选择填埋场时要研究该处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壤条件,避免地下水受到污染。对填埋场的渗滤液应当收集并作适当处理,场地径流应妥善排放。填埋场的管理非常重要,要定期监测填埋场附的地下水、地面水、土壤中的有害物(如重金属),还要注意沼气的排放。由于二次污染,土地占用及“资源浪费”,污泥填埋的处置方式正逐渐被淘汰,如欧盟有关垃圾填埋的指令规定,各成员国要限制用填埋场处置有机垃圾(污泥)并逐步淘汰此方法,瑞典填埋场2005年后不允许填埋有机污泥。③焚烧焚烧可使污泥体积大幅度减小(污泥灰量大约是含水率75%的污泥的1/10),且可灭菌。焚烧后的灰烬可填埋或利用。焚烧时的尾气必须进行处理。焚烧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比较大,在单纯用作处置手段时需要慎重研究。②填埋(当前我国的主要处置方式)③焚烧第18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课件
SLUDGEINTOBIOGAS补充:污泥制沼气(国外污泥常见利用技术)
SLUDGEINTOBIOGAS补充:Processflow;sludgetobiogasSludge
pumpsM3/hmeteringWastewaterHeatedAnaerobicdigesterNotheatedAnaerobicdigesterPresettlerGasreservoirSludgeWaterProcessflow;sludgetobiogaExampleofGastankExampleofGastankWastewatertreamentplantNetherlandsWastewatertreamentplantNetHeatinginstallation(供暖装置)Heatinginstallation(供暖装置)HeatexchangerHeatexchangerusedforheatingdigestingsludgeSchematicdiagramofspiraltypePictorialviewSchematicofawaterbathheatexchangerHeatexchangerHeatexchangeruSludgepumps
SludgepumpsAnaerobicdigesterAnaerobicdigesterGastankanddegisterGastankanddegisterLotsofdigester(奥地利)
Lotsofdigester(奥地利)
DigestersDigestersTankofdrysludgeincludingloadingDrySludgeTransportbytruckTankofdrysludgeincludinglBioGasrefinement/treatmentBioGasrefinement/treatmentFillingstationBiogas
FillingstationBiogas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前言第一节污泥来源与特性第二节污泥的处理工艺第三节污泥的浓缩第四节污泥的稳定第五节污泥调理第六节污泥的脱水第七节污泥的综合利用(处置)第八节污泥制沼气(国外)第18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前言第18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产量一般占处理水量的1-2%(质量),0.3%-0.5%(体积)
。污泥含大量有害有毒物质,如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细菌、合成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等;有用物质如植物营养素(氮、磷、钾)、有机物及水分等。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达到1.36亿立方米/天,湿污泥(含水率80%)年产生量突破3480万吨。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8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处理成本),污泥随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与再污染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前言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在排水工程中,将改变污泥性质称为处理,而安排出路称为处置。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目的:(1)降低含水率,污泥减量化;(2)稳定有机物,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得到稳定处理,并对污泥进行消毒,灭杀病原体;避免其二次污染,污泥无害化。(3)使有用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污泥资源化。总之,污泥处理和处置就是要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使污泥得到再利用或以某种不损害环境的形式重新返回到自然环境中。在排水工程中,将改变污泥性质称为处理,而安排出路称为处置。污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易腐化发臭,颗粒细,比重小(约为1.02-1.006),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胶状结构。沉渣: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称沉渣。沉渣的主要性质是颗粒较粗,比重较大(约为2左右),含水率较低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沉砂池与某些工业废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沉渣。第一节污泥来源与特性污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1.污泥来源栅渣:格栅或筛网,呈垃圾状,量少(垃圾不作污泥处理,垃圾填埋场)沉砂池沉渣:沉砂池,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量少初沉污泥:初沉池,数量较大,易腐化发臭,可能含有虫卵和致病菌,是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二沉污泥(剩余污泥):二沉池,剩余的活性污泥,有机物质,含水率高,易腐化发臭,难脱水,是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消化污泥:经厌氧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化学污泥:经化学处理后,除含有原废水中的悬浮物外,还含有化学药剂所产生的沉淀物,易于脱水与压实1.污泥来源2.污泥的主要表征指标含水率与含固率含水率(污泥中水的质量分数),含固率(污泥中固体的质量分数),两者之和为100%。C=ρ(1-P%)例:含水率99%的污泥,其污泥浓度为10kg/m3(密度1000kg/m3)含水率与体积关系,当污泥含水率大于80%,可根据含水率近似计算湿污泥的体积
2.污泥的主要表征指标B)污泥中的固体和水中固体指标一样:
TS=DS+SS=VS+FS挥发性固体(用VSS表示),是指污泥中在600℃的燃烧炉中能被燃烧,并以气体逸出的那部分固体。通常用于表示污泥中的有机物的量,常用mg/L表示,有时也用重量百分数表示。
VSS也反映污泥的稳定化程度。挥发性固体近似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C)污泥的相对密度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的比值确定污泥相对密度,对于浓缩池的设计、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实用价值
B)污泥中的固体C)污泥的相对密度D)有毒有害物质对密度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重金属等。污泥中的重金属是主要的有害物质(重金属约50%转移到污泥中),污泥作为肥料,重金属离子含量应不超过“农用污泥标准”E)污泥的脱水性能
脱水性能系指污泥脱水的难易程度,影响脱水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污泥的化学成分、胶体性质、污泥颗粒与水的亲和力。
D)有毒有害物质对密度3.污泥产生量A)初沉污泥量式中:V——初沉污泥量,m3/d;
Q——污水流量,m3/d;
η——沉淀池中悬浮物的去除率,%;
C0——进水中悬浮物浓度,mg/L;
P——污泥含水率,%;
ρ——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3.污泥产生量B)剩余污泥量
①剩余活性污泥量以VSS(挥发性固体计):
△Xvss——剩余挥发性活性污泥,kgvss/d;
Y——产率系数kgVSS/kgBOD5,一般采用0.5~0.6;Yobs——表观产率系数kgVSS/kgBOD5S0——曝气池入流的BOD5kg/m3;Se——二沉池出流的BOD5kg/m3;
Q——曝气池设计流量,m3/d;Kd——内源代谢系数,一般采用0.06~0.1d-1;Xv——曝气池的平均VSS浓度,kg/m3;V——曝气池容积,m3;
B)剩余污泥量②剩余活性污泥量以SS(悬浮固体)计
式中:
△Xss—剩余活性污泥量,kgSS/d(质量)f—(VSS/SS)之值,一般采用0.6~0.7
②剩余活性污泥量以SS(悬浮固体)计③剩余活性污泥量以体积计
式中:Vss——剩余活性污泥量,m3/d;Xss——产生的悬浮固体kgSS/d;P——污泥含水率,%;ρ——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③剩余活性污泥量以体积计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100000m3生活废水,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为200mg/L,初沉池的沉淀效率为40%,初沉污泥含水率为97%,密度为1015kg/m3,初沉池出水BOD5为200mg/L,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去除率为90%,剩余污泥含水率为99%,密度为1000kg/m3,请计算该污水处理厂的日产污泥量。(曝气池中MLVSS/MLSS=0.75,Yobs=0.33)解:初沉污泥量V1=100*200*0.4*100000/1000*(100-97)*1015=262.7m3/d剩余污泥量例题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100000m3生活废水,污水污泥水分示意图4.污泥的水分及其对污泥处理的影响A)污泥的水分污泥水分示意图4.污泥的水分及其对污泥处理的影响游离水又称间隙水:存在于污泥颗粒间隙中的水,约占污泥水分的70%左右。这部分水一般借助重力可与泥粒分离。毛细水:存在于污泥颗粒间的毛细管中,称为毛细水,约占污泥水分的20%左右。需较大的外力才能分离,如采用高速离心机脱水、负压或正压过滤脱水等。内部水:存在污泥颗粒内部或微生物细胞内的水,约占污泥水份3%左右,可用生物法破坏细胞膜除去胞内水或高温加热法、冷冻法去除。B)污泥中的水分对污泥处理的影响
含水率大于98%的污泥,一般要考虑浓缩,使含水率降至96%左右,以减少污泥体积,有利于后续处理。为了便于污泥处置时的运输,污泥要脱水,使含水率降至80%以下,失去流态。游离水又称间隙水:存在于污泥颗粒间隙中的水,约占污泥水分的71、污泥处理的一般原则
(1).减量化(2).稳定化(3).无害化(4).资源化第二节污泥的处理工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典型流程为:储存——浓缩——稳定——调理——脱水干化——最终处置
以无机物为主的工业污泥处理典型流程:储存——浓缩——调理——脱水干化——最终处置
带有生物除磷的典型流程:储存——调理——浓缩脱水——最终处置2、污泥处理的典型流程1、污泥处理的一般原则(1).减量化第二节污泥的处理工艺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使剩余活性污泥的含水率约从99%,下降到97%左右,污泥体积缩到原来的1/3左右。稳定:为了避免污泥进入环境时,污泥有机部分发生腐败,污染环境,在其脱水之前先进行降解。同时对污泥进行消毒,灭杀病原体。调理:通过物理/化学的手段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干化脱水:使污泥的含水率由97%,降至于80%以下,具有固体的性质,便于后续处置。最终处置: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污泥的最终归宿。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使剩余活性污泥的含第三节污泥的浓缩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有效方法。污泥浓缩主要减缩污泥的间隙水主要方法: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1.重力浓缩重力浓缩主要用于浓缩初沉污泥及初沉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沉淀基本知识,自由沉淀、成层沉淀,絮凝沉淀,压缩沉淀)A)间隙式污泥浓缩池
设计参数:停留时间一般为9~12h。浓缩池的上清液,应回到工艺前端重新处理。第三节污泥的浓缩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B)连续式污泥浓缩池连续运行的浓缩池可采用沉淀池的形式。设计参数:浓缩池的固体通量[kg/(m2·h)或kg/(m2·d)]水力负荷[m3/(m2·h)或m3/(m2·d)]水力停留时间(h或d)设置搅拌栅条,可以破坏污泥胶着状态,促使其中水分和气泡的释放,可提高20%左右的浓缩效率B)连续式污泥浓缩池设置搅拌栅条,可以破坏污泥胶着状态,促使固体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污泥固体质量,单位kg/m2·d,记为G,是重力浓缩池重要设计参数。根据定义:GA=单位时间通过的固体质量=QC0A=QC0/G经验值(G):10-30kg/m2·d剩余污泥
90-150kg/m2·d初沉池污泥混合污泥可以根据比例换算重力浓缩池的设计-固体通量法固体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污泥固体质量,单位kg/m例题某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含水率为98%的污泥1500m3,为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将厂区原有的几座圆形池(D=14m,H=4m)改造为重力浓缩池对污泥进行浓缩处理,该污泥固体通量取70kg/m2.d,请计算需要改造几座浓缩池用于处理污泥,每池的污泥停留时间为多少?(密度1000kg/m3)解:含水率98%,Co=20kg/m3GA=QCoQ=GA/Co=70*3.14*72/20=540m3/dN(座数)=1500/540=2.83(座)(共需要改造4座,3用1备)SRT=V/Q=A*H*3/1500=154*4*3/1500=1.232(d)
30小时例题某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含水率为98%的污泥1500m3,G=Gb+Gs通过浓缩池任一断面的固体通量都由两部分组成:(1)静沉通量Gs(由自重压缩产生的固体通量)=ViCi(2)排泥通量Gb:由底部排泥所造成的=uCi。Vi:由于污泥浓缩引起的界面下降速度,变量,匀速-减速下降U:排泥引起的界面下降速度,当排泥量一定时为一常数。G=Gb+GsGsGGbCu固体通量(kg/m2d)固体浓度(kg/m3)(b)GsGGbCu固体通量(kg/m2d)固体浓度(kg/m100重力浓缩池评价1、F(浓缩比)=Ce/Co>2Ce浓缩污泥浓度Co入池污泥浓度2、E固体回收率=QeCe/QoCo>90%Qe排泥量Qo入流污泥量24重力浓缩池评价101例题:某污水处理厂采用重力浓缩池浓缩污泥,每天处理污泥500m3,污泥含水率98%,排泥200m3,含水率95.5%,问该池是否正常运行?(入流污泥密度1000kg/m3,浓缩污泥密度1050kg/m3)解:F(浓缩比)=Ce/Co=1050(1-95.5%)/1000(1-98%)=47.25/20>2E固体回收率=QeCe/QoCo=200*47.25/500*20>90%该浓缩池运行正常。25例题:某污水处理厂采用重力浓缩池浓缩污泥,每天处理污泥52.气浮浓缩法(剩余污泥)
气浮浓缩是依靠微小气泡与污泥颗粒产生黏附作用,使污泥颗粒的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并得到浓缩A)气浮浓缩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加压溶气装置和气浮分离装置两部分组成。2.气浮浓缩法(剩余污泥)2.气浮浓缩法加压溶气装置
溶气罐一般按加压水停留1-3min设计,溶气效率为50%-90%,绝对压力采用2.5×105-5×105Pa。气浮分离装置(气浮浓缩池)
据国外资料介绍,污泥在气浮浓缩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为3-5min。B)主要设计参数:气固比、污泥负荷、水力负荷、回流比气固比:浓缩单位质量的污泥固体所需的空气量,常用As表示;用于污泥浓缩一般取0.01-0.04污泥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气浮池断面的干固体量,单位为kg/(m2.h)或kg/(m2.d)(用于计算气浮池面积,可与水力负荷相互校核),取值见p379,表18-3。QC0=Aq污水力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气浮池断面的处理水量,单位为m3/(m2.h)为m3/(m2.d),一般40-80m3/(m2.d)或2-3.5m3/(m2.h)。Q=Aq水回流比:加压溶气水量与需要浓缩的污泥量的体积比,通常以R表示,用于污水处理时取25%-50%,用于污泥浓缩需计算确定。2.气浮浓缩法回流比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
As——气固比(Qg/Qs);Sa——常压下的空气饱和溶解度,kg/m3;
C0——入流污泥浓度,g/m3;
R——回流比;
P——绝对大气压(表压),Pa;p——标准大气压(表压),Pa;
f——溶解效率,当溶解气罐内加填料及溶气时间为2~3min时,f=0.9,不加填料时,f=0.5。回流比可按以下公式计算:3.离心浓缩法(初沉和剩余污泥皆可)利用污泥中固、液相的密度不同,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受到不同的离心力而使两者分离,达到浓缩的目的离心法优点:设备少,管理方便离心法缺点:电耗很大,在达到相同的浓缩效果时,其电耗约为气浮法的10倍。3.离心浓缩法(初沉和剩余污泥皆可)污泥稳定的常用方法:
厌氧消化法生物稳定好氧消化法氯气氧化法化学稳定臭氧氧化法石灰稳定法第四节污泥的稳定污泥稳定:即去除或减少污泥中的有机物,抑制或杀死污泥中的微生物,控制其腐化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污泥稳定的常用方法:第四节污泥的稳定污泥稳定:即去除或
好氧消化法类似活性污泥法,在曝气池中进行,曝气时间长达10-20d左右,依靠有机物的好氧代谢和微生物的内源代谢稳定污泥中的有机组成。厌氧消化是对有机污泥进行稳定处理的最常用的方法。一般认为,当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的量降低40%左右即可认为已达到污泥的稳定。1污泥消化(减少有机物,生物稳定)好氧消化法类似活性污泥法,在曝气池中进行,曝气时间长达101.1厌氧消化的机理(1)第一阶段——水解发酵在这一阶段中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发酵菌)作用下进行水解和发酵。多糖先水解为单糖,再通过酵解途径进一步发酵成乙醇和脂肪酸等。蛋白质则先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脱氨基作用产生脂肪酸和氨。脂类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再转化为脂肪酸和醇类。
(2)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菌以及同型乙酸菌,产物:乙酸、甲烷、CO2、H2(3)第三阶段——产甲烷菌,产物为甲烷产甲烷阶段——控制阶段1.1厌氧消化的机理(1)第一阶段——水解发酵(2)第二复杂有机物较高级有机酸H2乙酸CH4水解与发酵4%76%20%24%52%28%72%生成甲烷生成乙酸与脱氢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有机物厌氧消化模式图复杂有机物较高级有机酸H2乙酸CH4水解与发酵4%76%20厌氧消化的优点:产生的甲烷;污泥固体总量减少(25%一50%的污泥固体被分解),减少了后续污泥处理的费用;消化污泥是一种很好的土壤调节剂;杀死致病菌,尤其是高温消化过程(在50℃-60℃条件下)。厌氧消化的缺点:
运行时间长,投资大,运行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消化污泥不易沉淀。厌氧消化的优点:1.2污泥厌氧消化法的发展和分类根据操作温度,污泥厌氧消化分为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等。根据负荷率,又可分为低负荷率和高负荷率两种。低负荷率消化池是一个不设加热,搅拌设备的密闭的池子,池液分层,见书p383,图18-13a。它的负荷率低,一般为0.5-1.6kgVSS/m3·d,消化速度慢,消化期长,停留时间30-60d。1.2污泥厌氧消化法的发展和分类第18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课件高速消化池:相比于传统消化池,其连续运行;设有加热、搅拌设备;连续进料和出料;整个池液处于混合状态,不分层;处理效率高,且停留时间短。厌氧接触消化池:通过污泥回流提高了消化池的污泥浓度,处理效率更高。“卵形消化池”的污泥处理设备在北京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这5个“大巨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理设备,每天能消化3000立方米的污泥,消化后的污泥可直接转化成沼气用于生产。高速消化池:相比于传统消化池,其连续运行;设有加热、搅拌设备1.3影响污泥消化的主要因素①.pH值和碱度最佳的pH值为7.0-7.3。为了保证厌氧消化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缓冲能力和pH值的稳定性,消化液的碱度保持在2000mg/L以上。②.温度试验表明,污泥的厌氧消化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般有二个最优温度区段:在33℃-35℃叫中温消化,在50℃-55℃叫高温消化。1.3影响污泥消化的主要因素③投配率投配率P是指日进入的污泥量Q与池子容积V之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污泥在消化池中的停留时间。投配率的倒数就是生污泥在消化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④消化池的搅拌
搅拌混和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有机物),充分接触,将使得整个反应器中的物质传递、转化过程加快。通过搅拌,可使有机物充分分解,增加了产气量。此外,搅拌还可打碎消化池面上的浮渣。但过多的搅拌或连续搅拌对甲烷菌的生长也并不有利。目前一般在污泥消化池的实际运行中,采用每隔2h搅拌一次,约搅拌25min左右,每天搅拌12次,共搅拌5h左右。③投配率
⑤.有毒有害物质抑制厌氧微生物的有毒物质主要有:重金属(铅、镉、镍、铜、锌、铬等)铅的抑制浓度为:8~30mg/L
有机毒物(氯仿、酚、甲苯、农药等)无机盐(硫酸根)
1.4消化池的设计计算
消化池的设计内容包括:池体设计、加热保温系统设计和搅拌设备的设计。
消化池池体设计包括池体选型、确定池的数目和单池容积,确定池体各部尺寸和布置消化池的各种管道。
目前国内一般按污泥投配率P确定消化池有效容积,可按每天处理污泥量及污泥投配率进行计算。
考虑到事故或检修,消化池座数不得少于两座,每座消化池的容积,可根据运行的灵活性,结构和地基基础情况考虑决定。1.4消化池的设计计算确定消化池单池有效容积后,就可计算消化池的构造尺寸。圆柱形池体的直径一般为6-35m,柱体高与直径之比为1:2,池总高与直径之比约为0.8-1.0。池底坡度一般为0.08。池顶至少设两个直径为0.7m的检修口。消化池必须附设各种管道,包括:污泥管(进泥管、出泥管和循环搅拌管)、上清液排放管、溢流管、沼气管和取样管等。在设计消化池时必须同时考虑相应的沼气收集、贮存和安全等配套设施,以及利用沼气加热入流污泥和池液的设备。估算每公斤挥发固体全部消化后可得0.75-1.1m3消化气(一般含甲烷50%~60%),而污泥挥发固体的消化率一般为40%~60%。确定消化池单池有效容积后,就可计算消化池的构造尺寸。圆柱形池石灰稳定法:投加石灰,提高污泥pH,灭杀致病微生物,优点:价格低廉,且能提高污泥脱水性能,但灭菌能力相对较弱,且会增加污泥量。(会生产碳酸钙和磷酸钙沉淀)2、污泥的化学稳定——抑制和灭杀微生物氯气氧化法:在密闭容器中完成,向污泥投加大剂量氯气,接触时间不长;实质上主要是消毒,杀灭微生物以稳定污泥。优点:灭菌效果好,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但氯化过程会造成二次污染。臭氧氧化法:向污泥投加臭氧,杀灭微生物以稳定污泥。优点:灭菌效果好,且能灭杀病毒,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但运行成本高。石灰稳定法:投加石灰,提高污泥pH,灭杀致病微生物,优点:消化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剩余活性污泥与初沉污泥的混合污泥等在脱水之前应进行调理,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调理就是破坏污泥的结构、减少泥水间的亲和力,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途径:①化学调理(混凝剂)
②物理调理第五节污泥的调理消化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剩余活性污泥与初沉污泥的混合污泥等在1.化学调理(1)无机调理剂:(a)
铁盐:FeCl3·6H2O、Fe2(SO4)·4H2O、FeSO4·7H2O、聚合硫酸铁(PFS)(b)
铝盐:Al2(SO4)2·18H2O、AlCl3、Al(OH)2·Cl、聚合氯化铝(PAC)(c)
铁盐常和石灰联用:在pH>12时,可提供Ca(OH)2絮凝体1.化学调理(3)调理剂投加量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三氯化铁投加量为5%-10%,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约为1%-3%,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0.1%-0.3%。通过实验来确定调理剂的种类及投加量(2)有机调理剂: 有机合成高分子调理剂种类很多,按聚合度分有低聚合度和高聚合度两种。我国用于污泥调理的有机调理剂主要是高聚合度的聚丙烯酰胺系列的絮凝剂产品。(3)调理剂投加量的确定通过实验来确定调理剂的种类及投2.热调理加热破坏污泥胶体结构,降低固体和水的亲合力,同时消毒、杀菌。3.淘洗
使污泥中某些组分转移到液体中去。淘洗可降低碱度,降低可溶性无机组份,废水重新处理。
4.冷冻融化调理冷冻融化调理是将污泥交替进行冷冻与融化,通过改变污泥的物理结构,使污泥易于浓缩脱水。在冷冻过程中,污泥颗粒除受挤压力外,还有一部分污泥颗粒被封闭在冷冻层中间,这样,污泥胶体粒子的结构就被破坏,脱水性能得到改善。污泥经冷冻、融化后,其沉淀性能与过滤速度比冷冻前可提高几倍到几十涪,而且不需用混凝剂。混凝剂。2.热调理4.冷冻融化调理1.概述污泥脱水: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以下的操作,使其具有固体特性,成泥块状,便于最终处置与利用。分为:自然脱水法和机械脱水法(过滤脱水法和离心脱水法);——自然干化多采用干化床;——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脱水机械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第六节污泥的脱水干化1.概述第六节污泥的脱水干化2.污泥的自然干化①污泥的自然干化是利用自然力量而将污泥脱水的,适用于气候比较干燥、用地不紧张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允许的地区。
2.污泥的自然干化②.污泥干化床脱水效果的影响因素:气候条件、污泥性质、污泥调理③.污泥干化床的设计干化床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决定面积与划分块数。干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真空器件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拍卖行业公共服务效能提升考核试卷
- 玻璃制品超声波焊接机考核试卷
- 洗衣机械的工业互联网应用考核试卷
- 石膏在印刷工业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手持设备按键故障修复考核试卷
- 水产罐头产品创新设计与消费者需求考核试卷
- 《三袋麦子》课件-2
- 动物产科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 数字化转型升级背景下潍坊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
- 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67.5万吨(P2O5)年湿法磷酸初级净化研发及应用环境影响报告书
- (完整版)不锈钢管弯管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
- 基于PLC的小区排水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高风险供应商管理程序(经典-专业-建议收藏)
- 振动试验报告
- 起重工岗位风险告知书
- 线切割机工操作规程
- 【基于近五年数据的鸿星尔克财务报表分析15000字】
- 8.5.1直线与直线平行 课件(共24张PPT)
- 高乳酸血症与乳酸酸中毒
- 通用个人简历word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