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公开课课件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6caf04f7cd0feead1b73d9738d4a8e/676caf04f7cd0feead1b73d9738d4a8e1.gif)
![统编版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公开课课件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6caf04f7cd0feead1b73d9738d4a8e/676caf04f7cd0feead1b73d9738d4a8e2.gif)
![统编版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公开课课件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6caf04f7cd0feead1b73d9738d4a8e/676caf04f7cd0feead1b73d9738d4a8e3.gif)
![统编版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公开课课件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6caf04f7cd0feead1b73d9738d4a8e/676caf04f7cd0feead1b73d9738d4a8e4.gif)
![统编版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公开课课件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6caf04f7cd0feead1b73d9738d4a8e/676caf04f7cd0feead1b73d9738d4a8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孟郊早年生活清贫,却不愿做官,独爱写诗。不惑之年后,他受母亲督促,赴京赶考,经过两次落榜,最终考中进士。诗作将孟郊登科后骑着快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描述得酣畅淋漓。第一页,共15页。《登科后》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第二页,共15页。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第二页,共15页。朝代选官制度选官标准西周战国至汉初汉朝魏晋根据所学,归纳从西周时期到汉朝,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选官标准世卿世禄制(世官制)血缘军功爵制军功察举制品行九品中正制家世、道德、才能一、选官制度第三页,共15页。朝代选官制度选官标准西周战国至汉初汉朝魏晋根据所学,归纳从西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任命中正官(士族)评定人才等级任命官职(1)基本流程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总之,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2)评价进步性:中正官由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局限性:后期逐渐沦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第四页,共15页。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任命中正官(士族)评定人
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到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下卷2.科举制——隋至清末第五页,共15页。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到隋唐时期,……(1)演变:①隋文帝:②隋炀帝:③唐太宗:④武则天:⑤唐玄宗: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2)影响:①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②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③加强中央集权④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⑤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⑥有利于中学风气的形成⑦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第六页,共15页。(1)演变: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始设进士科,科举朝代选官制度选官标准西周战国至汉初汉朝魏晋隋至清末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选官标准世卿世禄制血缘军功爵制军功察举制品行九品中正制家世、道德、才能科举制才学小结: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上面这些选官制度的标准及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选官原则上来看体现了什么?标准变化:从血缘到军功;从德才到门第,再到考试方式选取德才兼备体现: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方式变化:由世袭、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第七页,共15页。朝代选官制度选官标准西周战国至汉初汉朝魏晋隋至清末中国古代的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选官标准不惑之年后,他受母亲督促,赴京赶考,经过两次落榜,最终考中进士。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3)魏晋南北朝: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通过了解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自耕农→商人、官僚、奴婢④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局限性:后期逐渐沦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同时,租调制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喻大华《帝制往事》(租庸调制)纳粮为租;最近有群众反映,景点女厕不够啊!通过了解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方式变化:由世袭、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唐)孟郊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崩溃,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兵部吏部礼部工部户部刑部皇帝最近有群众反映,景点女厕不够啊!男厕太多,增加女厕!没毛病开干!欧了【情景再现】假如当时皇帝得知有群众反映景区女厕不足的情况,在三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下将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二、三省六部制第八页,共15页。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选官标准中书省(起草)以上三图分别是什么时期的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趋势?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秦朝西汉隋唐归纳: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第九页,共15页。以上三图分别是什么时期的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趋势?趋势:相三、赋税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数为依据,向人们征收一定量的田赋、人头税,征伐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叫做赋税制度(也叫赋役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一般包括: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户税(调);3.以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5.其他杂税第十页,共15页。三、赋税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1)春秋末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2)秦汉:编户齐民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1.发展历程(3)魏晋南北朝: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租”“调”即为“田赋”和“户调”。同时,租调制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一般情况下,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露田(口分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官府。桑田(永业田):给男人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官府,也可以买卖第十一页,共15页。(1)春秋末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4)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①租庸调制(唐前期):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崩溃,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为解决财政困难。唐德宗李适和群臣商议宰相杨炎“两税法”场景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户税和地税;夏秋两次。征收对象人丁和财产②两税法(唐后期):背景:内容:特点:第十二页,共15页。(4)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①租庸调制(唐前期):除租、调影响:租庸调→户税、地税自耕农→商人、官僚、奴婢以人丁为主→人丁和财产并重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第十三页,共15页。影响:租庸调→自耕农→商人、官僚、奴婢以人丁为主→人丁和财产★探究: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征税标准人身控制税收种类征税内容(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③税收种类简化(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④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第十四页,共15页。★探究: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征税标准人身控制税收种类征税内容(第十五页,共15页。第十五页,共15页。《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孟郊早年生活清贫,却不愿做官,独爱写诗。不惑之年后,他受母亲督促,赴京赶考,经过两次落榜,最终考中进士。诗作将孟郊登科后骑着快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描述得酣畅淋漓。第一页,共15页。《登科后》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第二页,共15页。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第二页,共15页。朝代选官制度选官标准西周战国至汉初汉朝魏晋根据所学,归纳从西周时期到汉朝,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选官标准世卿世禄制(世官制)血缘军功爵制军功察举制品行九品中正制家世、道德、才能一、选官制度第三页,共15页。朝代选官制度选官标准西周战国至汉初汉朝魏晋根据所学,归纳从西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任命中正官(士族)评定人才等级任命官职(1)基本流程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总之,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2)评价进步性:中正官由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局限性:后期逐渐沦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第四页,共15页。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任命中正官(士族)评定人
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到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下卷2.科举制——隋至清末第五页,共15页。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到隋唐时期,……(1)演变:①隋文帝:②隋炀帝:③唐太宗:④武则天:⑤唐玄宗: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2)影响:①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②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③加强中央集权④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⑤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⑥有利于中学风气的形成⑦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第六页,共15页。(1)演变: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始设进士科,科举朝代选官制度选官标准西周战国至汉初汉朝魏晋隋至清末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选官标准世卿世禄制血缘军功爵制军功察举制品行九品中正制家世、道德、才能科举制才学小结: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上面这些选官制度的标准及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选官原则上来看体现了什么?标准变化:从血缘到军功;从德才到门第,再到考试方式选取德才兼备体现: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方式变化:由世袭、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第七页,共15页。朝代选官制度选官标准西周战国至汉初汉朝魏晋隋至清末中国古代的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选官标准不惑之年后,他受母亲督促,赴京赶考,经过两次落榜,最终考中进士。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3)魏晋南北朝: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通过了解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自耕农→商人、官僚、奴婢④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局限性:后期逐渐沦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同时,租调制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喻大华《帝制往事》(租庸调制)纳粮为租;最近有群众反映,景点女厕不够啊!通过了解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方式变化:由世袭、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唐)孟郊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崩溃,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兵部吏部礼部工部户部刑部皇帝最近有群众反映,景点女厕不够啊!男厕太多,增加女厕!没毛病开干!欧了【情景再现】假如当时皇帝得知有群众反映景区女厕不足的情况,在三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下将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二、三省六部制第八页,共15页。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选官标准中书省(起草)以上三图分别是什么时期的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趋势?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秦朝西汉隋唐归纳: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第九页,共15页。以上三图分别是什么时期的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趋势?趋势:相三、赋税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数为依据,向人们征收一定量的田赋、人头税,征伐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叫做赋税制度(也叫赋役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一般包括: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户税(调);3.以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5.其他杂税第十页,共15页。三、赋税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1)春秋末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2)秦汉:编户齐民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1.发展历程(3)魏晋南北朝: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租”“调”即为“田赋”和“户调”。同时,租调制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一般情况下,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露田(口分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官府。桑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花炮销售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口腔癌早期筛查仪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口腔健康饮食建议APP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持式脉冲按摩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四季主题袋泡茶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做隔断合同范本
- 充当律师经纪人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新能源公交车推广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坚果宠物零食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个人国外公司合同范本
- 低空飞行旅游观光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2024年版:煤矿用压力罐设计与安装合同
- 2024年贵州云岩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笔试真题
- 《算法定价垄断属性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 2024年04月浙江义乌农商银行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涉密计算机保密培训
- 挂靠免责协议书范本
-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联盟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
- 在线心理健康咨询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三至五年行业发展报告
- 电动三轮车购销合同
- 淋巴瘤的免疫靶向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