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第1课时复习课件新版_第1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第1课时复习课件新版_第2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第1课时复习课件新版_第3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第1课时复习课件新版_第4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第1课时复习课件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第二节光合作用1.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光合作用认识相关动画,能够说出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2.通过进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的光合色素探究实验,结合资料分析,能够举例说出主要的光合色素。1.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光合作用认识相关动画,能够说出对光合作1.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以及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重点)3.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环境因素。(重难点)4.掌握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重点)5.学会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来分析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以及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及现象实验结论17世纪中叶,比利时的范·海尔蒙特第一次试图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植物的营养来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___,而不是土壤水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时间及实验过程(方实验结论17世纪中叶,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及现象实验结论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莱植物生长需要吸收CO2,同时释放出O21779年荷兰科学家扬·英根豪斯把带叶枝条放入水里,叶在阳光下产生O2,暗处不产生O2植物需要______才能制造出O2阳光时间及实验过程(方实验结论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莱植物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及现象实验结论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确定叶片在光下能产生_________淀粉时间及实验过程(方实验结论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确定叶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及现象实验结论1940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运用___________法:向小球藻提供含18O的水和含18O的CO2,追踪O2中氧的来源和糖类中氢的来源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糖类中的氢也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时间及实验过程(方实验结论1940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运用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及现象实验结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______被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CO2时间及实验过程(方实验结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1.恩吉尔曼的实验(1)生物材料:__________和好氧细菌.(2)实验现象:在_________________集中了大部分的好氧细菌.(3)实验结论:叶绿素主要吸收

丝状绿藻红光区和蓝光区红光和蓝紫光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1.恩吉尔曼的实验丝状绿藻红光区和蓝光区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作用色素名称颜色功能叶绿素a_______主要吸收和利用_____和________叶绿素b_______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________,还有保护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叶黄素黄色蓝绿色黄绿色红光蓝紫光蓝紫光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作用色素名称颜色功能叶绿素a______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实验原理(1)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用丙酮可以把色素从生物组织中提取出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2)分离原理: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慢,因而可将不同色素分离开。(2)分离原理: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步骤方法原因色素提取①选取新鲜叶片:色素含量高②加入少许石英砂和碳酸钙:作用分别是研磨充分、保护色素③加入5mL丙酮:溶解、提取色素2.操作原因及注意事项(1)操作原因步骤方法原因色素提取①选取新鲜叶片:色素含量高②加入少许石英步骤方法原因色素提取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垫有单层尼龙布的玻璃漏斗中过滤,滤液收集到烧杯中,在烧杯上加盖使用单层尼龙布:过滤,且可防止色素吸附步骤方法原因色素提取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垫有单层尼龙布的玻璃(2)注意事项①加入丙酮后,要进行迅速、充分研磨,可以防止溶剂挥发,且能使更多的色素溶解在溶剂中。②层析液中含有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层析时要密封防止挥发,还要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要将手洗干净。

(2)注意事项3.结果分析:经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通过色素带的分布、宽窄程度、颜色可以分析出色素的种类、含量和溶解度高低。3.结果分析:例一:分别在Ⅰ、Ⅱ、Ⅲ三个研钵中加2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几乎无色。处理ⅠⅡⅢ石英砂(少量)+++CaCO3(少量)-++丙酮(10mL)+-+蒸馏水(10mL)-+-例一:分别在Ⅰ、Ⅱ、Ⅲ三个研钵中加2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注:“+”表示加,“-”表示不加则Ⅰ、Ⅱ、Ⅲ三个研钵中的溶液颜色分别是(

)A.几乎无色、黄绿色、深绿色B.深绿色、几乎无色、黄绿色C.黄绿色、深绿色、几乎无色D.黄绿色、几乎无色、深绿色注:“+”表示加,“-”表示不加则Ⅰ、Ⅱ、Ⅲ三个研钵中的溶【解析】研钵Ⅰ缺少CaCO3而导致部分叶绿素被破坏,因而提取液呈黄绿色;研钵Ⅱ中未加入丙酮,丙酮用于溶解色素,色素不溶于蒸馏水,因此研钵Ⅱ中的色素不能被溶解,溶液几乎无色;研钵Ⅲ中未加入蒸馏水,可得到正常的提取液,故溶液呈深绿色。【答案】

D【解析】研钵Ⅰ缺少CaCO3而导致部分叶绿素被破坏,因而提例二: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下图所示,若干天后,与丙盆相比,甲、乙两盆麦苗长势(

)例二: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下图所示,若干天A.甲、乙、丙三盆麦苗长势相近B.甲与丙长势相近,乙比丙长势差C.乙与丙长势相近,甲比丙长势差D.甲、乙长势都比丙好【解析】麦苗对绿光吸收最少,绿色透明膜透过的是绿光,所以甲长势最差。虽然乙能吸收到红光和蓝光,但丙各种可见光均能吸收,所以乙比丙长势稍差或相近。A.甲、乙、丙三盆麦苗长势相近【答案】

C【纠错笔记】(1)无色大棚膜:日光中各种色光均能透过,光合效率高。(2)有色大棚膜:主要透射同色光,光能有损失,只在为得到特殊品质的产物时才使用。其中绿色薄膜大棚中的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最低。退出【答案】C退出第二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第二节光合作用1.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光合作用认识相关动画,能够说出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2.通过进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的光合色素探究实验,结合资料分析,能够举例说出主要的光合色素。1.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光合作用认识相关动画,能够说出对光合作1.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以及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重点)3.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环境因素。(重难点)4.掌握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重点)5.学会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来分析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以及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及现象实验结论17世纪中叶,比利时的范·海尔蒙特第一次试图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植物的营养来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___,而不是土壤水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时间及实验过程(方实验结论17世纪中叶,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及现象实验结论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莱植物生长需要吸收CO2,同时释放出O21779年荷兰科学家扬·英根豪斯把带叶枝条放入水里,叶在阳光下产生O2,暗处不产生O2植物需要______才能制造出O2阳光时间及实验过程(方实验结论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莱植物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及现象实验结论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确定叶片在光下能产生_________淀粉时间及实验过程(方实验结论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确定叶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及现象实验结论1940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运用___________法:向小球藻提供含18O的水和含18O的CO2,追踪O2中氧的来源和糖类中氢的来源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糖类中的氢也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时间及实验过程(方实验结论1940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运用时间及科学家实验过程(方法)及现象实验结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______被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CO2时间及实验过程(方实验结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1.恩吉尔曼的实验(1)生物材料:__________和好氧细菌.(2)实验现象:在_________________集中了大部分的好氧细菌.(3)实验结论:叶绿素主要吸收

丝状绿藻红光区和蓝光区红光和蓝紫光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1.恩吉尔曼的实验丝状绿藻红光区和蓝光区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作用色素名称颜色功能叶绿素a_______主要吸收和利用_____和________叶绿素b_______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________,还有保护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叶黄素黄色蓝绿色黄绿色红光蓝紫光蓝紫光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作用色素名称颜色功能叶绿素a______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实验原理(1)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用丙酮可以把色素从生物组织中提取出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2)分离原理: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慢,因而可将不同色素分离开。(2)分离原理: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步骤方法原因色素提取①选取新鲜叶片:色素含量高②加入少许石英砂和碳酸钙:作用分别是研磨充分、保护色素③加入5mL丙酮:溶解、提取色素2.操作原因及注意事项(1)操作原因步骤方法原因色素提取①选取新鲜叶片:色素含量高②加入少许石英步骤方法原因色素提取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垫有单层尼龙布的玻璃漏斗中过滤,滤液收集到烧杯中,在烧杯上加盖使用单层尼龙布:过滤,且可防止色素吸附步骤方法原因色素提取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垫有单层尼龙布的玻璃(2)注意事项①加入丙酮后,要进行迅速、充分研磨,可以防止溶剂挥发,且能使更多的色素溶解在溶剂中。②层析液中含有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层析时要密封防止挥发,还要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要将手洗干净。

(2)注意事项3.结果分析:经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通过色素带的分布、宽窄程度、颜色可以分析出色素的种类、含量和溶解度高低。3.结果分析:例一:分别在Ⅰ、Ⅱ、Ⅲ三个研钵中加2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几乎无色。处理ⅠⅡⅢ石英砂(少量)+++CaCO3(少量)-++丙酮(10mL)+-+蒸馏水(10mL)-+-例一:分别在Ⅰ、Ⅱ、Ⅲ三个研钵中加2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注:“+”表示加,“-”表示不加则Ⅰ、Ⅱ、Ⅲ三个研钵中的溶液颜色分别是(

)A.几乎无色、黄绿色、深绿色B.深绿色、几乎无色、黄绿色C.黄绿色、深绿色、几乎无色D.黄绿色、几乎无色、深绿色注:“+”表示加,“-”表示不加则Ⅰ、Ⅱ、Ⅲ三个研钵中的溶【解析】研钵Ⅰ缺少CaCO3而导致部分叶绿素被破坏,因而提取液呈黄绿色;研钵Ⅱ中未加入丙酮,丙酮用于溶解色素,色素不溶于蒸馏水,因此研钵Ⅱ中的色素不能被溶解,溶液几乎无色;研钵Ⅲ中未加入蒸馏水,可得到正常的提取液,故溶液呈深绿色。【答案】

D【解析】研钵Ⅰ缺少CaCO3而导致部分叶绿素被破坏,因而提例二: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下图所示,若干天后,与丙盆相比,甲、乙两盆麦苗长势(

)例二: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