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的开发与利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2b04f15b80fe760e6e86e887abe77c/602b04f15b80fe760e6e86e887abe77c1.gif)
![“中国印”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的开发与利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2b04f15b80fe760e6e86e887abe77c/602b04f15b80fe760e6e86e887abe77c2.gif)
![“中国印”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的开发与利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2b04f15b80fe760e6e86e887abe77c/602b04f15b80fe760e6e86e887abe77c3.gif)
![“中国印”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的开发与利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2b04f15b80fe760e6e86e887abe77c/602b04f15b80fe760e6e86e887abe77c4.gif)
![“中国印”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的开发与利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2b04f15b80fe760e6e86e887abe77c/602b04f15b80fe760e6e86e887abe77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中国印”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中国印”即篆刻,作为一名篆刻爱好者、坚持近十年的小学篆刻教学的实践者,笔者对当前小学开展篆刻教学,开发篆刻校本课程,创建“中国印”校园文化有了较深入的思考。一、教育功能1.篆刻能促进大脑的发展,具有益智功能篆刻是一种复杂的、精密的,既要求细心,又要求大胆的动手动脑劳动。“执刀须拔山扛鼎之力,运刀若风云雷电之神”,刻印时要集全身之力,经臂、肘、腕,最后凝聚于手指,通过手指的精微动作,以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可以说,篆刻是动手的最好训练,是手眼脑最佳结合的一种艺术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会得到开发,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会得到激发。2.篆刻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美育功能刻印时优美协调的动作,奏刀霍霍的声音,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且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体验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的源泉。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自会形成,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自会提高。3.篆刻注重动手实践体验,具有育人功能学生在设计印稿、奏刀镌刻、濡朱钤印的过程中,通过人与物的作用、动脑与动手的结合和主动探究,完成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从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涵养人文精神。4.篆刻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具有知识互补功能篆刻与语文学习相辅相成。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积累古文字的相关知识,熟悉常用的古文字字体,学会使用古文字的工具书,掌握文字学和古文化的一般常识,了解文字演变的一般规律以及古文字的特点。这些知识,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篆刻与美术的关系则更为密切,两者之间的许多美学原理同出一辙,如线与面、黑与白的对应关系,线条的轻与重、清楚与模糊的对比变化、计白当黑,等等。基于篆刻的教育功能,笔者开发的小学篆刻校本教材《少儿篆刻》(下图),拓宽了课程的领域,集劳动制作与艺术创作为一体,重视培养劳动态度和情感,注重提高修养,大胆创造,既有刻刀磨制、印材制作等劳动的锻炼,又有书法、章法、雕刻等艺术的熏陶。二、基本理念“中国印”篆刻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基本理念呢?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篆刻艺术修养篆刻课程应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篆刻技能技巧和欣赏能力;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层次性和全面性,使学生在不同层次阶段的篆刻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篆刻艺术修养和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国篆刻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要把篆刻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对优秀传统篆刻的欣赏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学生形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并在篆刻学习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3.培养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篆刻课程强调个性化学习,应充分发挥书法篆刻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参与个性化的篆刻学习活动,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小学篆刻课程应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和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在篆刻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三、教学策略(一)课堂教学按《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占学期总课时量的16%进行教学,每学期6课时,三、四年级同学收集中国印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印文化,识别一些常用的篆字,运用正确的方法临摹印章。五、六年级同学能使用工具书,独立完成印稿的设计与创作,熟练辨别秦汉印风格、明清流派印的主要风格类型及特征。[内容\&开设年级\&课时比重\&必修课\&篆刻欣赏\&3-6\&20%\&刻印过程\&3-6\&40%\&刻印技巧\&3-6\&40%\&]1.以游戏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篆书在篆刻中有其历史的特殊性,古朴精美的印章源自华夏远古文化。殷墟商周的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诏版、镜铭、泥封、秦砖、汉瓦、墓志皆可入印。而这些文字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在开始识篆中会有“望篆生畏”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猜一猜”“写一写”等游戏进行教学,如出示一些“巧工司马”“菅里”等易辨认的印章,让学生“猜一猜”,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获得成功感。2.直观教学与精讲多练“技进乎艺”,篆刻艺术具有很强的工艺性,需要一定的技能支撑,许多问题用语言是表达不清楚的。如在学习篆刻的冲刀和切刀等刀法时(如下图),单是直观演示和讲解是不够的,校本课程给予的时间有限,教师讲要讲到点子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让学生练习,教师巡回点拨,学生在练习中提高篆刻技能,使教学效果在印面上得到体现,也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3.设置循序渐进的篆刻教学及辅导模式(1)从学习回文刻法开始。回文是在印石上用毛笔画出一圈圈均匀的方形或圆形线条,按线条的走向奏刀,刻出朱文或白文的线条。刻回文是一种让初学者在短时间内运用刀法,熟悉石性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小学生练习刻回文印,真可谓是“一回生,十回熟”。一开始画不直、刻不深,急得不行,老师在这时要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给他们示范,一次次基本功练习之后,作业就越来越好。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刻回文作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回文刻得越来越规整。(2)从学刻单字工整印起步。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篆刻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学习初期练习单字工整印不失为一个起步的好方法。单字印也分朱文和白文,在小学生看来,白文印比朱文印要好刻得多,因为朱文印易刻碎。因此学刻宜先从白文入手,由单字印、二字印、多字印逐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深入下去。(3)从“画”肖形印中入门。肖形印是我国传统篆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内容包括人物、动物、建筑等。生肖动物印相对于文字印章要直观活泼,更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易于接受。①剪纸入印。传统剪纸形象有着“拙”“简”特色,分阴阳剪法,于质朴中见灵巧,这与篆刻中的生肖形象有相似之处。触类旁通,利用剪纸形象可以设计出一些很有趣的生肖印稿。②图案、漫画入印。在一些动物图案、卡通漫画中,也可以找到生肖印起稿的素材,这些动物形象由于进行了夸张简化,往往很生动,充满了情趣。学生缺乏创作灵感时,常能从漫画图案甚至卡通画中得到启发。③儿童画入印。儿童画天真烂漫,形象“似与不似之间”,给肖形印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④简笔画入印。简笔画造型简洁,易学易记,它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美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尤其简笔画突出物象的主要特征这一优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辅导中,可以大胆地借鉴简笔画中的方法来设计肖形印。(4)学习篆刻常用章法。①分布均匀。这是最基本的篆刻章法,要求印章文字及笔画的粗细、间隙的大小,力求排得匀称、妥帖、转折自然。刻了一个阶段,随着水平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逐步可以追求能表达自己个性的作品。下图1是辅导的学生作业。②讲究疏密。中国书画常常大片留空,给人以遐想。强烈的疏密对比往往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只要处理得当,可使一方印顿感生动活泼、意趣无穷。“密不容针,疏可走马”,疏密的调遣,一般可用调整文字的繁体和异体等手法,即挑选笔画合适,风格统一的篆书写法。所谓“留红”“空白”实际上也就是最强烈的疏密处理(见下图2)。[图1][图2]③粗细有致。印章文字在墨稿上就可以表现出粗细来,这种粗细的变化与书法完全一致,加上刀法的技巧,就可以使印章产生一种节奏感和灵动感。初学篆刻的小学生适宜先临刻平正的满白文,以后通过书法上的练习,配合欣赏名家印和汉将军印等,仔细体会这些范印中粗细的变化,才能尝试在印章中做到轻重适度、粗细合宜。下面是两方在线条粗细变化上动过脑筋的学生习作。④注意留空。印章中留空的地方,在白文中称“留红”,朱文中称“空白”,密处任其密,而留出一些空地,让有些笔画得以舒展,它表达了作者在章法上的巧思。尤其在白文印中,大块殷红的色彩,可以给欣赏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朱文的大块留空,能给人以疏朗舒展的空灵感觉。下图“俞皋楠印”这方学生习作,大胆留空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赞赏的。⑤构思边框。在印面加上边框或间以多种形式的分界线,可以使印章的形式更加丰富。无论朱文还是白文,都有各种不同的边框和间隔法。分界线的常用刻法就是“田字格”“日字格”,它往往可使印面分布均衡、虚实呼应。下图是学生尝试的汉印中常见的分界方式,朱文与白文穿插,呈对角分布,有呼应之感。(二)环境课程静态方面,为加强学校艺术特色,笔者注重艺术教学环境的审美化,学校的校碑上有篆刻,校长的名片上有篆刻,体育馆立面上有篆刻,并将优秀学生的作业装裱,在校园宣传橱窗、走廊、艺术教室进行布置,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篆刻校园文化;动态方面,名作欣赏、每周一品、学生作品进社区展出等,陶冶他们的情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热情。[学校体育馆外墙立面装饰也体现“中国印”特色(效果图)]四、研究心得1.把握校情,统筹规划,确立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方向。2.立足现有,分段实施,合理安排篆刻校本课程的内容。3.创造环境,营造氛围,促进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4.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5.常抓不懈,创建特色,校本课程成果显著。校领导非常重视篆刻进课堂的研究,支持美术教研组“扎根地域文化,边实践边创新,整合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内涵,发展特色教育”。经过近十年来扎根于课堂的深入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生态农业与环保意识的提升
- Unit12 Weather(Period 2)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四年级上册
-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实词
-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7入学考试复习资料语文单选
- 班级APP在家校互动中的应用
- 电动汽车智能安全驾驶技术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 环保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 社会关爱网络在老年人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
- 班级德育工作成效评估与未来规划
- 春节假期安全工作汇报
- 中储粮兰州公司考试笔试题库
- 重建成长型思维课件
- 《智能物联网导论》AIoT导论-第1章课件
- 植保无人机培训课件
-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管理实施方案
- 精准高效的数字孪生光网络技术探讨和实践
- 供应链工作计划
- 110kV全封闭组合开关电器GIS扩建及改造项目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 了解孩子的敏感期课件
- 幼儿园食谱播报
- 随车起重机吊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