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扬琴伴奏的艺术_第1页
初探扬琴伴奏的艺术_第2页
初探扬琴伴奏的艺术_第3页
初探扬琴伴奏的艺术_第4页
初探扬琴伴奏的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初探扬琴伴奏的艺术俞虹

扬琴作为民族器乐演奏中使用率最高的伴奏乐器,在现今民族器乐的表演舞台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的音域宽广,音色清亮、醇厚,音乐表现力张弛有度,在与其他民族乐器共同演奏时能彰显出很好的融合性。同时,经过多年的乐器改良,扬琴在音域、排列及制作工艺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它已经能够在独奏、伴奏领域中充分地呈现出其特点及优势,更快捷、恰当地驾驭各种风格、各种时代的作品。

扬琴伴奏对于学习扬琴演奏的学生来说,是必需把握的一门学科。它的立足点既区别于个人的独奏,又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中民乐队和室内乐的合奏。它既需要演奏者有好的技术支持、好的节奏感把握、好的音色操纵以及好的作品结构理解,更需要与主奏乐器之间有一种融洽与默契。

从学生时代起,我便经常使用扬琴(钢琴)参与各种演出、交流。后来我留校任教,从事艺术辅导专业教学二十余年,身兼两种乐器伴奏演奏的特别性,给我在扬琴伴奏的工作、学习中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洋为中用〞“中西合璧〞是我工作多年来最大的感受。合

“合〞是指扬琴与主奏乐器的合作,包括音准的合作、节奏的合作、演奏的合作、音乐感受的合作、演奏状态的合作等。

合作的前提是伴奏者自身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对所合作的作品要熟悉。其次,自身技术要过硬,在合作时不拖后腿,并有较强的视奏能力。再次,自身节奏感要做到稳、准,能在整体演奏过程中给予主奏者演奏及心理上较强的安全感和稳定性。最终,对作品的结构要有一定的了解,对作品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要理解,并能在合作演奏中显示出一定的引导性和操纵力。只有稳扎稳打地做好合作前的功课,才能在与主奏者合作的时候游刃有余,把“合〞真正发挥出来。

在与主奏的合作中,扬琴伴奏者要明确双方在演奏的音乐织体中所浮现出的主、次声部交替出现的旋律所在。把握好伴奏声部“主〞旋律的加强及出现的时机,特别是一些前奏、间奏段落;

操纵好“次〞声部的弱化,但不是虚化,在扬琴伴奏过程中做到不卑不亢、收放自如的合作、协作。

虽然扬琴是一件伴奏乐器,但演奏者不能一味地认为自己在合作中只是铺垫、陪衬,是被动的跟随者。伴奏是音乐表演艺术中极富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角色,伴奏与主奏之间应当是一种合作、协作的关系。伴奏者在合作中要以合的平等心态、状态来演奏,与主奏者共同打造、探讨作品。听

作为扬琴伴奏者,一定要去听,更要会听,即听主奏乐器的音量、速度、音色这三个要素的变化。与其说是用“耳〞听,不如说更确凿的解释是用“心〞去听。优质音乐的表达应当是多层次、多变化的,其最突出、最显而易见的表现无非就是音量、速度、音色的变化。“听〞主奏才能与主奏建立良好的合作状态,不游离于作品主旋律和音乐表现,与主奏共同创造、表现出确切、精彩的音乐形象。

听——音量变化

1.旋律的力度波动

伴奏者不仅要在合作演奏中注意倾听主奏在力度上的变化,更要及时紧贴着主奏的力度变化而变化。演奏中时刻注意主奏旋律的坡度变化(渐强、减弱),明确主奏旋律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与此同时,伴奏者还需操纵好自身力度的波动幅度和力度比例,在音乐的最高点给予推进,在最低点做好衬托帮衬。做好以上三点,才能使得合作中的两件乐器相互激发、共同推进,使得音乐形象层次感明显并富有戏剧性。

2.面对不同主奏乐器时的音量使用

扬琴作为伴奏乐器,与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合作居多。因发音的方式不同,管乐类乐器音量较拉弦类乐器强。即使同为拉弦乐器,在音量上的差异也是很大的。以相对优美的二胡为例,板胡就显得高亢敞亮,那么在合作中扬琴演奏者就应放大伴奏的整体音量与之平衡。同样,在与吹管乐器的合作中,扬琴演奏者也应按主奏乐器的力度尺度使用相当的音量。因此,在与不同主奏乐器的合作中,扬琴演奏者应当使用适合其乐器所需的音量来演奏,做到按需分派、恰如其分地依据不同乐器的特性来把控好自身的演奏力度和音量。

听——速度变化

1.变速的把握

扬琴作为伴奏乐器在民族器乐作品中主要涉及一些传统乐曲和地方性风格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来源于各地的民歌、戏曲,有当地地方乐种显明的特征。因此,在扬琴伴奏与主奏的合作演奏中,速度变化的出现频率是十分高的。也正是这种中国民族音乐特有的“松松紧紧〞“或推或撤〞的特质,使得这些作品极富音乐的张力和显明的音乐形象。

一名优秀的扬琴伴奏者与演奏合,不仅要对此类作品的大致特征、所属的地方风格有所了解,对主奏旋律的速度变化处“心知肚明〞,而且要在演奏过程中主动地与主奏乐器共同变化,在一些关键的变化节点上给以明确、确定的速度。扬琴演奏者可以多听多看主奏者在这些变化处的演奏处理和肢体语言,如对于拉弦乐器,伴奏者可以通过看弓子的运作来感受速度的变化,对于吹管乐器,伴奏者可以通过观测主奏者嘴部及呼吸的动作来确定。

2.前奏和間奏的速度把控

作品中的前奏和间奏部分基本以单个扬琴声部奏出,伴奏者要了解并熟知主奏者在这些部分之后所浮现的音乐段落所需要的演奏状态、速度、力度以及音乐形象,并根据主奏者的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速度、力度、演奏状态来导出。相对于主次两种乐器同时演奏的其他段落,在前奏和间奏中,扬琴演奏者也可按需将音量放大。作为所演奏作品的开场序幕和衔接音乐段落的桥梁,扬琴伴奏者一定要以明确的演奏状态来导入后续主奏的演奏,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听——音色变化

任何乐器在演奏中所浮现的音色变化基本以刚柔、明暗、虚实来划分,“刚〞“明〞“实〞一般用在强烈、雄伟、歌颂、活泼的音乐形象中,“柔〞“暗〞“虚〞主要表达在幽美、抒情、委婉、凄怆的音乐表达中。扬琴伴奏者要在保证自身音色敞亮、圆润、洁净的基础上,随主奏乐器的旋律做出刚柔、明暗、虚实的区分,细心揣摩音乐演奏中的微妙变化。

音色变化,除了音量操纵上的不同操作(指不同作品、不同主奏乐器的需求)以外,在运用琴竹的技巧上,扬琴伴奏者可以用装有较薄皮套的偏硬的琴竹来演奏快速、强烈、活泼的作品,在为管乐类乐器和板胡伴奏时也建议用此类琴竹。反之,在为相对抒情、委婉的作品和乐器伴奏时(例如二胡),就可以用正常的琴竹来演奏。

音色操纵不仅仅是简单的音量上的变化把控,更是演奏者双方在演奏情绪上的一种变化把控和契合。息

息,气息,即我们在演奏中俗称的“气口〞。扬琴演奏者要在把握“听〞主奏者的音量变化、速度变化及音色變化的基础上,懂得如何在恰当的时机给予主奏者明确的“气口〞,同时确切地与主奏者所表达的气息稳妥、默契地协同。

在演奏作品的起、止两个点上,扬琴演奏者要充分地去观测主奏者在气息上展示出的肢体动作和气息提醒,并精准地做到与之演奏动作和发音的起落一致。在主奏者有速度变化和乐句分割的状况下,扬琴演奏者一要熟知主奏者气息变化的坡度尺寸,二要通过“看〞“听〞“感受〞来紧跟主奏者的变化而变化。在只有伴奏者演奏的前奏或间奏部分的结尾,扬琴演奏者一定要给予主奏者确切的气息,从而顺利、准确地将双方的音乐织体推进到作品所需表达的音乐形象和演奏状态。

此外,当伴奏者与不够有经验的主奏者合作时,在气息方面的默契度往往对比差。针对类似的状况,就需要伴奏者提前做好对作品、对主奏声部的预习工作。在合作排练时,将气息的合作作难为点来反复磨合,引导他们共同完成成熟的音乐演奏。扬琴演奏者要学会主动感受主奏者的“气息〞,看懂主奏者的“气息〞,并与之共“呼吸〞。通

扬琴伴奏者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合、协,必需做到两方面的“通〞。针对伴奏声部,做到对伴奏音乐织体的通晓,对主奏旋律的通晓,对主奏乐器的音量、音色的通晓,对伴奏声部力量、音色的通晓,以及对难点的通晓。针对合作,做到对主奏与伴奏之间主次把握的通晓,对音乐层次的通晓,对音乐感受与肢体形态的相互通晓,对音乐语气与音乐形象的相互通晓。双方两种不同形制的乐器的“通〞不仅是指在共同练习、演奏中技巧、力度、速度的一致性,更深层的是对音乐诠释的一致性。两位演奏者各方面的互通,是演奏出“酣畅淋漓〞的音乐感受的基础和关键。

舞台上的演奏是主奏者和伴奏者通力合作的最终表达和考验。尽管在台下的练习中,彼此双方通过不断积累、完善,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熟知的默契度。但是,实际的舞台演奏是充满了各种不可预见的危机的,即使演奏者已经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在舞台上也可能会有意外状况出现。那么,作为有经验的伴奏者,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和最短时间内给予主奏者演奏状态和心理的“安抚〞,快速反应,及时弥补,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保证作品演释的完整性。

“知己知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奏和伴奏是一个整体,是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的队友。只有通力合作,彼此的演奏信心才能加强,才能“通〞晓音乐的精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