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女》语文教案【3篇】《静女》语文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把握《诗经》的根本学问,积存字词,理解诗歌的含义并能娴熟背诵这首诗歌。
2、过程与方法:理解文中仆人公的感情变化,分析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把握《静女》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育喜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汲取有益的成份。
教学重点
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学会比拟分析,学习《静女》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争论法
教学预备
教师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布置任务单;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资料,完成预习任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诗意导入
由荷尔德林的诗“世界布满劳绩,而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为导入,引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学生感受诗歌魅力,走进《诗经》。
诗意导入,渲染诗歌魅力。
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欲望。
活动一:
温故知新走进《诗经》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存诗305篇。
2、按表现内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学生回忆《诗经》常识。
普及《诗经》学问点。
让学生了解《诗经》的根本学问。
活动二:
诵读涵咏
感知诗意
1听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2、字音、字义、通假字讲解
3、全诗梳理
理解字词,疏通诗歌大意。
教师明确学问要点
让学生了解《静女》的根本内容。
活动三:
品读鉴赏
探寻诗情
1、《静女》描绘了几个镜头?
明确:相约、相赠、相悦
2、《静女》刻画了男、女仆人公怎样的形象?
明确:女子:娴静漂亮、活泼得意……
男子:忠厚淳朴、痴情有爱……
3、《静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1)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细节和心理描写;
(3)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
4、归纳主旨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深入探讨理解《静女》,探寻诗情。
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静女》
让学生走进《静女》,真正感受诗歌。
活动四:
拓展延长
比拟鉴赏
《诗经》中的爱情恋歌
1、《诗经·周南·关雎》
2、《诗经·秦风·蒹葭》
3、《诗经·郑风·子衿》
全诗总结
学生赏析诗经中关于爱情的经典诗歌。
教师点拨指导
让学生感受爱情的美妙,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后作业
用最精彩的语言改编《静女》,形式、文体不限。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教师课后点评
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板书
情人相约图
静女情人相赠图
情人相悦图
教后反思
《静女》语文教案篇二
一、导入
爱情是个不衰的话题,《氓》和《静女》塑造出两类爱情情节和形象,但有一点较为一样,无论《氓》中的“秋以为期”“以望复关”,还是《静女》中的“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看样子是“自由恋爱”了,我们应怎样来熟悉这个问题呢?而《氓》中女仆人公遭“士”遗弃,其兄又“其笑矣”,《静女》中的静女却又为“士”所热恋,这又该怎么熟悉呢?凡此等等,你是否想有个答案呢?让我们来学习这两首诗。
(讲解:用此深层次激疑导入,既可从知和美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从中提高对诗的品尝。)
二、教学《卫风·氓》(板书课题)
1.上堂课我们留下思索题,先来讨论第2题。
争论明确:答案可能是多样的。
“士”之变心说:情节为“不见复关”的示意性;“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显示性。这一切可告知我们“士”的变化是关键缘由。
社会道德说:情节为“兄弟不知,其笑矣”,当时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
社会制度说:情节为“抱布贸丝”到“以我贿迁”,“三岁食贫”“渐车帷裳”,“士”骗取了钱财,生活又由贫到富,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之上,正如恩格斯所说家庭、婚姻反映出金钱关系。
年老色衰说:情节为“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三岁为妇”,年老色衰,引起“士”变心。
其中其次、三种较为深刻精确。
(讲解:此题是依据典型情节设计的。诗歌中的情节就是诗中所选择的景、事、物,这些景、事、物在诗中起到衬托气氛和情调、突出诗的意境、深化诗的主旨的作用。一首诗可选多个情节内容,对诗的理解只有把握和诗人意象全都的典型情节,才能了解诗人所抒之情,所达之意。)
2.讨论作业第3题。
明确:形象思维是以感情意象作为思维对象的,而这些意象是具象而不是形象。形象与形象之间根据客观生活规律为准绳运动。因此比兴、比照则成为常用的手法。
桑叶新奇润泽时,斑鸠贪吃桑葚这一形象,当和姑娘年轻美丽时被男人沉迷,而使姑娘沉溺于爱河之中这一形象详细结合时,这就成为诗人所制造的其次自然的艺术形象,让人们看到抽象的结论——男人们喜爱的是貌而非是人的心灵,同理“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和“女也不爽,士贰而行”也属如此,这是“兴”的艺术手法。而“比照”则和“兴”不同,经常用同类形象之间的生活联系的手段进展正反对比,“士”前为“信誓旦旦”——“抱布贸丝”倾慕求婚,后则“反是不思”遗弃旧欢,前后形象形成剧烈比照。再如“女”和“士”之间一个坚贞,一个“二三其德”等,也是比照。
师生在观赏时抓住意象这其次自然的艺术形象进展想像,进展制造,才可领悟此诗,进入诗的鉴赏的殿堂。
(讲解:此题从美的角度来设计,旨在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获得美的愉悦。)
三、研读《邶风·静女》(板书课题)
1.检查同学们想像改写《静女》的作业,由学生代表朗读自己改定的文章,师生共同以艺术观赏的目光评析再创作的作品。
明确:应抓住典型情节进展想像。
(讲解:此题是为了培育学生制造力量,完成再创作的创作活动。)
2.讨论“自由恋爱”及《氓》和《静女》中的两“士”为何对恋爱有两种不同观念的问题。
明确:“爱情”可以说是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社会中有不同的恋爱观。《氓》中“抱布贸丝”,“士”的身份可为“商人”,《静女》中“俟我于城隅”“自牧归荑”,“士”可为田者,为思维供应了依据。
在由原始社会演化到奴隶社会后,劳动人民之间的恋爱,还是在人们的劳动与生活中产生的,这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和我们今日的“自由恋爱”理念上有不同。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从《〈诗经〉三首》的学习,了解了《诗经》所处时代的生活,学到了人民的爱国精神,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我们还学会了抓住典型情节,运用形象思维来观赏诗歌中所由此而衬托出的详细生动的气氛和情调,还学会了在凝练的语言中把握其示意性及代表性,受到了美的熏陶。同学们应把这些化为技能,净化灵魂,争做文质彬彬的君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五。
2.运用所学方法,观赏下面一首诗。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写一篇读诗心得。
《静女》语文教案篇三
本教案尝试构建自主互动创新的课堂构造,探究语文传统课堂教学和语文讨论性学习相结合的古诗文教学新模式。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通过学习《静女》,进一步把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及其赋和比的表现手法。
力量目标:
1、连续培育学生结合解释,初步读懂诗歌的力量。
2、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培育创新力量。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憧憬,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品尝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法为主,教师用幽雅的音乐,用美丽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气氛。学生以“话剧”形式,再现情诗含蓄、模糊、蕴藉的意境,引起同学情感共鸣。以小组自主讨论和争论为辅。
◆教具预备:
多媒体教学投影仪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红箫茅草柳树与月亮模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尘中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有的千古传诵,有的悄悄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我们上节课所学的《氓》讲的是爱情悲剧。悲剧的根源当然跟男子的二三其德有关,但也与女子的盲目轻率,不够庄重失去理智不无关系。珍贵的是,这个女子已经觉醒,虽然损害已经造成,但总比一错再错,死到临头仍浑不觉死要强得多。飞蛾扑火的故事是不值得赞美的。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静女》,看看又是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二、整体感知《邶风静女》:
1、学生齐读诗歌,教师疏通字词:
俟:(sì)等待。娈(luán):美妙。怿(yì):宠爱。
荑(tí):茅草芽。洵(xún):诚然,实在。其: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有:形容词词头,无实义。“说”通“悦”。“归”通“馈”,赠送。
2、学生自由朗读,背诵全诗。
3、师:《静女》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甲:《静女》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一次令人心跳的甜美约会,表现了男青年对女友的一往情深。
生乙:《静女》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的情景。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运用赋的手法,把诗中的“我”和静女约会于城隅,以及静女“爱而不见”的逗趣,“我”得到赠物时的喜悦等一一表达出来。
师:两位同学对诗歌的感受都很精确,乙的感受比甲的更详细一点。
(全班掌声鼓舞)
三、鉴赏诗歌,培育学生的鉴赏力量和想象力量:
1、“切入情节,激发想象”法:
师:要观赏诗,必需运用想象,而想象又不是无依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以制造出自己的形象。请你依据《静女》中的“爱而不见“及睹物思情的典型情节进展大胆想象,以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将《静女》改写为话剧并随堂表演。
(讲解:此题是为了培育学生的想象力量和制造力量,完成再创作的创作活动。)
2、四个学生为一小组,把《静女》改写为剧本,教师巡查指导。
3、相邻两个小组同学交换自己所写的剧本,并推举出两篇好剧本。
4、教师挑出最好的一个剧本,并请出写此剧本的小组表演。
师:先秦时,诗、乐、舞不分家,载歌载舞的。所以先秦诗歌往往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千载之下,让我们在时空隧道里乘风逆行,在溶溶月色中去领会《诗经邶风静女》中那馨香的约会吧!
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其次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物:“我”(扮演者:黄建金)和“静女”(扮演者:范静雅)
旁白:张名杭
道具:柳树,陈秀清,曾文芳;月亮,黄振。
改编:第六小组(成员:黄建金,范静雅,张名杭,黄振)
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时间:黄昏
地点:城之角楼
旁白:(播放音乐《Myhartwillgoon》)“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和静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转瞬到了情窦初开的年华……”
男:(走上舞台,抬头望月)“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心情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我有宽阔的胸襟跟强健的臂弯。”
(在台上久久徘徊,左顾右盼。)
女:(躲在角楼里捂着嘴偷偷的笑,在小伙子背过身去的时候,偷偷把头探出来,小伙子回头的时候,一伸舌头又把头缩了回去。)
男:(在舞台上走的更急促了,着急的抓耳挠腮。)“等你等到我伤心……”
女:(在小伙子背对角楼的时候,从角楼后边蹑手蹑脚地走出来,静静地走到小伙子的身后,偷偷地蒙上了小伙子的眼睛。)
其次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时间:月芽儿初升地点:城之角楼
(两人并排坐在角楼的下边,播放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女:(从怀里摸出一支红笛子,在小伙子的`面前闪了闪。)“金哥,我喜爱听你吹箫,送给你!”
男:(从衣袖里掏出一只红艳艳的苹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红箫和红苹果交相照应。)
(旁白)“红色,那清楚是心的颜色!红色,那清楚是火的颜色!红色是爱情的见证,更象征着爱情的真挚和热闹!”)
男(深情地)“在天愿为比翼鸟!”
女:(眼含热泪)“在地愿为连理枝!”
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时间:月儿当空地点:郊外
旁白:(“我”和“静女”在郊外漫步,连续播放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女:(弯腰采了一棵纯白的荑草,双手递给了小伙子。)“金哥,你看这草儿美不美?”
旁白:(白色是雪的颜色,是云的颜色,象征着爱情的高尚和淳朴。)
男:(严肃地接过了草,不看草,却拉住姑娘手,盯着姑娘目不转睛地看。看得姑娘直低头。)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草儿虽美,但你比草儿美万倍!”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男:“执子之手,”
女:“与子偕老!”
旁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在下一幕中,明丽如桃花的静女将在亲友的祝愿声中成为阿金的最美的新娘,在这里我们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全班热闹的掌声经久不息)
四、探讨阅读:
师:《静女》中男子对自己承受的两件礼物更喜爱那一个?为什么?
(学生争论,教师明确)
生丙:彤管,由于“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生丁:荑草,由于“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师:两位同学都说得有根有据。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珍贵,但男仆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观赏的是它艳丽的色泽,而对受赠的一般的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明显观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自采来的,物贱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全部,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予、表达。承受彤管,想到的是它的艳丽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苏教版
- 《图形与测量》(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2025年关于毕业学位论文原创的协议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积的近似值∣苏教版
- 2024年家用电热电力器具及类似产品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模板(含租赁登记)
- 2025年度医院聘用制医院电梯管理员劳动合同协议
- 2025年度不锈钢雨棚户外装饰与照明一体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租赁合同终止执行通知范本
- 2025年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委托书合同范文
- 2024-2030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非标自动化行业需求领域与供需平衡预测分析报告
- 2024年重庆市高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学习强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DL∕T 540-2013 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数控机床技术先进性
- 电梯井脚手架搭设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 【正版授权】 IEC 62317-9:2006+AMD1:2007 CSV EN Ferrite cores - Dimensions - Part 9: Planar cores
- 《阿Q正传》(课件)2023-2024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2024年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1套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