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痹的证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41fee874e10494f625ab542c067b5e/1f41fee874e10494f625ab542c067b5e1.gif)
![三焦痹的证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41fee874e10494f625ab542c067b5e/1f41fee874e10494f625ab542c067b5e2.gif)
![三焦痹的证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41fee874e10494f625ab542c067b5e/1f41fee874e10494f625ab542c067b5e3.gif)
![三焦痹的证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41fee874e10494f625ab542c067b5e/1f41fee874e10494f625ab542c067b5e4.gif)
![三焦痹的证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41fee874e10494f625ab542c067b5e/1f41fee874e10494f625ab542c067b5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三焦痹的证治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
三焦痹为六腑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三焦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三焦痹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6型,邪实候(火郁饮热证、气血两燔证),正虚候(阴虚内热证、脾胃虚寒证、肝肾阳虚证),痰瘀候(肝郁血瘀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焦痹;系统性红斑狼疮;六腑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
三焦痹多由正气虚弱,外邪杂至,瘀血阻络,三焦气化失司所致;是以头晕、短气、腹胀、温温欲吐、两腿水肿如泥,腹及阴部水肿,并伴有肢体关节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痹病[1]。三焦痹为六腑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在临床上有着一定意义,但文献中对三焦痹论述较少,《黄帝内经》中无三焦痹之名,后世医家亦鲜有提及,以致于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医学者不知痹病中有三焦痹。三焦痹一名始见于清·喻昌《医门法律》,但未对本病作详尽论述。张璐《张氏医通》秉承喻昌之意,详论三焦痹,认为:“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此即总治三焦痹之法。头眩短气,上焦痹也。温温欲吐,中焦痹也。脚肿如脱,下焦痹也。肢节疼痛,身体尪羸,筋骨痹也。由是观之,当是风寒湿痹其营卫筋骨三焦之病。然湿多则肿,寒多则痛,风多则动。〞将上、中、下焦痹合称为三焦痹进行论述。
西医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性关节病、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迷漫性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多脏器损害、功能紊乱等可表现为三焦痹。
1病因病机
本病多为外感淫邪、脏腑亏虚、气滞痰瘀所致。
1.1外感淫邪在六淫中,风、暑、火、燥四邪被称为阳邪,阳热亢盛,消烁阴液,是本病主要外因。冬春则有风寒外邪由腠理而入,与气血阻滞脉络,化热则伤阴。外邪入侵,首先犯肺,肺属上焦,肺失宣肃,上焦气机不畅,水道失调,气化失司,则发而为痹;邪侵扰中焦,脾胃受损,温温欲吐;邪犯下焦,脚肿如脱。清·陈士铎《辨证录》曰:“风寒湿之犯于三焦。〞《张氏医通》曰:“风寒湿痹其营卫筋骨三焦之病。〞
1.2脏腑亏虚先天禀赋不足,肾阴亏虚,外邪乘虚而入,“邪入于阴而为痹〞;房事不节,肾阳不足,水亏于下,火炎于上,阴火消烁,真阴愈亏,病久阴血暗耗,时有外感引发,病深则阴阳两虚,下焦肾元亏虚,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通,因外邪引发,合而为痹;或上焦肺阴亏虚,肺气不能肃降,津液输布失常,不能下输膀胱而成痹;或中焦脾胃虚弱,水湿停留,溢于四肢关节而为痹。如汉·华佗《中藏经》曰:“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不能关禁,则中上俱乱;中上俱乱,则三焦之气痞而不通;三焦痞而饮食不糟粕;饮食不糟粕则精气日衰;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
1.3气滞痰瘀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气化失司,水湿不化,迷漫三焦,而致痹;或情志内伤,五志化火,血热交结,阻塞脉络,而见双手瘀点满布,五心烦热,甚至肢痛难忍;或血热则瘀,血寒则凝,或因劳倦过度,真阴不足,虚热内生,或因外感六淫,郁久痰瘀内生,水道受阻,三焦水液的输布及气化功能失司,而致痹。如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周身气机皆阻。〞
综上所述,三焦痹起病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亏虚,精血不足,加之情志内伤,劳倦过度,六淫侵袭,阳光暴晒,气滞痰瘀,血脉及水道不通,皮肤受损,渐及关节、筋骨、脏腑而成本病。但病因总不外“虚、邪、瘀〞[4]三类,即脏腑亏虚、六淫之邪、气滞痰瘀。基本病机为三焦气化失司。素体虚弱,真阴不足,热瘀内盛,痹阻脉络,内侵脏腑。本病病位较广,以三焦为主,涉及肢体关节、经络、血脉,与五脏六腑,特别肺、脾(胃)、肝、肾(膀胱)等脏腑关系密切。病性分虚实两类,实多为热(火)、湿、痰瘀(郁);虚多为脏腑阴阳亏虚。本病一般起病较缓,但也有多种病因杂至而猛然发病。
2诊断要点
以缓慢发病居多,青壮年女性多见。主要病症可见:头晕、短气、腹胀,温温欲吐、两腿如泥,腹部及阴部水肿,肢体关节肿痛;长期低热,或午后烘热,手足心热,或高热不恶寒或稍恶寒,满面红赤,面色潮红而有暗紫瘀斑,或红斑红疹,甚至胸闷胸痛,心悸怔忡;小便短少,腹大如鼓。以头晕、短气、腹胀,温温欲吐、两腿如泥,腹部及阴部水肿,肢体关节肿痛,低热,面有红斑红疹等为诊断要点。
3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主要辨病位:上焦心肺受损,可见头眩短气,胸闷胸疼;中焦脾胃受损,可见温温欲吐,腹胀纳差;下焦肝肾受损,可见腹胀如鼓,双腿如泥,关节积液等。三焦痹的基础病变在于三焦气化失司,水道不畅,故三焦痹的治疗原则为“宣化三焦〞,在其病程的始终都应利水蠲饮,养阴通络。临证时根据不同病因、病症特点,可予以清热解郁,清气凉营,养阴清热,温中健脾,温补脾肾,解郁活血等治法。本病按“虚邪瘀〞辨证可分为3候6型。
3.1邪实候
3.1.1火郁饮热证低热,胸闷胸痛,心悸怔忡,头晕短气,肢体疼痛,烦热担心,咽干口燥,红斑丘疹,舌红苔厚腻,脉滑数或濡数,偶有结代。以发热,胸闷胸痛,心悸怔忡,头晕短气,肢体疼痛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情志不遂,或六淫之邪侵袭,脉络受阻,故肢体疼痛;上焦气化失司,积饮为邪,饮邪上犯,故见头晕短气,心悸怔忡;胸阳被遏,故胸闷胸痛;久而化热,火郁饮热而见低热,烦热担心,咽干口燥;血溢脉外,则见红斑丘疹;舌红苔厚腻,脉滑数为火郁饮热之象。
治法:清热解郁,蠲饮通络。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合瀉白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方中葶苈子、桑白皮清泻上焦心肺之积饮;黄芩清上焦之热;加猪苓、茯苓、薏苡仁通调水道,引饮下泄;生地黄、沙参、黄芩、知母养阴清热;郁金、杏仁、枳壳宽胸通络;甘草、大枣调和诸药,顾护脾胃。全方共奏清热解郁、蠲饮通络之功。
3.1.2气营两燔证高热,胸闷胸痛、心悸怔忡,肢体热痛,面部红斑,皮下瘀点,皮疹鲜红,口干咽燥,便秘溲赤,舌红或红绛,苔黄,脉洪数。以发热,胸闷胸痛、心悸怔忡,肢体热痛,面部红斑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六淫之邪留滞,日久热盛,热毒燔灼,深入营血,故见高热、面部红斑、皮疹鲜红、皮下瘀点、口干咽燥,便秘溲赤;热毒痹阻四肢经脉,故见肢体关节热痛;上焦热盛,气化失司,水液失布,积饮上焦,故见胸闷胸痛、心悸怔忡;舌红或红绛,苔黄,脉洪数为气营两燔之象。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通络。
方药:三石汤(《温病条辨》)合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加减。方中重用生石膏、寒水石、滑石大清气分之热;生地黄、玄参、金银花、黄芩清营凉血,薏苡仁佐三石汤甘寒清热;牡丹皮、赤芍凉血化瘀以佐生地黄、玄参之力。全方共奏清气凉营、解毒通络之功。
3.2正虚候
3.2.1阴虚内热证五心烦热,面有红斑,肢体酸痛,胸闷心悸,头晕短气,胃脘隐痛、嘈杂,低热,口干喜饮,面赤齿衄,舌红少苔,脉细。以五心烦热,面有红斑,肢体酸痛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亏,或复感外邪日久,阴液暗耗,肢体失养,故见五心烦热、低热,肢体酸痛;余邪留滞,郁而化热,加之阴虚火旺,上攻头面,故见面有红斑,面赤齿衄;上焦气化失司,水道闭塞,水气凌心,故见胸闷心悸,头晕短气;中焦胃阴不足,故见胃脘隐痛、嘈杂,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脉细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养阴清热,增液行水。
方药:玉女煎(《景岳全书》)合增液汤(《温病条辨》)加减。方中生地黄、石膏、麦冬、玄参、生薏苡仁滋阴降火,甘寒生津;知母、黄芩助石膏清热泻火;加虎杖、羊蹄根助生地黄凉血清热;加忍冬藤、川牛膝清热通络,引热下行;生甘草调和诸药,以护脾胃。全方共奏养阴清热、增液行水之功。
3.2.2脾胃虚寒证脘腹隐痛,喜按喜暖,温温欲吐,肢体凉痛;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小便浊而多沫,纳呆便溏,面浮脚肿;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濡。以脘腹隐痛,喜按喜暖,温温欲吐,肢体凉痛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先天禀赋不足,或病久不愈,损及脾阳,脾胃虚寒,气血生化乏源,故见脘腹隐痛,喜按喜暖,温温欲吐,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呆便溏;气血不足,肢体失于荣养,故见肢体凉痛;中气不举,精微下泄,小溲浊而多沫;中焦虚寒,气化不利,水液失布,故见面浮肢肿;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濡均为脾胃虚寒之象。
治法:温中健脾,通阳利水。
方药:理中汤(《伤寒论》)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方中附子、干姜温中祛寒;白术、白芍健脾和中;猪苓、茯苓、泽泻利水祛湿;薏苡仁淡渗健脾利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中健脾、通阳利水之功。
3.2.3脾肾阳虚证两腿浮肿如泥,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肢体沉痛;面浮,唇甲无华,神疲乏力,腰膝俱肿,口干、小便短少;舌胖,舌偏红或偏淡,苔薄或薄腻,脉弦细或细弱。以两腿浮肿如泥,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肢体沉痛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当,则脾肾阳虚;脾虚则健运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故可见唇甲无华,神疲乏力;脾阳肾故见腹胀便溏;肾阳虚亏,则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畅,故见面浮,下肢浮肿如泥,进而腹股俱肿;脾肾阳虚,肢体失于温虚,故见肢体沉痛,畏寒肢冷;水液失布,故见口干,小便短少;舌淡胖,苔薄腻,脉弦细均为脾肾阳虚之象。
治法:健脾补肾,温阳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严氏济生方》)加减。方中肉桂、附子温补肾阳;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滋阴补肾,填精生血,以求“阴中求阳〞之意;黄芪、白术、猪苓、黑大豆、赤小豆、泽泻益气健脾,补肾利水;加大腹皮、枳壳理气以助水行;牛膝引水下行。全方共奏健脾补肾、温阳利水之功。
3.3痰瘀候肝郁血瘀证:面部及手足红斑、色暗,胁肋胀痛或刺痛,精神抑郁;胸膈痞满,腹胀,纳差,或胁下有癥块,黄疸,或伴泛恶嗳气,头晕失眠,女性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舌质紫黯有瘀斑或瘀点,脉弦细或沉细而涩。以面部及手足红斑、色暗,胁肋胀痛或刺痛,精神抑郁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郁失其疏泄,故见胁肋胀痛;肝郁气滞,疏泄不利,致胆汁疏泄失常,胆液外溢肌肤,故见黄疸;肝郁血行不畅,瘀血痹阻,故见面部或手足红斑色暗;瘀阻胁络,不通则痛,故见胁下痞块,胁肋刺痛;瘀血阻于胞络,妇人则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肝郁木不疏土,故见腹胀,纳差,泛恶嗳气,胸膈痞满。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细或沉细而涩舌紫黯有瘀斑,脉弦细或沉细涩均为肝郁血瘀之象。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合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香附理气疏肝,助柴胡以解郁;川芎行气活血以止痛,也可助柴胡解肝经之郁滞,且加强行气止痛之功;陈皮、枳壳理气行滞;延胡索活血行气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当归、丹参、赤芍、桃仁养血活血化瘀;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斑。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之效。若黄疸甚者,加茵陈、半枝莲、垂盆草;腹胀泛恶者,加半夏、陈皮、川朴;红斑隐现者,加茜草、白茅根、生地榆。
4病案举例
患者,女,35岁,2022年5月10日初诊。以两颧红斑,双手指关节疼痛1年,加重并伴发热、腹胀、双下肢水肿1周为主诉。1年前夏季在田间劳动苦于烈日,晨起自觉双手多个指关节疼痛,家人发现两颧发红,以为劳作日晒所致,未在意,后病症日渐加重,遂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予醋酸泼尼松、布洛芬等药治疗,病症缓解。1年来病情時有反复,并出现面部红斑、口腔溃疡、乏力等。近1周上述病症加重,伴发热,腹胀,双下肢水肿,偶有头晕,胸闷,气短,口干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西医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诊断:三焦痹,证属火郁饮热。治宜清热解郁,蠲饮通络。处方:葶苈子15g、桑白皮12g、黄芩9g、猪苓20g、茯苓20g、薏苡仁30g、生地黄20g、沙参20g、知母15g、郁金15g、杏仁9g、枳壳9g、甘草6g、大枣9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中成药热痹清、瘀痹平、着痹畅每次3~8片,每日3次,口服。西药醋酸泼尼松每次15mg,每日1次,口服。
2022年5月20日二诊,患者腹胀、双下肢水肿、头晕、胸闷、气短等病症明显减轻,口干缓解。守上方加黄芪20g、防己20g。10剂,煎服方法同前。中成药继服。西药醋酸泼尼松每次10mg,每日1次,口服。
2022年6月1日三诊,患者肿胀基本消失,但面部红斑瘙痒,上方加苦参12g、地肤子30g、菊花15g。15剂,煎服方法同前。中成药和西药继服。
2022年6月15日四诊,患者上述病症消失,中成药瘀痹平、着痹畅停服,热痹清继服,以稳定疗效。西药醋酸泼尼松每次5mg,每日1次,口服。
按语:本案诊断为三焦痹,邪实候火郁饮热证。故治疗以清热解郁、蠲饮通络为主,方中葶苈子、桑白皮清泻上焦心肺之积饮;黄芩清上焦之热;加猪苓、茯苓、薏苡仁通调水道,上药共祛水饮和热邪;生地黄、沙参、黄芩、知母养肺阴以清热;甘草、大枣益肺脾之气以补虚;郁金、杏仁、枳壳宽胸通络以祛郁(瘀)。综上所述,本方以清热蠲饮祛邪(热饮之邪)为主;同时解郁(瘀),兼顾肺虚(虚)。诸药共用,具有清热解郁、蠲饮通络之功。根据“虚邪瘀〞病因病机制定本方,方药对证,故临床收到佳效。
5预防与护理
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授权生产合同协议书标准范本
- 2025年征收土地居民临时安置协议
- 2025年企业股权分配与分红策划协议范本
- 2025年二手住宅租赁策划合作协议书范文
- 2025年信息技术业务转让协议
- 2025年公共机构车辆采购策划合同管理
- 2025年会计行业竞业禁止协议
- 2025年专营许可合同范本
- 2025年住宅安置项目购买合同协议
- 2025年企业融资借款合同规范文本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汇总课件
- 注塑生产过程控制流程
- 三相分离器操作手册
-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可直接打印)
- 儿童文学应用教程(第二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第1-12章 儿童文学与课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 青岛生建z28-75滚丝机说明书
- 公务员面试应急应变题目大全及解析
- 学校年级组长工作计划
- 2023年广州市青年教师初中数学解题比赛决赛试卷
- 对折剪纸课件
- 膝关节痛风的影像学诊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