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平板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_第1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平板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_第2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平板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_第3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平板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_第4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平板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板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桐乡市乌镇植材小学史琼玉一、案例——背景

一直从事中高段的数学教学,多年的教学让笔者发现教师布置自学或讨论内容时,总有一部分学生并不主动、自主地参与,而是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在学生的意识里,这些内容反正老师要讲的,没必要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笔者通过调查显示: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21.3%的学生选择请教老师,25.7%的学生能请教同学,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学习新内容前,只有45%的学生能主动预习,53.6%的学生能在老师布置预习作业之后预习。这种现象说明学生学习数学缺少一种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笔者又针对使用平板与交互式一体机进行教学,学生总体的学习效果如何?调查显示如下:还针对利用交互式一体机进行授课学生喜欢程度以及使用交互式一体机教学学生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如下:随着本校智慧教育的深入开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开设了2个平板教学实践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教学平台也是快速地发展,从刚开始的“博智”教学平台到现在“易课堂”教学平台,“易课堂”教学平台打通了平板和交互式一体机,它提供的教育云服务及应用,搭载教师智慧教学终端和学生智慧学习终端,实现简易、实用的课堂即时互动教学及反馈,支持丰富、灵活的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功能,覆盖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学习场景,构建个性化智慧学习环境,真正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同时笔者又针对“倍的认识”这节课采用了2种教学模式的教学,一个班42人是借助平板进行教学,一个班43人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然后进行了课后检测,通过测试发现借助平板教学的班级优秀率达到82%,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优秀率只达到70%,而且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互动、个性化教学、反馈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笔者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齐全和现代技术支撑下,带领数学组的老师开启了智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大数据与多元智能如何在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二、探索——优化课堂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最终目的是希望技术的工具理性消失在全新的课程教学中,即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技术的价值理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数据与多元智能的融合目标是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而课堂教学结构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内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方式和提升课堂效率。笔者依据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加于实践与研究:

1.致力于奠定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信息技术只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致力于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实现需要学生主动并有目的地参与,利用信息技术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来选择个性化的内容,以及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就能使每一位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和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平板以其简易的触摸屏使用,图像和声音兼备等特点,成为交互式教学的得力工具。他可以实现三屏同一链接,方便教师将内容发送给学生,以更便捷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四年级“营养午餐”的教学中,在配菜环节利用希沃一体机的“拖动”功能和推送平板功能,就可放手让学生自行搭配,不断调整,直至科学合理;在拓展环节,可让学生自主浏览相关的网站,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分享。2.致力于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平板走进课堂,给学习增添了无限乐趣。人手一个学习终端,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配合专门开发的软件,教师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信息技术交互性、联动性和独特性的优势,决定了其在转变学习方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决定了它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1)利用微课有效补充,加强自主探究 微课以其短小、实用、知识点集中的动画吸引学生的眼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片段: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

师:今天老师请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来跟大家一起学习,看看是谁?(展示阿凡提的图片)

师:阿凡提给大家带来一个有数学问题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播放一系列图片,并附有阿凡提解说。“中午,为了穷人能在巴依门前的树下乘凉,我用一袋金币买下了巴依门前的树荫。下午,树荫到了巴依的门口和院子里,他不得不买回树荫。嘿嘿!我找了一个理由,收了巴依两袋金币,你们知道我找了什么理由吗?”师:谁来说说看?生:因为中午的树荫比较小,下午的树荫比较大。 教师播放相关的影片,得出正确答案。师:我们把树荫在地面上的大小叫做树荫的面积,树荫变大了,也就是树荫的面积变大了。那么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在本教学片段中采取以故事情节导入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呈现文字性材料,而是通过图片和音频解说的方式。教师通过对素材的加工,课堂上多了除教师和学生外的第三者声音,对学生来说充满新鲜感,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用视频呈现了阿凡提对问题的解答,视频剪辑的长度、导入的时机都恰到好处,答案也不是教师直接给出,而是通过阿凡提这位神秘的教师回答,使他也参与了与学生的交互,课堂趣味横生。同时微课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能让学生有的放矢、集中精力地进行自主学习。(2)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合作交流

基于信息技术的合作学习是新教学形势下学生互学习、共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融洽他人、融入团体的重要平台。基于信息技术的合作学习方式能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因此,合作交流的任务和目标设计十分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相比传统纯纸质方式,平板大小合适的屏幕、多点触控技术、及时的信息反馈、海量的资源应用等优点能够比较好地支持合作学习。在学生投入方面,平板良好的交互界面让学生更投入课堂,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平板电脑走进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们的心理,将教学内容用其感兴趣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们在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过关升级,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有效的激发。例如在“倍的认识”教学中,利用“易课堂”的交互功能,把学生需要的各种学具通过课件一键推送发送到学生的平板学习终端上,学生就可以直接在平板上进行动手圈一圈,找出红苹果的个数与青苹果个数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把学生圈的结果用手机拍照并通过连接希沃助手上传到课件当中,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图,发现规律,引出“倍”的概念。“易课堂”的交互功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圈一圈、分一分的过程中感受“倍”的含义,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初建“倍”的模型。同时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互动中,都经历动手操作过程,感知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借助“易课堂”的教学功能让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让数学教学变“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概念。 (3)利用技术因材施教,实施差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利用平板自主预习、复习课本知识,并根据教师在平板上传送的内容自主订正答案。教师还可利用平板及时收到学生的做题反馈,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在平板教学中的发起做题、在线答疑、截屏保存等各种功能,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直接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完善分层教学和分层辅导。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困惑需求、自身优势和学习风格均不一样,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利用信息技术的人机交互功能,教师可将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多媒体软件就可实现教学广播、转播、分组、演示、互评、电子举手等功能,以达到师生之间的深入互动,实施分层差异教学。例如,教学“倍的认识”时,笔者利用平板的拍照答题功能收集学生的画法,生成教学资源,希沃“易课堂”能同屏呈现4位学生的生成资源,笔者把这些资源直接导入到EN5课件当中,引导学生生成的资源直观地观察、对比、辨析,学生的思维火花在对比、评价交流中得以产生智慧的碰撞。同时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涂色”和“没有涂色”之间数量的变化导致这两个数量倍数的变化情况,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去沟通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提炼出“倍”的本质内涵,感悟“1倍量”“多倍量”“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把学科教学中无法做到、效果不好或效率不高的内容或环节进行优化,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融合是双赢,既以信息技术优化了数学教学过程、又以数学教学渗透了信息技术,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同时,平板的锁定和解锁功能,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纪律、及时提醒孩子认真听讲、让孩子学会自律、学会自我学习。3.致力于提升教学品质

网络交互式教学方式,构建了学生、教师和电子设备既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网络化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生成自己的思考。平板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实用的学习装置。根据教师的问题,学生每人手持一个反馈器进行选择,教师即时统计学生的回答情况,绘制统计图表,精准及时地了解学情,以此决定后续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式。实物提示器和手机都可以实时拍照上传学生的作业和作品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成为教学生成的资源,大大减轻了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的负担。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的作品开展互动,思辨、评价、讨论,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逐步达成教学目标。交互式电子白板中还有许多小工具非常实用,计时器可以有效控制学习时间;随机抽人、抢答等功能体现了学习活动中公平性、随机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呈现出的课堂学习景观与传授式的课堂完全不同。这三种教学辅助工具的融合使用,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可看见、可感受、可理解。因此,教师要懂得充分发挥这个系统三个要素的核心优势,对课堂互动生成的资源进行整体综合利用,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和作品及时抓取并当场呈现。软件系统的简易操作,给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带来极大的便利。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平板电脑互动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进行反馈,可以对学生当下的想法进行收集与共享,学生的参与度更广,收集的信息也更全面。在解题的过程中,通过平板扫描二维码并借助平板推送练习,可以实现批改的自动化,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应的反馈。同时,技术软件还可以迅速呈现学生整体的正确率和个体错误情况,让课堂反馈更具有针对性。如: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度,他的顶角是多少度? 三、策略——有效优化课堂结构

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设备的使用使得课堂结构悄然变革,形成了师生、生生、教师与设备、学生与设备的多元互动。当然,信息技术只是媒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才是关键。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基于正确的教学理念,设计好有效的教学过程,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再搭配适合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提升教学的品质,为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助力。 1.避免技术牵制,寻找最佳结合点

教师教学时要避免受课件的过多牵制,确保“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突出“教师导”而非“电脑导”。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万万不可喧宾夺主,教师应选用简洁而有效的辅助技术和应用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应寻找最佳切入点和融合点,更要发挥信息技术“交互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巨大优势。例如,教学“营养午餐”、“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认识”、“倍的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编程自动计算、点击录入、自动累计、自动生成的功能和网络投票统计的便捷性,可巧妙突破课中投票难、画图难、计算多等问题。尤其是利用网络投票自动累计并自动生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功能,更是体现了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最佳结合。 2.避免偏离辅助,重视教学先进理念

大数据与多元智能的融合,重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一味追求技术含量的高低,就会偏离其辅助数学教学的初衷。若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精彩的信息技术、技巧上,而忽视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会本末倒置。教育思想的先进性,远胜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先进性,教师要认真钻研教育理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使信息技术在教师的驾驭下发挥最佳辅助效果。 3.避免华而不实,注重提升教学效率

大数据与多元智能的融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形象、直观、逼真的图像和动画,能使呈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也更具吸引力,让学生耳目一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华而不实。随着平板课堂教学模式的大变革,大数据与多元智能的融合,转变的核心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促进教学预设与学生生成的融合统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应当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特点进行有效整合。 四、反思——展望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