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源一中彭迪斌桃源一中彭迪斌1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2.朗读全诗。3.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2一、边塞诗二、作者
三、背景
四、整体感知
教学内容一、边塞诗二、作者三、背景四、整体感知教学内容31.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边塞诗1.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4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53.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有较大贡献。边塞诗3.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6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蓚(今河北景县),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开元中他曾入长安求仕,并于开元十八年(730)至开元二十一年(733)间,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希望能从军立功边塞,但却毫无结果。后寓居宋中近十年,贫困落拓。天宝八载(749),他因有人举荐,试举有道科中举,授封丘尉。三年后弃官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乱起后,他从玄宗至蜀,拜谏议大夫。自此官运亨通,做过淮南节度使和蜀、彭二州刺史。代宗即位后,他入朝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作者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蓚(今河北景县),早7
高适为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早年漫游燕赵,即有《塞上》、《塞下》、《蓟门五首》等作;作于开元二十六年之《燕歌行》最为脍炙人口。旧史谓其“五十始为诗”,殆非事实。高适诗反映生活面较宽,乐府、古风尤为擅长,颇为杜甫所推许。殷璠评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河岳英灵集》)。严羽名其诗为“高达夫体”(《沧浪诗话》),说明其自有独特风格。风骨凛然
(“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慨,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
《新唐书》本传谓其“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所作诗当时就有入乐者。
作者高适为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世称“高8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概括起来就是风骨凛然。“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慨,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
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譬如表明功名欲望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在诗中常常抒发议论,穿插在叙事和抒情当中,使作品更深厚老成。高诗以七古见长。诗歌容量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鲜明而又简洁。故胡应麟《诗薮》称“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9背景1、阅读诗前“序”:“开元二十六年(738),客有从元戎(张守珪)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背景1、阅读诗前“序”:10背景补充介绍:如“序”所云,此诗是有感而发的。其所“感”之事,则与谁有关?(张公)“张公”何许人?(张守珪)当时,张守珪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另外,高適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適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背景补充介绍:如“序”所云,此诗是有感而发的。其所“感”之事11朗读全诗。
1、听录音朗读。2、全体齐读。朗读全诗。1、听录音朗读。2、全体齐读。12《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13整体感知,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人?哪些景?
什么事?人:
将帅
士卒思妇景:
塞外秋景事:
战争整体感知,思考:人:将帅
士卒思妇景:14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笔锋直指时事,有感而发。
敌军入侵,汉唐将士离家参战。
读懂诗意: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指明了战争的方15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将领在战场纵横驰骋,受到天子非常恩遇。
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
两层含义:(1)对将领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2)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将领在战场纵横驰骋,受到天子非16历史典故: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历史典故: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17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士直赴前线榆关,行进在碣石山的情形。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18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军用紧急文书到处飞传,外敌进犯。局势紧急,战火蔓延。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19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
归纳: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20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边地自然环境艰苦,敌军进攻猛烈。这两句写出官兵处境的险恶。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2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分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士卒在前线阵地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将帅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犹”,还。表明将帅一贯如此,轻敌,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毫不顾惜士卒生命。战前如此轻敌焉能不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分别写哪种22鲜明的对比:
战士在前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军帐,流连声色。——从内部瓦解了战斗力。
苦乐不均,死生迥异。
(愤慨之情)
鲜明的对比:战士在前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军帐2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诗人写的什么景?景的特点?有何作用?
边塞秋末自然景色
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衰败景色。
——官军兵力(枯竭)。
衬托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写的什么景?景的特点?24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写哪种人?什么手法?什么感情?
将领
对比
受朝廷厚遇,肆无忌惮,轻举妄动,进功求赏。
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未能解围。愤慨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写哪种人?什么手法?什么感25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战场交战时将领与士卒遭遇的不同。
这是全诗的中心,也是前后转折的关键。
归纳:上一层写将领,下一层转入写士卒。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26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从士卒和思妇的角度写出“久”“怨”。
“久”:士卒愈遭冷遇,愈感寒心,思乡之情愈切。
“怨”:不在出征,而在边将无能、决策失当造成久戍不归。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27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28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这两句诗表现了什么?
从时间上写出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突出了战争气氛的紧张。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这两句诗表现了什么?29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士卒的心愿。
勇敢杀敌不惜牺牲,完全为了保家为国,哪里念及个人功勋?沙场征战艰苦难熬,盼望李广一样体恤士兵、有勇有谋的好将领带领大家取得胜利。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30明确:以古代的名将来隐比现实中的将帅。李广勇猛善战,善待部伍,与士卒同甘苦,士卒亦乐为之用,从而博得了广泛的敬重,与李将军相比,只知寻欢作乐的将帅,就愈显出其面目之可鄙了。明确:以古代的名将来隐比现实中的将帅。李广勇猛善战,善待部伍31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適、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32战役的全过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出师失利被围结局(心愿)战役的全过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33
这首诗歌是众多边塞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大家的喜爱。诗中充分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表达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提出见解,因此,一方面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热情颂扬,另一方面又对将领奢靡生活强烈不满,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乃至于对边将用非其人的讥讽嘲弄。全诗内容丰富,包含着对边塞情势较长时期的见闻感受,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概括力度。此诗不仅是高适的名篇,而且堪称边塞诗之杰作。这首诗歌是众多边塞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34写作特点:1、“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2、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3、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写作特点:1、“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35《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36塞外的羌笛悠悠、楼兰的胡茄漫漫,大漠的孤烟缕缕、蓟门的风沙茫茫……
边塞诗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外的羌笛悠悠、楼兰的胡茄漫漫,大漠的孤烟缕缕、蓟门的风沙茫37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盛唐中晚唐宋代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1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了解作38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39体会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体会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黄沙百战穿金甲,既表现出戍边40“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照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沈佺期的《杂诗》)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字里行间洒满斑斑血泪,令人闻之而发指。以闺中少妇和远征的丈夫两地相思之情,表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厌战情绪,感情虽然凄怨,但仍不失希望。而“可怜”和“长照”两个词,则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他们现在思念的痛苦,还有几分遗憾,也有几分无奈,既缠绵,又悱恻。他们年年夜夜,苦苦相思,对月垂泪,情意无限。“更吹羌笛关山月,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41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绝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复杂心情?
简析:在考虑怎样回答时,首先得抓住“觅封侯”这三个字,因为诗中只有这三个字和边塞有关系,征戍边塞是许多人猎取功名的有个主要途径;其次得找到最能表现女主人公心情的那个字,就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诗眼是‘悔’字,这里既有对夫妻分离的不满,又有难以排遣的错教夫婿‘觅封侯’的内疚,还有自己对铸成大错的醒悟与追悔。
王昌龄的《闺怨》这首绝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42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A.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B.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43A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分析:首句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大漠的风光。浩瀚的大沙漠,一望无际,“平沙万里绝人烟”,每当北风振漠,尘土遮天盖地,惊沙扑面,日色无光。这就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分析: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A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大漠44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感情基调如何?分析:思考时要先对画面进行分析,诗中描绘出冰雪消融,天空显得格外明净,战士们牧马归来,晚饭过后,忘却一天的辛劳,来到了戍楼上,对着空中“高高秋月挂长城”,吹起了羌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传向远方。再抓住表情的关键句“借问梅花何处落”,诗人采用了虚实相间的写法,羌笛曲名《梅花落》,诗人将它分开来用,先取“梅花”二字,使人联想起真的梅花。这样“梅花何处落”就变成了有两种解说,一是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二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又恰与雪静胡天的实景配搭和谐,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同时战士由听曲而想到家乡的梅花,想到家乡的梅花落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究竟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这样闻笛和思乡这两个意念就统一在一句诗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抒发了戍边将士殷殷的思乡之情。其感情基调是感慨而不哀伤。高适的《塞上听吹笛》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45B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
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B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46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个‘怨’字,‘却尽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请作简要的分析。分析:回答前应抓住边塞诗这一点,抓住与边塞有关的地名和战争用的器物,是关键之一;抓住“复”、“与”等虚字,是关键之二;抓住“岁岁”、“朝朝”等重叠词,是关键之三;抓住“归”、“绕”等动词,是关键之四。一是来自‘金河’、‘玉关’
‘马策’、‘刀环’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词之巧用,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叠词的妙饰: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四是白雪落青冢,黄河绕黑山,从这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使人荡气回肠。柳中庸《征人怨》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个‘怨’字,‘却47练习:[注释]
j西京:此指长安,今陕西西安。k牙璋:玉制的兵符;凤阙:汉代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称凤阙。l龙城:又称龙庭,匈奴的名城,此借指敌人的重要都城。m百夫长:率领一百名兵卒的下级军官。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j,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k,铁骑绕龙城l。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m,胜作一书生。1.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是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来写的。上联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下联写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表现了出征战士冒雪与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2.表达了他宁愿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练习:[注释]j西京:此指长安,今陕西西安。k牙璋:玉制的48凉州词
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①夜光杯:传说中白玉制成夜间泛光的酒杯。②催:通嗺(cuī),劝酒。1.分析“欲饮琵琶马上催”句的意思。2.三、四两句,有人认为是悲伤之语,有人认为是豪放之词,你同意哪种看法?请作简析。1、战士们正欲饮酒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劝人举杯痛饮。“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因为在西域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2.同意后者的看法。这两句是欢宴痛饮时的劝酒之语,意谓: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莫笑,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所以这不是厌恶战争,哀叹生命的悲伤语,这里表现出来的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凉州词
唐·王翰1.分析“欲饮琵琶马上催”句的意思。1、49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②。[注释]①《梅花落》,曲调名,“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②关山:山名,在今宁夏南部。1.“雪净胡天牧马还”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2.三、四句中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了一种怎样的虚景?1、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牧马归来,这一情景显示出一种边烽暂息、和平宁谧的氛围。这句诗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2、“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现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1.“雪净胡天牧马还”句所写景物显示50诉衷情南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①。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②。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③,身老沧州④。【注释】①梁州:今陕西南郑一带。②貂裘:貂皮大衣。③天山:即祁连山,这里指抗金前线。④沧州:指隐士住的地方。1.上阕“尘暗旧貂裘”句的诗眼是什么?请作分析说明。2.分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1、是“暗”字,一个“暗”字不仅写出了画面的暗淡,而且将岁月流逝,人事消磨,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融入其中,此外还与“匹马戍梁州”的梦想形成对比,造成强烈的情感落差。2、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奔赴抗敌前线,报效祖国,收拾旧山河的雄心壮志,与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有志向难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沉郁的浩叹,令人荡气回肠。诉衷情1.上阕“尘暗旧貂裘”句的诗眼是什么?请作分析说明。51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燕歌行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52
盛唐的秋天,叶落萧萧勇士的名字在大风中飘零猎火狼烟,猎火狼烟男儿征战在边关玉簪闪烁晶莹的泪光故园美丽的佳人在四季轮回中守望夏日流火,秋日收获相思在挣扎中痛苦滚滚烟尘,铁衣叮当作响马蹄踏碎飘摇的边关城头的残鼓声辗过征人的白骨和游魂在一首唐诗里苍白的落日在孤城上空摇晃诗人高举火把盛唐的秋天,叶落萧萧53小毛病往往可以导致大麻烦。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瀑布对悬崖无可畏惧,所以唱出气势磅礴的生命之歌。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该当如何?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不悲伤,定会快乐。不犹豫,定会坚持。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衷心的说一句:承诺就像“操他妈”一样,经常说,却很难做得到。如你赢不了,至少你可以给予你的对手一个微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小毛病往往可以导致大麻烦。身体健康,54桃源一中彭迪斌桃源一中彭迪斌55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2.朗读全诗。3.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56一、边塞诗二、作者
三、背景
四、整体感知
教学内容一、边塞诗二、作者三、背景四、整体感知教学内容571.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边塞诗1.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58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593.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有较大贡献。边塞诗3.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60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蓚(今河北景县),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开元中他曾入长安求仕,并于开元十八年(730)至开元二十一年(733)间,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希望能从军立功边塞,但却毫无结果。后寓居宋中近十年,贫困落拓。天宝八载(749),他因有人举荐,试举有道科中举,授封丘尉。三年后弃官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乱起后,他从玄宗至蜀,拜谏议大夫。自此官运亨通,做过淮南节度使和蜀、彭二州刺史。代宗即位后,他入朝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作者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蓚(今河北景县),早61
高适为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早年漫游燕赵,即有《塞上》、《塞下》、《蓟门五首》等作;作于开元二十六年之《燕歌行》最为脍炙人口。旧史谓其“五十始为诗”,殆非事实。高适诗反映生活面较宽,乐府、古风尤为擅长,颇为杜甫所推许。殷璠评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河岳英灵集》)。严羽名其诗为“高达夫体”(《沧浪诗话》),说明其自有独特风格。风骨凛然
(“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慨,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
《新唐书》本传谓其“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所作诗当时就有入乐者。
作者高适为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世称“高62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概括起来就是风骨凛然。“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慨,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
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譬如表明功名欲望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在诗中常常抒发议论,穿插在叙事和抒情当中,使作品更深厚老成。高诗以七古见长。诗歌容量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鲜明而又简洁。故胡应麟《诗薮》称“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63背景1、阅读诗前“序”:“开元二十六年(738),客有从元戎(张守珪)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背景1、阅读诗前“序”:64背景补充介绍:如“序”所云,此诗是有感而发的。其所“感”之事,则与谁有关?(张公)“张公”何许人?(张守珪)当时,张守珪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另外,高適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適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背景补充介绍:如“序”所云,此诗是有感而发的。其所“感”之事65朗读全诗。
1、听录音朗读。2、全体齐读。朗读全诗。1、听录音朗读。2、全体齐读。66《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67整体感知,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人?哪些景?
什么事?人:
将帅
士卒思妇景:
塞外秋景事:
战争整体感知,思考:人:将帅
士卒思妇景:68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笔锋直指时事,有感而发。
敌军入侵,汉唐将士离家参战。
读懂诗意: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指明了战争的方69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将领在战场纵横驰骋,受到天子非常恩遇。
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
两层含义:(1)对将领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2)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将领在战场纵横驰骋,受到天子非70历史典故: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历史典故: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71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士直赴前线榆关,行进在碣石山的情形。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72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军用紧急文书到处飞传,外敌进犯。局势紧急,战火蔓延。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73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
归纳: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74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边地自然环境艰苦,敌军进攻猛烈。这两句写出官兵处境的险恶。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7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分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士卒在前线阵地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将帅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犹”,还。表明将帅一贯如此,轻敌,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毫不顾惜士卒生命。战前如此轻敌焉能不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分别写哪种76鲜明的对比:
战士在前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军帐,流连声色。——从内部瓦解了战斗力。
苦乐不均,死生迥异。
(愤慨之情)
鲜明的对比:战士在前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军帐77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诗人写的什么景?景的特点?有何作用?
边塞秋末自然景色
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衰败景色。
——官军兵力(枯竭)。
衬托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写的什么景?景的特点?78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写哪种人?什么手法?什么感情?
将领
对比
受朝廷厚遇,肆无忌惮,轻举妄动,进功求赏。
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未能解围。愤慨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写哪种人?什么手法?什么感79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战场交战时将领与士卒遭遇的不同。
这是全诗的中心,也是前后转折的关键。
归纳:上一层写将领,下一层转入写士卒。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80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从士卒和思妇的角度写出“久”“怨”。
“久”:士卒愈遭冷遇,愈感寒心,思乡之情愈切。
“怨”:不在出征,而在边将无能、决策失当造成久戍不归。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81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82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这两句诗表现了什么?
从时间上写出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突出了战争气氛的紧张。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这两句诗表现了什么?83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士卒的心愿。
勇敢杀敌不惜牺牲,完全为了保家为国,哪里念及个人功勋?沙场征战艰苦难熬,盼望李广一样体恤士兵、有勇有谋的好将领带领大家取得胜利。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84明确:以古代的名将来隐比现实中的将帅。李广勇猛善战,善待部伍,与士卒同甘苦,士卒亦乐为之用,从而博得了广泛的敬重,与李将军相比,只知寻欢作乐的将帅,就愈显出其面目之可鄙了。明确:以古代的名将来隐比现实中的将帅。李广勇猛善战,善待部伍85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適、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86战役的全过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出师失利被围结局(心愿)战役的全过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87
这首诗歌是众多边塞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大家的喜爱。诗中充分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表达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提出见解,因此,一方面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热情颂扬,另一方面又对将领奢靡生活强烈不满,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乃至于对边将用非其人的讥讽嘲弄。全诗内容丰富,包含着对边塞情势较长时期的见闻感受,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概括力度。此诗不仅是高适的名篇,而且堪称边塞诗之杰作。这首诗歌是众多边塞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88写作特点:1、“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2、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3、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写作特点:1、“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89《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90塞外的羌笛悠悠、楼兰的胡茄漫漫,大漠的孤烟缕缕、蓟门的风沙茫茫……
边塞诗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外的羌笛悠悠、楼兰的胡茄漫漫,大漠的孤烟缕缕、蓟门的风沙茫91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盛唐中晚唐宋代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1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了解作92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93体会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体会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黄沙百战穿金甲,既表现出戍边94“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照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沈佺期的《杂诗》)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字里行间洒满斑斑血泪,令人闻之而发指。以闺中少妇和远征的丈夫两地相思之情,表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厌战情绪,感情虽然凄怨,但仍不失希望。而“可怜”和“长照”两个词,则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他们现在思念的痛苦,还有几分遗憾,也有几分无奈,既缠绵,又悱恻。他们年年夜夜,苦苦相思,对月垂泪,情意无限。“更吹羌笛关山月,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95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绝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复杂心情?
简析:在考虑怎样回答时,首先得抓住“觅封侯”这三个字,因为诗中只有这三个字和边塞有关系,征戍边塞是许多人猎取功名的有个主要途径;其次得找到最能表现女主人公心情的那个字,就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诗眼是‘悔’字,这里既有对夫妻分离的不满,又有难以排遣的错教夫婿‘觅封侯’的内疚,还有自己对铸成大错的醒悟与追悔。
王昌龄的《闺怨》这首绝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96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A.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B.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97A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分析:首句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大漠的风光。浩瀚的大沙漠,一望无际,“平沙万里绝人烟”,每当北风振漠,尘土遮天盖地,惊沙扑面,日色无光。这就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分析: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A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大漠98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感情基调如何?分析:思考时要先对画面进行分析,诗中描绘出冰雪消融,天空显得格外明净,战士们牧马归来,晚饭过后,忘却一天的辛劳,来到了戍楼上,对着空中“高高秋月挂长城”,吹起了羌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传向远方。再抓住表情的关键句“借问梅花何处落”,诗人采用了虚实相间的写法,羌笛曲名《梅花落》,诗人将它分开来用,先取“梅花”二字,使人联想起真的梅花。这样“梅花何处落”就变成了有两种解说,一是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二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又恰与雪静胡天的实景配搭和谐,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同时战士由听曲而想到家乡的梅花,想到家乡的梅花落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究竟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这样闻笛和思乡这两个意念就统一在一句诗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抒发了戍边将士殷殷的思乡之情。其感情基调是感慨而不哀伤。高适的《塞上听吹笛》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99B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
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B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100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个‘怨’字,‘却尽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请作简要的分析。分析:回答前应抓住边塞诗这一点,抓住与边塞有关的地名和战争用的器物,是关键之一;抓住“复”、“与”等虚字,是关键之二;抓住“岁岁”、“朝朝”等重叠词,是关键之三;抓住“归”、“绕”等动词,是关键之四。一是来自‘金河’、‘玉关’
‘马策’、‘刀环’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词之巧用,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叠词的妙饰: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四是白雪落青冢,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城市住宅区土方平整工程协议一
- 2024年外籍专业技术人才劳动协议版B版
- 2024企业劳动协议修订细则协议版B版
- 2024年保险合同: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
- 2024年家庭暖气施工质量监管合同
- 2024年中国淘宝全球物流跨境合作协议版B版
- 2024年北京车辆指标租借协议详版版B版
- 2024年家装实木地板销售协议版
- 2024专项建设工程监测服务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商业用地出租协议及附加条款版B版
- 劳动法律学习试题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安全保卫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2025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4《气味告诉我们》课件
- 中国文化概要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温州大学
- 高级护理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 GB/T 23586-2022酱卤肉制品质量通则
- 高教版【中职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试卷+答案
- 贾玲陈赫多人小品《欢喜密探》剧本台词完整版
- 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文课件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睡眠障碍的种类和处理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