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回想往昔,浩荡青史中多少卓尔不群的人物,如今也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如何不使人感叹。

在诗歌中,有这样一类,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为题材,借古来“叹兴衰,托哀思”等,这一类我们叫怀古诗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苏轼的一首怀古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真真咏史怀古诗词往往是作者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慨或抒己之怀。*标志:标题中带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其前加“咏”,或在其后加“怀古”“咏怀”。*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手法:用典、双关、对比、反衬、借古讽今、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感:昔盛今衰、壮志难酬、借古讽今、怀才不遇

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或慷慨悲壮。咏史怀古诗词内容特点:(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怀古诗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反复诵读,体会苏轼词的豪放词风。2、赏意境、品语言、析人物,体会词人旷达的情感。3、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苏轼(1036—1101)字

,号

,(朝代)

人。

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兼融佛道)

了解词人子瞻东坡居士北宋旷世奇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fú]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创性贡献——豪放派

在苏轼之前,“诗庄词媚曲谐”,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屏障,扩大词的题材,使词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丰富了词的意境。

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职场经历】被贬黄州再任杭州流落儋[dān]州身逝常州再贬惠州改任扬州贬官定州杭州通判徙知徐州调任湖州苏轼被贬杭州:

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官黄州: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的达观

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年47岁。

这时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乌台诗案”而起。元丰二年(1078)苏轼因写过讽喻新法的诗,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此词。创作背景《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赤壁怀古”是标题——赤壁,即黄州,今湖北黄冈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关于【词】地位——诗余音乐——曲子词词牌——曲调格式——长短句字数

小令

58字以内

中调

59-90个字长调

多于91个字风格婉约(男女恋情、离愁别绪)豪放(内容广阔、意境丰富)怀古诗观眼前之景怀古之人事抒一己之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jǐn)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fā)。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l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长江向东奔流,滚滚浪涛把千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冲洗尽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的乱石插入天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同千万堆白雪。江山美丽如画,那一时期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美丽的小乔才嫁给他,雄姿勃发。手拿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被烧成灰烬。我在想象中游历了一番故国(三国)的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长出了白发。人的一生真像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物抒一己之思整体感知——体会作者在词中的所见,所想,所忆,所叹

2、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所见—大江、故垒、乱石、惊涛拍岸

所想—千古人物、三国周郎、豪杰

所忆—周郎赤壁

所叹—人生如梦

上阕:写景正面描写赤壁美景,以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下阕:写人、抒情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观眼前之景

将“大江”改为“江水/长江”“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大江”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还指历史的长江,把空间拓展开了;“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把江山、历史、人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意境阔大、气势雄浑。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雄的无限怀念。观眼前之景

词人用哪些景物来表现的江山如画?这些景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意象:大江、浪、乱石、惊涛、岸、千堆雪乱:山崖的险怪穿:山峰的高耸惊:巨浪的汹涌拍:怒涛的力度

卷:波涛的强劲有力夸张、比喻、拟人

视觉、听觉思考讨论2、思考上阕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一个句由写景过渡到写人,这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结构: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过渡既然是“遥想公瑾当年”,为什么要说“小乔初嫁”呢?1.说明周瑜当时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2.以美人衬托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

3.身份特别。写历史之事

周瑜形象: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小乔初嫁了 美女衬英雄,潇洒的英姿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有气魄羽扇纶巾 儒雅的将军谈笑间,从容,大智大勇强虏灰飞烟灭 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

周瑜苏轼年龄职务际遇外貌婚姻二十多岁四十多岁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功成名就功业未成英俊儒雅早生华发幸福美满屡遭不幸怀古伤己,词人借周瑜形象与个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用古人反衬自己),表达了作者对周瑜不朽功业的仰慕,对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失落、自嘲。下阕抒发什么感情?从那一句中找来?笑什么--------------多情多情--------------多愁善感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感---------------惆怅失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这一句是倒装句,“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抒一己之思倒装句,“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光阴虚掷,自笑多情,自我解嘲,透出一种无奈和苍凉。人生态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人说,此句是作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哀叹。又有人认为是作者和全词一脉相承,进一步抒发追求“积极向上的梦境”的雄心。你怎么看待?豪放中见旷达苍凉中见洒脱

1.“人生如梦”虽有对仕途坎坷的感概,但更有不计得失的旷达态度。

2.“一尊还酹江月”,洒酒酬月,愿和江月同饮共醉,人生短暂,江月长存,豪放中见旷达。3.苏轼生性旷达洒脱,他并没有真的消极,我们应更多地体会到他建功立业的热望和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

4.纵观全词,“奋”压倒“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豁达胸襟。明确“人生如梦”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处世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的?观点1:确实表现了他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他建功立业的急切愿望不能变成现实,他仰慕“风流人物”,特别是周瑜这样年轻有为、志得意满的青年才俊,但是自己直到四十多岁依然壮志难酬,被贬遭放,政治理想不得实现,加之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因而消极颓废。观点2:诗人的情感是以旷达为主。

如果词写到“人生如梦”即戛然而止,则流露出的是哀伤和感叹,但是加了“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则多少可以看出词人旷达的一面:人生如梦,既美丽,又短暂,“我”不能改变这现实了,别想那么多了,斟杯酒敬明月,让它代“我”向周公瑾表达敬意。寄情山水、借月消愁是词人摆脱现实困扰、获得心灵安慰的重要途径。课文结构咏赤壁怀周瑜感人生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写景抒怀江山如画人生如梦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总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景故垒西边——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过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写人周郎:雄姿英发谈笑克敌作者:早生华发结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对比照应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借景抒情,引出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忆。

词的下阕通过以古写今,塑造周瑜这一英雄形象,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感慨,最后寄情自然,洒脱旷达。主旨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写景、咏史怀古、抒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鲜明体现豪放词的特点。

①描绘壮阔景物:意境壮美

②刻画英雄人物:感情豪迈

③抒发壮志豪情:高远苍凉(生不逢时,一腔抱负无法施展,只能仰望古人。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问题探究《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如何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的?用英雄衬英雄。用“千古风流人物”以及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来衬托周瑜,突出周瑜在词人心中的重要地位。用美人衬英雄。词中“小乔初嫁了”一句,用美貌的小乔衬托出周瑜的英雄年少、才华横溢。用英雄反衬自己。周瑜“雄姿英发”,少年得志,建功立业,而词人自己却工业无成,“早生华发”。在相互的映衬中,作者生出了无限的感慨。应该怎样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人生短暂、生命易逝,而江月永恒,因而我们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傅雷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随堂巩固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