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数量性状特征第1节_第1页
章数量性状特征第1节_第2页
章数量性状特征第1节_第3页
章数量性状特征第1节_第4页
章数量性状特征第1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数量性状的遗传第一节数量性状的特征第二节数量性状的遗传

群体的变异;统计方法;遗传力第三节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一、性状的连续变异与不连续变异不连续变异

(discontinuousvariation)

:群体内个体间性状表现为类别差异,可以进行类型划分(分组)、计算类型间个体数的比例。如:豌豆花色、子叶颜色、籽粒饱满程度等。连续变异

(continuousvariation)

:群体内个体间表现为数量化差异,不能按表现型进行分组。人的身高、植株生育期、果实大小、种子产量等。二、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character):

表现不连续变异(discontinuousvariation)的性状,其性状值能明确分组。如:豌豆红花、白花;子叶颜色等性状。

数量性状

(Quantitativecharacter):

表现连续变异(continuousvariation)的性状,其性状值不能明确分组。如:人的身高、植株生育期、水稻产量等。鸡的产蛋量花瓣的颜色和大小

数量性状的重要性

1.动植物的大多数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因此,研究数量性状的表现、遗传及其改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动物:体重、产仔(卵)数、出栏期、肉质等;

●植物:株高、成熟期、产量、粒重、品质等。2.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学分支称为数量遗传学,数量遗传学是统计学与遗传学的结合的交叉学科。三、多基因假说

(MultipleFactorHypothesis)Nilson-Ehle,H.(1909)根据小麦粒色遗传提出:数量性状受许多彼此独立的基因共同控制,每个基因对性状表现的效果较微,但各对基因遗传方式仍然服从孟德尔遗传规律;同时还认为:1.各基因的效应相等;2.各个等位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表现为增效和减效作用;3.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的。微效多基因与主效基因微效多基因(polygenes)或微效基因(minorgene):控制数量性状遗传的一系列效应微小的基因;由于效应微小,难以根据表型将微效基因间区别开来;近年来,借助分子标记作图技术已经可以将控制数量性状的各个基因位点标记在分子标记连锁图上,并研究其基因的效应。主效基因/主基因(majorgene):控制质量性状遗传的一对或少数几对效应明显的基因;可以根据表型区分类别,并进行基因型推断。(一)小麦粒色的遗传1.小麦粒色的遗传控制红色×白色↓F1(中间类型)↓F2(红色:白色)3:115:163:1一对基因两对基因三对基因在一对基因F2的红粒中:1/3与红粒亲本一致、2/3与F1一致,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在二对、三对基因时:红色基因表现为重叠作用,但是R基因同时表现累加效应——F2红粒中表现为一系列颜色梯度,每增加一个R基因,籽粒颜色就更深一些。2.两对基因差异亲本间的杂交2.两对基因差异亲本间的杂交性状表现:F1表现为两亲本间的中间类型;F2表现为两对基因间的重叠作用(15:1);籽粒颜色的深浅取决于所含R基因的数目,表现明显的累加效应,并且有3种中间类型。遗传方式分析:棋盘法(P矩阵);棋盘法(P矩阵):两对基因差异3.三对基因差异亲本间的杂交3.三对基因差异亲本间的杂交性状表现:F1表现为两亲本间的中间类型;F2表现为两对基因间的重叠作用(63:1);存在累加效应,有5种中间类型。粒色遗传总结:基因间表现累加效应,基因对数越多,中间类型越多,类型间差异越小,随基因对数增加将表现为连续变异。(二)玉米果穗长度的遗传伊斯特(East,E.M.1910)长穗亲本×短穗亲本↓F1↓F2EdwardM.East(二)玉米果穗长度的遗传各世代群体穗长平均数与变异范围群体 平均数(cm) 变异范围(cm)短穗亲本: 6.632 5-8长穗亲本: 16.802 13-21F1 12.116 10-15F2 12.888 7-19分析F1介于双亲之间,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不能按穗长对F2个体进行归类;F2平均值与F1接近但变异幅度更大。(二)玉米果穗长度的遗传(二)玉米果穗长度的遗传各世代性状变异称为表型变异(phenotypicvariation):短穗亲本、长穗亲本以及F1各个群体内个体间基因型是一致的,称为不分离世代;不分离世代也表现出一定的穗长变异范围,该变异范围是由环境对不同个体间不同程度影响所产生的,所以这类变异称为环境变异(environmentvariation)。由于基因分离与组合,F2群体内个体间基因存在很大差异,称为分离世代;F2群体的穗长变异包含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变异(geneticvariation)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异。四、影响数量性状分布的因素综合上述两例可知:影响数量性状分布,使之呈连续分布,并进而呈正态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基因对数增加(遗传变异)、环境因素(环境变异)。基因对数:F2基因分离与组合符合二项分布,当基因对数n增大时,二项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数量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分离群体的表现往往呈正态分布;环境因素:环境影响使群体中每种类型(基因型)个体间表现一定变幅,而类型间差异减小、甚至相互混淆。质量性状:单基因控制质量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小:亲本和F1群体内的变异范围较小;F2表现2-3种类型,环境影响不足以使类型间混淆。数量性状:基因(累加效应)与环境作用

数量性状的基本特征:

1.变异呈连续性分布

性状间的界限不清,不易分类,其描述为数量单位。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描述,一般用样本平均数表示它的大小,用方差表示其变异花围。

例:玉米穗长、植株高度等。

2.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同一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型是不一致的,其差异来自环境。——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五、数量性状的特征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

1.数量性状在群体中呈正态分布,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一般为双亲的中间类型。

2.F2的表型平均值大体与F1相近,但是变异幅度远远超过F1。F2分离群体内,各种表型之间多为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F2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

3.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可能超出双亲表型的范围,即出现所谓超亲遗传现象(transgressiveinheritance)。超亲遗传及解释超亲遗传(transgressiveinheritance)当杂交双亲不是极端类型时,杂交后代中有可能分离出高于高值亲本或低于低值亲本的类型。这种杂种后代的分离超越双亲范围的现象叫做超亲遗传。例如: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水稻熟期的遗传。解释:基因重组显性基因的数量增加。超亲遗传的解释P早熟a1a1a2a2A3A3×晚熟A1A1A2A2a3a3

↓F1A1a1A2a2A3a3熟期介于双亲之间↓F227种基因型其中A1A1A2A2A3A3比晚熟亲本更晚熟a1a1a2a2a3a3比早熟亲本更早熟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主要区别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1.变异

非连续性

连续性

F1

显性

连续性(中亲值或有偏向)

F2

相对性状分离

连续性(正态分布)2.对环境

对环境不敏感

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的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