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数学轴对称_第1页
初三中考数学轴对称_第2页
初三中考数学轴对称_第3页
初三中考数学轴对称_第4页
初三中考数学轴对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专项训练:轴对称(一)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50°,∠ADE=60°,则∠C的度数为A.50°B.60°C.70°D.80°2.如图,正方形地砖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该图形的对称轴有A.1条B.2条C.4条D.8条3.如图,△ABC的周长为26,点D,E都在边BC上,∠ABC的均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Q,∠ACB的均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P,若BC=10,则PQ的长为A.3B.5C.3D.4224.如图,△ABC中,AB=AC=10,BC=8,AD均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结DE,则△CDE的周长为A.20B.18C.14D.135.以下四种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此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图形是A.等边三角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6.点(3,2)对于x轴的对称点为A.(3,﹣2)B.(﹣3,2)C.(﹣3,﹣2)D.(2,﹣3)7.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8.如图,330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几大白球时,必须保证1的度数为【】A.30oB.45oC.60oD.75o9.以下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0.如图,在△ABC中,∠B=∠C,AB=5,则AC的长为【】A.2B.3C.4D.511.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为3和1,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5B.7C.5或7D.612.以下图形:此中全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为A.13B.11C.10D.8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

1,4)和(3,0),点ABC的周长最小时,点

C是y轴上C的坐标是A.(0,0)B.(0,1)C.(0,2)D.(0,3)14.下边所给的交通标记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15.P是∠AOB内一点,分别作点P对于直线OA、OB的对称点P、P,连结OP、OP,121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OP1⊥OP2B.OP1=OP2C.OP1⊥OP2且OP1=OP2D.OP1≠OP216.在以下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角B.线段C.等腰三角形D.平行四边形1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2B、15C、12或15D、1818.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A.80°B.50°C.40°D.20°19.以下标记图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0.以下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1.以下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2.以下学惯器具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在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五个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4.在以下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①线段,②角,③等边三角形,④圆,⑤平行四边形,⑥矩形.A.③④⑥B.①③⑥C.④⑤⑥D.①④⑥2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6B.20或16C.20D.12二、填空题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3),在座标轴上找一点P,使得△AOP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共有个.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极点A、C的坐标分别为(10,0),(0,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28.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一边长为6,则另两边为.29.点A(﹣3,0)对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0.已知点P(3,2),则点P对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点P对于原点O1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3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1,﹣1)、(0,2)、(2,0),点P在y轴上,且坐标为(0,﹣2).点P对于点A的对称点为P1,点P1对于点B的对称点为P2,点P2对于点C的对称点为P3,点P3对于点A的对称点为P4,点P4对于点B的对称点为P5,点P5对于点C的对称点为P6,点P6对于点A的对称点为P7,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P2013的坐标、是.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3)对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3.如图,是两块完整同样的含30角的三角板,分别记作△ABC和△A1B1C1,现将两块三角板重叠在一同,设较长直角边的中点为M,绕中点M转动上边的三角板ABC,使其直角极点C恰巧落在三角板A1B1C1的斜边A1B1上.当∠A30°,AC10时,则此时两直角极点C、C1的距离是.342..若a1b2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5.如图,△ABC中,AB=AC,∠BAC=54°,∠BAC的均分线与AB的垂直均分线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巧重合,则∠OEC为度.36.如图,全部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轴,一极点在y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挨次为2,4,5,8,,极点挨次用A1、A2、A3、A4、L表示,此中A1A2与x轴、底边A1A2与A4A5、A4A5与A7A8、L均相距一个单位,则极点A3的坐标是,A92的坐标是.37.在等腰三角形中,马彪同学做了以下研究:已知一个角是60°,则另两个角是唯一确立的(60°,60°),已知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也是独一确立的(45°,45°),已知一个角是120°,则另两个角也是独一确立的(30°,30°).由此马彪同学得出结论: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的度数,则另两个角的度数也是独一确立的.马彪同学的结论是的.(填“正确”或“错误”)38.如图,△ACE是以YABCD的对角线AC为边的等边三角形,点C与点E对于x轴对称.若E点的坐标是(7,33),则D点的坐标是.39.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向来线上,且CG=CD,DF=DE,则∠E=度.4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0)对于y轴对称的点A′的坐标为.41.如图,AD⊥BC于点D,D为BC的中点,连结AB,∠ABC的均分线交AD于点O,连结OC,若∠AOC=125°,则∠ABC=°;三、解答题42.如图,在△ABC中,AB=AC,D是BA延伸线上的一点,点E是AC的中点。(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按以下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注明相应字母(保存作图印迹,不写作法)。①作∠DAC的均分线AM。②连结BE并延伸交AM于点F。(2)猜想与证明:试猜想AF与BC有如何的地点关系和数目关系,并说明原因。43.小明在做课本“目标与评定”中的一道题:如图1,直线a,b所成的角跑到画板外面去了,你有什么方法量出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1)①请帮小明在图2的画板内画出你的丈量方案图(简要说明画法过程);②说出该画法依照的定理.(2)小明在此基础长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想到两个操作:①在图3的画板内,在直线a与直线b上各取一点,使这两点与直线a、b的交点构成等腰三角形(此中交点为顶角的极点),画出该等腰三角形在画板内的部分.②在图3的画板内,作出“直线a、b所成的跑到画板外面去的角”的均分线(在画板内的部分),只需求作出图形,并保存作图印迹.请你帮小明达成上边两个操作过程.(一定要有方案图,全部的线不可以画到画板外,只能画在画板内)4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E,∠BAC=90°,∠CED=45°,∠DCE=30°,DE=2,BE=22.求CD的长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45.某数学活动小组在作三角形的拓展图形,研究其性质时,经历了以下过程:●操作发现:在等腰△ABC中,AB=AC,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所示,此中DF⊥AB于点F,EG⊥AC于点G,M是BC的中点,连结MD和ME,则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填序号即可)1①AF=AG=AB;②MD=ME;③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④∠DAB=∠DMB.2●数学思虑:在随意△ABC中,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所示,M是BC的中点,连结MD和ME,则MD和ME拥有如何的数目和地点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类比研究:在随意△ABC中,仍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M是BC的中点,连结MD和ME,试判断△MED的形状.答:.46.如图,在边长为1小正方形构成的10×10网格中(我们把构成网格的小正方形的极点称为格点),四边形ABCD在直线l的左边,其四个极点A、B、C、D分别在网格的格点上。(1)请你在所给的网格中画出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l对称,A'、B'、C'、D'分别是点A、B、C、D的对称点;(2)在(1)的条件下,联合你画的图形,直接写出线段AB''的长度。47.作图题:(不要求定和法)如图,△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此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2,1),B(-4,5),C(-5,2)。(1)作△ABC对于直线l:x=-1对称的△A1B1C1,此中,点A、B、C的对称点分别为点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3),B(2,4),C(4,0),D(2,﹣3),E(0,﹣4).写出D,C,B对于y轴对称点F,G,H的坐标,并画出F,G,H点.按序而光滑地连结A,B,C,D,E,F,G,H,A各点.察看你画出的图形说明它拥有如何的性质,它象我们熟知的什么图形?49.在图示的方格纸中1)作出△ABC对于MN对称的图形△A1B1C1;2)说明△A2B2C2是由△A1B1C1经过如何的平移获得的?5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各极点都在格点上,点A,C的坐标分别为(﹣5,1)、(﹣1,4),联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以下问题:1)画出△ABC对于y轴对称的△A1B1C1;2)画出△ABC对于原点O对称的△A2B2C2;(3)点C的坐标是;点C的坐标是;过C、C、C三点的圆的圆弧?1212的长是(保存π).初中数学专项训练:轴对称(一)参照答案1.C【分析】试题剖析:由题意得,∠AED=180°﹣∠A﹣∠ADE=70°,∵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C=∠AED=70°。应选C。2.C【分析】试题剖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所以,因为正方形地砖的图案中间是正八边形,它们都有4条对称轴,且重合。应选C。3.C【分析】试题剖析:∵BQ均分∠ABC,BQ⊥AE,∴△BAE是等腰三角形。同理△CAD是等腰三角形。∴点Q是AE中点,点P是AD中点(三线合一)。∴PQ是△ADE的中位线。BE+CD=AB+AC=26﹣BC=26﹣10=16,∴DE=BE+CD﹣BC=6。PQ=1DE=3。应选C。24.C【分析】试题剖析:∵AB=AC,AD均分∠BAC,BC=8,1∴依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D⊥BC,CD=BD=BC=4。2∵点E为AC的中点,∴依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1DE=CE=AC=5。2∴△CDE的周长=CD+DE+CE=4+5+5=14。应选C。5.D【分析】试题剖析:假如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相互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分别判断出各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可得出答案:A、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B、矩形有2条对称轴;C、菱形有2条对称轴;D、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应选D。6.A【分析】试题剖析:对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色是横坐标同样,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从而点(3,2)对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应选A。7.C【分析】试题剖析:依据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所以,圆、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应选C。8.C。【分析】要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一定∠2+∠3=90°,∵∠3=30°,∴∠2=60°。∴依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得∠1=∠2=60°。应选C。9.B。【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所以,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切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切合题意;X|k|B|1.c|O|m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切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切合题意.应选B。10.D。【分析】∵∠B=∠C,AB=5,AB=AC=5。应选D。11.B【分析】试题剖析:因为已知长度为3和1两边,没有明确是底边仍是腰,所以有两种状况,需要分类议论:①当3为底时,其余两边都为1,∵1+1<3,∴不可以构成三角形,故舍去。当3为腰时,其余两边为3和1,3、3、1能够构成三角形,周长为7。应选B。12.B【分析】试题剖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所以第一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有2条对称轴,第三个图形有2条对称轴,第四个图形有6条对称轴,全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为11。应选B。13.D【分析】试题剖析:作B点对于y轴对称点B′点,连结AB′,交y轴于点C′,此时△ABC的周长最小,∵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B′点坐标为:(-3,0),AE=4。∴B′E=4,即B′E=AE。∵C′O∥AE,∴B′O=C′O=3。∴点C′的坐标是(0,3),此时△ABC的周长最小。应选D。14.A【分析】试题剖析:依据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所以,只有选项A切合。应选A。15.B【分析】试题剖析:如图,∵点P对于直线OA、OB的对称点P1、P2,OP1=OP2=OP,∠AOP=∠AOP1,∠BOP=∠BOP2。∴∠P1OP2=∠AOP+∠AOP1+∠BOP+∠BOP2=2(∠AOP+∠BOP)=2∠AOB。∵∠AOB度数随意,∴OP1⊥OP2不必定建立。应选B。16.B【分析】试题剖析:依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所以,A.角是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线段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应选B。17.B【分析】试题剖析:因为已知长度为3和6两边,没有明确是底边仍是腰,所以有两种状况,需要分类议论:①当3为底时,其余两边都为6,3、6、6能够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5;②当3为腰时,其余两边为3和6,∵3+3=6=6,∴不可以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应选B。18.B。【分析】∵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它的底角度数为

1

(180°-80°)=50°。应选

B。219.B。【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所以,A、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此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应选B。20.B。【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所以,A、C、D都是是轴对称图形,不切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切合题意。应选B。21.D【分析】试题剖析:依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所以,选项A、C不过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B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轴图形,只有选项D切合。应选D。22.C【分析】试题剖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所以,A、B、D是轴对称图形,C不是轴对称图形,切合题意。应选C。23.B【分析】试题剖析:依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所以,矩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切合题意;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切合题意;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切合题意。故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矩形、菱形。应选B。24.D【分析】试题剖析:依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所以,①线段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②角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④圆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⑤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⑥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综上可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①④⑥。应选D。25.C【分析】试题剖析:因为已知长度为

4和

8两边,没有明确是底边仍是腰,所以有两种状况,需要分类议论:①当4为底时,其余两边都为②当4为腰时,其余两边为

8,4、8、8能够构成三角形,周长为20;4和8,∵4+4=8,∴不可以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20。应选C。26.8【分析】试题剖析:作出图形,如图,可知使得△AOP是等腰三角形的点P共有8个。27.(2,4)或(3,4)或(8,4)。【分析】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有三种状况,需要分类议论:(1)如图①所示,PD=OD=5,点P在点D的左边,过点P作PE⊥x轴于点E,则PE=4。在Rt△PDE中,由勾股定理得:DEPD2PE252423,OE=OD-DE=5-3=2。∴此时点P坐标为(2,4)。(2)如图②所示,PD=OD=5,点P在点D的右边,过点P作PE⊥x轴于点E,则PE=4。在Rt△PDE中,由勾股定理得:DEPD2PE252423OE=OD+DE=5+3=8,∴此时点P坐标为(8,4)。(3)如图③所示,OP=OD=5。过点P作PE⊥x轴于点E,则PE=4。在Rt△POE中,由勾股定理得:OEOP2PE252423,∴此时点P坐标为(3,4)。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2,4)或(3,4)或(8,4)。(当OP=PD时,OP不可以知足为5的条件)28.6和4或5和5。【分析】当腰是6时,则另两边是4,6,且4+6>6,知足三边关系定理;当底边是6时,另两边长是5,5,5+5>6,知足三边关系定理。故该等腰三角形的另两边为6和4或5和5。29.(3,0)【分析】试题剖析:对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色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从而点3,0)对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0)。30.(-3,2);(-3,-2)

A(﹣【分析】试题剖析:对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色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从而点2)对于y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是(-3,2)。

P(3,对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从而点

P(3,2)对于原点

O对称的点P2的坐标是(-3,-2)。31.(2,﹣4)【分析】试题剖析:以下图,依据对称挨次作出对称点,可知点

P6与点

P重合,∴每6次对称为一个循环组循环。2013÷6=3353,∴点P2013是第336循环组的第3个点,与点P3重合。∴点P2013的坐标为(2,﹣4)。32.(﹣5,3)【分析】试题剖析:对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从而点P(5,﹣3)对于原点对称的点AO的坐标是(﹣5,3)。33.5【分析】试题剖析:如图,连结C′C,∵两块三角板重叠在一同,较长直角边的中点为M,M是AC、AC′的中点,AC=A′C′。AC=10,∴CM=A′M=C′M=1AC=5。2∵∠A=30°,∴∠A′=∠A′CM=30°。∴∠CMC′=60°。∴△MCC′为等边三角形。∴C′C=CM=5。34.5。20,∴a-1=0,b-2=0,解得a=1,b=2。【分析】∵a1b2①若a=1是腰长,则底边为2,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1、1、2,∵1+1=2,∴1、1、2不可以构成三角形。②若a=2是腰长,则底边为1,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2、1,能构成三角形,周长=2+2+1=5。35.108。【分析】如图,连结OB、OC,∵∠BAC=54°,AO为∠BAC的均分线,1122又∵AB=AC,∴∠ABC=(180°﹣∠BAC)=(180°﹣54°)=63°。∵DO是AB的垂直均分线,∴OA=OB。∴∠ABO=∠BAO=27°。∴∠OBC=∠ABC﹣∠ABO=63°﹣27°=36°。∵DO是AB的垂直均分线,AO为∠BAC的均分线,∴点O是△ABC的外心。∴OB=OC。∴∠OCB=∠OBC=36°。∵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巧重合,∴OE=CE。∴∠COE=∠OCB=36°。在△OCE中,∠OEC=180°﹣∠COE﹣∠OCB=180°﹣36°﹣36°=108°。36.0,31,31,31。【分析】察看图象,每三个点一圈进行循环,每一圈左端点在第三象限,右端点在第四象限,上端点在y轴正半轴上,所以,依据点的脚标与坐标找寻规律:∵A3的纵坐标为A2A3sin600123131,∴A30,31。2∵92230323113,∴A92是第31个正三角形(从里往外)的右端点,在第四象限。∵A2的横坐标为:A2A3sin300211,由题意知,A2的纵坐标为-1,∴A2(1,2-1)。简单发现A2、A5、A7、L、A92、L,这些点都在第四象限,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当脚标大于2时,横坐标为:点的脚标除以3的整数部分加1,∴A9231,31。37.错误【分析】试题剖析:分别把已知角看做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分两种状况考虑,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计算即可:如已知一个角=80°,当80°为顶角时,此外两个角是底角,它们的度数是相等的,为(180°﹣80°)÷2=50°,当80°为底角时,此外一个底角也是80°,顶角是180°﹣160°=20°。∴马彪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38.(5,0)【分析】试题剖析:∵点C与点E对于x轴对称,E点的坐标是(7,33),C的坐标为(7,33)。CH=33,CE=63,∵△ACE是以YABCD的对角线AC为边的等边三角形,∴AC=63。∴AH=9。∵OH=7,∴AO=DH=2。∴OD=5。∴D点的坐标是(5,0)。39.15【分析】试题剖析:依据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的性质,可知∠ACB=60°,依据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的性质即可得出∠E的度数:∵△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ACD=120°。又∵CG=CD,∴∠CDG=30°,∠FDE=150°。又∵DF=DE,∴∠E=15°。40.(﹣2,0)【分析】试题剖析:对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色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从而点0)对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0)。41.70。

A(2,【分析】∵AD⊥BC,∠AOC=125°,∴∠C=∠AOC-∠ADC=125°-90°=35°。D为BC的中点,AD⊥BC。∴OB=OC。∴∠OBC=∠C=35°。OB均分∠ABC,∴∠A∠=2∠OBC=2×35°=70°。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线段垂直均分线的性质,角均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42.解:(1)作图以下:2)AF∥BC且AF=BC原因以下:AB=AC,∴∠ABC=∠C。∴∠DAC=∠ABC+∠C=2∠C。由作图可知:∠DAC=2∠FAC,∴∠C=∠FAC。∴AF∥BC。E是AC的中点,∴AE=CE。∵∠AEF=∠CEB,∴△AEF≌△CEB(ASA)。∴AF=BC。【分析】试题剖析:(1)依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2)第一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证明∠C=∠FAC,从而可得AF∥BC;而后再证明△AEF≌△CEB,即可获得AF=BC。43.解:(1)方法一:①如图2,画PC∥a,量出直线b与PC的夹角度数,即为直线a,b所成角的度数。②依照: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方法二:①如图2,在直线a,b上各取一点A,B,连结AB,测得∠﹣∠2即为直线a,b所成角的度数。②依照:三角形内角和为180°;(2)如图3,以P为圆心,随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长交直线a于点A,则ABPQ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1,∠2的度数,则180°﹣∠1b,PC于点B,D,连结BD并延3)如图3,作线段AB的垂直均分线EF,则EF就是所求作的线.【分析】(1)方法一: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方法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第一作等腰三角形△PBD,而后延伸BD交直线a于点A,则ABPQ就是所求作的图形.作图依照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平行线的性质。(3)作出线段AB的垂直均分线E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EF是顶角的均分线,故EF即为所求作的图形。44.解:如图,过点D作DH⊥AC,∵∠CED=45°,DH⊥EC,DE=2,∴EH=DH。2222∵EH+DH=ED,∴EH=1。∴EH=DH=1。又∵∠DCE=30°,∴CD=2,HC=3。∵∠AEB=45°,∠BAC=90°,BE=22。∴AB=AE=2。AC=2+1+3=3+3。∴S四边形ABCD=1×2×(3+3)+3×1×(3+3)=933。22【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H=DH=1,从而得出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CD的长,求出AC,AB的长即可得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45.解:●操作发现:①②③④。●数学思虑:答:MD=ME,MD⊥ME,证明以下:1、MD=ME:如图,分别取AB,AC的中点F,G,连结DF,MF,MG,EG,M是BC的中点,∴MF∥AC,MF=1AC。2又∵EG是等腰Rt△AEC斜边上的中线,∴EG⊥AC且EG=1AC。2∴MF=EG。同理可证DF=MG。0∵MF∥AC,∴∠MFA+∠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