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文一轮复习计划_第1页
高语文一轮复习计划_第2页
高语文一轮复习计划_第3页
高语文一轮复习计划_第4页
高语文一轮复习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语文一轮复习计划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一实现的目标:1、能够系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建立起语文知识体系。2、明确各知识点在高考中的比重。3、掌握最基本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时间安排:复习方法:1、以练为主,讲练结合。2、以学生为主,勤反思多反馈。具体操作:(一)基础知识部分1、字音目标:明确字音题的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明确答题方法。时间安排:(1)集中4课时练习六册书中课下注释带拼音的字词。(2)分散复习,以核按纽提供的字音材料为主。2、字形目标:明确字形题的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明确答题方法。时间安排:集中4课时的时间,以书写正确字形为主。分散复习为主。3、词语熟语部分:目标:明确词语题的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明确答题方法。时间安排:集中3课时记忆一些重点词语,2节课做练习题。分散复习,教师选择常见成语讲解造句。近异词辨析目标:明确辨析方法。掌握虚词知识特别是关联词知识。时间安排;集中3课时训练。4、病句目标:明确病句类型、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明确病句题的辨析方法。时间安排:集中4课时训练。5、标点符号目标;明确标点符号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总结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够使用标点符号。时间安排:集中2课时训练。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目标: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明确方法。时间安排:集中4课时训练。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目标: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明确方法。时间安排:集中4课时训练。8、简明、连贯、得体目标: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明确方法。时间安排:集中4课时训练9、修辞方法目标:明确题型,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时间安排:集中2课时训练。(二)、文学常识和背诵默写1、文学常识目标: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的比重。掌握重要作家作品。时间安排:集中3课时练习。3、背诵默写目标: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时间安排:从9月1日起,用早读时间背诵考纲要求的必须背诵的篇目方法:以分散复习为主,突出背诵,要求书写个别重点字。(三)文言文时间安排:30课时(6周)方法:以课外阅读为主,以人物传记为主,以训练阅读速度推断语义为主,辅之以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的复习。集中训练的篇目不少于25篇。(四)诗歌阅读时间安排;不少于10课时(2周)明确题型及其在高考中的比重、答题思路。掌握古诗的基础知识及其鉴赏术语。集中训练不少于6课时。(五)大阅读时间安排:5周(25课时)目标:掌握鉴赏术语及其答题思路。明确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集中训练20课时,不少于15篇文章。(六)小阅读2周(10课时)明确阅读方法及其题型。集中训练不少于15篇。(七)作文分散复习每周四的连排课,隔周一篇大作文(12篇)每周3个造句练习每个句子不少于50个字(周一、三、六)以议论文写作为主要训练内容,突出议论文的题材特点。按照议论文的语言、选材、叙例、结构分项训练。突出议论文的审题立意训练。每周六早读朗读作文。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二一轮复习的时间安排和总体思路一轮复习的时间:9月——11月。9月份开学起,新授课已基本讲完,其实一轮复习可以说从开学就开始了,剩下一些需要解决处理的选修科目,如果高考涉及到了就在考点中进行。一轮复习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抓考点,低起点,重视知识点。建构一个复习体系,也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考点体系,也是一个认知体系。完成一个过渡,从零打碎敲到知识体系,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提升,从知识的接收者到知识的使用者。打造一个成功的备考考生的形象。尽量使学生能在一轮复习中得到全面具体的高考考点的训练。二、对备考师生提出的要求在继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到:坚持背诵默写;掌握方式方法;强化知识点,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坚持系统化复习;做好材料的积累。教师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要改到位:凡是学生练过的东西都要评改,不要留下知识漏洞;

要落实到位:盯住学生,盯准学生,因材施教,梯度在练习中体现;要抓好阅读,开阔学生视野。三、具体的复习内容和思路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内容按照高考考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模块:科技短文、文言文、古诗文鉴赏和名句的背诵默写、现代文阅读、语用题、作文。我们的一轮复习就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体现复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体现复习的可控性和针对性,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方式方法的灵活性。时间大约是从9月——11月,如有需要,可以再延后十天半个月。先说贯穿整个复习阶段的背诵和基本的语用题(成语、病句、排序)这两大块的安排。高中部分的背诵在高二下学期已经陆续开始,至一轮复习时基本上第一遍已结束,一轮复习时可以开始第二遍,在第二遍背诵中重点强化考纲要求的初中50篇和高中14篇。安排固定的背诵时间——语文晨读(一、三、五)20分钟和课前5——10分钟。定期小考和大考,小考各科老师自己考;大考年级组一起考,且默写量较大。我们的目标是,其他题不行,默写一定要争取不丢分。语用题作为每天必做的功课来练习,一般成语、病句、排序必有,外加一道其他类型的语用题(仿写或概括或虚词填空或图表等等)。分析答案时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要让学生知其所以,还要知其所以然。能力上我们差一些,但我们相信勤能补拙。(一)文言文文言文复习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根据必修五本教材中的文言篇章本身的特点,都要有所侧重的地再学习一遍,这一遍的学习绝不是所谓复习的走马观花或是一目十行,而是要比新授更严肃,更有目的的深入和拓展,真正训练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不能高考考什么就复习什么。其次再为了高考强化以下几个方面:1、文言句子翻译。2、文言实词解释与积累。3、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4、文言知识梳理。5、文言事件归纳与传记人物评价。6、文化常识积累。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这一块的复习是这样想的,虚词不立专项,因为专项讲太抽象太复杂不容易接受且耗时太多,把虚词插在文中来总结。这样学生就有感性的认识,系统起来就比较容易接受。例如在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的复习中,注意

“之”的意义和用法,几乎每一个“之”都做到了条分缕析。而在第二册的《兰亭集序》中“之”字比较多,因此在这节课的复习中总结“之”的用法和意义。在总结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的理论,选择学生能接受容易记忆的方式总结。如,动词﹢之;介词﹢之;名词﹢之﹢名词;名词﹢之﹢动词;句式倒装的“之”;作谓语的“之”等等。其实文言“之”字和现代汉语的语法有着神秘却又可以理解的联系。在主、谓、宾、定、状、补六种关系中,主宾形成的定中关系其中“之”就基本上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的“之”就基本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谓宾之间和介宾之间的“之”就应该是代词,而形成的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中的“之”就是一种标志,于动补之间的“之”字就是补语的标志,这样在六大语法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之”的有关用法。如: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名词﹢之﹢动词,即主谓之间的“之”)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名词﹢之﹢名词,即定中之间的“之”)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动词﹢之,即动宾关系中的“之”)4、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之,即介宾之间的“之”)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动词﹢之﹢深而无不在,即动补之间的“之”)6、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7、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等等这些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公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对其他的文言知识点也是尽量想办法教给学生比较简单的方法,化难为易,给学生一点规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用具体的练习做充分的训练。整个复习时间约在24课时。(二)诗词鉴赏诗词鉴赏这一模块分值不小且难度很大,可以说除了作文,诗词鉴赏可以和现代文阅读一比难易。因此这一模块也是学生很头疼的地方,但硬着头皮也得复习。计划时间在15课时左右。诗词鉴赏的复习主要抓住三大块:形象、语言、技巧,按以下的思路进行。1、通过“五看”抓关键词语,把握主题情感。“五看”是指看题目,看作者,看诗句,看注解,看题干。题目、作者、诗句、注解、题干总会或多或少的透露出诗歌主题情感的一些信息。进而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并进一步给诗歌分类,看所考诗歌属于哪一类诗,从而加深理解和判断自己分析的主题的准确性。进行一定数量的诗句练习,而且是单一化的训练。2、通过鉴赏的三个命题层面把握诗歌的形象。三个命题层面:(1)“是什么”:即有何种或哪些形象?(2)“怎么样”:某形象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为什么”:为什么写这一形象(形象的意义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所谓形象,就是指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的生活图景,即寄寓了诗人情感的人、景、事、物。形象,一般可分为意象、意境和抒情主人公。这样就可以在把握了主题情感的基础上分析形象的有关命题。3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进行诗歌创作时所运用的技巧。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形式。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各种相关知识。我们首先要清楚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会辨析。最后再落实到具体操作上。表达技巧的训练要理论结合实践,在诗歌手法的分析中强化对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切忌理论和实践分离,汤是汤水是水,汤水相容才能理解其中百味。如,让学生理解“虚实相生”这一手法就可以拿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中的诗句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上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再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实景“尽荠麦青青”,虚是为实服务的,虚写昔盛更显今衰。“虚实相生”是指虚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与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但也非一朝一夕之功。4、语言鉴赏,相对于前两项较容易且高考涉及也较少,进行相应的训练就可以。语言的特点一般用如下词语来概括: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等5、其他的题型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三)成语此考点分值不大,且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易得分也易失分。大约用7课时完成一个系统训练。1成语辨析的基本思路:两掌握两判断。“两掌握”一指掌握成语本身的意思,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或者常用义。二指掌握选项语境的意思,弄清楚语境需要哪一种词义。“两判断”一指判断成语是否符合语境,二指判断该成语题的正确答案。2、辨析成语的使用特点。可辨析成语的褒贬色彩,可辨析成语的语法功能,可辨析成语的语义,可辨析成语易混的特点,可辨析成语语义的轻重,可辨析成语表意的谦敬,可辨析成语语义的适用对象,可辨析成语语义与语境义是否重复。等等,师傅领进门,修行就在个人了。3、训练的方式:可单独判断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可以选词填空的形式理解成语语义,可以辨析的方式辨析易混成语,可以单项选择的方式强化考点。这一考点的复习方法一种是集中起来讲成语的相关理论知识,当然是在实践中讲解,第二种是把成语当作每天必练的练习。(四)病句这一考点同成语一样,分值不大,只是除了选择题的形式外,还有修改的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易得分也易失分。虽然分值不大,但训练难度很大。约用8课时。1、强化准确的汉语预感,这一行为不能用专门的时间进行,但可以在阅读复习中利用对文章的朗读来强化,好像很繁琐,而且效果不明显,但实在有必要。准确的语感有益于病句辨析,也有益于文章内容的把握,还有益于作文语言的流畅。何乐而不为呢?复习中的点滴同样修养身心。2、通过汉语语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病句的病因从而达到有效辨析。汉语语法的基本构成是:主、谓、宾、定、装、补。在病句复习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是专项但是是敲门的砖,是一种思考方式。3、强化病句的六大病因,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些不是要口头的背诵,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和懂得病句的这六大病因,并能很好地判断和修改。4、具体的训练方式:——病因的具体解析——具体例子的针对性练习——综合性例句的病因判断练习——高考形式的选择题练习——高考形式的动笔修改练习——每天必修作业式的练习。具体病因分析举例说明——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状语和中心语不当动词与补语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顾此失彼搭配不当并附上具体的例句,要体现由易到难的教育规律,也能体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力提升。(五)科技短文这是一个设三道题9分的考点。作为考卷中的第一大题,题答得如何会直接影响考生的情绪。因此在这个考点的复习时,我们也须用心去琢磨。安排5课时,练习和课后作业相结合。在复习中强调:1、读懂文章。这是一个很笼统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阅读要求。2、条分缕析,归纳每个语义段的内容。3、重点把握文中特殊的词句的内涵,如,文中的代词指代的准确内容,文中的概念式词句,文中各句子的关系,是因还是果,文中的领属性词语,文中的对象式词语等,文中的已然未然的事态特点,文中肯定否定可能也许等语义语气的表述等等,尽量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准确把握文章。4、真正理解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设题的意图,不能似是而非,似懂而实际不懂。5、强调答题时要按照选项的信息在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区间用笔标好,然后逐句比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个词的差别,一个关系的的差别,一个选项删、调、改、换之后的差别等等。有人给社科短文的选项归纳出了几个特点:张冠李戴,关系倒置,强加因果,偷换概念等,我想这也是有心者的心思,而心到细处也自有收获。(六)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学生总感到无从下手,得分较低;而复习起来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复习中要加强对学生现代文阅读技巧的指导,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约用12课时集中练习。以下几点是答好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必要前提:①明确文体特征,整体把握主旨;②掌握各种手法,构建知识体系;③分析题干内涵,明确问题指向;④指导答题技巧,总结答题模式。以下是我们训练现代文阅读的一点思路:1、无论是课后作业还是课堂练习,阅读的第一步是默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用一定的形式来表述对文章的理解,我叫它认知整体。2、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每一段的内容或者每一个语义段的内容。按照写了什么,有怎样的特点,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这样的思路来理解和把握。只是要条分缕析。3、认识文本的表现手法,把握文本一些特殊词句的结构作用及一些富有内涵的词句的含义,做到基本上心中有数。如,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如象征、对比、联想、比喻、线索、景物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的方法等等一些阅读基本知识。4、认真审题干。题干即考试题目的要求,题干是考卷联系考生和正确答案的最基本的桥梁,学生必须对这座桥梁的构造了如指掌才能安全渡河。其实题目虽然不能明白说出答案甚至有时很隐晦,但我们必须明白答案就是根据题干得来的,因此必须清楚题干的意思。5、整合概括答案的原则,尽量用文本中的有效语句,尽量不要凭着着感觉写答案;文本中的有效语句不是照本宣科,要作有效地整合,保留有效词句加上适当的连接词,

保证语义准确流畅。5、按考试要求分文体练习,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两大部分。训练时坚持落实到位的原则,单项和综合相结合的原则。所谓单项就是按题型训练,如小说分成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结构几大块单项练习,然后再一个文本一个文本的综合练习。应该说,练比不练强。如分单项练习标题的作用时,我们用《棉窝》《收藏阳光》这两篇文章为例体会标题的作用。体会归纳如下:1明确题目就是线索,其作用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结构的作用,即作为线索,起到贯穿全文情节材料事件情感等相关内容的作用。二是内容上的作用,通过线索贯穿的内容写出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题,表达了什么情感。三是如果涉及到表现手法等写作技巧的作用,就要把用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表述出来。如《收藏阳光》的线索作用,作者通过收藏阳光写出了冬日村寨在阳光下和谐宁静的美好生活。作为线索贯穿了大地,村寨,村寨里的人在阳光下的美好,由实到虚,层层深入。在内容上,生动写出了自然美和风物美,更写出了一茬茬乡村人的心灵美,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和谐宁静的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表现手法上,“收藏阳光”运用了象征手法,使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七)作文一遇见作文,学生总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确实,作文对备考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头两个大,但是就是三个大也得复习。一轮复习完成三个方面训练,一是准确的审题立意,二是合理的布局谋篇,三是快速的连缀成篇。大约12课时,因作文单项难度大容量大,不能连续课时,因此分成三个小模块穿插在其他模块中。1、审题立意用时4课时,就是给材料审题。不谋篇也不成文,就让学生分析审材料立意。先发散思维,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即多角度,然后让学生在分析比对中分析理解材料中的哪个角度才是的。在复习中教师尽量体现组织者和主持者的作用。而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研究中发现问题承认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自己思考得来的印象就深刻。具体举例如下:1、紫藤萝没有挺拔的身躯,却凭借枯树,以盎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木棉不借助橡树的高枝炫耀自己,而以红硕的花朵挺拔的身姿展现自己的风采。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2、一只蝴蝶去找医生整容。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整容。”蝴蝶说:“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医生说:“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蝴蝶打断医生的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镜子里面竟然是条毛毛虫。人生在世,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往,也在未来,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你觉得怎样呢,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就以上材料为例,我们在审题立意时是这样做的:(1)学生自由发言,以自己认为的重点为重点各抒己见,教师做一下记录。(2)学生比较总结,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哪个角度哪个立意或哪几个角度哪几个立意是比较好的可以在本次作文中胜出的,并分析原因。(3)教师做方法指导(提示学生教师的方法仅做参考)如:审题角度:材料(1)要先区分大角度大方面大方向,材料中出现并列的两种事物,即,紫藤萝、木棉。立意就以此为大的角度。审视两者在材料中的立意角度有三。材料(2)要找重点句,就是文中能体现材料主要意图的词句。(1)紫藤萝(2)木棉(3)二者结合;(1)人生在世,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往,也在未来,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2)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或者是“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欲望”。立意指导(1)紫藤萝:借助外物来展示自己的美丽,故可以从“凭借”说开去。如,生活需要凭借,成功需要凭借,凭借也是一种美。(2)木棉:不靠橡树,靠自己展示风采。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首选的角度。(3)二者结合:无论是“依靠”,还是“独立”,只要能向世人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有意义的人生。(1)美在当下、活在当下、今天胜过昨天等。(2)欲望是双刃剑,处理好欲望与现实的关系,欲望不能无止境等。在如此的练习中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或一些见解的启示,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审题立意。2、布局谋篇用时2课时,就是将如何做到作文的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比较合理。所谓比较合理就是作为考试作文它符合考试作文的要求。力求创新但不是新得让人接受不了,那样的新不是创新而是另类。所以训练布局谋篇要合情也合理。合乎自己抒发感情和见解的形式谓之合情,合乎批卷老师对作文评分标准的认知和践行谓之合理。3、“想”与“说”虽然也很难,毕竟不用写,“写”那可得是800字啊。可是千思万想千言万语都是为了区区800字或者是直接关系到命运的60分,所以还是“写”难。所以强调快速成文的训练,不要耽误时间以至于考试写不完作文。这一专项大约一周。学生得写,老师得批,师生得讲评,在讲评中强化语言的表述和内容的深度。有目的的练习有重点的反馈有效果的修改。或许想得很美但不想又如何去努力。在写与评这一块用时6课时。4、在一轮复习中还要强调文体的选择,不限文体不是没有文体,可以写成四不像。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文体认知和语言的文采及内容的深刻则是二轮要完成的目标。作文得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得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去表述,用自己的内涵去论证,所以尽管只有高三这一年,也要建构阅读和积累的思想意识。不阅读不能修养提升自己,不积累不能深刻而准确地阐述观点论证观点。因此,在复习中要求学生尽一切可能的时间阅读积累。(八)另外涉及的一些考点在另外安排时间做复习。(四)复习备考的几点措施强化合作意识,注重备考研究,讲究复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重视扶优补差,讲练落实到位。以上是我们备课组一轮复习的初步计划,在具体实践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做灵活的变动。见解不够成熟和深刻,还望诸位多提宝贵意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三课内知识要纳入考试中复习高考语文的特点是“直接”与课内知识相关的部分较少。但很多同学往往把它理解成“很少考课内”,在复习中对于课内知识不够重视。但实际上,高考语文的考查方式是“课内知识的课外迁移”,即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以“非课文”的形式考察出来。因此,课内知识的归纳和落实也是复习的要点所在。在复习中,同学们要注意将曾经松散学习的课内知识点纳入到考试试卷的体系之内,落实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考察位置。例如,课内文言文字词往往会在文言文阅读题中改头换面,用课外文章的例句来考课内知识;再比如,课内诗词鉴赏往往是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是熟悉流派中的陌生人(比如用南宋豪放派的张孝祥唤醒你对辛弃疾的记忆)。实际上,高考语文对我们的要求,无非是“学以致用”四个字而已。课外知识以积累阅读经验和写作素材为主除了单纯的课内复习外,同学们也不能忘记必要的课外拓展。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能纳入“语文”这个学科的范畴的。在狭义的“学习”之余,大家也必须拨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书籍或文章的阅读。否则,单凭课内复习部分,是无法应付高考语文阅读延伸题和作文考察的要求的。阅读的对象可以是时政类的报刊杂志,也可以是一些职业写作人的专栏文字。对于文学性较强的文章,应当主要以训练现代文阅读能力为主,去捕捉作者思路、写作手法,尝试理解其立意;对于时事新闻等消息性的文字,则要本着启发思考、引发议论和积累作文素材的目的去进行,这样,在作文中才有“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余地和充实的内容储备。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策略1、理清知识系统。这有利于同学们明确复习的目标,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并在答题时更好的寻找解题依据。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和文言文知识系统等。而小系统就是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第一轮复习时要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2、要注重利用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中的主干就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像一些文言文、诗歌、文学常识等就是完全考察教材中的内容。而对教材加以熟悉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3、要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调整心态。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这就要求学生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不能因为短期内成绩没有提高而放弃。只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学习时多加些细心和耐心,成绩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4、语文考试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古代诗文、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四个考点。要根据不同的题型做专项训练,这种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更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再进行整合练习,这样做会事半功倍。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是什么高三语文的复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外,积累则是高三语文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高三语文的阅读,作文等等,都和平时的积累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高三语文中积累的重要性,以及高三语文的复习方法.语文考试范围极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同学们一定要科学安排,做到点滴积累,分散复习.应该把考试内容分散到每一天中.比如背诵诗词名句,利用零碎时间.像晨读、餐前餐后、睡前等.另外,建议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作文素材积累本,一个是基础知识摘录本.在平时做练习时,或在听老师讲课时,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区别法、标点用法、病句识别法等都随时记录,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这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中选择题的得分.一、养成良好的阅读答题习惯。阅读题的答案都在试卷中,对文本的阅读要精磨研细,既要宏观把握,又要在微观上细致思索。一般来说,对文本的阅读实行三步阅读法:第一步,精读文本,把握中心;第二步,粗读文本,理清结构;第三步,比对选项,认真分析。阅读要有整体意识。阅读的过程中随手勾画要点与各段的中心句,读完文章一定要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中心?各段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什么?有很多同学在日常做题中没能读懂文本,有的甚至就直接抛开了文本,盲目做题。尤其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有的选项在文中根本就找不到对应点,只有读懂了文章才能准确作答。对于文本一定要有一个整体意识,不要盲人摸象,只见一叶,不见森林。审题要有要点意识。选项中要求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必须看清,一边读题一边勾画要点,才不致遗漏要点,准确作答。主观题要认真读懂题意,确定是作用类还是意蕴类?赏析还是含意?概括还是分析?要求把握情感还是归纳概括?明确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准确作答。主观题答题要有精准意识。审清题目要求,按要求作答,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分条陈述,要言不烦。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一)一、复习目标1、重视基础,培养语文素质,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系统复习一遍;2、以一本资料为主,兼顾其它,适当补充内容,落实双基;3、对高三课本上的文言文系统复习一遍,对大纲规定的背诵篇目,要达到看之能译,合之能诵,默写全对的程度,熟记文言虚词的用法;4、明确高考现代文阅读考试知识点,加强各类文章阅读解题方法、答题技巧的指导;5、制定两学期大小作文详细的训练计划,呈现出训练的序列性、目标性、针对性。二、时间安排1暑期补课到国庆前夕上完一至六册新教材。2、从国庆到2010年2月底为一轮复习时间,从20xx年2月底到4月中旬为二轮复习时间,从20xx年4月中旬到20xx年6月初为三轮复习时间;3、每周一份综合卷,坚持练习,全收全改;结合限时训练和周周练,把名句默写、语基、语用合理有序的安排复习。4、早读一节安排一篇文言文复习,一节安排名句默写或其他;5、每周一次作文训练,全收全改。6、作文能基本上在限定时间里写够字数,熟练掌握各种文章体裁。三、制定详细计划,确保复习有效,有序本学年高考复习可以分为三轮复习。1第一轮复习:10月1日至2月底主要资料〈创新设计〉⑴以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翻译、科技说明文阅读、散文(短小说)阅读鉴赏四个专题为主。⑵穿插语音、字型、词语、熟语、标点、病句、语言表达七个专题的练习讲评。(3)穿插六册课本现代文字词识记和文言文虚实词及其他知识的识记2第二轮复习:2月底至4月中旬主要资料(《高考训练60天》)(1)以查缺补陋为主,重点放在古诗鉴赏、文言翻译、现代文阅读方法的指导上;(2)结合质量检测,穿插做一模、二模卷;3、第三轮复习:4月中旬至6月初研究《20xx年高考考试说明》,结合高考新动向,做好再一次专项复习、查缺补陋的复习,出好考前“最后十讲”的复习讲义,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复习时间,让学生自主梳理。四、对每个专项的方案的建议1作文复习要求:制定两学期大小作文详细的训练计划,必须呈现出序列性、目标性、针对性。(1)每次备课内容包括备课构想、训练点、训练文体、训练题目以及训练要求(2)每次备课包括作文题目、审题指导、审题思路、审题角度、写作要求(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可二次强化巩固)2诗歌鉴赏要求:(1)课本诗词的复习策略。(2)总复习的规划,《考纲》鉴赏的要求,明确所需课时。(3)相关知识的梳理,要有系统针,针对性要强,分点明列。(4)鉴赏方法的探寻总结归纳,主要教给学生答题的思路、套路、术语和模式为主,严格要求答题的规范性。(5)例题的编选,要求题目要精要,紧密结合高考,尽量每种鉴赏的问法都考虑到,举一反三,有典型性。3文言文要求:(!)明确交代考纲要求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以及其他知识点。安排好六册课本文言文复习的计划和重点(包括必须掌握的一些知识点),明确所需课时。(1)相关知识的梳理,要求系统针对性强,分点明列。(2)制定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策略,明确复习重点,尤其翻译的方法和规律的总结。(3)严格编选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要求以人物传记为主,尽量可能地总结探寻阅读准确的方法。4科技文阅读要求:(1)明确考纲要求和所需课时。(2)归纳近几年高考试卷相应版块试题内容和题目的特点。(3)归纳总结解题思路以及方法或阅读这类文段的技巧所在。(4)编选习题,要求精要典型。5大阅读理解:(1)明确考纲要求,制定课本现代文复习的策略和方法。(2)制定这个专项总体复习的方案和所需课时。(3)探寻归纳这个专项考试时文章的体裁以及体裁特点尤其是散文的分类特点。(4)总结归纳文后问题设计的角度和命题者的意图,并给出相应的解答规律、方法、套路或模式,重点是答题规范性的指导,还有一些修辞某篇布局术语的指导,还有理解解释关键句的方法和套路。五、词语、熟语、标点、病句、语言表达复习初步设想1系统复习六册课本字词的基础上以相关板块知识的识记和积累为主,语音、字型重点是多音字、形似字和四字成语,可以以每天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提早整理归纳。2名篇名段背诵默写按照六册顺序划定具体篇目早读课背诵并检查,之后背诵〈创新高考〉相关板块课外名句,每天规定10句左右布置学生背诵并及时检查。3语言运用题可以作业的形式布置批改并及时有效地针对性的讲解和反馈。4限时训练试卷以当前所复习的专项为主,辅以高考前四题,后两题(名句默写和语言运用)命卷也由负责该专项的老师负责到底,作文由负责作文备课的老师根据当前训练重点来命题。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二)一、总体设想复习指导思想: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夯实基础,开拓视野,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复习安排:第一轮(20xx年8月7号——20xx年4月10号)结合课本,夯实基础;专题讲练,逐项过关。二、考点分析1.语言知识(1)字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课下注解、课后附录。关注多音字、形声字、统读字、易混字的读音。(2)字形《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辨析音、形相近的字。(3)词语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了解常用虚词及复句的相关知识,注重熟语的积累及正确使用,重点掌握常见错误类型。(4)病句熟练掌握《考试说明》中的六种类型,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