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用来证明和支撑论点的材料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中心论点分论点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举例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基础字词xuán(
)虚诓(
)骗miǎo()茫麻醉cuī()残怀古伤今埋头苦干(
)不足为jù(
)自欺欺人舍身求法前pū()后继视chá()腐草为yíng()大儒流俗轻()信虚妄()盲从折()扣墨守停zhì()不攻自破jí()取不言而yù()探究创意压zhà()根深dì()固行之有效持之以héng(
)轻而易举鲁钝中()伤懒duò()nuò()夫灌gài()画龙点jīng()自bào()自弃走tóu()无路山穷水尽
玄kuāng渺
摧maí据
仆
察
萤wàng
zhé滞
汲
喻
榨
蒂
恒zhòng惰
懦
溉
睛
暴
投
玄虚:xuánxū,空而不切实渺茫:miǎománg,因离得太远而模糊不清虚妄:xūwàng,没有事实根据的盲从:mángcóng,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流俗:liúsú,社会上流行的风气、习惯墨守:mòshǒu,固执保守,不思进取停滞:tíngzhì,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中伤:zhòngshāng,诬蔑别人使受损害遁词:dùncí,因理屈词穷而避开正题所说的推托应付的话.鲁钝:lǔdùn,愚笨;不敏锐.豢养:huànyǎng,喂养(牲畜)。比喻收买培植爪牙25.怀古伤今:huáigǔshāngjīn,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26.埋头苦干:máitóukǔgàn,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27.舍身求法:shěshēnqiúfǎ,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28.前仆后继:qiánpūhòujì,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29.自欺欺人:zìqīqīrén,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30.不足为据:bùzúwéijù,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31.不攻自破:bùgōngzìpò,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32.根深蒂固:gēnshēndìgù,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33.行之有效:xíngzhīyǒuxiào,实行起来有成效。34.孜孜不倦:zīzībùjuàn,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35.持之以恒:chízhīyǐhéng,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36.不言而喻:bùyánéryù,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37.轻而易举:qīngéryìjǔ,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38.画龙点睛:huàlóngdiǎnjīng,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39.自暴自弃:zìbàozìqì,用以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损害。弃:抛弃,鄙弃。40.山穷水尽:shānqióngshuǐjìn,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穷:尽。41.走投无路:zǒutóuwúlù,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为我们留下800多万字的文学巨著。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1881—1936)1、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2、散文集:《朝花夕拾》3、散文诗集:《野草》4、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16部。(一)论敌的论点论据论据论点两年前:不久:现在:夸“地大物博”望国联求神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二)反驳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
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古今埋头苦干的人有确信,不自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前仆后继的战斗舍身求法的人文章结构内容
(三)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脊梁仿词快速阅读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观点用原文句子回答)“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又怎样的表达效果?运用了仿拟的修辞手法,从“自信力”仿造“他信力”,既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人他物之力”,并不相信自己。又通过一字之差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的意味。
文中“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你是如何理解的?能不能举例说明?作者强调他们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实际意义?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如毕昇、祖冲之、李时珍等人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玄奘、法显等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中国人”分别指什么?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3.中国人是在发展着”自欺力“。4.于是有人感慨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是掉了。中心思想本文针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悲观论调,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义正辞严地摆事实,最后尖锐指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下列句子中加点间语使用正确的项是A.面对不断开级的中美贸易战,不少中小企业前仆后继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B.这些伪劣商品,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C.为了能够完成这道难题,王梅同学舍身求法,一直思考到夜里十二点。D.站在昔日的校园里,他想起曾经的同学,不免怀古伤今,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仿词)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排比、比喻)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借代)D.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借代)B
A.“前仆后维”指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那容斗争得英勇北烈。C.“含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已。D。“怀古伤今”指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C本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BCDDC引论部分怀疑与学问论证部分做学问“会疑”做学问“须疑”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对于书本对于学问常怀疑常辩论常评判常修正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第19课《怀疑与学问》顾颉刚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为什么说“怀疑”是创新的基本条件?为了论述“怀疑”与“创新”的关系,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本文的第二、三部分是通过哪句话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导思1导思3导思4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文章脉络第一部分(①②):引论部分,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提出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第二部分(③—⑤):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辨伪去妄→消极方面第三部分(⑥):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分论点积极方面3.怎样理解第⑥段中“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句子?课文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论点之后,分两部分进行论证,将这两部分自然衔接起来的句子就是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句话承上启下,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涵盖了两个方面:课文对“怀疑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展开,充分论证了“怀疑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其中的“消极”和“积极”是指由浅到深的两个不同阶段,上半句交代“怀疑”对吸纳已有知识和做学问的作用,下半句交代“怀疑”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相结合,由浅入深地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中心论点。1.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也列举了大量具体的事例。如:第①段引用程颐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第②段引用张载的名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从而提出中心论点;特色总结第⑤段引用孟子的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论证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⑥段引用笛卡儿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第④段列举了“三皇、五帝”“腐草为萤”两个例子论证“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⑥段列举了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阐述了学问家做学问时应有的态度。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bì)虚妄(wànɡ)凶险(xiǎn)B.盲从(mánɡ)
视察(chá)
停滞(zhì)C.儒家(rǔ)
塾师(shú)
折扣(zhé)D.墨守(mò)
懒惰(duò)
步骤(zòu)选出从反面论述的一项()A.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B.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C.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D.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BD1.最适合做选段论点的一项是(3分)()
课文第六段A.怀疑是积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B.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C.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D.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2.对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②—⑤句运用对比论证,先反面说理,后正面说理,阐明了本段论点。B.⑥—⑩句运用事例论证,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的观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论点。C.句运用类比论证,将学说与科学、哲学、美术进行类比,论述了怀疑精神对学说产生和发展的积极作用。D.选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论点。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怀疑定能辨伪去妄,定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B.戴震的学问产生于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笛卡儿的哲学产生于对事物的怀疑和明辨中。C.第⑥句中的短语“大学问家”与“大哲学家”不能交换位置,因为下文是按照这个顺序列举事例的。D.第句先说“学术”后说“文化”,是从部分到整体,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BCACABDA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罗加·费·因格课文结构提出问题: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分析问题:探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必需要素渊博的知识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的毅力区分根据缺乏的人:自我压制拥有的人:留意细小的想法,并相信自己得出结论: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谈创造性思维文章论述了哪两个问题?(1)创新思维的要素有哪些(2)怎样的人才能有创新思维文章以一个带有四个图形的表和一个问题开头,有什么表达效果?开头用图表展现比用文字叙述更简洁,更直观,更新颖,便于读者理解,增强了论证效果。以提问的形式引入,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便于与读者交流,引起阅读兴趣。1.要做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呢?汲取知识活用知识坚持尝试基础根基关键2.课文选用谷登堡和罗兰·布歇内尔的例子来证明了什么观点?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例子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证明4.知识和创造力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是拥有创造力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很难产生创造力。但光凭渊博的知识并不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本文由一个选择题入手,阐述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号召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课文主旨BC泰安中考原题9-13段CDC第21课《创造宣言》陶行知生字、新词樵夫豢养陡然烟囱(qiáo)(huàn)(dǒu)(cōng)崇拜伤痕中伤懦夫(chóng)(hén)(zhòng)(nuò)遁词鲁钝屋檐自暴自弃(dùn)(dùn)(yán)(qì)自主探究初读课文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合作探究梳理结构第一部分(第1-4段)
第二部分(第5-11段)由创造主和美术家造石像谈起,引出教育者的创造不同于前两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作者罗列出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以一连串的不可争辩的实例,一一予以反驳,从中确立起“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第一层(第5-7段)批驳了“平凡”“单调”不能创造的观点。第二层(第8-11段)批驳了“年纪太小”“太无能”“陷入绝境”不能创造的观点。合作探究梳理结构
第三部分(第12-15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第四部分(第16段)作者以排比的手法,鲜明地指出“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你是一个“活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这样的结尾富有感召力。2.第3、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第3段,将教育比喻成雕像,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师生关系是相互合作、相互创造、相互成就的关系,创造的成败就是合作的成败,就是师生的成败。比喻论证第4段,“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一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培训课件制作app
- 车辆运输与道路通行证代理合同
- 生态农业园场地承包与绿色产品开发合同
- 科技园区场地租赁印花税缴纳合同
- 餐饮企业厨房承包与绿色环保食材采购协议
- 餐饮企业员工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合同
- 饲料设备建设方案模板
- 应急配送设计方案
- 房屋买卖合同及附属设施移交及使用及维护服务协议
- 美院雕塑考试题及答案
- GB/T 3633-1995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
- GB/T 32891.2-2019旋转电机效率分级(IE代码)第2部分:变速交流电动机
- GB/T 18068.1-20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第1部分:水泥制造业
-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定西市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3年黄冈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
- (新版)心理倾听师资格考试备考题库(精简250题)
- 宋龙渊道德经讲义
-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年更新)
- [计算机]力克工艺单软件kaledo_style案例
- 山东大学生物化学课件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