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1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2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3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精品文档,欢迎你阅读并下载!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政协的中共代表团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P25探究与分享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亿人口,人均口粮200公斤/年;工业基础几乎为10,外汇储备为10,产业工人1000万,合格工程师仅有4万人;全国80%的人口为文盲,每年培养的小学生只有67万;全国森林覆盖率仅有8.7%,北方部分地区甚至仅有5%。什么样的处境?一穷二白过渡时期基础薄弱,百废待兴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过渡时期时间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第一阶段:经济恢复时期,完成民主遗留问题时期。(1950-1952年底)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全民所有制总路线和总任务区别集体所有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它成为中国的唯一经济基础,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5.社会主义改造转变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56年1月15日,在北京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上,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献报喜信。社会主义改造意义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作用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艰辛探索中前进中共八大:当代中国由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转向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历史坐标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让我来给你们指明方向!中共八大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①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②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取得的成就①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②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农业)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获得较快发展。(基础设施)④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科教)⑤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科教)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建国初期的巨大成就1953—1957新藏公路康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构成了我国工业布局基本框架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鞍山无缝钢管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正确看待探索中的严重曲折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