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29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2·桂林市联考]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研究目标宏大,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政府、甚至多国政府资助和组织。这一现象()A.适应了现代工业发展需要B.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技术的垄断C.表明企业成为科研的主体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2.[2022·苏州市联考]二战后,法国财政部定期对企业进行商情调查,提供有关价格、生产、外贸行情方面的信息;财政部的预算司则对6~18个月的经济形势作预测,以此作为年度预算的依据;预算司还对财政、税收、金融、就业、工资、社会保障和国际环境进行研究,制作宏观计量经济模式,提出政策建议。这反映出二战后的法国()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B.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C.实行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D.大力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3.[2022·崇左市联考]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工人持有本公司的股份成为普遍现象,普通工薪阶层也开始大量将闲散资金投入股市甚至外国股市,这种现象()A.扩大了企业的资金来源B.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C.是资本家新的剥削方式D.加速了全球化发展进程4.[2022·三明市模拟]“37.6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几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这则广告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A.国有化程度增强B.“经营者革命”C.“人民资本主义”D.建立福利国家5.[2022·上饶市模拟]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试图用政府二次分配的方式扭转持续扩大的贫富差距,但结果却是前10%的人群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阶层分化还导致社会矛盾丛生引发民粹风潮,如2021年的伦敦骚乱和2018年法国“黄背心运动”。其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A.西方福利制度宣告了破产B.经济调整未消除社会基本矛盾C.战后民权运动出现新高潮D.国家宏观调控存在着严重缺陷6.[2022·巴中市联考]下图为1971年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据此可知()A.西方诸国普遍建成福利国家B.经济增速日本滞后意大利领先C.发达国家宏观调控卓有成效D.国家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7.[2022·周口市联考]20世纪开始后不久,“美国每10名工人中只有3名受雇于服务业,10人中有7人从事商品生产。到1950年,这些比例更接近于均衡。到1968年,每10人中有6人从事服务业”。上述变化反映了()A.科技先导作用凸显B.美国发展“新经济”C.政府经济职能强化D.美制造业趋于衰落8.[2022·桂林市模拟]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首次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达到总工人数的50.1%;到1990年代中期,白领工人比重已上升到83%,而蓝领工人仅占17%。这反映了美国()A.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B.新经济出现后发展的步伐加速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激化D.第三产业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9.[2022·六盘水市联考]20世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后采取共和党的亲企业家政策,推动一项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力,又要关注保健、教育、弱势群体和少数族裔等问题的计划。该计划的实施说明美国()A.社会矛盾几乎消除B.不断加强经济干预C.经济长期繁荣发展D.经济处于上升周期10.[2022·丽江市模拟]英国在1978~1979年度的公共住房开支占到国家财政总开支的5.4%,1986~1987年度下降到2%。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率也从1979年的83%和98%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60%和58%。这体现了英国()A.福利国家政策走向终结B.政府全面降低企业国有化比例C.政府放弃国家干预经济D.政府试图刺激企业生产积极性11.[2022·延安市模拟]如图可以用来佐证当时苏联()A.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B.经济失去了上升的空间C.斯大林体制被人们抛弃D.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12.[2022·酒泉市联考]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这反映出赫鲁晓夫()A.重视经济利益刺激B.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试图消除城乡差别D.强调工农业的协调发展13.[2022·南阳市联考]1965年,苏联商业部门在推行计划工作新体制的同时,开始实行经济刺激的新体制。其中规定商业企业利润和工资基金全都可作为职工物质鼓励的资金来源。商业企业领导人经与工会委员会协商有权可以确定完成各项指标的奖励办法。苏联这些措施()A.找到了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正确道路B.持久改善了苏联民众的民生C.根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D.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的成分14.[2022·清远市联考]据统计,1973年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1983年、1984年和1985年,苏联食品和食品原料的进口额分别占进口总额的20.5%、22.5%和21.2%。据此可推知,当时的苏联()A.成为国际粮食市场最大购买国B.农业改革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C.国民经济畸形的状况日益加剧D.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15.[2022·荆门市联考]下表关于苏联领导人及其评价,匹配不正确的是()领导人评价A列宁由于特定环境因素诱致,在体制和政策上凝结了________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超前的一面B斯大林________接手的是一个用木犁耕作的俄罗斯,而留下的却是拥有原子弹的俄国C赫鲁晓夫________是徘徊在机关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D戈尔巴乔夫________时代是苏联走向衰亡的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时期,为以后苏联的解体准备了条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8分,第17题12分,共40分)16.[2022·黄山市联考](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世纪,英国建立济贫制度,以教区为单位实行救济。1911年,自由党制定《国民保险法》以缓解济贫制度带来的危机。具体做法是国家出面组织社会保障,具体操作者是各种社会团体。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很小。1946年福利覆盖范围扩大到全体国民,并由国家承担社会保障的一切责任。后来历届政府不断加以补充完善,国民的生活标准不断提高。为维护福利制度的运作,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税收也越来越高。当支付福利制度的资金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时,就会形成一种阻力,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杜鲁门时期颁布了提高最低工资的法令,政府的福利开支也从1927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1960年的970亿美元。1964年,总统约翰逊宣称“无条件地向美国贫困开战”。国会通过了《经济机会法案》,设立经济机会局,组建服务志愿队,为穷人改善居住条件、健康及教育提供支持。约翰逊时期美国财政赤字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然而,福利国家的覆盖面过广,使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努力的人会变得富有,懒惰的人将承受苦难—发生动摇,导致人们缺乏工作的动机,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也并没有因福利覆盖范围的扩大而明显改变。——刘守旭《1973年~1975年美国滞胀危机成因分析》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建立了新中国,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2012年底,党中央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党中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2017年,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福利国家发展历程体现的共同特点,并分析英美福利国家存在的问题。(10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的原因。(9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完成消除绝对贫困任务的重大意义。(9分)17.[2022·揭阳市联考](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份中国粮食总产量(百万吨)苏联粮食总产量(百万吨)1953年166.8382.51954年169.5285.61955年183.92106.81956年192.75127.61957年195.05105.01958年197.65141.21959年169.68124.71960年143.85133.2——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和樊充、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根据上表及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阶段,比较中国和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情况并分析其原因。(要求:提取信息准确,分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课时作业291.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二战后的科学研究需要由政府或者多国政府资助和组织,说明的是当时科学研究对资金、条件的要求较高,适应了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与打破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突出企业的作用,排除C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非科学研究的结果,排除D项。答案:A2.解析:由材料“法国财政部定期对企业进行商情调查”“财政部的预算司则对6~18个月的经济形势作预测,以此作为年度预算的依据”“预算司还制作宏观计量经济模式,提出政策建议”可知,二战后的法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实行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法国政府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没有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也没有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没有体现其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排除D项。答案:C3.解析:普通工薪阶层的资金进入股市转化为企业资本,工人的薪水以股份的形式抵扣,都扩大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但这和企业管理水平无必然联系,谈不上剥削,也不能加速全球化进程,故A项正确;经营者革命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排除B项;资本家新的剥削方式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全球化发展进程无关,排除D项。答案:A4.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材料中的“美国几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表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资本的分散化的现象。故C项正确,A、B、D三项排除。答案:C5.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来建立福利制度,以此来保证社会的公平,解决市场调节下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根源还在于其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项正确;西方福利制度并未破产,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国家宏观调控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指导,利于解决民生问题,成为诸多国家稳定经济的通用法则,排除D项。答案:B6.解析:材料反映1971年欧洲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说明此时期欧洲国家推行“福利国家”制度,国家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D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几个西方国家,没有体现西方诸国普遍建成福利国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增速,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发达国家宏观调控卓有成效,排除C项。答案:D7.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服务业从业人口比例上升,这说明当时美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水平提升,促进了生产力进步和服务业的发展,A项正确;“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政府的作用,排除C项;当时美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排除D项。答案:A8.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56年到1990年代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美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同时“中间阶层”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与材料中的“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的现象相符。由此可知,材料现象反映了美国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A项正确;新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激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第三产业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排除D项。答案:A9.解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发展,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克林顿政府才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关注和解决保健、教育、弱势群体和少数族裔等问题,D项正确;A项错在“消除”,排除A项;克林顿政府采取的亲企业家政策,意味着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证实美国经济长期繁荣发展,排除C项。答案:D10.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政府降低了工资税率和投资率,使得企业和个人获利,这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福利国家政策走向终结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企业国有化,排除B项;政府放弃国家干预经济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答案:D11.解析:根据题干所示:斯大林模式阻碍了苏联经济增长,改革迫在眉睫,结合图片时间“1953年”可知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D项正确;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史实错误,A项排除;斯大林模式阻碍了苏联经济增长,不能说明“经济失去了上升的空间”,B项排除;“斯大林体制被人们抛弃”与材料主旨不符,且说法错误,C项排除。答案:D12.解析:据“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关注工人、职员、农民收入,故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不是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排除C项;材料中只涉及农业改革,没有体现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排除D项。答案:A13.解析:材料“1965年,苏联商业部门在推行计划工作新体制的同时,开始实行经济刺激的新体制”体现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注重利用经济利益来刺激生产,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的成分,D项正确;A项是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排除A项;苏联改革并未改善民生,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苏联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C项。答案:D14.解析:从“1983年、1984年和1985年,苏联食品和食品原料的进口额分别占进口总额的20.5%、22.5%和21.2%。”可得出,随着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使苏联的农业停滞不前,没有发展,因此才需要大量粮食进口,说明国民经济畸形的状况日益加剧,C项正确;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最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苏联要农业改革,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差距,排除D项。答案:C15.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该改革以彻底摒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名义,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共产党的法定执政党地位和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经济的有效控制,造成苏联党和国家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乱和国家经济的继续恶化,为西方国家宣传资本主义、攻击共产主义,从而解体苏联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这种背景下,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政治势力,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下,利用改革后形成的混乱局面将苏联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而非苏联走向衰亡的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下实行的具有超前的经济政策,列宁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制定者,故A项说法正确,排除A项;斯大林开创的苏联模式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经济,改变了苏联落后的工业局面,开创了苏联工业强国时代,故B项说法正确,排除B项;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因为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项说法正确,故排除C项。答案:D16.解析:(1)特点:根据“16世纪,英国建立济贫制度,以教区为单位实行救济……”“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可归纳出经历长期的发展建设;都发挥了政府的作用;根据“1911年,自由党制定《国民保险法》以缓解济贫制度带来的危机”“国会通过了《经济机会法案》”可归纳出都运用了立法手段(或都有法律保障);福利国家覆盖面日益广泛(或都扩大了福利覆盖面)。存在问题:根据“为维护福利制度的运作,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税收也越来越高。当支付福利制度的资金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时,就会形成一种阻力,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政府的福利开支也从1927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1960年的970亿美元”可归纳出扩大了财政赤字,增加通胀压力;根据“导致人们缺乏工作的动机,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也并没有因福利覆盖范围的扩大而明显改变。”可归纳出导致民众工作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放缓;无法改变贫富差距拉大的现状;成为“滞胀”危机发生的因素之一。(2)原因:根据材料三“建立了新中国,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可归纳出新中国成立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根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可归纳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根据“2012年底,党中央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可归纳出党和政府的统筹规划,科学施策;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家综合国力大幅提高。(3)重大意义:根据材料“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完成消除绝对贫困任务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制度优势;为世界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答案:(1)特点:经历长期的发展建设:都发挥了政府的作用:都运用了立法手段(或都有法律保障);福利国家覆盖面日益广泛(或都扩大了福利覆盖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镀锌层钝化剂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针织服装市场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酮洛芬肠溶胶囊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艾灸养生仪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美甲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时间序列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财经大学《商务智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广播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B41T 2542-2023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 DB11∕T 1847-2021 电梯井道作业平台技术规程
- 2020光伏组件用接线盒 安全要求和试验IEC62790
- 兽药GSP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 USB-3.1-TYPE-C-培训资料公开课获奖课件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二册电子工业版(2022)教学设计合集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 人工智能通识-课件全套 黄君羡 01-12 初识人工智能 -AIGC安全与伦理
- 婚姻家庭咨询师服务流程手册
- 2024-2030年中国纳米纤维素技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