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15篇_第1页
初中物理教案15篇_第2页
初中物理教案15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教案15篇初中物理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留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物理教案11、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2)经过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联络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构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寻求索天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理论的意识。2、学习者的分析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历体验,接触很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经过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3、教具与学具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4、教学经过分析和设计教学流程图设计内容设计意图活动层面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发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讲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考虑)老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如何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留意,启发学生考虑,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认知层面想想议议学物理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1、引导回首速度的知识。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讲出比较的根据。物体所做的功所用时间A1000J5SB1000J10SC4000J1minD6000J1min3、联络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运问题加深对功率知识的认识。4、想想议议: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5、发问:用什么方法能够方便精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稳固。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讲讲某电风扇的功率为60W,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讲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7、稳固提升:发问:用1牛的力在2秒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升1米,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老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能够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可以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取什么方法?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别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再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一样,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②时间一样,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学生讨论经过。老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老师引导:用一个包括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电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能否可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学生回答问题,老师作适当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老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这对学生稳固前后知识均有所帮助。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主要的启发作用。用类比法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这里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假如老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启发,加选先进的起重机,学生就会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学生的讨论也会出现分歧,老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较)。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天然知道功率的概念。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详细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功率的相关知识,包含公式的运用。知识的运用与迁移三、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1、想想议议:物理学或者生活中,还有那些场所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快慢的?2、例题:体重为900N的爷爷与体重为300N的小孙子举行登楼活动,楼高三层共10米。若:(1)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2)爷爷年纪大、身体较重,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2倍;(3)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3倍。以上三种情况下,谁做功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做功慢?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例题,动手做一做。老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讲出经济增加率、人口增加率、频率(振动),拓展知识。引导学生回到前面所举的例子,通过讨论及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边边考虑,边动手进行计算解答。老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可进行全班讨论,加深理解。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解答,老师在课室巡视,给有学习困难的学适当的帮助。学生解答完后,老师再用解题示范,强调解题的方法和习惯。对各种变化率,增加率的认识,让学生拓展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强学生对功率知识的应用能力练习功和功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间隔的乘积,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小结四、小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老师引导个别代表回答并作适当的讲解。给学生充足表现自我的时机,同时老师也能借此时机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获得教学效果的即时反应。五、点评功率的教学一个难点,以往的教学经过按教科书的思路进行授课,课堂显得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本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留意和考虑,再以想想议议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功率的知识,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具体表现出到学致用的乐趣。本人教学理论证明,这节课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教案2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能画出杠杆的五要素。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经过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构造。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突破】首先认识杠杆,能抽象出杠杆的定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造一种探究气氛,通过用杆秤称物体,提出猜测,激发兴趣。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四、教学经过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同学们想起许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讲明同学们平常很留意观察。在同学们讲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约2分钟后安静冷静僻静下来。〕初中物理教案3教学要求:1知道浮力的概念.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3把握浮力的本质、方向.4能正确运用浮力的本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重点:〔1〕浮力的概念及其本质.〔2〕物体的浮沉条件.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教学形式:实验、设问、讲解、练习教学1课时.实物及实验器材:〔1〕投影仪一台,透明胶片数张.要求把板书、练习题课前写在胶片上,以减小课堂上书写时间.〔2〕演示弹簧秤一把.〔3〕500毫升烧杯三个,分别装400毫升的清水、饱和食盐水、酒精.〔4〕乒乓球2个,其中一个装细砂,用作悬浮演示.〔5〕边长为5cm的立方体红砖一块.教学经过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师:为什么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生:船、木块遭到水向上托的力.师:沉在水底的石块有没有遭到水向上托的力?生:部分回答有,部分回答没有.老师演示课本图8—27实验,回答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遭到液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本节课所讲的浮力.二、讲授新课1.什么叫浮力?〔板书〕〔1〕先演示石块放在清水中,让学生知道石块遭到水向上托的力.〔2〕然后把石块放在饱和的食盐水溶液里,讲明石块也遭到盐水向上托的力.〔3〕最后把石块放在酒精里,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石块放在酒精中时,同样也遭到酒精向上托的力.师:从上述的实验,请同学们讲出什么是浮力?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遭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师: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遭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生:物体在空气里同样遭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遭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板书〕2、用实验引动学生第一、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体积一样的规则的铁块,不规则的石块,干木块等,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水中游泳时感觉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认识出发,逐个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浸在水中物体要遭到水对它的浮力,进而纠正“轻的物体在液体中老是上浮的,所以遭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体在液体中老是下沉的,因而不受浮力作用〞的毛病观点.第二、通过演示规则铁块和不规则的石块随着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秤的增数减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遭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深度增长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讲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这一实质联络,进而摒弃那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毛病认识.第三、通过观察铁块和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减小一样这一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体积一样的物体浸没在水中遭到水的浮力一样〞这一实质联络,摒弃那种“浸没入水中的物体遭到的浮力与物体质量、密度、形状等有关〞的毛病认识.第四、通过观察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到一定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零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漂浮在水面的物体遭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第五、在以上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P144“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外表在液体下面h1米处,如图正方体上外表和下外表遭到液体的压力是多大?方向如何?〞再加上“上下外表的压力差是多少?〞的计算分析,初步认识浮力等于“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外表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这一实质联络,进而摒弃那种只要物质在液体中上浮时才有浮力的毛病认识.第六、通过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和上述计算所得到的浮力:F浮=水对物体上下外表的压力差=pg〔h1+L〕L2-pgh1L2=pgL3=pgV=pg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V排=V〕.从实验和推导两方面进一步认识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遭到的重力〞这一实质联络,摒弃了那种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模糊认识.由于气体具有同液体一样的性质,而气体的密度很小,气体对于体积不大的物体作用的浮力,通常小到难以觉察的水平,但热气球能载几吨重的物体上天,讲明气体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能产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把上述由个别现象所得出的知识加以综合并进行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到“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在物理教学中,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时,必需有意识地突出实质,摒弃非实质,这是使学生构成概念、把握规律的关键.初中物理教案4教学目的认知目的1.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2.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知道潜望镜、万花筒的光学原理技能目的学会平面镜成像作图法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难点“像〞的概念,区别实像和虚像教学经过一、复习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3.光路可逆二、导入学生观察课本P54照片设问湖中的倒影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与湖面上的景物对称?展现外表平的镜子、玻璃板、外表抛光的金属板、安静冷静僻静的水面、大理石及透明塑料片等都能产生与物体对称的影子。这类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子称为平面镜。三、新课〔一〕、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实验1内容活动卡P35实验1记录将蜡烛和蜡烛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连起来,量出蜡烛到镜面的间隔和蜡烛的像到镜面的间隔。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间隔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讲是对称的。实验2内容活动卡P35实验2观察比较描绘与原画的大小、阁下和朝向关系结论虚像、对称、大小相等练习课本P56考虑与练习1.2.5.〔二〕、平面镜中的像是怎样产生的?阅读课本P54-P55发光点S发出的光束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交于镜面后的S。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眼感到反射光线是从镜面后的S发出的,好似S在发光,S实际没有光线射出,它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物体上的每一点都会在平面镜中构成一个相应的虚像点,在平面镜中就构成了物体的像。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演示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利用物像对称性先决定像点位置,任取两根发散光线并画出反射光线。〔用虚线表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发问假如入射光线沿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情况会如何?练习活动卡P36考虑和讨论1.2.课本P56考虑与练习3.4.6.〔三〕、平面镜的应用阅读课本P55平面镜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练习活动卡P37探究1.2.3.小结1.平面镜所成的像特点2.平面镜中的虚像的产生3.平面镜的应用作业活动卡P38家庭实验1.2.板书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间隔相等;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4.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讲是对称的。二、平面镜成像原因1.光的反射2.光路可逆三、平面镜成像应用课后记录初中物理教案5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建立热值概念。知道热值是燃料的主要特性,了解热值的表示法和常见燃料的热值,能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料放热的简单计算。2、了解热机效率。知道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重要流向,知道能够如何提升热机效率以及提升热机效率的意义所在。(二)经过与方法通过社会调查、分组沟通合作,了解热机效率及热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热机的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能够简述热机使用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培养自发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燃料的热值、热机效率以及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教学难点热机效率的理解和环境保卫。课前预备木柴、烟煤、焦炭、汽油、柴油、酒精、液化石油气(打火机中装有)等燃料样本,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课前进行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社会调查。教学经过一、引入新课无论是烧菜做饭,还是奔跑的汽车与火车,乃至直入苍穹的火箭等都离不开燃料。即从原始人类学会用火的那天起,至今,人们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还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那么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终究有多少用来做了有用功?以及燃料的燃烧对环境会造成那些影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卫〞。二、新课教学1、课件展现:木柴取暖、煤气煮饭、锅炉中煤炭燃烧、内燃机车、飞机、轮船等,引出常见的燃料。2、设疑:常见的燃料有木柴、煤炭、汽油、酒精等,在燃烧时都会释放能量,但它们释放能量的能力能否一样呢?假如不同,那又怎样来表示它们这种能力的大小呢?3、沟通与讨论:怎样比较不同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能力的不同?注:假如学生不能回答,可由老师引导:必需保证哪些量一样能力进行比较?(燃料的质量要一样,而且都要完全燃烧)。(一)燃料的热值燃料的热值:把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单位是J/kg,气体燃料热值单位是J/m3。留意,质量必需是单位质量1千克,必需完全燃烧。强调:热值是燃料的主要特性,只和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和能否完全燃烧无关。学生查热值表,并表述木柴、液化气热值的物理意义。由热值的定义我们知道: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释放出1.2×107J的热量;那么质量为m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释放出多少J的热量,怎么计算?m﹒q由此得出热值的计算公式:Q=mq。考虑:气体燃料通常不消质量而用体积,因而计算气体燃料放热时,公式应该写成Q=qV例:计算4k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解:查表可知q=3.3×107J/kg,所以Q=mq=4kg×3.3×107J/kg=1.32×108J。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1.32×108J。估算练习:在图12-26所示的情况下,所需的干木柴、烟煤和汽油。沟通与讨论:在图12-26中,实际需要的干木柴、烟煤和汽油的质量大大跨越计算得出的数值,这是为什么?(二)热机效率实际上热机工作时,并不能将燃料所蕴藏的化学能全部用来对外做有用功,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在工作的经过中损耗掉了。课件展现:教材图12-27“热机燃料燃烧能量走向示意图〞。由图可知,真正能改变为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热机效率:热机改变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用η表示(即η=Q有/Q总×100%)。过渡语:为了合理利用能源,人们一直都在努力提升热机的效率。自学P38第四天然段沟通与讨论:怎样合理利用能源,提升热机的效率?归纳:重要途径是减少热机各种能量损失。详细办法:(1)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煤粉、鼓风)(2)减小机械摩擦(选用优良润滑油)(3)尽量简化机械传动部分(三角旋转式发动机)5、课件展现:各种热机的效率考虑:热机的效率能否到达100%?为什么?(三)环境保卫热机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奉献,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造成了环境污染,如噪声污染、废气污染等。课件展现: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有关图片和生活场景。沟通与讨论:通过上面的展现,并联络我们的生活环境谈一谈:燃料燃烧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归纳:(1)燃料燃烧排放的烟尘,使空气混浊,影响动植物生长。(2)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如太多二氧化碳,引起地球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CO能造成“煤气中毒〞,让人缺氧致死。二氧化硫会构成酸雨,危害植物、危害庄稼,毁坏生态平衡,还会腐蚀建筑物……阅读: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信息窗内容,进行环保总发动。三、课堂小结:1、热值:①概念:②单位;③公式:④计算:2、热机效率:①概念:②提升热机效率的途径:详细办法:3、保卫环境,从我做起。四、课堂练习1、液化气的热值是4.9×107J/m3,,其物理意义是,完全燃烧5m3的液化气能够产生J的热量。2、火箭常用液态氢气作燃料,其原因是。3、下列关于热值的讲法正确的是()A、燃料不燃烧,其热值为零。B、燃料不完全燃烧其热值要变小。C、.燃料的热值与燃烧情况和质量无关,只与燃料种类有关。D、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的其热值就大。4、一个含0.6kg无烟煤的蜂窝煤,能烧开5瓶水,而0.6kg的液化气能够供普通人家一天做饭、烧开水、洗澡用水。这样看来不同的燃料的不同,若q无烟煤=3.4×107J/kg,5瓶水的质量是9kg,从20℃到烧开,那么这个煤炉的效率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5、要提升热机的效率,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A、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B、尽量坚持机械部件之间有良好的润滑。C、尽量减少曲轴传递给飞轮的机械能。D、尽量减少散热损失。6、煤和石油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粉尘和一氧化碳,这些和排放到空气中,严重污染了大气。7、用煤炭烧开水,水实际吸收的热量远远小于按照热值计算的热量,为什么?作业设计①一台大型推土机的推力约为3×104N,匀速推着土总行程达10km,消耗柴油约30.3kg,求推土机上装的柴油机的热机效率。②点燃一只无烟煤(0.6kg),能烧开5瓶水,而点燃0.6kg的液化气能够供普通人家烧一天的饭菜,开水还能够烧淋浴用的洗澡水。这样看来:不同的燃料()不一样。若q无烟煤=3.4×107J/kg,5瓶水的质量约为9.5kg,从20℃烧开,那么这个煤炉的热效率是()板书设计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卫一、燃料的热值。热值: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1)符号:q(2)单位:焦/千克。(J/kg)。或气体燃料的热值:J/m3(3)热值的物理意义:(1)公式:Q=mq或q=Q/m二、热机效率。三、环境保卫。初中物理教案6知识目的〔1〕了解什么是凸,什么是凹;〔2〕知道凸的会聚作用和凹的发散作用;〔3〕知道凸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4〕知道怎样利用凸产生平行光。能力目的通过观察各种,观察凸和凹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留意观察事物的实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通过对怎样利用凸产生平行光的讨论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的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对准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民族骄傲感教育,鼓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凹、薄、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成像的预备。教材对主光轴、光心讲得很简单,仅使学生认识就行了。本节重点是讲述凸对光的会聚作用,凸的焦点、焦距。对凹也讲得比较简单,重要是让学生认识凹对光的发散作用。关于凹的虚焦点,可略讲。教法建议本节教法应以实验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法。应指点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头脑中构成清楚明晰的表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教学设计示例一、难点分析1、凸和凹对光的作用讲解凸和凹对光的作用,除根据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能够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列图来进行分析。当一条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进入玻璃以后又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发生第二次折射,这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由玻璃三棱镜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镜厚的部分倾斜,因而能够分析出凸对光会起聚作用。2、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凸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示清楚光通过凸以后会变得收拢些,但是并不料味着一定会聚于一点。如下列图所示,以S点发出的光是发散光束,光经过凸折射后还是发散的,并不能会聚,凸在这里的作用只是减弱了它的发散水平。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示清楚光通过凹以后会更散开一些,但是散开不一定不能会聚,如下列图所示,从左侧来的两束光由于凹的作用没有在S点会聚,而是在S会聚,它减弱了入射光的会聚水平。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知道,当判定对光束是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时〔或者根据给定的光束判定的种类〕,一定不能仅仅根据折射光能否能会聚于一点来判定的作用或种类,而应当对折射光束与入射光束进行比较,再根据前边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二、课时布置1课时三、学生活动设计1、观察凸和凹。让学生观察凸和凹,观察各种形状的凸和凹的实物及截面图,进而通过发问,认识这两种。2、通过实验,观察凸对光有会聚作用,凹对光有发散作用。3、观察凸对光有会聚作用,凹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并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什么是会聚,什么是发散。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通过三棱镜以后的光路,从理论上弄清凸为什么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为什么对光起发散作用。四、教学经过设计1、引入课题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拍照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能够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幻灯打在幕布上,方便课堂教学。2、新课教学让学生观察凸和凹,观察各种形状的凸和凹的截面形状,进而通过发问,认识这两种。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再分析不同类其余有什么不同特征。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的截面图,使学生能明确识别出哪些是凸,哪些是凹。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图,详细讲解薄薄的含义。老师介绍光具座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应在演示台上边演示边讲解,讲述中应强调下面几点:〔1〕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从无穷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前边所提到的太阳光也是平行光。〔2〕让正对着射来的平行光,这样入射光线将与主光轴平行,我们只研究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发生折射的现象。〔3〕留意观察光线经过这两类折射以后能否能会聚于一点。〔指点学生留意调节光屏位置〕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在学生中巡视,并进行指点,实验结束后发问。演示实验能够用激光演示仪进行,假如没有条件能够用烟箱,不管用什么仪器,都应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平行光经过前后光的传播路径。实验进行经过中,能够边让学生观察,边发问学生,以引起学生留意。通过前边的实验同学们对光通过前后的路径,以及两类对光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老师应通过图形对这两类进行比照分析。3、总结研究两种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尤其是重点研究凸对光线的作用。老师可发问学生,由学生总结发言,以利于学生的考虑与理解。探究活动【课题】调查近视镜和老花镜【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采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参考方案】实验分析近视镜和老花镜属于何种,分析其对光线的作用。【备注】1、写出探究经过报告。2、发现新问题。初中物理教案7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全部初中物理的主要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把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的,也是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重视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下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沟通,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经过,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课时,侧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中物理教案8课堂教学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活动,它要请教师要高质量地传递各种信息,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效以至无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头脑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传统教学外表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老师也感到尽心尽力了,但从学生学习的效能来看,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低效教学。作为有效教学,就必需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以关注教学效益与质量的方法,要请教师把教学经过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天然科学,眼见不如手动,只要在理论中学习,同学们的才智和创造力能力得以发挥,学会探究性学习,能够使大家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详细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被观察物理现象的表象上,在探究活动经过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进而加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就是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寻求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教学经过强调发展学生的认知经过,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经过,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理论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领会探究实验的经过,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寻求索精神。通过探究实验,充足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怎样合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来实现物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尤其需要,接下来我就谈谈在利用主题课堂教学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一、自立学习式的课前预习避免了实验的盲目性为了更好的学习,预习是相当有需要的,物理一般是联络生活,需要一定的生活常识。学生在上课前,要看一下书上的知识点和那些实验。以前布置学生预习,大部分学生都只是翻书式,为了预习而预习,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主体教学形式要请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所制订的课前预习内容要“详细化〞,在这样的预习经过当中,学生肯定会碰到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考虑、分析就能加以解决,而那些自己独力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经过中,积极地进行研究分析,查找各种资料,并互相沟通,互通有无,利用同学之间的合作来解决。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在学习经过中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要带着疑问上课,多问为什么就行了,对书本上的知识联络实际多想象,对书本知识也要抱有疑问态度,并在学习中解决疑问,这样思维不只不会被束缚,反而会发展更快。二、通过自立探寻求索培养参与积极性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讲,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自动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老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足动脑、动手、动口经过中自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以至急于得出结论。学生在探寻求索概念和规律构成的经过中领会科学家发明和创造经过的主要性,这样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浓烈厚重的兴趣与喜好。知识的获得经过贯穿于自己动手实验的探寻求索经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物理知识、规律,并内化为本身的能力,对知识的把握相对更深刻,动手能力也得到提升。通过自立探寻求索,学生思维活动经历了概念、判定、推理等阶段,由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较好地到达培养思维品质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新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疑问,大胆创新,在沟通和合作中学习。三、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进一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当学生实验探寻求索经过中碰到困难时,老师在指点经过中感到分身乏术。通常的办法是利用部分好学生以点带面,充足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学会自动参与讨论,自动与别人进行沟通,擅长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人的个性差别,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肯意合作学习,以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肯意与别人交往。老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解决许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能够提升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进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老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动参与讨论,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指点;鼓励学生自动与别人进行沟通,细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从倾听中博采众长,萌发灵感;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讨论和学习。四、师生互动充足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关键是老师,根本在课堂。在学生自学、讨论沟通的基础上,老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沟通经过中碰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以很好的气氛,让学生想讲敢讲,讲出自己的想法,讲出不同的意见,老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构成有效的多向沟通,学生认真倾听,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学不再单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是主体,思维的灵感在不知不觉中闪现。总之,怎样在当前新形势下合理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经过中的一点点感受。初中物理教案9【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弹力;(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2.经过与方法经历实验分析经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寻求索天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教学重点】力的测量原理。【教学难点】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经过】老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弹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跳水,蹦床,蹦极,射箭……学生观察实验,对弹力有了初步认识。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1)钢尺压弯反弹;(2)拉伸或压缩弹簧。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弹力进一步了解。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悟出发生形变的物领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即弹力。二、测力计及其使用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讲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遭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学生知道弹簧测力计原理。投影仪展现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构造:(1)最大刻度的意义;(2)最小刻度的概念;(3)零刻度的调整。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投影仪展现各种弹簧测力计。教师讲解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留意事项:(1)怎样调零;(2)测量范围;(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点,纠正。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用弹簧测力计测自己的一根头发所能蒙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行比较。三、实验探究教师用多媒体展现拔河,牛拉车……等图片;发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学生观察录像,考虑。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实验并填空。学生做书上实验,补全结论。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行分析。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四、课堂小结通太多媒体展现,教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弹力,把握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用法;通过实验探究对互相作用力的关系有一定了解。五、课堂作业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理论活动】课后“发展空间〞中的克己橡皮筋测力计。【教学反应】本节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自动探寻求索的经过。在参与经过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观察中考虑、学习。初中物理教案10第一节,(认识静电)教学反思一,这堂课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几个演示实验:〔1〕用两个通草球分别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个通草球相互排挤。〔2〕用两个通草球分别接触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两个通草球也相互排挤。〔3〕用一个通草球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用一个通草球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个通草球却相互吸引。〔4〕使起电机的大金属球带上电,用一个不带电的绝缘金属球与之接触,结果绝缘金属球上的箔片张开。〔5〕把带正电荷的大金属球C移近〔不接触〕相互接触的金属球A,B.能够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假如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假如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能够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假如再让A和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讲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从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课堂因实验而精彩,由于实验的成功,学生对于这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就比较容易。假如天气不够枯燥,课就很难上好二、理解物体带电的实质时,老师反复强调:质子数目偏多,或电子数目偏多。对于理解有很好的作用,稳固练习中的几个题也选得比较好三、电荷、元电荷、质子电量、电子电量下节课还要加强复习。第二节,(探究静电力)教学反思一、关于点电荷,不宜讲得过多,知道这几个意思就行,不是很小的带电体就可看成点电荷,也不是很大的带电体就不可看成点电荷,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能否能够忽略不计二、我们不可能反复库仑的实验,不可能做的精准,演示实验只是定性分析,无法定量。所以重心在对定律的理解。三、考虑到库仑定律是基本物理定律,库仑扭秤的实验对检验库仑定律具有主要意义,介绍给学生,很有需要。四,此课很难有什么特色,教学思路与别人大同小异。第三节,(电场强度)教学反思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以类比的方法解决了场强与试探电荷无关的问题。某点的场强只能与场源电荷以及该点到场源的间隔有关。这好比火炉旁边各处的温度,这一点的温度是火炉自己有关,也与这点到火炉的间隔有关。试探电荷就好比是温度表,这点的温度是40度,用温度表测量,温度为40度,不消温度表测量,它还是40度。用这个表量得是40度,那个表量也是40度。场源电荷产生的电场也是这样,这点的场强用试探电荷来试探,它是这个值,不消试探电荷来试探,它也是这个值。用小的试探电荷来试探,它是这个值,用大点的试探电荷来试探,它也是这个值,与试探电荷完全无关初中物理教案11一、教学目的1、知道电压表使用步骤及留意事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知道在只要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2、通过测量电压,把握电压表使用方法,提升动手操作及理论能力。3、领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三、教学经过环节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教师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应该利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举手最快这名同学你请来讲。他讲测量电压要用电压表。请坐,看来你对于之前的知识把握得很结实。同学们,在只要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两端电压之间存在如何的关系呢?能否利用电压表测量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新课(用电压表测电压)。环节二:新课讲授同学们我们先来从连接电路的角度考虑,需要哪些实验仪器?教师听到有的同学讲要用到电源、开关、导线,还有的同学讲需要小灯泡、电压表等仪器。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用到的实验仪器,那么再来想一想,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第二排这名男同学你请来讲。很好,请坐,他讲使用前,要预估待测电压,选择电压表中恰当的量程,使用中电压表要留意正接线柱电流流入,负接线柱电流流出,且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还有哪位同学能来补充?同桌请来补充。她讲如有需要,能够直接与电源进行串联,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认清所选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进行正确读数。使用后要将仪器整理放回。请坐,看来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已经完全把握了。要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电压,详细步骤是什么呢?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现了一张实验仪器图,同学们试着结合图片讲一讲测量的详细步骤应该是什么?靠窗的这名女同学你请讲。她讲先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观察两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很好,请坐,总结得特别全面。那么同学们,测量经过中需要留意什么问题呢?教师在这里告诉大家实验的留意事项。首先一定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测量。每次想要更改电路,需要先将开关断开,再进行操作。如今同学们相邻四人为一小组,教师给大家特别钟的时间,结合桌上预备的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吧。好,时间到,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都参与其中,而且分工明确。如今我们找一组同学讲一讲,他们组的测量结果?第三小组代表请讲。第三小组讲通过实验发现,两次测量数据是一样的,都是3V。那么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他讲,在只要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很好,请坐,看来你们观察得很细心,总结得也很正确。环节三:稳固提升同学们,我们如今更换电阻,再次测量,看一看上述实验结果能否正确。教师看到许多同学都已经展现了他们的测量结果,而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实验一样。环节四:小结作业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把握了哪些知识?我们重温了电压表使用方法及留意事项,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只要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下课后,同学们试着想一想为什么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同学们,下课!四、板书设计〔略〕初中物理教案12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2〕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3〕学会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并用试触法确定电流表的量程。〔4〕理解小电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经过与方法:设计实验电路图,而且比较各个电路图的优缺点,进而确定本实验用哪个电路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热情,产生探测未知电阻阻值的欲望,积极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感受用物理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二、设计思路用伏安法测电阻属于欧姆定律变换式的详细应用,对于加深学生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的理解有主要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综合使用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的时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怎样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问题后,由学生设计实验,通过沟通和讨论发现,应该用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好处是能够通太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在这里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并设计出实验表格;第二部分预备需要哪些器材,了解实连接图怎样连接,并根据实物图讲出实验中的留意点,为下面的实验做好预备;第三部分开展实验,先进行定值电阻阻值的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为什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了,通过它的电流也变了,电阻几乎没变?第四部分,仿一仿,开展实验测量小电灯的电阻的测量,讨论为什么小灯泡阻值变化比较大?进而分析出小电灯不需要求平均值。两个实验进行比照,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设计电路和表格。2、难点:分析出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四、实验器材:每组装备干电池两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小灯泡〔2、5V〕。五、教学经过(一)引入新课〔“忆一忆〞〕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学中的一条什么主要规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写?(学生回答略)〔“想一想〞〕师:如何利用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引出本节。板书:〔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测电阻〕(二)进行新课〔“动一动〞〕1、设计实验(1)测量电阻的方法师:同学们讲讲看,你预备怎样测量电阻的阻值?板书:〔一〕测未知电阻Rx答: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它的电流。(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板书:实验原理答: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计算出它的电阻。板书:R=u/I(3)问:根据同学所讲的方法,你们能否设计出实验电路图?板书:实验电路学生设计,老师巡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张电路图实物投影,师生共同评价。师:这是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哪幅电路图更好一些,好在哪里。〔提醒:实验中老是有误差的,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应该怎么办?联络前面学的一个主要的器材,怎样改良?〕投影正确的实验电路图〔“考一考〞〕师:滑动变阻器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投影:①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屡次测量取平均植,减小误差。②保卫电路〔“探一探〞〕2、实验预备〔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板书:实验器材电源〔干电池2节〕、电流表、待测电阻R、滑动变阻器、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投影〕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留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2〕设计表格板书:设计表格提醒:要测哪些物理量?计算什么?表格需要几列几行?学生设计,老师巡视,实物投影并作出评价,强调表格的规范,并让学生完善自己设计的表格。问: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放哪里?引导学生在表格后加一列平均值,为了计算方便,能够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为整数值〔投影完好的实验表格〕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电阻平均值R/Ω〔3〕连接实物图〔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师:请一位同学到屏幕上将电路图连成实物图,其他同学鄙人面观察能否正确,若有毛病的地方,请同学们纠正。〔4〕实验留意点板书:实验留意点师:请同学们讲一讲,实验中要留意哪些方面?学生要进行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的留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2〕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接,实验前将阻值调到最大处〔3〕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投影〕〔5〕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板书:实验步骤学生回答,老师小结: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况。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用试触法确定量程。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观察电流的示数为0、1A,0、2A,0、25A时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以上内容,边讲边投影〔“做一做〞〕3、实验探究〔伏安法测电阻〕老师巡视,指出学生在操作中有问题的地方〔“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实验规范精确迅速4、分析与讨论实物投影学生的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考虑: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一样?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议一议〞〕分析:1、为什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了,通过它的电流也变了,电阻几乎没变?电阻是导体自己的一种性质,不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仿一仿〞〕小电灯也有电阻,将待测电阻R换成小电灯,仿照刚刚的实验测小电灯的电阻。留意:加在小电灯两端的电压不要跨越小电灯上所标注的电压实验时,观察小电灯的亮度并用手摸一摸它的温度板书:〔二〕测小电灯的电阻汇报测小电灯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然后率领学生进行分析:2、为什么小灯泡阻值变化比较大?这似乎与刚刚的实验结论优点矛盾,谁来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小电灯的灯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电灯越亮,灯丝的温度就越高,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有的几乎部首影响〕问:对于小电灯的灯丝,他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求出小电灯阻值的平均值能否有意义?表格中还有需要写平均值吗?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检查仪器能否拾掇好,按要求摆放。〔三〕课堂小结〔“谈一谈〞〕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师:通过这节课,我们懂得了怎样去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和小电灯的电阻,而且根据所测出的实验数据机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电阻是导体自己的一种性质,它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四〕布置作业:完成本节实验报告。(五)讲明: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六〕板书设计四、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测未知电阻Rx1、原理: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2、电路图3、实验器材4、设计表格5、实验留意点6、实验步骤〔二〕测小电灯的电阻方法:伏安法测电阻初中物理教案13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经过和方法目的(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2)通过克己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把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的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造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三、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比照法。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五、教学经过〔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学生实验,留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坚持变形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让学生沟通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讲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遭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而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而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本质上都是弹力。3、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跨越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使用弹簧时不能跨越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原理它是根据弹簧遭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造的。2、让学生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留意事项。使用测力计应该留意下面几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假如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4)把挂钩悄悄拉动几下,看看能否灵敏。5、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造和使用。〔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弹力?2、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五〕稳固练习:1、乒乓球掉在地上马上会弹起来,使乒乓球自下而上运动的力是,它是由于乒乓球发生了而产生的。2、弹簧遭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它有一个前提条件,该条件是,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造的。3、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要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弹力不可能无限大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水平有关4、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B、万有引力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人对墙的推力5、两个同学同时用4.2N的力,向两边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提纽,此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是。〔六〕布置作业:六、课后反思:1、成功的地方:2、不足的地方:3、改良办法:附:板书设计: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3、弹性限度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原理:弹簧遭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2、使用方法:〔1〕认清量程、分度值〔2〕检查指针能否指在零点初中物理教案14(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公式。(2)知道功率的单位。2、经过与方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提升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W(2)能用公式P=t解答相关的问题。2、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三)教学经过一、复习引入1、功的概念是什么?2、做功的两个需要因素是什么?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4、讲出功的公式及单位二、新课教学一、复习1、功的概念:2、做功包括的两个需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间隔3、功:W=Fs单位:J焦耳二、新课导入1、建筑工地上要把几百块砖送到楼顶,无论是人工搬运还是起重机搬运,对砖块做的功是一样的,但是时间不同,可见做功有快慢之分。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1〕完成一样的功,比较所以时间〔2〕一样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5、功率的概念: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6、功率的公式及单位WP=tP——功率W——功t——时间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7、例题讲解P668、推导式P=Fv留意:(1)力大小不变〔2〕速度不变三、练习略(四)小结(五)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附板书2、功率1、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1〕做功一样,比较时间大小〔2〕时间一样,比较做功多少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3、概念:功与时间之比4、定义式:P=W/tW—功—Jt—时间—s5、推导式:P=Fv留意:〔1〕力大小不变〔2〕速度不变P—功率—W初中物理教案15教学重点和难点:超声波的应用学生查找、沟通信息、应用知识的能力课前预备: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医学上、在军事上、在生活中、近代科学技术〕制成Powerpoint教学设计图示:学习内容学生活动老师活动与意图什么是超声波超声波有哪些重要特征超声波有哪些应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医学上、在军事上、在生活中、近代科学技术〕充足培养学生自立探寻求索的能力,把学校的课堂与社会理论和科学技术严密地联络在一起教学经过设计:新课的引入:播放海豚表演的视频,提出问题:你知道海豚是怎样捕食吗?新课的教学:学生主持:今天我们就学习超声波,我们人耳能感觉到声音的频率在20Hz至20000Hz之间.频率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波,都不能引起人的听觉,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的特点:束射特性、吸收特性、超声波的能量传递特性、超声波的声压特性.如今我分别介绍它们.一.束射特性由于超声波的波长短,超声波射线能够和光线一样,能够反射、折射,也能聚焦,而且.遵照几何光学的定律.即超声波射线从一种物质外表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当射线透过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密度不同的物质时就会产生折射,也就是要改变它的传插方向,两种物质的密度差异不同愈大,则折射也愈大.二.吸收特性声波在各种物质中传播时,随着传播间隔的增长,强度会渐进减弱,这是由于物质要吸收掉它的能量.对于同一物质,声波的频率越高,吸收越强.对于一个频率一定的声波,在气体中传播时吸收最历害,在液体中传播时吸收比较弱,在固体中传播时吸收最小.三.超声波的能量传递特性超声波所以在各个工业部门中有广泛的应用,重要之点还在于它比可听声波具有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