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栽培技术的方案设计_第1页
杏鲍菇栽培技术的方案设计_第2页
杏鲍菇栽培技术的方案设计_第3页
杏鲍菇栽培技术的方案设计_第4页
杏鲍菇栽培技术的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杏鲍菇栽培技术的方案设计目录1、生物学特征…………2、主要栽培品种…………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加工工艺………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1.1.1菌丝体菌丝白色,浓密、粗壮,生长快,有锁状联合,具有很强的爬壁现象,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使试管斜面培养基的色泽变为淡黄色,有时会出现子实体扭结的现象。1.1.2子实体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直径2~12cm,初期盖缘内卷呈半球形,后渐平展,中央浅凹至漏斗状、圆形或扁形,成热后菌盖平展,但边缘不会上翘。菌柄长2~8cm,直径0.5~3cm,偏生,棍棒状或球茎状,表面光滑,近白色至浅黄白色。菌肉白色,菌褶诞生、密集、乳白色。孢子近纺锤形,表面光滑,无色。孢子印白色至浅黄色。1.2生长发育时期杏鲍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分为菇蕾形成期、菌柄生长期、菌盖生长期、菌褶生长期、子实体成型期和成熟期等6个阶段。1.2.1菇蕾形成期菌丝体扭结分化,形成许多锥状白色或蓝灰色的小菇蕾,初期豆粒大小,一般多为丛生,少数单生。1.2.2菌柄生长期随着小菇蕾的生长发育,球状物逐渐伸长,在菇蕾的根部逐渐分化出菌柄,上面顶一小球,基部较大,菌柄较粗,形状呈棍棒状或保龄球状。1.2.3菌盖形成期菌柄生长变粗,菌盖逐渐成为半球形。随着菌盖的生长,表面逐渐伸平,中间部分稍突起。菌盖与菌柄中生或偏生。1.2.4菌褶形成期随着菌盖和菌柄的生长,在菌盖的下方开始形成菌褶,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滑。1.2.5子实体成型期也叫商品期,菌盖即将展开,菌褶初步形成,孢子尚未弹射,菇柄长至保龄球或棍棒状,长13厘米以上。1.2.6子实体成热期菌褶由白变黄,开始弹射白色孢子。菌盖的边缘平展。菇质密度开始降低。1.3生活条件1.3.1营养杏鲍菇属于木腐性菌类。其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栽培时需要丰富的氮源和碳源,特别是氮源丰富时,菌丝生长旺盛粗壮,生长速度快,产量高。1.3.2温度杏鲍菇属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6~32℃,最适温度24~26℃。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12~15℃。子实体发育温度因菌株不同而异,一般适宜温度为15~21℃,但有的菌株不耐高温,以10~17℃为宜,低于8℃不会形成原基,高于20℃时易出现畸形菇,并易遭受病菌侵染,引起菇体变黄枯萎。1.3.3水分和湿度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菌丝培养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子实体生长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超过95%易引起病虫害和子实体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低于80%,很难形成原基,或原基干裂不分化,已形成的子实体也会萎缩死亡。1.3.4空气杏鲍菇是好气性菌类。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在菌丝生长阶段,一定浓度CO2对菌丝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氧气,如通风不良,子实体难以正常生长发育,若遇到高温高湿,则会使子实体腐烂。1.3.5光照杏鲍菇是喜光性菌类。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强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500~1000lx的散射光,完全黑暗条件下,不能形成子实体。光线强弱还影响子实体的品质,光线强,子实体发黄;光线稍弱,子实体颜色白,商品价值高。杏鲍菇还具有明显的趋光性。1.3.6酸碱度杏鲍菇适宜在中性偏碱环境中生长发育,菌丝在pH4~8时均能生长,但以pH5~6最为适宜。在生产时则要将培养料的pH调到7~8为宜。2主要栽培品种2.1主要栽培品种的种类按子实体外观形状分:圆柱形、保龄球形、鼓槌形、大盖形和深色型等五大类。按子实体分化生长温度分:低温型品种和中温型品种。2.2主要栽培品种简介杏鲍菇Pe-1号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圆柱形,出菇最适宜温度为10~17℃。从接种到出菇45天,出菇密集整齐,产量高。杏鲍菇Pe-3号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鼓槌形,菌丝洁白粗壮,抗病能力强。类似品种漳杏3号等杏鲍菇Pe-8号国外引进,又名雪茸8号。保龄球状,菌丝洁白粗壮,抗病能力强。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3~17℃,从接种到出菇45天,生物学效率75%左右。香杏55号台湾引进,子实体大盖形。出菇温度偏低,最适宜温度为10~18℃。菌丝洁白粗壮,抗病能力强。从接种到出菇45天,现蕾早,出菇密集整齐,产量高。杏仁香味浓,口感好。黑绒1号台湾引进选育,子实体深色型,生产上应用较广。出菇最适宜温度为13~16℃。从接种到出菇40~55天,现蕾早,出菇密集整齐,不易开伞,口感好。3杏鲍菇栽培技术杏鲍菇栽培可分袋栽和瓶栽,国内主要采用熟料袋栽。袋栽可一头出菇,也可两头出菇,目前国内工厂化栽培多采用袋栽一头墙式两面出菇的方法。3.1菌种制作技术3.1.1菌种的分级杏鲍菇菌种按栽培阶段可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母种是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以玻璃试管为培养容器和使用单位,也称为一级种、试管种。原种是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常以菌种瓶或塑料瓶或聚丙烯塑料袋为容器。栽培种是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常以玻璃瓶或塑料瓶为容器。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用于再次扩大繁殖菌种。3.1.2母种的制作将马铃薯去皮,用电子天平称取200g,用小刀切成薄片,放入铝锅中。锅内加水1300毫升,其中300毫升水在煮沸过程中因蒸发而损耗。加热煮沸20分钟,使马铃薯熟而不烂为宜。用纱布过滤马铃薯汁液,在汁液中加入20g琼脂,继续加热至琼脂完全溶化。再加入葡萄糖,加热期间注意不断地搅拌,防止溢锅或焦底,大约需15分钟。趁热分装试管,因琼脂极易凝固,所以在分装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液的保温。每管装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5,一般5~8毫升。分装时注意装量均匀,切忌有多有少,不要将培养液滴在试管口周围的管壁上。装管后,加入棉塞,棉塞的大小要适宜,塞入长度占棉塞长度的2/3,松紧度要适中,既能保证通气,又能防止污染。将装好棉塞的试管用小布袋分装好,上面用牛皮纸包扎好,用细绳捆紧,然后放入手提式高压灭菌锅,将锅盖盖好,上锅盖的紧固螺丝时,要左右对称同时旋紧,确认密封严实为止。灭菌结束后,取出装试管的小布袋,解开牛皮纸,使试管散热冷却,当培养基温度降至60℃左右时,及时将试管摆成斜面。3.1.3原种的制作菌种瓶的选择和使用:杏鲍菇原种常用的玻璃瓶有750毫升标准菌种瓶、罐头瓶、药用盐水瓶、酒瓶等。设备与材料:主要设备有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天平等。培养基的制备:棉子壳、玉米芯、小麦、玉米、高粱等都可做为杏鲍菇的制种原料。培养基的配方:棉子壳培养料取100千克干棉子壳,加入15千克麦麸,再加入1千克的石膏和3千克的生石灰粉,和130千克的水,混拌均匀即可装袋或者装瓶;玉米培养料称100千克玉米,浸泡一夜,开水中煮沸15~20分钟,捞出加入0.5千克的碳酸钙粉拌均匀,冷却后装瓶。无论选用哪种原料,都要坚持3个原则:一是原料必须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洁净、干燥。二是颗粒适中,不能过大或过小。原料大会造成菌丝生长过程中联结困难,菌丝稀疏,生长过快;原料过小会造成透气性差,菌丝生长受阻,菌丝生长缓慢。三是就地取材,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其配方因地制宜选用。装瓶:装瓶时,培养料装至瓶肩处,用专用工具将料面压平,将瓶外壁擦拭干净,装瓶量应以瓶的1/2或2/3为宜。装好料的菌种瓶用棉花将瓶口塞上,注意棉塞要将瓶口塞紧。灭菌:一般采用常压灭菌锅,常压灭菌锅的使用和操作要注意的操作规程:第一,装锅时注意锅内瓶子的摆放方式,菌种瓶摆放不能过密,要留出一定的空隙,以保证热蒸汽通畅流动。第二,加足水量,封闭好锅门,开始时用大火猛烧,尽量在4小时内使锅体内温度达到100℃。第三,达100℃后,可适当降低火势,使锅内温度始终保持在98~102℃,注意补水,防止烧干锅。第四,灭菌时间到后,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在封闭一段时间,锅内温度降低至40℃左右时,再打开锅门,冷却至自然温度后再出锅。3.1.4栽培种的制作制种场地:制种地址要求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正常,环境洁净、干燥、远离污染源,场地宽敞。制种场所设有原料储藏室、配料场、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和培养室,布局合理。培养基配方:麦粒培养基:麦粒95%,木屑3%,碳酸钙1%,石灰1%;木屑培养基:杂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1%;棉子壳培养基:棉子壳87%,麸皮10%,蔗糖1%,石膏1%,石灰1%。培养基配置:培养基含水量60%~65%,pH值6.5~7.5,750毫升菌种瓶装干料150~200克,聚丙烯袋装干料约400克。以棉子壳培养基配置为例,棉子壳宜先用pH值9~10的石灰水浇湿后,堆放5~7天后再用,各种栽培料拌匀后,堆成小堆,待水分停吸1小时后再装瓶或装袋。灭菌接种:栽培种灭菌与原种相同,接种在接种箱或接种室进行,采用两端接种,每瓶原种可扩接栽培种20~25袋。接种后在袋上贴上标有菌种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单位、接种人员、使用方法等内容的标签。培养:环境温度维持在23~25℃,黑暗,相对湿度60%~65%。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观察菌丝生长发育情况,发现杂菌及时挑出处理。3.2栽培方法杏鲍菇的栽培方式主要有瓶栽、袋栽、畦栽或床栽。日本以瓶栽为主,适用于进行工厂化生产。我国主要采用袋栽法,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有些地方采用脱袋覆土床栽或畦栽,能提高单产水平。3.2.1袋栽法的栽培技术栽培季节:根据杏鲍菇的适宜出菇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栽培场地选择及菇床设置:袋栽采用菇房层架栽培方式,专用菇房的地址要选择近水源,交通方便,坐北朝南,环境清洁,无污染的场所。菇房要有通风窗,有利于遮光和通风,并能防止直射光照射菇床。栽培原料及配方:配方一:杂木屑36%,棉子壳38%,麦麸24%,蔗糖1%,碳酸钙1%。配方二:杂木屑23%,棉子壳23%,豆杆粉28%,麦麸19%,玉米粉5%,蔗糖1%,碳酸钙1%。配方三:杂木屑23%,棉子壳38%,豆杆粉15%,麦麸17%,玉米粉5%,碳酸钙1%,蔗糖1%。配方四:杂木屑37%,棉子壳37%,麦麸18.5%,玉米粉5%,蔗糖1%,碳酸钙1%,石灰粉0.5%。配方五:杂木屑36%,棉子壳36%,豆杆粉6%,麦麸20%,过磷酸钙1%,石膏粉1%。菌袋制备:按配方配料,先将辅料充分拌匀,然后再拌入主料,含水量应控制在65%~68%,pH应调至7.5左右。装袋、灭菌:装袋要做到松紧适宜,装至离塑料袋口5~6cm时将料面压平,袋口用线绳扎成活结。随即灭菌,高压蒸汽灭菌0.14MPa压力下保持2小时。接种:当料温降至30℃时即可接种,接种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接种前要认真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采用两头接种,1瓶750ml栽培种可接25~30袋。发菌管理:接种后的料袋以井字形排放,每堆5~6层,堆与堆之间留出间隙,以便通气。接种后2周温度控制在26~28℃,湿度保持在60%~70%,促进菌丝尽快萌发。培养期间10天左右翻堆一次,结合翻堆捡出杂菌。出菇管理:搔菌催蕾:杏鲍菇菌丝满袋后15天,将菌袋移入菇房催蕾,保持室内湿度10~15℃,空气相对湿度85%~95%,给予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散射光,经过15天左右即可形成原基。原基进一步分化形成菇蕾后,环境温度保持在8~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菌丝长满袋后7~10天进行搔菌。出菇:开袋时间一般当原基在袋内形成,并发育成1~2cm的小菇蕾时开袋。温度管理幼菇期房内温度应控制在12~20℃,为了提高菇体质量,温度应控制在18℃以下,使其缓慢生长,增加菇质密度,提高菇的品质。湿度管理:湿度应掌握先高后低,即前期控制在95%左右,后期控制在85%左右。喷水时,不喷“关门水”,不向菇体喷水,打开门窗适当通风,以免菇盖表面积水,采菇前1天不浇水,防止菇盖虚泡,影响品质。通风管理:通风不良,CO2浓度超过0.1%时,子实体难以发育,易形成树枝状畸形菇,若遇高温高湿还会造成腐烂。3.2.2瓶栽法的栽培技术栽培季节:杏鲍菇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天~60天,属中温偏低型菌类,利用自然条件栽培,于秋末冬初或春末夏初出菇较适宜。长江流域可安排9月至次年3月栽培。培养料配方:第一配方,棉子壳85%,玉米混合粉14%,石灰1%;第二配方,棉子壳50%,杂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1%;第三配方,杂木屑75%,麸皮22%,白糖1%,碳酸钙1%;第四配方,玉米芯(粉碎成黄豆粒大小)77%,玉米混合粉20%,白糖1%,石灰1%。以上配方培养料含水量为65%~75%。

配料制袋:按比例称量配料,在拌料场将料翻拌均匀,加水并调节含水量为65%~75%、pH值为6.5~7.5,建堆发酵,中间翻堆3次。然后将培养料装入17厘米×33厘米×0.004厘米的聚乙烯折角袋内,每袋可装干料250克~500克,湿料600克~1000克。装满料后,袋口套上塑料颈圈,盖上海绵体塑盖,放人太空灭菌包内消毒灭菌4小时~5小时或放入常压灭菌锅内,在蒸汽温度100℃条件下保持8小时~10小时,降至常温后取出,冷却至30℃以下时,用“四不型”食用菌无菌接种器全开式打开袋口塑盖并接种,每750充瓶装的杏鲍菇栽培种可接料袋40袋~60袋。接种后将菌袋置清洁卫生的至内发菌培养,保持室内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每天通风1次~2次,保持空气新鲜,大约30天菌丝可长满袋。

排菌袋出菇: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直立排放在出菇场地,打开袋口,拉直袋筒膜,筒口表面盖1层报纸,喷水保持报纸湿润,调控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温度15~20℃,加强通风换气,促使菇蕾分化伸展,形成正常子实体。杏鲍菇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一般需13天~15天,幼菇期菇体在袋内小气候中生长,当菇体在封闭的袋内向上生长距袋口2厘米时去掉报纸,让菇体接受散射光向空间伸展,增加喷水逐渐提高相对湿度达85%~90%,促使菇体不断长大,形成正常子实体。

适时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菇体伸长10厘米~30厘米,菌柄鼓起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手提菌柄,整朵拔起。采收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生息养菌7天~10天后可出第2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00%。3.2.3床栽法的栽培技术菇房设计设施菇房按工艺要求分为发菌室,催蕾室和育菇室。菇房平面宽3.5m,长9m,房高3.5m。各室的门统一开向缓冲室,缓冲室宽度2m,它是进出各菇房的公共通道,墙体铺贴阻燃、防潮聚乙烯发泡隔热层,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菇架双列纵向排列,四周及中间留有过道,便于操作和空气循环。发菌室菇床7层,层距0.35m;催蕾室和育菇室菇床5层,层距0.45m,底层菇床距离地面均为0.25m。设备菇房有制冷,光照,通风三种主要设备。各室配备1台5HP的压缩冷凝制冷机组,对应配套1台40m2的吊顶冷风机;或2室配备1台8凹的压缩冷凝制冷机组,对应配套2台40m2的吊顶冷风机。催蕾室与育菇室的天花板上及纵向二垛墙各安装2盏40W日光灯。各室安装1台45W轴流电风扇,新鲜空气经由缓冲室打入菇房,废气从菇房另一排气口经缓冲室隔层排出。菌种制作应选朵形圆正,菇柄粗细均匀,组织致密,色白,口感好菌种,笔者选用福建三明真菌所的杏鲍菇1号和2号菌株。母种:培养基用普通PDA培养基,培养温度25℃,菌龄10天。1支母种可接7~8瓶原种。原种:配方为棉子壳68%,蔗渣10%,麦麸20%,蔗糖1%,碳酸钙1%。料水比1:1.2。每支750ml的广口瓶装料干重270g左右,装瓶后用尖形木棒插入形成孔穴,利于菌丝快速生长。原种经高压灭菌,接种后25℃培养30天菌丝可长满,每瓶原种可接25包栽培袋。栽培袋制作塑料袋选用对折角的聚丙烯塑料袋,袋宽170mn,长度360nm,厚度0.05mn。配料装袋栽培袋的配方同原种,料水比1:1.3。要求使用新鲜麦麸,甘蔗渣和棉子壳须先用破碎机破碎。拌料使用搅拌机,拌料前先将蔗糖溶解于水中,与棉子壳和甘蔗渣搅拌,让棉子壳吸足水分后再加入其它材料一起搅拌均匀。装料方法按常规,袋装(17cm×36cm×0.05cm)培养料干重500g,装料高度18.5cm。装袋后用直径20mm的尖型木棍在料中打孔,套上塑料套环,塞好棉塞灭菌。灭菌将栽培袋竖置于用钢筋焊成的周转筐内,周转筐四周和底部用编织袋铺垫,防止栽培包破损,周转筐上面覆盖一层耐热薄膜,防止冷凝水打湿棉塞。将周转筐堆叠于平板轨道车上,推人灭菌柜内进行蒸汽灭菌。使用1台0.3t,蒸汽压力1kg的锅炉,送汽后2.5小时左右可使容量2,200袋的灭菌柜温度达100℃,保持12小时后再闷4小时结束灭菌。接种培菌灭菌后的栽培包经冷却后接种,接种消毒方法按常规。无菌条件下,在每包栽培袋的料面和孔穴内各接人蚕豆大小菌种1块。接种后菌袋移人发菌室避光培养,室内设定23~25℃。杏鲍菇在营养生长期间CO2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袋中CO2浓度由正常空气中含量0.03%逐惭上升到0.22%,能剌激菌丝生长,所以培养期间少量换气即可。培养35天左右菌丝可长满栽培包。栽培管理催蕾培养结束的菌袋移人催蕾室菇床上,去掉棉塞和套环,表面覆盖农用地膜进行催蕾。催蕾室设定12~15℃,白天灯照9小时,光强在100~200lx。调节室内空间湿度85%左右,CO2浓度1000mg/kg以内。催蕾时每天掀开地膜2次,每次15分钟。催蕾7天后原基开始形成,每天应检查菌袋原基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