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制冷技术课件_第1页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件_第2页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件_第3页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件_第4页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压缩机节流装置蒸发器冷凝器P2008-12-42冷制式缩压气蒸第一节一、低压制冷剂(气液共存)利用热源使溶液中的制冷剂气化利用浓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冷凝器节流阀吸收器发生器2008-12-431、吸收式制冷循环第一节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发生器吸收器泵节流装置相当于一个压缩机制冷剂循环-逆循环吸收剂循环-正循环2008-12-442、吸收式制冷机的构成阀胀膨器发蒸器凝冷器生发器收吸液泵溶置装流节与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完全相同相当于“热力压缩机”吸收器相当于吸气侧发生器相当于压出侧第一节2008-12-45第一节3、制冷剂-吸收剂溶液在吸收器中,吸收剂吸收制冷剂蒸气而形成的溶液称之为制冷剂-吸收剂溶液。(也称之为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在吸收式制冷机中,吸收剂通常以二元溶液的形式参与循环,吸收剂溶液与制冷剂-吸收剂溶液的区别在于前者所含制冷剂的浓度比后者低。常用的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水-溴化锂水-氯化锂氨-水2008-12-46第一节一、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1、吸收式制冷机热力系数ζ的定义吸收式制冷机所

的制冷量与所消耗的热量之比,即:=0k式中:Ø0-吸收式制冷机所 的制冷量;Øk-吸收式制冷机所消耗的热量。2、吸收式制冷机热力系数分析(1)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2008-12-47第一节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g

0

P

a

k

e假设:该吸收式制冷循环是可逆的;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吸收器冷凝器发生器热媒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环境温度均为常量。则:发生器热媒引起的熵增为:ggTS

g2008-12-48蒸发器中被冷却物质引起的熵增为:第一节000TS

周围环境引起的熵增为:eeeTS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系统引起外界总熵的变化应大于或等于零,即:Tg

T0

Te

e

00S

g2008-12-49第一节将能量平衡方城代入上式,有:

PTeT

T0TTg

Teg

0g0

若忽略泵的功耗,则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为:0

g

eT

T

T

g

TgTe

T

0

0则吸收式制冷机的最大热力系数ζmax为:c

cgg

eg

eT

T

T

T

T

T

T

T

T

eT T

T0000

g

emax2008-12-410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第一节可见:吸收式制冷机的最大热力系数等于工作在Tg与Te之间的

循环的热效率与工作在T0和Te

之间的逆

循环的制冷系数的乘积。最大热力系数随热源温度的升高、环境温度的降低及被冷却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可看成循环与逆循环构成的联合循环,如右图所示。故吸收式制冷与由热机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相比,只要外界的温度条件相同,二者的理想的最大热力系数是相同的。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系数应乘以驱动压缩机的动力装置的热效率后,才能与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相比。2008-12-411第二节

二元溶液的特性2008-12-412第二节二元溶液的特性在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二元混合物)的特性是关键问题,工质对的特性受溶液浓度的影响。对于吸收式制冷机通常规定: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指溶液中溴化锂的质量浓度;(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吸收剂是浓溶液。)氨水溶液的浓度指溶液中氨的质量浓度。(在氨吸收式制冷机中,吸收剂是稀溶液。)2008-12-413第二节二元溶液的特性一、溴化锂水溶液的特性溴化锂-水溶液是目前空调用吸收式制冷机采用的工质对。溴化锂的性质:无水溴化锂为无色粒状结晶物,性质和食盐相似,化学稳定性好,在大气中不变质、分解、挥发。无毒,对皮肤无刺激。通常固体溴化锂含一个或两个结晶水。溴化锂水溶液对一般金属有腐蚀性。溴化锂的沸点比水高很多,溴化锂水溶液发生沸腾时只有水汽化,生成纯制冷剂,故不需设蒸汽精馏设备,系统简单,热力系数较高。其主要弱点在于以水为制冷剂,蒸发温度不能太低。并且系统对真空度要求较高。2008-12-414第二节二元溶液的特性溴化锂水溶液蒸汽压图纯水的压力-饱和温度关系结晶线(一)、溴化锂水溶液的压力-饱和温度图溴化锂溶液沸腾时,只有水被汽化,故溶液的蒸气压为水蒸气的分压。由图可知: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水蒸气饱和分压力低于纯水的饱和分压力,并且浓度越高,分压力越低:结晶线表明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浓度。温度越低,饱和浓度也越低。溴化锂溶液的浓度过高或溶液温度过低均易形成结晶。(机组运行时应防止发生结晶)2008-12-415第二节二元溶液的特性饱和液态和过冷液态的比焓在h-ξ图上可根据等温线和等浓度线的交点确定。在溴化锂溶液的h-ξ图上只有液相区,气态为纯水蒸汽,集中在ξ=0的纵轴上。由于平衡时气液同温度,可通过某等压辅助线和等焓线交点确定。(二)、溴化锂水溶液的比焓-浓度图当压力较低时,压力对液体的比焓和混合热的影响很小,可认为溶液的比焓只是温度和浓度的函数。图度浓-焓比的液溶水锂化溴等压饱和液液线等温液线2008-12-4第三节2008-12-417第三节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优点不需要设置蒸汽精馏设备,系统简单,热力系数较高;可以利用各种热能驱动,节约大量用电;结构简单,运动部件少,安全可靠;对环境和大气臭氧层无害。目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发展迅速,在大型空调制冷系统和低品位热能利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2008-12-418第三节一、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理论循环1、

的流程(见flash)的流程2008-12-419第三节2、

理论循环1→2:泵的加压过程,来自吸收器的稀溶液由压力P0下的饱和液变为压力

Pk下的过冷液,浓度不变,温度近似不变,点1与点2基本重合。2→3:过冷的稀溶液在预热器中的预热,浓度不变,温度升高。3→4:稀溶液在发生器中的加热过

程,其中3→3g过冷稀溶液变为饱和液的过程;3g→4为稀溶液在等压Pk下沸腾气化变为浓溶液的过程。发生器排出的蒸汽可认为是与沸腾过程溶液的平均状态相平衡的水蒸气(状态7的过热水蒸汽)h-ξ图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理论循环2008-12-420第三节h-ξ图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理论循环7→8:为冷剂水蒸气在冷凝器中的冷凝过程,压力为Pk。8→9:为冷剂水的节流过程,压力由Pk变为P0下的湿蒸气,状态9的湿蒸气为由状态9′的饱和水与状态9′′的饱和水蒸气组成。9→10:为状态9的湿蒸汽在蒸发器内吸热气化至状态10的饱和水蒸汽过

程,其压力为P0。4→5:为浓溶液在热交换器中的预冷过程,即由压力为Pk的饱和液变为过冷液。5→6:浓溶液的节流过程,将压力为Pk的过冷液变为压力P0下的湿蒸汽。2008-12-421第三节6→1:为浓溶液在吸收器中吸收过程,其中6→6a为浓溶液由湿蒸气变为饱和液状态,6a→1为状态为6a的饱和液在压力P0下与状态10的冷剂水蒸汽放热混合为稀溶液的过程。3、理想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决定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外部条件h-ξ图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理论循环被冷却介质的温度tcw:决定蒸发压力(蒸发温度t0);冷却介质温度tw:决定冷凝压力Pk(冷凝温度tk)及吸收器内的最低温度t1;热源温度th:决定发生器内的最高温度t4。2008-12-422F,ξwDF-D,ξsfkg1kg第三节溶液的循环倍率f定义:系统中每产生1kg的制冷剂所需要的制冷剂-吸收剂的千克数。设从吸收器进入发生器的稀溶液流量为F,发生器中产生的水蒸汽的质量流量为D,则由发生器进入吸收器的浓溶液流量为F-D,根据发生器内溴化锂的制冷平衡方程可导出:D

s

wsf

F

=s-w“放气范围”2008-12-423(3)

理想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第三节10h

h910

9Dh

h

0

g

Fh4

h3

Dh7

h4

fh4

h3

h7

h4

可见:循环倍率对吸收式制冷的热力系数影响很大,为增大热力系数,需减小循环倍率。为减小循环倍率,需增大放气范围及减小浓溶液浓度。2008-12-424的典型结构与流程二、(一)的典型结构1、吸收式制冷机是在高真空度下工作的,要求系统密封性好。结构安排必须紧凑,连接部件尽量减少,通常把发生器等四个主要换热设备置于一个或两个密闭筒体内,即通常所说的单筒结构和双筒结构。2、因设备内压力很低,为减少制冷剂蒸汽的流动损失,将压力相近的设备合放在一个筒体内,使外部冷却介质在管束内流动,制冷剂在管束外较大的空间内流动。3、蒸发器和吸收器采用喷淋式换热设备,以减少

高度对蒸发温度的影响(在蒸发器低压下,100mm高的水层将使蒸发温度上升10-12ºC)

。发生器虽多采用沉浸式,但液层的高度要求小于300-350mm。第三节2008-12-425溴效第三节单形2008-12-426筒双1-吸收器;2-稀溶液囊;3-发生器泵;4-溶液热交换器;5-发生器;6-浓溶液囊;7-挡液板;8-冷凝器;9-冷凝器水盘;10-U形管;11-蒸发器;12-蒸发器水盘;13-蒸发器水囊;14-蒸发器泵;15-冷剂水喷淋系统;16-挡水板;17-吸收器泵;18-溶液喷淋泵;19-发生器溶液囊;20-三通阀;21浓溶液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