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原理及临床应用介入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原理及临床应用介入科血管造影,因血管与骨骼及软组织影重迭,血管显影不清。过去采用光学减影技术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使血管显影清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简称DSA)则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的减影技术,是新一代血管造影的成像技术,是影像医学、临床医学、计算机技术结合而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技术。血管造影,因血管与骨骼及软组织影重迭,血管显影不清。过去采用DSA是数字X线成像的一个组成部分。先使人体某部在影像增强器(I.ITV)影屏上成像,用高分辨力摄象管对I.ITV上的图像行序列扫描,把I.ITV上的图像分成一定数量的小方块,即象素。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成数字,并按序排成字矩阵。这样,图像就被象素化和数字化了。DSA是数字X线成像的一个组成部分。先使人体某部在影像增强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原理与临床应用课件DSA的发展历史
DSA由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的Mistretta组和亚利桑纳大学的Nadelman组首先研制成功,于1980年11月在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学会上公布于世。DSA的发展历史
DSA由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的Mistre回顾DSA成像的发展,其基础为数字荧光技术。早在60年代初,就有X线机与影像增强器、摄像机和显示器相连接的系统。60年代末在影像增强器结构上开发了碘化铯输入荧光体。由于计算机技术和x光技术的发展,在80年代初,开始了在X线电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对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使模拟视频信号经过采样模数转换(A/D)后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和保存,此即为数字x线成像。这项技术促成了专门用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临床应用的设备一DSA系统产品的诞生。回顾DSA成像的发展,其基础为数字荧光技术。早在60年代初,DSA的出现使得血管造影临床诊断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亦促进了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DSA的出现使得血管造影临床诊断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亦促进第一节DSA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第一节DSA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DSA结构
(1)影像链:影像链主要由影像增强器、光学透镜、摄像机和控制部分组成。一、DSA结构
(1)影像链:影像链主要由影像增强器、光学透影像增强器是x线电视的关键器件,其主要作用:①将不可见的x线图像转换成为可见光图像;②将图像亮度提高到近万倍。光学透镜的作用是投射和聚焦。摄像机由摄像管、光学镜头、偏转系统、扫描电路、补偿电路、校正电路、前置放大器等组成。主要任务是把增强器输出的可见光信号转换成为电视信号。控制器的作用主要是对视频信号加以处理,完成摄像机和监视器的同步工作。同时,还产生整机所需要的各种电源和各种控制信号。影像增强器是x线电视的关键器件,其主要作用:①将不可见的x线数据获得系统为X光机和DSA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和桥梁,它接收来自增强器的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把它转换成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信号,并送到中央处理机。(2)数据获得系统数据获得系统为X光机和DSA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和桥梁,它接收来CPU是计算机的心脏,是数据处理系统中执行算术/逻辑运算的部分。现代的DSA计算机具有快速处理能力,图像处理部分一般采用多个并行CPU和快速缓冲内存。对于控制部分,亦采用功能强大的CPU,软件一般采用稳定的多任务系统,如Unix系统,并有专用软件模块用于控制、处理和协调DSA内部和外部设备的操作。(3)中央处理机(CPU)CPU是计算机的心脏,是数据处理系统中执行算术/逻辑运算的部(4)存贮器分为暂存器和永久存贮器。暂存器简称内存,特点是速度快,用来接受大量数据作为缓冲器和CPU实时和多任务处理数据的存放等。永久存贮器有硬盘、磁带机、CD—ROM和DVD—ROM等。硬盘为主存储器,其存储速度快,主要用于存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近期的图像资料。其他的为辅助存贮器主要用于存储备份图像资料。(4)存贮器分为暂存器和永久存贮器。(5)DSA软件模块组成:DSA软件系统模块主要有:①采样模块:包括各种实时采样方式和减影方式,透视监示和引导监示等;②回放模块:包括不同显示方式下的自动回放和手动回放,原像同放和减影回放等;③管理模块:包括病人信息记录登记、修改、图像存取等;④处理块:包括各种处理方法的实现;⑤其他模块:包括机器系统状态调整、数据开放接口、工具软件等。(5)DSA软件模块组成:DSA软件系统模块主要有:①采样模二、DSA成像原理(一)DSA成像原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影像增强器将透过人体后已衰减的未造影图像的X线信号增强,再用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对增强后的图像作一系列扫描。扫描本身就是把整个图像按一定的矩阵分成许多小方块,即象素。所得到的各种不同的信息经模/数(A/D)转换成不同值的数字信号,然后存储起来。再把造影图像的数字信息与未造影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所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经数/模(D/A)转制成各种不同的灰度等级,在监视器上构成图像。由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被消除,仅留下含有造影剂的血管影像。二、DSA成像原理(一)DSA成像原理DSA的减影程序:①摄制普通片;②制备mask片,或称蒙片;③摄制血管造影片;④把mask片与血管造影片重叠一起翻印成减影片。①与③为同部位同条件曝光。所谓mask片就是与普通平片的图像完全相同,而密度正好相反(计算机将图像信号反转)的图像。DSA的减影程序:①摄制普通片;②制备mask片,或称蒙片三、DSA的减影方式
(一)时间减影
时间减影是DSA的常用方式,在注入的造影剂进入兴趣区之前,将一帧或多帧图像作mask像储存起来,并与时间顺序出现的含有造影剂的充盈像一一地进行相减。这样,两帧问相同的影像部分被消除了,而造影剂通过血管引起高密度的部分被突出地显示出来。因造影像和mask像两者获得的时间先后不同,故称时间减影。三、DSA的减影方式
(一)时间减影(二)能量减影
能量减影也称双能减影,边缘减影。即进行兴趣区血管造影时,同时用两个不同的管电压,如70kV和130kV取得两帧图,作为减影对进行减影,由于两帧图像是利用两种不同的能量摄制的,所以称为能量减影。临床较少应用。(二)能量减影
能量减影也称双能减影,边缘减影。即进行兴(三)混合减影
1981年Bordy提出了这种技术,基于时间与能量两种物理变量,先作能量减影再作时间减影。混合减影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消除软组织,后消除骨组织,最后仅留下血管像。混合减影要求在同一焦点上发生两种高压,或在同一X线管中具有高压和低压两个焦点。所以,混合减影对设备及X线球管负载的要求都较高。临床较少应用。(三)混合减影
1981年Bordy提出了这种技术,基于四、DSA的成像方式根据将造影剂注入动脉或静脉而分为动脉DSA(intrarterial
DSA,IADSA)和静脉DSA(intravenousDSA,IVDSA)两种。由于IADSA血管成像清楚,造影剂用量少,所以应用多。四、DSA的成像方式根据将造影剂注入动脉或静脉而分为动脉DSIADSA的操作是将导管插入动脉后,经导管注入肝素3000~5000u,行全身低肝素化,以防止导管凝血。将导管尖插入欲查动脉开口,导管尾端接压力注射器,快速注入造影剂。注入造影剂前将IITV影屏对准检查部位。于造影前及整个造影过程中,以每秒1~3帧或更多的帧频,摄像7~10秒。经操作台处理即可得减影的血管图像。IADSA的操作是将导管插入动脉后,经导管注入肝素3000~IVDSA可经导管或针剌静脉,向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再进行减影处理。IVDSA可经导管或针剌静脉,向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再进行减影第二节DSA的临床应用第二节DSA的临床应用目前,IDASA对动脉的显示已达到或超过常规选择性动脉造影的水平,应用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对直径200μ以下的小血管及小病变,IADSA也能很好显示。而观察较大动脉,已可不作选择性插管。所用造影剂浓度低,剂量少。还可实时观察血流的动态图像,作为功能检查手段。DSA可行数字化信息储存。目前,IDASA对动脉的显示已达到或超过常规选择性动脉造影的
IVDSA经周围静脉注入造影剂,即可获得动脉造影,操作方便,但检查区的大血管同时显影,互相重迭,造影剂用量较多,故临床应用少,不过在动脉播管困难或不适于作IADSA时可以采用。IVDSA经周围静脉注入造影剂,即可获得动脉造影,操作方便DSA有助于心、大血管的检查。对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发育异常和检查肺动脉可用IVDSA。DSA对显示冠状动脉亦较好。DSA有助于心、大血管的检查。对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IADSA对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均较清楚,可用于诊断颈段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内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动脉闭塞以及颅内及颅内肿瘤的供血动脉和肿瘤染色等。IADSA对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均较清楚,可用于诊断颈段动脉狭对腹主动脉及其大分支以及肢体大血管的检查,DSA也很有帮助.
DSA技术发展很快,现已达到三维立体实时成像,更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对腹主动脉及其大分支以及肢体大血管的检查,DSA也很有帮助.各个系统DSA的应用各个系统DSA的应用头颈部DSA头颈部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颈动脉及其分支和椎动脉狭窄或阻塞,临床上有缺血症状。(2)颅内出血性疾病。常为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性病变。(3)颅内占位性病变。明确肿瘤的形态、范围和供血并进一步作定性诊断。一、适应证与禁忌证2.禁忌证(1)过敏;(2)重的心、肝、肾疾患;(3)严重的血管硬化;(4)高热、急性炎症;(5)穿刺部位感染。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的选择对比剂为40%~60%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碘含量的非离子型对比剂,颈总动脉造影,总量10~14ml,流速6~7ml/s;颈内动脉对比剂用量6~8ml,流速3~4ml/s;椎动脉对比剂用量6~8ml,流速3~4ml/s;颈外动脉对比剂用量4~6ml,流速2~3ml/s二、造影参数的选择对比剂为40%~60%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原理与临床应用课件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颈内动脉造影常规体位是标准的正侧位(见图35)。透视矫正体位时,正位为两岩骨对称位于眼眶内下2/3,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必要时倾斜X线球管。对于动脉瘤等某些病变,可加照15°~30°的斜位,以显示动脉瘤的根部。左前斜60°~65°位可使主动脉弓、颈动脉及椎动脉清晰显示且彼此分离;70°左或右后斜位,可使颈内与颈外动脉起始部分离;30°斜位可较好分辨颈内动脉虹吸部。椎动脉造影常规位是标准的侧位,汤氏位及华氏位。透视下矫正体位,汤氏位时增强器向头端倾斜30°~50°,两岩骨位于两眼眶的上缘,可见枕骨大孔;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8°后前斜位可使上矢状窦与中线静脉系统分离;25°左或右前斜位可显示乙状窦与颈静脉球。DSA的成像方式:常规脉冲方式,2~3帧/s,曝光至静脉窦显示为止。不配合易动者可选用超脉冲方式,25帧/s。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颈部DSA颈部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颈面部的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闭塞等的诊断与介入治疗。(2)颈面部肿瘤性病变:了解肿块的性质、范围、形态、大小,供血与引流,为外科手术提供依据;恶性肿瘤的术前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和易于剥离。(3)颈面部出血性病变:如外伤出血、动脉瘤与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肿瘤侵犯出血等的介入治疗。一、适应证与禁忌证2.禁忌证(1)碘过敏;(2)严重的心、肝、肾疾患;(3)严重的血管硬化;(4)急性炎症、高热;(5)穿刺部位感染。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颈总动脉造影总量20~25ml/次,注射流率15~20ml/s,浓度40%~60%的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碘含量的非离子型造影剂。颈外动脉造影剂总量10~15ml/次,注射流率6~8ml/s,浓度40%~60%的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碘含量的非离子造影剂。超选择性的上颌动脉、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等造影剂总量6~10ml/次,注射流率3~6ml/s,浓度为40%~60%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碘含量的非离子型造影剂。栓塞后复查造影时造影剂用量2~5ml/次,注射流率2~3ml/s。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颈总动脉摄标准正位和侧位后,取左、右前斜位15°~30°。颈外动脉造影取正位和侧位,根据颈外动脉分支的解剖走向加摄不同角度的左或右前斜位,或头足、足头位,以完全显示病变而无重叠现象。采用DSA脉冲方式成像,每秒2~3帧,曝光至静脉期显示。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胸部DSA胸部DSA一、肺部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肺动脉造影适用于肺的某些先天性和血管性病变,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等。将造影导管尖端置于肺动脉干或右心室流出道内进行造影,此法适于两肺多发病变,如肺静脉扩张、肺动静脉瘘、肺动脉瘤、肺动脉干及其分支狭窄、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及白塞病等。将造影导管尖端放置在左、右肺动脉或叶、段落动脉内行选择或超选择性造影,适于显示微细病变、观察病变与肺动脉的关系,如微小动静脉瘘、血管异常、肺栓塞、肺癌等。一、肺部DSA支气管动脉造影适用于:①咯血的定位诊断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②肺癌的诊断和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③肺内孤立球形病变的鉴别诊断;④疑支气管动静脉发育畸形或动脉瘤;⑤先天性缺血型紫绀型心脏病的术前,了解肺内侧支血管发育和分布;⑥肺动脉血栓形成,了解肺内侧支循环建立以决定治疗方案。支气管动脉造影适用于:①咯血的定位诊断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2.禁忌证(1)患者已是恶液质;(2)心肺、肝、肾功能衰竭者;(3)碘过敏或严重出血倾向者;(4)甲亢、高热及急性炎症者;(5)穿刺部位感染;(6)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或精神状态不健全者。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肺动脉造影因心脏的运动可选用超脉冲方式采集,每秒25帧,曝光采像至静脉回流左房。造影剂浓度60%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浓度的非离子造影剂。肺动脉主干注药时,造影剂用量30~40ml/次,流率15~20ml/s,注射压力181~272kg(400~600磅);一侧肺动脉选择性造影时,造影剂用量每次20~30ml/次,流率10~15ml/s。严重肺动脉高压者造影剂量和流率酌减。支气管动脉造影可选用脉冲方式采集,屏气曝光,每秒6帧,直至显示实质期。造影剂用非离子型的碘必乐或优维显。用量5~10ml,流率2~3ml/s,或手推造影剂行DSA采集。(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肺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侧位影像,肺栓塞者加斜位。支气管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位影像,必要时加摄侧位或斜位。(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二、胸部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乳腺癌的介入治疗;胸背部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2.禁忌证(1)碘过敏;(2)严重心肝肾疾患;(3)严重出血倾向;(4)穿刺局部感染;(5)高热等。二、胸部DSA(二)造影参数选择造影剂的浓度40%或200mg/ml。锁骨下动脉造影的造影剂量每次12~15ml,注射流率6~8ml/s,压限68kg(150磅);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及腋动脉的分支。造影剂量6~8ml/次,注射流率2~3ml/s,压限68kg(150磅)。曝光时间直至兴趣区实质期满意显示。(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胸廓内动脉常规正位即可,必要时加照15°~30°的斜位。造影选用DSA的脉冲方式成像,采像帧率2帧/s,注射延迟,即先曝光采集图像后注射造影剂,mask的采集时间1~2s。对于胸部呼吸运动不易控制者,可选用DSA的超脉冲方式成像,或DCM减影方式成像,以免影像模糊。(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三、上腔静脉系统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主要用于上腔静脉血栓形成、纵隔肿瘤压迫或侵蚀等上腔静脉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也用于上腔静脉变异和肺血管畸形、纵隔慢性炎症粘连及手术后上腔静脉回流障碍的诊断;以及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上肢和头颈部肿胀而排除上腔静脉阻塞的鉴别诊断,上腔静脉膜性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等。2.禁忌证基本上同肺部的DSA。2.三、上腔静脉系统DSA2.(二)造影参数选择造影剂的浓度50%~60%,静脉注射针穿刺造影时,造影剂每次量20~30ml,注射流速2~3ml/s,曝光采像至上腔静脉及侧支循环显影满意,插管法造影时,造影剂每次量15~25ml,注射流率8~10ml/s,曝光采像至上腔静脉和侧支循环显影满意。(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上腔静脉成像常规取正位,为了多方位观察上腔静脉阻塞的情况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可采集或侧位或斜位图像,便于确切诊断及介入治疗。采集图像程序可采用DSA的脉冲方式,静脉针穿刺法可选用每秒1帧的采像帧率,静脉插管法可选用每秒2~4帧的采像帧率。两种方法均可采用注射延迟,即先曝光采集图像后注射造影剂,Mask采集时间2s。(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四.冠状动脉DSA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冠心病或心肌缺血的诊断,某些不典型胸痛或非特异性心电图变化。(2)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或验证治疗效果。(3)冠状动脉疾患介入治疗前。(4)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5)冠状动脉其他畸形或病变。(6)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有胸痛,准备做瓣膜置换者。(7)复杂的先心病,如大动脉转位、动脉单干等,术前了解冠脉解剖变异和分布,避免术中误伤。(8)重反复发作心绞痛、内科治疗效果不满意,心电图提示梗死前型。(9)急性心肌梗死6h内需考虑作冠脉内溶栓治疗者。(10)冠脉搭桥术后随访。四.冠状动脉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2.禁忌证(1)碘剂、麻醉剂过敏。(2)穿刺局部感染,全身高热。(3)心肌梗死急性期,此时心肌应激性增高,造影容易发生严重心律紊乱和室颤。(4)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功能不良。(5)严重心律紊乱。(6)低血钾状态,造影可诱发室颤。(7)精神病患者。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对比剂选用非离子型优维显或碘必乐。左室造影,对比剂的量为40~45ml/次,流速20~25ml/s,曝光采集成像至左心室对比剂流空为止;左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的量为每次8~10ml,手推注入,2s内连续注射完毕,曝光采集成像至冠状静脉回流;右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为6~8ml,1~2s内连续注射完,曝光采集成像至冠状静脉回流。(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左心室温造影,通常取右前斜位30°或加向头斜20°~30°位,及左前斜位60°或加向头倾斜30°位摄影,后者对室间隔和侧后壁显示较好。主要是观察左心室功能,心室壁病变及二尖瓣功能等。左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是多角度方位双向球管摄影:A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0°~6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0°~50°;B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足倾位20~3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65°~70°,头倾位20°~25°;C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头倾位15°~2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45°~55°,足倾位15°~20°。上述三组正、侧位球管的多方位曝光采集成像,基本上解决了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满意显示,使冠脉的病变充分暴露出来。右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即可,常用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5°~5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5°~45°。(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冠状动脉造影用两个相互垂直角度摄影及头倾位和足倾位复合角度采集成像。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旋转的角度要在透视下选择决定,决定倾斜的角度多少,与心脏位置类型(横位心、垂直位心等),心脏大小,左右心室温增大情况和比值,横膈位,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分支和分布型式等因素有关。因此标准倾斜角度的多少是相对的,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具体确定。左冠状动脉近段分支较多,相互重叠,往往在常规位造影后根据具体情况加照头倾或足倾,再复合左或右前斜位,才能使其分开,并进行多方位观察。冠状动脉造影用两个相互垂直角度摄影及头倾位和足倾位复合角度采五.心脏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了解功能性和病理性改变。(2)后天性的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病变等)。(3)冠心病的左室造影,了解左室内形态和功能。(4)某些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如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等)。(5)心脏有杂音,临床不能确定病变性质,但关系到内、外科治疗者。五.心脏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2.禁忌证(1)碘过敏和麻醉剂过敏。(2)穿刺部位感染和全身高热。(3)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病。(4)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5)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脏传导功能障碍。(6)严重的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等。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
造影剂浓度60%~76%,或优维显、碘必乐等非离子型对比剂,但外周静脉法时对比剂浓度应为76%。外周法IVDSA,对比剂量每次60~70ml,流速2~5ml/s,先注射对比剂,后曝光采集成像。一般外周静脉法到各部位时间大致如下:上、下腔静脉3~5s,右心房4~6s。右心室5~7s,肺血管及左心房6~8s,主动脉7~9s。选择右心室造影,对比剂的量每次30~35ml,流速15~25ml/s,先曝光采集,后注射对比剂,即注射延迟,曝光采集成像至左室显影。选择左房造影,对比剂的量每次30~35ml,流速15~18ml/s,先曝光采集,后注射对比剂,曝光采集成像至左心室和大血管,以及畸形分流的心腔显示满意。选择右房造影,对比剂的量每次15~18ml,流速15~18ml/s。选择肺动脉主干造影,对比剂的量每次30~35ml,流速15~18ml/s。选择左、右肺动脉造影,对比剂的量每次15~20ml,流速8~12ml/s。先曝光采集成像,后注射对比剂。曝光至左心室、大血管及异常分流通道显影满意。(二)造影参数选择
造影剂浓度60%~76%,或优维显、碘(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心脏病的造影诊断,多角度摄影十分重要以提高病理解剖诊断的水平,便于心脏外科手术。以及各腔室的造影一般首选标准正位,该体位对复杂性心脏畸形很有用,它给人们一个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加照各种角度的斜位和足倾位或头倾位。常用的轴位摄影有长轴斜位、四腔位和半坐位。长轴斜位,影像增强器向病人左侧转动65°~70°,同时向头端倾斜25°~30°,使室间隔前半部及二尖瓣环与X线呈切线位,左心室流出道拉长显示。适用于显示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位置和数目,显示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显示二尖瓣前瓣与半月瓣的连接关系;对大血管转位、右心室双出口和法洛四联征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显示复杂畸形并伴有冠状动脉异常;主动脉窗充分展开,有利于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等畸形的显示。四腔位,增强器向病人左侧转动45°~50°,再向头侧转40°~50°,仰卧,足向右斜,使身体长轴与台面中线呈10°~15°角。这样使整个房间隔及室间隔(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的后半部与射线呈切线位,四个房室相互分开,左右房室也分开,且呈正面观。适用于心内膜垫缺损,二尖瓣或三尖瓣骑跨,房室间隔缺损,单心室和三尖瓣闭锁。半轴位,又名肺动脉轴位。增强器向头端倾斜30°~45°,使肺动脉与X线垂直,可显示肺动脉瓣、主干、分叉和分支全貌。适用于法洛四联症,使主肺动脉分开,左、右动脉分支无重叠;假性动脉干,使肺动脉主干,分支及侧支展开无重叠;异位左肺动脉,以及双主动脉弓构成的血管环。的后半部与射线呈切线位,四个房室相互分开,左右房室也分开,且某些疾病采用复合的摄影角度,对显示某一特定部位很有帮助。肺动脉狭窄正位加增强器向头端倾斜20°~35°,或右前斜5°~10°,加增强器向头端倾斜20°~25°,清楚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心房间隔缺损,左前斜20°~35°,加增强器向头端倾斜20°~30°位,清楚显示房间隔。左前斜50°~70°,加增强器向头端倾斜20°~30°位,可显示室间隔前部、二尖瓣口、二尖瓣至主动脉的延续部、主动脉口。右前斜30°~45°,加增强器向足端倾斜20°~30°,加增强器向头端倾斜20°~30°,可显示右心室漏斗部。心脏DSA一般采用心电图触发脉冲方式或超脉冲方式等,每秒25~50帧,蒙片采集时间2~3s。采集成像帧率不能低于每秒25帧,否则会形成运动模糊的减影像.某些疾病采用复合的摄影角度,对显示某一特定部位很有帮助。肺动六.主动脉、肺动脉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主动脉病变: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冠状动脉瘘、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和头臂动脉畸形、主动脉瘤、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2)肺动脉病变:先天性肺动脉狭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伴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等。(3)肺静脉病变:肺静脉异位引流。2.禁忌证基本同心脏DSA。六.主动脉、肺动脉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对比剂浓度,60%~76%,或相当碘含量的非离子型对比剂。主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35~40ml,流速20~25ml/s;肺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25~30ml,流速15~18ml/s;选择性左右肺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15~20ml,流速10~12ml/s。(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主动脉造影最佳体位是45°~65°的左前斜位,使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呈平面显示。对特殊病变可在此基础上加照正位、侧位和左前长轴斜位(增强器向病人左侧转动65°~70°,同时向头端倾斜25°~30°)。肺动脉造影体位可用正位,增强器向病人头端倾斜20°~35°;或右前斜5°~10°,增强器向病人头端倾斜20°~35°;或肺动脉轴位(亦称半坐位),即病人仰卧,增强器向头端倾斜30°~45°。可显示肺动脉瓣、主干、分叉和分支的全貌。主动脉造影主要选用DSA的脉冲方式,也可选用超脉冲方式等,采用先曝光采集成像,后流向对比剂,蒙片采集成像2~3s,曝光至兴趣区显示满意为止。肺动脉造影选用DSA超脉冲方式,采用先曝光采集成像,后注射对比剂、蒙片采集成像2s,曝光至兴趣区显示满意为止。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
腹部DSA腹部DSA一、肝脏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肝脏肿瘤的诊断及介入治疗。(2)肝脏肿瘤的栓塞治疗。(3)肝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4)肝内巨大血管瘤的介入治疗。(5)肝脏外伤性出血和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栓塞治疗。(6)间接性门静脉造影,以了解门脉阻塞情况。一、肝脏DSA2.禁忌证(1)碘过敏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极度衰弱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4)穿刺局部感染及全身高热。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对比剂浓度选用40%~60%,或相应的含碘非离子对比剂。腹腔动脉造影时,对比剂每次15~25ml,流速5~7ml/s;肝总动脉造影时,对比剂每次15~20ml,流速5~7ml/s;超选择性肝固有动脉造影时,对比剂每次8~12ml,流速4~6ml/s,肝右动脉比肝左动脉造影剂量和流速略高;栓塞后复查造影,对比剂用量相应减少。(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均采用正位,对于动脉瘤和血管主干相互重叠者,可选用不同角度的左或右前斜位,以使病变暴露清晰。肝脏血管造影的DSA程序,一般选用脉冲方式,每秒2~4帧,采用先曝光后注射对比剂,即注射延迟。蒙片的采集时间为1~2s。腹腔动脉造影观察门静脉者,曝光时间达15~20s,直至门静脉显示满意。肝静脉造影时,应曝光至肝内毛细血管期显示。蒙片成像时间为2s。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二、胃肠道DSA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消化道大出血和原因不明的胃肠道出血的诊断及介入治疗。(2)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介入治疗。(3)胃肠道的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瘤、血管发育不良和动脉阻塞等。(4)门肺高压或阻塞。(5)胃肠道炎症。二、胃肠道DSA 2.禁忌证基本同肝脏DSA。(二)造影参数选择对比剂浓度40%~60%,腹主动脉造影的对比剂量每次35~40ml,流速15~20ml/s;腹腔动脉造影的对比剂量每次20~25ml,流速6~8ml/s;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的对比剂量每次15~20ml,流速5~7ml/s;肠系膜下动脉造影的对比剂量每次10~12ml,流速4~6ml/s;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的对比剂量每次4~6ml,流速2~3ml/s;胃左或右动脉、胰十二指肠动脉及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的造影,对比剂量每次4~6ml,流速2~3ml/s。2.禁忌证(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腹主动脉造影一般摄正位,对于动脉瘤蒂显示或避免血管的重叠,常常加摄左或右不同角度的斜位,必要时摄侧位;腹腔动脉造影一般取正位,必要时加摄一定角度的斜位,了解动脉瘤的全貌;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正位摄影即可。肠系膜上动脉瘤时加照不同角度左前斜位,但肠系膜下动脉造影,为了避免膀胱充盈的对比剂与直肠乙状结肠区域重叠,可采用轻度的左后斜位,使乙状结肠曲充分展开。对肠系膜动脉闭塞者,且病变在动脉起始处或距血管开口3cm以内时,应摄侧位。在腹主动脉造影、腹腔动脉造影、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一般选用脉冲方式采集成像,每秒2~4帧,先曝光后注药,曝光至毛细血管期显示满意为止。蒙片的成像时间为2s。对于昏迷及不配合的病人,DSA曝光采集成像期间不能屏气,腹式呼吸和肠震动明显,则不能保证清晰成像。此时应采用DSA超脉冲方式采集成像,采集成像帧率为每秒25~50帧。或者选用TID采集成像方式,该方式对运动相对不敏感。(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三、肾脏及肾上腺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肾血管性病变。(2)肾及肾上腺的占位性病变。(3)肾外伤。(4)肾脏缩小,而临床不能确定病因。(5)肾盂积水,了解肾实质受损及功能。(6)肾结核、术前明确病变程度,决定切除范围。(7)不明原因的大量血尿。(8)怀疑肾性高血压。(9)功能性肾上腺疾病,鉴别肾上腺增生和腺瘤。(10)肾上腺肿块的术前栓塞或术前了解肿块的范围。(11)肾移植术后。三、肾脏及肾上腺DSA2.禁忌证基本同肝脏DSA。(二)造影参数选择造影剂浓度40%~60%。腹主动脉造影时,对比剂量每次35~40ml,流速15~20ml/s;肾动脉造影时,对比剂量每次8~12ml,流速4~6ml/s;肾内动脉超选择性造影时,对比剂量每次4~6ml,流速2~3ml/s;膈上动脉造影时,对比剂量每次4~6ml,流速2~3ml/s;肾肿瘤栓塞后复查造影,对比剂量每次4~6ml,流速2~3ml/s。2.禁忌证(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腹主动脉造影取正位;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在正位的基础上,加摄向同侧倾斜影像增强器7°~15°的斜位,以使肾动脉完全显示;肾上腺动脉造影取正位,必要时加摄向同侧倾斜10°~20°斜位,以利于显示该侧肾上腺动脉。造影程序:对于腹主动脉造影、肾上腺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可选用DSA脉冲方式采集图像,每秒4~6帧。先曝光后注射对比剂,曝光至毛细血管期显示和静脉回流。蒙片的成像时间为2s。对于不合作者,为了防止运动性伪影产生,可选用DSA超脉冲方式采集成像(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四.胰腺、胆囊、脾脏DSA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 (1)胰腺占位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2)胆管和胆囊恶性肿瘤。(3)脾血管性病变,不明原因的脾肿大、脾外伤、脾功能亢进的栓塞治疗。2.禁忌证基本同肝脏DSA。四.胰腺、胆囊、脾脏DSA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对比剂浓度40%~60%,或相当含碘量的非离子型对比剂。腹腔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20~25ml,流速6~8ml/s;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15~20ml,流速5~7ml/s;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8~10ml,流速4~5ml/s;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胰背动脉及胆囊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4~6ml,流速2~3ml/s。(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胰腺、脾脏及胆系供应动脉造影一般用正位。对于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动静脉瘘、动静脉畸形,需要显示病变全貌,则加摄不同角度的斜位。对于胰、脾、胆的供应血管造影,一般选用DSA的脉冲方式,每秒4~6帧。采用先曝光后注药,曝光采集成像至实质期及静脉期显示满意。Mask像采集时间为2s。对于不易配合,肠蠕动明显,腹式呼吸幅度大者,可采用DSA超脉冲方式采集成像。(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五、下腔静脉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用于下腔静脉阻塞性疾病及下腔静脉先天性畸形或变异的诊断。(2)适用于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2.禁忌证基本同上腔静脉DSA五、下腔静脉DSA(二)造影参数选择对比剂浓度40%~60%。股静脉穿刺插管造影,对比剂用量每次15~20ml,流速5~10ml/s;下腔静脉远端或近端注射对比剂,对比剂用量每次30~35ml,流速15~20ml/s。(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下腔静脉造影常规正位,根据病变的显示情况加摄左、右斜和侧位。下腔静脉DSA选用脉冲方式成像,每秒2~4帧,先曝光采集成像再注射对比剂,Mask像采集时间2s,曝光至下腔静脉及侧支循环显示满意为止。(二)造影参数选择六、盆腔动脉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 (1)肿瘤性病变:膀胱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癌、恶性葡萄胎等化疗和栓塞。(2)血管性病变:动脉瘤、多发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静脉瘘、动脉粥样硬化病、先天性血管畸形等。(3)盆腔大出血:外伤性、肿瘤性、动脉瘤自发性破裂、产科大出血以及术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六、盆腔动脉DSA2.禁忌证(1)碘及麻醉药过敏。(2)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3)严重贫血、恶液质病人。(4)穿刺部位盆腔急性炎症、全身高热等。(二)造影参数选择对比剂浓度40%~60%。腹主动脉下端注射对比剂,总量为20~30ml,流速15~18ml/s;髂总动脉造影,总量为15~18ml,流速5~10ml/s;髂内或髂外动脉造影,总量为10~12ml,流速为4~6ml/s;髂内、外动脉的分支血管造影(如子宫动脉、膀胱动脉等),总量为4~6ml,流速2~3ml/s。2.禁忌证(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及髂内、外动脉的分支造影常规正位。对于盆腔出血动脉的显示,以便介入治疗和插管。动脉瘤的切线位显示,狭窄或闭塞血管病变的多方位显示等,可用不同角度的左、右斜位采集成像。盆腔血管造影的DSA程序可选用脉冲方式成像,每秒2帧。曝光至毛细血管期显示。采用先曝光后注射对比剂,蒙片像采集时间为1~2。(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七、子宫输卵管减影造影及再通术(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输卵管慢性炎症、结核及阻塞等。(2)子宫先天性畸形、肿瘤及不正常出血。(3)宫外孕、观察盆腔内肿瘤与子宫、输卵管的关系等。(4)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5)输卵管峡部阻塞行再通术。七、子宫输卵管减影造影及再通术2.禁忌证(1)碘过敏。(2)生殖器官急性或亚急性炎症。(3)严重的子宫出血,经前期、月经期、分娩后6月之内和刮宫术后30d之内。(4)子宫体癌及绒毛膜上皮癌。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及体位设计造影剂浓度为40%~60%,用手推注造影剂8~10ml,2~3s推完。为了防止病人注入造影剂时因疼痛而臀部移动,影响成像质量,为保证清晰的减影像,用DSA超脉冲方式采集图像,每秒25帧,曝光至子宫输卵管显影或造影剂进入盆腔,Mask像的采集时间一般2s,即在曝光采像2s后再注射造影剂,以便得到仅含子宫输卵管的造影像。造影体位一般取正位。有时为了防止阴道金属扩阴器与子宫输卵管的重叠,或者子宫与输卵管相重,可将影像增强器向头倾斜一定的角度,以保证子宫输卵管无重叠而充分显像。二)造影参数选择及体位设计八、髂静脉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髂静脉受压综合征。(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3)不明原因的单或双下肢肿胀、排除髂静脉阻塞性病变。2.禁忌证基本同盆腔动脉DSA。八、髂静脉DSA(二)造影参数选择造影剂浓度为40%~60%。髂总静脉造影时,对比剂总量为8~12ml,流速4~6ml/s;髂内或髂外静脉造影时,对比剂总量为6~8ml,流速3~4ml/s。(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及设计程序髂总静脉和髂内外静脉造影常规正位,为详细了解阻塞的情况,可多方位观察,采用不同角度的左、右斜位DSA采集成像。髂静脉DSA可采用脉冲方式成像,每秒1~2帧,曝光采集成像至细小静脉显示满意为止。采用先曝光采集成像后注射对比剂,蒙片像采集时间为1~2s。(三)造影体位及设计程序上、下肢DSA上、下肢DSA一、上肢血管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血管性病变:动脉性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多发性或局限性狭窄或闭塞、动脉瘤、动静脉瘘、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等。动脉术后随访,肢体动脉狭窄的溶栓,急性大出血的栓塞等。静脉性有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瘤和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等。(2)肿瘤性病变:骨骼及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和介入栓塞治疗和化疗。(3)其他病变:先天性动脉发育异常,如畸形、缺如、异位和各种先天性动—静脉瘘;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如缺如、扩张等;不明原因的肢体肿胀等。一、上肢血管DSA2.禁忌证(1)对造影剂过敏。(2)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3)穿刺部位炎症和全身高热。(4)严重的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5)穿刺部位血管有严重阻塞性病变。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上肢动脉造影,对比剂浓度不超过40%,因为肢体血管对对比剂的敏感性极高,高浓度的刺激可引起病人剧烈疼痛。对比剂流速6~8ml/s,总量10~15ml,采用先曝光后注射对比剂。对于血管阻塞或狭窄性病变还须观察前臂或手掌时,应先注射对比剂后再曝光。上肢静脉造影,对比剂浓度30%~40%,手背穿刺时注射流速1~2ml/s;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或插管时,流速3~6ml/s,总量8~12ml,采用先曝光0.5s后再注药。对于静脉栓塞性病变,需观察前臂和上臂时,应先注药后曝光。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上肢动脉和静脉造影常规体位是正侧位。由于显影血管相互重叠,可根据正侧位血管的显影情况加照不同角度的斜位,以明确病变的形态、范围、狭窄程序以及动脉瘤的瘤蒂,动静脉瘘的分流处、静脉瓣功能。上肢动脉造影可选用DSA脉冲方式成像,每秒2帧,蒙片像采集可选2s,曝光采集图像至毛细血管期显示为止。对于狭窄和闭塞性血管病变需观察手指端血管曝光采集可达15~20s。上肢静脉造影选用脉冲方式采集图像,每秒1~2帧,蒙片像采集可达2s(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二、下肢血管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动脉粥样硬化症,包括动脉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等。(2)动脉炎、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3)动脉栓塞或动脉血栓形成。(4)动脉创伤,如断裂、假性动脉瘤或创伤性动—静脉瘘。(5)肿瘤性疾病,包括血管瘤、骨与软组织肿瘤。(6)先天性动脉发育异常,如畸形、缺如、异位和各种先天性动—静脉瘘。(7)动脉手术后随访,包括人造血管移植、气囊扩张及栓塞治疗等。(8)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9)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浅静脉曲张。(10)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11)不明原因肢体肿胀的鉴别诊断。(12)静脉瘤和海绵状血管瘤。(13)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随访。(14)肿瘤的化疗和栓塞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栓塞治疗、溶栓、PTA等。二、下肢血管DSA2.禁忌证基本上同上肢血管造影。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下肢动脉DSA造影的对比剂浓度不超过40%。髂总动脉造影,对比剂总量10~15ml,流速5~7ml/s;髂外动脉造影,对比剂总量6~10ml,流速3~5ml/s;若将造影导管端置于股动脉上段行小腿动脉和足背动脉造影,则对比剂总量15~20ml,流速10~12ml/s;对于狭窄或闭塞性动脉病变,对比剂总量可加到25ml。下肢静脉DSA逆行性造影,造影导管前端置于患侧髂外静脉远端或髂总静脉,对比剂浓度30%~40%,对比剂总量15~18ml,流速2~3ml/s;IVDSA的顺行下肢静脉造影,对比剂浓度30%~40%,对比剂总量40~50ml,流速1ml/s或30~40ml/min。注射速度过慢,静脉影像过淡而显示不佳。由于对比剂在静脉内流动很慢,有时静脉DSA造影难以获得理想的减影效果,此时应去掉减影选择,行普通的静脉血管造影。(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及程序下肢血管造影的体位常用正位,对于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病变或动脉瘤,或病变血管相重叠,则应多方位观察而加摄左或右前斜位,必要时加照侧位以明确病变范围、程度和形态。IVDSA一般选用脉冲方式成像,每秒1~2帧采集成像。蒙片像采集1~2s。曝光至兴趣区的毛细血管期显示为止。IVDSA的逆行性静脉造影也选用脉冲方式成像,每秒1~2帧,蒙片像采集1~2s,曝光至兴趣区静脉显示满意为止。而顺行性静脉DSA选用脉冲方式成像,每秒1帧采集成像,曝光至兴趣区静脉显示满意为止,如果减影不满意可改为常规非减影方式采集图像。(三)造影体位及程序下肢动脉DSA的重要问题是注射延迟还是曝光延时,延迟时间多少的正确决定关系到DSA检查的成败。而选择何种延迟,延迟时间多少,则应根据不同病变决定。正常对比剂在下肢动脉内流动速度约5~15cm/s,根据正常下肢的血液灌注时间,可大致确定不同部位的合适采集成像时间。在工作中,较难确定的是动脉阻塞性病变注射对比剂的提前时间,病变因人而异。所以,对于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提前注射对比剂的提前时间,病变因人而异。所以,对于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提前注射对比剂的时间,则应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下肢动脉DSA的重要问题是注射延迟还是曝光延时,延迟时间多少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原理及临床应用介入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原理及临床应用介入科血管造影,因血管与骨骼及软组织影重迭,血管显影不清。过去采用光学减影技术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使血管显影清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简称DSA)则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的减影技术,是新一代血管造影的成像技术,是影像医学、临床医学、计算机技术结合而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技术。血管造影,因血管与骨骼及软组织影重迭,血管显影不清。过去采用DSA是数字X线成像的一个组成部分。先使人体某部在影像增强器(I.ITV)影屏上成像,用高分辨力摄象管对I.ITV上的图像行序列扫描,把I.ITV上的图像分成一定数量的小方块,即象素。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成数字,并按序排成字矩阵。这样,图像就被象素化和数字化了。DSA是数字X线成像的一个组成部分。先使人体某部在影像增强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原理与临床应用课件DSA的发展历史
DSA由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的Mistretta组和亚利桑纳大学的Nadelman组首先研制成功,于1980年11月在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学会上公布于世。DSA的发展历史
DSA由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的Mistre回顾DSA成像的发展,其基础为数字荧光技术。早在60年代初,就有X线机与影像增强器、摄像机和显示器相连接的系统。60年代末在影像增强器结构上开发了碘化铯输入荧光体。由于计算机技术和x光技术的发展,在80年代初,开始了在X线电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对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使模拟视频信号经过采样模数转换(A/D)后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和保存,此即为数字x线成像。这项技术促成了专门用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临床应用的设备一DSA系统产品的诞生。回顾DSA成像的发展,其基础为数字荧光技术。早在60年代初,DSA的出现使得血管造影临床诊断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亦促进了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DSA的出现使得血管造影临床诊断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亦促进第一节DSA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第一节DSA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DSA结构
(1)影像链:影像链主要由影像增强器、光学透镜、摄像机和控制部分组成。一、DSA结构
(1)影像链:影像链主要由影像增强器、光学透影像增强器是x线电视的关键器件,其主要作用:①将不可见的x线图像转换成为可见光图像;②将图像亮度提高到近万倍。光学透镜的作用是投射和聚焦。摄像机由摄像管、光学镜头、偏转系统、扫描电路、补偿电路、校正电路、前置放大器等组成。主要任务是把增强器输出的可见光信号转换成为电视信号。控制器的作用主要是对视频信号加以处理,完成摄像机和监视器的同步工作。同时,还产生整机所需要的各种电源和各种控制信号。影像增强器是x线电视的关键器件,其主要作用:①将不可见的x线数据获得系统为X光机和DSA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和桥梁,它接收来自增强器的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把它转换成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信号,并送到中央处理机。(2)数据获得系统数据获得系统为X光机和DSA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和桥梁,它接收来CPU是计算机的心脏,是数据处理系统中执行算术/逻辑运算的部分。现代的DSA计算机具有快速处理能力,图像处理部分一般采用多个并行CPU和快速缓冲内存。对于控制部分,亦采用功能强大的CPU,软件一般采用稳定的多任务系统,如Unix系统,并有专用软件模块用于控制、处理和协调DSA内部和外部设备的操作。(3)中央处理机(CPU)CPU是计算机的心脏,是数据处理系统中执行算术/逻辑运算的部(4)存贮器分为暂存器和永久存贮器。暂存器简称内存,特点是速度快,用来接受大量数据作为缓冲器和CPU实时和多任务处理数据的存放等。永久存贮器有硬盘、磁带机、CD—ROM和DVD—ROM等。硬盘为主存储器,其存储速度快,主要用于存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近期的图像资料。其他的为辅助存贮器主要用于存储备份图像资料。(4)存贮器分为暂存器和永久存贮器。(5)DSA软件模块组成:DSA软件系统模块主要有:①采样模块:包括各种实时采样方式和减影方式,透视监示和引导监示等;②回放模块:包括不同显示方式下的自动回放和手动回放,原像同放和减影回放等;③管理模块:包括病人信息记录登记、修改、图像存取等;④处理块:包括各种处理方法的实现;⑤其他模块:包括机器系统状态调整、数据开放接口、工具软件等。(5)DSA软件模块组成:DSA软件系统模块主要有:①采样模二、DSA成像原理(一)DSA成像原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影像增强器将透过人体后已衰减的未造影图像的X线信号增强,再用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对增强后的图像作一系列扫描。扫描本身就是把整个图像按一定的矩阵分成许多小方块,即象素。所得到的各种不同的信息经模/数(A/D)转换成不同值的数字信号,然后存储起来。再把造影图像的数字信息与未造影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所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经数/模(D/A)转制成各种不同的灰度等级,在监视器上构成图像。由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被消除,仅留下含有造影剂的血管影像。二、DSA成像原理(一)DSA成像原理DSA的减影程序:①摄制普通片;②制备mask片,或称蒙片;③摄制血管造影片;④把mask片与血管造影片重叠一起翻印成减影片。①与③为同部位同条件曝光。所谓mask片就是与普通平片的图像完全相同,而密度正好相反(计算机将图像信号反转)的图像。DSA的减影程序:①摄制普通片;②制备mask片,或称蒙片三、DSA的减影方式
(一)时间减影
时间减影是DSA的常用方式,在注入的造影剂进入兴趣区之前,将一帧或多帧图像作mask像储存起来,并与时间顺序出现的含有造影剂的充盈像一一地进行相减。这样,两帧问相同的影像部分被消除了,而造影剂通过血管引起高密度的部分被突出地显示出来。因造影像和mask像两者获得的时间先后不同,故称时间减影。三、DSA的减影方式
(一)时间减影(二)能量减影
能量减影也称双能减影,边缘减影。即进行兴趣区血管造影时,同时用两个不同的管电压,如70kV和130kV取得两帧图,作为减影对进行减影,由于两帧图像是利用两种不同的能量摄制的,所以称为能量减影。临床较少应用。(二)能量减影
能量减影也称双能减影,边缘减影。即进行兴(三)混合减影
1981年Bordy提出了这种技术,基于时间与能量两种物理变量,先作能量减影再作时间减影。混合减影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消除软组织,后消除骨组织,最后仅留下血管像。混合减影要求在同一焦点上发生两种高压,或在同一X线管中具有高压和低压两个焦点。所以,混合减影对设备及X线球管负载的要求都较高。临床较少应用。(三)混合减影
1981年Bordy提出了这种技术,基于四、DSA的成像方式根据将造影剂注入动脉或静脉而分为动脉DSA(intrarterial
DSA,IADSA)和静脉DSA(intravenousDSA,IVDSA)两种。由于IADSA血管成像清楚,造影剂用量少,所以应用多。四、DSA的成像方式根据将造影剂注入动脉或静脉而分为动脉DSIADSA的操作是将导管插入动脉后,经导管注入肝素3000~5000u,行全身低肝素化,以防止导管凝血。将导管尖插入欲查动脉开口,导管尾端接压力注射器,快速注入造影剂。注入造影剂前将IITV影屏对准检查部位。于造影前及整个造影过程中,以每秒1~3帧或更多的帧频,摄像7~10秒。经操作台处理即可得减影的血管图像。IADSA的操作是将导管插入动脉后,经导管注入肝素3000~IVDSA可经导管或针剌静脉,向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再进行减影处理。IVDSA可经导管或针剌静脉,向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再进行减影第二节DSA的临床应用第二节DSA的临床应用目前,IDASA对动脉的显示已达到或超过常规选择性动脉造影的水平,应用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对直径200μ以下的小血管及小病变,IADSA也能很好显示。而观察较大动脉,已可不作选择性插管。所用造影剂浓度低,剂量少。还可实时观察血流的动态图像,作为功能检查手段。DSA可行数字化信息储存。目前,IDASA对动脉的显示已达到或超过常规选择性动脉造影的
IVDSA经周围静脉注入造影剂,即可获得动脉造影,操作方便,但检查区的大血管同时显影,互相重迭,造影剂用量较多,故临床应用少,不过在动脉播管困难或不适于作IADSA时可以采用。IVDSA经周围静脉注入造影剂,即可获得动脉造影,操作方便DSA有助于心、大血管的检查。对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发育异常和检查肺动脉可用IVDSA。DSA对显示冠状动脉亦较好。DSA有助于心、大血管的检查。对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IADSA对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均较清楚,可用于诊断颈段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内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动脉闭塞以及颅内及颅内肿瘤的供血动脉和肿瘤染色等。IADSA对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均较清楚,可用于诊断颈段动脉狭对腹主动脉及其大分支以及肢体大血管的检查,DSA也很有帮助.
DSA技术发展很快,现已达到三维立体实时成像,更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对腹主动脉及其大分支以及肢体大血管的检查,DSA也很有帮助.各个系统DSA的应用各个系统DSA的应用头颈部DSA头颈部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颈动脉及其分支和椎动脉狭窄或阻塞,临床上有缺血症状。(2)颅内出血性疾病。常为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性病变。(3)颅内占位性病变。明确肿瘤的形态、范围和供血并进一步作定性诊断。一、适应证与禁忌证2.禁忌证(1)过敏;(2)重的心、肝、肾疾患;(3)严重的血管硬化;(4)高热、急性炎症;(5)穿刺部位感染。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的选择对比剂为40%~60%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碘含量的非离子型对比剂,颈总动脉造影,总量10~14ml,流速6~7ml/s;颈内动脉对比剂用量6~8ml,流速3~4ml/s;椎动脉对比剂用量6~8ml,流速3~4ml/s;颈外动脉对比剂用量4~6ml,流速2~3ml/s二、造影参数的选择对比剂为40%~60%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原理与临床应用课件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颈内动脉造影常规体位是标准的正侧位(见图35)。透视矫正体位时,正位为两岩骨对称位于眼眶内下2/3,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必要时倾斜X线球管。对于动脉瘤等某些病变,可加照15°~30°的斜位,以显示动脉瘤的根部。左前斜60°~65°位可使主动脉弓、颈动脉及椎动脉清晰显示且彼此分离;70°左或右后斜位,可使颈内与颈外动脉起始部分离;30°斜位可较好分辨颈内动脉虹吸部。椎动脉造影常规位是标准的侧位,汤氏位及华氏位。透视下矫正体位,汤氏位时增强器向头端倾斜30°~50°,两岩骨位于两眼眶的上缘,可见枕骨大孔;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8°后前斜位可使上矢状窦与中线静脉系统分离;25°左或右前斜位可显示乙状窦与颈静脉球。DSA的成像方式:常规脉冲方式,2~3帧/s,曝光至静脉窦显示为止。不配合易动者可选用超脉冲方式,25帧/s。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颈部DSA颈部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颈面部的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闭塞等的诊断与介入治疗。(2)颈面部肿瘤性病变:了解肿块的性质、范围、形态、大小,供血与引流,为外科手术提供依据;恶性肿瘤的术前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和易于剥离。(3)颈面部出血性病变:如外伤出血、动脉瘤与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肿瘤侵犯出血等的介入治疗。一、适应证与禁忌证2.禁忌证(1)碘过敏;(2)严重的心、肝、肾疾患;(3)严重的血管硬化;(4)急性炎症、高热;(5)穿刺部位感染。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颈总动脉造影总量20~25ml/次,注射流率15~20ml/s,浓度40%~60%的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碘含量的非离子型造影剂。颈外动脉造影剂总量10~15ml/次,注射流率6~8ml/s,浓度40%~60%的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碘含量的非离子造影剂。超选择性的上颌动脉、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等造影剂总量6~10ml/次,注射流率3~6ml/s,浓度为40%~60%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碘含量的非离子型造影剂。栓塞后复查造影时造影剂用量2~5ml/次,注射流率2~3ml/s。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颈总动脉摄标准正位和侧位后,取左、右前斜位15°~30°。颈外动脉造影取正位和侧位,根据颈外动脉分支的解剖走向加摄不同角度的左或右前斜位,或头足、足头位,以完全显示病变而无重叠现象。采用DSA脉冲方式成像,每秒2~3帧,曝光至静脉期显示。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胸部DSA胸部DSA一、肺部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肺动脉造影适用于肺的某些先天性和血管性病变,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等。将造影导管尖端置于肺动脉干或右心室流出道内进行造影,此法适于两肺多发病变,如肺静脉扩张、肺动静脉瘘、肺动脉瘤、肺动脉干及其分支狭窄、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及白塞病等。将造影导管尖端放置在左、右肺动脉或叶、段落动脉内行选择或超选择性造影,适于显示微细病变、观察病变与肺动脉的关系,如微小动静脉瘘、血管异常、肺栓塞、肺癌等。一、肺部DSA支气管动脉造影适用于:①咯血的定位诊断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②肺癌的诊断和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③肺内孤立球形病变的鉴别诊断;④疑支气管动静脉发育畸形或动脉瘤;⑤先天性缺血型紫绀型心脏病的术前,了解肺内侧支血管发育和分布;⑥肺动脉血栓形成,了解肺内侧支循环建立以决定治疗方案。支气管动脉造影适用于:①咯血的定位诊断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2.禁忌证(1)患者已是恶液质;(2)心肺、肝、肾功能衰竭者;(3)碘过敏或严重出血倾向者;(4)甲亢、高热及急性炎症者;(5)穿刺部位感染;(6)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或精神状态不健全者。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肺动脉造影因心脏的运动可选用超脉冲方式采集,每秒25帧,曝光采像至静脉回流左房。造影剂浓度60%复方泛影葡胺或相应浓度的非离子造影剂。肺动脉主干注药时,造影剂用量30~40ml/次,流率15~20ml/s,注射压力181~272kg(400~600磅);一侧肺动脉选择性造影时,造影剂用量每次20~30ml/次,流率10~15ml/s。严重肺动脉高压者造影剂量和流率酌减。支气管动脉造影可选用脉冲方式采集,屏气曝光,每秒6帧,直至显示实质期。造影剂用非离子型的碘必乐或优维显。用量5~10ml,流率2~3ml/s,或手推造影剂行DSA采集。(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肺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侧位影像,肺栓塞者加斜位。支气管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位影像,必要时加摄侧位或斜位。(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二、胸部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乳腺癌的介入治疗;胸背部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2.禁忌证(1)碘过敏;(2)严重心肝肾疾患;(3)严重出血倾向;(4)穿刺局部感染;(5)高热等。二、胸部DSA(二)造影参数选择造影剂的浓度40%或200mg/ml。锁骨下动脉造影的造影剂量每次12~15ml,注射流率6~8ml/s,压限68kg(150磅);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及腋动脉的分支。造影剂量6~8ml/次,注射流率2~3ml/s,压限68kg(150磅)。曝光时间直至兴趣区实质期满意显示。(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胸廓内动脉常规正位即可,必要时加照15°~30°的斜位。造影选用DSA的脉冲方式成像,采像帧率2帧/s,注射延迟,即先曝光采集图像后注射造影剂,mask的采集时间1~2s。对于胸部呼吸运动不易控制者,可选用DSA的超脉冲方式成像,或DCM减影方式成像,以免影像模糊。(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三、上腔静脉系统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主要用于上腔静脉血栓形成、纵隔肿瘤压迫或侵蚀等上腔静脉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也用于上腔静脉变异和肺血管畸形、纵隔慢性炎症粘连及手术后上腔静脉回流障碍的诊断;以及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上肢和头颈部肿胀而排除上腔静脉阻塞的鉴别诊断,上腔静脉膜性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等。2.禁忌证基本上同肺部的DSA。2.三、上腔静脉系统DSA2.(二)造影参数选择造影剂的浓度50%~60%,静脉注射针穿刺造影时,造影剂每次量20~30ml,注射流速2~3ml/s,曝光采像至上腔静脉及侧支循环显影满意,插管法造影时,造影剂每次量15~25ml,注射流率8~10ml/s,曝光采像至上腔静脉和侧支循环显影满意。(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上腔静脉成像常规取正位,为了多方位观察上腔静脉阻塞的情况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可采集或侧位或斜位图像,便于确切诊断及介入治疗。采集图像程序可采用DSA的脉冲方式,静脉针穿刺法可选用每秒1帧的采像帧率,静脉插管法可选用每秒2~4帧的采像帧率。两种方法均可采用注射延迟,即先曝光采集图像后注射造影剂,Mask采集时间2s。(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四.冠状动脉DSA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冠心病或心肌缺血的诊断,某些不典型胸痛或非特异性心电图变化。(2)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或验证治疗效果。(3)冠状动脉疾患介入治疗前。(4)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5)冠状动脉其他畸形或病变。(6)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有胸痛,准备做瓣膜置换者。(7)复杂的先心病,如大动脉转位、动脉单干等,术前了解冠脉解剖变异和分布,避免术中误伤。(8)重反复发作心绞痛、内科治疗效果不满意,心电图提示梗死前型。(9)急性心肌梗死6h内需考虑作冠脉内溶栓治疗者。(10)冠脉搭桥术后随访。四.冠状动脉DSA(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2.禁忌证(1)碘剂、麻醉剂过敏。(2)穿刺局部感染,全身高热。(3)心肌梗死急性期,此时心肌应激性增高,造影容易发生严重心律紊乱和室颤。(4)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功能不良。(5)严重心律紊乱。(6)低血钾状态,造影可诱发室颤。(7)精神病患者。2.禁忌证(二)造影参数选择对比剂选用非离子型优维显或碘必乐。左室造影,对比剂的量为40~45ml/次,流速20~25ml/s,曝光采集成像至左心室对比剂流空为止;左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的量为每次8~10ml,手推注入,2s内连续注射完毕,曝光采集成像至冠状静脉回流;右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为6~8ml,1~2s内连续注射完,曝光采集成像至冠状静脉回流。(二)造影参数选择(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左心室温造影,通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