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例10教案_第1页
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例10教案_第2页
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例10教案_第3页
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例10教案_第4页
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例10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例10教案

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例10教案教材第39页例10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3.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学重、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在前面,同学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出PPT2,学生在稿纸上计算。)2、交流汇报(学生举手回答。PPT3)二、新知教学1、你能四舍五入法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PPT5)。2、学生在稿纸上独立解答。3、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0.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PPT6、7、8、93、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PPT10①先独立在稿纸上计算。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PPT11、124、师小结:PPT13、14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PPT15、16、17(根据时间确定)四、课堂小结: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小结概括一下。(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补充。五、课外作业:P40页8、9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时分秒的认识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至6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点难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教具准备:钟表课件、主题图、实物钟表。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引出秒的概念。1、出示第59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就来认识秒。二、学习新知:1、出示课本60页的情境图。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小明和妈妈来到钟表店,这里都有什么样的表?(电子表、手表、钟表和秒表。)2、课件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面上发现什么?(我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还有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还有一些小格。师说明:同学们说得很正确,钟表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3、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用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的动作。请同学仔细观察。4、请同学谈谈对1秒钟有什么感受。5、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课件中的表,老师演示秒针走一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也在走,分针走一格是1分,所以1分=60秒。)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1分=60秒。6、出示有秒针的实物钟表,和同学们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请同学们谈感受。(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也过得很快)7、出示课本61页做一做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你亲自实践一下,这段时间可以做些什么,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的同学。三、巩固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大约每天睡9()穿衣服大约需要20()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2、了解一下自己小组同学的50米跑的成绩,并记录下来。四、课堂作业:1、填一填。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1分钟写()个字。2、填空: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从1数到30用了()秒。1分=()秒,120秒=()分3、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五、请同学们在课外查找有关时间的名言。六、课堂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教学反思:这节除了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外,有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学生会提问了,提对课堂有关的问题了,其中一个:1秒钟能干什么?学生的花样很多,问题也五花八门,我就此自然延伸到学习时间的教育上,要争分夺秒!随时随刻一秒钟就会从你身边溜走,要抓住它,那就要好好珍惜!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课本第62例1、例2及练习十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2、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3、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重点难点:1、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2、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钟表。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口答:1、钟面上有()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个小格.2、时钟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走一圈是()分.3、1时=()分1分=()秒二学习新知1、学习例1.(1)出示例1:(2)老师提问;谁知道2时等于多少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因为1时是60分,所以2时是60加60,也就是120分.所以2时是120分.)老师板书:2时=120分(3)练习:3分=()秒,你是怎样想的?(1分是60秒,3分就是60加点60再加60,也就是180秒,所以3分等于180秒)2、学习例2。(1)出示例2:引导学生观察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几点离家,几点到校?(小明7:30离校,7:45到校。)(2)提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你是怎样算的?独立完成后与小组同学交流。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每大格是5分,所以一共是15分;也可以这样想:45减30,也就是15分。)三、巩固练习:1、3时=()分,4分=()秒2、小红来到商店门前,商店还没有开门,她看到营业时间牌上写着早9:00开门,晚8:00开门,她又看看自己的手表,心想:“现在才8:40,到开门的时间我还要等多久呢?”师问:你能帮助小红计算一下,还要等多久呢?用钟表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从8:40到9:00要经过多长时间。四、课堂作业:1、练习十四第2题。2、练习十四第4题。3、练习十四第5题。4、练习十四第3题。五、思维训练:1、体育课上跑400米,小强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小力比小强多用了多少秒?2、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他每天早晨要在7:35分到学校,应该在几时几分前从家出发?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用2分28秒,小刚用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时间换算和简单的时间经过的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和很好地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教学反思: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教师要勇于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场所。第三课时时、分、秒的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64至6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会正确地换算。2、能正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重点难点: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1分=()秒2时=()分2、上午第一节课()时()分开始,一节课是()分。3、张小琴跑60米的成绩是9()。4、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5、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二、巩固提高:1、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1)上午第一节课用了40分。(2)下午2:10同学们在上第一节课。(3)我最晚7:00起床,学校要求7:40到校,我最晚7:30从家出发,那么7:00起床到7:30这段时间我可以锻炼一下身体,大约用15分钟,再洗漱和吃早饭大约用15分钟。(4)不能提出许多问题,如:A、中午11:30同学们正在做什么?B、下午第二节课结束到放学大约间隔多少时间?C、中间休息多少时间?三、课堂作业:1、4时=()分3分=()秒5时=()分8分=()秒2、在()里填上“>、<或=”。48秒()1分1秒()60分1时()60秒1时()55分3分()3秒2分()120秒3、吃一顿饭大约要用15()。四、思维训练:1、时针与分针重合在一起时是()时整,时针与分针组成一条线时是()时整,时针与分针成直角时是()时整。2、小强开始做作业,从镜子里看到钟面(该钟面只有刻度没有数字)是6:15,做完作业后,再看桌上的钟正好也是6:15,这是怎么回事?他做作业花了多少时间?五、课堂小结:我们今天练习了简单的时间换算和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时间不等人,只要你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生活就会有意义。教学反思:细节决定成败,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来教学是值得我思考的!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六、采摘节——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60页信息窗1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现在是什么季节?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成熟了呢?这一切都在等着我们来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采摘节上逛一逛吧!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和应用练习【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教科书第84-85页例1、课后“练一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制作和运用复式统计表【教学难点】对数据的分析。【教学准备】多媟体、剪刀、双面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单式统计表,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生:单式统计表。师:古筝兴趣小组合计多少人?生:指名回答。师:葫芦丝小组女生有多少人?生:指名回答。师:笛子小组男生有多少人?生:指名回答。师:小提琴兴趣小组男生多少人?生:指名回答。师:四个小组哪个小组男生人数最多?哪个小组总人数最多?生:指名回答。二、分组合作,制作表格,探索新知1、制作表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把每一位同学手中的四张单式统计表放到一起尝试合成一张表解决问题,并引出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开始分组合作制作复式统计表。温馨提示:拼一拼、改一改,把四张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比一比谁做成的统计表更简洁。小组作品展示,指名板演,并适当分享设计想法,教师适当鼓励和点评。2、发现缺少项目,完善表格教师展示电子版表格,引导学生发现表格缺少的项目,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善表格。即完善“总计”、“表头”、“标题”、“日期”。3、学习读表师:这四个兴趣小组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女生呢?这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从复式统计表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生:指名回答。师:给与鼓励。4、感受复式统计表优点师:展示四张单式统计表和一张复式统计表对比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并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三、课堂练习1、填写表格师:出示书本例题:青云小学五年级组织了四个乐器兴趣小组,和四张单式统计表,引导学生独自完成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数据填写,并给与适当评价。2、练习读表师:参加哪种乐器的人数最多?生:指名回答。师:男生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女生呢?生:指名回答。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开放性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生:指名回答,同时指名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3、对比表格师:出示学生自己制作的复式统计表和学习单上的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发现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生:第一张表格的组别是竖着放的,第二张表格的组别师横着放的。生:第一张表格的性别是横着放的,第二张表格的性别是竖着放的。师:那你们觉得这个对于表格的数据有影响吗?生:一起回复“没有影响”。【实际应用展示】师:其实复式统计表在我们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请欣赏,这个是:“......”。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教案教案教师:冉秋光内容:解方程教学内容:解方程教材第57~~5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的解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具学具:天平,砝码,玉米粒。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2,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100=250(√)×=150(√)150+100=250(×)×+100>250(×)方程里面都含有未知数,同学们想知道它们的值吗?(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这些未知数——解方程。课题板书:解方程二,新授课1,利用实验引出方程:×+100=250.(1),先在天平的右盘放上总质量为250克的砝码;(2),再在天平的左盘放上质量为100克的砝码;(3),向天平的左盘中慢慢地加入玉米粒,直到天平平衡为止。问:天平平衡说明什么?(左右两个盘里物体的质量相等)怎用方程表示它?(×+100=250)板书:×+100=2502,探索解方程:×+100=250将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一个100克的砝码,天平仍就平衡板书:解:×+100-100=250-100×=1503,给出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概念。150就是方程×+100=250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这个过程就叫做解方程。板书:注: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书写格式:(1),等号要对齐;(2),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或加上)一个数的过程要写出来。4,检验。述:我们刚刚得到的150是不是方程×+100=250的解呢,我们还需要再检验一下。(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板书:检验:方程的左边=100+150=250=右边所以,X=150是原方程的解。5,小结。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三,练习解下列方程并检验。X+3.2=4.6X—1.8=4解X+3.2-3.2=4.6-3.2解X-1.8+1.8=4+1.8X=1.4X=5.8检验检验方程左边=1.4+3.2方程的左边=5.8-1.8=4.6=4所以,X=1.4是原方程的解所以,X=5.8是原方程的解四,作业教材第63页第五题(解方程并检验)五,板书设计解方程注:X+100=250复习解X+100-100=250-100X=150书写检验:练习格式方程的左边=100=150=250=右边小结:所以,X=150是原方程的解作业

第二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方程教案2课题:解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页例1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4)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三)教学重、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2课时(五)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复习铺垫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生:(100+X)克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学生独立解决。(课件演示)师:什么是“方程的解”?生1:“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1[设计意图: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2.探究新知,理解归纳(1)教学例1。师:要是老师出一个方程,你会求这个方程的解吗?生:会。师:请自学第5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学生独立学习例1的有关内容,设计意图: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师:四人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师:(出示例1)左边有X个,右边有3个,一共用9个。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生:X+3=9(板书:X+3=9)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课件显示天平)师:球在天平不好摆,老师在天平上用方块来代替它。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方块,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生:X+3-3=9-3(板书:X+3-3=9-3)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生:X=6(板书:X=6)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2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生:验算。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板书:验算:方程的左边=6+3=9方程的右边=9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所以,X=6是方程的解。)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设计的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2)练习师:现在老师看看同学们对于解方程掌握得怎么样。(出示课件)观图提出问题,学生独立解决。解决方法(一)14.14-0.64=13.5(米)解决方法(二)列方程解解:设警戒水位为x米。x+0.64=14.14x+0.64-0.64=14.14-0.64x=13.15答:警戒水位是13.5米。(课件演示)智慧屋(出示课件)学生独立解决。[设计意图:游戏练习形式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及时有效地巩固强化概念。]3(3)小结:解含有加法方程的步骤。(口述过程)3.拓展延伸。(1)解方程X一2=15(课件显示)师:看来,解加法方程同学们掌握得很好,老师得提高一点难度,敢挑战吗?生:敢。师:谁愿意读读这个方程?[学生都争着读这个方程,可激烈了]师:这是一个含有减法的方程,你能根据解加法方程的步骤,尝试完成。(指名XXX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单行纸完成)[学生试着解方程并进行口头验算](2)集体交流、评价、明确方法。师:XXX同学做对了吗?生:对。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加2?生: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2,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由板演XXX同学面向大家回答)4.提炼升华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和减法的方程的步骤?生:解方程的步骤:a)先写“解:”。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c)求出X的值。d)验算。5.全课小结,评价深化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2、以小组为单位自评或互评课堂表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3、对老师的表现进行评价。4[设计意图: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去想去说,去回味知识掌握过程的舞台,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总结失败原因,发扬成功经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板书设计]解方程例1:书本图X+3=9验算:解:X+3-3=9-3方程左边=6+3=9X=6方程右边=9方程左边=方程右边所以,X=6是方程的解。X-2=15解:X-2+2=15+2X=175

第三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计划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单元计划单元名称:简易方程单元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单元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单元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单元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单元教学用具:课件、投影、自制教具、杆秤等。单元课时划分:用字母表示数2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积数量关系1课时方程的意义1课时解方程(一)1课时解方程(二)1课时稍复杂的方程(一)1课时稍复杂的方程(二)1课时稍复杂的方程(三)1课时练习十二1课时整理复习2课时量一量找规律1课时机动3课时检测及反馈4课时总计:20课时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2、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简易方程的复习分为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1.重视等式性质的再理解,提高学生解方程的能力。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是教材在代数知识上的最大改革。本学期是学生首次正式地接触代数知识,这些代数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相关的代数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与以往的教材中用四则混合运算中各部分关系来解方程的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复习时要结合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2.重视学习方法的积累,提高自主归纳整理的能力。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这部分知识,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并能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未知量,列出方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练习卡学生准备课堂练习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简易方程)师:同学们请打开教材看一看第五单元的内容,这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小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将总结写在黑板上)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哪些内容最容易出错?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后汇报。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回顾,形成知识网络,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回顾知识,巩固提高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完成教材113页3题(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生汇报集体订正。(2)填空。①图书角原来有x本书,被同学借走10本后还剩()本。②小芳今年y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6倍,妈妈今年()岁。③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小组内交流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师:用字母表示数,简写时应该注意什么?(3)判断。①a×b×8可以简写成ab8。()②a的平方等于2个a相加。()③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的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和写法等。2.复习方程。(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2)判断。①4+x>9是方程。()②方程一定是等式。()③x+5=4×5是方程。()④x=4是方程2x-3=5的解。()(3)完成教材113页3题(2)。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借助等式的性质理解解方程的原理,提高解方程的效率。3.解决问题。(1)完成教材113页3题(3)。①学生审题后同桌交流等量关系式。②根据等量关系式让学生列方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③说一说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是什么。(2)解方程。10.2-5x=2.23(x+5)=245.6x-3.8=1.82×1.5+6x=33600÷(15-x)=200x÷6-2.5=1.1(3)列方程解决问题。①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9人上车,现在车上有21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②小明是5月份出生的,他今年年龄的3倍加上7正好是5月份的总天数。小明今年多少岁?③学校买回来3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90元,足球每个22元,篮球每个多少元?④学校买10套桌椅共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⑤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且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⑥油桶里有一些油,用去20千克,用去的比剩下的油的4倍还多2千克,油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设计意图: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并鼓励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解题策略。小学数学,教学

第五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第四单元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每空1分共8分)。1、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千米。2、小明有a张邮票,比小华少3张,小华有邮票()张。3、如果每千克苹果的单价是a元,买b千克,要()元。4、五(1)班有学生a人,今天请假3人,今天出勤()人。5、柳树a棵,比杨树多50棵,杨树()棵。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