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515生物竞赛汇总-完整版PPT_第1页
2022届515生物竞赛汇总-完整版PPT_第2页
2022届515生物竞赛汇总-完整版PPT_第3页
2022届515生物竞赛汇总-完整版PPT_第4页
2022届515生物竞赛汇总-完整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五界分类系统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营养方式分为: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1动物分类的知识一、分类依据以动物形态上或解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二、分类等级

界:Kingdon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23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无脊椎动物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头索动物亚门尾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界无脊椎动物4眼虫衣藻(绿藻)变形虫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形成中胚层扁形动物首次出现肌肉组织形成,皮肤肌肉囊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

梯形神经系统原始的消化腔→

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涡虫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再生:指生物体的一部分被截除或被破坏后重新恢复长成的一种生理现象。生理性再生:指生物体在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再生。补偿性再生:指因损伤而引起的再生多数经卵裂后发育为牟勒式幼虫

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体表有纤毛有皮膜有微毛肠道发达简单无吸盘或口钩无有有生活方式自由生活寄生生活(生活史中有自由生活阶段)寄生生活(生活史中无自由生活阶段)扁形动物门分类代表动物─涡虫体长10~15mm,身体扁平柔软由口、咽和肠道组成,因无肛门,仍属于不完全消化系统。

循环和呼吸无专门的循环和呼吸系统依靠表皮的渗透和扩散进行皮肤呼吸。由实质组织中的液体运送、扩散新陈代谢产物。生殖:无性生殖:横二分裂有性生殖: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排泄系统身体两侧各有一条弯曲而分支的原肾管型排泄系统原肾是由焰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原肾管型排泄系统的特点:只有排泄孔一个对外开口典型的梯形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眼点:一对,由黑色素和视觉细胞构成,不能成像,只能感光。避强光,趋弱光耳突:一对,富有感觉细胞,能感受味觉和嗅觉一对脑神经节向后伸出两条粗大的腹神经索,中间有许多横神经相连。←耳突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终寄主:人和牲畜

中间寄主:钉螺

重要的寄生虫1.2日本吸血

华支睾吸虫:猪绦虫体长2-4m,由700-1000个节片组成

原腔动物又称为假体腔动物或者线形动物共同特征——假体腔——假体腔动物;同时,又具有发育完美的消化管,体表被角质层,排泄器管属原肾管系统,雌雄异体。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胚胎发育中囊胚腔遗留到成体形成的——假体腔的结构假体腔内充满液体或具有间充质细胞的胶状物;腔内的液体和物质出现简单的流动循环;出现完全消化道(口、肛门):消化道进一步出现分工,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可以固定地由肛门排出体外,不必再返回到口吐出,消化能力得到加强;神经系统比扁形动物集中。危害:人肠内有蛔虫寄生,除吸收养分外,危害并不严重。数量多时(根据报道曾有一人肠内有蛔虫1448条),可造成肠道阻塞。成虫有迁移习性,可侵入胆管、胆囊、肝、胃等,引起不同症状,造成危害。国内有人发现,胆结石核心部分51.8%有蛔虫皮或虫卵。幼虫可损伤肺、气管等,并可在脑、脊髓、眼球、肾等器官中停留,造成严重病状。代表动物——人蛔虫

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之一,感染率高,尤其是儿童。雌雄性鉴别:雌虫:粗长;雄虫:细短、尾呈钩状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和肛门,具发达的肌肉质咽,但肠壁无肌肉层。为管中套管结构。构造简单,为一直管,口——咽——肠——直肠——肛门(雄虫为泄殖孔)无循环系统和特殊的呼吸系统。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轮形动物门

体长0.5-3mm。头部都有轮盘身体前端腹面口周围的纤毛区及环绕头区的纤毛环组成的纤毛器。轮盘具有运动和取食的功能。身体其它部位无纤毛。轮形动物-类群

环节动物门

1、同律分节、疣足;2、发达的真体腔;3、闭管式循环系统;4、后肾排泄系统;5、链状神经系统;6、生殖系统代表动物——环毛蚓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索形成,构成索式神经系统。感官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一种看法认为:环节动物是介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的动物类群。本门动物约9000种,常见有沙蚕、蚯蚓、水蛭等。身体两侧对称,具有3个胚层;身体出现原始分节除头部外,各体节基本相同;同时体壁向外延伸成扁平状的疣足和刚毛;一些内部器官(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也依体节重复排列;腹部神经系统为链状,每体节有一神经节;雌雄同体或异体,间接发育的种类都有担轮幼虫期。分布范围:海洋、淡水、土壤(甚至陆地);生活方式:自由游泳一般头部明显,有眼、触手等感觉器官穴居头部、感觉器官均不发达。爬行、寄生感觉器官发达(多毛类):有眼(感光)、化学感受器、平衡囊等。陆生种类的感觉器官一般不发达,主要是体表的感觉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土壤中的蚯蚓对土壤的形成、肥力有重要作用:以植物残体、其它有机物为食;穴居使下层土壤被翻到表层,形成疏松的土壤表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提高蓄积雨水的能力。使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增加5-10倍。加速土壤中有机物的进一步分解;增加了土壤肥力——蚯蚓数量=土壤地肥力水平!环节动物-体腔发达的真体腔

真体腔又称次生体腔从动物的系统发生上看,真体腔的出现比假体腔(原体腔)晚。环节动物的真体腔发生在原肠形成后,由端细胞法形成裂体腔,中胚层在体壁与肠壁之间形成了宽阔的空腔,而且腔壁上包围有源于中胚层的体腔膜,体腔内充满体腔液。闭管式循环系统

囊胚腔逐渐被真体腔所取代,囊胚腔的残余部分便形成了相互连接的血管网——闭管式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枝血管组成,出现了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分化。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

);血液循环有一定方向,流速较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环节动物的闭管式循环系统出现与次生体腔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呼吸色素:最原始种类缺乏;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血液呈红色)、血绿蛋白、蚯蚓血红蛋白。有的种类同时具有1或2种,对底栖动物十分必要。闭管式循环系统的意义:可以更有效、迅速地完成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输送。环节动物-后肾排泄系统后肾排泄系统

多数为后肾管。来源于外胚层。是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体壁小肾管)每体节1对或多对:其结构为:肾口:开口在体腔内,多细胞的纤毛漏斗。排泄管:布满血管。肾孔(排泄孔):穿过节间膜,开口在下一节的体壁。机能上的分工:

喇叭口收集体腔液内的代谢废物;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也在血管网处进入肾管,并重吸收某些盐离子、水分。隔膜、咽小肾管开口于肠道内。功能: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水分。链状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1对脑神经节,也称咽上神经节——围咽神经环(连接脑和咽下神经节)——1对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组成。腹神经索在每个体节有一对神经节,成为贯穿全身的链状神经系统。各神经节有神经(2-5条侧神经)支配相应部位。形成了中枢、交感、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索中一般有5条巨大神经纤维:冲动传导速度=数倍、十几倍。因此。身体的任何部位受到刺激,巨大神经纤维的传导可引起所有体节同时收缩使虫体迅速逃避。意义:神经系统进一步集中,致使动物反应迅速,动作协调。生殖系统绝大多数雌雄异体,有性生殖:生殖细胞体腔上皮发生;生殖管起源于体腔膜向外突出的体腔管。海洋中的生活种类都有担轮幼虫期。蚯蚓-内部解剖环节动物门的分类系统多毛纲寡毛纲蛭纲头部明显不明显不明显运动疣足刚毛无刚毛和疣足生殖无生殖环带雌雄异体有生殖环带雌雄同体有生殖环带雌雄同体发育担轮幼虫直接发育直接发育习性海洋生活大多陆生多淡水暂时性体外寄生软体动物门

身体两侧对称,具有3个胚层和真体腔;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膜4个部分,通常有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的贝壳;排泄系统后肾型,出现了循环系统、呼吸器官;间接发育的软体动物具有担轮幼虫期内脏团一般位于足的背面,消化、生殖等内脏器官都在内脏团里。外套膜身体背侧皮肤延伸形成的薄膜,一般包被内脏团、鳃甚至足。外套腔(mantlecavity)

外套膜与内脏团、鳃、足之间的空隙。很多软体动物的排泄孔、生殖孔、呼吸、肛门甚至口都在外套腔内,所以软体动物的排泄、生殖、呼吸等生理活动均与外套腔内的水流有关。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分部、齿舌结构图体制和分部身体柔软,软体部分为头部、足部和内脏团。背侧皮肤褶襞向下延伸成为外套膜,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石灰质贝壳,覆盖在身体最外面。

头部位于身体前端,具摄食和感觉器官,主要为眼、触角。发达程度的差异:底栖或附着生活的类群——头部不发达或退化消失,如石鳖、角贝、河蚌等;活动的类群——头部发达并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如蜗牛、乌贼等。石鳖蜗牛头部比较外套膜通常分三层:外层和内层为表皮细胞层,中间层为肥厚的结缔组织。外套膜结构图陆生种类外套膜富有血管,有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头足类的外套膜成囊状,富含肌肉,其收缩时能挤压外套腔中的水从漏斗射出,藉水流反作用力而前进。软体动物-贝壳外形结构图)纤毛滤食蛤类的胃和晶杆结构肛门通常位于外套腔出水口附近,双壳纲的在身体后端;腹足纲动物在发育早期由于经过身体扭转,使肛门移至前方;头足纲的多位于外套膜形成的内漏斗。软体动物食性复杂肉食性、植食性、滤食和沉积取食头足纲肛门成内漏斗呼吸器官

软体动物靠鳃、外套膜或外套膜形成的“肺”呼吸。鳃外套腔中体壁的突起,里面有血液流动。水流通过外套膜内壁和鳃丝上面的纤毛打动,从外界按一定方向流经鳃,与鳃内血液方向相反,从而有效地进行气体交换。单板纲、多板纲鳃的数目较多,腹足纲的前鳃类(很多螺类:鲍、园田螺、东风螺等)鳃与身体一样也是不对称的,后鳃类(泥螺、海兔、海牛等)则原有的本鳃消失,皮肤形成了一些形态各异的次生性鳃。“肺”陆生或淡水种类(椎实螺、大蜗牛、蛞蝓kuoyu)无鳃,以外套膜形成的“肺”进行呼吸。循环系统

软体动物是真体腔动物,但其体腔不如环节动物那样发达,而是退缩局限于围心腔、生殖腔和排泄器官的内腔。初生体腔与次生体腔同时出现,存在于身体各器官组织之间。这些组织间隙充满的不是体腔液而是血液,故名血窦或血腔,因此,循环系统是开管式的:血液从心耳进入心室,由动脉流入组织间不规则的血窦,再从血窦回到心耳——开管式循环。开管式循环血液携带氧气和输送营养的效率不如闭管式循环高,因此开管式循环不能满足快速运动种类的需要,在软体动物门中头足类的循环系统是闭管式的,体腔也发达得多,以适应它们在水中快速捕食和躲避敌害。排泄器官

由中胚层和外胚层共同发生形成的,有2个开口:一个开口在体腔内,另一个开口于体表。肾脏基本上是一管状的构造,一端以肾口(内肾孔),开口于围心腔(即真体腔),另一端以肾孔(外肾孔)开口于外套腔。肾口具纤毛,可以收集体腔中的代谢产物。肾口之后是肾脏的腺体部分,其中有很多血管,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肾脏,最后经肾脏的膨大部分——膀胱,由肾孔排出体外。围心腔腺位于围心腔内,是围心腔表皮分化形成的分支状腺体,也有排泄的功能。神经系统

典型的软体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脏神经节,神经节间由2条神经索连接。脑神经节发出神经连接头部的感觉器官;足神经节发出神经通向足部;侧神经节发出神经通向外套膜和鳃;脏神经节发出神经连接消化道和内脏。头足类神经系统发达,神经节多集中在食道周围形成脑,并有一个中胚层分化的软骨匣包围,这在无脊椎动物中是唯一的——对快速运动适应。乌贼-神经系统结构图生殖系统和发育

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但异体受精。腹足类和头足类还有雌雄异形现象。生殖系统包括一对生殖腺、输送管和生殖孔,但在腹足类中有一些种类没有生殖导管,生殖细胞由肾管排到外套腔。生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等多种形式。卵生受精、胚胎和幼体发育均在体外水中进行。但也有一些种类,雄体排出的精子被雌体吸入,在雌体的鳃腔或输卵管中受精,在鳃腔中发育,鳃腔成了“育儿室”,发育成为独立生活的幼虫才离开母体,此称幼生型。头足类和部分腹足类需经过交尾,雄体有交接突起,交尾时将精子送入雌体,精卵多在外套腔中受精。乌贼交配图(具性内竞争)章鱼交配图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目前记录的现存的软体动物大约有11.5万种,此外还发现了3.5万种化石,

——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2大类群。根据身体构造的不同,将软体动物分为7个纲:无板纲、多板纲、单板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软体动物分纲图-演化、相对丰度单板纲种类(活体长度3mm-3cm)多板纲

全部海洋生活;头部不明显;身体扁平,卵圆形,背面有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大多体长2-12cm;足块状,雌雄异体。一般以齿舌刮取礁石上的海藻为食,发育过程仅有担轮幼虫期。现存600多种,化石350种。潮间带常见的各种石鳖。软体动物-多板纲-石鳖瓣鳃纲

身体侧扁、左右对称,体表具2片贝壳,故又名“双壳纲”;头部退化以至消失,又名“无头类”;足部发达呈斧状,又称“斧足类”软体动物-掘足纲种类图前鳃亚纲

海洋、淡水、陆生。通常具外壳,壳常有厣板,侧脏神经索交叉成“8”字形;本鳃简单,位于心室的前方。如鲍、马蹄螺、笠贝、骨螺、钉螺、圆田螺、东风螺等。后鳃亚纲全部海洋生活。一般侧脏神经索不交叉为“8”字形;贝壳与外套膜通常不发达,亦有全缺者;多数本鳃消失,出现次生性皮肤鳃。如泥螺、海兔、石磺海牛等。肺螺亚纲多栖于陆地或淡水。有壳或消失;无鳃,以肺呼吸(右侧外套膜内壁在壳内形成“肺”);头部发达,触角1一2对,眼生于触角基部(基眼类)或生于后触角顶端(柄眼类)。如椎实螺、大蜗牛等。软体动物-腹足纲-肺螺亚纲-蜗牛(柄眼类)四鳃亚纲

鳃和心耳、肾脏均2对(各4个),外壳螺旋形、分室。触腕数目多,无墨囊。现生的仅鹦鹉螺二鳃亚纲鳃、心耳、肾脏均1对(各2个),内壳或无壳。触腕8个或10个,具墨囊。如乌贼具10个腕,内壳为“海螵蛸”;章鱼只8个腕,内壳退化。软体动物-头足纲-章鱼外形图节肢动物门

和取食的功能形态的分化伴随着机能的分工头部具感觉和取食的功能

胸部主要为运动的机能

腹部是代谢及生殖中心

主要特征

1、异律分节、附肢;2、外骨骼、肌肉;3、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4、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5、消化与取食;6、神经系统、感官;7、生殖、发育呼吸器官为水生有鳃和书鳃,陆生有书肺和气管;排泄器官为后肾型的腺体(如基节腺、绿腺、颚腺等)和马式管。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门.外骨骼、肌肉

包被节肢动物身体的角质膜,就是外骨骼。其特征是坚硬厚实而发达。外骨骼分为3层:节肢动物-外骨骼组成蛋白质+脂类;陆生种类还含蜡质——有效防止水分散失——很多节肢动物能在极为干旱的地区生存的主要原因混合体腔

混合体腔中胚层的一部分分化成肌肉、部分内部器官系统;中胚层的另一部分成为背部的循环系统+血管的腔壁。——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空腔=真体腔的一部分+囊胚腔=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

血液运行途径:节肢动物的血液由心脏经动脉进入血腔,直接浸润着组织和器官,血腔中的血液由心孔流回心脏开放式循环系统的意义:由于血液在血管和血腔中运行,血压较低,可避免因断肢等的大量失血而死亡。消化与取食前肠、中肠、后肠前肠、后肠外胚层向内凹陷而成,基本结构与体表相同,几丁质+齿+刚毛,蜕皮。前肠:取食、食物的机械研磨、贮存、初步消化。若消化酶进入前肠,亦可进行化学消化。中肠:分泌消化酶——消化+吸收;一些种类常形成盲囊、腺体等——加强消化、吸收后肠重吸收一些离子+水分.以及粪便的暂时贮存场所。口器:不同的取食方式及食物类型,有相应的取食口器,如蝗虫为咀嚼式、蚊类为刺吸式、蝶蛾为虹吸式。排泄器官

1.低等或结构简单的种类没有专门的排泄器官,其代谢产物通过蜕皮时排出.2.与后肾同源的腺体结构甲壳类——绿腺(触角腺)、颚腺蛛形纲——基节腺代谢产物:氨3、马氏管由内胚层或外胚层形成的单层细胞的盲管,由中肠或后肠演化而来,开口于中后肠交界处,另一端游离在血腔中,收集血腔中的废物,进入后肠回收水分、排出残渣。这是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几条——几百条节肢动物-排泄器官神经系统、感官神经系统与环节动物类似——链状结构,神经节相对集中。显然和体节的组合有关。头部3对神经节愈合为脑,更趋集中。前脑视觉、行为调节的神经中心;中脑触觉的神经中心。蜘蛛等(没有触角)没有中脑的分化。后脑发出神经支配口器和消化道。

脑是节肢动物的感觉和统一协调活动的主要神经中枢生殖、发育

一般都是雌雄异体、异形。生殖腺来自体腔囊,生殖导管来自体腔管,某些附肢改变成外生殖器。

生殖腺——残存的体腔;生殖管——体腔管;外生殖器——一些附肢特化形成。水生种类——多为体外受精;陆生种类——都是体内受精。蛛形纲——卵生(例外:蝎目——卵胎生);昆虫纲:一般为卵生(蚜虫等少数——卵胎生);一些种类能行孤雌生殖。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卵不必受精就能发育为新个体。胚后发育差异很大,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间接发育的种类有不同阶段的发育期和不同形式的幼体和蛹期。甲壳纲-类群甲壳纲海洋或淡水生活,极少数潮湿陆地生活;身体:头胸部、腹部;头胸部13对附肢:2对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8对为颚足和步足;腹部附肢或有或无;呼吸器官鳃;排泄器官颚腺、绿腺。约35000余种如各种虾、蟹、水蚤、剑水蚤等。蛛形纲绝大多数陆生;身体分:头胸部、腹部。无触角;头胸部6对附肢:呼吸器官同时存在书肺、气管系统;排泄系统同时存在基节腺、马氏管。约60000余种,仅次于昆虫纲,如各种蜘蛛、蝎子、蜱螨等。蛛形纲-代表动物原气管纲又称有爪纲生活于潮湿的地方;身体表面没有明显分节,只有环纹;附肢、体内的后肾按节排列;气管呼吸,具血腔。约70种,如栉蚕。多足纲潮湿陆地;身体:头部、躯干部;附肢:头部3-4对。1st触角,1对大颚。1-2对小颚;躯干部基本1对足/体节(马陆:每2个体节愈合而步足保留——2对足/体节);呼吸器官气管;排泄器官马氏管。约10500种。主要为蜈蚣,马陆等。昆虫纲

广泛分布于陆地、淡水、海岸。身体头、胸、腹;头部:1对触角;口器多种分化:咀嚼式口器、嚼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胸部:3个体节;1对足/体节;2对翅(高等种类);腹部:附肢退化,仅幼体具腹部附肢;呼吸器官气管;排泄器官马氏管。呼吸系统

气体交换主要由气管系统来完成。昆虫的气管系统远比蜘蛛、蜈蚣发达和完善。节肢动物各纲比较(一)

甲壳纲蛛形纲

肢口纲

有爪纲

多足纲

昆虫纲躯体分部通常分头胸部和腹部

分头胸部和腹部

分头胸部、腹部和一尾剑

分头部和躯干部

分头部和躯干部(或有不明显的胸部)

分头、胸和腹3部

触角2对无无1对1对1对口器

大颚1对,小颚2对,颚足数对螯肢、脚须各1对螯肢、脚须各1对颚、口瓣大颚1对,小颚1-2对大颚1对,小颚2对足通常每节1对头胸部4对

头胸部4对每节1对每节1-2对胸部3对棘皮动物门进化地位

棘皮动物为辐射型卵裂;具有内骨骼——中胚层起源的钙化骨片形成;内陷法形成原肠胚,肠腔法形成中胚层、真体腔;原胚孔——成体肛门,口——于原肠孔相对的一端形成——最原始的后口动物。棘皮动物与此前讲述的无脊椎动物不同:它的卵裂、早期胚胎发育、中胚层的产生、体腔的形成、以及骨骼由中胚层产生等,都与脊索动物有相同的地方,而不同于无脊椎动物。从成体口的形成和肛门的形成看,棘皮动物也同于脊椎动物——棘皮动物、脊椎动物都属于后口动物——普遍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具有相同的祖先。生物学特征

棘皮动物成体——五辐射对称,幼体——两侧对称;身体表面具有棘、刺,突出体表之外;一部分体腔——水管系统、血系统、围血系统;神经系统——没有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外部形态

多数种类成体——

五辐射对称,但它们的幼体——

两侧对称,故成体的五辐对称是次生性的。海盘车身体=体盘+腕;体盘口面(较平,中央有口)+反口面(略凸,中央有肛门)腕:一般5条,从体盘伸出;腹面中央有1条步带沟,其中具2~4排管足,管足末端有吸盘;腕的顶端靠下有眼点。腕之间——间步带区;反口面间步带区具1个多孔的筛板。棘皮动物-外部形态体壁、骨骼1、体壁表皮层角质层(薄)+单纤毛柱状上皮真皮层结缔组织+肌肉层体腔膜位于肌肉层内部——其它无脊椎动物体壁都没有真皮层棘皮动物-体壁、骨骼2、骨骼棘皮动物的内骨骼由许多钙质骨片组成;骨片上有小孔;骨片位于体壁的结缔组织内。骨片可以形成棘、叉棘、刺等——突出于体表之外——体表粗糙不平:得名于此。不同形式的棘——防卫、清除体表沉积物等;表皮+体腔上皮(向外凸起——皮鳃)都具纤毛——打动水流、体腔液:气体交换。水管系统

相对封闭的管装系统——运动功能

组成:筛板、石管、环水管、管足、吸盘、坛囊。管足的外壁为纤毛上皮,与内壁的体腔上皮之间有肌肉层。水管系统的内壁是体腔上皮,里面充满液体:水管系统内的液体与海水等渗;运动时——液压系统——使管足可以伸缩——管足末端的吸盘可以借液压产生的真空吸附在物体上。水管的其它部分共同起着控制、协调系统内水流的作用。实验证明:水管系统内的液体不与外界交换。血系统、围血系统

棘皮动物没有专门的循环器官,但有特殊的血系统+围血系统。棘皮动物发达的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靠体腔上皮细胞的纤毛打动,体腔液完成营养物质的输送。血系统:包括一套与水管系统相应的管道:血系统内有液体,轴窦、背囊(筛板附近)均有搏动能力。围血系统围绕在血系统之外的一套窦隙,为体腔的一部分。棘皮动物血系统、围血系统-图示肉食性、植食性海蛇尾:小动物、海底沉积物为食,以较为活动的腕送入口中,或腕上的刺和管足送入口中。海胆纲:具由复杂的骨片组成的咀嚼器,上面的齿——取食岩石上的海藻。海胆的食谱兼具小动物、植物。海参:沉积取食、悬浮取食。消化道后端具呼吸树——分枝很多,呼吸作用。海百合:悬浮取食——管足上的纤毛将粘着的食物颗粒逐渐送入口中。神经系统

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的,没有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棘皮动物整个表皮中有大量感觉神经细胞:除司触觉外,还能够对光、化学刺激作出反应。生殖、发育

棘皮动物大多是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除外)。受精卵为辐射卵裂——内陷法形成原肠——肠腔法形成中胚层、3对体腔囊——原肠胚时的胚孔最终发育成成体的肛门,成体的口在原肠孔相对的另一端形成。棘皮动物的幼虫期是两侧对称——变态后形成辐射对称的幼虫:棘皮动物的五辐射对称是次生性的。棘皮动物门的分类棘皮动物全部是海洋底栖生活,浅海——深海(数千米),现存6000多种,化石种类则多达20000多种。有柄亚门附着或固着生活,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时期具固着用的柄。海百合纲+许多化石种类海百合纲最原始的棘皮动物,以柄固着生活(海百合),或无柄营自由生活(海羽星)。五个腕的基部多分枝——身体看似杯状——但口面、反口面均在同一个面。现存630余种。游走亚门

自由生活,生活史无固着生活的柄。1、海星纲身体星型,中央盘和5个(或5的倍数)腕之间的界限与海蛇尾相比不明显,腕的口面有步带沟,步带沟中具2-4排足。2、海蛇尾纲腕细长,与中央盘的界限非常明显,没有步带沟,管足没有坛囊和吸盘。筛板位于口面。本纲为棘皮动物中最大的一类——现存约2000种,分布极广。3、海胆纲5个腕向反口面愈合——呈圆球、扁圆形的骨骼包住身体。体表长有可以活动的刺。现存约900种。4、海参纲身体沿口面和反口面延长——成为长圆柱状,无腕,并以步带区和间步带区附着。口、肛门分别在身体的两端,出现次生性的两侧对称。骨片小而分散,无互相关连的骨板——故体表没有棘、叉棘口——一圈管足形成的触手所包围。现存约1100余种。棘皮动物-类群文昌鱼横切面文昌鱼内部结构圆口纲可根据口的构造、鳃囊数目等特征而分为二目。七鳃鳗目,具吸附型口漏斗和角质齿;头部具1对眼,鼻孔位于两眼之间稍前方。背鳍发达。鳃囊7对。由于具有7对外鳃孔和1对眼,故俗称为八目鳗。卵小,幼体期长,发育经变态。海、淡水均产均,我国的七鳃鳗都分布在东北地区,包括有东北七鳃鳗、瑞氏七鳃鳗和日本七鳃鳗。鱼纲

主要特征鱼类是最低等的有颌、变温脊椎动物,并适应水生生活而发展出许多特有的结构。表现在:出现了能咬合的上下颌。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偶鳍)。骨骼为软骨或硬骨。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主要支持结构。头骨更加完整,脑和感觉器官更发达。

由于局限于水生环境,鱼类在进化上也有局限性,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缺少颈部,因此头不能灵活转动。体形多为流线型,体被骨质鳞片或盾鳞;体表富黏液;具侧线。以鳃为呼吸器官。血液循环为单循环。以鳔或脂肪调节身体比重获得水的浮力;靠躯干分节的肌节的波浪式收缩传递和尾部的摆动获得向前的推进力;有良好的调节体内渗透压的机制。鱼类是成功地适应了水生生活的低等有颌脊椎动物,地球的70%以上的咸水和淡水江河湖海中生活着22000多种鱼类,超过了其他所有脊椎动物数量的总和。绝大多数鱼类为流线型或纺锤型,以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可快速而持久地游泳。由于水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种体形: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鳗形。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体形如箱型、比目鱼、海马、海龙等。外形分部身体分为头、躯干、尾3部分。水中运动器官—鳍分类按结构:可分为骨质鳍条也叫鳞质鳍条和角质鳍条两类。按着生位置及功能

奇鳍,为不成对的鳍:包括背鳍、臀鳍、尾鳍。偶鳍,为成对的鳍:包括胸鳍、腹鳍。硬骨鱼的偶鳍呈垂直位,而软骨鱼的偶鳍呈水平位。软骨鱼为歪尾型,而硬骨鱼为正尾型。鳍式

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载叫鳍式,在鱼类分类学上使用最为普遍。一般记载方式是取用各鳍的拉丁名第一字母代表鳍的类别,如“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V”代表腹鳍,“P”代表胸鳍,“C”代表尾鳍。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软条的数目,棘或软条的数目范围以“一”表示,棘与软条相连时用“一”表示,分离时以“,”隔开。例如:鲤鱼:D.III—IV—17—22;A.III—5—6;P.I—15一16;V.II—8—9

鲈鱼:D.XII,I—13;A.III—7—8;P.15一18;V.I一5

以上两个鳍式表明:鲤鱼一个背鳍,3至4根硬棘和17至22根软条;臀鳍3根硬棘和5至6根软条,胸鳍1根硬棘和15至16根软条,腹鳍2根硬棘和8至9根软条。鲈鱼则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由12根硬棘组成,无软条,第二背鳍包含1根硬棘和13根软条。皮肤及衍生物皮肤表皮和真皮均为多层细胞,且皮肤与肌肉紧密相接,皮下组织极少。表皮内具有大量单细胞粘液腺,分泌粘液使体表粘滑。真皮鳞是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根据形状的不同,分为三种:1盾鳞2硬鳞3骨鳞侧线及侧线鳞侧线是低等水生脊椎动物(包括水生两栖类)特有的感觉器官,由感受机械刺激的神经丘器官和感受电刺激的壶腹器官组成。它们分布在头和躯干的表面,由侧线神经支配。侧线对于鱼类的取食、避敌和求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侧线鳞:有侧线器官穿孔的鳞片,叫做侧线鳞。侧线鳞的数目以及侧线上鳞(由背鳍起点的基部至侧线这一段距离上的鳞片)和侧线下鳞(由臀鳍起点的基部至侧线这一段距离上的鳞片)的数目,通常都用鳞式来表示,是鱼类分类方面需要记载的数据之一。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目(侧线上鳞数目/侧线下鳞数目)例如鲤鱼的鳞式为34~38(5/8)。这就是说:鲤鱼的侧线鳞为34~38片,侧线上鳞为5片,侧线下鳞为8片。骨骼系统鱼类具有由典型的椎骨组成的脊柱、完整的头骨、带骨、附肢骨。鱼类的头骨由比较容易区分的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鱼类的咽颅由一对颌弓、一对舌弓、五对鳃弓共同组成。鱼类脊柱的分化程度很低,只有两种,即体椎与尾椎。体椎附有肋骨,尾椎特具血管弧,以此容易把二者区别开来。附肢骨骼可分为奇鳍骨骼与偶鳍骨骼两部分

肌肉系统

鱼类主要的肌肉是躯干部分节的肌节,由水平生骨隔分为轴上肌和轴下肌。鱼的肌节呈锥形漏斗状,彼此套叠,在鱼体的横切面上呈现一系列同心圆状。作为附肢的偶鳍背腹两面均有肌肉附着在鳍骨上,背面为伸肌,腹面为屈肌,其收缩可使鳍依附躯体做整体运动,即上提、外展和下降、内收。鱼类中有些种类具有发电器官,能放电以进行防御或攻击。呼吸系统鱼类的呼吸器官是外胚层形成的鳃。软骨鱼类的鳃比较原始:鳃裂直接开口于体外,鳃隔发达。硬骨鱼类的鳃裂,不直接开口于体表而在外侧另有鳃盖保护,鳃隔已退化。软骨鱼类的鳃瓣是由上皮折叠形成栅板状附着在鳃间隔上,硬骨鱼类的鳃丝直接着生在鳃弓上。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气体交换面积大。鳃的总面积为体表面积的10—60倍。壁薄,使氧气进入血液的距离缩短。血液和水流之间仅有1—3㎏um的间隔。鳃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鳃中的逆流循环,即血流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使得缺氧血中低含氧量与水中高含氧量产生经常性的不平衡,促使气体的充分交换。入鳃的血液为缺氧血,出鳃的血液为多氧血,与一般器官的情况相反。鱼类的鳃使鱼类将水中80%的氧摄人体内。但也有一些鱼类除了用鳃呼吸之外,还能用身体的其他部分来进行“气呼吸”。这些帮助呼吸的构造,总称为辅助呼吸器官,例如鳗鲡、鲇鱼、弹涂鱼等,能行皮肤呼吸,泥鳅等能行肠呼吸(吞气入肠),黄鳝等能行口咽腔表皮呼吸,乌鱼、攀鲈、胡子鲇等能行特有的褶鳃呼吸,肺鱼、雀鳝等能行鳔呼吸。血液循环鱼类的血液循环为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为单循环)。心脏

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动脉圆锥(或动脉球)组成。动脉圆锥是心室的延伸,可主动收缩,为软骨鱼类所具有;动脉球是腹大动脉基部的膨大,无收缩能力,为硬骨鱼类所具有。鱼类血液循环主要特点心脏小,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弱,血流的速度慢。心脏位置较其他脊椎动物的心脏更向前移。心脏中的血是缺氧血,血行属于单循环。排泄系统和渗透压的调节排泄器官为肾脏。包括肾脏、输尿管和膀胱。肾脏还对调节体内渗透压起着重要作用。.消化系统出现上、下颌。出现真正的牙齿。牙齿由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以及髓腔构成,与软骨鱼类的盾鳞同源。出现食道与胃、肠的分化。消化腺。软骨鱼类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脏,尤以肝脏发达。除消化功能外,还有调节自身比重的作用。大多数硬骨鱼类的肝脏和胰脏组织混在一起称肝胰脏。内分泌后鳃腺(在食道腹壁和静脉窦之间的细胞群),有类似甲状腺的作用。肾上腺:相当于高等动物肾上腺皮质部的称为肾间组织,相当于髓质部的才是一般所指的鱼类的肾上腺,脊髓的末端有一个小球形的构造,经研究属于神经分泌系统并且和脑垂体有某些相似的地万,特称为尾垂体。尾垂体的分泌物可能与渗透压的调节,浮力的控制,鳔内某些生化反应有一定的关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明显分为5部分,即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其中软骨鱼类的大脑较硬骨鱼类发达,脑顶部已出现神经物质。脑神经10对。感觉器官嗅觉发达,有1对外鼻孔与1对嗅囊相连。鲨鱼的嗅觉尤为发达,可在海水中嗅出稀释到百万分之一浓度的血液。听觉听觉器官仅有内耳。体表不见耳痕。内耳由3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状囊组成,主要是平衡觉。硬骨鱼内耳中有听斑,能感受音响;有耳石,能调节平衡。视觉鱼眼具有脊椎动物眼的基本模式,即3套膜(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和1套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软骨鱼类的晶体较靠后,适于远视;硬骨鱼类晶体靠前,适于近视。大多数鱼类由于水生而无眼睑。因此鱼眼经常张开,不能关闭。这也是和它们的水生生活有关系的。鱼类没有泪腺。侧线器官鱼类的侧线器官是它们适应水生生活的一种重要感觉装置(水生的两栖动物也具有)。这种装置一般认为能察知低频率的振动,所以可以判断水波的动态、水流的方向、周围生物的活动情况以及游泳途中的固定障碍物(如河岸、礁石)等等。生殖器官结构软骨鱼类雄鱼的输精管由中肾管转变而来,雌鱼的输卵管则由一部分前肾管形成。硬骨鱼类不利用肾管而是利用腹膜所围成的管道来充作生殖腺的输导管。这样的输导管在雌体中直接与卵巢连接,成熟的卵细胞不经过体腔就进入输卵管。这种现象在其它脊椎动物是没有的。生殖行为和生殖方式生殖行为大多数鱼类都是雌雄异体。但也有些种类表现出两性异形。在雌雄同体的鱼中,鲔属的许多种为永久性的雌雄同体,而且能自体受精。黄鳝的生殖腺,从胚胎到成体都是卵巢,只能产卵。产卵过后,卵巢逐渐转化为精巢,育成精子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称为性逆转。生殖方式在生殖方式上,软骨鱼类较硬骨鱼类进化。软骨鱼类为体内受精,受精卵的发育有3种方式。一是卵生(体外发育,如虎头鲨),二是卵胎生(卵滞留在子宫内靠自身卵黄发育完全后产出,如棘鲨,三是假胎生(卵在子宫内靠自身的卵黄发育,但发育后期,卵黄囊与母体子宫壁相连形成卵黄囊胎盘,由母体供给后期营养,如星鲨)。软骨鱼类对后代有较好的保护,产卵量少但后代成活率较高。硬骨鱼类绝大部分为体外受精和发育,雌鱼产卵时雄鱼在一旁同时排精。雌鱼产卵量大,但成活率低。多数硬骨鱼产卵受精后就各自分离。但有少数鱼类交配前有筑巢习性,并对受精卵和幼鱼加以保护,甚至将受精卵含在口中、鳃腔中或身体上的特化囊袋中进行孵化。鱼纲现存的种类约有24,000种,全球水域中几乎都有分布,是脊椎动物亚门中种数最多的一个纲。根据骨骼的性质,这两万多种鱼类可以大别为两个系,即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软骨鱼系全世界约为800种。分为2个亚纲。骨骼终生为软骨;体被盾鳞;鼻孔和口腹位,肠中有螺旋瓣;鳃隔发达,鳃裂一般五对,鳃裂直接开口在体外,无鳔;体内受精,雄体有鳍脚,生殖方式包括卵生、卵胎生和假胎生(“卵胎生”);尾属歪尾型。板鳃亚纲

因鳃瓣不是丝状而是折叠成栅板状贴在鳃间隔上而得名。口横裂于腹面,鳃裂开口体外。鲨目:体呈长纺锤形,鳃裂位于体侧,例如各种鲨鱼。鳐目:体扁平,胸鳍发达与头侧相连成“体盘”。全头亚纲上颌与脑颅愈合并由此而得名。齿愈合成齿板。体表光滑无鳞。无泄殖腔,以泄殖孔与肛门通体外。如黑线银鲛。硬骨鱼系

骨骼一般为硬骨,体被硬鳞、圆鳞或栉鳞,鳃裂外有骨质鳃盖骨保护。鼻孔和口多为端位。多数具鳔。大多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少数为卵胎生。正尾型。分为3个亚纲。总鳍亚纲:具鳃、鳔(或肺)和内鼻孔。体表覆以整列鳞(最原始的鳞片),具螺旋瓣肠。偶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其中骨骼的排列类似陆生四足类。现存1种,即矛尾鱼。肺鱼亚纲:淡水鱼,与总鳍鱼亲缘关系密切。具鳃、鳔(肺)和内鼻孔,大部分骨骼为软骨,肺鱼类和总鳍鱼类又被共称为肉鳍鱼亚纲或内鼻鱼亚纲。辐鳍亚纲:是现代鱼类中种类最多的一个亚纲,占现代鱼类总数的90%以上。体被骨质圆鳞、栉鳞或无鳞。骨骼的骨化程度高。无内鼻孔,无泄殖腔,以肛门和泄殖孔通体外。洄游:l

一些鱼类在其生命过程中的一定时期会沿一定路线进行集群的迁移活动,以寻求对某种生理活动的特殊要求,并避开不利的环境。这种迁移活动称为洄游。洄游分为3类:生殖洄游

从越冬或索饵场所向产卵地进行的迁移。如成熟的海生大麻哈鱼在生殖期进行溯河洄游,到达淡水的产卵地。而淡水的鳗鲡则降河洄游,从淡水游向深海进行产卵。鱼类识别洄游路线有自身的遗传因素,并靠识别沿途的水流气味、温度梯度、食物构成、地球磁场等综合因素来进行洄游。索饵洄游

为寻找食物而进行的洄游。越冬洄游为寻找适宜的越冬场所而进行的洄游。鱼类的起源和进化

化石记录显示,在泥盆纪已出现了鱼类的主要类群,但颌的出现和最早的鱼类可能要追溯至奥陶纪,可能由原始有头类在进化中的一支发展而来,一支向无颌类(甲胄鱼和圆口类)发展,另一支为有颌类即鱼类的祖先。泥盆纪的主要鱼类有:棘鱼类:是首批出现的有颌鱼类,可能出现在奥陶纪,最早的化石发现在大约4.5亿年前的地层中,繁盛于志留纪和泥盆纪,于3亿年前的石炭纪绝灭。体长仅有几厘米,具偶鳍、歪尾。由于具有骨质鳞片、部分骨化的骨骼和鳃盖而被普遍认为是现代硬骨鱼类的祖先。盾皮鱼类:大约3.95亿年前出现于泥盆纪早期的另一类有颌鱼类,灭于3.45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为典型的底栖鱼类。体小而扁平,体被盾甲,骨骼为软骨,上颌与头骨牢固愈合。具有成对鼻孔、偶鳍、歪尾,被认为是软骨鱼类的祖先。

在志留纪由原始有头类发展出一支具有上下颌的脊椎动物,即鱼类的祖先,进而产生出现生的适应水生的形形色色的鱼类。

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

两栖纲l是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处于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地位。l是硬骨鱼类中的古总鳍鱼类在泥盆纪晚期演化而来。l属于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初步完成了由水栖向陆栖的转变,各大系统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但仍不能脱离水环境而生活。l包括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3大类。主要特征变温。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并辅以皮肤呼吸。皮肤裸露,出现轻微角质化。具典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五指(趾)型四肢,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心脏的心房出现分隔,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出现中耳和在空气中传导声波的耳柱骨,具有犁鼻。原脑皮。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裸露但有轻微角质化的皮肤

皮肤较薄,由多层细胞组成的表皮和真皮组成。

皮肤表面失去了骨质鳞(最早的两栖类坚头类体表有骨质板,无足目的蚓螈真皮内还保留残余的骨质鳞片),其他保护结构还未出现,处于裸露状态。表皮和真皮中的色素细胞决定动物的体色,并可使体色随环境改变。不完善的肺呼吸及不完全的双循环的出现

由于肺呼吸的不完善,皮肤呼吸起着重要作用。皮肤湿润,皮下血管丰富。尤其是在冬季蛰眠期中,皮肤呼吸对生命继续起着重要作用。鳃呼吸是一些成体和所有幼体的呼吸器官。有的种类不仅有内鳃还有外鳃,如泥螈成体具有3对外鳃,其后有2对鳃裂,充分反映了两栖类的低等状态。不完全的双循环由于肺呼吸的出现,循环系统发生相应的显著变化,由1心房、1心室演变为2心房、1心室,静脉窦和动脉圆锥仍存在;循环路线由单循环演变为不完全双循环(即体循环和肺循环)。骨骼系统脊柱脊柱向四肢传递体重而进一步分化,首次出现了一块荐椎出现颈椎,使整个脊柱分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4部分。头骨头骨已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有了灵活转动的可能性:四肢骨典型的五趾(指)型四肢出现陆生种类的原始分节现象已被破坏产生了复杂的附肢肌

消化系统的分化较鱼类复杂两栖类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包括口、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即直肠)、泄殖腔、泄殖腔孔,以及消化腺组成。脑的5部分分化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但两栖类的大脑半球分化较鱼类明显,但神经物质开始向大脑顶部转移,顶壁出现一些零散的神经细胞,称为原脑皮。仍司嗅觉。由于传导声波、光波以及化学颗粒的介质由水变为空气,感觉器官发生深刻演变,但水生的幼体仍保留水生动物感觉器官的特点。

听觉

除内耳外,出现中耳,用于传导声波。中耳由中耳腔(即鼓室)、鼓膜和耳柱骨组成。耳柱骨是由鱼类舌弓上的舌颌骨演变而来。鼓膜位于皮肤表面,没有任何保护。内耳结构与鱼类相似,但出现了真正感音的部位球状囊。视觉已具有一系列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角膜凸出,晶体稍扁平,晶体距角膜较远,适于远视。具有泪腺,下眼睑可活动,以湿润眼球(眼睑是皮肤的皱褶,覆盖于眼球之前。眼睑有上下之分,两栖类只有下眼睑)。嗅觉出现陆生四足类的两个特化结构:出现内鼻孔,使鼻腔具嗅觉功能的同时也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出现犁鼻器,是鼻腔腹内侧的一对盲囊,能感知进入口腔的空气或物体的化学性质。侧线

水生的幼体均具有侧线,结构和功能与鱼类相似,变态后视生活环境而定,如终生水生的中国大鲵成体保留侧线神经丘,蛙和蟾蜍的成体侧线消失。排泄器官对陆生适应的不完善肾脏具一对肾脏(中肾),位于体腔后部,脊柱的两侧。在雌性,中肾管仅作输尿之用,在雄性,中肾管除输送尿液之外,还兼充输精管之用。膀胱膀胱在发生上属于泄殖腔膀胱,系由泄殖腔腹壁突出而成。输尿管与膀胱并不直接相通。膀胱一方面作为聍存尿液之用,一方面执行重吸收水分的功能。渗透压调节肾脏除了有泌尿的功能之外,还有调节体内水分,维持渗透压平衡的作用。肾脏中的肾小球滤过效率很高,具有很强的泌尿功能,可排出多余水分,每天排出的尿液约等于蛙体重的三分之一(人只有1/50),使体内的水分得以维持恒定。在陆地上时,膀胱重吸收水分的功能,对于水分的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雄性生殖系统结构雄蛙具有一对卵圆形的精巢,其形状及颜色因个体及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化;不具单独的输精管,中肾管兼作输尿和输精之用。雌性生殖系统结构卵巢形状和大小随季节而不同,在生殖时期,卵巢内因含大量黑色卵子而胀大,卵排出后即缩小成多褶皱的形状。输卵管一对,位于体腔之两侧。输卵管壁富含腺体,当卵子通过输卵管时即被腺体所分泌的胶状物质所包裹,再下行入子宫(uterus)内暂时聍存。等到交配时,始排出体外。

受精、胚胎发育和变态生殖期大约在4—5月间。行体外受精,受精一般在体外和水中进行。较鱼类进步之处是具有“抱对”

现象。“抱对”持续数小时,甚至多达数日之久,雌蛙在抱对的刺激下,随即排出聍存在子宫里的成熟卵子,与此同时,雄蛙也将精液排出,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抱对可刺激雌性排卵并提高受精率。其生学意义在于保证了卵子和精子的同时排出。排卵量大(可达5,000粒)。少数种类如无足目和少部分有尾类(如蚓螈,尾蟾)体内受精,雄性泄殖腔突出可将精于送入雌性体内。受精卵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孵化出结构与鱼类相似的蝌蚪(无四肢、鳃呼吸、单循环等)。在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开始变态(metamorphosis),各个系统进行深刻变化,由适应水生转变为初步适应陆生的成体阶段(具四肢、肺呼吸、不完全双循环)。蝌蚪成体

栖居类型水栖

水陆两栖运动器官及侧线

有侧线和膜质的尾鳍成对的附肢出现,尾消失;侧线消失

呼吸系统鳃呼吸

肺呼吸

循环系统一心房一心室、单循环;动脉弓4对(III、IV、V、VI);前后主静脉和一对侧腹静脉

二心房一心室、不完善的双循环;动脉弓3对(III、IV、VI);前后腔静脉代替了前后主静脉,腹静脉代替了侧腹静脉。消化系统消化管长而盘曲,植食性

消化管缩短,动食性

排泄系统前肾、前肾管

中肾、中肾管

全世界现存的两栖类动物约4300种,分为3个目,即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无足目又称蚓螈目或裸蛇目。因营地下穴居生活而鲜为人知,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蚯蚓。早期无足类具四肢但在穴居适应中失去,在两栖类中处于最原始的地位。体内受精。本目约有160多种,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森林中。我国仅有一种即版纳鱼螈。有尾目

具有长尾。体表裸露。隐鳃鲵科口大眼小,无眼睑,体侧具纵行肤褶。小鲵科

具活动眼睑,犁骨齿“U”形或排列成左右两短列,椎体双凹型,多数种类具颈褶,体侧具肋沟。蝾螈科

皮肤光滑或有疣瘰,肋沟不明显,指4趾5,椎体后凹型,具活动眼睑,犁骨齿呈“/\”。无尾目成体不具尾。体表裸露。头骨骨化不佳但边缘完整。椎体前凹或后凹型。具尾杆骨。胸骨发达。营两栖,跳跃生活。耳具鼓室及鼓膜。眼具可动眼睑。共18科,约2000种,广泛分布于全球。最典型的科有:盘舌蟾科,锄足蟾科,蟾蜍科,雨蛙科,蛙科,树蛙科,姬蛙科。东方铃蟾崇安鬓蟾哀牢髭蟾林蛙泽蛙黑斑蛙姬蛙

大树蛙姬蛙

两栖类的起源和进化总鳍鱼中已绝灭的扇鳍鱼类是四足类的祖先。泥盆纪时期气候干燥,水中周期性缺氧,这一类动物由于具有内鼻孔和肉状偶鳍而逐渐向陆地转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早期四足类即两栖类。目前研究和争论仍在继续。

相似于两栖类的特征

1)具五趾型的附肢。

2)具二个枕骨髁。

3)出现耳裂,借以支持陆生动物特有的鼓膜。

4)前、后关节突、肩带与头骨失去联系,适应陆栖。

5)鳃退化,肺发达

6)眼向背中移动。相似于古总鳍鱼类的特征

1)头骨全被膜性硬骨所覆盖,这些骨块的数目及排列方式与古总鳍鱼类十分相似。2)全身被有埋于皮内的鳞板,尤以腹面最发达。3)具前鳃盖骨和尾有鳍条的尾鳍4)迷齿适于捕食5)左右侧扁鱼石螈真正陆生的变温、羊膜动物——爬行纲一、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1、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被角质鳞或盾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骨骼比较坚硬,分化完备,出现了胸廓。

3、五趾型附肢进一步完善,适于陆地爬行

4、肺呼吸进一步完善,呼吸面积增长

5、二心房一心室,心室出现不定分隔

6、后肾执行排泄功能,尿以尿酸为主

7、对路上繁殖的适应,体内受精,雄性具交配器,产羊膜卵,含大量卵黄,具纤维质的石灰质的卵壳。防止卵内水分蒸发及机械性损伤二、爬行类对陆生的完善适应

1.基本保持水分的恒定

2.绝大多数种类能在陆上繁殖三、爬行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1.出现了羊膜卵

2.大脑皮层开始出现新脑皮羊膜卵羊膜动物的卵。受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羊膜和尿囊,羊膜围成一腔,腔中充满羊水,胚胎就在相对稳定、特殊的水环境中发育尿囊则收容胚胎在卵内排出的废物。卵外包有坚韧的卵膜,以保护胚胎发育。新脑皮从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由灰质构成的大脑皮层,叫做新脑皮。新脑皮具有分析、综合及发布信息的功能,并能联系嗅觉以外的一切感觉,是一个高级神经活动中枢。爬行动物的新脑皮仍处于萌芽阶段。外形

体分头、颈、躯干、尾和四肢;

体被角质鳞片,前后肢五指(趾),末端具爪,有活动的眼睑;鼓膜下陷于外耳道的深处;泄殖孔纵裂、横裂或圆形;尾细。

体形一般分蜥蜴型、蛇型、龟鳖型。

结构与功能皮肤皮肤干燥、皮肤腺不发达,表皮高度角质化;外被角质鳞。有利于防止水分散失。有些雄性蜥蜴具股腺,位于大腿基部内侧,与繁殖有关。角质鳞由表皮角质化形成,与鱼类骨质鳞的真皮起源不同。龟类具表皮形成的盾片和来源真皮的骨板。

蜕皮蜥蜴和蛇表皮具有双层角质层,其外层在定期蜕皮时脱落。蛇蜕皮完整脱落,而蜥蜴成片脱落。爬行动物真皮薄,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在真皮的上层,有发达的色素细胞,形成鲜艳的体色,具保护(避役)、警戒(鳄蜥)。

骨骼系统

大多由硬骨构成,骨化程度高,分化程度高,具很大灵活性。脊柱分区明显,躯干部有发达的肋骨和胸骨。高颅型,很多种类具有颞nie窝和眶间隔,具单一枕骨髁,具次生鳄。

蜥蜴和蛇颞窝演变

颞窝:眼眶后颞部膜性硬骨缩小或消失所形成的穿洞。颞窝的出现与咬肌的发达密切相关,咬肌收缩时其膨大的肌腹可自颞窝突出,加强了摄食和消化机能。分为:

无颞孔类:颅骨无颞孔及颞弓,如:龟、鳖目

上颞孔类:颅骨只有单个上颞孔,上颞弓由眶后骨和鳞骨构成(鱼龙类)

双颞孔类:颅骨两侧具有上、下颞孔,现存的蜥蜴、蛇、鳄等。

合颞孔类:颅骨一侧各有单个颞孔,被眶后骨、鳞骨、颧骨所围,眶后骨和鳞骨构成上颞弓(兽齿类)蜥蜴和蛇颞窝演变蜥蜴和蛇颞窝演变次生腭(次生硬腭):──羊膜动物所具有

它在颅骨的底部,由前颌骨、上颌骨的腭突(水平突出)和腭骨本身等突起构成的水平隔。硬腭出现将口腔和鼻腔分开,内鼻孔位置后移,呼吸和食物在咽头处交叉。颈椎:第一枚为寰椎,第二枚为枢椎(有齿突);腰椎:低等为双凹型,高等为前凹或后凹型;胸椎与胸骨共同组成胸廓(羊膜类特有),具肋骨;荐椎2枚;尾椎:数目随种而异断尾:有些蜥蜴的尾椎中有自残部位,即尾椎骨在形成过程中前、后两半部未愈合而特化的结构。当蜥尾遭受拉、压、挤等机械刺激时,附生在自残部位前、后的尾肌分别往不同方向作强烈的不协调收缩,导致在尾椎骨的某个自残部位处断裂,连同肌内和皮肤一起断下的现象。因自残部位的细胞始终保持着陆增殖分化能力,可再生。

带骨和肢骨

肩带:具锁间骨(十字形的上胸骨),在龟鳖类中转化为腹甲的内板。

腰带:髂骨与存椎联结;左右坐骨在腹中线联合,耻骨在腹中线联合。肌肉系统

肋间肌和皮肤肌是陆生动物所特有。皮肌:起自躯干肌、附肢肌或咽部肌肉止于皮肤,肋骨远端和中端具两对肋皮肌(下肋皮肌和上肋皮肌)。皮肌收缩可引起皮肤及其附属的鳞片产生活动。肋间肌:分外肋间肌和内肋间肌。能调节肋骨升降,控制胸腹腔的体积变化,协助腹壁肌肉完成呼吸运动。咬肌:始于颞部及上颌后部而止于下颌的颞肌和咬肌(为闭口肌),起止于舌弓及下颌骨腹面的二腹肌为开口肌。躯干肌:不发达,背部为最长肌,两侧具髂肋肌,腹肌。

附肢肌:肌肉粗大。消化系统

牙齿分侧生齿(着生在颌骨边缘的内侧)(低等种类)、端生齿(着生在颌骨的顶面)(蜥蜴、蛇)和槽生齿(着生在颌骨的齿槽内)(鳄类);龟鳖无齿而具角质鞘。齿无咀嚼功能,仅能防止食物滑脱。牙齿依形状的相同和相异可分为同型齿和异型齿。绝大多数爬行类的牙齿均呈一致的圆锥形,属于同型齿,某些古代爬行类,如兽齿目的一些种类,牙齿属于异型齿。毒蛇在其上颌的牙齿中,有数齿(一般是两个)变形成为具有沟(沟牙)或管(管牙)的毒牙,与毒腺相通。毒牙后面常有后备齿,当前面的毒牙失掉时,后备齿就递补上去。口腔腺发达,起湿润食物,有助于吞咽的作用。包括腭腺、唇腺、舌腺、舌下腺。毒蛇的毒腺是由上唇腺转化而来,而毒蜥的则是变态的舌下腺。

肌肉质舌发达,避役(变色龙)的舌几乎与身体等长,粘捕昆虫。蛇的舌尖分叉,具化学感受体。首次出现雏形盲肠,大肠和泄殖腔均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呼吸系统

由内鼻孔、气管、支气管(支气管是从爬行类才开始出现的!)和肺组成。呼吸方式:口咽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羊膜动物特有),外肋间肌收缩→提起肋骨→胸腔扩展→空气入肺;内肋间肌收缩→牵引肋骨下降→胸腔缩小→呼出气体。水栖龟鳖类以咽壁和突出在泄殖腔两侧的副膀胱(肛囊)为辅助呼吸器官。A.尖吻蝮的气管和肺左肺退化B.避役的肺及肺囊前部内壁蜂窝状,为呼吸部,后部内壁平滑,伸出气囊,为贮气部。循环系统

爬行动物的血液为不完全双循环心脏包括两心房、一心室,静脉窦不发达,一部分被并入右心房,动脉圆锥已退化消失。蜥蜴类、蛇类和龟鳖类由于心室腹壁出现空间隔,使心脏形成分隔不完全的四室,在心脏收缩时,室间隔可抵达心室背壁,在短时间内使心室隔开成左、右两半,因而多氧血和少氧血的分流循环比两栖类益趋完善。鳄类具有完整的室间隔,仅在左、右体动脉的基部留有一个沟通2个心室的潘氏孔。

排泄系统肾脏(后肾)紧贴于身体后半部的背壁,左右各一,其位置在鳄类和蛇类中并不完全对称,右肾较左肾稍前。肾脏内的肾单位数目远远多于两栖类,泌尿能力大为增强,通过专用导管输送尿液,在输精管或输卵管并口的前内侧进入泄殖腔.爬行动物除鳄类和蛇类外,泄殖腔的腹面均有膀胱,由胚胎期的尿囊基部扩大形成,故称尿囊膀胱。尿液中的含氮废物主要是尿酸和尿酸盐,比尿素难溶于水,沉淀成白色半固态物质。通过泄殖腔随粪便排出,而水分被输尿导管、大肠和膀胱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内,用于再产生尿和沉淀。对于干早地区生活的爬行动物减少体液丧失和保持肾内不致形成高于血浆的渗透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适应意义。

生殖系统卵巢一对,输卵管为牟勒氏管(两端开口);精巢一对,中肾形成付睾,泄殖腔腹面有1—2个盲囊状交接器。多为卵生,少数有卵胎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一)神经中枢向大脑转移,毛层出现灰质新脑皮,松果体发达,延脑出现弯曲。脑神经12对,第11对为运动神经,第12对为舌下神经。中脑仍然是神经中枢,也有少数神经转移到大脑,蛇、蜥蜴仅11对脑神经.(二)感觉器官

1、视觉:眼具上下眼睑和瞬膜,眼的调节不仅靠睫状肌,改变晶状体和视网膜间的距离,而且主要还靠改变晶状体的凸度来实现,锥状突:营养眼球。

2、听觉器官:似两栖类,但内耳的听小壶(瓶状囊)拉长,蜥蜴鼓膜下陷,出现了雏形的外耳道。蛇类中耳缺失,靠声波沿地面而传播,振动方骨再传递给听骨。

3、嗅觉器官:蛇,蜥蜴具犁鼻器,开口于口腔顶壁,内壁有嗅粘膜。

4、红外线感受器:敏感的热感受器,如腹蛇的颊窝,位于鼻孔和眼间,开口斜向前言,窝内充满线粒体,并有三叉神经未梢指分布,能感知外界辐射热很微弱的变化。现代爬行动物的分类全世界现代爬行动物约有6300多种,分为4个目。喙头目:是古老的类群,迄今只留下珍贵的“活化石”——新西兰产的楔齿蜥,它具有原始的骨骼特征,从外形上看可能是蜥蜴的祖先。龟鳖目:龟和鳖的身体包在骨质板形成的壳中,脊椎骨与肋骨均与骨质板愈合在一起。四肢的带骨位于壳内。颌缘的角质鞘代替齿。海龟的内脏系统相对原始。代表动物海龟。有鳞目:包括蜥蜴亚目和蛇亚目。体表均具鳞片(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颅骨的结构在每一个类群中表现出有特点的“孔”,且颅骨特化,使得能够吞咽很大的食物。蜥蜴类通常具有四肢,蛇类没有鼓室和鼓膜。代表动物包括普通蜥蜴和蝰蛇。鳄目:鳄类是目前仅存的初龙亚纲的动物。初龙亚纲曾经还包括恐龙、翼龙及其他生活在中生代、现已经绝灭的爬行动物。鳄目动物皮肤外覆盖着骨板,骨板外有角质鳞。肺比其他爬行动物中简单的囊要复杂。心室几乎完全被分隔开,成为更发达的四腔心脏。颅骨结构与“恐龙”一族和鸟类的颅骨相似。代表动物是扬子鳄。爬行动物的起源和适应辐射爬行类是从距今约3亿年前石炭纪的迷齿类两栖动物演化来的具羊膜卵的古代爬行类到中生代几乎遍布全球的各种生态环境,因而常称中生代为爬行动物时代。爬行类的适应辐射在三叠纪(紧接二叠纪)特别显著,与新的生态环境的出现是一致的。白垩纪末大约六千五百至八千万年以前也是大多数古爬行类(尤其是恐龙类)灭绝的时期。有关恐龙灭绝的解释有几种学说,主要的有:“太阳黑子爆发学说”、“地球板块的愈合”、“海平面的升降”、“地磁的逆转”等。

喙头目椎体两凹;方骨不活动,顶眼十分发达,易见到;肛孔横裂,喙头蜥即楔齿蜥是唯一的现在种类(活化石)。龟鳖目——龟鳖类(250种)身体在背甲和腹甲合成真皮性龟板的骨质壳内;颌无齿代以角质喙,方骨不活动;椎骨和肋骨与龟甲愈合;肛孔纵裂。有鳞目——蛇类(2,700种)、蜥蜴类(3,000种)和蚓蜥类(130种):皮肤被以表皮性角质鳞或甲,会蜕掉;齿固着于颔骨,方骨自由活动;背椎骨大都前凹;肛孔横裂。蜥蜴亚目

中小型爬行类,多具附肢。

壁虎科:夜行性,树栖

大壁虎、又称蛤蚧jie,指端具吸囊,分布云南、两广,药用强壮剂。铅山壁虎,山区,丘陵,夜间活动,有灯光的墙上,天花板。多疣壁虎,平原玻窗,捕食昆虫。避役科

树栖,眼大而突出,每眼可独立活动和调距。舌极发达,四肢适合握枝。皮肤有迅速变色的能力。分布于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石龙子科

体粗壮,具光滑鳞片

中国石龙子(四脚蛇),体棕色,两侧具红棕色纵纹。成体长65mm以上,生活丘陵地区草丛堤坝等。

蓝尾石龙子(蓝尾四脚蛇),背棕褐色,有5条浅黄色纵纹。尾部蓝色。生活于平原和山区。蜥蜴科

头顶有对称的大鳞片,腹鳞方形或矩形,纵横排列成行。四肢发达,有股窝或鼠蹊窝。尾长易断,也易再生。生活于林区草丛、草原、荒漠和平原地带。卵生或卵胎生。全世界约有140余种,广泛分布在欧、亚、非三洲,我国产20种。巨蜥科:

体型巨大,是蜥蜴目个体最大的类群。身体及四肢均甚粗壮,尾长而侧扁。头顶无对称的大鳞片,背面被粒状棱鳞,腹鳞方形,鳞下有真皮性骨板。舌细长,分叉,可缩人舌基的鞘内。侧生齿。尾无自残能力。本科仅1属30种左右,分布于非洲、大洋洲、亚洲南部及东南部。我国产圆鼻巨蜥,一般都在水域附近生活,陆栖,能在水中游泳,也可攀援上树觅食。肉食性。夏大雨季开始产卵,卵产在岸边的土穴内或树洞中,约15~30枚。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省。

蟒科

背鳞小而光滑,腹鳞大而宽阔。腰带骨退化,但仍留有股骨残余。泄殖孔两侧有一对角质爪状物,有成对的肺。卵生或卵胎生(沙蟒)。有的卵生种类具有孵卵行为,母蟒借肌肉节律性收缩能升高体温,有助于卵的孵化。主要以恒温动物为食,大多数种类发展了与这种食性相适应的热能感受器。本科约有6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蟒蛇游蛇科本科是蛇目中包括种类最多的类群,现存蛇类种数的2/3都属于这一科。头顶有对称大鳞片,腹鳞宽大。两颌都有牙齿,少数种类的上颌骨后端有2~4枚较大的沟牙。卵生或卵胎生。分布几遍全球,我国产140多种,常见的有:黄脊游蛇全长约0.5m。背面褐绿色,自额部沿脊梁至尾端有一条明显的浅黄色纵带。是黄河以北的优势种蛇类之一,往南可达长江下游各地,大多以蜥蜴和鼠类为食。

赤链蛇是常见的无毒蛇。背面黑色,有70余条红色横纹;头部鳞片黑色而鳞缘绯红,颅顶至项背有一人字形红纹;腹鳞浅黄无斑。以鱼、蛙、蟾蜍、蜥蜴、幼鸟和小鼠为食。分布于华北、东北和长江以南各地。

黑眉锦蛇全长达1.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