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三》教学设计通用十八篇篇1:《练习三》教学设计佚名教学目标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2.认识部首的意义,并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3.在括号里选择能和后面的名词相搭配的动词。4.练习修改不通顺的句子。5.熟记12条成语。6.读背古诗《竹里馆》。7.补充图意,再把几幅图连贯起来说一说。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l.审题。(1)指读题目。(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指导。(1)指名朗读题中的这段话。(2)学生思考并说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3)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到一行中的位置。(4)让学生说说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晨”、“碧”、“澈”、“粼”4个字。(“晨”和“碧”要把竖画缩短,写得上紧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横画缩短,把字写紧凑)3.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2)根据描红的情况,教师及时小结。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作业
,评点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加强练习。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要求。(2)让学生说一说做这道题的步骤。(先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2.指导。(1)分别观察最左边的四幅图,说一说这四幅图上分别画了什么。(提醒学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图意思重在用眼看)(2)仔细观察第二竖行的4个古文字,再和左边相应的图作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古文字是由图形演变而来的)(3)认读第三竖行中的4个部首,并与左边相应的古文字作比较,有什么发现?(部首是由古文字演变而来的)(4)联系左边的图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见”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关?(以“彳”作部首的字与人有关;以“子”作部首的字与小孩、后代有关;以“立”作部首的字与立、直有关;以“见”作部首的字与眼看有关)3.练习。(1)根据上面的推测,想想有哪些字属于这个部首。(例“彳”:伙、伯、休;“子”:孙、孤;“立”:站、端;“见”:观、览、觉)再口头汇报,并说出理由。(2)翻开字典,找到检字表中这四个部首的所在页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写在书上。4.反馈。(1)指名说出所填写的字,可以补充。(2)师生共同评议正误。(3)比比看谁写得又对又多。再读一读这些字。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1.审题。(1)指名读练习要求。(2)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画出能搭配的词)2.指导。(1)分别读一读每个括号里的两个词。(2)讨论:括号里每一组的两个词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意思相近)(3)明确即使是意思相近的词,也会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词语相搭配。3.练习。(1)两人一组讨论括号里的.词哪一个能和括号后面的词搭配。(2)用“――”画出选出的词语。4.反馈。(1)指名说出所选的词语。(2)把选出的词语和后面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先指名读,再齐读)鼓舞斗志,改正错误,推广经验,提升水平。(3)小黑板出示“鼓舞”、“改正”、“推广”、“提升”4个词,要求学生说出后面分别和它们搭配的词。(4)说一说括号里剩下的词语可以和哪些词相搭配。(如:鼓励同学、克服困难、推动生产、增多收入)二.学习第四题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2.指导。(1)用小黑板出示题(1),指名读句。(2)要求学生做缩句练习。(夏天是个城市)(3)说一说这个句子的毛病所在。(搭配不当)(4)口头修改,要求不改变原意。(“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或“南京的夏天是美丽的”)(5)教师归纳修改病句的步骤:首先是读句子,第二是找出病因,第三是进行修改。3.练习。(1)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身练习修改第(2)、(3)两句。(2)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其余两题的答案是:(2)把“和”换成“戴着”,中间用逗号隔开。(3)“乌云和”改为“乌云密布”,中间用逗号隔开。4.反馈。(1)逐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的答案。(2)举出两种错例,说明不可以改变句子原意。①第2句仅把“和……红领巾”去掉。②第3句仅去掉“乌云和”。(3)让学生修改自身的答案。(4)同桌互查练习情况。(5)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5.课堂作业
:将修改后的通顺句子抄写在课堂作业
本上。第三课时一.教学第五题1.审题。(1)指名读题。(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2.指导。(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可由教师讲解。万人空巷: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门庭若市:形容宫门里,朝廷上,进谏的人非常多,好像集市一样,非常热闹。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热闹纷杂。比肩继踵:肩膀挨着肩膀,脚碰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项背相望:形容人多拥挤,连续不断。济济一堂:形容许很多多的人聚集在一起。3.练习。(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2)同桌练习背诵。(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4.反馈。(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二.教学第六题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2.指导。(1)让学生借助查字典自读这首诗。(2)指名试读。(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4)教师讲解这首诗的意思。篁:竹林,也泛指竹子。啸:即啸歌,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诗的大意:“我”独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撮口长啸。竹林幽深,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与“我”相伴。(5)教师讲解后再次范读这首诗。3.练习。(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要纠正学生易读错的字音,如“竹”篇2:《练习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会安慰》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练习3当中的一篇口语交际。在四年级的口语交际要求中:让学生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身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基于以上要求,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首先重视对学生进行安慰方法的指导设计,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提炼出有效的安慰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达到一定的理性认识。学会安慰的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并且能带有一定的针对性对周围需要安稳的人进行安慰、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于是我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之后,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并接下来把话题的涵盖面扩宽,避免话题过于单一,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方法策略、参与态度是设计的一部分内容,语言表达也是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所要关注的。如表达时的语音问题:普通话、语速、语调、文明用语。语态问题:温柔、真挚。辅助技巧:眼神、手势、倾听等。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在别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有安慰他人的意识,学会说安慰别人的话。2.学会倾听,有交际的自信心,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3.能真诚的安慰他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对象、针对不同的的事情,适时的调整安慰的语言,用真诚去抚慰他人。四.教学准备制作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聊天导入与学生聊天谈话,相互认识。(二)巧设情境1.老师今天来给大家上课,看到这么多的老师在听课,老师不免有些紧张(故做焦急、紧张的表情),同学能不能让老师不那紧张呢?2.哪位同学能对老师说些什么?(生发言)3.现在老师就按照你们的方法去做,诶?听了你们温暖的话语,我心情平静多了,真是“良言一句暖三冬”呀!谢谢大家。其实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人跟老师一样会有一些不顺心的事,那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什么呢(安慰)?是啊,安慰有一种神奇的作用,它能帮人们解除烦恼和忧愁,带给人温暖和力量,同时自身也会感到十分快乐。4.师板书:安慰(三)创设情境,学会安慰1.谈话时相机出示第一个情境课件。师出示:期中考试过后,解小惠发现自身有一道应用题做错了,难过得哭了。1)、学生说说图片的内容,了解该如何安慰别人。师:谁来说说,解小惠为什么难过?假如你是小惠的同学,你会怎么安慰她呢?2)、师可出示辅助提示,由扶到放,帮助学生掌握技巧。3)、生回答,师相机板书。4)、在安慰别人是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礼貌,文明,真诚等)5)、学生小组交流。(让学生充分自主交流,得出安慰技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6)、选生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2.出示第二.三个情境课件。1)因为前几天生病,孟繁林今天上数学课好多地方听不懂。他很焦虑,下课了还坐在座位上发愣。2)陈小敏家里发生了不幸,近来常常闷闷不乐,暗自落泪。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情形,然后以选择同一情形的4―5人组成一小组,议议对方烦心的是什么,有哪些让他不要烦心的理由。3)师巡视指导4)组内练习说,师从语言,声音等方面进行评价,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对于不足中肯的明确提出。5)师模仿被安慰人,生上台进行安慰。(四)深入训练,学会安慰身边的人1.生说说自身最近有没有什么难过或是烦心的事。(同学间自由交流)1)、师:同学们,我们班有这么多同学有不开心的事,那我们该如何去安慰他们呢?2)学生说说自身最近的烦心事,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3)师发安慰卡,把你想安慰同学的话,写在卡片上。4)学生对着你要安慰的同学读读,并且把卡片送给他。3)说说被安慰后的心情如何?(五)小结课题,明确提出希望同学们,有了爱就有了安慰,我希望在平常的生活中同学们也能把爱的声音送给每一个人,让她们的心灵上得到真正的安慰和慰藉,让我们齐读一首小诗结束今天的课吧。一句句安慰是那春天里丝丝的细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一句句安慰是那夏天里凉凉的清泉,洗涤着人们的忧伤一句句安慰是那秋天里阵阵的微风,清扫着人们的烦恼一句句安慰是那冬天里红红的火炉,温暖着人们的双手它,是阳光,是雨露,是和风,更是人生路上你我相握的手。让这种爱普照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六)课外拓展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用自身语言和行动来安慰和帮助遇到困难的人,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更多的爱和正能量。板书:(帮助)(动作)安慰(温柔)(用心)篇3:《练习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教师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出示第一个字讯及其笔顺,让同学们观察了解先左后右的一般规则和这个字的笔顺。指导学生书空数笔画。让学生说说讯字的最后一笔是什么?3.练习。指导学生那个在田字格描红,要求边写边想笔顺。4.反馈。指名到黑板上描红,表扬好的。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二.学习第二题。1.审题。教师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⑴教师打开字典,翻到部首目录,告诉同学们里面有些什么。⑵教师指导学生在自身的字典中找到部首目录。⑶指导学生读部首目录,指导里面的部首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⑷出示写有部首的卡片,然学生认一认教会学生这些部首的名称。⑸出示月,让学生数一数它共有几画,让学生在自身的字典中找到部首。⑹出示乙让学生自身去求学网,并说说自身是怎么查的?⑺学生自身求学网。3.练习。学生自身求学网,同桌互相交流,教师指导。4.反馈。第二课时一.教学第3题。1.审题。教师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⑴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出示句子。(同时出现)指导读正确、流利。①体会一二句的不同之处。②学生自读,理解体会,同桌讨论。③有:第二句语气更加肯定。⑵指导学习第二组。3.练习。让学生分组读第一组句子,感受一下不同句子表达的不同效果。4.反馈。同桌互读,读出语气来。表扬好的,纠正问题。二.教学第四题。1.审题。教师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⑴出示卡片灭至苏,让学生认读这三个字,明白他们多是上下结构。⑵找出书写这一字的特点。⑶指导书写灭字。⑷学生描写一个灭字。指导书写下面几个字,教师范写,学生练习。3.练习。让学生按要求描红临写,教师个别指导。5.反馈。展示学生写的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同学。指出问题进行纠正。第三课时一.教学第5题。1.审题。教师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⑴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求学网。⑵教师范读正音。⑶学生自由读。⑷让学生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⑸教师重点讲解下面几个词的意思。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了解情况,能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狼奔琢突:形容成群的坏人就像狼和猪一样到处轮转,任意破坏。狡兔三窟: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跑。3.指导。⑴指名读。⑵学生自由练读。⑶同桌练习背诵。5.反馈。集体背诵;指名背。三.教学第6题。1.审题。教师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让学生先小声的、自由的读一读全诗,要求读正确。指名试读,教师正音。教师范读,学生想想诗的'意思。学生跟着读诗,要求读通。教师讲解诗意。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3.练习。自由读,同桌互读,自由背诵,小组背诵,全班背。4.反馈指名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指名背诵,表扬能背诵的同学。篇4:《练习三》的教学设计《练习三》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2.练习用钢笔写好上下结构的几个字。3.读读背背成语和儿童诗。4.口语交际——学会求救。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点”。【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积累语言、口语交际、写字。【教学难点】:1.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2.遇到危险时有效自救或求救。【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第一部分。1)师:学了《蒲公英》一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把自身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自然界中,还有很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传播着种子。瞧——(出示图片:椰树,学生叫出名字)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就很特别,自身读读吧!2)学生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3)指名读短文,然后集体交流: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什么。4)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A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B指名说。(教师点拨: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5)学生小组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6)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2.第二部分。1)出示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2)学生自由说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知道哪个就说哪个。)3)自主连线,集体交流答案。4)拓展:学生交流自身还知道的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3.第三部分。1)学生默读题目,弄清要求。2)练习口头表述。(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3)集体评议: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4)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学生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5)反馈写的情况。(指名读自身写的)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1.认读“素、晃、荒”。2.指明说三个字结构上的相似点。(上下结构)3.观察字形,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字要站稳,上下中心要相对。)4.提示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学生描写三个字。5.教师范写“素”和“荒”。6.学生再次写字,体会字形要点。7.说说类似字形的其它字。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一)成语1.成语竞说:学生说自身积累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比比谁一口气说得最多。)2.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几个有关动物的成语。3.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要求:读准字音。*雏贯()倾巢()豕()窟()4.指名当小老师,带读成语。5.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身对词语的理解,互相补充。6.集体交流,大致理解成语含义。(师小结:很多成语的创造灵感来源于动物,现在更多地用它的比喻意。)7.多种方式反复诵读成语歌,熟读成诵。8.背诵成语歌。(自由选择形式,展示背诵)(二)儿歌1.出示插图,学生看图说小男孩在干什么?(早晨放鸭子)2.板书“晨牧”,学生读题。师:这首小儿歌就是描述了农村孩子清早放鸭子的.情形。3.学生自由读儿歌。(给学生8分钟,看谁能读得最棒。)4.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想象,看看谁的读能让大家感受到画面。(师生比赛读。)5.自由练习背诵儿歌。6.指名或指小组展示背诵。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师:板书“点”,它是汉字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可别小看它哟,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最多的一个笔画,传说东晋王献之小时侯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他写一个字忘记写点了,父亲王羲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个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后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2.指导学生观察“方”字中的点——露锋点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中心处;4)自右向左圆转收笔。3.教师执毛笔范写点(这叫露锋点)4.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5.指导观察“小”中的第一点——藏锋点:将点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它步骤与露锋点相同。6.学生临贴描红。7.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点,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点画的字。)第三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学生搜集一些自救或求救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课前可适当交流。一.谈话揭示话题。1.师: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我们应该怎么办?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相机小结:学会求救)3.学生读提示,弄清交流内容。二.指导交际1.出示挂图,问:发生什么事了?(着火了,小姑娘在拨打119报火警。)2.学生情境表演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1)拨打火警求救(说清发生火灾的具体地点,火势情况,要沉着,语言要简洁、清楚。)2)采取自救措施(匍匐前进,用毛巾或衣物(最好弄湿)捂住鼻子,防止烟雾吸进鼻子。从安全通道逃离。)3.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其它意外事件的求救。(自选情景)4.集体展示、评议。(教师、学生相机小结各种求救注意事项。)1)落水2)中毒3)被盗4)急病篇5:三年级上册《练习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四个板块。内容包含学与用、写字有方、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其中学与用、口语交际是练习重点。教学目标1.了解多音字,留心一字多音的情况。2.练习用钢笔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3.读背成语,积累带有动物的成语。4.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能看懂漫画的内涵,并能用自身的话表达出来。教学重难点1.学与用口语交际2.看漫画,说出其有趣的地方。教学准备生字卡片ppt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教学学与用部分;2.教学写字有方。导学流程教学“学与用”--教学“写字有方”--布置作业通用设计个性解读、修改一.教学第一部分:1.指明读题目,弄清楚本题的要求。2.出示:发人深省丢三落四百发百中亲密无间参差不齐弹无虚发3.分小组查字典:4.小组反馈:指名朗读,说意思。5.自由读:6.自身和同学们交流你知道词语的意思。二.教学第二部分:1.出示句子,自行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读音;2.说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不知道的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者查字典解决;3.交流反馈:称(chencheng)兴(xingxing)三.“写字有方”:1.认读“咱昨哇环”四个字;2.指名说这四个字在结构上的相似点(左右结构);3.观察字形,找出特点和规律;4.教师范写;5.学生描红书写;6.学生再次写字,体会字形要点。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学写钢笔字咱昨哇环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背成语(积累带有动物的成语)。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能看懂漫画的内涵,并能用自身的话表达出来)。导学流程复习导入--完成读背成语--完成口语交际--布置作业通用设计个性解读、修改一.教学读读背背内容:1.审题,指明读题目:2.合作自学:3.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熟读这些成语。4.边读成语,边看图,要求能边看边思考这些成语的意思。5.小组讨论这些成语的意思。6.练读;练背。7.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物的词语?说一说,读这些成语。二.教学口语交际:1.同学们喜欢漫画吗?能说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吗?2.出示课文中的漫画插图。3.谈谈你的感受。(鼓励学生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大方的,真实的表达出内心的感受。)4.依据漫画中小花狗的神态编故事,与同学们交流。学生用自身的语言概括漫画的特点。5.集体交流,讲讲寓意,你明白了什么?(相信自身、不过分自卑、不过分自大。)6.谈谈你还看过的漫画有哪些?7.学生吧收集到的的有趣的漫画作品和教师、同学分享,理解漫画的意思,谈自身看后的感受。三.课堂延伸实践:1.总结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身的话表达吗?2.依据回答,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3.老师与同学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个别交流。4.集体交流一两副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四.小结作业:把自身喜欢的漫画编成小故事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板书设计漫画篇6:小学语文《练习三》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练习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练利用口诀进行口算,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2.能灵活利用口诀解决有关计算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利用口诀解决各种计算方面的问题。教学过程:谈话: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对对碰”,只要你口算足够熟练,就能赢,想试试吗?一.“对对碰”1.规则: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学生也任选一张数字卡片,直接说出两个数字相乘的积。1)师生互动。2)生生互动。2.规则:学生出示一张数字卡片,教师也快速选出一张,学生说出两个数字相乘的积,教师再换一张数字卡片,学生手里的.卡片不变,说出两个数字的积1)师生互动。2)生生互动。二.寻找“口算大王”1.比赛:完成第19页第4题。2.校对。3.寻找第一名。(评选出口算大王)三.巩固联系1.第19页第2题1)独立完成2)交流方法3)追问:是不是每组都需要经过计算,才能连线呢?2.第19页第3题1)独立完成2)介绍方法。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不计算,看“几个几相加”3)分析:如何不计算就能比较大小?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前思考1:这堂课中出现很多练习的形式是和先前不同的,特别是第2题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线。有些算式是乘数交换一下位置,但得数相同,用的口诀也相同;而还有一些题目算式是不同的,但得数相同,口诀也不同。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思考,还可以让学生在已经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哪两句口诀不同,但得数是相同的。课前思考2:凌老师一开始设计了一个“对对碰”的游戏非常好,练习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老师有必要通过一定新的形式呈现来吸引学生,提升练习效率。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掌握知识。课前思考3:确实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孩子复习旧知识,或者利用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欢迎的。学生最厌恶的就是死记硬背,最喜欢的就是游戏。德育教育中讲究活动育人,实际上在数学学习中也是如此,把数学知识融于活动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复习或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应该使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教学方法。课后反思1:学生对游戏形式的练习比较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1-6的乘法口诀也能熟记,并能应用其进行熟练地计算。整个课堂气氛较好,学习效果较好。学生在活动中已经能在利用口诀算乘法和在讨论乘法口诀与乘法及加法之间的联系的过程巩固6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2:采用游戏方式的练习形式,学生在活动中熟练地计算6的乘法计算。课后反思3:在教学第3题的过程中,在老师不提醒的情况下,发现学生多数只会用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直接根据算式来推断算式的大小,教师要大力表扬这些有发现的学生,并且鼓励其他学生要开动脑筋,选择快捷、方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篇7:《练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词语读准多音字“鲜、冲、朝、号”。2.能听写“千姿百态、漫山遍野、举目眺望、纵横交错、玲珑多姿、若隐若现”6个词语。3.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虽然……但……”的句式写句子;能照样子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能按课文填空,进一步体会利用总分段式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4.能独立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给短文分段。教学设计1.第一题读准多音字的读音,了解多音字的意思。新鲜朝鲜冲着冲锋信号怒号朝着朝气蓬勃2.第二题先让学生把自身有可能写错的字词写一写,准备好后再听写,最后对照课本订正。3.第三题如:薄雾蒙蒙、江水滔滔、果实累累、鲜花朵朵、高大的树木、灿烂的阳光、平静的湖水、宽阔的江面。4.第四题(1)一艘崭新的游船飘荡在明亮如镜的水面上。(2)漫山遍野的水池闪耀着神奇的光彩。5.第五题比喻:把大苹果比作胖娃娃。拟人:海棠果“冲着你微笑”。夸张:“金黄的柿子把树枝压弯了腰”。6.第六题(1)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2)我爷爷虽然已是80高龄了,但精神很好,还抢着干家务呢。7.第七题(1)阅读全文思考蚂蚁是怎么掉进水里的,它是怎么得救的?喜鹊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得救的?(2)交流,反馈。(3)分段,注意表示时间的词“有一天”,“过了几天”第一段:(1.2)有一天,一只蚂蚁一不小心掉进水里,喜鹊衔了一片树叶丢进水塘里,救了蚂蚁的性命。第二段:(3.4)过几天,猎人到树林里打鸟,蚂蚁偷偷爬到猎人的脖子上。当猎人瞄准喜鹊准备开枪时,蚂蚁狠狠地咬了猎人一口,救了喜鹊。篇8:《练习》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和写字【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第一部分。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六个词语。2)不认识的字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也可以查字典。3)连读词语,想象画面,了解词义。小组学习:首先观察题中的画面,想象情境,感知词义的优美意境。然后凭借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情境。4)读词语,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2.第二部分1)观察插图想像情境。2)熟读词语,练习与画面连线。3)教师指导,巡视纠正。3.第三部分1)看图,想想图中画了些什么。2)四人小组练习看图说词语。3)小组交流比赛词语。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1.认识要写得字,想想是什么结构的字。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师: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2.咱们还是看看“小小建议”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4.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展示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1.读背词语。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2)朗读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体会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也正如一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关系,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3)多次连续词语,体会词语的整齐美和节奏美。在诵读中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思。2.读背古诗《夜书所见》。1)带读全诗。2)看图,说说两个小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深秋的夜晚。3)熟读成诵。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同学们,从这学期我们就开始学写毛笔字了,在《培养不错的学习习惯》中老师告诉你们写毛笔字有哪些好处?生:闭气凝神,陶冶情操。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学习“横”。指导: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3.教师书写长横和短横。指导运笔方法。1)长横:笔画稍长,左低右高,略带斜势,起笔较重,中腰略细。向左上逆锋起笔,旋即转向右下稍按,以中锋向右行笔,至收笔处顿笔回锋,藏锋收笔。2)学生练习写长横3)短横:起笔轻快,可顺锋入纸,向右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稍顿缩锋收笔。写时略带仰势。学生练习写短横。第三课时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课前准备:最近读的书,摘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精彩片段。1.教师谈话:我们在与大家讲话或听别人讲话时,要注意什么?2.仔细看插图,四人小组讨论。3.小组交流:组织语言时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听别人发言,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4.大家特别喜爱读课外书,今天我们就开个“小小读书交流会”。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都读过哪些书,请你们上来把你读过的书名写在黑板上好吗?5.把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所了解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摘录的精彩片段,用自身的话说给大家听。6.同学们开始组织语言,努力讲得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例生:我读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天文地理卷,作者是石宗宾。它主要介绍了天文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如“为什么太阳会发热”“什么是自然界‘蝴蝶’效应吗?7.教师评价:听别人发言,同学们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你们对她的发言还有什么建议吗?8.学生评议。二.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三.师随机进行总结。篇9:《练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第88页练习十六。二.教学目标:复习梳理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等常见的量,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它的具体意义。三.教学重点:能利用相关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四.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五.过程:一.横线上填合适的单位名称。1)1粒纽扣的面积约是1。2)教室的大门高2。3)一个运动员体重70。4)课桌椅80。5)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4。6)一瓶墨水的容积是607)军军跑60米的成绩是118)一个鸡蛋约重55二.填空。1.闰年的第一季度有()天。六月份有()天,是第()季度,是()年。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xx年XX月15日上午9时成功升空,20xx年XX月16日凌晨6时23分着陆。它在空中共飞行了()小时()分。3.在1988.1950、1900、、1976.20xx、20xx、20xx、20xx这些年份中闰年的年份有()。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6300米=()千米()米5060米=()千米7千米90米=()米=()千米10升50毫升=()毫升5.5公顷=()平方米40500平方米=()公顷2时30分=()时=()分1时25分=()时25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1.25时=()时()分3吨45千克=()吨=()千克13时=()分5立方米40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6.5立方分米=()升=()毫升2.04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分米篇10:《练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完成学写毛笔字,对学生的初学毛笔字掌握的写字姿势进行训练,加强学生不错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不错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笔、墨、砚教学过程:一.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二.学写:竖1.竖有两种写法:悬针竖、垂露竖2.范写:边写边讲解,起笔落笔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笔。3.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重点辅导。三.多媒体演示:十、个1.学生仿写2.反馈: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有问题处,教师重新范写。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辅导。四.反馈将好的习字贴在墙上,对不足之处重点辅导。篇11:《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2.初步学会缩写句子,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理解长句子的意思;能变换句子中附加成分的位置,改写句子;能修改搭配不当的句子。3.会使用书名号,能给句子加上书名号。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1.练习第一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回忆音序查字法的方法。○每一大组填写一行,进行竞赛。○集体讨论。2.练习第二题。○读题,明确适当的词都是起修饰、形容作用的。○自行填写。○指名说说自身填的词,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3.练习第三题。○回忆。我们本单元学的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是怎样的?○用上述句式先口头练习。○指名回答,集体纠正。4.练习第四题。○读题,明确要求。(1)读例句,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2)修改后句子的意思有没有变?强调了什么?(地点)○集体讨论第一句。○自身独立改写第二.三句。○集体讨论,订正。第二句:在公园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追逐玩耍。第三句:在千岛湖上,我们乘坐汽艇游览。5.完成课堂作业:第14题。第二课时1.练习第五题。○复习第五课中有书名号的句子,说说哪些词语上要用书名号。○自身给句子加书名号。少年报、儿童时代、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宿新市徐公店这几个词要加书名号。2.练习第六题。○请你做小医生,给他们找找毛病在哪儿?并给他们治疗。○反馈3.练习第七题。○自由读短文,思考短文后面的问题。○集体讨论思考题。(1)小院的景色是迷人的,文中第二句话概括了这个特点。(2)抬头可见的是快要成熟的葡萄。一串串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写出了多。从鹅毛般的、纷纷扬扬、给万物披上了银装可以看出雪下得较大。篇12:《练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按顺序背诵声母和韵母表。2.能写出带有“木字旁、单人旁、提手旁、三点水”的字。3.能把左中右结构的字写的正确、端正。4.能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组词。5.理解“长江、黄河、童年、父亲”等词的意思。6.能正确的读写儿歌,初步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重点:复习四种学习生字的方法,巩固本单元学习的生字,同时进行朗读和说话训练。难点:按格式抄写儿歌。教学准备:幻灯片、小黑板、生字卡片、地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23个声母和6个单韵母,会按一定的顺序背出来。2.能写出带有“木字旁、单人旁、提手旁、三点水”的字。3.能把左中右结构的字写得正确端正。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明确要求今天我们学习练习1,看看练习1共有几道练习。这节课的任务是:1.通过复习声母、韵母表,会按一定的顺序背下来。2.能正确的写左中右结构的字。3.通过复习本单元的绳子,能归类写出“木字旁、单人旁、提手旁、三点水”的字。二.导练第1题1.读懂题意2.复习声母表和韵母表①分组用卡片认读②出示声母表、单韵母表,理解什么是顺序?3.用铅笔把声母、单韵母有顺序地连起来。4.看黑板检查,自读一遍。5.说话训练:①小白兔在干什么?②什么时候,小白兔在什么地方干什么?③你喜欢小白兔?为什么?三.导练第2题1.指名说偏旁名称2.读题明题意3.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字中,有上述偏旁的字有哪些?4.小组比赛,回忆有上述偏旁的字在第一册中有哪些?看哪一小组写出的字最多为胜。5.按要求写在作业本上。6.检查,校对。7.答案对照。四.导练第3题。1.明确题意。2.师范写,让生说字的三部分,哪部分长,哪部分短,哪部分大,哪部分小。3.学生尝试练习。4.讨论交流。5.完成作业本的作业。五.小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组词。2.理解“长江、黄河、童年、父亲”词的意思。3.能正确的读写儿歌,初步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学过程:一.组织谈话,明确教学要求提供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体育等小学教案二.导练第4题1.读题明意2.读一读,这些字你发现什么?3.交给口头组词的方法:例:“去”——来去的去,加上三点水就是法,方法的法。“法”——方法的法,去掉三点水就是去,来去的去。4.按方法开火车组词5.自身完成书面组词三.导练第5题1.指名认读词语,理解“长江、黄河”是怎样的河流。知道长江黄河是我国最长的两条河流。2.指名认读词语,说说“童年、父亲”的意思。3.小结四.导练第6题1.自由读儿歌,想,这首儿歌讲了什么?2.指名读后回答3.再读儿歌,同桌讨论:我们为什么要爱小鸟和树木?指名回答,教育学生热爱庄稼,热爱小鸟,热爱大自然。4.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5.抄写儿歌抄时注意:格式要正确,一句一行,抄成4行,每一行开头空两行,别忘了抄逗号和句号。五.作业完成《课堂作业》上的作业。篇13:《练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不错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受乐曲的风格特征。【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感受乐曲内容。【知识与技能】了解伟大作曲家肖邦的生平以及创作历程,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与技巧。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的风格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知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教学过程一.起始阶段1.聆听乐曲《1812序曲》片段,感受乐曲的内容与场景。2.介绍《1812序曲》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感受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曲风格。3.引出新课——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以及他的作品《c小调练习曲》。二.展开阶段1.在聆听乐曲之前,请同学们先以小组的方式讨论、探究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肖邦,包含他的生平与作品。2.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感受乐曲的风格,再听完后,说出你的感受。3.再次认真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并利用音乐要素的内容分析乐曲,例如:速度、力度、旋律发展等方面。4.根据以上的分析,第三次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并总结每一个部分乐曲内容、风格、情绪特征等内容。三.形成阶段1.了解“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的区别。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四.结束阶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也了解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多多欣赏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义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篇14:《练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文字题的数量关系、分析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迅速解答文字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文字题练习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找出各组算式间的关系,分别列成综合算式34/2=1745-9=3642+46=9024x10=24036/12=335-30=517+240=25717+3=2090/5=16综合式综合式综合式让同学互相介绍好方法2.比一比,看谁算算得又对又快60x4+960/30-2660x(4+960/30)-26(60x4+960)/(30-26)60x[(4+960)/(30-26)]评出结果后让学生比较,这些式题有什么异同?在运算时要注意什么?二.判断、选择性练习1.2600/(8+2x8+2)=2600/(10x10)运算顺序被数字特殊所迷惑=2600/100=26提问:你知道错在哪儿吗?分析一下他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36与24的差,乘84除以42的商,积是多少?正确的列式应是:A:36-24x84/42B:(36-24)x84/42C(36-24)x(84/42)让学生讨论后选择,并说明理由(师小结:要求积必须先求差与商)三.应用题练习王阿姨买了4米白布和4米花布,白布每米8元,花布每米12元。王阿姨带了72元,钱够吗?请你说明理由。让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进行策略多样性的训练。可采用先讨论后交流的方法四.课堂作业在此可以进行一次四则混合计算的独立作业篇15:《练习》教学设计练习课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教学过程一.复习。l、数数。(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2.看题口答。(1)()个首先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3)6个十和2十一组成()。(4)2个十和5个一组成()。(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二.新授。(1)第39页第8题。(2)第40页第9题。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3)第40页第10题。怎样数比较快呢?(4第40页第11题。独立完成。(5)第40页第12题。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篇16:《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确定难查字部首的方法查字典;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学过的词语;能很据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课时作业4电势和电势差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1
- I can play the piano. 拓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粤教版(B版)三年级上册第11课《多彩风车园》教学设计
-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全英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 识字2《树之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第14课 网络身份认证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 2024年字典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Unit 1 This is me!Welcome to the unit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
- 第21课《北冥有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2025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Premiere视频编辑案例教程第2版(Premiere Pro 2020)全套教学课件
- 志愿服务证明(多模板)
- DB61∕T 5006-2021 人民防空工程标识标准
- 产品结构设计(课堂PPT)
- 第九课_静止的生命
- 尖尖的东西我不碰(课堂PPT)
- 工程勘察和设计承揽业务的范围
- 碳纤维、钢板加固板计算表(根据2013版加固规范 编写)
- 第二版人民币暗记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