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能力-《琵琶行并序》_第1页
过能力-《琵琶行并序》_第2页
过能力-《琵琶行并序》_第3页
过能力-《琵琶行并序》_第4页
过能力-《琵琶行并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过能力-《琵琶行并序》一、[2022河南开封高中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放言五首(其一)白居易朝真幕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注】①此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②臧生:指臧武仲。《论语·宪问》:“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日不要君,吾不信也。”防: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封地来要挟鲁君。③宁子:指宁武子。《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首联以反问的句式明确有力地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B颔联使用典故,说明世人的可悲:他们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哪晓得还有宁武子那样的高贤。C颈联以萤火虫发光但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然呈球状但不是珍珠说明人们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D尾联紧承颈联,运用对比手法,将大火与荧火、明珠与露水进行对比,指出大火、明珠处境的悲哀。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二、[2022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别州民白居易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注】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注】甘棠:《诗经·召南》有《甘棠》一诗赞美召伯。据说周朝召伯南巡时为了不惊扰百姓,在一甘棠树下休息。后以“甘棠”来称颂官吏的政绩。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离任时,父老准备筵席,拦路相送。诗人由于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十分惭愧,不禁潸然泪下。B诗歌前四句写出了百姓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诗人内心对杭州百姓的愧疚之情,可谓情真意切。C第三联描绘了因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干旱的田地多,农民遭遇饥荒的现实情况。D诗人临走时,还能给父老们留下在钱塘增筑的湖堤工程以救助当地的干旱灾荒,其自豪的心情表露无遗。4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特征。

三、[2022广西柳州高级中学高二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晚秋夜坐王绩园亭物候奇,舒啸乐无为。芰荷高出岸,杨柳下欹池。蝉噪黏远举,鱼惊钩暂移。萧萧怀抱足,何藉世人知。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是一个总写,引出后面对园亭的景物的描写,一个“奇”字写出了园亭中物候的特点。B颔联两句重在写景,对池中的荷花和池边的杨柳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园亭中的生机勃勃。C第五句中的“噪”字写出了知了叫声之大,作者烦它扰人清静,让人去粘它,赶它远离。D诗歌标题点明写作时间是晚秋,但园中物候却不是晚秋的,这是让作者感到“奇”的地方。6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此联没有使用对比的手法。2【答案示例】①对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的强烈愤慨。②对当时朝廷是非不分的不满。③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诗歌鉴赏】白居易的七律《放言》是一组政治抒情诗,共有五首,此诗为第一首。首联单刀直入地发问:早晨还装得俘乎其然,到晚上却被揭穿是假的,古往今来,什么样的怪事没出现过可有谁预先识破呢颔联两句都是用典。臧生奸而诈圣,宁子智而伴愚,表面上的作伪差不多,但性质不同。然而可悲的是,世人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哪晓得世间还有宁武子那样的高贤颈联两句说草丛间的萤虫,虽有光亮,可它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呈球状,难道那就是珍珠吗然而它们偏能以闪光、晶莹的外观炫人,人们又往往为假象所蒙蔽。尾联紧承颈联,明示辨伪之法。这首诗连珠式地运用反问句、否定句等,起伏跌宕,充满不可遏制的激情。诗人临走时,只能给父老们留下在钱塘增筑的湖堤工程以救助干旱灾荒,体现了诗人心有余但力不足的无奈。4【答案示例】爱民如子,离任时仍心怀愧疚,心忧百姓;受民爱戴;希望救民于水火却又无能为力。【诗歌鉴赏】此诗写于诗人离任杭州时。首联写杭州父老准备别筵,拦路相送。颔联写诗人为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惭愧,不禁潜然泪下。诗歌的前四句写出了百姓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诗人内心对杭州百姓的愧疚之情。颈联写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老百姓遭遇饥荒,干旱的田地有很多。此二句写的是杭州的现实,体现了诗人临别时的担忧。尾联二句写诗人给父老们留下在钱塘增筑的湖堤工程,以救荒年。最后四句写出了诗人心有余但力不足的无奈,表现了他心怀百姓的高尚品德。“作者烦它扰人清静,让人去粘它,赶它远离”理解有误,颈联两句写的是作者乐于做粘知了、钓鱼这样的事。6【答案示例】①对晚秋园亭物候的喜爱之情;②对园亭幽居的自得其乐、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③不求为世人所知的隐逸、旷达之情。【技巧点拨】分析诗歌中的感情,首先要抓住诗歌所写的对象,包括物、景、人等方面,再通过分析这些对象的特点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另外,要注意结合注释等分析作者写作诗歌的意图。【诗歌鉴赏】首联中一个“奇”字总写园亭中“物候”的特点,“乐无为”点出作者的生活状态是清静无为,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