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原》教学设计伦教小学梁龙欢三维教学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渲染、勾勒、低吟、迂回”等8个,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对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受草原自然风光美和人情美,体会草原人民的民族风情。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好。感受草原的风景美与人情美,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思想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谈话,如“大家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去过草原没?那一起来欣赏欣赏草原美景吧。”2.播放关于草原美景的视频(自制Flash)。3.问学生“欣赏了草原的美景后想不想去草原啊?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草原吧”。(板书课题:1草原)二、初读课文,整体理解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请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回答“想想草原给自己什么样的印象?”。2.检查预习,学习字词。3.梳理脉络,整体理解。读完课文,提问学生回答“草原给自己什么样的印象”。预设:很美/很多草/很美丽/一望无际,碧绿的颜色,上面有牛、羊、马都在吃草,人们热情。师相机板书“景色美”“人情美”。三、感受蒙古草原自然风光美(一)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章中体现了草原景色美的句子,并用“___”划出相关句子并作适当的批注”。(二)学生浏览后汇报。(三)生汇报时,教师相机出示相关段落的课件:1.预设生1:我找到的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我体会到了草原很绿,很美。(1)师相机追问,“一碧千里”什么意思?满眼都是绿色,这样的景象看起来像什么啊?”并相机引导理解。(2)师引导理解“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分别指的是什么?”(3)师小结:对啊,天空下无边无际的绿,这样的情景用这里一个词说简直就是——“一碧千里”。碧绿之下,点缀着白色的羊群,加之空气新鲜,天空晴朗,所以一碧千里但又不茫茫。2.预设生2:我喜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生体会......(1)师相机追问“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美得像什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来感悟草原的景色美。(2)师引导品读“小丘一座连着一座,线条是那么柔美,满眼绿色,好像要溢出来一样,美得像一幅——中国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呢?”(三)指导学生朗读。师指导学生用舒缓、柔和的语气把草原的美朗读出来,请女生齐读。(四)教师示范读(配乐)。师配乐示范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老师朗读,边想象草原的景色,引导学生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好。(五)学生朗读。师示范读后,引导说“请慢慢睁开眼睛。进入到草原了吗?那里的景色美不美?请同学们也齐读一次吧,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然后配乐让学生亲自朗读,亲自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四、感受蒙古族人情美(一)小组学习交流师为学习感受蒙古族人情美进行过渡:“草原的自然景色美得令人陶醉,其实草原的人更美!请继续走进课文,默读2-5自然段,找出体现草原的人热情的句子,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你的体会。”1.预设1:请看到第二段“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我体会到草原人很热情……(1)师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感悟,如提问“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他热情的呢?这么多人飞奔过来,像什么一样?这里不用“彩虹”而用“彩带”好不好?”(2)朗读体会。师过渡并引导学生读“其实,蒙古族同胞对作者的热情迎接表现出的是正一种人情美啊。带着草原人民的热情,和兴奋心情,我们来齐读一下主人迎接客人的场景吧。”2.预设2:“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我体会到他们很热情….(1)师提问学生“除了语言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可是什么是一样的?”(2)师引导理解课文主旨“他们的风俗习惯有许许多多的不同,但心是一样的,他们心里共同想是什么啊?(师扩展:我们有多少民族啊?56个....)”(3)师生合作朗读。五、拓展延伸,理解蒙汉情深1.理解蒙汉情深。(播放课件,离别的歌声起,烘托情景)师过渡“草原人民实在太热情了,可是太阳已偏西,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用课文最后一句话那可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师引导学生理解“情”指的是什么?他们心里想的共同意思是什么?2.练笔表深情。师引导说“此时此刻蒙古同胞有什么想对客人说的吗?客人有什么想对蒙古同胞说的吗?请选其一写一段话别告白吧。”六、总结升华,感受蒙汉情深师小结(配离别的背景音乐)“夕阳西下,蒙汉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碧千里的草原,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耳边响起蒙古民歌,这草原的自然风光多美啊,人多么热情啊,风景和人情美得令人陶醉,让人多么留恋,“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七、作业布置1.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2.给草原上的小伙伴写封信,以表达你的情谊。八、板书设计草原(老舍)风民族人光团结情美互助美《草原》教学设计说明《草原》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主题是民族大团结,所以本篇课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草原的风景美,更要体会其人情美,并升华主题,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本教学设计主要是第二课时,我将之分为六大环节进行设计,分别是: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理解;感受蒙古草原自然风光美;感受蒙古族人情美;拓展延伸,理解蒙汉情深;总结升华,感受蒙汉情深。一、谈话导入。由于本节教学设计是我参加街道课堂比赛的公开课,面对的学生都是其他学校的,师生陌生,所以需要在课前进行谈话熟悉,拉近距离,并在上课时进行谈话导入,播放草原美景的自制视频(视频内容前部分图片是关于草原景色的,后半部分是人人情款待客人的),激发其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理解。在导入课文后,需要对课文进行初读,要求是在自由朗读中读准字音,并读完后汇报草原给自己的印象。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草原的景色很美,人很热情,教师则相机板书“风光美”“人情美”,引导学生进行整体的理解。三、感受蒙古草原自然风光美。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这一环节进入到了具体的课文品读,重点设计是“读”,包括全班齐读,个人读,教师范读。对课文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并通过展开想象感受草原景色美。四、感受草原族人情美。这一环节重点是设计小组交流学习,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品读并感受蒙古族同胞对客人的热情迎接、款待和欢送;同时,通过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他们的风俗习惯有许许多多的不同,但心是一样的,心里共同想的是——民族团结互助”。五、拓展延伸,理解蒙汉情深。这环节主要通过歌声渲染离别情绪,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并设计练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