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归纳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讯质量因约定了通讯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达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不用预定传输带宽,动向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讯效率高,通讯迅速。3)分组交换:拥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便,网络生存性能好。1-10试在以下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达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流传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成马上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分组交换时延:kd+(x/p)*(p/b)+(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积蓄转发延缓,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1-14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1-19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达,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达,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达,加上首部和尾部工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1)100/(100+20+20+18)=63.3%2)1000/(1000+20+20+18)=94.5%1-20网络系统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系统结构的思想相3似的平常生活。答:分层的利处: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能够使用其下一层供给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怎样实现的。②灵便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③结构上可切割开。各层能够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保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与分层系统结构的思想相似的平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1-21协议与服务有何差异?有何关系?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达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序次的详细说明。4协议是控制两个同等实体进行通讯的规则的会集。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同等实体间的通讯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供给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供给服务。协讲和服务的看法的划分: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供给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漂亮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同等实体进行通讯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基层经过层间接口向上层供给的。上层使用所供给的服务必定与基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1-22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5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达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序次的详细说明。第二章物理层2-0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障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讯手段的不同样,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达成本层的协讲和服务。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达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序次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保持和释放问题。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表记数据电路物理层的主要特点:1)由于在OSI以前,好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拟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讯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好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6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宽泛,所以到此刻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拟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点。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好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好多,所以,详细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2-02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差异?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2-07假设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若是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样样级来传达,那么能够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2-10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双绞线障蔽双绞线STP(ShieldedTwistedPair)无障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TwistedPair)同轴电缆50W同轴电缆75W同轴电缆光缆7无线传输:短波通讯/微波/卫星通讯2-13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答:为了经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频分、时分、码分、波分。2-16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讯。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1-1+1+1-1+1+1)B:(-1-11-1+1+1+1-1)C:(-1+1-1+1+1+1-1-1)D:(-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解:S?A=(+1-1+3+1-1+3+1+1)/8=1,A发送1S?B=(+1-1-3-1-1-3+1-1)/8=1,B发送0S?C=(+1+1+3+1-1-3-1-1)/8=0,无发送S?D=(+1+1+3-1+1+3+1-1)/8=1,8D发送1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8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D生成多项式是P(X)=X3+1。试求应增加在数据后边的余数。是7D5EFE277D5D7D5D657D5E。试问真切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答:7D5EFE277D5D7D5D657D5E7EFE277D7D657D3-10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达比特串。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93-16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码元/秒?答:码元传输速率即为波特率,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所以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波特。3-18试说明10BASE-T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答:10BASE-T中的“10”表示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为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星形网,但10BASE-T的通讯距离稍短,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不高出100m。3-20假设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流传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答:关于1km电缆,单程流传时间为1/200000=5为微秒,往返行程流传时间为10微秒,为了能够依照CSMA/CD工作,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够小于10微秒,以Gb/s速率工作,10微秒能够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10^-6/1*10^-9=10000,所以,最短帧是10000位或1250字节长103-22假设在使用CSMA/CD协议的10Mb/s以太网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行退避算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100。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若是是100Mb/s的以太网呢?答:关于1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微秒)*100=5.12ms关于10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微秒)*100=512微秒3-24假设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的流传时延为225比特时间。现假设A开始发送一帧,而且在A发送结束以前B也发送一帧。若是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赞同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以前可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达成?换言之,若是A在发送达成以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可否必然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该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11答:设在t=0时A开始发送,在t=(64+8)*8=576比特时间,A应该发送达成。t=225比特时间,B就检测出A的信号。只要B在t=224比特时间以前发送数据,A在发送达成以前就必然检测到碰撞,便能够必然今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若是A在发送达成以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便能够必然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自然也不会和其他站点发生碰撞)。3-25在上题中的站点A和B在t=0时同时发送了数据帧。当t=255比特时间,A和B同时检测到发生了碰撞,而且在t=255+48=273比特时间达成了搅乱信号的传输。A和B在CSMA/CD算法中选择不同样的r值退避。假设A和B选择的随机数分别是rA=0和rB=1。试问A和B各在什么时间开始重传其数据帧?A重传的数据帧在什么时间到达B?A重传的数据会不会和B重传的数据再次发生碰撞?B会不会在预定的重传时间停止发送数据?答:t=0时,A和B开始发送数据T1=225比特时间,A和B都检测到碰撞(tau)T2=273比特时间,A和B结束搅乱信号的传输T1+48)12T3=594比特,A开始送T2+Tau+rA*Tau+96)T4=785比特,B再次信道。T4+T2+Tau+Rb*Tau)如空,B在T5=881比特送数据、否再退避。(T5=T4+96)A重的数据在819比特到达B,B先到信道忙,所以B在定的881比特停止送3-26以太网上只有两个站,它同送数据,生了碰撞。于是按截断二制指数退避算法行重。重次数i,i=1,2,3,⋯..。算第1次重失的概率、第2次重的概率、第3次重失的概率,以及一个站成功送数据以前的平均重次数I。答:将第i次重成功的概率pi。然第一次重失的概率0.5,第二次重失的概率0.25,第三次重失的概率0.125.平均重次数I=1.6373-323-35表示有五个站点分接在三个局域网上,而且用网B1和B2接起来。每一个网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中的表都是空的。今后有以下各站向其13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发送给C,B发送给A。试把相关数据填写在表3-2中。发送的帧B1的转公布B2的转公布B1的办理B2的办理地址接口地址接口(转发?扔掉?登记?)(转发?扔掉?登记?)A→EA1A1转发,写入转公布转发,写入转公布C→BC2C1转发,写入转公布转发,写入转公布D→CD2D2写入转发表,扔掉不转发转发,写入转公布B→AB1写入转公布,扔掉不转发接收不到这个帧第四章网络层4.试简单说明以下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加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忧如是一个一致的网络。网际协议IP是TCP/IP系统中两个最主要的协14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照射问题。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照射问题。ICMP:供给差错报告和咨询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望、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5.IP地址分为几类?各怎样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ABCDE5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各种地址的网络号字段net-id分别为1,2,3,0,0字节;主机号字段host-id分别为3字节、2字节、1字节、4字节、4字节。特点:1)IP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利处是:第一,IP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15IP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获得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IP地址的管理。第二,路由器仅依照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便能够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储藏空间。(2)实质上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定同时拥有两个相应的IP地址,其网络号net-id必定是不同样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host)。由于一个路由器最少应该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IP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所以一个路由器最少应该有两个不同样的IP地址。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所以这些局域网都拥有同样的网络号net-id。所有分配到网络号net-id的网络,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同样的。9(.1)子网掩码为代表什么意思?16有三种含义:其一是一个A类网的子网掩码,关于A类网络的IP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号,后24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表示前8位为网络号,中间16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位为主机号。第二种状况为一个B类网,关于B类网络的IP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表示前16位为网络号,中间8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第三种状况为一个C类网,这个子网掩码为C类网的默认子网掩码。2)一网络的此刻掩码为,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为(2^3)=6台掩码位数29,该网络能够连接8个主机,扣除全1和全0后为6台。(3)一A类网络和一B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子网掩码有何不同样?1700000000给定子网号(16位“1”)则子网掩码为00000000给定子网号(8位“1”)则子网掩码为但子网数量不同样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240)10=(128+64+32+16)10=(11110000)2Host-id的位数为4+8=12,所以,最大主机数为:2^12-2=4096-2=4094主机数2^12-2(5)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它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6)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试将其转变成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18C22F1481--à(12*16+2).(2*16+15).(16+4).(8*16+1)19àC22F148111000010à类地址(7)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质意义?为什么?有实质意义.C类子网IP地址的32位中,前24位用于确定网络号,后8位用于确定主机号.如果划分子网,能够选择后8位中的高位,这样做能够进一步划分网络,而且不增加路由表的内容,但是代价是主机数相信减少.10.试辨别以下IP地址的网络种类。1)(2)(3)(4)5)(6)(2)和(5)是A类,(1)和(3)是B类,(4)和(6)是C类.13.设IP数据报使用固定首部,其各字段的详细数值以下列图(除IP地址外,均为十进制表示)。试用二进制运算方法计算应该写入到首部检验和字段中的数值(用二进制表示)。1945028100417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101000001100000011100000010100001100000001100000011100001001作二进制检验和(XOR)0111010001001110取反码100010111011000115.什么是最大传达单元MTU?它和IP数据报的首部中的哪个字段相关系?答:IP层下面数据链里层所限制的帧格式中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与IP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相关系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20两个局域网经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达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所以数据报在路由器必定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达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自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答: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达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即每个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1200-160(bit),由于片偏移是以8字节即64bit为单位的,所以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最大不高出1024bit,这样3200bit的报文要分4个数据片,所以第二个局域网向上传达的比特数等于3200+4×160),共3840bit。19.主机A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路由器。试问在IP数据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ARP?答:6次,主机用一次,每个路由器各使用一次。20.设某路由器建立了以下路由表: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接口m021接口m1R2R3*(默认)——R4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1)2)3)4)5)1)分组的目的站IP地址为:。先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可见该分组经接口0转发。2)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①与子网掩码相与得,不等于。②与子网掩码相与得,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R2转发。3)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与子网掩码相与22后得,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4)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转发。5)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与子网掩码相与后得,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2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此刻经过一个网络传达,但此网络能够传达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该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什么数值?答:I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20字节总长度(字节)数据长度(字节)MF片偏移原始数据报40003980002331.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般配:请说明原由。1).123:(2);(3)4;。下划线上为12位前缀说明第二字节的前4位在前缀中。给出的四个地址的第二字节的前4位分别为:0010,0100,0011和0100。所以只有(1)是般配的。32.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地址。140般配?请说明原由。1)0/4;(2)32/4;(3)4/6(4)152.0/11前缀(1)和地址般配33.下面的前缀中的哪一个和地址及都般配?请说明原由。1)152.40/13;(2)153.40/9;(3)152.64/12;(4)152.0/11。24前缀(4)和这两个地址都般配与以下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位?1);(2);(3);(4)。1)/2;(2)/4;(3)/11;(4)/30。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试求这个地址块中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地址掩码是什么?地址块中共有多少个地址?相当于多少个C类地址?0100).24最小地址是140.120.(01010000).0/20(80)最大地址是140.120.(01011111).255/20(95)地址数是4096.相当于16个C类地址。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此刻需要进一步划分为4个同样大的子网。试问:1)每一个子网的网络前缀有多长?2)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是什么?25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1)每个子网前缀28位。2)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4位留给主机用,所以共有16个地址。3)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第一个地址块,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最大地址:=第二个地址块,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最大地址:=第三个地址块,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26最大地址:=第四个地址块,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最大地址:=假设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以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N17AN22BN68FN84EN94F此刻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N24N38N64N8327N95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以下:N17A无新信息,不改变N25C同样的下一跳,更新N39C新的项目,增加进来N65C不同样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N84E不同样的下一跳,距离同样,不改变N94F不同样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假设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以下的项目(格式同上题):N14BN22CN31FN45G现将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格式同上题):28N12N21N33N47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以下:N13C不同样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改变N22C不同样的下一跳,距离同样,不变N31F不同样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N45G无新信息,不改变第五章传输层5—11某个应用进度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但是连续向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IP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可否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哪些功能UDP供给了但IP没供给给?答:不能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29IP数据报IP报担当主机寻址,供给报头检错;只能找到目的主机而无法找到目的进度。UDP供给对应用进度的复用和分用功能,以及供给对数据差分的差错检验。5—13一个UDP用户数据的数据字段为8192季节。在数据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达。试问应该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IP数据报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答:6个数据字段的长度:前5个是1480字节,最后一个是800字节。片偏移字段的值分别是:0,1480,2960,4440,5920和7400.5—14一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十六进制表示是:06320045001CE217.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这个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UDP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什么?解:源端口1586,目的端口69,UDP用户数据报总长度28字节,数据部分长度20字节。此UDP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给服务器(由于目的端口号<1023,是熟知端口)、服务器30程序是TFFTP。5—18假设在运输层使用停止等待协议。发送发在发送报文段M0后再设定的时间内未收到确认,于是重传M0,但M0又迟迟不能够到达接收方。不久,发送方收到了迟到的对M0的确认,于是发送下一个报文段M1,不久就收到了对M1的确认。接着发送方发送新的报文段M0,但这个新的M0在传达过程中扔掉了。正巧,一开始就滞留在网络中的M0此刻到达接收方。接收方无法分辨M0是旧的。于是收下M0,并发送确认。显然,接收方今后收到的M0是重复的,协议失败了。试画出近似于图5-9所示的双方交换报文段的过程。答:旧的M0被看作新的M0。5—21假设使用连续ARQ协议中,发送窗口大小事3,而序列范围[0,15],而传输媒体保证在接收方能够挨次收到分组。在某时刻,接收方,下一个希望收到序号是5.试问:1)在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中可能有出现的序号组合有哪几种?2)接收方已经发送出去的、但在网络中(即31还未到达发送方)的确认分组可能有哪些?说明这些确认分组是用来确认哪些序号的分组。5—22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很长的文件,其长度为L字节。假设TCP使用的MSS有1460字节。(1)在TCP的序号不重复使用的条件下,L的最大值是多少?2)假设使用上面计算出文件长度,而运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使用的首部开销共66字节,链路的数据率为10Mb/s,试求这个文件所需的最短发送时间。解:(1)L_max的最大值是2^32=4GB,G=2^30.(2)满载分片数Q={L_max/MSS}取整=2941758发送的总报文数N=Q*(MSS+66)+{(L_max-Q*MSS)+66}=4489122708+682=4489123390总字节数是N=4489123390字节,发送4489123390字节需时间为:N*8/(10*10^6)=3591.3秒,即59.85分,约1小时。5—23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试问:(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32据?(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该是多少?3)若是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4)若是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扔掉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解:(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到99,共30字节的数据。2)确认号应为100.3)80字节。4)705—24一个TCP连接下面使用256kb/s的链路,其端到端时延为128ms。经测试,发现吞吐量只有120kb/s。试问发送窗口W是多少?(提示:能够有两种答案,取决于接收等发出确认的时机)。解:往返行程的时延等于256ms(=128ms×2).设窗口值为X(注意:以字节为单位),假设一次最大33发送量等于窗口值,且发射时间等于256ms,那么,每发送一次都得停下来希望再次获得下一窗口的确认,以获得新的发送赞同.这样,发射时间等于停止等待应答的时间,结果,测到的平均吞吐率就等于发送速率的一半,即8X÷(256×1000)=256×0.001X=8192所以,窗口值为8192.5—26为什么在TCP首部中有一个首部长度字段,而UDP的首部中就没有这个这个字段?答:TCP首部除固定长度部分外,还有选项,所以TCP首部长度是可变的。UDP首部长度是固定的。5—28主机A向主机B发送TCP报文段,首部中的源端口是m而目的端口是n。当B向A发送回信时,其TCP报文段的首部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什么?答:分别是n和m。5—30设TCP使用的最大窗口为65535字节,而传输信道不产生差错,带宽也不受限制。若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延为20ms,问所能获得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答:在发送时延可忽略的状况下,最大数据率=34最大窗口*8/平均往返时间=26.2Mb/s。5—31通讯信道带宽为1Gb/s,端到端时延为10ms。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试问: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答:L=65536×8+40×8=524600C=109b/sL/C=0.0005246sTd=10×10-3s0.02104864Throughput=L/(L/C+2×Td)=524600/0.0205246=25.5Mb/sEfficiency=(L/C)//(L/C+2D)=0×.0255最大吞吐量为25.5Mb/s。信道利用率为25.5/1000=2.55%5—35试计算一个包括5段链路的运输连接的单程端到端时延。5段链行程中有2段是卫星链路,有3段是广域网链路。每条卫星链路又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部分组成。能够取这两部分的流传时延之和为250ms。每一个广域网的范围35为1500km,其流传时延可按150000km/s来计算。各数据链路速率为48kb/s,帧长为960位。答:5段链路的流传时延=250*2+(1500/150000)*3*1000=530ms5段链路的发送时延=960/(48*1000)*5*1000=100ms所以5段链路单程端到端时延=530+100=630ms5—39TCP的拥挤窗口cwnd大小与传输轮次n的关系以下所示:cwnd11224816323334353637361138123913cwnd4014411542162117221823192420252126221232244258261)试画出如图5-25所示的拥挤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2)指明TCP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3)指明TCP工作在拥挤防备阶段的时间间37隔。(4)在第16轮次和第22轮次此后发送方是经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经过商场检测到扔掉了报文段?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分别被设置为多大?6)在第几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7)假设在第26轮次此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所以检测出了报文段的扔掉,那么拥挤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多大?答:(1)拥挤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以下列图(课本后答案):2)慢开始时间间隔:【1,6】和【23,26】3)拥挤防备时间间隔:【6,16】和【17,22】4)在第16轮次此后发送方经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检测到扔掉的报文段。在第22轮次此后发送方是经过超时检测到扔掉的报文段。5)在第1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32在第18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发生拥挤时的一半,即21.在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38是第18轮次发送时设置的216)第70报文段在第7轮次发送出。7)拥挤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8的一半,即4.第六章应用层6-02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当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权服务器有何差异?答: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剖析为主机能识其他IP地址。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依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系统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三种不同样种类的域名服务器。即当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当一个当地域名服务器不能够马上回答某个主机的盘问时,应该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盘问。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盘问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当地域名服务器,尔后当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倡导盘问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盘问的主机的信息时,它必然知道某39个保存有被盘问的主机名字照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平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务器其实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有的域名进行变换,但它必然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每一个主机都必定在授权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平常,一个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机ISP的一个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总是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变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因特网赞同各个单位依照本单位的详细状况将本域名划分为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管辖区。一般就在各管辖区中设置相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6-04设想有一天整个因特网的DNS系统都瘫痪了(这种状况不大会出现),试问还可以够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吗?答:不能够;6-08讲解以下名词。各英文缩写词的原文是什么?www,URL.HTTP,HTML,CGI,阅读器,超文本,超媒体,超链,页面,活动文档,找寻引擎。答:www:万维网WWW(WorldWideWeb)其实不是某种特其他计算机网络。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40的、联机式的信息积蓄所,英文简称为Web.万维网用链接的方法能特别方便地从因特网上的一个站点接见另一个站点(也就是所谓的“链接到另一个站点”),从而主动地按需获得丰富的信息。URL:为了使用户清楚地知道能够很方便地找到所需的信息,万维网使用一致资源定位符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并使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的范围内拥有唯一的表记符URL.HTTP:为了实现万维网上各种链接,就要使万维网客户程序与万维网服务器程序之间的交互遵守严格的协议,这就是超文本传达协议HTTP.HTTP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它使用TCP连接进行可靠的传达。CGI:通用网关接口CGI是一种标准,它定义了动向文档应该怎样创办,输入数据应怎样供给给应用程序,以及输出结果意怎样使用。CGI程序的正式名字是CGI脚本。依照计算机科学的一般看法。阅读器:一个阅读器包括一组客户程序、一组讲解程序,以及一个控制程序。41超文本:超文本的基本特点就是能够超链接文档;你能够指向其他地址,该地址能够在当前的文档中、局域网中的其他文档,也能够在因特网上的任何地址的文档中。这些文档组成了一个纷乱的信息网。目标文档平常与其本源有某些关系,而且丰富了本源;本源中的链接元素则将这种关系传达给阅读者。超媒体:超级媒体的简称,是超文本(hypertext)和多媒体在信息阅读环境下的结合。超链:超链接能够用于各种收效。超链接能够用在目录和主题列表中。阅读者能够在阅读器屏幕上单击鼠标或在键盘上按下按键,从而选择并自动跳转到文档中自己感兴趣的那个主题,或跳转到世界上某处完满不同样的会集中的某个文档。超链接(hypertext),也许依照标准叫法称为锚anchor),是使用<a>标签标志的,能够用两种方式表示。锚的一各种类是在文档中创办一个热点,当用户激活或选中(平常是使用鼠标)这个热点时,会以致阅读器进行链接。页面:页面,近似于单篇文章页面,但是和单篇文章不同样的是:1.每个页面都能够自定义样式,而单篇文章则共用一个样式。2.页面默认状况一42般不同样意谈论,而单篇文章默认状况赞同谈论。3.页面会出此刻水平导航栏上,不会出此刻分类和存档里,而单篇文章会出此刻分类和存档里,不会出此刻水平导航栏上。活动文档:即正在办理的文档。在MicrosoftWord中键入的文本或插入的图形将出此刻活动文档中。活动文档的标题栏是突出显示的。一个基于Windows的、嵌入到阅读器中的非HTML应用程序,供给了从阅读器界面接见这些应用程序的功能的方法。找寻引擎:找寻引擎指能够自动从互联网上收集信息,经过整理今后,供给给用户进行查阅的系统。6-09假设一个超链从一个万维网文档链接到另一个万维网文档时,由于万维网文档上出现了差错而使得超链只想一个无效的计算机名字。这是阅读器将向用户报告什么?答:404NotFound。6-15假设你在阅读器上点击一个URL,但这个URL的ip地址以前并没有缓存在当地主机上。所以需要用DNS自动查找和剖析。假设要剖析到所要找的URL的ip地址共经过n个DNS服43器,所的分是RTT1,RTT2,⋯⋯RTTn。假设从要找的网上只要要取一个很小的片(即忽略个小片的)。从当地猪寄到个网的往返是RTTw.从点个URL开始,向到达当地主机的屏幕上出所取的小片,一共需要多少?解:剖析IP地址需若是:RTT1+RTT2+⋯+RTTn。建立TCP接和求万网文档需要2RTTw。6-18一个万网网点有1000万个面,平均每个面有10个超,取一个面平均要100ms。要索整个网点所需的最少。答:t=100*10-3*10*1000*104=107s6-19找寻引擎可分哪两种型?各有什么特点?答:找寻引擎的种好多,大体上可划分两大,即全文索找寻引擎和分目找寻引擎。全文索找寻引擎是一种技型的索44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经过找寻软件到因特网上的各网站收集信息,找到一个网站后能够从这个网站再链接到另一个网站。尔后依照必然的规则建立一个很大的在线数据库供用户盘问。用户在盘问时只要输入要点词,就从已经建立的索引数据库进步行盘问(其实不是实时地在因特网上检索到的信息)。分类目录找寻引擎其实不收集网站的任何信息,而是利用各网站向找寻引擎提交的网站信息时填写的要点词和网站描述等信息,经过人工审察编写后,若是认为吻合网站登录的条件,则输入到分类目录的数据库中,供网上用户盘问。6-23试简述SMTP通讯的三个阶段的过程。答:1.连接建立: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SMTP客户和接收主机的SMTP服务器之间建立的。SMTP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邮件传达。连接释放:邮件发送达成后,SMTP应释放TCP连接。6-26一个二进制文件共3072字节长,若使用base64编码,而且每发送完80字节就插入一个回车符CR和一个换行符LF,问一共发送了多45少个字节?解答:在base64编码方案中,24比特的组被分成4个6比特单位,每个单位都作为一个合法的ASCII字符发送。编码规则是A表示0,B表示l等等,接着是26个小写字母表示26到51,10个数字(0到9)表示52到61,最后,+和/分别表示62和63。=和==分别用来指示最后一组仅包括8位或16位。回车和换行被忽略不计,所以能够任意插入它们来保持一行足够短。在本题中,base64编码将把报文划分成1024个单元,每个单元3字节长。每个单元被编码为4个字节,所以共有4096个字节。若是把这些字节每80字节划分为一行,将需要52行,所以需要加52个CR和52个LF。4096+52×2=4200。综上所述,该二进制文件用base64编码将会有4200字节长。行base64编码,并获得最后传输的ASCII数据。解:对应的ASCII数据为zIE4,对应的二进0011010046进行quoted-printable编码,并得出最后传达的ASCII数据。这样的数据用quoted-printable编码后其编码开销有多大?00111001编码开销为66.7%6-31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系统有什么特点?在传达邮电时使用什么协议?答:特点: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上网,在打开万维网阅读器后,便能够收发电子邮件。这时,邮件系统中的用户代理就是一般的万维网。电子邮件从A发送到网易邮件服务器是使用HTTP协议。两个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传达使用SMTP。邮件从头浪邮件服务器传达到B是使用HTTP协议。一选择题1OSI参照模型的三个主要看法是(C)。(A)architecture,model,andswitch(B)subnet,layer,andprimitivesservice,interface,andprotocolWAN,MAN,ANDLAN在下列传输介质中,那种传输介质的抗电磁搅乱性最好?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缆(D)无线介质(答案:C)47在电缆中障蔽有什么利处?减少信号衰减(2)减少电磁搅乱辐射和对外界搅乱的矫捷度减少物理损坏(4)减少电磁的阻抗仅(1)(B)仅(2)(C)(1),(2)(D)(2),(4)(答案:B)下列传输介质中,哪一种传输介质的典型传输速率最高?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缆(D)无线介质(答案:C)4.RS232C的“数据终端准备电路CD”是以下哪一种电路?控制电路(B)数据电路(C)准时电路(D)地线(答案:A)带宽是对以下哪一种媒体容量的胸襟?(A)迅速信息通讯(B)传达数据(C)在高频范围内传达的信号(D)上述所有的(答案:B)下述哪一个电缆种类支持最大的电缆长度?(A)无障蔽双绞线(B)障蔽双绞线(C)粗同轴电缆(D)细同轴电缆(答案:C)下述哪个说法是正确的?细同轴电缆传输速率最高。光纤电缆支持电缆运行几十公里。障蔽双绞线电缆对电磁搅乱不敏感。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D)以下哪一各种类电缆在安装时花销大?光纤(B)非障蔽双绞线(C)障蔽双绞线(D)粗同轴电缆(答案:A)RS232C逻辑“0”的电平为()。大于+3V(B)小于-3V(C)大于+15V(D)小于-15V(答案:A)10.RS232C的连接器是()。(A)9芯标准连接器(B)15芯标准连接器(C)25芯标准连接器(D)37芯标准连接器(答案:C)11.(1)的传输距离最远,其典型的传输速率可达(2),而且拥有(3)的特点。(1)(A)无障蔽双绞线(B)障蔽双绞线(C)光缆(D)粗同轴电缆(E)细同轴电缆48(2)(A)10Mbps(B)16Mbps(C)100Mbps(D)500Mbps(3)安装简单,对电磁搅乱不敏感安装困难,对电磁搅乱不敏感安装简单,对电磁搅乱敏感安装困难,对电磁搅乱敏感(答案:C、C和B)12.同轴电缆一般分为(1)和(2),(3)常用于有线电视,其特点阻抗为(4);(5)常用于计算机网络,其特点阻抗为(6)。(7)又依照接口标准不同样分为(8)和(9)。(1),(2),(3),(5),(7),(8),(9)宽带同轴电缆(B)基带同轴电缆(C)粗同轴电缆(D)细同轴电缆(4),(6)(A)100欧姆(B)75欧姆(C)60欧姆(D)50欧姆((A)、(B)、(A)、(B)、(B)、(D)、(A)、(C)、(D))点到点通讯主要适用于(1)和(2)两种状况。(1),(2)路由器对路由器的租线连接LAN对路由器的连接拨号的主机对路由器LAN-WAN-LAN(答案:(A)、(C)1无论是SLIP还是PPP协议都是( )协议。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答案:SLIP和PPP)计算机网络中宽泛使用的交换技术是A.信源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线路交换计算机网络中能够共享的资源包括A.硬件、软件、数据B.主机、外设、软件C.硬件、程序、数据D.主机、程序、数据把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其分类依照是A.网络的地理覆盖范围B.网络的传输介质C.网络的拓扑结构D.网络的成本价格两个实体间数据传输和交换是A.数据通讯B.数据控制C.数据传输D.信息交换495.OSI环境下,基层能向上层供给两种不同样形式的服务是A.面对连接的服务与面向对象的服务B.面向对象的服务与无连接的服务C.面向对象的服务与面向客户的服务D.面对连接的服务与无连接的服务关于TCP和UDP协议区其他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UDP协议比TCP协议的安全性差B.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而UDP是无连接的C.UDP协议要求对方发出的每个数据包都要确认D.TCP协议可靠性高,UDP则需要应用层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星型结构中,常有的中央节点为A.路由器B.集线器C.网络适配器D.调制解调器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称这种拓扑结构为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以下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A.N0VELLB.WlNDOWSNTC.UNⅨD.NETWARE早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 )组成。A计算机一通讯线路一计算机B.Pc_通讯线路一PC机C.终端一通讯线路一终端D.计算机一通讯线路一终端计算机网络通讯中传输的是A.数字信号B.模拟信号C.数字或模拟信号D.脉冲信号数据传输的有效性指标是A.误码率B.数据传输速率C.带宽D.传输错误的二进制信号个数13.在多个数据字符组成的数据块以前以一个或多个同步字符SYN作为开始,帧尾用ETX作为结束,这种传输方案称为( )A.面向比特的同步传输B.起止式传输C.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D.异步传输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保证通讯的正确进行,通讯双方必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叫A.协议B.TCP/IPC.InternetD.以太网以下供给传输介质与网络主机的接口电路的是A.路由器B.集线器C.网桥D.网卡每个结点对信息都有地址鉴别能力的网络结构是A.星型结构B.总线型结构C.环形结构D.网格形结构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三类,它们是A.Internet、Intranet、ExtranetB.广播式网络、搬动网络、点-点式网络、ATM、B-ISDND.LAN、MAN、WAN50拓扑设计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它对网络的影响主要表此刻:I.网络性能II.系统可靠性III.通讯花销IV.网络协议:A.I、IIB.I、II和IIIC.I、II和IVD.III、IV19.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PANB.LANC.MAND.WAN20.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A工作站B网卡C网络服务器D网络互连设备21.在共享式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 )A调制解调器B交换器C路由器D集线器分组交换不拥有的优点是( )A.传输时延小B.办理开销小C.对数据信息格式和编码种类没有限制D.线路利用率高23.( )传达需进行调制编码。A.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B.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C.模拟数据在数字信道上D.模拟数据在模拟信道上24.数据传输速率公式:S=Tlog2N中,T的含义是( )。A.单位脉冲幅度B.单位脉冲宽度C.调制速率D.脉冲的有效值28.以下交换方式中实时性最好的是( )A.数据报方式B.虚电路方式C.电路交换方式D.各种方法都同样在多数状况下,网络接口卡实现的功能处于( )。A.物理层协讲和数据链路层协议B.物理层协讲和网络层协议C.数据链路层协议D.网络层协议30.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接见控制方法,即( )A.CSMA/CDB.TokenRingC.TokenbusD.XML以下哪一项不是组成计算机网络必定的设备( )A、计算机系统B、网络适配器C、传输介质D、网络打印机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A、数据办理B、信息传输与数据办理C、文件盘问D、资源共享与信息传输局域网络组网达成后,不决定网络使用性能的是( )A、网络的拓扑结构B、网络操作系统C、网络的传输介质D、网络通讯协议51以下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A、当码元的失散值个数N=2,则波特率等于比特率;B、600波特和600bps是一个意思;C、每秒传达l00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达100个比特;D、每秒50波特的传输速率是很低的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分组交换的缺点?(B)A、信道利用率低;B、附加信息开销大;C、传输时延大;D、不同样规格的终端很难相互通讯36.随着ARPA网的投入运行,计算机网络的通讯方式发展为( )之间的直接通讯。A.终端与计算机B.计算机与计算机C.终端与终端D.前端机与计算机模拟通讯系统中产生的调制信号必然是( )。A.数字信号B.连续信号C.语音信号D.失散信号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间采用( )方式。A.连续传输B.总线传输C.串行传输D.并行传输以下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每个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独立地选择路由数据报方式在传输数据前不建立电路呼叫C.同一源节点发出的数据报按发出的序次到达目的站节点D.每个数据报的传输是独立的,与其他数据报没关以下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D)。A.ATM是面向连接的B.ATM以固定长度信元作为传输单位C.ATM采用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ATM信元的格式与业务种类相关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用bps作单位的有A.位速率B.波特率C.数据传输率D.误码率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功能在于A.支持分布式办理B.提高运算速度C.数据传输D.共享资源以下操作系统中,( )不是网络操作系统。A、Windows3.xB、DOSC、NetWareD、windowsNT524.以下对无线网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无线网经过无线传输介质传输数据,信号简单碰到搅乱,所以需要严格的差错控制无线网的数据传输率低C.通讯过程中存在盲点D.两个节点之间,即使有阻挡物也由于衍射作用能够保证正常传输5.以下是计算机网络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电子邮件B.联机会议C.综合信息服务D.网络游戏6.为了使接收方和发送方保持同步,能够采用的传输方式是( )A.并行传输B.串行传输C.同步传输D.异步传输7.以下对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基带传输是将数据直接变换为脉冲信号加到电缆上传输出去宽带传输是将数据加到载波信号上传达出去C.基带传输采用“控制载波信号状态”的传输技术D.在通讯中,依照数据流的方向能够分为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有( )A.检错反响重发B.前向纠错方式C.奇偶校验码D.方阵检验码9.以下对检错重发方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停等式ARQ工作在全双工链路上B.连续式ARQ常用于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规程中C.反响重发需要双向信道,但实时性好D.差错控制命令经过反向信道达成数据传输中的差错主要有( )A.随机错B.计算错C.校验错D.突发错一、单项选择题3.A6.C7.B11.C12.B13.C14.A15.D16.C17.D18.B19.B20.C21.D22.A23.B24.C25.D26.D27.A28.C29.A30.A31.D32.D33.D34.A35.B36.B37.B38.C39.C40.D二、多项选择1.AC2.CD3.AB4.ABC5.ABD6.CD7.AB8.AB9.BD10.AD2009年计算机统考真题剖析(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为解决默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般配的问题,平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A.栈B.队列C.树D.图53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bcdefg依次进入栈S。若每个元素出栈后马上进入队列Q,且7个元素出队的序次是bdcfeag,则栈S的容量最少是A.1B.2C.3D.43.给定二叉树图所示。设N代表二叉树的根,L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A.LRNB.NRLC.RLND.RNL以下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已知一棵完满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满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B.52C.111D.1196.将森林变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是结点v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和v可能拥有的关系是I.父子关系II.兄弟关系III.u的父结点与v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A.只有IIB.I和IIC.I和IIID.I、II和III以下关于无向连通图特点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I.所有极点的度之和为偶数II.边数大于极点个数减1最少有一个极点的度为1A.只有IB.只有IIC.I和IID.I和III以下表达中,不吻合m阶B树定义要求的是A.根节点最多有m棵子树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要点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D.叶结点之间经过指针链接9.已知要点序列5,8,12,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要点字3,调整后获得的小根堆是A.3,5,12,8,28,20,15,22,19543,5,12,19,20,15,22,8,28C.3,8,12,5,20,15,22,28,19D.3,12,5,8,28,20,15,22,1910.若数据元素序列11,12,13,7,8,9,23,4,5是采用以下排序方法之一获得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A.起泡排序B.插入排序C.选择排序D.二路归并排序11.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储藏器中,CPU划分它们的依照是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C.指令周期的不同样阶段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储藏单元12.一个C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变量xyz,其中x和z是int型,y为short型。当x=127,y=-9时,执行赋值语句z=x+y后,xyz的值分别是A.X=0000007FH,y=FFF9H,z=00000076HB.X=0000007FH,y=FFF9H,z=FFFF0076HC.X=0000007FH,y=FFF7H,z=FFFF0076HD.X=0000007FH,y=FFF7H,z=00000076H13.浮点数加减运算过程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均采用补码表示,且位数分别为5位和7位(均含2位符号位)。若有两个数X=27×29/32,Y=25×5/8,则用浮点加法计算X+Y的最后结果是A.001111100010B.001110100010C.010000010001D.发生溢出14.某计算机的Cache共有16块,采用2路组相联照射方式(即每组2块)。每个主存块大小为32字节,按字节编址。主存129号单元所在主存块应装入到的Cache组号是A.0B.2C.4D.615.某计算机主存容量为64KB,其中ROM区为4KB,其他为RAM区,按字节编址。现要用2K×8位的ROM芯片和4K×4位的RAM芯片来设计该储藏器,则需要上述规格的ROM芯片数和RAM芯片数分别是A.1、15B.2、15C.1、30D.2、3016.某机器字长16位,主存按字节编址,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由两个字节组成,第一字节为操作码字段,第二字节为相对位移量字段。假设取指令时,每取一个字节PC自动加1。若某转移指令所在主存地址为2000H,相对位移量字段的内容为06H,则该转移指令成功转今后的目标地址是A.2006HB.2007HC.2008HD.2009H以下关于RISC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RISC宽泛采用微程序控制器B.RISC大多数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达成C.RISC的内部通用存放器数量相对CISC多D.RISC的指令数、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种类相对CISC少55某计算机的指令流水线由四个功能段组成,指令流经各功能段的时间(忽略各功能段之间的缓存时间)分别是90ns、80ns、70ns和60ns,则该计算机的CPU时钟周期最少是A.90nsB.80nsC.70nsD.60ns相关于微程序控制器,硬布线控制器的特点是A.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更正和扩展简单B.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更正和扩展难C.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更正和扩展简单D.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更正和扩展难20.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则总线带宽是A.10MB/sB.20MB/SC.40MB/SD.80MB/S假设某计算机的储藏系统由Cache和主存组成,某程序执行过程中访存1000次,其中接见Cache缺失(未命中)50次,则Cache的命中率是A.5%B.9.5%C.50%D.95%以下选项中,能引起外面中断的事件是A.键盘输入B.除数为0C.浮点运算下溢D.访存缺页单办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I进度与进度II办理机与设备III办理机与通道IV设备与设备A.I、II和IIIB.I、II和IVC.I、III和IVD.II、III和IV以下进度调换算法中,综合考虑进度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A.时间片轮转调换算法B.短进度优先调换算法C.先来先服务调换算法D.高响应比优先调换算法25.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有K个进度竞争使用,每个进度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A.2B.3C.4D.526.分划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A.界地址保护B.程序代码保护C.数据保护D.栈保护一个分段储藏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最大段长是A.28字节B.216字节C.224字节D.232字节以下文件物理结构中,合适随机接见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A.连续结构B.索引结构C.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D.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29.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搬动。现有一个磁道接见央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调换(电梯调换)算法获得的磁道接见序列是56A.110,170,180,195,68,45,35,12B.110,68,45,35,12,170,180,195C.110,170,180,195,12,35,45,68D.12,35,45,68,110,170,180,195文件系统中,文件接见控制信息储藏的合理地址是A.文件控制块B.文件分配表C.用户口令表D.系统注册表31.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尔后删除F1。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A.0、1B.1、1C.1、2D.2、132.程序员利用系统调用打开I/O设备时,平常使用的设备表记是A.逻辑设备名B.物理设备名C.主设备号D.从设备号在OSI参照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供给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34.在无噪声状况下,若某通讯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拥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讯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A.12kbpsB.24kbpsC.48kbpsD.96kbps35.数据链路层采用了退后N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A.2B.3C.4D.536.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地址是A.目的物理地址B.目的IP地址C.源物理地址D.源IP地址37.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满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ps,电缆中的信号流传速度是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最少需要A.增加160mB.增加80mC.减少160mD.减少80m38.主机甲和主机乙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括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A.500B.700C.800D.100039.一个TCP连接总是以1KB的最大段发送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挤窗口为16KB时发生了超时,若是接下来的4个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段都获得必然应答时,拥挤窗口大小是A.7KBB.8KBC.9KBD.16KB5740.FTP客户和服务器间传达FTP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A.建立在TCP之上的控制连接B.建立在TCP之上的数据连接C.建立在UDP之上的控制连接D.建立在UDP之上的数据连接一、选择题12345678910BCDBCBADAB11121314151617181920CDDCDCAADB21222324252627282930DADDCACBAA31323334353637383940BABBCADDCA第一部分: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0题,每题20分共8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正确答案。1、若元素a、b、c、d、e、f依次进栈,赞同进栈、退栈操作交替进行,但不同样意连续三次进行退栈工作,则不能能获得的出栈序列是()A、dcebfaB、cbdaefC、bcaefdD、afedcb2、某队列赞同在其两端进行入队操作,但仅赞同在一端进行出队操作,则不能能获得的顺序次是()A、bacdeB、dbaceC、dbcaeD、ecbad3、以下线索二叉树中(用虚线表示线索),吻合后序线索树定义的是()4、在以下所示的平衡二叉树中插入要点字48后获得一棵新平衡二叉树,在新平衡二叉树中,要点字37所在结点的左、右子结点中保存的要点字分别是()A、13,48B、24,48C、24,53D、24,905、在一棵度数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结点个数是()A、41B、82C、113D、1226、对n(n>=2)个权值均不同样的字符组成哈弗曼树,关于该树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该树必然是一棵完满二交织B、树中必然没有度为1的结点C、树中两个权值最小的结点必然是兄弟结点D、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权值必然不小于下一层任一结点的权值7、若无向图G=(V.E)中含7个极点,则保证图G在任何状况下都是连通的,则需要的边数最少是()A、6B、15C、16D、218、对以下列图进行拓扑排序,能够获得不同样的拓扑序列的个数是()A、4B、3C、2D、19、已知一个长度为16的序次表L,其元素按要点字有序排列,若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一个不存在的元素,则比较次数最多的是()58A、4B、5C、6D、710、采用递归方式对序次表进行迅速排序,以下关于递归次数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递归次数于初始数据的排列次数没关B、每次划分后,(勤思虑研)先办理较长的分区能够减少递归次数(勤思虑研)C、每次划分后,先办理较短的分区能够减少递归次数D、递归次数与每次划分后获得的分区办理序次没关11、对一组数据(2,12,16,88,5,10)进行排序,若前三趟排序结果以下:( )第一趟:2,12,16,5,10,88第二趟:2,12,5,10,16,88第三趟:2,5,10,12,16,88则采用的排序方法可能是A.冒泡排序法B.希尔排序法C.归并排序法D.基数排序法12.以下选项中,能缩短程序执行时间的措施是( )1.提高CPU时钟频率2.优化经过数据结构3.优化经过程序A.仅1和2B.仅1和3C,仅2和3D.1,2,313.假设有4个整数用8位补码分别表示r1=FEH,r2=F2H,r3=90H,r4=F8H,若将运算结果存放在一个8位存放器中,则以下运算会发生利处的是( )A.r1xr2B.r2xr3C.r1xr4D.r2xr414.假设变量i,f,d数据种类分别为int,float,double(int用补码表示,float和double用IEEE754单精度和双精度浮点数据格式表示),已知i=785,f=1.5678e3,d=1.5e100,若在32位机器中执行以下关系表达式,(勤思虑研)则结果为真的是( )i==(int)(float)I(II)f==(float)(int)f(III)f==(float)(double)f(IV)(d+f)-d==fA.仅I和IIB.仅I和IIIC.仅II和IIID.仅III和IV15.假设用若干个2Kx4位芯片组成一个8Kx8为储藏器,则0B1FH所在芯片的最小地址是( )A.0000HB.0600HC.0700HD.0800H16.以下相关RAM和ROM得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RAM是易失性储藏器,ROM是非易失性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