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帝国的兴亡_第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帝国的兴亡_第2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帝国的兴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主备人:张丽颖审定:历史备课组使用人:纪欣媛修改人:纪欣媛上课时间:第6周【学习目标】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时间和秦朝的都城;探讨秦统一的意义。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和意义;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4-65页“秦王扫六合”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秦的统一1.秦的统一背景①战国以来,_______成为大势所趋。②____________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③_______之战后,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过程:前______至前年,秦国先后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_意义:模仿上面的知识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66页“陈胜吴广起义”一目的内容,设计出其知识网络图(时间、原因、政权、意义等)。2.陈胜吴广起义2.陈胜吴广起义【共同探究】1.看故事,答问题:听说中原地区的小商品博览会开幕了,一位百姓兴冲冲地赶到博览会。他到小贩A处买糕点,可是他的钱币小贩A不收,因为小贩A只收刀币;又到另一个小贩B那儿买水果,可那个小贩B只收蚁鼻钱,又没买成;走到小贩C那里买大米,钱可以用了,而且只要五个钱一斗,但称完一看不对,原来小贩C用的斗比百姓家乡的斗小了一些,又没做成买卖。百姓最后只能空手而回。结合上面的故事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秦朝的统一有什么意义?2.仔细观察教材上的“秦朝疆域图”,看看你能得出多少结论?【课后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一分钟识记】1.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2.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口号、政权?【夯实基础】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B.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C.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D.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秦王最后“扫”的是A.楚国B.燕国C.齐国D.魏国3.某校历史教师安排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资科,请你依据此图判断小华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是A.唐太宗B.明太祖C.秦始皇D.汉武帝4.观察秦朝疆域图(看参看教材地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请你判断秦朝疆域最西到达今天我国哪个省或自治区?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陕西省C.西藏自治区D.甘肃省5.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充满血腥与残暴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赢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D.秦国主要依靠赢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赢政6.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那次战役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7.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秦的暴政B.陈胜吴广起义C.赋税的沉重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8.请将下列成语与相关内容用同线连接起来:揭竿而起

项羽兵败垓下

四面楚歌

陈胜、吴广起义破釜沉舟

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能力提升】读这首诗回答问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