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集资料汇编
目录1、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吾腰千钱》教学设计2、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各具特色的民居4、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凡卡》教后反思5、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6、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床头上的标签7、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诊断8、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9、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寻找幸运花瓣儿10、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六下语文《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吾腰千钱》教学设计 教材理解:本文是珍惜主题单元中的一篇文言寓言。经过对前几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珍惜美好生活,珍惜友情,珍惜个性等主题有了比较深的认识,而这篇文章却以一个近似夸张的寓言笑话为大家勾勒了一个贪财的溺水人形象:宁可丢掉性命也不忍心舍弃钱财。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描摹了爱钱甚于生命的人的可悲下场。本文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由于这篇文章是一篇拓展性阅读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积累文言文知识。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介绍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2、自读自悟文章,理解课文含义。3、借助译文,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4、抓住人物对话,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文章,培养他们借助译文自学古文,积累文学知识的能力。2、有感情朗读,培养诵读古文的语感与技巧。情感目标: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教学难点: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正确认识文章主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切中主题。教师先向学生提问最喜欢什么。如有学生回答喜欢钱的话,可以继续追问:为了金钱,你愿意舍弃什么生命呢让我们看看这个永州人是怎么做的。二、自读自悟,理解主题。1、简介作者柳宗元,让学生了解其生平既主要成就。2、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先不要参照译文,尽量理解文章内容。3、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根据词义、句义进行断句;突出重点实义词;叙述与对话感情色彩要有所区别等。4、对于重点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译文理解、记忆:氓:古义与今义的区别。咸:全、都。程度副词。善:同擅,擅长。可以给学生简单的介绍通假字的知识。绝:横渡。济:ji第四声。渡,到。组词:救济。多音字,ji第三声。组词:人才济济,指数量很大。有顷益怠:有顷,一会;益,更;怠,疲乏。5、进行有感情诵读训练。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如何处理两人的对话,该用语气、语调的变化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溺水者:贪婪与固执同伴:关切与焦急6、扫清字词障碍后,要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提问:落水人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他两次摇头,分别代表什么如果你是落水人,该如何去做对于以上问题的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充分表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要指引他们从本单元主题进行思考,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二、展延伸,深化主题1、过以上步骤的学习,学生基本理解文章的寓意。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例,通过今天的学习,对这些事例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2、这篇文章是节选,为了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使文章变得完整,将结尾补上: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在老师的指点下,学生理解这句话,进而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病态的追求必将使自己一无所有,甚至是生命。3、引学生将本文中的金钱与生命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生活学习实际谈谈如何处理二者的冲突。学生可以讨论交流,只要做到言之有物,层次清晰即可。4、教师总结:喜爱金钱,无可厚非;追求利益,理所应当,但当这些与其他因素发生矛盾的时候该怎样处理,这又是一个比较严峻的课题。让我们将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毕竟世界上还有许多更为美好,更为重要的东西。四、效果预设本节课是文言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尽管以前接触过,但在独自阅读理解上还会有些难度。经过上述步骤的学习,相信对于一些问题的解决会有所帮助。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将比较轻松;而深化拓展的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的局限,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适时引导,理解程度不作硬性要求。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1、能力目标:通过选段学习,传授阅读方法,培养自主阅读其他章节的能力。2、情感目标: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教学重点及其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2、教学难点:通过选段学习,传授阅读方法,培养自主阅读其他章节的能力。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8-1-26)教学内容及其过程:一、讲授介绍作者和背景1、马克middot;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两部既有相关性又有独立性的小说,作品揭示除了社会与人,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并清晰地放映出作者反对种族压迫,反抗腐败社会制度的价值观念。(详见教参P147)2、写作用意由于作者从小缺少关爱,他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特别关心,所以他以儿童为题材写了这部小说,一是为了表示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二是为了引起社会对顽童的关注。3、把握小说主要故事情节(详见教参P149)二、自由诵读,整体感知选段内容1、会读噤了声(jigrave;n)冥思苦想(miacute;ng)赫赫(hegrave;)四处嗅着(xiugrave;)驰骋(chiacute;chěng)授带(shograve;u)涕泗(sigrave;)乳臭未干(xiugrave;)2、会写灰烬花哨黝黑心花怒放自鸣得意嚎啕大哭陈词滥调忘乎所以火烧火燎煎熬布置作业:继续阅读课本选段,熟悉故事情节,并写出选段故事梗概(每一片段不超过两分钟的发言量)。第二课时(8-2-27)教学内容及其过程:一、自由讲述选段故事情节要求简单扼要,每生发言不超过2分钟。二、精读选段,研讨问题1、通读课文三个精彩片段,概括主人公的主要特点。2、精读每个片段,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思路:通过人物的心理,言行,动作分析归纳人物所具有的性格和品质。小结:第一片段:顽皮,喜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勇敢机智。第二片段:不断成长,成熟,先不敢指正凶手,后挺身而出,出庭作证。第三片段:厌恶枯燥生活,幻想新奇冒险的生活。3、感悟主题表现儿童的逆反心理,成人社会对儿童的禁锢,儿童世界的真善美。4、探究:你希望经历主人公那样的历险生活为什么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课前准备: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2.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3.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4.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5.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三、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①研究内容: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②研读方法: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①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②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①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②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3.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体会说明方法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①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②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③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④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lsquo;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rsquo;,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六、课外拓展,迁移练写。1.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我国从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开始至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总共发行四套民居邮票,即普二十三、普二十五、普二十六、普二十七,共发行二十一枚,从一分的内蒙古民居邮票开始至二百分的江西民居邮票,四套邮票全部为影写版,由北京邮票厂印制,这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记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朽的智慧结晶,也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票面上的民族建筑,造型生动,图案漂亮,这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你想了解更多地了解这些邮票上的民居故事吗2.发放关于这组邮票的简单介绍,拓展阅读。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两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西藏民居──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东北民居──吉林-蒙古族马架房。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在山墙开山,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见邮票下方,以及左图)。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极似蒙古包,保持了蒙古族的民族习惯。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房屋寿命难以保持长久。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上海民居──上海石库门房子。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园楼外,以里弄石库门房子最具代表性。因为上海繁华,人口稠密,住宅大都成排组成,相互毗连。户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3层,青瓦坡屋顶,并有小型晒台,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外常作简单的装饰。楼上楼下,小巧玲珑,青瓦覆盖,阁楼晒台,绿树掩映,十分幽雅。陕北民居──窑洞。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台湾民居──台湾民居的基本形态是三合院、四合院。屋顶前后坡落水。农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广场可晒农作物。较富裕的人家或官司家住宅则多用四合院,有门厅与正厅的缓冲,秘密性较高。浙江民居──浙江民居-黄岩天长街住宅。该住宅面街背河、附有店面,临街设店面,内部兼作起居室,后部临水的房作厨房。全宅的中间部分分三层,第二层空间仅有2.2米高。以顶阁楼三面凸出,窗台做得较低,三面都开窗,阁楼窗子开得合宜,住在顶层并不觉得压抑。整个住宅造型有虚有实,有遍有低,轮廓线不单调。3.布置作业: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凡卡》教后反思 《凡卡》一文,是篇短篇小说。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它交织着写信、回忆、侧面烘托三条线索,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利用一句话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凡卡为切入点,把文章的主线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循着这篇文章的主脉络,掌握和认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缩小了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其次,通过被老板打,被伙计们捉弄的部分进行详细地研读,使学生自己看到了遍体鳞伤、悲惨凄凄的凡卡,感情同时也被揪住了。被虐待的凡卡此时是多么盼望爷爷能来接自己呀!于是他更加向往和爷爷在一起的虽贫困但充满着爱意的农村生活。于是中间又加入了巧妙的过渡:凡卡的童年里难道除了悲惨就没有快乐了吗学生立刻找到农村生活里快乐无比的凡卡。于是通过凡卡的生活一悲一喜强烈的感情对比,加深了对凡卡悲惨生活的认识及对凡卡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憎恨;对现在我们幸福生活的珍惜。再次,抓住结尾部分,体会言外之意。文章结尾部分写了凡卡寄信的情景,并以美梦结束,暗示了他希望的破灭。给人以曲虽终情未散之感。教学这一环节时,我问学生: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即使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还能把它带回乡下吗这样层层深入,使学生去深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当学生知道了那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时,内心会不由地生发对凡卡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学生伴着音乐齐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前,对学生说轻一点,别惊扰了他的美梦,让他的梦再走得长一些。有了这样带有人文性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得非常投入,字字见情。整节课上完,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但仍然是有深深的遗憾,有些学生的情绪始终起不来!而且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引的还是过多。找到了原因,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他人的优点,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个目标一般放在后面,不作为第一条目标。不一定要按照教参上的目标来写,这个目标的政治性太明显,要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解读此文,最好不要涉及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其优越的一面,民主法治,福利保障,许多方面人家还比我们做得好呢!)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写话训练,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下面没看见你的写话啊。)【教学过程】上节课咱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凡卡》这篇课文,当老师写下这个名字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一;;一;可怜的凡卡,瘦弱的凡卡,跪在作台前给爷爷写信的凡卡。)咱们一起默读课文,找出凡卡的信的内容。(是不是要先找出信,再默读信呢)然后想想信中的哪一点最让你震撼(震撼一词课文中没有吧,最好不要用这种提问方式。学生不一定会震撼,也许更多学生的是为了震撼而震撼,找出句子顺应老师提出的震撼。所以要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①凡卡做学徒的一段。②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从这句话中能看出什么A凡卡很可怜没有鞋穿。形容一下当时没有鞋穿的脚该是怎样了;一;;一;又红又肿又脏或许还长满了冻疮。是啊!可见凡卡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季是挨着冻的。凡卡还告诉爷爷什么;一;;一;他很想回到村里去。挨冻的同时凡卡还遭受着什么回到①凡卡做学徒的一段。B平实凡卡都是挨着冻得可以看出老板娘的残忍。想想长久以来挨着冻得脚该是怎么样了回到A部分。③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过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是啊,真是难以想象凡卡平时是怎么过的回到①凡卡做学徒的一段。好好读读这一段话,关注一下其中的第一个省略号,想想他省略了什么(学生读段落。);一;;一;省略了凡卡受的苦。这些苦凡卡已经;一;;一;受不住了。在你看来凡卡最受不住的是什么(1)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简直换言之就是;一;;一;基本上、差不多。(很难为情,空白的还在思考中,希望您能够帮助我。)(以上还只是体会了凡卡的悲惨生活。我的设计思路不仅仅停留在悲惨,对我们的学生来讲,更重要的是在艰难的生活面前,挫折面前,我们如何面对,如何学会坚强,而不是一味地责怪社会制度。仔细阅读课文,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凡卡在艰难困苦中表现出来的坚强,这正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所要学习的,或者也是我们现在阅读此文的目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床头上的标签 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多角度选取材料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的方法;2、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对科学的信念与追求;3、领会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字词、内容二、展示目标(同上)三、学习新知:1、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2、思考:本文的三个特点:(1).别具匠心的标题。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最能表现李比希这位化学史上的巨人,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标签在文中还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与成功这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2).精心的选材。本文选了两件事,而且是一成一败,一得一失。这样选材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拥有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痛苦。这样写,才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活,更饱满。同时也让读者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3).这篇文章巧妙的细节描写。本文中有两处精当的细节描写:一处是:当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能证明自己失误的论文时,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此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李比希对科学研究慎重的态度及自己懊悔的心情。第二处是:描写李比希制作标签的过程。是这样写的,他把那张lsquo;氯化碘rsquo;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生动地再现了李比希求实、自律的形象。(4).先写李比希读论文后后悔莫及这一结果,后写懊悔的原因。是为了强调当时李比希发现自己失误的痛苦心情。为下文写他制作床头上的标签警示自己做准备。3、找出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并说出理由。四、练习巩固:1、课后题。2、收集一些你感触深刻的标语或者谚语作为激励自己的话。(联系综合活动开展)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诊断 由字到词的回顾,再到篇的写作手法的回忆,逐一带领学生理顺本课的写作方法,作后引导学生进行2个小练笔,使学生有形可描,有文可仿,有话可写,减轻了写作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很有实效性,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此方法进行小练笔指导。课堂的容量很大,教师备课的时候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设计的比较新颖,适合学生实际。本课学生在小练笔方面思维比较灵活,语言比较丰富。这节课,字词训练扎实,对课文的写法回顾让下一步的写作指导有的放矢,接下来的小练笔,结合实际生活来写,距离学生的实际学情近。但在课堂上如果你能注意自己的语言,更优美一些就更好了。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教学准备:搜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兴趣。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是谁吗(播放课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苹果的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索,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你觉得他们是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呢(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刻苦钻研)二、直奔重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自然段,认真读这段话,你能读懂这段话的意思吗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2、学生质疑,相机解决疑问。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的指什么!指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3、科学家们把拉直变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这句话,齐读)三、学习三个具体事例1、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举了三个真实的事例,指名3;一;5自然段,思考者具体写了哪三件事。指名回答。2、默读3;一;5自然段,自学批画:每个事例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每个科学家是这样把拉直变成!的①自学批画②小组交流讨论③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关键语句。3、这三位科学家把拉直变成!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反复研究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所以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四、学习第六自然段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是的眼珠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这几位科学家能够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呢1、出示: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2、你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指名谈体会。3、句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能够调换顺序吗为什么4、齐读这句话,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五、总结,导入下节课内容科学发展史上,像这样的事岂止三个,还有哪些事例能够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课后搜集有关故事。这些真实的事例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下节课接着学习。第二课时一、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科学故事二、导入新课,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1、在科学史上,这么多这样的真实事例说明了什么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自由读7、8自然段,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2、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重点理解下面的句子:①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②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有准备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是什么样的人)3、总结: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三、总结写法,知识迁移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先提出观点,然后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最后写得到的启示)2、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例,如果让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来证明这个观点,你打算怎样写口头表述,评价。3、你觉得还有哪些观点可以用我们熟知的事例来证明拓宽学生思路。4、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观点,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证明这个观点。独立练笔,形成文字。5、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小练笔,注意正确评价。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寻找幸运花瓣儿 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书写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感悟幸运的内涵。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金波的散文、儿童诗或有关幸运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学生:了解丁香花的有关知识,搜集有关金波的资料。教材简析什么是真正的幸运本文作者从小处取材,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收入笔端,诠释了幸运的内涵;一;;一;通过自己的力量将希望变成现实。文章语言清新朴实、自然流畅,于平实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处处都是学问。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述了作者寻找五瓣儿丁香花的故事:先写同学告诉我,谁要是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花,谁就会得到幸运;接着写我两次去寻找五个花瓣儿的丁香,都没有找到;再写我第三次去找,在经历了许多次失望之后,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五个花瓣儿的丁香;最后写我找到丁香花后的感悟,明白了幸运的真正内涵。课文在叙事过程中有一些细节描写和重点词句,如第15~20段中我找花的动作描写以及两次出现的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意图,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课文最后一段中的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本课,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幸运的内涵;最后,还得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于心,并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段:联系后面的内容,可以知道文中的你指的是我的同学。第2段:怔是发愣、发呆的意思。第3段:只匆匆看了两眼反映出我在看丁香花时的漫不经心。第5段: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高,劲头十足。第7段:悻悻然指的是作者两次都没有找到五瓣儿丁香不满意的样子,和前面的兴致勃勃形成了对比。第8段:诳是欺骗、瞒哄的意思。第15段:这一段写的是我寻找五瓣儿丁香的样子。第16段:诧异:觉得意外和奇怪。第17段:专心致志:专心专意做某件事。第18段: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看的花很多,看得也很仔细,一朵一朵地在寻找,同时我的心情也在失望与希望中起起落落。第19段:这一段进一步说明了我寻找得很专心,除了五瓣儿丁香,其余的东西都不能引起我的注意。第21段:在经历过无数次失望过后,我已经开始失去寻找到五瓣儿丁香的决心了。第22、23段:从忽然、情不自禁等词句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我寻找到五瓣儿丁香时激动、幸福的心情。第26段:茫然:完全不知道或是失意的样子。同学告诉我,谁要是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可是,正当我找到了五瓣儿丁香后,对于我将得到什么样的幸运而茫然,并进而引起了我对幸运的深思。第27段:乐此不疲:指对某事物特别有兴趣,因而沉浸于其中,不知疲倦。第28、29、30段:这几段是作者寻找到五瓣儿丁香后,对幸运的感悟: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幸运只是一种心灵感受。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力量将希望变成现实,那就是幸运。学生在领会这几段话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后第1题:是本文理解的重点,应渗透在学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寻找五瓣儿丁香时的心理变化过程,仔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什么是幸运。在朗读和感悟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最后一段。课后第2题:文中反复写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课后第3题:这些词语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检查学生是否都理解了。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任选两个词语练习说话或写话。选做题: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谈谈自己对快乐的看法。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看法肯定不一样,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设计参考一、导入课题,初步感知1?齐读课题,学生质疑。(如:我为什么要寻找幸运花瓣儿什么样的花瓣儿会带给人幸运幸运花瓣儿真的会给人带来幸运吗)2?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抽读,检查读文和生字认识情况,相机指导。4?在小组内交流刚才质疑的问题的答案。二、品读课文,领会感悟1?我在寻找五瓣儿丁香的过程中,有过怎样的心理感受找到有关的词语或句子作上记号。2?全班交流。抓住我的心理感受,理清文章线索:(匆匆看了两眼)漫不经心rarr;兴致勃勃rarr;悻悻然rarr;兴奋不已rarr;失望与希望的相互交织更替rarr;(情不自禁地大叫一声)激动rarr;茫然rarr;深思3?为什么我会有这些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每次我心理发生变化的原因。4?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重点指导第15段、18~23段,28~30段的学习。5?我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通过此问题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幸运的内涵。三、联系生活,感悟升华1?在作者的眼里,幸运指的是什么2?在你的眼里,幸运又指的是什么呢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注意积极、正确地引导。3老师提供有关幸运的名言警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朗读、抄写。四、回归文本,熟读成诵1?朗读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或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2?教师总结。参考资料作者简介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一;;一;金波儿童十四行诗集》等;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乌丢丢的奇遇》等多部;评论集《幼儿的启蒙文学》、《能歌善舞的文字》等;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有关幸运的名言警句幸运的背后总是靠自身的努力在支持着。但自己松懈下来,幸运也就溜走了。;一;;一;罗兰真正的幸运在等待着有资格享受的人。;一;;一;斯维托尼乌斯幸运的机会好像是银河,它们作为个体的存在是不明显的,但作为整体的出现却光辉灿烂。同样,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许多细小的必要元素,最终都能成为带来幸运的条件。;一;;一;培根幸运并非没有丝毫的恐惧与烦恼。;一;;一;培根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六下语文《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难点: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突破口:什么是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3、交流了解居里夫人。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新课题孩子们,看到你们美丽的双眸流露着光华,闪烁着激情,老师不禁想知道:你们认为身边什么是美丽的我们有美丽的校园,有美丽的教室,是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丽,面对岁月的洗礼,它们有的黯然失色,有的却可以历久弥新。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穿越百年的风尘时空,领略居里夫人身上的美丽,好吗看谁的慧眼能够发现它。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提出要求:(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3)浏览概括,课文写了居里夫人科学生涯中的哪几个片段2、学生自读,体会。3、反馈初读情况。(1)检查生字词。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物理学、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工业废渣、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酸碱、试管、量杯、诺贝尔奖(2)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3)讨论主要事件。主要事件之一: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宣布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引起全场轰动主要事件之二:居里夫人由人工和天然放射性现象引发思考,发现和提炼出了放射性元素镭。4、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问题预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理解方面的问题,如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middot;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lsquo;放射线rsquo;,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lsquo;居里rsquo;,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lsquo;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middot;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rsquo;三、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默读课文,探讨美丽之点同学们上节课提了许多有关美丽的问题,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去感受这份美丽。1、默读课文,所谓的美丽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请画出作者盛赞居里夫人的语句。2、讨论美丽之点。基本要点预设:美丽之一:居里夫人形象美丽美丽之二:镭元素光焰美丽美丽之三:居里夫人敢于重新的胆识美丽美丽之四:居里夫人锲而不舍的毅力美丽美丽之五: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美丽美丽之六: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品格美丽三、细读课文,体会形象之美1、抓住具体词句,体会形象之美。(1)激情谈话,是的居里夫人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身,显示出她作为一个伟大女科学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先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街舞教练专属聘用协议3篇
- 八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 2024年网络营销服务外包合同
- 2024年标准版劳动者服务协议范本版B版
- 身体原因辞职报告【10篇】
- 举办毕业晚会的策划设计方案6篇
- 2024年绿植销售与安装服务协议
- 动感课堂2016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
-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教学总结报告
- 2024年股权预先转让协议范本版
- 提高床头交接班执行率
- (完整)标前协议
- 房产公司15周年年会主持词5篇
- T-SZWA 001-2017 高分子益胶泥
- GB/T 10002.3-2011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阀门
-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件
- DB11-T1835-202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高清最新版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个案护理体会(论文)3500字》
- 幼儿园绘本故事:《十二生肖》 课件
- 甘肃省庆阳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