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心律失常中药稳心颗粒的优势
及国外研究新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问题
及稳心颗粒治疗中的优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主要内容1、抗心律失常西药面临的质疑和挑战2、中药稳心颗粒的应用与安全性的优势3、国际研究稳心颗粒最新成果主要内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安全性膜片钳与离子通道步长稳心颗粒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安全性优势心律失常的治疗1.药物治疗2.非药物治疗(1)兴奋与刺激迷走神经(2)电学:①起搏器:根治缓慢性治疗快速性②除颤:体外手动:DC
体外自动:AED
穿戴式:WCD
体内自动:ICD③消融术:射频、冷冻、超声…….
根治某些快速心律失常(3)外科兴奋和刺激迷走神经终止室颤的除颤技术DC(手动除颤:体外)ICD(自动除颤:体内)AED(自动除颤:公共)WCD(自动除颤:穿戴)心律失常的治疗正确的电极位置1947年,体外手动除颤开始应用ICD是人类控制和征服猝死艰难曲折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先驱者Mirowski的开拓性工作永远被世人怀念。1980年2月4日,第一台ICD置入人体Dr.MichelMirowski1924-1990
二.体内自动除颤(ICD)猝死与AED、WCD目击者发现猝死迅速取到AED贴好电极片AED语音提示指导操作猝死与AED、WCD2000年克林顿推广AED技术猝死与AED、WCD2000年克林顿推广AED技术消防队30%警车49%公共场所69%赌场74%芝加哥1.8%国家平均值5%NoAEDAED猝死与AED、WCD三.AED:公众体外自动除颤器为挽救大量的院外猝死,AED应运而生,AED是体外自动除颤器,其安置于公共场所,供公众抢救猝死者使用。1999年FDA批准AED应用猝死与AED、WCD猝死与AED、WCD背部除颤电极胸前除颤电极除颤和监测器感知电极感知/除颤电极穿在上身除颤器主机跨在腰间气囊加压电极贴紧,释放导电糊病人意识清醒手动终止除颤猝死与AED、WCD2002年被FDA批准正式应用于临床猝死与AED、WCD1.医生手动除颤(1947)
3.公众自动除颤(AED)
(1999)4.穿戴式除颤(WCD)(2002)2.体内自动除颤(ICD)(1980)除颤征服猝死猝死与AED、WCD1999年以后FDA批准临床应用体外自动除颤器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VaughanWilliams分类法类别机制药物Ⅰ阻断钠通道(向内)利多卡因、心律平Ⅱ阻断b受体倍他乐克Ⅲ阻断钾通道(向外)胺碘酮Ⅳ阻断钙通道(向内)异搏定局限性:VaughanWilliams分类方法的资料来源于单细胞微电极记录、全细胞的电压钳制和膜片钳,较简单的显示了这些药物在正常组织中如何调节离子通道的传导性的。相对于体内的电生理作用来说,所能够提供的信息是贫乏的。CAST试验:心律失常药物抑制试验背景: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80%-100%,并增加心梗死亡率。医生常用药物控制频发室早,希望降低死亡率。这一作法是否合理需要验证目的: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减少心梗患者室性早搏及死亡率主持:美国心肺血液病研究所及14个中心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预计时间:10年3.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受到质疑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CAST试验:心律失常药物抑制试验
A.预试验:1983-1986年,证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效性
B.正式试验:1987-1992年,证实是否降低死亡率预试验(1983-1986)
药物:英卡胺、氟卡胺、乙吗噻嗪、丙咪嗪入组:①心梗后6-60天;②<75岁;③EF>20%;④室早>10次/h或短阵室速
3.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受到质疑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CAST试验:心律失常药物抑制试验
正式试验(1987-1992年)
药物:英卡胺、氟卡胺、乙吗噻嗪入组:①心梗后6d-2年;②<80岁;③EF值:6-90d≦55%,90d–2年<40%④室早>6次/h或短阵室速(<15次)
结果:(1)入组人数:1455例(2)CASTI:1989年4月公布中期试验结果(英卡胺和氟卡胺)死亡率7.7%vs3%,英卡胺、氟卡胺停止试验(3)CASTII:1991年8月公布中期试验结果(乙吗噻嗪)死亡率2.3%vs0.3%,乙吗噻嗪停止试验结论: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控制心梗后室早,却明显增加死亡率
3.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受到质疑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CAST试验影响与评价:(1)CAST试验的意外结果震惊中外,是心脏病学史的里程碑,也是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领域安全性研究最重要的事件之一。(2)药物增加死亡率的机制至今不清,可能与负性肌力、致命性心律失常有关(3)美国FDA规定:I类药物不能用于心梗后无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仅限于治疗威胁生命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I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受到了质疑与挑战3.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受到质疑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CAST试验后的几项药物试验结果相似IMPACT试验:美西律治疗心梗病人心律失常时,随访12个月中死亡率7.6%,明显高于安慰剂组(4.8%)。提示:
1.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不仅要看急性短期疗效,还要重视远期预后(死亡率等)。种类多时间长经验多
※2.药物治疗的天平似乎向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倾斜III类I类种类少时间短经验少质疑!3.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受到质疑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CAST试验后的几项药物试验结果相似IMPACT试验:美西律治疗心梗病人心律失常时,随访12个月中死亡率7.6%,明显高于安慰剂组(4.8%)。种类多时间长经验多
III类I类种类少时间短经验少质疑!3.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受到质疑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提示:
1.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了无症状性心律失常和缺血性患者的死亡率※2.药物治疗的天平似乎向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倾斜
种类多时间长经验多III类I类种类少时间短经验少质疑!III类药物的优势无负性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对心房、心室组织均有作用可静脉也可口服种类多时间长经验多III类I类种类少时间短经验少质疑!膜片钳与离子通道膜片钳80年代心脏细胞电生理学标志性进展1.分离单细胞技术2.膜片钳技术这两项进展的结果使人们(1)在单一成活的心肌细胞上观察整个细胞的电活动(2)在细胞膜的单一离子通道上直接记录该通道的电流,所得信息要比经典的微电极记录资料准确可靠,为此1992年,膜片钳技术的两位主要发明者获Noble生理医学奖膜片钳ErwinNeher(1944年生于德国兰茨贝格)和BertSakman70年代发现细胞膜单离子通道,开创膜片钳技术1992年Nobel生理医学奖一、膜片钳的概念
膜片钳技术是记录离子通道的离子流的技术,其反映细胞膜上单一(或多个)离子通道的离子跨膜活动。能对跨过离子通道的微小离子流做动态或静态的观察
膜片钳二、膜片钳工作原理用尖端光洁、直径约0.5~3µm的玻璃微电极吸附细胞膜而不刺入膜片钳二、膜片钳工作原理在微电极另一端施加负压,将小片膜吸入电极尖端的纤细开口吸附的小片膜上只包含一个或几个通道膜片钳二、膜片钳工作原理在微电极尾端的测量仪可测量出单一开放通道的电流或电导对离子通道的特点与功能进行研究膜片钳5.对离子通道的特点与功能进行研究膜片钳膜片钳5.对离子通道的特点与功能进行研究(单细胞钾、钠离子通道的激活)膜片钳5.对离子通道的特点与功能进行研究(双心肌细胞间电传导)膜片钳膜片钳吸附的种类膜片钳
膜片钳技术的问世使各种心电现象发生机制的解释上升到分子水平
洛克非勒大学的RoderickMacKinnon1998年元旦前夜绘出世界第一张钾通道三维结构图;霍普金斯大学的PeterAgre发现水通道2003年Nobel生理医学奖离子通道一、离子通道概念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一种跨膜蛋白质结构,它跨越双层脂膜,具有离子通过的高度选择性。离子通道二、离子通道的特性1.选择性:
优先让某种离子通过,另一些离子不容易通过的特性。影响因素:①通道直径与离子直径:只有通道最小直径大于某离子直径时,该离子才可能通过。②通道中组成亲水通道的电荷数量:有较多的正电荷时,则正离子不易通过,反之负离子不易通过。离子通道二、离子通道的特性2.开关特性
通道存在开放和关闭两种状态,由控制闸门决定,闸门的变化使通道开放或关闭的过程称为门控。多数情况时,离子通道关闭,只在一定条件下开放。由关闭转为开放的过程称为激活
由开放转为关闭的过程称为失活
离子通道四、离子通道的分类根据离子通道选择性分为钠通道钾通道钙通道氯通道各种通道又分为若干亚型离子通道四、离子通道的分类根据通道开放的影响条件分为电压依赖性配体门控性机械敏感性电压依赖性通道最为常见。离子通道不同浓度的甘松对兔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阻滞作用
a.对照组b.5g/Lc.10g/L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不同浓度甘松对兔心室肌细胞钙电流的影响
对照组b.5g/Lc.10g/L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对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影响
a.对照组b.5g/Lc.10g/L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步长稳心颗粒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中药稳心颗粒的应用与安全性的优势内容提要稳心颗粒的研发历程稳心颗粒的组方及中医理论稳心颗粒的适应证稳心颗粒的给药方法及用药原则稳心颗粒的作用机制稳心颗粒的临床疗效稳心颗粒的安全性评价
一、研发历程二、组方及中医理论稳心颗粒研发历程1.1987年稳心颗粒成为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及国家“八五”功关课题,至今研发历史已达20年。2.1996年稳心颗粒通过了国家“八五”攻关验收与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十年磨一剑3.近年来获得了国内外高度评价,并进入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组方及中医理论稳心颗粒组方
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中医理论本品是借鉴古方“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治之旨,以调节机体气血,稳定心悸之法,益气宁心,活血复脉,虚实兼顾,反复筛选研制而成的临床验方。组方及中医理论稳心颗粒组方
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中医理论本品是借鉴古方“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治之旨,以调节机体气血,稳定心悸之法,益气宁心,活血复脉,虚实兼顾,反复筛选研制而成的临床验方。组方及中医理论稳心颗粒组方
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中医理论本品是借鉴古方“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治之旨,以调节机体气血,稳定心悸之法,益气宁心,活血复脉,虚实兼顾,反复筛选研制而成的临床验方。三、稳心颗粒的适应证适应证
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四、给药方法及用药原则给药方法常用剂量
1袋(9g),一日3次较大剂量(病情较重者)
2袋(18g),一日3次。有无糖剂型,适合糖尿病患者服用1.单独服用:良性、功能性心律失常患者;2.联合用药: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和Ⅰ、Ⅱ、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用,合用时药物可减量。3.替代西药:西药减量时,加服步长稳心颗粒;病情稳定后,单独服用步长稳心颗粒;4.转复房颤:可与胺碘酮等药物合用,减少胺碘酮用量;用药原则5.射频术后:长期服用,减少症状。6.更年期综合征:服用谷维素、安定时,加服稳心颗粒,提高疗效。7.心肌炎:确诊心肌炎者,加服稳心颗粒,可有效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副作用小。用药原则
五、稳心颗粒的作用机制
1.稳心颗粒对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表一对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预防的作用
组别剂量相当成人给药心律失常(分)
g/kg用量倍数途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水对照组灌胃8.30±4.88114.50±37.26大剂量组1820灌胃39.82±28.39**71.27±31.20*小剂量组4.55灌胃16.20±7.74*91.40±34.92苯妥英钠组0.110灌胃10.50±6.3393.50±38.68*与对照组比,t-检验p<0.05,**p<0.01结论:对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大小不同剂量组比对照组心律失常开始时间分别延长4.79倍和1.9倍,持续时间各缩短37.99%和20.18%,疗效优于苯妥英钠。预防实验性心律失常稳心颗粒对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表二对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组别剂量途径心律失常延续时间(分)p值水对照组灌胃50.50±31.55大剂量组18g/kg灌胃18.96±8.57<0.05小剂量组4.5g/kg灌胃31.89±18.63利多卡因组5mg/kg注射18.22±20.57<0.05预防实验性心律失常结论:能明显预防氯化钡所致的心律失常,其中:大剂量组心律失常发作的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缩短62.4%,疗效与利多卡因相似。预防实验性心律失常稳心颗粒对肾上腺素引起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表三对肾上腺素引起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组别剂量心律失常(分)
g/kg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水对照组0.80±1.40315.7±200.3大剂量组187.60±6.79*242.2±170.6小剂量组4.55.15±4.46*285.4±187.4苯妥英纳组0.117.10±22.53*163.6±161.7*与对照组比,t-检验p<0.05结论:能够预防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稳心颗粒剂大小剂量组心律失常开始时间较对照组各延迟9.5倍、6.4倍;持续时间各缩短23.28%、9.60%,但疗效不如苯妥英纳。研究方法1.分离兔单个心室肌细胞2.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甘松提取物对家兔心室肌细胞钠、钙、钾通道的作用;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不同浓度的甘松对兔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阻滞作用
a.对照组b.5g/Lc.10g/L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
甘松提取物对钠电流I-V曲线的影响
对照组5g/L10g/L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不同浓度甘松对兔心室肌细胞钙电流的影响
对照组b.5g/Lc.10g/L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甘松对兔心室肌细胞钙电流I-V曲线的影响
a.对照组b.5g/Lc.10g/L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对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影响
a.对照组b.5g/Lc.10g/L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对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
a.对照组b.5g/Lc.10g/L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
甘松提取物对钠、钙、钾通道具有浓度依赖性阻滞作用,证实稳心颗粒具有I类、III类、IV类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结论稳心颗粒作用的离子机制六、稳心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1.停用所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稳心颗粒:1包,3次/日心律平:150-200mg,一日三次2.评价指标常规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血生化、血常规、便常规稳心颗粒临床疗效与心律平比较稳心颗粒临床疗效1.稳心颗粒与心律平临床症状缓解的有效率2.稳心颗粒与心律平对心电图记录到的心律失常疗效稳心颗粒临床疗效3.稳心颗粒与心律平对Holter记录到的心律失常疗效稳心颗粒临床疗效4.稳心颗粒对Holter记录的房早、室早的疗效稳心颗粒临床疗效临床多中心研究的结果:①临床症状有效率94.87%
②心电图心律失常有效率84.62%
③Holter心律失常有效率74.67%
④各种疗效等于、甚至优于心律平稳心颗粒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心衰患者81例,伴室性心律失常随机分为两组。
A.稳心颗粒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69.21±23.57岁;B.胺碘酮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61±22.34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可比性)与胺碘酮比较稳心颗粒临床疗效
给药方法:A稳心颗粒组:稳心颗粒9g3次/日,1-2
周疗效不佳者改为18g3次/日;B胺碘酮组:胺碘酮0.23次/日,5-7天后逐渐减量至0.21次/日;观察期四周。稳心颗粒临床疗效
观察指标:
①试验前及用药第四周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
②评价两药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稳心颗粒临床疗效(p﹥0.05)总有效率1.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总的有效率稳心颗粒临床疗效改善2级以上改善1级无效总有效率稳心颗粒组胺碘酮组35.71%61.91%2.38%97.62%29.41%61.77%8.82%91.18%2.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对心功能改善的有效率(p﹥0.05)稳心颗粒临床疗效组别副反应稳心组(n=43)胺碘酮组(n=37)窦性静止食欲差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异常0210020121总发生率(%)6.98%18.92%*
与胺碘酮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注:两组相比较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稳心颗粒临床疗效
结论稳心颗粒是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较为理想的药物,疗效与胺碘酮相仿稳心颗粒的服用能起到心衰治疗的协同作用。稳心颗粒临床疗效稳心颗粒的安全性评价
1.急性毒性试验(1)方法:一次性灌胃给药剂量80g/kg时,未测出LD50,一日3次灌胃给药,累计最大耐受量为208g/kg,(2)结果:相当于成人用量的231.1倍时,小鼠无1例死亡稳心颗粒的安全性2.慢性毒性试验
(1)方法:按成人量的40、25、10倍,连续给药90天和停药14天后
(2)观察:动物一般状态、体重、外周血像、肝肾功能及内脏病理学检查,
(3)结果: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证明该药一般剂量的长期服用安全可靠。稳心颗粒的安全性副反应稳心组(n=43)胺碘酮组(n=37)窦性静止食欲差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异常0210020121总发生率(%)6.98%18.92%*
与胺碘酮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注:两组相比较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稳心颗粒的安全性稳心颗粒为什么对多种心律失常有着持续而稳定的作用?因为稳心颗粒有着多种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才使其成为一个作用稳定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安全性特性由于稳心颗粒是一个中药组方,其本质是天然药物而不是一个化学合成药,其临床应用的优势潜力颇大。其不仅服用方便,更重要的是毒副作用小,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受试动物给药累计最大耐受量是人体用量的230倍。而服用方法上,可以单独服用、与西药联合应用等。稳心颗粒国际研究
的最新成果国际研究稳心颗粒最新成果题目:步长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安全性
发表杂志:Wangetal: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08;inpress;
结果: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钠,钾通道阻滞);抑制触发活动
(抑制晚钠电流);较高浓度减少跨室壁复极离散度(抑制晚钠电流)结论:
稳心颗粒安全性强,致心律失常可能性很小第一项研究新进展:抑制晚钠电流P&T-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药理学和治疗学,SCI编号1409)IF(影响因子):8.6第一位JPT-JournalofPharmacologyandExperimentalTherapeutics(美国药理学和实验治疗学杂志,SCI编号1101)IF(影响因子):3.5
第二位影响因子就是影响力的大小国际顶级药学杂志: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显效安全稳心颗粒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稳心颗粒低浓度轻度延长动作电位
(QT)
较高浓度减少Tp-e心内膜动作电位心电图稳心颗粒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稳心颗粒抑制晚(Late)钠电流对照C2C3稳心颗粒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钠电流抑制病理性增强的晚钠电流的西药:1.胺碘酮:2.利多卡因3.雷诺嗪药物高浓度药物晚钠电流1、定义:峰电位后持续的内向钠流(INaL)2、特点:
(1)持续时间长(10~100ms)(2)电流弱,占INa(峰电流)0.1%,(3)属于INa的慢失活成分3、作用:与2相平台期相关,可增加细胞内钠,提升Ca2+,与正性肌力有关INaL为INa的慢失活成分,A.正常INaLB.缺血后INa增加钠电流晚钠峰钠峰钠晚钠4、ACS时晚钠电流病理性增强:
原因: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可导致晚钠电流增强题目: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杂志:
JElectrocardiol2008;inpress作者:严干新(杰弗逊大学医学院MainLineHealth心脏中心)结果:较高浓度减少跨室壁复极离散度(抑制晚钠电流)结论:稳心颗粒安全性强,致心律失常可能性很小国际心脏电生理学家稳心颗粒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
心室肥厚,心室衰竭,心肌缺血等使晚(Late)钠电流增强
晚(Late)钠电流增强的有害作用1.内质网(SR)钙超负荷会发生自发性钙释放进而引起钠钙交換(内向电流):迟后除极(DAD)2.晚(Late)钠电流增强本身可使动作电位复极延长:早后除极(EAD)3.细胞内钙调节异常可产生交替T波稳心颗粒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心室肥厚及衰竭晚(Late)钠电流增加导致交替性T波及触发活动
心电图心外膜动作电位心内膜动作电位收缩力稳心颗粒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Brugada综合征J波形成机制右室心外膜的Ito(瞬间外向钾电流)变大,与心外膜2相电位差加大而形成该J波可伪似r’波而形成类右束支阻滞图形,但实质是复极异常的结果第二项研究新进展:抑制Ito电流
心内膜心外膜右室单相动作电位J波形成的细胞机制相同:Ito电流的介导ActionPotentialsEndoEpiEpiSubendo(Mcells)J波Ito介导的动作电位切迹心外膜心外膜心内膜心内膜下动作电位J波形成的细胞机制Ito电流介导外膜内膜动作电位心电图J波综合征心电图有J波的一组临床疾病,有发生多形性室速及室颤的倾向,包括:Brugada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特发性室颤急性心肌梗死
Brugada综合征药物治疗1、禁忌类的药物Ic类抗心律失常药(氟卡尼、普洛帕酮)Ia类药物禁用普鲁卡因胺禁用丙比胺2、应用无效的药物胺碘酮-没有保护作用β受体阻滞剂-没有预防作用3、有效药物特异性Ia类药物:奎尼丁、替地沙米:阻滞Ito,奎尼丁1200-1500mg/天提高L型钙电流的药物: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最近出现的新药: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西洛他唑)稳心颗粒有可能治疗Ito电流增强的心律失常稳心颗粒的最大优势稳心颗粒最大优势是其为中药组方;其有中医理论下的多重作用:例如其不仅有益气宁心的局部作用,还有调节机体气血,活血复脉的整体作用;稳心颗粒对有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患者的功能性心律失常,对老年、儿童心肌炎患者伴有的心律失常有良好的兼治作用。1、稳心颗粒是国内第一个经心肌细胞电生理证实其作用机制的抗心律失常药。2、心肌细胞电生理研究证实稳心颗粒有Ⅰ、Ⅲ、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Na+、K+、Ca2+离子通道均有阻断作用。3、动物实验证明稳心颗粒对乌头碱、氯化钡、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有预防作用。小结4.临床多中心及单中心研究结果证明,其对各种早搏,对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降低心室率等多种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疗效(总有效率94.87%),其疗效与心律平、胺碘酮相似,是一个临床疗效明显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5.由于该复合中药有中医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的作用,有西医中枢镇静,平滑肌松弛等作用,因此其对临床功能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尚有改善心功能,用于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小结小结6、稳心颗粒的另一强的优势在于其安全、副作用少,有效治疗剂量低,更加适合老年患者、儿童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总之稳心颗粒能广谱、有效的治疗多种心律失常,不仅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应当提倡应用的一个药物。小结1、抗心律失常西药面临的质疑和挑战2、中药稳心颗粒的应用与安全性的优势3、国际研究稳心颗粒最新成果谢谢!丹红注射液介绍《本草纲目》载:丹参活血,并能破宿血,生新血;《名医别录》称丹参有养血之功。《本草纲目》载,红花“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丹参味苦性微寒,为主药;红花味辛性温,为辅药。二药皆入心、肝经,二药相辅祛瘀生新,除邪而不伤正血性属阴,得温则行、遇冷则凝。丹参性微寒,辅以红花,借其温性以助消散淤血,温运血行,共奏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之功丹参为沉降之物,红花为升浮之品。唐代名医王冰曰“升无所不降,降无所不升,无出则不入,无入则不出。”二药同用,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行气活血之功尤为显著方解缺血性疾病改善微循环稳定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对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作用机制步长倍通有效对抗冠心病
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丹红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以往研究。。。。。心绞痛疗效比较丹红联合治疗脑心通效果更佳治疗组(脑心通和丹红联用)和对照组丹红与脑心通联合用药可减少脑梗死患者血清TNF一和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肖家平.李强.丹红注射液与脑心通胶囊联合用药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TNF一0[浓度变化的影响.2009年6月第16卷第12期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10ml/支简短处方资料规格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静脉滴注,一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2次;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的生理盐水25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有出血倾向者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对丹红任何成分过敏者慎用。孕妇忌用。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10ml/支简短处方资料规格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静脉滴注,一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2次;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的生理盐水25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有出血倾向者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对丹红任何成分过敏者慎用。孕妇忌用。谢谢!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问题药物治疗心律失常,至今仍是各种心律失常最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但药物研发、应用与社会和医学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渴望、需求相比:
相形见绌,远远落后。
抗心律失常药物开发进展缓慢抗心律失常药物与20-30年前临床应用的几乎一样,除个别药物外,几乎没有新药出现;目前口服与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总数不超过20个品种;随国内目前已经不再生产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疗效不错、至今在2006年国际抗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尚属重要的药物,中国医生在临床可以选择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种类,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了。
2.没有一个十分理想的新药横空出世目前仍和20年前一样,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这些药物临床应用后对患者预后及疾病病程“净效应”是有益还是有害,仍然是个谜。3.新研发的Ⅲ类药物令人失望
CAST试验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威信下降;人们把希望寄托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钾通道阻滞剂);几种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已经应用到临床,包括:
依布利特(Ibutilide)、多菲利特(Dofetilide)、阿齐利特(Azimilide)还有几个新药正在研制之中。经证实,这些新药对终止心房扑动,对心房颤动的治疗有一定的突破,其应用后所产生的心外副作用比胺碘酮低;但这些药物引起的致命性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发生率不低于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受到极大的冲击。4、药物仅治标不治本,而且不降低猝死率抗心律失常药能改变心脏的电生理特性、改变传导、降低自律性,起到抑制心律失常的作用;但针对心律失常的致病原因,其作用几乎为零;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药物需持续应用到致病因素减弱或消除后,心律失常才能被药物“根治”;病因不去除而患者过早的停药后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反跳;多项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实,现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除β受体阻滞剂之外,尚无一个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降低有猝死高危因素患者的死亡率和猝死率。5.多项循证医学的资料证实,对心肌或心脏特殊传导系统没有直接电生理作用的药物,不仅能有效的治疗房颤,而且能有效的预防猝死,降低总死亡率。
主要包括:ACEI、降脂药、螺内脂、抗栓药、溶栓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令人忧心忡忡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几乎都有心脏副作用、致心律失常作用、程度不同的心外副作用。最令人担心的是其能增加用药者总死亡率。1、循证医学的资料反复证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差。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试验)由美国心肺血液研究院主持的一项为期10年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前瞻性、设有对照组的大型临床药物试验;CAST试验是要证实医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急性心梗伴室早,能否减少、降低急性心梗病人死亡率;选择英卡胺、氟卡胺、乙吗噻嗪三种药物及对照组治疗,观察抑制室早的效果,观察患者死亡率是否降低;试验进行到1991年中期安全性审查时,初步开盲结果表明:药物治疗组有效控制了急性心梗患者的室早,却明显增加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中期明显的结果使CAST试验提前结束。CAST试验是循证医学的里程碑,也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性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随后的IMPACT试验发现美心律在治疗心肌梗死病人心律失常时,在随访的12个月中,其引起的死亡率7.6%,明显高于安慰剂治疗组(4.8%)。虽然CAST试验结果的发生机制至今不清楚,但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治疗者死亡率的事实十分肯定、不容怀疑。抗心律失常药心脏电生理作用、药理作用在稳定内环境个体上可靠而稳定;当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当电解质紊乱,当心肌缺血等存在时,使平素可能有效的药物变的疗效差,甚至无效;使平素十分有效的胺碘酮、普卡胺、利多卡因、西地兰等药物,现在作用下降或无效了。需要迅速纠正内环境的不稳定,需要纠正电解质紊乱,逆转交感风暴,改善心肌缺血。不少临床医生只顾增加给药的剂量,使药物应用量过大,引起“不安全性”。2、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减弱或逆转3、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在不同情况时有差异。在受治者个体情况不同时,同一药物的药理作用可有很大差异。(利多卡因的例子)4、同一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在变化之中。5、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模式不同。(1)单室开放模型;(2)双室开放模型;(3)三室开放模型;胺碘酮发生严重副作用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医用治疗仪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安徽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2025江苏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辽宁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5湖南省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四川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5重庆市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5甘肃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
- 2025年海南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房租收条格式(3篇)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培智生活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伊利在线测评题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二上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红色简约中国英雄人物李大钊课件
- 小学师德考评细则
- 软件定义网络(SDN)实战教程课件
-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题库-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 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