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学题库(第3套)130分(1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外感表证的热型是:()A.寒热往来 B.恶寒发热 C.潮热夜甚 D.持续壮2.风热感冒的首选方是:()A.新加香薷饮加 B.荆防败毒散 C.桑菊饮 D.银翘散选方是:()大承气汤 B.大柴胡汤 C.麻杏石甘汤 D.白虎汤宜?()人参败毒散 B.麻杏石甘汤 C.葛根芩连汤 D.银翘5.治疗胃痛的基本原则是:()A.清热利湿 B.和胃止痛 C.散寒止痛 D.益气和6.外感咳嗽的治法是:()A.祛邪止咳 B.祛邪化痰 C.解表止咳 D.祛邪利7.哮病的病因:()A.以痰为主 B.久病体弱 C.饮食不节 D.情志失调()A.七味都气丸 B.五磨饮子 C.真武汤 D.生脉9.肺痈的病性主要是下列哪一项?()A.邪盛正虚 B.虚实错杂 C.邪盛证实 D.表热实10.肺胀的病变首先是在:()A.肺系 B.肺 C.肾 D.心辨证属:()肺痨阴虚火旺证 B.肺痨肺阴亏虚症 C.肺痨气阴耗伤证 D.咳肝火犯肺证苓桂术甘汤是以下心悸哪一证的主方?()心阳不振 B.水气凌心 C.心血瘀阻 D.肾阳虚衰13.记载用大剂量红花、桃仁、降香、失笑散治疗心痛的医著是()《医林改错》 《金匮要略》 《证治准绳》 《世医得效方14.提出“无痰则不作眩”的论点的医家是:()A.张景岳 B.刘河间 C.朱丹溪 D.李东15.中风病中经络阴虚风动证的代表方是:()A.大蓁艽汤 B.牵正散 C.镇肝熄风汤 D.天麻钩藤饮嗳气,泛恶,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代表方是:()A.龙胆泻肝汤 B.朱砂安神丸 C.黄连温胆汤 D.黄连阿胶17.心脾两虚不寐的舌脉象是:()A.舌红少苔,脉细数 B.舌尖红、舌苔薄黄,脉细数 C舌淡苔薄,脉无力 D.舌淡,脉弦细癎病的主要病因为:()A.七情失调 B.痰邪 C.脑部外伤 D.先天因素19.胃痛的病因,在感受外邪之中,以下哪一病邪最易导致胃痛?(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热邪怒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A.柴胡疏肝散 B.化肝煎 C.清中汤 D.良附21.腹痛的治疗大法是:()A.通 B.泻 C.补 D.清22.痰饮内停所致呕吐,若痰热内郁,呕吐而口干口苦者,可选用:(A.半夏厚朴汤 B.黄连温胆汤 C.苓桂术甘汤 D.小柴胡汤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此证属于:()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肝郁泄泻舌苔黄燥,脉数。其辨证属于:()热秘 B.气秘 C.冷秘 D.血虚秘:()A茵陈蒿汤 B.大柴胡汤 C.茵陈四苓汤 D.茵陈术附汤何方最佳:()实脾饮B.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C.胃苓汤合五皮饮D27.治疗气淋实证的代表方是:()A.八正散 B.六磨汤 C.沉香散 D.石苇散选方是:()A.消渴方 B.六味地黄丸 C.金匮肾气丸 D.玉女29.外感风寒头痛的主方是:()A.芎芷石膏汤 B.羌活胜湿汤 C.荆防败毒散 D.川芎茶调30.寒湿腰痛的主方是:()A.加味二妙散 B.身痛逐瘀汤 C.甘姜苓术汤 D.右归丸二、120分(2~5其全部选出并将他们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以下处理正确的是()证属气郁发热 B.治以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C.方选小柴胡D.方选归脾汤 E.方选丹栀逍遥散积聚的病因病机与下列那些有关()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B.酒食内伤,滋生痰浊 C.邪毒侵袭,留着去 D.它病转归,日久成积 E.湿热内浸癫病痰气郁结证的辨证要点是()精神抑郁 B.表情淡漠,沉默痴呆 C言语无序,喜怒无常 D.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E.面红形瘦使用()证属髓海不足 B.治以补肾益精 C.方选七福饮加减 D.方选匮肾气丸 E.方选养心汤重,脉质暗红,舌苔白腻,脉弦滑。以下处理那些是不正确的()治以活血化瘀 B.胖人多虚重视补气 C.证属痰浊闭阻 D.治通阳泄浊,豁痰开窍 E.方选栝蒌薤白半夏汤以下那些不是治疗黄疸病阳黄热重于湿的代表方()茵陈蒿汤 B大柴胡汤 C茵陈术附汤 D茵陈四苓汤 E柴胡汤下列哪些不是治疗胁痛病肝阴不足证的代表方()逍遥散 B.一贯煎 C.柴胡疏肝散 D.六味地黄汤 E.丹栀逍遥散阴水的症候特征有()起病缓慢,从下肢先肿,水肿以腰以下为甚 B.起病急,从面目先肿水肿以腰以上为甚 C.肤色萎黄或晦暗,按之恢复缓慢 D.肤色光亮而薄,按之凹陷易于恢复 E.发汗解表之法治疗常有显效。淋证的证候特征有()小便频数 B淋沥不尽 C尿道涩痛 D小腹拘急痛引腰腹 E续高热痿病的治疗原则有()治痿独取阳明 B.痿病不可妄用风药 C.祛风散寒 D.滋阴阳 E.活血化瘀内伤头痛常见的证型是()肝阳证 B.肾虚证 C.气血虚证 D.痰浊证 E.瘀血12.尪痹的临床症状是()A.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B.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C.关节疼痛遇寒痛甚得热痛缓 D肌肉萎缩,肘膝关节不得伸 E.关节痛,部位固13.寒邪客胃证胃痛的症状是()胃痛暴作恶寒喜暖 得温痛减 遇寒加重 口淡不渴 喜热饮噎膈的症候特征是()A.胸骨后不适 B.进食时有停滞感 C.继则咽下梗噎 D.甚至得入 E.食入即吐16 湿热泄泻的代表方哪些不正确?()白头翁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保和丸 藿香正气丸 陈蒿汤属内伤咳嗽的是:()痰热郁肺 B.痰湿蕴肺 C.肺阴亏耗 D.燥邪伤肺 E..热邪伤肺哮病与肺胀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哮病肺部能闻及哮鸣音,而肺胀无哮鸣音B.哮病多有过敏史或家族史,而肺胀大多没有C.哮病可见桶状胸,而肺胀则无D.痒、喷嚏等先兆症状E.哮病可兼有喘,而肺胀则无气喘水凌心肺型喘证可见()喘咳气逆B.喘咳气涌,痰粘色黄C.咯痰稀白D肿E.小便少,怯寒肢冷肺胀发病特点是()常因外感诱发B.C.病程缠绵D.长期慢性咳喘病史E.有过敏史或家族史引起自汗盗汗的主要病因病机有()病后体虚 B.表虚受风 C.思虑烦劳过度 D.情志不舒 E.食辛辣三、填空题,每题(空)1分,共15分咳嗽的病因一是 ,二是 。胸痹心痛多发生于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 发作性闷痛主。痴呆的病位在 ,与 等脏相关。腹痛的病位在腹,有 、 、 、 之分。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 位,仅次于 。痹病,其风气胜者为 ;寒气胜者为 ;湿气胜者为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痢疾 2.眩晕 3.噎膈 4.癃闭 5.积聚五、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治脏腑如相”之意是指外感病证的治疗要注意调理失常的脏腑功能。而理之法当顺脏腑阴阳升降之性。( )内伤发热的辨证要点在于分清寒热。( )消除及避免引起虚劳的病因是预防虚劳的根本措施。( )肺胀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心,后期病及于脾、肾。( )眩晕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其发病以虚证居多( )黄疸病证的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的表现是湿从热化和湿从寒化( )水肿的发生,主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表现,是肺、脾、肾三脏相干为病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癃闭是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表现的病证。( )遗精的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于心、肝、肾三脏。( )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六、病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15分患者,男,50病史:素有慢性咽喉炎病史,常因受寒劳累而病情加重。近三年来,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如泥,面色少华,神倦肢冷,脘腹胀闷,纳减便溏,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弱。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表方名(1)、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患者,男,38病史:半年前因身目发黄,体倦乏力,恶心欲吐,纳呆,厌油腻,小便黄,大便溏烂,到某医院就诊,经治疗(药物不详),未见好转,症状反而加重,现自诉脘腹作胀较甚,口淡不渴,神疲畏寒,纳少,大便溏烂,诊见:身目俱黄,色暗不鲜,舌淡苔腻,脉沉迟。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表方名(1)、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4.某男,60岁,干部。病史:10喉痒咯痰不畅,尤以秋冬季为甚,且有逐年加重之势。近两年来,咳嗽更为频繁,吐痰量多,痰白粘稠,并感胸闷气粗,饮食减少,形体日渐消瘦,体力日渐减退,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濡滑。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表方名(1)、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中医内科学题库(第3套)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D 4.C 5.B 6.D 7.A 8.D 9.C 10.B11.B 12.B 13.C 14.C 15.C 16.C 17.C 18.B19.B 20.A 21.A 22.B 23.B 24.A 25.C 26.A 27.C 28.D 29.D 30.C二、多项选择题1 ABE 2.ABCD 3.ABCD 4.ABC 5.CDE 6.BCD 7.ACD8.AC 9.ABCD 10.AB 11.ABCDE 12.BCE 13.ABDE 14.ABCDE15.ACDE 16.ABC 17.BD 18.ABCD 19.ABCD 20.ABCDE三、填空题外感六淫之邪 脏腑之病气四十 胸骨后或左胸脑 脾肝肾心脐腹 胁腹 少腹 小腹三 胃癌、肺癌行痹 痛痹 着痹四、名词解释病。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噎膈指吞咽食物梗噎不顺,食物难或纳而复出的疾患。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又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全无,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和闭虽有区别,但都是指排尿困难,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多合称为癃闭。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五、是非题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对 7.对 错 9.对10.对六、病例分析题诊断:水肿(阴水--脾阳虚衰)分析:患者以往反复感邪而失治,损伤正气,气虚及阳,脾阳不振则运化失司,水湿聚不行,泛溢肌肤,发为浮肿而小便短少;此为因虚致实,故面色少华,神倦肢冷;运化无力,故脘腹胀闷,纳减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为阳虚水湿内聚之征。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方药:实脾饮加减:附子6g(先煎2小时) 干姜3g 草果6g 白10g 茯苓15g 甘草6g 生姜3片 大枣15g 大腹皮15g 木瓜6g 木香5g(后下) 厚朴6g 水煎服,每日一剂。诊断:黄疸(阴黄—寒湿证)分析:患者病后脾阳受伤,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汁受阻,溢于肌肤,则发为身目皆黄;寒湿同为阴邪,故黄色暗而不鲜,口淡不渴;寒湿困脾,运化失常,则脘腹作胀,纳少,大便溏烂;脾阳不振,形体失养故神疲畏寒;舌淡苔腻,脉沉迟为阳虚寒湿不化之象。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15g3g 肉桂3g 炙甘草水煎服附子10g(先煎2小时)每日一剂干姜诊断:咳嗽(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科技下知识产权融资的实践与探索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同
- 中外双方进出口合同范本
- 二手房全款交易合同范本
- 个人租赁仓储空间的合同范本
- 中外合作研发合同范本(人工智能)
-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合作合同
- 产业投资合作协议合同模板
-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合同示范文本
- 个人与合作方仓储运输合同例文
- 大庆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 《学前儿童文学与绘本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 2025届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五 离子共存(含解析)
- 2024年中国智能电磁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湖北十堰燃气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技巧与案例分析 课件
-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疗科设置基本标准
- 《上消化道出血教案》课件
- 合理使用手机 做自律好少年-合理使用手机主题班会(课件)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运筹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